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洪什么公司简介模板

有梦的男儿走得远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有梦的男儿走得远
   出现在《经济日报》记者面前的,是一位自称“不成功的创业家”的“湖南好人”廖群洪。这位年过半百、血气方刚的男人,30多年来胸怀理想、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虽然他在财富上并未取得令人炫目的成就,但是仍然支持青年创业,时刻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故事,从一篇“微文”开始
   日,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文章《只有廖厂长例外》。
   “……只记得他姓廖,是湖南娄底的一位厂长。那是1989年的春天,我还在上海的一所大学里就读。到了三年级下半学期毕业实习时,我们4个新闻系的同学萌动了去中国南部看看的念头,于是组成了一支‘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联络地方,收集资料,最要紧的自然是考察经费的落实。但到了临行前一个月,经费还差很大一块,我们一筹莫展。一日,我们意外收到一份来自湖南娄底的快件。一位当地企业的厂长来信说,他偶尔在上海《青年报》上看到我们这些大学生要考察的计划及窘境,愿意出资7000元赞助我们成行。”
   “南行路上,我们特意去了娄底,拜访这位姓廖的好心厂长。……廖厂长经营的是一家只有20来个工人的私营小厂,生产一种工业照明灯的配件,这家厂每年的利润大概也就是几万元,但他居然肯拿出7000元赞助几位素昧平生的上海大学生。我们原以为他会提出什么要求,他只是说,如果你们的南疆考察报告写出来,希望能寄一份给我。”
   文章发出后,湖南日报最先开始了大范围的“寻找廖厂长”,引发了“寻找廖厂长,寻找理想”的讨论,也因此有了两位“理想主义者”25年后的重逢。
   在采访中,记者见到了那张用正楷工整填写的“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附言”栏内“致理想,致青春”几个大字,透出青春的锐气和理想的光芒。
   “廖厂长”的故事
   廖厂长名叫廖群洪,1962年出生,湖南娄底人,大学毕业后一直辗转在湖南、江苏、广东等地创业,现兼任长沙市涟源商会副会长。
   采访中,熟悉他的人说他是个“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理想主义性格的侠义之士”。和他聊天,“信仰、理想、精神”是这位瘦高寡言汉子的高频词汇。“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应该是站在人类文明的最前沿,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中华文明的复兴不断探索。”这也就解释了廖厂长愿意赞助年轻人的初衷:“有理想、有追求、有信仰,正是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当时已经工作的我也很想去看看中国的现状,但苦于条件限制未能成行。从报纸上得知有一批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我手上又有点现钱,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这就是志同道合。”廖群洪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是激情迸发。
   在涟源采访,他的朋友找出一张廖厂长年轻时的照片,“他是中南矿冶的高材生,本来就是一个文化人。”这位朋友还无意中说出了一个细节:廖厂长当时每月工资是200元,当听说他拿出7000元资助几个从未谋面的上海大学生,两位好朋友很不理解,甚至辞职离开了他。
   也就在这一年秋季,廖厂长的生意陷入低谷,并欠下30万元的债务。此后,廖群洪多次创业,干过液化气站、经营过房地产、开过网络公司,还曾经把一个著名商业品牌引入到长沙商圈。直到2014年9月,廖厂长来到湖南桃源和朋友一起创办万吨油茶基地,希望带动一批年轻人再创业,在武陵山集中连片山区探索出一种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化的农业发展新思路。
   “我来自农村,创造绿色财富是我的梦想,如今虽已年过半百,但还在为这个理想奋斗!”面对同龄的记者,廖厂长站起来,用有力的双臂给了记者一个紧紧的拥抱。
   共同的梦想
   日,廖群洪和吴晓波在一间湘菜小店重逢。廖群洪简单地向“老友”诉说过往25年的创业故事,并商量成立一只青年创业公益金。
   当听到吴晓波愿意给基金捐赠100万元时。廖群洪连忙称赞“真是不谋而合!我跟涟源商会的朋友们商量了,也打算拿出100万元,在湖南设立一只青年创业公益金,那就让我们一起为青年创业做点事”。25年前那个有理想、有激情的廖厂长,其实一直在那里。
   创业公益金的创建,也得到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回应,报社作为共同发起人,也给公益金资助金额100万元。
