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竞争核心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经济观察报:前30年中国企业处在大变局、大转型时期,那么新甲子时代,中国企业可能处于什么样的商业环境?
  张亚勤:中国过去60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30年是自力更生、走向独立的30年。中国和世界几乎没有任何交往,更多的是 “闭门造车”。第二个30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真正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这个过程中,全球化的背景使竞争的模式与规则都进入了更广阔的舞台。
  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如何应变?
  张亚勤:这样的趋势会促使中国向“中国智造”的新模式演进。中国企业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无论在中国市场竞争还是到全球市场竞争都需要全球化的心态。
  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未来究竟面临哪些问题?
  张亚勤:未来的30年和过去的60年将非常不同。我们将面对很多的挑战,比如高消耗、低利润和低附加值。这需要一种长远的心态。
  未来30年,中国被认为是一个强国,因此全球对中国的期待将完全不同。这些期待包括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对环境的保护,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不仅要打造人才、技术、资金、市场这些硬实力,也需要打造创新能力、全球化视野、品牌和领导力,还包括这个企业在生态链中的辐射效应。
  经济观察报:未来新商业文明对中国的企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张亚勤:对每个企业来说,新的技术催生了新的商业文明。一方面是全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是越来越区域化,就是市场越来越本地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个市场和地域又有很强的特征。
  其次,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工具,还会影响思维和运营的模式。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从五千年的四大文明,到百年的科技创新,到PC和互联网都只有几个月的周期。很多商业模式是因为新的技术而存在的,比如电子商务、物联网。新的业务和商业模式正在被催生。
  经济观察报:是否会在中国催生出微软这样的企业?
  张亚勤:从微观讲,在IT领域,中国不仅会产生中国的微软,还会诞生世界的微软,但不一定在操作系统层面。而在宏观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生物等等,中国企业都有机会领导世界。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可以与跨国公司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中国的市场是最大的,特别是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的相对实力增加了很多。未来中国的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比如基于云计算和移动互联。因此中国企业要敢于在新的领域用新的方式超越。
  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还有哪些缺陷或不足需要弥补?
  张亚勤:大的国有企业没有压力和动力着眼长远。小的企业没有实力看长远。很多企业的成功来源于企业家的直觉和对市场机会的“赌注”,都有急功近利的问题,只看短时间内的盈利。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需要更多的国际化视野和训练有素的企业家心态。
  经济观察报:改革开放30年,基本上是一个国退民进的过程,现在则是国进民退。未来企业所有制形式会发生什么变化?
  张亚勤:虽然中国市场的需求足够大,但理想的格局是国家不应继续扶持国企造成垄断,国企应该尽可能减少。我认为国企越少越好。即便有,也应该有很强的监管措施。国家的经济主体应该是民营企业。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因为他们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
  经济观察报:你为什么认为中国企业不需要太多的研究院而需要更多的工程院?
  张亚勤:我认为,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面向市场需求、面向应用的技术,尤其是两到三年的技术储备,让企业都去做基础研究,是一种误导。
  自主创新很重要,但不是什么都关着门埋头自己开发,这样会处于被动落后的状况,并不符合产业的发展环境。在某种阶段,购买技术是更快捷的方式,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得到。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现在这么多年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高很多,还是靠政府的扶持,并没有真正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经济观察报:你对未来最担心的是什么?
  张亚勤: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国际的游戏规则将成为主流,就需要更多企业家素养和国际化的视野,更需要一种机制让企业有序经营。形成企业的品牌,而不仅有企业家的品牌,不能继续急功近利。
  教育方面我也有点担忧。十年前我非常有信心,希望看到国内的科研水平与欧美差距越来越小,但现在感觉挺失望的。现在有种说法,“中国大学里大楼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教授越来越像明星,明星越来越像教授。”学校的很多硬件基础设施比欧美都好,但却没有引进著名的教授,做一些尖端的研究。在这方面,虽然不能说和国外的差距拉大了,但至少差距没有缩小。
  经济观察报: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有什么影响?
