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按钮器来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时间那能买

第七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刘宁:未来三年股指期货交易量或占70%
  主持人:感谢吴总的分享,给我们讲了很多他对期货投资本质上的理解和反思。下面有请到的嘉宾是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程序化交易部总经理刘宁先生做主题演讲。
  刘 宁: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上午好!非常荣幸今天在深圳跟大家有机会交流关于量化交易。
  来之前,跟深圳营业部的负责人聊了一下,我了解到很多券商的报告、基金公司的报告,大多数来讲都不是太理想,相对应的,今天来的嘉宾很多都是跟股市相关的,应该讲这几年都不好过,除了一些做中性产品的。总的来说,特别是近两三年做中性产品的投资公司、私募,应该说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我今天的时候也跟几个朋友聊了一下,他们觉得用股票对冲,特别是基金公司,很多人做股票形成惯性思维,我只要把这块做好了,基本上在业内排名比较靠前,就可以了,他没有想到整个市场,特别是四年的熊市,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难坚持过去的,去年如果没有12月份的行情,大家可想而知,看一下排名,如果没有12月份整个大盘的行情,基本上负收益的应该占了大半壁江山。很多人原来重仓一只股票或者几只股票,现在这样的投资团队越来越少,基本是一篮子股票,至少是20只以上股票,就算10只以上,如果是分行业的,最简单做一个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至少都是在七成以上的相关性,说明什么?整个大势不好,要做绝对收益,很少有绝对收益是非常好的产品,我讲的是单边交易。看一下这两年程序化的市场情况,应该说08、09年做程序化交易、量化交易包括股票和股指对冲交易的,当时股指期货没上市的时候,做商品,做最简单的策略,比如举个例子,股指期货上市之后,做程序化交易,如果收益率低于100%,我讲的这个是你的资金至少在2000万以上,回撤小于15%,可能你不太好意思说我量化做的很好。在2012年,特别是随着很多海归的人回国之后,2012年整个市场格局有些变化,主要是参与者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10月份股指上市之后,那年成交量的比重大概只占到2%左右,11年的时候股指期货占量化交易中的比例大概在10%左右,去年过年前的时候到中金所私下问了一下,他们说不完全统计,差不多有40%的交易量是由程序化做出来的。40%这是什么概念?这些人到目前为止收益率情况怎么样?我讲一下我们数据统计的,有实盘实证统计的数据,我们公司量化交易的客户,盈利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56%,56%是什么概念?很多人说期货交易服从二八定律,只有10%的人可以在这个市场上长期盈利,而去年统计的是56%,这里面大多数是以散户为主,他们的技术能力、资金实力其实是比较弱的。再看其他一组数据,很多人说量化交易容量的问题,11年一些原来做股票的私募介入期货市场,主要是通过股票组合现货和股指期货的套利,在10年上市的时候,差不多收益率能做到20%以上,做得比较高的收益率做到30%以上,资金容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大家可能印象比较深,当时价差高的时候到8、90,当时的年度收益率是非常高的,11年稍微有些回归,但收益率一般也能做到15%以上,12年如果技术平台相对来说不是非常先进的话,大概只能做到7%左右,有的甚至于做不到,这是为什么?要算总资金的,一边是股票,一边是股指期货,要留一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头寸。现在有一批是怎样的?我聊了一些团队,他们真正强的不是策略,他们IT的水平特别高,平台开发、策略开发的水平比较高,在这块市场他们做到的收益率是多少?去年一家深圳做纯对冲的,没有任何风险暴露的,差不多做了12%,但是他们容量上不去,为什么?你想做这么高,简单换算一下,每个月差不多就是十几个点的收益,每个月综合下来就在7、8%,再分红,加起来9%,两边头寸,资金打一个折,还要留一定的现金头寸,防止股指期货的上涨,综合起来就是7%。他们能做这么高,为什么?他们在高频收益上是额外的收益。
