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能不能做为产品直接使用?为什么石油价格下降?

石油交易为什么用美元?其他货币不可以吗? 谢谢_百度知道
石油交易为什么用美元?其他货币不可以吗? 谢谢
提问者采纳
承担了交易媒介,这就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不过协议的内容大致是沙特同意用美元作为石油惟一的定价货币,笔者翻阅了很多文献也没有查到。这项协议具体出自哪里,这等同于美元与石油的挂钩,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在石油贸易当中。不过,以美元作为国际石油交易的计价货币。现在国际贸易的80%以上是以美元结算。据说这来自美国与沙特在1970年代达成的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而是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垄断地位,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所占份额超过 60%。美元约等于石油成为世界的共识,美元是作为100%的结算货币(假定暂不考虑伊朗石油交易所的交易),重要的不是汇率的高低。而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实际上。对美国来说美元作为国际货币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全球覆盖面。中间还要扯到汇率的问题,所以以美元单独计价。就像在中国买东西一定要用人民币一样,都无法和美元抗衡。如果要用其它国家货币的话,人群接受度,首先它的货币影响力,购买力这是规定,不可以改的
1.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具有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2.美国与沙特在1970年代达成的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3.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所占份额超过 60%4.人群接受度,全球覆盖面,购买力
其他货币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石油枯竭是不是骗局?
本文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本人保留所有权利。相信数据和事实似乎比相信自己的立场更加靠谱一些。-------Samhero内容摘要:石油会不会枯竭关键在于其是否可以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被替代:若可以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被替代则不会枯竭(因为随着成本的攀升会被抛弃),若不可在可接受成本范围内被替代则会枯竭。石油有两种用途,一种是作为燃料,一种是作为化工原材料。本文证明了当前情况下石油作为能源其地位可被循环能源替代,且成本可以接受。且在宏观调控得力的情况下,不会引发大的社会问题,甚至不会引发社会问题。但无力证明石油作为化工原料可以被替代。即部分回答了楼主的问题。但留下了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石油作为化工原料是否可以被替代。若此问题亦得到解答,则石油是否会枯竭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核心材料:水力蓄能(PHS):$0.01016/kwh压缩空气蓄能(CAES):$0.0339/kwh风力发电,假定为35%的容量系数:$0.0261/kwh燃煤发电:$0.0449/kwh天然气发电:$0.0380/kwh我国离地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千瓦,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千瓦,共计约10亿千瓦。每年可提供2.3万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我国06年发电量2.83万亿千瓦时(,即相当于2013年我国发电总量的43.85%)的81%。但这一风电资源仅计及10米低空范围的风能,如果扩展到50~60米以上高空,将至少再扩展一倍。而上海电气W3600风电设备叶桨所在平均高度为100米。我国西电东输工程中的5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分别为:内蒙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锡盟至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宁夏到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山西到浙江特高压直流、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丽江直送深圳特高压直流工程。两座已经投入商业运行的大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分别为:德国Huntorf电站、美国 Alabama州的McIntosh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第一、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最高的年通货膨胀率是1974年11月的12.19%(9月为7.63%,12月迅速掉到5.02%)。若此通货膨胀率在一年时间内造成的通货膨胀与某一个十年内的通货膨胀相等,则这一个十年内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不足2%。市场保持2%以下的通货膨胀率时可以视作没有发生通货膨胀。以石油作为燃料,石油也还能用50多年。=========================================================此文停止更新,所有数据、材料、推导、用词在我看来已臻于完善。这篇文挑不出毛病了之后就该针对我了哈,知乎式骚扰领教了。人人狗滚回人人去了,最起码人人不会让用户随便被骚扰。我搜肠刮肚辛辛苦苦把肚子里那点存货拿出来跟你分享,你却如此无礼。你不领情就算了,讽刺、谩骂、无限用@骚扰,我惹不起,躲得起。======================================================这个问题无法用有限的关于石油(你最起码应该算上煤炭和天然气)的统计数据说清楚。引用自:(谢
