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保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报销医疗费的问题

关于医保在外地住院治疗报销问题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我是江西赣州的,发果在吉安住院治疗,能不能到赣州医保局报销?
你好,我是属于烟草公司的职工,单位为我购买了医疗保险,我现在刚刚生了娃娃不到一个月,因为新生儿黄疸和肺炎住院治疗,请问住院期间产生的费用是不是可以通过我的医疗保险来报销呢?因为我听说新生儿第一年的报销政策是随母亲报销的,如果不是这样那可以通过其他什么途径来报销住院的费用?谢谢
本人于日进公司,当时公司没有人事,后来在9月份补签订合同,但是医保和社保方面是外事公司于10分才补交。11月10日我突发阑尾炎住院手术,医院说医保卡被封存不能用,所以当时是自费所有费用,请问我这个医药费和相关住院费用应该找哪个报销,医保局还是公司,又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证明文件?谢谢1
吉林省关于离退休人员在外省居住医疗费报销等有关政策待遇 我父亲今年90岁(89周岁)于46年入党同年当兵 ,后因档案丢失,51年又重新入党。转业后,在吉林糖厂工作至退休。当时应办离休,但为了让姑娘接班办理了退休手续。当时所有的加在一起300多元,现在所有的加上2100元。后来糖厂倒闭姑娘下岗。现在河北居住。想问下像他这种人员国家有什么政策?
家里爸妈买的医保是全家的,我在外地工作发生意外住院了,请问费用可以到家乡民政局报销吗?
我在外地上班,回老家生小孩,所以报销只能拿回上班所在地报销。由于怀孕一段时间由我公司替我代缴社保医保等费用。但在我生小孩期间公司办理医保报销的人几度换人并离职,知道我回公司报销才发现公司错误地将我的社保和医保费用办理了停交并将我怀孕期间的所交费用全部退回了公司,我在有效报销时限内提交资料给公司,公司统一办理并将所退费用全部提交到医保局,资料拿去了3个月了,期间我一直催促他们尽快办理,但他们以各种理由答复我没有办理下来,我想请教律师如果无法办理,...
你好 我是一名正式编制的医务人员,在医院没有给我办理医保前做了一个小手术,在合同期限内规定要买医保,但单位没有买,这些费用请问能找单位报销吗?有哪些规定呢
我是一名医务人员,但在医院还没有给我办理医保前我做了一个小手术,请问这个可以有什么规定要医院把我报销吗
我母亲于23日挂急诊号住院并用医保接受治疗,曾多次咨询院方报销比率。院方医保办理处一直回答是85%,但现在刀口恢复很好准备出院时,父亲去查看具体医保或自费情况时,院方又说我们是按门诊报销。一下子就少了30%的报销比率,按照他们说的医保规定是,急诊治疗报销必须经过急诊7天观察期住院后才能启用。我从百度上搜取过很多政策法规但没找到相关资料。请您国家具体有没有相关法律规定或是地方法规定?
我听说过企事业单位职工在医院住院看病,医院就从医保中扣除一部分外,剩下还可以去医疗保险中心报销部分,是有这样一回事吗?关于医疗保险报销的事,希望各位律师能给我指导指导。谢谢!
合作医疗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300元有关系吗?如果我在外地(牡丹江)分娩合作医疗给报销吗,比例是多少?关于异地报销医保的问题_百度知道
关于异地报销医保的问题
连这个最基本的惠民问题都无法解决,只有投奔于我。我岳父岳母是山东淄博人,不能异地报销。有多少钱都不够看病的,是城镇户口。我很难过与不可思议。但是异地不能报销。目前来北京居住,简直会令我喘不气来我是北京通州区人,一直缴纳当地社保,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而对于我来说,身体难免大病小灾!谢谢各位了。解放这么多年了。上了年纪。请哪位师傅能告诉我有关解决的办法和政策
提问者采纳
那么可以去当地的医保指定医院就医,可以让单位向当地医保申请异地安置,费用先自付,这样可以按照急诊的那样处理,然后回参保地医保报销
非急诊医保卡肯定不能在外地用的
如果是在工作地发生急诊的情况,先自付,在工作地选择1到2家定点医院,就不能这样操作了
如果是长期驻外人员
其他类似问题
医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我市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本市异地重复参保后有关医疗费用报销问题的批复
您好!欢迎你来到铜梁区庆隆镇人民政府网站!