  现在很多私募想进入这个市场,我觉得要慎重,主要是IT水平。很多私募想做中性产品,发产品相对比较好发,风险控制这块,回撤相对较小,可能很容易进入银行的白名单,以后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融到资金,这块我了解下来,有些市场机会已经开始慢慢出现,而且很多机制方面也成熟了,很多人前期也在做,相对中性的股指,带有部分的Alpha。我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也是从国外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回来的,他们原来管理的资金规模非常之大,他们部门当时管理的差不多有4000亿美金,全球最大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现在融资融券出现,而且标的越来越多,有的券商在大力发展这块,购买了很多券,这块市场他们做的是什么策略?他们先选择行业,行业里面挑选出20个行业或者15个行业,这个不一定要跟沪深300对应,在买入行业里面,比如行业前20个股票,买入10个,抛出10个,一些私募公司肯定是股指做空头,现货怎么搭配,很多人想挣这个Alpha,但是很难,回撤很难控制,特别是想争取更大的Alpha。如果在这个行业真的有行业研究员的,特别是券商或者基金公司,一个行业有3、40只股票,选5只股票强的还是比较难的,除非权重特别大,但往往私募公司一般很少做一些大盘股,大盘股配置不是特别多,公募可能比较多。你觉得自己能力很强,我觉得这个市场上聪明的人实在太多了,30只股票,可行的办法是什么?你选15只,排名前15只,只要这一半股票整体的走势强于这个行业,你选择沪深300里面所有金融、房产、机械,你把这些行业全部挑出来,买入这个行业里面15只股票会强于另外15只股票或者这个行业的指数,大家觉得这个收益率可能不会太高,如果放资金杠杆或者发行结构化产品,其实收益还是相对可观的,这类策略现在随着股指期货越来越普及,可能未来还要上股票期权、银行期权和ETF期权,现在的策略会越来越丰富。
  在这个市场上,个人认为除非分析出比如2013年有单边大牛市,可以作为资产配置,原来的投资风格不变,只是拿出一部分产品发行这种,而另一部分发行一些中性产品,中性产品最大的好处在哪里?第一,规模可以做的很大;第二,可以养活你的团队。中性产品规模大了,你的团队相对比较稳定,真正市场机会来的时候可以抓住。当时做多的单边趋势,特别是在熊市的时候养团队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想养一些比较好的、优秀的投资经理。
  下面我再讲一下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就是高频交易。高频交易的容量相对来说比较有限,但高频交易可以作为团队里面基本上可以把作为的成本打掉,用自有资金做这块交易。现在国内的高频交易,特别是一些韩国、日本和欧美的,他们回国以后把国外的高频交易策略进行修改,从目前来看非常合适中国市场。高频交易策略大家可能认为是比较神秘的东西,其实从策略本身来讲,它是非常简单的,高频交易的算法是非常简单的,可能在算法交易中稍微有些技巧,但总体来讲,特别是有些海外背景的或者接触过这方面的人,策略往往比我们编写低频策略的量化交易简单很多,而且代码行数也不是太多。可以跟大家讲讲他们现在收益的情况,我比较熟的有四家投资公司在做高频的,有一家容量差不多700万左右,他们的收益率平均来讲,月收益率在15%以上,最大回撤差不多在2%,也就是说你如果做7、800万,每年基本是翻一倍到两倍的大有人在,这块收益有800万,翻两倍,1600万,完全可以养活你的团队,而且现在这块市场参与的人不是太多,现在大多数的策略是什么样子?很多普通的投资者程序化策略多品种、多周期、异构的多策略,这里面精细化的比拼,比如异构的程度是怎么样的,现在用到的数据仅仅是交易数据还是加上了一定的基本面数据,再加上一些精细化的控制,比如资金的管理,现在主要比拼的是这块,有很多人在这块已经相对成熟,而有些空白的领域,之前我讲到高频交易,如果你的IT技术真的很强,还可以,它比拼的其实交易速度占的因素很大,在这块我觉得可以尝试,还是相对来说一块比较丰盛的蛋糕。
  下面再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程序化交易整体的情况,大家也知道,在很多发达国家量化交易的交易量占到了70%甚至更多,我们现在最大的市场是股票市场,现在T+1,加上交易化成本比较高,加上几大交易所会上一些期权,这块市场是非常大的,据我们的经验看,一个市场刚刚推出期权,第一年的收益率都是非常高的,像在台湾、韩国、日本,如果有这方面的朋友,可以交流一下,第一年期权上市的时候他们的收益率是什么样的,而这种往往只能用量化交易,没法做一些无风险套利或者带有部分Alpha的,基本都是在做程序化交易,肉眼已经看不出来了,因为到期日+合约,太多了。今天的主题是期货私募与量化对冲分论坛,这块市场还没有很多人涉及,前期做准备工作的人不是太多,应该说比较少。