   2014年的最后一天,创业公益金的章程和运行方案完成并启动,当天就有数十人报名“创业”。这一天,吴晓波写下这样一段话:“在2014年,能够重新遇到廖厂长,是我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它让我能够重温25年前的那份感动。今天,更要感谢廖厂长,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送给了我们最后一件美好的事情。”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寻找吴晓波笔下“廖厂长”:20年前赞助学生考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吴晓波1989年,娄底,廖群洪(右二)和吴晓波(左四)一行合照。新闻进行时网文
近日,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题为《只有廖厂长例外》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有人开始在网上“寻找廖厂长”。
1989年,娄底,廖群洪(右二)和吴晓波(左四)一行合照。
新闻进行时
近日,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篇题为《只有廖厂长例外》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有人开始在网上&寻找廖厂长&。
9月23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辗转找到了廖厂长,也电话联系上了吴晓波。
在记者的联系对接下,10月,吴晓波将和廖厂长见面。
廖厂长是谁?他现在在哪里?
过去几天来,微博微信上热传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一篇文章《只有廖厂长例外》。
作者回忆了25年前,自己和几个大学同学筹划&考察南中国&时,被湖南娄底一位企业家资助的往事。
在作者的文章中,这名年轻的廖姓厂长与他虽只有一面之缘,但其身上闪耀的理想主义光芒,用双手呵护年轻人梦想的义举让他深深感动。
以致他在文中感慨道:&在以后的生涯中,我遇到过数以千计的厂长、经理乃至&中国首富&,他们有的领导着上万人的大企业,有的日进斗金花钱如水,说到风光和有成就,这位廖厂长似乎都要差很大一截。但不知为什么,我却常常更怀念这位只缘一面的小厂长。&
很快这篇文章便点燃网络,并引发无数人的关注与转发,很多人甚至开始在网上&寻找廖厂长&。
廖厂长是谁?他现在在哪?同样带着这样的问题,三湘都市报记者展开了寻找。
9月23日下午,在长沙,记者历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廖厂长&&现任长沙市涟源商会副会长的廖群洪,并同时连线采访到了远在杭州的吴晓波,通过与两人的对话,还原了20多年前的那段往事。
【一篇网文】
20多年前的旧事引无数人感动
9月21日,一篇题为《只有廖厂长例外》的文章在微博微信上热传,作者是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文章从1989 年春天说起。当时正在复旦大学读大三的吴晓波跟三位同学萌生想法:想去看看改革中的南中国,于是组成了一支&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他们拿着复旦大学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到处筹资,却只筹得一台照相机、几件衣服和几百元钱。经费还差一大截!他们将自己的困境写信寄给了上海《青年报》。
消息传到了湖南娄底,一位企业老板给他们寄去7000元钱。一段年轻人见证历史的理想远征亦就此开启。
路经湖南,他们见到了这位廖厂长。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看到考察报告,并说他正在筹资,想到年底时请人翻译和出版一套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马克斯&韦伯全集》。
20多年后,吴晓波已成为著名的财经作家,他在文章中写到:&他不企图做导师,甚至没有打算通过这些举动留下一丁点声音,他只是在一个自以为适当的时刻,用双手呵护了时代的星点烛光,无论大小,无论结果。&
【寻找厂长】
现居长沙,是梁稳根同学
《只有廖厂长例外》一文发表后,浏览量超过十万,大量的留言和信息被反馈回来。记者联系上吴晓波,还原当年事件原貌,并辗转找到了廖厂长。廖厂长,真名廖群洪,娄底涟源人,现居长沙,从事过机械业、地产业,现从事矿业。与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是大学同学,现任长沙市涟源商会副会长。
【当年往事】
年轻时夜夜畅聊,我能为国家做什么
廖厂长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他从中南矿业学院(中南大学前身)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一个军工厂。一到西安他就满城找书店,其中有一套《走向未来》丛书,就有马克斯&韦伯的文字。
