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银行最新理财产品理财有风险吗

作者:银率网原创 &&殷燕敏&&&&日
  如今吃喝玩乐团购已稀疏平常银行理财产品的团购也曾出现但近期一家名为钱先生的理财平台玩起了元团购银行理财产品打破银行理财五万元起点的高门槛让银行理财走出了互联网理财的亲民路线
  钱先生如何元团购银行理财
  一夜成名的余额宝拉开了互联网金融的大幕各网络巨头纷纷与不同基金公司合作开发了以各种宝为名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目前多数互联网理财产品都是与货币基金挂钩但钱先生理财却另辟蹊径搞起了元团购银行理财产品把原本高门槛的银行理财卖出了元的白菜价
  月日分析师登录钱先生理财网站该网站团购的银行理财产品有家银行的款产品但团购的进度条都是%当日未出现团购成功的产品
  钱先生是如何实现团购银行理财产品的呢?网致电钱先生理财的客服客服表示他们是与银行合作的投资者如要购买相应产品须先注册虚拟账户将银行借记卡资金转入该网站的指定账户递交以后由该网站集合要购买这款产品的资金统一认购元起购无上限限制
  如果在产品的募集期结束时团购金额未达到银行理财产品的起购金额那么钱先生理财平台会把资金原路返回到投资者的储蓄卡中如果团购成功则投资者可以在理财产品收益结束后的T+个工作日赎回投资资金
  但投资者在提现时需要支付手续费手续费分为两部分其中本金部分从支付成功日期开始算到用户申请提现日期如果超过天则收取投资金额%的交易手续费如果低于天则免除这部分手续费收益部分如果收益低于万元收取元手续费如超过万元则收取元手续费手续费都将在投资者申请提现的时候收取这笔费用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银行收取钱先生理财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
  银行否认与钱先生合作
  然而多家银行均否认与钱先生网站存在合作关系北京银行发布声明称 钱先生网站公布该行理财产品的公开信息吸引客户使用第三方支付公司订单支付功能购买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北京银行从未授权钱先生网站及其相关机构销售该行理财产品也从未与其开展任何形式的理财产品业务合作客户从其网站购买的理财产品并非北京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该网站所列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辅助服务受托购买服务及相关资金流向等内容也从未得到北京银行任何形式的授权和许可
  随后及官方网站均发出公告声称从未授权钱先生网站及其他机构销售其银行的理财产品也从未与其开展任何形式的理财业务合作与钱先生网站撇清关系
  团购银行理财合规性及资金安全存疑虑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钱先生理财平台化零为整代购银行理财产品的方式可能以下风险值得投资者注意
  一方面是监管风险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客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需在银行柜台做风险评估签署理财协议监管部门强调风险匹配即投资者不能购买高于其风险评级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而钱先生理财对投资者并不做任何风险测评投资者可以随意选择其平台上的任何理财产品已经违背了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风险匹配原则
  更重要的是投资者通过钱先生组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实际上与银行签署购买理财产品协议的是钱先生投资者与银行之间根本没有发生任何的投资理财关系如果理财产品出现问题投资者很难维权
  另一方面是资金安全问题据了解钱先生网站所有权和运作权均归钱咸升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该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万元
  在工商资料中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技术推广技术开发应用软件服务产品设计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其中并无与金融投资理财相关的业务许可
  投资者将资金划至该网站虚拟账户购买产品后就无法跟踪确认资金去向这就存在很大的风险万一出现卷款跑路的现象受损害的还是投资者因此银率网分析师提醒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需要通过银行的正规渠道购买
相关热门文章
精选专题推荐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银率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用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注银率网微信,理财更精彩!
线上线下消费累积彩贝 网购有积分
【热门产品】
文章点击排行榜
问如何办理无抵押贷款?