站内搜索:
&&&&目前所在位置: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我市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本市异地重复参保后有关医疗费用报销问题的批复
发布:庆隆镇管理员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阅读次数:次 【字体:
【】【】【】【】【】关于尽快完善我国异地医保政策的建议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尽快完善我国异地医保政策的建议
作者:齐飞   信息来源:民建中央网站   发布时间: 日
  随着当今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因各种原因进行迁徙的数量逐渐增多,参保地与迁入地医保关系的转移、异地医疗费用的报销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现行医保关系的相对固定性与老年人口的流动性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异地医保也成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异地医保存在的困难
  (一)本地医疗保险转移困难
  我国个人医疗保险主要分为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两部分。由于我国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在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各个省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出台只允许随同转移个人账户及重新计算缴费年限等政策,对参保人员的流动进行限制。目前大部分省市未制定转移医保统筹账户的相关政策,即使部分地区允许退休人员将医疗保险中的统筹部分转至居住地,手续也十分繁琐,办理周期更是普遍偏长。
  (二)异地医疗可报销范围狭窄且比例低
  各地的医疗保险均对本地参保人员就医可报销的疾病作了详尽的规定,基本上可满足普通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但当发生异地就诊费用报销时,绝大多数地区都筑起了“高墙”。许多本地可报销的医疗项目一旦变成异地就不予报销,并且异地就医的参保者报销比例往往比本地的比例低许多。这都使得现行的异地医保报销制度很难发挥医疗保险应起到的防范大病重病的作用,加重了本来就没有劳动收入的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负担。
  (三)异地医疗费用报销手续繁杂
  现今我国的城镇医疗保险大都采用定点合作医院报销的政策,即个人看病须在规定的合作医院就诊。一旦参保人员需要在外地就医并报销医疗费用,就必须先到指定的医院开具转诊证明,才能报销在外地就医的费用。然而大部分老年参保人员是长期定居异地,这些报销流程无形之中成为一道限制他们享受医疗保险的高门槛。另外,由于参保人在异地治病,回医保地报销时需要通过授权委托、邮寄或亲自回到参保地进行报销,十分不便。
  (四)异地医疗费用报销周期长
  我国异地就医医疗费用是由病人先行垫付,之后再回到参保地进行报销。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较长的报销距离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医保政策不同以及异地医保监管较难问题,导致了异地报销者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能获得医疗费用报销。许多流动人口一般在异地就医结束后3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相关费用报销,有的甚至需等待一年。
  异地医疗费用报销难,使得异地安置的老年人成为医疗保险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年轻时为参保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在年老后却无法得到医疗保险的有效保障,异地医保因为报销比例低、报销时间长等实际问题使他们承受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二、异地医疗保险困境的原因分析
  我国异地医保目前面临的困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探究出更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一)统筹区的医疗保险政策“各自为政”
  我国地域辽阔,并且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地区的差异必定导致政策的不同,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建立信息系统,导致医保政策大相径庭。但各地医保政策的区别并不是医保异地管理的痼疾,问题核心在于求同存异和统筹协调方面存在漏洞,因此处理政策差别的方法不在于消除,而在于统筹。
  (二)地方利益的博弈艰难
  在我国现行职工医疗保险体系下,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中属于社会统筹的部分,存放在缴纳地统筹基金中。这也就使得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必然体现和负载着地方利益。因此,为何异地养老保险难以转移,我们可以从参保地和转入地两个角度进行剖析。
  站在参保地的立场,老年人在工作年限内已将医保缴纳完毕,其退休后在本地看病,医保统筹基金相当于在参保地的财政口袋里换了一个位置。如果将参保人养老保险转移,参保地政府就要将已经到口袋的社会统筹基金转出,考虑到地方利益,其往往不愿将参保人的医保关系转往外地。从转入地角度考虑,在职职工是向社会统筹中投钱,而退休老人是从统筹中拿钱,并且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一般都很高。因此,如果向转入地转移的人员过多,便会给这些地区的医疗保险基金带来压力。出于医保基金平衡的考虑,地方政府都不愿意接受退休老人医保关系的转移,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
  (三)信息系统不完善