当时工厂图书室有一套精装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整个军工厂只有他一个人看。也是从那个时候,他深入地了解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认识了马克斯&韦伯,一些思想渐渐在他脑袋里成型。
1985年,他被娄底市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到娄底市科委。在那里他又碰到了一群同样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们畅谈中国的现状,思考我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我们的使命在哪里?聊天常常进行到凌晨三四点。终于,经过无数个夜晚的思维碰撞,廖厂长得出结论,中国的出路在办实业。
1988年-1989年,他离开机关单位,开始创业。经过琢磨,他成功的获得了生产水泥编织袋机械的专利,将设备的生产、组装、销售和售后分给了四五个不同的企业,最早在娄底开始了服务外包。一时间,生意风生水起。
【资助动因】
我想了解中国现状,而他们能实现
在他看到吴晓波想去南方考察的消息后,他通过一位在复旦大学上研究生的同学核实了消息,便给吴晓波汇去了7000元钱。
那时,廖厂长的机械专利收到了全国各地的订单,但自己每个月从公司拿的工资才200元左右,7000元对他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我也很想去看看中国的现状,手上有资金,晓波他们有想法,能去实现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共鸣。&回想起当时的举动,廖厂长说:&最能产生共同行动的是同一个思想。&
廖厂长说,当时看到晓波时,心情很复杂,首先是感觉到欣慰,他比吴晓波大6岁,当时他已经毕业几年,看到有小学弟能去实现梦想,感觉非常的欣慰;其次是佩服,因为当时的交通不便利,他们去做这样一件事情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最后是感谢,感谢这些有志向,有勇气的年轻人去完成他们的梦想。
【考察之旅】
11个省、去过战场、重走过长征路
于是,在1989年的3月,四位年轻人开始了南中国的考察,他们一口气走完了南中国的11个省份,沿途经过湖南时,他们和廖厂长有了唯一的一次见面。廖厂长瘦高而寡言,经营的是一家只有二十来个工人的私营工厂。吴晓波告诉廖厂长,他们的考察分为三个主题,一个是想重走一段红军的长征路,其次是想去感受下中越自卫反击战的现场,最后想去当时的海南去看看。
一路上,他们乘坐绿皮火车转铁皮大巴车,走过了11个省份,居住的都是2-3块钱一晚的小旅馆。
在井冈山,他们跟参加过战争的老人聊天,找到了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的儿子,听他讲起了他和毛泽东的故事。
在云南,那时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他们跟着士兵们进入到战场,亲身体会了战争的残酷。
1988年前后,复旦大学的校园里出现了&欢迎参加海南大开发&的宣传标语,他们来到了祖国最南方,在那里,他们看到,整个海口是一个大工地,吊车,机器轰鸣,一片繁忙的景象。那时的三亚,一到晚上9点全城停电。
考察中,吴晓波他们在上海《青年报》上发表了几篇新闻稿,但调查报告没有写成。但不久后,廖厂长收到了一份手写的调查报告,里面重点讲述了当时海南的考察情况。记者核实得知,这份调查报告是团队中另外一个成员王月华所写。
吴晓波简介
吴晓波,1968年出生,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著有《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等畅销书。
吴晓波:那次考察
吴晓波对记者回忆,南中国考察,在他心里确实沉淀下了一点什么。
首先,让他们这些天真的大学生直面中国改革之艰难,在此之前,他不过是一名自以为是的城市青年,整日泡在图书馆里读书,认为这样就可以了解中国,而在半年的南方行走之后,&我才真正看到了书本以外的中国,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脚去丈量过,用自己的心去接近过,你无法知道这个国家的辽阔、伟大与苦难。&
出发前,他常常在学校跟同学争得面红耳赤,认为中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但那次南中国之行后,他发现,许多问题需要慢慢来,他开始思考用改良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开始相信善良,相信人的力量。
&年轻时候看到的人,看到的事儿其实能很大程度的改变人的一生。&吴晓波说。
两人将于10月见面
虽然只见过一次面,廖厂长更愿意将吴晓波看做是一个朋友,一个同志。后经记者核实,吴晓波文章中&1995年的那个电话&是另外一个朋友打的,并非廖厂长所打。
经记者联系对接,吴晓波和廖厂长两人将于10月份见面。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周凌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读懂廖厂长,寻湖南企业家奋斗史-----三湘都市报数字报刊
第A14版:华声深度
华声评论/要情
| 标题导航 |
读懂廖厂长,寻湖南企业家奋斗史