  亚勤:我不能说这是普遍的现象,但如果教授们不能静下心来做研究,不能首先教好书、做研究,这种泡沫心态对未来30年教育科研系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谁都想大而全,比如大学不仅自己做研究还想开公司做市场。企业不仅做市场还想自己做研究,都是定位错误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基础研究不够基础,而企业应用技术不够应用。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没有相关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广告语及其社会语境的变化.pdf6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设计参考文献资料。完美PDF格式,支持复制编辑!!!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文归纳了影响广告语核心诉求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认为内在因素指
的是产品和品牌的影响,外在因素指的是社会语境。论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
年流行广告语的核心诉求,将他们归类并总结了每类诉求集中出现的时间点。
然后,考察了全部流行广告语的核心诉求,看是否在某一些时间点存在大规模
变化的情况,这三十年的广告流行语是否可以用阶段来划分。结果发现这些流
行广告语可以被分为五个阶段。四个过渡的点分别是
年、1990 年左
右、1995年前后 2000年。论文着重从社会的角度探讨了广告语呈阶段性变化的
原因,并详细地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的每一类诉求是如何被社会语境所影响的。
解释了这些诉求得以大范围流行的社会原因,从历史来看为社会与广告的互动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广告语;社会语境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duc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or advertising
slogans writing, taking social language environment as external factor and product
and brand as internal factor
Paper analyzes appeal point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in the last 30 years,
assorting them and concluding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time of concentrating
appearance of each appeal point. Then, look into all appealing points to see whether
there are big changes in the 30 years. As a result I find these advertising slogans
could be devided into five particular phases. The turning points are ,
around 1990, around 1995 and 2000.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 of why appeal
points change at particular time and analyzed how social language environment
influent the appeal points in each phase, giving reason of why some points could be
popular while others could not, researching the relationship of advertments and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sociology
Key words: 30 Years after Reform and O La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求一篇3000字以上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之我见》的论文
求一篇3000字以上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之我见》的论文
09-02-16 & 发布
自己上网查不要在这里问这里的人不会帮你写的你上网查资料自己写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辉煌的30年 1949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事项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我国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我们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 很多商品都凭票供应,有时为买生活用品需排很长时间的队,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对此,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衣食无忧,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节一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学习查找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享受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是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宇行员出舱,而且顺利返回;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而今年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的体育健儿更是一举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辉煌的30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将来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30年的变化,将永远成为我们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我而言,变化发生在每一个细微的角落,伴随我们成长的校园铃声就正在悄无声息的变化。           妈妈曾告诉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她在村中上小学时,教学设备相当落后,每当淡青色的炊烟升起,吊在院中屋椽下的小钟被铁锤敲响,声音单调、脆亮、余音悠长…… 。惊飞起校园树木上的晨鸟,鸟儿呼啦啦振翅直飞云天,旋风般离去。到了上课或下课时间,就用铁锤在上面敲打,这看似很原始,但妈妈说她却觉得其乐无穷,这并不是一件苦差,反而是一种荣幸。好像敲钟就在指挥着全校师生一样。可以去敲钟的都是由老师挑选的高年级的个子高的学生,每天一个人轮流去敲。那时妈妈矮得可怜,自然只有“望钟兴叹”的份了。就这样,“当当”的敲钟的声响陪伴妈妈走过了一段学习时光。     在2000年我迈入小学的校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景象。校园的铃声已进化到了蜂鸣般的电铃声,再不用老师同学轮班掐着表慌慌张张地敲钟了。在一排排整齐的红砖瓦房屋檐下,扣着黑色的圆碗。一通电,那旁边的小锤就急速敲击,散发出连贯漫长的声浪。时间长了我觉得那里的铃声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预备的,上课的,还是下课的,统一是一阵阵急促的“铃铃……”,有时还像电量不足一般沙哑地“吱吱……”。电铃还有着种种不便,有时走到楼梯口,猛不丁被头顶突然蹦起的电铃声吓一跳;课堂上同学们要耐心地等待单调的铃声好久,声音停息才能上课。于是就想,要是铃声能再轻柔一些,要是铃声能像歌声一样变着花样唱多好,要是在教室里也能听到轻柔的铃声多好啊。在2007年,这个梦想就变成了现实。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下,各级教育投入逐渐加大,学校安装了音响电铃。我上初中后,在上课、下课、放学、集合和课间休息时美妙的的旋律便响起。总控室语音系统把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名曲名歌制作成上下课的铃声,声音大小可以控制。在悦耳动听的名曲中,同学们陶冶情趣尽享生活乐趣。