  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讲一下,最后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永安期货现在提供哪些服务。针对专业投资者的服务,第一个叫做TICK级别的数据,第二块是服务器托管,服务器托管以后必然成为资源,比如做股指期货为主的,像上海,无论在期货大厦还是在张江机房,我讲的是直接的灾备机房,你想做这块市场,这个以后可能会作为很多公司争夺的资源,因为后期必然会讲求速度。第三个,我们现在有些人才上面的培养和输送,我们在浙江建立了浙江大学生量化投资联盟,专门有期货班,人才输送培养方面可以有部分合作。第四块,相对来讲是高端的交流,程序化交易,很多人觉得好象这块进入门槛很高、很神秘,其实跟业内人多谈谈,至少从目前来看,我刚才说了,散户都能做到56%盈利,我相信在座做股票的,大概能盈利的可能3%都不到,这块市场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还有一些平台,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私募公司,6月份之后阳光私募的问题,中国基金业协会提到私募公司自己发行产品,今年一定是理财年或者说财富理财市场的扩张年,在这块,今年6月份以后,我相信整个中国市场,特别是可能未来两三年对冲私募公司会形成一批金字塔塔尖的企业。
  最后我想讲一下今天我讲的整个量化对冲的整体市场,我个人非常相信和看好未来三年之内,国内会形成一批做绝对收益的对冲基金或者对冲产品,会形成一批这类高端的投资公司,而且我基本可以预估到,比如现在讲股指期货的交易量,保守的讲,未来三年至少达到60%、70%的比重,这块市场的容量、蛋糕的大小会越来越大,大家真的有兴趣,如果真的想介入这块市场,应该之前先期着手做更多的准备。我今天的讲话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胡益三:像推出股指期货那样推出碳信用交易
金融界网站
第1页:胡益三:像推出股指期货那样推出碳信用交易
第2页:以下为胡益三演讲全文:
第3页:以下为胡益三演讲全文:
第4页:以下为胡益三演讲全文:
  以下为胡益三演讲全文:
  胡益三: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来到钓鱼台国宾馆来参加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和大家一起分享看法。
  首先,祝贺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前面很多的朋友谈了很多很好的看法,像张坤民局长谈了风险投资和科技创新是引领低碳经济走向阳光大道根本的方法。国务院参事徐锭明主任强调了,低碳经济是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定下的宏伟的目标。张部长也特别指出低碳经济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走的必由之路。还有很多的朋友们,都提供了很好的看法。
  我本人是做国际投资的,也是做复利的,我从复利的角度,补充一些个人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欢迎朋友们指正。
  第一、危机四伏,高碳问题很严重。这一点我在国际上面做投资的时候,感受得非常强烈。第一个严重问题在我们国家称为气候变化,而在西方媒体报导的是气候危机,大家注意到这2个词汇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国家的领导人称为变化,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气候处在唐朝的水平,而欧洲不一样,欧洲的气温如果再上升2度的话,我相信欧洲人口要大规模迁移,所以欧洲的紧迫感显然比我们强烈得多。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再上升2度,可能不如欧洲那么紧迫,因为如果我们看一下我们1万年以前的气候,实际上比我们现在还高3到5度。但是,像有一些岛国,就跑到哥本哈根那边吵吵闹闹,所以紧迫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张局长已经说了气候问题的严重性,我就不讲了,我只想强调一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问题确实很严重。