提供的资料)。Renewable energy and nuclear power are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energy sources, each increasing by 2.5 percent per year. However, fossil fuels continue to supply almost 80 percent of world energy use through 2040. Natural gas is the fastest-growing fossil fuel in the outlook. Global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increases by 1.7 percent per year.Increasing supplies of tight gas, shale gas, and coalbed methane support growth in projected worldwide natural gas use. Coal use grows faster than petroleum and other liquid fuel use until after 2030, mostly because of increases in China's consumption of coal and tepid growth in liquids demand attributed to slow growth in the OECD regions and high sustained oil prices.Almost 80 percent of the projected increase in renewabl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s fueled by hydropower and wind power.The contribution of wind energy, in particular, has grown rapidly over the past decade, from 18 gigawatts of net installed capacity at the end of 2000 to 183 gigawatts at the end of 2010—a trend that continues into the future. Of the 5.4 trillion kilowatthours of new renewable generation added over the projection period, 2.8 trillion kilowatthours (52 percent) is attributed to hydroelectric power and 1.5 trillion kilowatthours (28 percent) to wind. Most of the growth in hydroelectric generation (82 percent) occurs in the non-OECD countries,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growth in wind generation (52 percent) occurs in the OECD countries.========================================================Warning:大量毁三观内容,慎入。如果石油资源的缺乏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消亡,那他至少要满足这个条件:他不可替代或替代品不够用,或替代的过程太过冗长——还没来得及替代化石能源,人类就已经完蛋了。前几十年预测是基于前几十年的知识来预测,而在这几十年中,石油的开采方法得到极大改善,石油采收率大大提高(平均单位储量可开采出的石油量大大提高——这实际上相当于将石油资源的储量翻了好几倍),他基于几十年前的知识作出的预测怎么可能正确。============================================================以下讨论均只局限于作为能源的石油。首先,石油资源濒临枯竭时会发生什么:历史上石油供应大大减少(相当于石油资源濒临枯竭)的事件不是没发生过,而且该事件的发生比石油资源慢慢减少更具突发性,但即使如此也并没有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中东上世纪对美国的石油禁运使得美国国内油价疯涨,结果日本丰田、美国福特开发出了油耗很低的汽车,之后美国的石油消耗大大减少。尽管当时中东对美国的石油禁运仍在持续,但当时美国国内的油价再没涨过。1980年之后美国石油消耗确实是越来越多,符合杰文斯悖论。我之前的描述与1980年之后美国石油消耗增加并不矛盾,反而是因果关系: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短期内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但从中长期来看,他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增加。所谓“杰文斯悖论”是指,十九世纪经济学家杰文斯在研究煤炭的使用效率时发现,在提高煤的使用效率方面,原本以为效率的提高能满足人们对煤的需求,然而结果是,效率越高,消耗的煤就越多,煤炭总量就会更快耗竭,人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中东上世纪对美国进行石油禁运的例子很能说明今后石油越用越少的时候我们会采取怎样的行动:用知识开发出新的资源,使用更节省资源的东西,使这种资源的缺乏无法成为足以立刻毁掉人类文明的威胁。有反面才可以证明规律。跟美国同样遭遇了突然缺油的朝鲜,事件结果却截然相反。美国与朝鲜的区别是,一个能够调动掌握知识的人(哪怕他是外国人,价格信号呗),另一个呵呵。即朝鲜相当于美国的对照。所以只要有足够的知识,某一资源的缺乏无法立即毁灭人类(只在作为能源的情况下)。其次,我们有没有石油资源的替代品以及替代品来不来得及替代石油:风电发电成本及风电链与火电链成本对比:风力发电的成本为0.3540元/kwh;在不考虑环境价值的情况下,火力发电成本为0.2993元/kwh。