上课前同学们在《牧歌》舒缓的旋律中渐渐融入平静的课堂氛围,放学时,同学们踏着萨克斯曲《回家》欢快的旋律高高兴兴地回家,住校的同学在《夜曲》的节奏安然入眠…      铃声的变化是悄无声息的,但从这小小的变化中,似乎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学校的一切也似乎都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变得更加和谐,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不同的铃声,见证着我们不同的学习生涯,也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在这三十年间,学校由原先的敲钟变成电铃,再发展到现在可控可变的音乐铃声,变化可谓大矣。校园铃声之变迁,反映的不仅仅是学校作息信号的更替变化,更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祈愿教育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进一步加快发展、跨越腾飞。       我作为一名中学生,作为一个亲身经历和感受改革开放的一代,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看着日益富足的生活,享受着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舒适的学习环境,我只有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里,我们青少年要倍加珍惜自己的学习环境,刻苦学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自从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那样如此彻底地改变着中国。如果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意味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那么改革开放则真正表明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走起来,跑起来了。虽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但它仍然注定是中国历史上浓重的一笔。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样对改革开放的总结也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改革开放,更好地发展中国。以下我将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两大方面讨论改革开放,并分析改革开放的精髓,以及展望未来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经济奇迹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设立经济特区、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明确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都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1]。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国家领导人改革了经济发展的传统体制桎梏,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都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197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379元人民币,2006年2月达到2000美元,增加了约40倍[2]。毫无疑问,改革开放对中国今年经济的影响最明显、最彻底,我们的体会也最深。改革开放就如催化剂一样,推动着中国经济爆炸式地增长。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以其过人的胆识打开国门,以优惠的政策把外资吸引进来,伴随而来的还有先进的科技、现代化的管理。加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使我国的产品价格低廉,如潮水般地涌向世界,并以资源的高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迅速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原始资本的积累。改革的胆子很大,但步子很稳,整个改革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再加上以党政分开和权力分散为主的政治体制改革也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已加入世贸组织为起点,我国大踏步进入全球化进程,对外贸易总额五年成三倍之速递增,顺差更是爆炸式增长,不断创造着经济奇迹。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政治体制的改革,民主的狂风一阵接一阵,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又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经济奇迹背后产生的问题但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资源能源因过度开采而日渐枯竭,环境恶化程度惊人。我们过度陶醉于“为人打工”,以“世界工厂”自豪,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我们创造的大部分财富流向国外,八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了制约中国进一步高水平发展的瓶颈,下一步深化的改革开放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效益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生产力的发展,的确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奇迹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我国的各种社会保障也逐渐完善,各种福利制度逐步实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收入,穿上了体面而漂亮的衣服,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用上了各种家电,吃着更丰富而美味的食品,喝着多滋多味的饮料,享受着高科技的医疗服务,玩着各种有趣的电子游戏,做着各种精彩的体育运动,交通工具多样化、便捷化,通讯工具普遍化……这些都颠覆着旧的传统观念,冲击着旧的社会结构,推动着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我见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风风雨雨三十年。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却影响或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影响或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我们回首改革开放30年的艰难曲折和伟大成就时,感慨万分。岁月易逝,改革开放的情结难消。回顾和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和更好地走向未来。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几阵风,动摇了为害已久的“左”倾教条主义与“左”倾空想共产主义的根基;几场雨,冲刷了闭关锁国几世纪所积累的愚昧落后,并力挽狂澜使我国不仅摆脱了“文革”所造成的险境并奇迹般地闯进了世界大国之林,尤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上涨了7倍还多。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 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 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 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分析完了, 们来谈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30年以前 们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工人看病都是单位报销,不用花钱,农民有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那么, 们假定一个人没有单位,他看病是花钱的,进一次医院需要多少钱呢? 30年以前,感冒这种普通疾病块八毛的就解决问题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块吧,现在呢?少说20到30元,如果输液了,100元根本不够。如果病大,就更麻烦了。医疗费用上涨了80倍! 现在, 们的收入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一个月几十元就能养活全家十几口人。而现在呢?