  我国目前各地医保体系的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如“信息共享机制、信息披露制度”等在实际运行中都存在较大漏洞,无法大规模的高效投入使用,这也给医保异地管理带来了技术上的缺陷。倘若异地就医人员的费用报销、医疗资料等,都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跨区域的管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其医保利益不必要的侵害,进一步实现医保体系的公正、公开和科学。
  三、完善我国异地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
  医疗保险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息息相关,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如何才能解决好异地医保的问题?根据上述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笔者将建议分为三个层次:短期目标,完善异地就医程序;中期目标,提高统筹层级,逐步实现省际医保转移工作;长期目标,实现医保全国统筹。
  (一)短期计划:完善异地就医程序
  1、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处理异地医保问题。由于异地医保的复杂性和工作的艰巨性,省级医保中心应设置异地医保工作机构,专门负责有关异地医保的管理问题,肩负异地医保由参保地就医地转移的职责,为异地医保申请人提供便利。主要职责可包括以下方面。(1)异地就医的审批;(2)异地就医的监管;(3)异地医疗费用的审核和报销;(4)制定异地医保政策;(5)异地参保的转移。
  2、通过异地委托实现区域间相互协作。短期内实现全国各个省市之间的异地医保合作不太现实,但小范围的区域之间可以通过达成相互合作的协议实现合作。通过协议可以明确规定本地医保机构和异地医保机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当参保人到异地就医时,就医地对参保人的医疗行为和费用进行审核,在符合事实的情况下,对其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参保人不必再回到参保地完成相关手续,只需由相互协作的两地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在事后或定期进行医疗费用的统筹结算。
  3、缩短医疗费用报销周期,简化报销程序。目前我国并未就异地医保报销的周期以及程序进行明确规定,这在实践中也导致了各政府部门报销效率底下、程序繁缛等问题。因此,应在全国规定最长的费用报销等待时间,各地都要在该时间内给予患者医疗费用报销,住院费用则应该在患者尚未出院前就进行定期的审核和报销。并且,国家还应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就异地医保的报销条件和程序等多方面加以明确,使异地就医参保者周知,以避免其为补齐材料往返于参保地和就医地之间。
  4、推行全国性新型医保。我国现行主要有三种: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每种医保缴纳的费用各不相同,报销比例也大相径庭。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医保的对象出现了重叠,也有部分随着社会化进程慢慢失去了实用的指导价值。因此,建议根据当今国情,重新制定新型的医保,取消不实际的医保。
  (二)中期目标:提高统筹层次,逐步实现省际医保转移工作
  目前我国医保的统筹层次比较低,虽部分省份已实现了省级统筹,但大部分仍是以市、县为单位进行统筹。统筹层次低不仅难以对医疗保险进行跨区域的转移和管理,还易导致医疗保险基金治理分散、调剂力度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因此,各省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科学、规范的标准,加速实现省级医疗保险统筹,解决政策对接上的障碍性问题。从技术层面出发,可以开发具有类似银联卡的多功能网络服务体系,加速实现省级医保联网。
  逐步实现省际合作既是完善异地医保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实现省际合作,关键在于如何协调好地方利益,这就要求国家发挥其宏观统筹的作用。中央政府可以建立异地就医专项调剂基金,对各省、市医保基金进行补偿。当参保人将医保关系从经济发达地区转到不发达地区,则会存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医保金额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情况,那么在金额转出后会有一定比例的余额,这一部分基金便可进入中央的异地就医专项账户。当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参保人想跨地转移医保关系,在转出全部个人账户的同时,也按一定比例将社会统筹部分带出,由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社会统筹部分的基金相对较少,这其中的差额就可由国家准备金进行补贴。另外,个人也需承担一定比例的转移成本,可以让个人的统筹账户保留部分经费依然存放在参保地,而因为转入地得到的经费会有所减少,在政策执行上可以表现为个人在转入地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下降一定百分点。(但该比例不可与本地报销比例相差过大)这样可以使得国家、地方和个人都共同承担起责任。
  (三)长期目标:实现医疗保险的全国统筹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异地医保的问题,就必须实现医疗保险的全国统筹,这也是我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推进异地医保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数据交换机制。要医疗保险切实的在异地就医人员中发挥作用,就要必须缓解甚至打破现存的各区域间的割裂现象,使全国医保体系形成一个互通的整体,在数据传输、资料共享、信息沟通方面尽可能的做到高效和畅通无阻。
  首先,要在全国推广医保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和模式,要求各地区建立起医保信息化平台。由于各地资金、技术状况的不统一,各省应对资金、技术落后地区予以支持,而国家应对资金和技术相对落后的省份予以倾斜,帮助其建立起信息化网络平台。