引用自:俞海淼 周海珠 裴晓梅 同济大学机械学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引入风力发电后,电力系统的供电成本发生了变化。风电投资、运行费用与系统备用容量补偿成本导致了系统供电成本的增加,当不考虑火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时,引入风力发电会增加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成本,当考虑火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时,风电替代煤电所产生的资源节约与环保效益则促进了系统供电成本的降低。虽然计提了环境成本,但目前风力发电的初始投资相对较大,风电建设与电网发展不配套,风电送出和电力消纳依然存在阻力,导致实际的风电产出量低于设计值,风电的单位成本较高,与风电的节能减排效应抵消,产生了系统供电成本增加的结果,制约了风电的发展。引用自:常帅帅,刘金平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可开采量及每年可提供电量: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 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千瓦,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千瓦,共计约10亿千瓦。引用自:施鹏飞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HYDROCHINA)隶属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其前身为政府主管水利水电规划、开发、建设的机构--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局)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千瓦,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千瓦,共计约10亿千瓦。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5,000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1.8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2.3万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我国06年发电量2.83万亿千瓦时(,即相当于2013年我国发电总量的43.85%)的81%。风能利用空间非常巨大。引用自:我国初步探明风电资源在陆上约为2.53亿千瓦,沿海估计为7.5亿千瓦,总计约为10亿千瓦,但这一风电资源仅计及10米低空范围的风能,如果扩展到50~60米以上高空,将至少再扩展一倍,亦即可期望有20~25亿千瓦的风力资源。如果能开发出其中2/3的份额,将提供15亿千瓦的电力。引用自:何祚庥 中国科学院 理论物理研究所W3600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是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针对中国风况自主设计的大容量风电机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当今全球风电机组最主流的技术方案。W3600变速变桨双馈恒频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3.6MW,风轮直径116/122米,轮毂高度80/90/100米,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定制化的产品开发,以适应海上、陆上、低温、高原等不同工作环境,已累计获得订单近百台,目前机组在上海临港海边和上海东海大桥海上运行接近两年,平均可利用率在97%以上。引用自:预测石油可使用的时间:“现在全球的R/P ratio大概是50几年,就是说如果现在所有公司都不勘探了,只采已发现的,且全球需求量不变,全球的油大概还能用50年。”远距离输电技术及储能技术:直流输电与压缩空气储能。西电东送工程中5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分别为:内蒙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锡盟至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宁夏到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山西到浙江特高压直流、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丽江直送深圳特高压直流工程。两座已经投入商业运行的大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分别为:德国Huntorf电站、美国 Alabama州的McIntosh压缩空气储能电站。12日从国家电网公司证实,由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牵头制定的电网投资方案已获高层批复,近期将对外公布,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包括4条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5条特高压直流和3条500千伏输电通道,其中涉及国网的有4交4直和3条500KV。引用自:世界上第一座投入商业运行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是德国Huntorf电站,其机组的压缩机功率为60MW,释能输出功率为290MW,该电站运行至今,主要用于热备用和平滑负荷。