上涨到了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工资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 教育问题就更大了,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实实在在的, 们父母上学的时候全年学杂费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学,1分钱都不用交,吃饭钱都是国家管着,没有读不起书的。现在,小学一年几百元,中学一年几千元,大学一年几万元,读不起书的人可就太多了!!教育费用上涨了300倍不算多吧?? 是的,现在 们国家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小学初中的学费免了,但是 们没有赶上啊!真的是很可惜啊 ^-^ 前几年,桦甸人吃自家的井水长出了大骨节。现在,人们吃的是自来水和矿泉水。就算是自来水也经过了处理 总之,改革卡放给 们的祖国、 们的家乡、以及 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十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30年来, 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基本经验在于中国遵循了经济增长“四色定理”。中国和世界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经济增长“四色定理”——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遵循“四色定理”,经济就发展,社会就进步。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在 国,唯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用这句话来来理解当前的中国也是恰如其分的。在过去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 们有什么真正没做好的,就是在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群众的权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过多,给予的太少。具体来说,首先是环境代价太大,资源过度消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发展是要有代价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对世界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代价就是中国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损坏。 其次,贫富差距拉大,劳工权益受损。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赵人伟和李实领导的收入分配课题组在18年时间里所做的三次大范围收入分配调查结果显示,从1988年到2002年,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差距都在拉大。有关统计也表明,近30年来,内、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而除垄断国企外的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这些情况都说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 再次,社会道德环境出现了让人忧心的状况。近年来,每年因信用缺失而增加的交易成本,据估算约占当年GDP的10%还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场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正席卷而来。这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发展和转型机遇。一、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第一,全球产业转移机遇。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存在重新调整的客观要求。从制造业部门的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在客观上加速了西方国家制造业的不景气,有助于加速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形成,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目前,尽管中国宏观经济同样面临周期性下滑趋势,但制造业的景气度还是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在金融危机后的产业格局调整中,中国将强化其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在近期内很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第二,产业升级机遇。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机会看,发达国家的国家经济在金融危机重创之后,2009年将陷入衰退或衰退的边缘,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势必向发展中国家加速转移,以对冲本土经济不景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将对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和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特别是,我国以消费型增值税为代表的税制改革和一系列产业转型政策的实施,必将给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第三,中国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国务院总理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启动总投资超过4万亿元的一揽子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计划。中央的决策和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落实,一定会给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二、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业支持不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狡窄,金融部门把支持、扶持中小企业只是放在会议上和口头上,没有落在实处,社会融资的制度和机构还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和生存的难关。(二)国家加强对土地的审批权限管理,这将使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我县的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在土地征用上显现出很多困难,一是审批不容易,二是费用高,影响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三)缺少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支撑,实现规模扩张乏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仍处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抗御风险能力弱、分散经营的资本积累阶段。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企业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较少,主要分布在商贸流通、服务行业及资源粗加工领域。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数量少,企业竞争实力弱,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人才严重匮乏,技术含量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少,制约了全县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突破发展。(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缺乏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技术、信息缺乏等问题,企业信息化程度低,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大多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处于封闭发展壮态,企业缺乏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短缺,经营理念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受市场影响较大,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四)资源价格快速上升,提高了原材料的成本。