&&已解决的问题
产品名称预期年化收益购买
马上注册 50元红包等你拿
注册拿红包现金 首投得现金
打造中国农业互联网金融服务第一品牌
国际游资卷土重来了,大盘要有大动作…【】第1页 :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从备受追捧到坠入深渊
  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
  从备受追捧到坠入深渊
  在花样繁多的理财工具中,首先普遍被大众知晓的,便是银行理财产品。在2007年、2008年,在投资者的眼里,银行理财产品以激进型为主,虽然风险较大,但是它的高收益深受投资者喜爱。时过境迁,近几年来,受股市的大动荡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方向有所改变了,从之前的备受投资者追捧,到现在的如入深渊,投资者由激进路线改走保守路线了。
  本刊记者 李彩凤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不断扩充,但及时披露信息的却甚少,尤其是高收益高风险中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度报告(201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169款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其中不足35%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披露了实际收益。另外,今年上半年共有82450款理财产品进行了兑付,未达到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都是结构性产品。其中有31款理财产品出现了亏损,平均每款亏了本金的9.41%,这31款产品绝大部分是结构性产品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就今年8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就有7款结构性产品没有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要知道像结构性理财产品这样的高收益产品在头几年是非常受欢迎的银行理财产品。
  股票、指数挂钩型产品曾经备受追捧
  从2006年开始,股市出现一轮大牛市,同时,CPI也持续走高,投资者的理财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旺盛。保本型理财产品虽然风险低,但收益也低,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对财富增值的欲望。不少尝到了股市高回报滋味的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也比以往有所提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也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推出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挂钩股票、指数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其比例大大超过稳定收益型理财产品。
  据悉,当时这类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预期收益率最少也在30%以上,各大商业银行都将此类产品作为吸引客户的法宝,市场销售好一片火热。据媒体当时报道,各银行推出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与股票、股指或商品指数挂钩的产品。譬如,日,交通银行正式推出“得利宝?QDII――澳视群雄”理财产品,既可享受H股长期看好带来的股市收益,更可获得澳大利亚元预期升值带来的汇率收益,最高收益达到了30%。而且早前交行推出的首款指数挂钩型QDII产品,自发售之日起两周内,5亿元的预售额度也是销售一空,超过了预售额度的145%。
(责任编辑:陈大伟)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
主演:张子健/刘德凯/六小龄童/钟卫华/淳于珊珊
主演:胡歌/景甜/徐娇/夏梓桐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羽泉文艺战队全解析
韩媒公布女团最新分级
罗中旭回应好歌曲质疑
双胞胎姐妹揭片场黑幕
曝妮可迪拜旅行私照
张晓龙美容大揭密
奇幻执念师触摸未来
一路惊喜互秀激情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让人看了羞涩……[]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当前位置: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暗藏陷阱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暗藏陷阱
发布时间:[ 15:11:54] 来源:基金买卖网
核心提示:不少银行业务员为实现销售,采用各种手段诱使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及至产品出现亏损消费者才发觉,而往往因为销售时银行员工的“承诺”多为口头,难以留存证据,不少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暗藏陷阱,下面请看案例。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暗藏陷阱
  随着物价居高不下,普通投资者寄望财产品能够跑赢CPI,纷纷购买了各类银行理财产品。但《金融投资报》记者经过连日来的调查和梳理发现:不少银行工作人员强推网银、捆绑销售理财产品、隐瞒投资风险、推销信用卡、售卖基金&&生硬推销、死缠烂打,让市民感叹银行业务员卖产品为啥比保险推销员有过之而无不及?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暗藏陷阱,下面请看案例。
  超16万亿!这是银行2011年发售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的总数。根据资讯统计数据,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突破2万款,同比增长97%。本质上,银行理财产品变得丰富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被投资者誉为&安全的银行理财&也会露出凶险的一面:渣打银行澳元理财产品亏损95%,被网友称之为&绞肉机&;建行产品到期莫名蒸发近1%收益,被戏称为&吸金黑洞&&&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不少银行业务员为实现销售,采用各种手段诱使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及至产品出现亏损消费者才发觉,而往往因为销售时银行员工的&承诺&多为口头,难以留存证据,不少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理财经理是&大忽悠&?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某银行的&理财建议&下,77岁的林老太原打算用作存款的数十万元先后&变脸&成了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最为离奇的是,银行&忽悠&老太太购买的投资连结险,不仅毫无保底,且投保年龄竟是&出生满60天至65周岁&!