实习生 熊胜羿
&&&&“廖厂长”廖群洪,长沙市涟源商会副会长。记者&李健&摄
&&&&叶文智,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长沙人。
&&&&梁稳根,三一集团董事长,涟源人。记者&张目&摄
&&&&10月25日,“廖厂长、南疆考察队见面会”将在中国第一古商城——洪江古商城启幕。&&&记者&&谷一均&摄
&&&&核心提示&&&&分析廖厂长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的行为根源于一代湖湘人对自身责任的体认与坚守,而廖厂长符号意义背后,是一大群湖南企业家群像,他们的家国情怀与对社会的使命,蕴含在每一次坚守与创造中,这些基因内化成精神力量支持着湖南人,创造、发展、泽被世人。&&&&10月25日,令各界期待已久的“廖厂长、南疆考察队见面会”将在中国第一古商城——洪江古商城隆重启幕。&&&&本次见面会由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洪江古商城承办。活动总统筹、三湘华声联合编委会总编辑张云梦告诉记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廖厂长与吴晓波的会面,挖掘湘商背后敢于担当的精神,诠释理想主义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报记者特地走近廖厂长和他的朋友,揭示这一群湖南人奋斗的故事。&&&&&穷山恶水的逐梦年轻人&&&&对廖厂长影响最大的是外公和父亲。他的外公是一位知书达理之人,虽然学历不高,但藏书不少,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书籍为主。小时候,廖厂长常泡在外公的藏书中,知道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的父亲十几岁就入了党,在村里当干部期间,常常戴斗笠、穿草鞋走家串户,满脚泥巴回家。有时候在别人家里吃了一顿饭,村民不要钱,父亲就将一毛二分钱、三两粮票给人家,被乡邻传为佳话。&&&&廖厂长曾读《肯尼迪评传》,里面说到,肯尼迪家族有一个传统:身为一个人,一定要为社会做贡献,人可以谋求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享受一定公职,但所有这些的前提是要为社会做贡献。这些跟他从小接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不谋而合。从那时起,一颗实业报国的种子便悄悄埋在了廖群洪的心里。&&&&从中南大学毕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公务员的岗位,创办机械厂,成为了娄底最早的万元户,如今廖厂长在长沙宁乡经营一家锰矿,还在筹备一家上市公司。&&&&&经历坎坷的“湖南好厂长”&&&&一如上世纪80年代的许多创业者一样,他尝遍了改革的动荡,期待有一天能用实业改变中国。但实业救国的道路并不顺利。&&&&1990年,廖厂长带着从丈母娘那里借来的2000元回到娄底,租了门面,卖起了液化气,没过多久又去江苏开发推广鱼药,到广州做进出口贸易,1997年回长沙做计算机网络工程,创办了“10000”的前身“1000”,虽然理念很先进,但苦于资金问题,最终没能做大。&&&&对于自己的坎坷经历,廖厂长认为:他赋予了商业太多的社会意义。在廖厂长的观念里,办工厂赚钱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为社会做贡献,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不断要求手下的人进步,但是他的理想并非能让每一个人接受。“比如说一个搬运工人,你给他2000元,让他好好搬东西,这没问题,可是你不仅要他搬东西,还要求他有上进心,有更高的追求,这人家就不乐意了。”&&&&他曾经在雨花区开店,电动机内芯坚持用铜为原材料,可是隔壁一个店子却用铝,每台便宜300元。采购的人为了完成任务,收取提成,坏了就来修,又赚一笔,或者重新买。“这种事情我就干不了。”&&&&&&执着坚守理想的实践者&&&&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心中的理想之火一直未曾熄灭,在现实生活中,他总希望能找到所做事情的社会价值。&&&&2008年到2012年,他曾受邀开发红星日用品城,他介入之前,那里产权分散,开发商与业主常常大打出手。接任务之前,他犹豫了很久:“2000多个商户,我想帮帮他们,红星有那么大一块地,如果垮了,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种损失。要盘活这个商圈难度相当大,但是很有意义。”&&&&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奔走在2000多个商户之间协调联络,终于引进了红星美凯龙,由此盘活了红星商圈,但过度的劳累让他的心脏做了三次搭桥手术。&&&&&现在他正筹划在常德生产一种茶油,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能吸引一大批人返乡就业,解决当地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些才是我做这些事情的最大意义所在。”