虽然原材料涨价了,但是很多终端的产品价格却始终涨不上去。很多企业不涨价是等死,涨价死得更快。三、我们的对应措施首先,必须加快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从政府层面上讲,变压力为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要坚持“创业为民”的战略,一方面立足当前,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其次,政府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帮扶力度。发展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大力推动企业改革重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金融保障、帮扶企业解困,优化政府服务,切实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再次,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实施品牌战略,使地方产品走向世界。企业加强管理,产品成本降低了,就具有了竞争优势。地方企业要走品牌之路,有了品牌,才能卖出大价钱,赚得高利润,其抗风险能力自然就强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行政伦理学 一、名词解释1.行政伦理: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中的角色伦理,主要是人们关于行政活动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涉及行政主体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即领导决策执行等行政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问题。在其含义中,体现了行政管理在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等方面质的规定性。2.公共行政的伦理观:公共行政伦理观是行政人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体现,也是贯穿于行政体系中的实质性价值理念。3.行政伦理规范:行政伦理规范是指社会对行政人员所提出的从思想修养到具体行政行为等全部行政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既概括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的一般要求,也包括对行政人员中应遵循的工作程序,活动原则,办事规则,言行标准,和行政纪律等。行政伦理规范以协调与规范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为主要内容,是行政人员处理组织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4.行政理想:行政理想是指行政人员通过行政管理职业活动所希望实现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5.行政态度:行政态度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某些事物或工作的评价和倾向。6.行政作风:行政作风是指行政人员的工作作风,指的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现了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特征,行政道德要求和行政文化观念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 7.行政良心:行政良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的良心,实际上也就是上指行政人员在履行其行政管理这一特殊的活动中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责任意识以及对自我的行政行为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8.行政人格:行政人格是指行政人员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自我价值与行政价值的共同实现,是行政人员心里、观念、意识理想与行为相统一的总体性存在,是一种体现了其自我价值,尊严品格的伦理存在。9.行政荣誉:行政荣誉是社会组织对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肯定性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肯定价值的自我意识。按照荣誉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团体和个人荣誉,按照内容和产生的原因来分分为职业荣誉、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10.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有两层含义:第一,指行政人员在一定时期的岗位和职务上开展行政管理活动所应承担的角色义务即职责;第二 指由于行政人员在没有积极的有效的履行职责而受到的追究,往往表现为受到否定性的品评惩罚和制裁。完整的行政责任是上述两方面的统一或总和。11.行政纪律: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组织整体利益而制定的一种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甚至个人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12.行政道德评价:行政道德评价是由特定的行政机构、部门或社会公众根据一定的标准、原则和规范,并通过相应形式对行政人员这一特定职业活动人群的伦理关系和行为做出的是非功过的评估和总结分析。13.行政伦理监督:行政伦理监督是指在行政伦理活动中,对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行为是否符合有关伦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监察和督导。行政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伦理监督是由权利机关、上级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等多种政治力量、社会力量是通过制度化方式、社会舆论等形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原则,规范要求所实施的监察和监导。狭义的行政伦理监督仅只指行政机关内部对自身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14.政府信任关系:政府信任关系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在更广泛意义上,也包括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对公众要求所做出的回应基础上的合作和期待。二、简答或论述1.行政伦理的特征有哪些?答:行政伦理的特征有:(1)整体性和系统性(2)政治性和社会性(3)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4)高尚性和广泛性(5)一定的强制性2.简述行政伦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答:(1)标志之一: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于1976年成立了“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2)标志之二:把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3)标志之三:行政伦理学正式进入公共行政的课程体系(4)标志之四:一系列代表性著作的出版①1981年《公共职责:政府官员的道德责任》②1982年《职业标准与伦理:公共管理者的工作手册》③1982年库珀出版了《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一书`3.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会在行政实践中产生哪些弊端?答:(1)片面的的行政效率观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于投入而忽视其效果。(2)片面的的行政效率观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3)片面的的行政效率观会使人变成为求成功而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4)片面的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4.为什么说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答:现在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权力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第二,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第三,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5.