  据悉,银行客户经理游说林老太将储蓄的48万多购买了41.7万的基金和5万元的分红险。此后半年,银行&帮&老太太赎回41.7万基金,转而再次购买了43.5万保险。至此,老太太在银行共持有48.5万元的保险。而这些资金都被投入偏股型账户,由于股票市场大幅波动,林老太投入的48.5万缩水至29.47万元!
  其实,这种问题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金融投资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银行内的工作人员借着银行的公信力,很容易得到储户的信任。不管是理财经理或是保险推销人员,都更能打动储户。特别是,中老年投资者更愿意听信他们推荐的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
  记者在少陵路某银行网点看到,一名中年人正在柜台办理存款业务。当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他有20万存款时,旁边走过来一个理财顾问,热心地向他推荐:&反正这笔款暂时不用,不妨买一款理财产品,时间不长,只需要3个月,就能得到5%的回报。&见中年男子有点心动,理财经理开始大肆推介该款理财产品,一直强调5%的预期收益率一年就是1万,如果不买,这款产品明天就会售完等等。记者发现,该男子还未来得及看产品的细则,就在&半推半就&下签了认购合同。
  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吗?建设银行理财产品暗藏陷阱,据了解,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热销,部分银行网点里最基本的存储业务的资源反而被理财产品占有。在银行排队办理存储业务时,经常会受到理财顾问的&骚扰&,而像因客户购买理财产品而插队的情况居然被银行所允许。
责任编辑:潘晓淼
基金买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基金买卖网合作媒体,基金买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选择账本:
您的建议,我们的动力新闻源 财富源
业内:盲目投资银行理财产品 风险系数更高
&&&& 10:37
理财产品收益在6月有渐涨的趋势。王良珏 摄
  近期黄金价格又出现大跌,而前日亚太股市集体遭遇重挫,日本股市大跌1.26%,中国国内股市沪指更是创近四年最大单日跌幅,当日沪指暴跌5.30%,再破2000点,当天有近200个股跌停。
  加之又到年中时,按照惯例,又到了银行理财收益率高涨的节点。今年的6月,正值银行“闹钱荒”,理财产品收益率更是节节攀升。一周前还难见收益4.5%以上的理财产品,如今却5%都嫌少。年中揽储大战已经大打出手。
  对于此时出手投资理财的普通市民,理财师提醒道,莫盲目跟风,谨慎出手,往往希望在股市受挫、银行钱荒、黄金大跌时赚一笔的,风险会更高。
  单身工薪一族理财尽早起步
  ■读来读往
  案例:黄小姐今年26岁,目前在市区一家小企业做行政人员,租房居住,单身,月收入约3000元,个人存款2万元,黄小姐是家中独女,以后打算在清远安家。面对高涨的物价,黄女士不知怎样用好这份工资和手上的存款。特此咨询专业理财师。
  分析:黄小姐作为初入社会又无一定固定财产的中低收入年轻单身工薪一族,日常支出不外乎是衣食住行、孝亲及亲友人情往来、储蓄保险等方面,可分为必需、稍缓、机动三大层次,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达到在物价高涨的经济环境中更好地支配手中资金的目的。
  首先,理财要养成“先储蓄再消费”的习惯,避免成为月光族。每月收入做好支配计划,提取必需支出部分,预留小部分机动备用金,减少冲动型随机消费支出。黄小姐收入不算高,争取将约3000元收入中的1/4-1/6储蓄下来(例如定期存款或购买部分国债、风险程度低的货币基金等),“滴水成河,聚沙成塔”,逐步积攒第一桶金。
  其次,在现有情况下,黄小姐“节流”之余,理财还要“开源”。要提高收入,有志向的工薪一族会通过参加进修学习培训,争取机会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获得更高工作平台及工薪收入。
  当然,工资性收入作为刚性收入只能逐步提高,要大幅度提高是不现实的,因此,寻找新的财富增长、提高生活水平的理财方式就是增加资产性收入。
  目前,国内可供投资者增加资产性收入的投资渠道较窄,房地产、证券、银行金融产品(基金、黄金、保险、理财产品、存款)等投资领域风险程度各异,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自身资金流动性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状况,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尽可能做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
  换言之,建议黄小姐可以制订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增加工资性收入,节约开支,日积月累,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资金流动性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状况合理配置资产,提高资产性收入,从而提高生活水平。
  建行清远分行注册金融理财师 刘灵敏
  银行很“缺钱”
