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未到期的定期存款 属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条例范围吗?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21:08:1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研究.DOC
官方公共微信股票/基金&
存款保险制度没那么吓人
  存款制度出台,市场反响热烈。有建议存款分散的,有害怕产品风险的,还有的搬出“保险更保险”的理论。其实,对多数储户来说没必要太担心。
  文 本刊记者 张安立
  11月30日,起草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这一次,“靴子”终于落地了。一时间,这一制度会带来哪些改变,对储户、投资者有哪些影响,众说纷纭。
  抓住存款保险制度五个重点
  所谓存款保险,是指机构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缴纳,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依照条例的规定向存款人偿付被保险存款,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存款以及存款保险基金安全的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吸收存款的机构需要缴纳一定保费,从而在发生倒闭风险时,会由存款保险基金保障储蓄者利益,赔付一定范围内的银行存款。
  第一,存款保险制度的重点就在于“投保机构”的界定。根据《征求意见稿》有关,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应该投保存款保险。而这些银行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或是国外银行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则不在规定范围内。
  第二,既然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投保机构,那么保费自然就不必存款人负担了,而是由各家银行分别支付。并不统一,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各投保机构的适用费率由机构根据投保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和风险状况等因素确定。
  第三,无论你在“投保机构”存入的是人民币还是外币,无论是个人储蓄还是企业及其他单位存款,都享有存款保险保障。但是,金融机构同业存款、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是不受保障的。另外,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也不在保障范围之内。
  第四,最高50万元的偿付限额已经街知巷闻,但需要注意的是,“50万元”指的是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数额(当然不包括理财产品等)。假如你在某一家银行开了3个账户,分别存有人民币、美元和欧元,那么所有这些账户的资金需要合并计算,就连利息也包括在内,若超出50万元,可能需要从清算资产中受偿。
  人民银行方面解释,根据测算,设定50万元的最高偿付限额,能够为99.5%以上的存款人(包括各类企业)提供100%的全额保护。该金额约为2013年我国人均GDP的12倍,高于5.3倍、3倍、2倍、1.3倍等国际一般水平。
  第五,实行限额偿付,并不是限额以上存款就没有安全保障了。人民银行方面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业经营情况良好,银行体系总体运行稳健,银行资本充足率等主要财务和监管指标总体健康,同时银行业监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从国际经验看,即使个别银行出现问题,通常是通过市场手段,运用存款保险基金促成健康的银行收购问题银行,将问题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健康的银行,使存款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说的倒闭风险都是指“总行”层面,如果总行不倒闭,分行、支行就无倒闭一说。
  50万元以上分散存款没必要
  实际上,在《征求意见稿》出台后,大家讨论最多的是对储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不是有必要做账户调整。不少观点认为,如果是存款账户余额高于50万元的,最好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储蓄,才能享受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降低风险。
  不过,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
  “分散50万元以上大额存款”的作用只在存款机构出现问题时,能获得存款保险赔付,因此,持这一观点的隐含意思是,国内银行的确有倒闭风险。而现在,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情况良好,“倒闭”担忧显得有些多余。尤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很难将他们与“倒闭”挂起钩来。所以,分散大额存款就显得没有必要了。
  (,)首席经济学家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对两种情况是毫无影响的,一是在一家银行本息额低于50万元的;二是金融机构根本没有倒闭风险的。只有“过度谨慎”型的储户,同时存款金额高于50万元,才会考虑让分布更均匀。
  而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发,将大额存款分散也并不明智。如果你选择将原本集中的存款分散到不同银行,就会失去原银行高等级客户的待遇,比如从私人银行客户直接降至金卡客户,如此一来,各种增值服务、优惠权益就都无法享受了,反而不划算。
  资深理财师提醒大家,资金太过分散不便于打理。当你想要集中资金购买某一理财产品(可能起购资金就要100万元)时,就不得不资金搬家,途中或许会有延误、受到限额管制,或是产生手续费,总之增添不少麻烦。
  因此,我们仍然建议大家资金集中管理。当然,前提是选择靠谱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说到对存款机构的选择,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存款保险制度能帮助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为大、中、小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等竞争和均衡发展。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储户可能会因此把存款转向四大行,因为大家普遍认为这些银行规模更大,绝对不可能倒闭,更加安心。“存款保险制度将导致资产更加集中,而非分散。”前美国副长这么认为,而哪种观点将成真,有待市场检验。
  理财产品市场有望更加多元化
  由于此次出台的存款保险制度未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保障范围之内,因此市场上对理财产品安不安全,还能不能买同样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理财产品不算存款,没有存款保险保障,是不是就没以前安全了?”在银行网点,有些年迈的投资者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其实,理财产品从来都不是百分百安全的,产品的风险性与其投资范围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投资对象为债券、货币市场金融工具等高流动性资产,以及符合监管要求的债权类资产的产品风险性都比较低。其中,高流动性资产包括国债、票据、金融债、同业存款、回购、同业借款、货币市场基金等。债权类资产包括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计划、金融产权交易所委托债权投资项目及债权类计划等。而股票投资类、基金投资类(尤其是偏股型基金)的风险性会比较大。目前,市场上这类高风险产品比较少见。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认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从目前来看,对提示理财产品风险性有明显作用,而更重要的是,为银行发展更多新产品起到“防火墙”作用。他说,即便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经营业务,也不会伤及存款人利益,因此可认为多元化理财时代即将开启。
  “过去,理财市场的差异化程度不高,很多人都觉得理财渠道单一,产品也都‘一个样’,接下来银行理财产品可能会呈现多样化,市场波动会更多。”坚认为,有创新意识和胆识的银行会开发出一些特色产品,各家的产品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将是能否赢得客户的关键。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对银行来说,存保制度意味着银行不破产成为历史,最有竞争力的银行将是能够在营利性与安全性上最佳平衡者:过度追求利润意味着承担的风险过高,会丧失谨慎的存款客户,保费也更高;过度谨慎意味着盈利过低,无法应对存款竞争。