另外,美国在1991年投运了Alabama州的McIntosh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日本于2001年投运了砂川盯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瑞士正在开发联合循环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此外,俄、法、意、卢森堡、南非、以色列和韩国等也在积极开发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引用自: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压缩空气储能是另一种可以实现大容量和长时间电能存储的电力储能系统,是指将低谷、风电、太阳能等不易储藏的电力用于压缩空气,将压缩后的高压空气密封在储气设施中,在需要时释放压缩空气推动透平发电的储能方式。目前,地下储气站采用报废矿井、沉降在海底的储气罐、山洞、过期油气井和新建储气井等多种模式,其中最理想的是水封恒压储气站,能保持输出恒压气体。地上储气站采用高压的储气罐模式。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基于燃气轮机的储能技术,技术非常成熟,已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容量大、工作时间长、经济性能好、充放电循环多等优点,具体如下:(1)规模上仅次于抽水蓄能,适合建造大型电站。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持续工作数小时乃至数天,工作时间长;(2)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比较低,低于钠硫电池或液流电池,也低于抽水蓄能电站(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09年的计算得出的结论,在09年,压缩空气储能不如抽水储能成本低。但由于两篇论文发表的时间不同,这篇论文发表于四年之后的2013年,故不能简单地因两篇文章结论有差异而去判断其中一个一定出错了),具有很好的经济性。随着绝热材料的应用仅使用少量或不使用天然气或石油等燃料加热压缩空气,燃料成本占比逐步下降;(3)场地限制少。虽然将压缩空气储存在合适的地下矿井或溶岩下的洞穴中是最经济的方式,但是现代压缩空气储存的解决方法是可以用地面储气罐取代溶洞;(4)寿命长,通过维护可以达到40~50年,接近抽水蓄能的50年。并且其效率可以达到60%左右,接近抽水蓄能电站;(5)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压缩空气储能使用的原料是空气,不会燃烧,没有爆炸的危险,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气体。万一发生储气罐漏气的事故,罐内压力会骤然降低,空气既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引用自: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另一种能够实现大容量和长时间电能存储的电力储能系统。它通过压缩空气储存多余的电能,在需要时,将高压空气释放通过膨胀机做功发电。自从1949年Stal Laval提出利用地下洞穴实现压缩空气储能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并已有两座大型电站分别在德国和美国投入商业运行。另外日本、意大利、以色列等国也分别有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于1991年投入商业运行的美国 Alabama州的McIntosh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其储气洞穴在地下450 m,总容积为5.6×105 m3,压缩空气储气压力为7.5 MPa。该储能电站压缩机组功率为50 MW,发电功率为110 MW,可以实现连续41h空气压缩和26h发电,机组从启动到满负荷约需9 min。该机组增加了回热器用以吸收余热,以提高系统效率。该电站由Alabama州电力公司的能源控制中心进行远距离自动控制。1992年储能 耗电46 745 MWoh,净发电量39 255 MWoh。美国Ohio州Norton从2001年起开始建设一座2700MW的大型压缩空气储能商业电站,该电站由9台300MW机组组成。压缩空气存储于地下670 m 的地下岩盐层洞穴内,储气洞穴容积为9.57×106 m3, 其设计发电热耗为4558 kJ/(kWoh),压缩空气耗电0.7(kWoh)/(kWoh)(据提供的信息说是这个电站的计划被停止了,但是我没找到其他地方找到相关佐证,不过应该是真的。)美国Iowa州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它是世界上最大风电厂的组成部分,该风电厂的总发电能力将达到3000MW。该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将针对75~150 MW的风电场进 行设计,系统将能够在2~300 MW宽范围内工作,从而使风电厂在无风状态下仍能正常工作。 日本于2001年投入运行的上砂川盯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位于北海道空知郡,输出功率为2MW,是日本开发400 MW机组的工业试验用中间机组。它利用废弃的煤矿坑(约在地下450 m处)作为储气洞穴,最大压力为8MPa。瑞士 ABB公司(现已并入阿尔斯通公司)正在开发联 合循环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该项目发电机用 同轴的燃气轮机和汽轮机驱动。储能系统发电 功率为422 MW,空气压力为3.3 MPa,系统充气时间为8 h,储气洞穴为硬岩地质,采用水封方式。该系统的燃烧室和燃气涡轮都分别由高压和 低压两部分构成,采用同轴的高、中、低压3个涡 轮,机组效率可达70.1%。目前除德国、美国、日 本、瑞士外,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卢森堡、 南非、以色列和韩国等也在积极开发压缩空气储 能电站。引用自:张新敬
陈海生 刘金超