公平原则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一般来说,公平原则包括以下内容:(1) 公平含有平衡的意思。(2) 公平应包含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要求人们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和享受应得的道德权利。(3) 公平还包含着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类生活的幸福。6.试述公共行政追求社会公平的意义。答:(1)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的进步。(2)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3)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4)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是政府追求效率的前提。7.试述民主在社会运行中的功能。答:第一,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第二,民主可以成为一种凝聚机制。第三,民主可以成为一种防错和纠错机制。第四,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第五,民主可以成为一种宣泄机制。第六,民主可以成为人们自我实现的机制。8.试述当代中国行政伦理观的构成。答: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主要由行政伦理的价值基础、价值核心和价值目标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廉政、勤政和行政人格。 廉政是公共行政伦理关系的反映和要求,是公共行政伦理观的基本内容。 廉政和勤政首先反映了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思想方法、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上,它要求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都要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浮夸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勤奋工作,不尚空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和完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观的价值目标。一方面,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有必要、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开展行政工作的能力去创造性地实现公共行政的价值。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创造和获得的行政价值如何,与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自身的需要、能力以及他们的自觉性的高低有关。这两方面的统一是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理解公共行政的价值、处理公共行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所应牢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培育出优秀的公共行政人格的立足点和出发点。9.行政伦理规范的特征有哪些?答:行政伦理规范的特征有:第一,政治性。第二,强制性。第三,示范性。第四,程序性。10.行政伦理规范的一般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一般说来,行政伦理规范的一般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行政伦理管理过程中的特定道德秩序有维护作用。(2) 对以法律规范为主的其他社会规范有补充作用。(3) 行政伦理规范对社会有着教育和示范作用。(4) 行政伦理规范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和进一步巩固,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 行政伦理规范对文化的传承和开创有促进作用。11.试述行政伦理规范的基本内容。答:当前行政伦理规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求真务实。(1) 廉洁奉公:① 廉洁:不贪、不占、不奢② 奉公:A忠于党B忠于国家 C以人民利益为根本 D服从全局 E 团结协作 F公正严明,一心为公(2) 勤政为民:①勤政:A勤于学习和思考B 勤于工作③ 为民:A必须深入基层,知民情B必须加快发展,帮民致富C必须多办实事,解民之忧 D必须改善环境,使民安乐(3) 求真务实:①真心真意 ②有真才实学 ③必须真抓实干12.如何实现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向自律的转变?答:(1)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主要是指行政人员以及他的行政行为选择需要根据行政伦理规范作出。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2)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与他律性相伴而生,他律性是自律性生成的前提和基础,而自律性是他律性发展的归宿和必然结果。(3)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向自律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行政人员行为的动因由最初的外在约束和导向转变成内在的自我意志。行政伦理规范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体现了行政人员在道德实践活动主客体交互运动的完成,以及自我道德人格的最终完成。13.行政理想的特征有哪些?答:行政理想的特征有:(1)科学性。(2)实践性。(3)群众性。(4)层次性。(5)制约性。(6)利益性。14.简述行政态度中的障碍。答:主要包括:偏执己见、轻视而塞责、敌视而不满。(1)偏执己见是指个人意见第一,唯我正确,对他人或其他事物持有缺乏事实根据的看法和态度。(2)轻视而塞责是指个人对己,对人、对各项工作所持的不重视敷衍塞责的态度。(3)敌视而不满是指个人对人,对事、对工作、对组织极为不满的态度。15. 简述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的影响。答: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具有认知功能。(2)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具有规范功能。(3)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具有凝聚功能。(4)行政理想对行政行为具有协调功能。16.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答:优良的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包括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所谓认知阶段,就是行政人员了解和认识行政作风的阶段。所谓认同阶段,就是在遵循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对于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并在情感上形成相应的道德趋向,从而确立相应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目标。所谓践行阶段,就是将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付诸实践,扬弃道德原则规范的抽象性与一般性,使之个性化、现实化,这是道德修养能否成功达标的关键阶段。17. 简述行政良心的内容。答:(1)行政人员在自己违法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是就会感到一种犯最感,就会接受应受的惩罚,及时矫正这种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2)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的贯彻执行宪法,法律,组织章程所赋予的法定责任时,自觉对其后果负责。(3)行政人员不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18.试述行政良心的作用答:行政良心作为行政人员深沉的职业责任意识,构成了行政人员内心深处基本的“道德律”,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行行政管理职业义务的内在精神力量,其作用有:(1)行政良心在行政行为发生之前,回对行为动机的选择有调空作用(2)在行政行为中,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有监督和控制作用(3)在行政行为选择以完成时,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做用19.