  别把保险和存款划等号
  “连存款都要用保险来防范风险,还是直接买保险吧!”自从存款保险制度浮出水面后,我们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不过,存款保险和我们平日的可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你真的混淆了,这里就帮你区分一下。
  尽管存款保险与市面上的各种保险产品都是对家庭经济的一种保障,但风险来源完全不同。存款保险是对银行金融机构储蓄账户的一种保障,所防范的风险是银行倒闭后可能产生的储蓄账户损失。而市面上销售的保险产品,则是对个人的生命、健康、及财产等提供保障的产品,所防范的是身故风险、疾病风险或者房屋、汽车损坏风险等。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存款保险对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积极作用,能推动更多创新业务的开拓,而家庭保险则着眼于个人及家庭,有一定的经济补偿、赔偿能力。
  有了存款保险制度,绝大多数存款者的利益其实是有了更好的保障,至少是一种制度化的保障,而不是过去的隐形保障。而由于这种保障带有强制性,并不能说投保机构就一定是有风险的,更不能理解为存款反而变得“不安全”了。事实上,我国大部分银行本身就不存在倒闭风险,因此储户并不需要为了这一制度的出台反而忧虑起来。
  再说保险。个人、家庭投保保险当然对经济有保障作用。但我们不应该将保险与存款划等号。“把存款改买保险更保险。”完全是偷换概念的说法。表面看来,如果你将储蓄作为保费购买了储蓄型产品,的确拥有一个个人的现金账户,同时也有机会获得一定收益,还有人身保障,但实际上,在享受这些权益的同时,也有很多束缚。比如根据保险产品的设计,你当然需要从保费中拿出一部分用来支付各种费用,这其中就包括佣金等。当你想要退保时,这些费用是无法领回的,首年退保,损失的保费可能有50%甚至更多,之后才会每年递减。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的是期缴保费,你就必须每期按时缴费,不然你的保险金额或是保障期限可能会打折,又或者因为“断供”而无法获得保障。
  至于收益方面,保险产品可不是银行定期存款,会在存款时就给出“一口价”,到期都不会改变。保险产品的“预期收益”是浮动的,碰上业绩较差时,成绩可能还不如银行定期存款。
  因此,别再被“存款不安全,买保险更放心”所忽悠了,保险的重点是人身、财产保障,而银行存款是货币储蓄的方式,不能混为一谈。
(责任编辑:HN025)
12/08 00:0312/08 00:0312/08 00:0312/04 02:0112/03 01:0812/02 09:4212/02 01:5212/02 00:59
保险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品活动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该怎么存款?--《商周刊》2015年02期
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后,该怎么存款?
【摘要】:正讨论已久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落地,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所产生的疑问是:银行有可能出问题,那自己的存款还安全吗?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那百万元的土豪如何处之?理财产品等不在保险范围的,通过银行理财又该注意什么?存款需要搬家?已退休的周女士原本把钱都放在国有银行里,一部分活期,一部分用作定期存款。而近些年一些中小银行宣称具有更高的存款利率,心动之下也转移了一部分存款到这些银行。在她看来,国有大行比中小银行更安全,于是周女士考虑是否需
【关键词】:
【分类号】:F832.22【正文快照】:
_ 讨论已久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落地’对^存,,险^所问_^r__’ 吗?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那百万元的土豪如何处之?理财⑶存款需要搬家? 已退休的周女士原本把钱都放在国有银行里,一部分活期,一部分用作定期存款。而近些年一些中小银行宣称具有更 高的存款利率,心动之下也转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燕,刘益;[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项卫星,李宏瑾;[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5期
宋清华,管斌;[J];经济学动态;2002年04期
陈柳钦;;[J];粤港澳价格;2002年11期
谷祖莎;[J];商业研究;2003年14期
;[J];银行家;2003年01期
何光辉,杨咸月;[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2期
陈琳;[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4期
钟伟;[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4期
,宋文平;[J];农村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达;;[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韵荃;;[A];陕西省保险学术优秀论文集()[C];2012年
贺丹;;[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范小云;曹元涛;;[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曾文静;;[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李昕;;[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张正平;何广文;;[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贺瑛;;[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魏加宁;;[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C];2013年
杨松;王勇;;[A];金融法学家(第二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评论员;[N];金融时报;2005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民生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刘晓勇;[N];金融时报;2005年
郑丹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郝佳 齐玮;[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熊焰 杨靖伟;[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高嵩;[N];中国保险报;2012年
郑文;[N];证券时报;2012年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N];证券时报;2012年
王刚 袁迪;[N];金融时报;2012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吴庆;[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薛德余;[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韩萨茹;[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彭思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孙犇;[D];暨南大学;2011年
董旭操;[D];复旦大学;2005年
沈福喜;[D];中南大学;2001年
刘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林辉;[D];厦门大学;2002年
龚智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庄海波;[D];厦门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文芳;[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吴锦雯;[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严玉皎;[D];复旦大学;2009年
陈翠;[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刘翠翠;[D];西北大学;2010年
张蓓蓓;[D];暨南大学;2009年
张海楠;[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郑海;[D];吉林大学;2011年
刘敏;[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吕彬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