李文 谭春青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水力蓄能(PHS):$0.01016/kwh压缩空气蓄能(CAES):$0.0339/kwh风力发电,设定为35%的容量系数(容量系数为风电场运行年有效利用小时数与全年小时数的比值,或风电场实际运行年上网电量与额定年上网电量的比值,35%容量系数即风机一年工作3000小时):$0.0261/kwh燃煤发电:$0.0449/kwh天然气发电:$0.0380/kwh引用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讨论:究其根本而言,只要世界上能产出足够的产品,人类的生活品质就会保持相对稳定。在只考虑能源影响的前提下,只要我们每年都能产出足够多的能源(生产能源本身也要消耗能源,为方便说明,生产能源所消耗的能源在本文不计入能源产量),我们人类就能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即是不计不可估计范围内的可开发风能,在较低容量系数内风力发电可提供的电量相当于我国2013年发电总量的43.85%。能源价格上升带来的无非就是所有商品对所有人价格的上涨,即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必然会带来短期内生活品质的下降,但就长期来看,只要通胀率不是很高,不足以成为影响社会的问题:人类还是可以产出足够多的产品,只不过他们的平均售价升高了。通货膨胀下,相关从业人员手里的货币面值也会更高,若长期来看,其实际购买力没有区别。货币不过是一种分配工具,只要有足够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就只剩下了一个怎么分的问题:即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而通货膨胀的压力可以通过时间慢慢消化掉:在能源相对价格较低的时候,慢慢提高传统能源的供应价格,借能源价格的上涨反哺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发展并慢慢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第一、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最高的年通货膨胀率是1974年11月的12.19%(9月为7.63%,12月迅速掉到5.02%),这还是在突然缺油的情况下。保持这个通胀率的话今天的100块到明年的今天就剩不到90块了。此通货膨胀率相当惊人。若此通货膨胀率在一年时间内造成的通货膨胀与某一个十年内的通货膨胀相等,则这一个十年内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不足2%。市场保持2%以下的通货膨胀率时可以视作没有发生通货膨胀。结合可开发风能的储量的及风电的成本,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电价与风能的发电、存储、运输的成本之和差别不大,循环能源风能成为主要能源时可导致的通货膨胀不大。可循环能源风能取代化石能源弱化其在能源供给中的地位的过程中,通过宏观调控,保持能源价格缓慢上涨,继而使市场保持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通胀率,则不会引发较大的社会问题甚至不会引发社会问题。结论:正因为石油是慢慢减少的,因此带来的通胀压力也是慢慢增大的;而作为替代品的新能源价格并没有比火电高多少,我们需要提高的物价水平也真心没多大。所以,石油作为一种能源,不必为其总量的减少担心。======================================================================================================================Q&A:有人说通货膨胀不就是因为资源不足吗?你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资源不足可以导致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不一定是资源不足导致的。高中数学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懂的吧?成本的上涨也可以导致通货膨胀,我这里说的通货膨胀是这一种。比如政府在能源充足的时候稳步提高能源价格,就会导致一定量的通货膨胀,但这个通货膨胀不是资源不足导致的。不过我原来的措辞确实不够严谨哈,已更正为“在只考虑能源资源的影响的前提下,只要每年都能产出足够多的能源,我们人类就能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有人说你这篇文这不是鼓动浪费么?哈,我还真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必单纯为了少用能源而停止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到1981年,美国的资源类产品包括粮食产值只占到整个GDP的6%,这就意味着资源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引用自:发展是一回事,浪费是一回事,少用是另外一回事儿。你开发出更高效的生产技术并加以推广,我当然赞成(尽管根据杰文斯悖论,这样会使相应资源的消耗更快)。比如说淘汰落后产能,我觉得这政策岂止是伟光正,简直就是伟光正(落后产能的外部成本太高,继续使用落后产能相对于采用新的高效生产技术就等于是浪费资源)。我个人认为在政府控制下稳步抬高能源价格可比口头上宣传节能有用多了(我不过是没有宣传节能哈,但我可没鼓动浪费)。那么知识就没有极限吗?我不知道。知识太庞大了,我一个过河卒子,何德何能断言知识有无极限。如果石油和煤没了,现在各种石化产品比如用于建材、家电、仪器等的塑料或者煤化工产物的化妆品原料、医药等怎么替代?我不知道。但我不知道并不代表其就无法被替代。引用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 Tesla Motors )董事长兼CEO艾伦·马斯克( Elon Musk )的一句话:石油这么珍贵的化工原料你们居然用来烧?核心观点来自:《理性乐观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资料引用:文中各处。至此本题答完。后面的你可以不用看了。========================我自己都不想看了,念起来磕磕绊绊真不够爽。随手百度就能得到的数据和结论有必要专门列出来吗?发问之前自己动手求证下,你自己也能收获更多知识,就这样。我内容少的时候你嫌没数据,我加上数据后你又嫌内容多,真难伺候。==================================================================我再说一下为什么我这套“邪说”反而更有道理(我可没说我这一定是对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导致的人类所处环境的剧变,使之前人类由获取单一资源(土地)的生存模式所培养的思维模式不再可行。从历史来看,在工业革命之前,社会发展的最终成果只能转化成一个东西:人口。所谓风调雨顺、太平盛世,不过是人口在顺利增长。