&&&&&竹木商道走出的企业家们&&&&廖厂长出生于湖南娄底涟源,由于山水阻断造成的独特地理生存环境,当地人养成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天然秉性,他们靠篾刀加工竹木制品,肩挑手提,跨涟水、渡湘江,将产品销往长沙、武汉等地,补贴农耕,维持生计,“一把篾刀”成为了他们推动生产的工具,祖祖辈辈称这条道路为“竹木商道”。&&&&“竹木商道”里走出了许多商界名人,中国前首富、现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就是其中之一。&&&&在梁家,人均耕地只有两分,村里90%的人都会编箩筐,人称“篾老四”的梁稳根学的第一门手艺就是编织竹木制品。在1979年梁稳根考上大学之前,这个生意并非正大光明,生产队要审批,村里还成立了一个竹木检查站。梁稳根与许多敢于为了生计冒险的人一起在夹缝中创出了一条“竹木商道”。此后,梁稳根创办三一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在他们俩生活的湖南,出现了一大批企业,华菱、远大、三一重工、隆平高科、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天下凤凰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历史,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凭借着独特的文化景观和保存完好的历史民居建筑,凤凰古城成为了中国旅游的一面旗帜。&&&&在凤凰,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6%。旅游产业为凤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间接涉旅从业人员6万人,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凤凰古城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叶文智也一手将湖南湘西的文化带给了世界,给湖南旅游乃至中国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湖南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古商城里寻找精神根脉&&&&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省社科联原主席郑佳明曾经对湖南企业家群体做过详细研究。他分析,在近代历史上,湘商中的有名者,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救国,湖南人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主义一直根植于湖南人的血脉中。&&&&湖湘精神中有一种深刻的天人之际的关怀,天,既是自然更是社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忧天下就是忧国忧民,爱国爱民,这是湖湘文化的大道;湖南人执着地追求做人的道理,探索知行的关系,从做人开始治国平天下。&&&&&就在此次会议举办点洪江,其文化根脉也源远流长。&&&&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1573年~1620年,洪江就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物资交易、集散市场,店铺林立,作坊成片。明清时期更是成为湘西南扼守湘、滇、黔、桂、鄂物资集散通道的商贸重镇,被称为“五省通衢”。&&&&洪江是我国近代商业发展的一个标本,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古城之一,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内陆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活化石”。&&&&10月25日,也就是在这个近代商业发展标本的洪江古商城,廖厂长和南疆考察队将于此会面,讲述25年的心路历程,共话家国情怀。届时更有名家云集,本报记者还将再度挖掘湘商背后的精神力量,诠释理想主义的新内涵,寻找商业社会中的理想出路。&&&&■记者&汤霞玲&&实习生&熊胜羿&&王瑶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
& .CN, Geo Info. All Rights查看: 129|回复: 4
市公安局在北辰举办“大型企业职工在津落户现场咨询服务日”活动
主题帖子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0 积分