  其次,应以省级医保机构为主导,由其督促、协助各市医保机构建立信息化平台。在各省实现基本信息化的基础上,全国对各省进行全面的统筹协调,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对信息化的管理制定统一的方法和规范。
  再次,推动信息化在异地医保结算中的作用,将个人垫付转为医保自动结算。可在各省成立省级医保结算中心,使参保者就医的医院及时将病人就医信息传递给省级医保机构,再由该机构将相关数据、资料传输给患者参保地的省级医保机构,两个省级医保部门达成协议,定期进行医保费用的结算。
  2、统一各省份医保政策。 一是统一的医疗药品报销范围,使药品目录一致,建立起国家目录的权威性。二是统一筹资标准,数据标准和医疗待遇水平。
  3、加快异地就医医疗保险的立法工作。我国医保跨区域管理工作目前还没有法律保障,仅是靠政策、规定来协调,要使其真正走上正轨,必须配以完善的法律规范。我国跨区域医保管理的法律依据应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立法机关既应制定医保跨区域管理的规范层面法律,更应制定操作层面的法律法规,比如,现阶段我国可以先制定医保跨区域管理法,并在随后其操作较为成熟的过程中,制定医保跨区域管理执行法。
责任编辑:张晶
民建中央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民建中央和民建中央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民建中央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民建中央”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民建中央&,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信息中心 电话 010--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吉祥里208号(100020)电话:010-传真:010-邮箱:webmaster@
您是我们的第个访问者,备案号:京ICP备号全国分站:       
异地医保报销还要等多久
医保能否异地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能不能实时结算等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医保异地实时报销存在哪些问题?异地就医实时结算能否快速实现?且看各方说法。
  谢正军/图
  ●背景
  国务院日前批转 《社会保障 &十二五&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累计合并计算。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完善异地就医管理服务,探索建立参保地委托就医地进行管理的协作机制。医保能否异地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能不能实时结算等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医保异地实时报销存在哪些问题?异地就医实时结算能否快速实现?且看各方说法。
  医保异地报销是趋势
  ■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国军
  实行医保全国统筹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医保异地就医实时报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一定会实现。现在一些省份已经开始尝试实时报销,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全国性平台。这就表明,医疗保险制度在国内还不完善,实行医疗保险看病异地结算还有一定的前提工作要开展。比如北京,医疗资源和服务水平较高,医疗费用和一些省份不一样,收费和报销水平不一样,造成异地报销困难。
  另外,像北京、上海等这样大的城市,医疗资源丰富,放开报销势必会给这些城市的医疗服务带来一定的压力。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好处,实行异地就医全国实时结算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管理成本,又可以提高全社会的公共效益,特别是可以给跨地区养老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提供便利。现在城市的流动人口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全国统一的机制就显得很重要。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报销流程完全可以一步化,但这需要将医保机构、医疗机构和医保患者所在单位等参与主体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电子化联网。现在来说,最大的障碍来自改革的动力和实际的行动落实。但总的来说,这个是必然趋势。
  建立统一的平台账户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葛道顺
  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是整个社会医疗体系建设的问题。首要问题是资源共享。由于各地医疗水平不一样,农村和城镇医疗水平存在差距,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明显,就医收费项目和标准不同,报销的比例也有差异,如果全国实行异地就医实时结算,肯定有人觉得不公平,觉得医疗资源被占用。所以,当前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最大阻力来自地方利益。比如,到底按就医地的收费标准报销,还是按医疗保险地的收费标准报销?医药费用的报销比例为多少?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而地方利益在这里面占了很大的比重。
  社会保险种类多种多样,每个地区的收费服务标准也不一样,牵涉到多部门,多行业,多工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呈现多元化格局,比如缴费和报销比例,农村和城市不一样,干部和群众不一样,所以,实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很容易,但是要实现异地就医实时结算还面临很大的阻力。医疗保险呈现的二元化、三元化格局让整个改革的推进很困难。格式化的医疗保险制度需要下决心改革,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统一缴费,统一标准才能实现异地就医实时结算。举个简单的例子,不能每个人都把钱放到自己的抽屉里,而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账户,大家统一缴费,统一报销标准,最终改革才能符合社会需求。