人口的增长会带来人与资源的极端矛盾:一旦遭遇气候危机,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也就成了所谓乱世。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历史大抵如此。但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与资源之间长久以来一直不变的矛盾已经被彻底颠覆:在工业革命之前,单个人的劳动价值在长久的历史中基本保持稳定,而过多的人局限于有限的耕地势必带来单个人劳动价值的降低,最终导致饥荒。即人和土地之间的矛盾势必会转化为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被称作。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长久以来以土地作为单一资源的生产模式,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的扩张转化成了极度膨胀的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反而在短期内形成了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指数级增长,人与土地之间矛盾在这一历史时期不再重要。人类与资源之间矛盾已被资源之间的不断的转化和相互替代彻底改变,以单一线性思维看待资源所得出的结论是必然错误的。所以我这套“邪说”反而更有道理,即更接近正确。至于到底对不对,那你就看着办吧。谢点赞。“万吨巨轮可以用电驱动么?全用核动力么?”“我不知道,并不代表不可以。”===========================================================谢 大神点赞哈,久仰久仰。==============================================================评论及回复:尊重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重要、处境舒服。------袁涤非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播音系副主任注意:这是表示对冷哲的尊重。冷哲不只属于知乎也属于从网,你要干嘛你就干哈。这是人人狗之间的事情,跟知乎没关系。铁口直断他人什么心态这不是格物致知的态度。当然你在不在乎这个就跟我没关系了哈,我只管我自己。人人狗初来乍到,知乎的规矩不懂,还望海涵。当然海涵不海涵是你的问题,改不改就是我的问题了。我觉得我还是不改了,我这个就这样吧。有人问你干嘛只允许你关注的人评论?这个叫门槛原则哈,只允许我关注的人评论会令我得到高价值评论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更低。这跟现在很多公司只招某几个学校的毕业生一个道理哈。你有疑问,能回答我就回答,回答不了我就说不知道哈。写得多不代表有理,写得多也不代表没理。到底有理没理,你就看着办吧哈。反正压缩空气储能(CAES)的使用成本不是好几百块一度电哈,连十美分都不够。别召唤后再把我拉黑哈,很不礼貌,我很不爽。还有你个中国人请别跟我这个中国人在中文平台上故意说英文。外国人接待三代目的时候不是不知道三代目会说英语,但还是要保证三代目有个中文翻译。因为为三代目提供一个母语环境(先不管质量如何)代表着对三代目及三代目代表着的文化根源的尊重。交流的前提,就是双方互相尊重。你不尊重我,你连句中国话都舍不得好好跟我说,我还有什么好跟你说的?我始终认为英语对中国人来说不过是知识、工具;但中文却是中国人的根基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我认为中国人用不好英文不丢人,谁也不是什么知识都懂;中国人都不能对中国人好好说中国话才丢人。况且你这英语用的也不咋地吧,查了半天,连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没搞清楚。我不爱用英文哈,并不代表我不会用英文。你要是觉得我英文不好,我这不过是在找借口的话, , 这是 提供的且她一开始理解错误的论文,我花了半个小时看完,然后指出了她的错误。你要是觉得你可以的话,你也来试试。这个世界是多元的哈,许你喜欢英语就许我喜欢中文。有人说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有信息损失,有的时候确实有损失,但敢问把Wifi叫无线有个球的损失?把John Russell叫约翰·罗素有个球的信息损失?对于对话,用中文对话和用Chinglish对话相比就一定有信息损失?啧啧啧,真给神逻辑跪了。站队不要太主动,立场不要太明显。你看看你举的这个例子吧......我一般说无线密码是多少,不说wifi密码是多少;一般说你手机能上网吗,不说你Mobilephone能上网吗;我一般说我能用用你的电脑吗,不说我能用用你的Computer吗?当然我也说老板CPU怎么卖;我也说谁有office套装借我用一下。这里头区别很明显吧?( ̄ε(# ̄)故意说英文是指在违反语言习惯或只增加阅读困难而不增加必须信息的情况下非要用英文或Chinglish。 英语你该用就用哈,我可没说你别用。我说的是个礼貌问题,不是语言问题。我自己都用英文,我也引用英文资料,但我找的尽量还是中文资料,因为这么多资料都用英文写的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看得很累。你读我的文章,我就尽量在不降低必须信息量的情况下让你看得更舒服更容易一些,哪怕是在英文后面加一句中文翻译。什么叫尊重?尊重就是让对方觉得自己重要、处境舒服,而不是让他更累。当然如果你还不愿意看的话那我也没办法了哈。不学英文的人也不该死。把中文词汇比作“别人嚼过的东西”,呵呵。我不揣测你什么心态哈。一度电储能的使用成本好几百块,吓死个人啊。=================================================================核心观点(非本人原创,来自《理性乐观派》):关于资源的担心古已有之,但是他们从来都没正确过。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毫无疑问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一个阶段,是最没有争议一段历史。但是当时真正身处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自己是怎么描述那段历史的?约翰·罗素就认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成就最终会毁灭英国,因为英国的煤炭快用光了。