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答: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1)行政理性。行政理性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2)行政情感。行政情感是指行政人员在其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体系各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包括行政情绪和行政情感。(3)行政意志。行政意志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过程中,决定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主观努力,对困难和障碍进行抉择的自觉能力和坚持精神。(4)行政信念。行政信念是激励行政人员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到的思想倾向。(5)行政习惯。行政习惯是指行政人员经过一段较长时间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一种行为倾向。20.简述行政人格的三种模式。答: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首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21.人生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答:(1)学习,主要是政治理论的,政策,法规,行政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学习(2)内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批评,及开展思想斗争(3)践行,是学习和内省的最终体现(4)慎独,既是一种人身修养的途径,也是修养艘达到的一种极高境界22.行政人格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答:行政人格对于社会有一种示范和教育作用: 首先 高尚的行政人格给相对人以良好的印象,有助于双方实现良好的情感沟通。 其次,高尚的行政人格会对行政相对人起到行为示范作用。再次,行政人格具有对真理与正义形象化的作用。最后,行政人格会对社会的道德环境产生净化作用。23.行政荣誉具有什么性质?答: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管理活动中所获得的评价,因而与行政管理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具有行政管理的职业伦理的性质。(1)行政荣誉具有共性与个性想统一的性质(2)行政荣誉是客观与主观想统一的性质(3)行政荣誉是道德激励与工作评价的统一(4)行政荣誉是职业荣誉与道德荣誉和行为荣誉的统一24.行政荣誉的功能有哪些?答:(1)行政荣誉促成完整的人格形成,其主要有道德评价功能,道德激励功和利益,激励功能,内外监督功能。(2)行政荣誉能够提升政府懂得形象,其主要有行政荣誉能够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促进廉洁政府,责任政府目标的实现;行政荣誉能够增强行政组织的凝聚力;行政荣誉能够促进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3)行政荣誉能够增进公共利益,其内容是,行政荣誉在实现的过程中具有导向和示范功能;行政荣誉本身就是公共物品,能够直接惠及社会。25..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答:(1)行政荣誉是高于责任的道德要求,行政荣誉为责任政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行政荣誉是公共责任机制相互补充的融合剂,能有效弥补现实责任机制的缺陷,使服务型政府责任机制更为科学合理(2)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政荣誉机制能弥补现实机制的缺陷;从行政荣誉的形成过程来看,荣誉与责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荣誉的获得一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前提,第二,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获得行政荣誉后,他人与自我的期望植较以前提高,第三,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26.争取行政荣誉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要争取荣誉行政人员必须做到:(1)必须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2)必须能有所不为。(3)必须是自足的也要反求诸己。27. 行政责任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什么方面?答:行政责任要确保整个社会有效约束公共权力,确保社会进入良性运行状态,具体而言其地位和作用有:(1)行政责任是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基础和维护社会公正的有力武器。(2)行政责任的实质具体性,使行政人员与公共职业完全融合。(3)完整的责任体系,赋予了社会和谐治理的可能。(4)完整的行政责任体系,是实现服务行政的保障。28. 行政意识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答: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这一特殊职业活动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具体内容是:(1)公正意识。公正也叫正义,公平,公道,首先公正是对行政人员的责任要求,其次公正是对行政组织,行政体系及行政制度的要求。(2)仁爱意识。他表现为对行政体系及其行政人员的平等合作的要求。(3)宽容意识。对行政人员而言,宽容意识也应是对他的职业要求。(4)求实意识。要求行政人员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坚持真理,无畏地修正错误,要求行政人员一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和 工作,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5)节制意识。要求行政人员尊纪守法,这是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开展行政活动的起点。29.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行政责任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服务原则(核心)(2)公正原则(3)效率原则30.怎样理解行政纪律的概念?答:对于行政纪律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从行政纪律的目的来看,它是政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并专门用于约束和限制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规范。(2)从行政纪律的内容上看,它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3)行政纪律的性质上看,它是一种带有法制性的行为规范。31.我国行政纪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答:我国行政纪律的基本内容有:政治纪律、工作纪律、保密安全纪律、廉政纪律、财经纪律,行政道德纪律等六个方面。32.行政纪律的特征有哪些?答:(1)具体性和灵活性的特征。(2)强制性的特征。(3)公共性的特征。(4)社会性的特征。33.简述行政纪律的作用。答:(1)行政纪律有利于形成一支优化、廉洁、稳定、高效的国家公务员队伍。(2)行政纪律有利于实现行政人员管理的规范化。(3)行政纪律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34.试述行政伦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答:行政伦理“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规范,而“他律”是行政人员的外在规范,其关系主要表现为:(1)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的内在依据,他律是行政伦理建设的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构建行政伦理体系的目的。(2)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的核心,他律是行政伦理建设的必要前提,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律。35.试述行政伦理监督的作用。答:(1)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加强社会民主政治建设。