  整合各地医保制度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龚秀全
  首先,这是一个流动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关系转移的问题。在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地(市)级统筹,因而各地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流动就业人员,如果各地缴费年限不能互认,缴费年限要在统筹地区达到该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很难。对于职工来讲,年轻时一般生病的概率比较低,医疗费用支出比较低,参保往往为制度作贡献,但退休后生病概率增加,医疗费用支出增加,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就显得很有必要。
  另外,关于跨省际异地就医结算问题,涉及到所有国民,任何人都有可能面临在异地就医如何报销医疗费用的问题。当前,异地就医不能实时结算,需要就诊病人自己付费后再到参保地报销医疗费用,很不方便。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人,则可能影响就医。如果实行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则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操作难度比较大。各地医疗保障水平差距巨大,例如各地医疗费用封顶线、报销比例不同,甚至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也有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费用差距也很巨大。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缩小地区差距,整合各种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异地结算要理性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仰东
  有异地报销医药费需求的群体,绝大部分是随子女养老和异地养老安置的老人,以及异地就医的人群。这部分人中,他们已有的医保在原来居住地缴纳,要享受医保只能返回当地报销,来回跑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异地就医能不能实时结算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但是异地报销也存在问题,一是各地政策不一样,门槛和标准都不统一。是在参保地报销,还是在就医地报销,成了两难。二是监管困难,很难确认患者的就医行为和医疗票据的真假。
  要理性看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问题。虽然通过现有的信息技术可以做到异地就医实时结算,但仍需慎重。现阶段,应该想办法减少省外就医,而不是鼓励异地就医。一是要扩大医保统筹区;二要让医院分布更合理,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专科医院,不要都集中在大城市,缓解大城市的医疗环境拥挤状况。医保异地实时报销绝不能简单为了方便,需要慎重对待。
  微话集锦
  @俞宙_YZ:岳母一直和我们住在上海,最近要做个不大不小的手术,打电话到医保中心咨询办理异地医保申请,被告知定点医院只能选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可我们已经预约了仁济医院,一方面觉得仁济放心,另一方面换医院又要挂号检查什么的重新来一遍。上海医院每一家都有自己特长,强制定点医院太不合理了!
  @林林:说到底,这都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实行医保异地报销,我举双手支持。那才叫方便了百姓,服务了人民。
  @如是我闻_郝:医保制度的制定是本着如何不方便如何做的原则吧!异地医保重新办卡不是一般的不方便,尤其对于户口已经迁到外地的退休人员,要回原参保城市办理暂住证,再找街道办理,可哪个街道愿意帮你办啊!折腾一趟比看病钱还多!
  @Joyce我的快乐天堂:准备异地医保报销资料,数了数都有八九十页,忙得焦头烂额,好话说尽,笑脸赔尽,腿都跑细了!太繁琐,太繁琐,太繁琐,太繁琐,太繁琐,太繁琐&&异地医保报销,一个字&&难!
  @奋斗中失败:实现异地医保到底难在哪儿,退休老人无法异地医保,很多被迫空巢。目前有没有医保全国联网的大致思路?
  @细腰91:高科技的时代,异地医保卡什么时候能使用?全国医保实时结算要等到啥时候?盼星星,盼月亮!
  @Lewis-欣:异地医保伤不起啊!过几天休假,必须得开车跑趟内蒙古,替老妈取报销的医疗费。必须的!
责任编辑:(刘杨)
------分隔线----------------------------
于有宝宝的家庭来说,在了解到花露水等化学类驱蚊产品中含有农药的成分后,往往就会去...
医保能否异地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能不能实时结算等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医保异地...
 盛夏时节要注意多补钾,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土豆、红豆、鲜豌豆、毛豆、油菜、...
 德国儿童和青少年医师专业协会4日提醒,儿童时期的晒伤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一生中皮肤...
记者近日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获悉,该局连续破获两起公安部督办的特大跨省贩卖国家...
 水分含量高的西瓜是夏季首选水果,但西瓜吃太多、吃的方式不对,都有可能损害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医保异地报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