本报讯 (记者 吴肖肖)日,天津市公安局在北辰区举办“大型企业职工在津落户现场咨询服务日”活动,更好地服务在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  活动中,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负责同志对现行户籍政策进行宣讲,现场解答了企业负责同志提出的户籍相关问题,并征求了企业的意见建议,对于企业提出的户籍方面的诉求,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提出了办理意见,对于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的,市公安局表示要积极调研,依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意见。
(责任编辑:HN666)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0 积分
新华社照片,拉萨,日  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  这是日拍摄的布达拉宫。  当天,西藏拉萨天气晴好。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999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9999 积分
“长沙晚报2015新年音乐会”昨晚浓情上演,艾德温·马顿致谢本报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0 积分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日,“廖厂长·吴晓波青年创业公益基金”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一个穿越25年的温暖故事有了新的续集:寻找新的“吴晓波”,催生下一个“廖厂长”。  “2014  最后一件美好的事情”  “今天,更要感谢廖厂长,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送给了我们2014年最后一件美好的事情。”当天,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文,庆祝公益基金的成立。  25年前,湖南涟源人廖群洪资助4位青年7000元钱,去实现一次理想主义的考察。25年后,作为被资助的青年之一,吴晓波在网络上刊发文章《只有廖厂长例外》,怀念这位热心的湖南企业家。经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三湘都市报记者多方寻找,促成了廖厂长与吴晓波在洪江古商城的会面,也让“廖厂长”成为2014年的一个令人感动的新名词。  作为洪江古商城会面的续篇,廖厂长、吴晓波与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成立了“廖厂长·吴晓波青年创业公益基金”,并与吴晓波频道的“巴九灵创业公益金”实行战略合作。  打造“中国最透明的  公益基金”  据介绍,基金为纯公益性质,为18至35岁的年轻人创业提供资金帮助、智力支持和资源扶持。初始基金为100万元人民币,来源于廖厂长个人捐赠。  基金理事长廖厂长说,作为一个开放基金,社会团体、组织或个人均可自愿注资。此外,不同于以往的公益组织,基金所募集、发放的所有资金将公开透明,并且定期在媒体披露,接受媒体及全社会监督,打造中国最透明的公益基金。  在基金申报条件中,还有一条:申报者须承诺成功之后乐助他人,成为下一个“廖厂长”。对此,廖厂长表示,凡通过本公益基金扶持的项目,在项目运行三年后,经专家顾问委员会审定,如存在偿还能力,资金需全额返还,再放入总额中循环使用。  启动仪式现场,长沙市涟源商会秘书长、青年天使投资人卢新世捐款10万元加入公益基金,湖南宇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军宣布支持公益基金。  期待一个年轻、  创造的2015  “无论何时,一个国家的成功都有赖于这个国家年轻人的成功,”启动仪式现场,吴晓波特意从台湾写信表示祝贺,他说,在这个创业大潮涌动的时代,从那些年轻的创业者们身上,能看到跟自己昔日一样的对改变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强烈愿望。  “2014年最后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2015年第一件美好的事情,”湖南日报社总编辑蒋祖烜说,2015年将是创新创业形成热潮之年,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谱写更多“廖厂长”与“吴晓波”的故事,“新的一年,湖南日报也将更多地关注青年,期待一个新的更伟大的2015的到来。”  从寻找“廖厂长”,到寻找“吴晓波”,这是故事的新篇章,也是新年的开始,廖厂长与吴晓波的故事,将持续升温并感动、改变更多人。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999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9999 积分
在嘉宾做表情环节,李宇春表示,因为明年是羊年,“想做个羊的表情”,但最后却摆出了牛的姿势,只能模仿羊的声音蒙混过关,模样甚是可爱。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简介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