  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过往经验看,每年6月中下旬银行间资金紧张的时候,央行往往都会通过逆回购的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以缓解银行间的资金荒。但近期以来,央行却不为所动。在上周四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逆回购仍旧没有现身,仅发行3个月期央票20亿元。至此,上周公开市场共实现资金净投放280亿元,在资金面干旱的情况下,280亿元可说是杯水车薪。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是在向市场传递收缩流动性的信号。
  有媒体人士分析道,导致机构出现钱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近期以来央行不断进行正回购,加上商业银行外汇贷存比考核以及季末考核等因素,使得资金面处于紧张局面。此外,四大行也将在近期进行股票年度,分红资金接近3000亿元,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资金面的紧张局势。
  而这种紧张局势也体现在股票市场上,从今年5月31日起,大盘一路跌跌不休,短短13个交易日,沪指从2317点暴跌到上周五收盘的2073点,跌幅达11.5%。6月份以来,沪指的跌幅也高达9.89%。如果到月底大盘继续在目前点位震荡,那么这个6月大盘的跌幅将创2009年8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理财产品收益率6月渐增
  国内有媒体对日至今各家银行所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了盘点。截至今年6月18日,各家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16488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15659款,占比约95%,外币理财产品仅为829款,占比仅不到5%。
  “我5月买了103天的收益是4.2%的理财产品,以为捡到宝了,谁知道昨天收到短信,说这几天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上到5字头了。变得太快了。”市民陈先生最近后悔太早购买理财产品,且基本把可用于投资的闲钱都放进上一期的理财产品中,所以,“现在虽想再趁机买一些高收益的产品,暂时没有钱了。”
  记者从本地一股份制银行6月的理财产品发行计划中发现,6月下旬该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较上旬有了明显的调整,如期限为103天,5万起保本的理财产品,在5月份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4.20%-4.30%,但6月24日推出的同期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已达到4.6%。而期限为163天,5万起保本,6月27日发售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已经达到4.7%。90天,5万起非保本,6月21日发售的产品收益率为5.2%。
  而工行网站上公布的6月下旬发行的新理财产品中,产品年化收益率最低的也达到了4.6%,最高的一款保本型,交易起点10万元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达到6%-6%。而该行在今年前5月,甚至出现收益率为“3”字头的产品。
  其实,从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渐降低,除部分城商行产品还保持4%以上平均收益率外,大中型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已降至3%至4%。但5月中旬以来的钱荒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涨。
  目前部分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已超过了一到两年期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5%左右的收益率,出现收益率倒挂。同时有银行同期发行的不同期限产品出现了收益率倒挂现象。
  下半年利率水平或恢复正常
  一业内人士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认为,6月份对于银行而言是考验之月。银行不仅要在月初向央行缴纳存准金,还要在月末迎来监管部门75%的贷存比的监管红线。在银行存款难以拉动的情况下,选择高息的银行理财产品揽储,已成为银行“抢钱”的惯用手段。加之如今资金面上吃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自然会水涨船高。
  “理财产品收益率提高,短期内对部分有资金的居民和企业来说是好事,预计6月底、7月初理财产品收益率高的现象仍将持续,但在下半年市场平稳后,利率水平将恢复正常。”该名人士提醒,这时候,如果投资者盲目地跟风投资,把资金都注入某种渠道的话,往往会增加投资的风险,“就如前段时间中国大妈疯抢黄金,如今被套一样。”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胡爱善
高清图集赏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银行最新理财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