(2)加强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增强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3)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保障行政机关、行政人员正当行驶权力。(4)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5)行政伦理监督有利于减少现实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行政伦理道德失范问题。36. 行政伦理监督的特点有哪些?答:(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2)监督对象的特定性。(3)监督内容的广泛性。(4)监督机构的互动性。(5)监督的规范性。37.简述行政伦理监督体系的构成。答:行政伦理监督体系由外部监督体系和内部监督体系两部分构成。外部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权力监督、政党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及群众舆论监督等。内部监督体系包括自我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三部分。(1)外部监督体系①权力监督第一,行使工作计划审查权。第二,行使罢免权。第三,行使视察、检查权。②政党监督第一,日常监督。第二,专门监督。第三,信访监督。③社会团体及群众舆论监督第一,直接向各级行政机关提出询问、要求、批评和建议。第二,申诉、控告和检举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伦理道德失范问题。第三,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揭露问题,行政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第四,国家司法监督。(2)内部监督体系①自我监督:一般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②行政监察。③审计监督。38.行政伦理评价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答:行政伦理评价的基本方式有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形式。(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行政伦理评价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由口头议论和大众传播两方面构成。(2)行政行为习惯。行政行为习惯是在长期的行政管理职业实践中形成的稳定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3)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是行政人员自身对一定伦理原则、道德规范的理解和认同的结果。39.简述行政伦理监督的基本原则。答:(1)日常性原则。(2)广泛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40.结合我国行政伦理监督及评价的现状来说明我国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发展方向。答:(1)我国现行行政伦理监督和行政道德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现行行政伦理监督和行政道德评价存在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一,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第二,评价、监督主体与课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2)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发展方向。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是: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加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约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发挥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41.如何理解政府信任关系的概念和现实意义?答:(1)政府信任关系概念。政府信任关系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在更广泛意义上,也包括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对公众要求所做出的回应基础上的合作和期待。也就是说,政府信任关系包含这双向期待:一方面,社会和公众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政管理活动持有合理的期待,相信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通过行政管理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要求作出回应的时候,也相信他的行政管理活动能够换回社会和公众与他的合作。(2)良好政府信任关系的意义。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降低社会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确立稳定的社会秩序,都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所具有的五方面价值:第一,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能够促进合作并提高行政绩效。第二,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第三,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当代法治的基本目标。第四,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确立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必要环节。第五,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42.政府信任关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政府信任关系主要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政府信任关系的双向期待:一方面,社会和公众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政管理活动持有合理的期待,相信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通过行政管理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要求作出回应的时候,也相信他的行政管理活动能够换回社会和公众与他的合作。 除此以外,政府信任关系还包含着政府机构的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相互信任。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行政组织间的信任关系、行政组织内部的信任关系是政府信任关系的三个主要层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号至号。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七里店村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王庄村,毛庄村,孙庄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群来说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我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我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 赌博风的抬头 在我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 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四、 几点建议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家乡农村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乡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提高乡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质,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革开放是什么的核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