  第二严重的是碳排放的问题。碳排放的问题看起来跟我们每个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你看一下300年的工业文明,或者是英国200年的工业文明,从复利的角度来说这个碳排放的数字是非常惊人的。我说几个数字,如果一个人的财富每年增长10%,100年可复利增长1万倍。而如果你增长连续200年10%的复利,你的财富超过了10亿倍。你可以想想看,英国的工业文明持续了200年,它的碳排放量持续下来是增长了多少倍?不仅是英国,还有德国、美国都发展了100年到200年,这些国家累计起来的碳排放是多少呢?我们无法想象。而我们知道美国的人口、苏联的人口,那是英国和德国人口的多少倍,如果中国和印度再用他们的方式来增加碳排放量,那么地球上的碳排放量会达到什么级别?也许不需要100年,整个地球的碳排放量恐怕已经让氧气溶度大幅度降低了。
  所以,复利是非常惊人的,我们可以归纳为碳排放历史责任问题,因为从历史复利的角度来看,这个历史责任是非常严重的。
  第三个,这2、3百年里面,我们如果研究一些地震和物理,有感受到地震、火山、森林大火这些现象比以前频繁得多。一个汶川地震和海地地震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呢?超过了我们中石化、中海油等一些大型企业的多少倍。火山和地震的碳排放量,我们跟他们比很渺小,那么这个碳排放量放到地球里面去是很严重的,这是天灾的碳排放量,这是我们不可控的,我们也掌握不了。
  第四个,自从火药和火枪发明以来,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放了多少的碳排放量到大气里面去?我们没有办法统计,我可以说这几场战争造成的碳排放量,肯定是超过了中国累计的碳排放量。这是我们称为的人祸或者是战争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
  第五个,同时我们还知道,200年来在资本主义的全球工业化改造过程中,吸收碳排放量的森林面积是逐年大幅度减少的。200年一增一减之下,地球的碳循环进程显然被人为大幅修改,大量碳硫等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累积到天量临界点,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危机由此产生,这是第5个历史碳循环问题很严重。
  第六个,我们说有一个排放发展权的问题。发达国家的排放已经排过了,或者是正在排放,已经排得很严重了,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要不要再排下去呢?这里面有一个生存权或者是碳排放量发展权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我相信各位在哥本哈根的大会上已经见识过了,就是吵架,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排放发展权的问题,这是我们中国和印度共同面对的问题。
  第七个,现在发达国家面临着气候危机,也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实欧美做一些经济结构的调整,比发展中国家还厉害,实际上他们处在金融危机的阶段,他们的整个产业是一个空心化的局面。他需要经济引擎引导他们走出经济危机,他的引擎在什么地方呢?这种经过了高排放的国家,他在清洁能源或者是解决碳排放的问题上面肯定技术是领先的,这是低碳技术严重不平衡问题。
  第八个,金融危机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贸易冲突和货币冲突很厉害,这个时候发展中国家要解决国计民生,发达国家说你们要减排,对发展中国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这么说,没有5到10年,仅仅让每个人认识到碳排放的严重,困难都是很大的。我们虽然面临这么多的危机,但是我们发现我们需要全民参与的时候,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相关专题:
(责任编辑:刘天用)
[简介]崇尚中长线波段交易,善于把握股市节奏,每日送出热点个股!
[简介]实盘交割单100%真实发布,连续5年盈利,年平均收益高达40%。
[简介]看大盘最精准最前瞻最直接,对个股非牛不战,出手必攻直击涨停。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指期货交易手续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