“稍微学过经济史的人,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工业革命带给英国人的,是一场灾难。”------约翰·罗素英国政府后来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政府部门(皇家煤炭运营委员会)专门管理煤炭的使用(1866年,英国煤炭恐慌)。============================================约翰·罗素是伯特兰罗素的爷爷,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后来呢?石油取代了煤炭,煤炭逐步滚蛋。1972年,一群很厉害的科学家聚集到罗马一间小黑屋里,发表了著名的署名为“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主要内容就是你们这些人没多少年可混了,整个地球的资源已经要完蛋了。后来呢?这帮人现在都快死光了这个世界还是好好的,我们还在拼命往前赶。罗马俱乐部在北美,尤其在芝加哥经济学派内是备受争议的一个群体。偶像光环一开,这就没法说理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资源稀缺,价格上涨,就会促使创新和替代品的产生。所以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自然资源是无限的,能源是永不枯竭的。从美国经济史来看,从1871年到1981年,资源和能源类产品和产值在GDP中的产值有大幅下降。如美国的资源类产品在1890年占到国家GDP产值的50%,但是到1900年这个比例下降为32%,1910年下降为23%。到1981年,美国的资源类产品包括粮食产值只占到整个GDP的6%,这就意味着资源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关于“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还是要用事实来说话,世界经济的增长不仅没有被罗马俱乐部“吓住”,反而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16世纪世界GDP年均增长率仅为0.15%,而到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19世纪20年代之前,世界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0.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下半叶,世界GDP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3.96%。而在当下世界经济的低迷期,2012年全球GDP的增长率还保持在2.3% 。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是3%。关于《增长的极限》更多批判,请移步:==========================================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大会,全世界各国一起签了一份《21世纪议程》,这个所谓的议程写得也无非就是“人类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我们再不停止发展的步伐,就要大祸临头”思考逻辑与野合菌何其相似。后来呢?我们发展了二十多年,这个世界依然是越来越好,所有的这些“醒世明言”都没有实现。归根到底他们的逻辑错误就在于——某一个东西在当下确实很重要,但是,这跟它的缺乏足以摧毁人类社会是两回事。====================================================
的答案排前面那么多,我只能想到House of Cards里面说的一句话:the public opinion doesn't have a law degree (law, finance, economics, engineering...whatever)野合同学的论点不是每一点都完全正确,但至少是在用数据说话用行业事实说话来分析问题,南同学这篇里面以偏盖全,用popular economics的观点一棒子扫倒了全球那么多经济学家和实业家工程师,我这种金融二道贩子都看不过去了。。。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是因为世界上多少优秀的政治家和学者,几十万上百万能源行业的工程师和实业工人天天在努力工作,保证加油站泵里有油,打开电灯房间被照亮,寒冷时候能够供暖,出行时候有完备的交通系统,还要保证减少碳排放避免全球性灾难。你看一本畅销经济科普读物,查点百度资料乱用一气,大笔一挥就把问题解决了?纸上谈兵也得有点限度。既然你觉得这个问题是个屁,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我就在我本来答案下面给你讲点知识。-------------------------------------------------------------------------------------------------------------------------------------------------石油枯竭是个伪命题,正确的问题是peak oil米国教授Hubbert在50年代提出的peak oil theory是所有关于石油枯竭的话题的起始,老人家通过历史数据和统计算法成功预测了美国本土石油在70-80年代产量冒顶,之后进入产量下滑。推到全球老人家预测大概2000年全球石油产出到达顶峰,之后走上痛苦的下坡曲线,2050年以后成为长尾巴。这个理论的大批粉之后一直在继续宣扬和完善这个理论,过几年就会更新一次预测,实际情况是忽略一些年份小波动,世界石油储量和产量过去30年都在增长。当然不能说Hubbert错了,只能说技术进步和一个行业人的勘探生产努力让人类仍在爬这个钟型曲线的上坡,各家预测也都把peak oil推到了几十年以后。为什么油好像越采越多?引入几个概念先:储量(reserve) / 资源量(resources) / OOIP (Original-Oil-In-Place):地里有多少油,这些都是地质模型计算出来,结合各国证券监管和行业惯例制定的分类(别问我地质模型怎么回事儿知乎那么多工程师大牛呢)。简单来讲,一个油田底下有的油不可能全采出来(同理不懂),100桶OOIP,有开采潜力的resource可能有40bbl,能计作reserve的可能只有20bbl,能计作美国SEC承认的1P Reserve可能只有10bbl。产量(production):简单,bbl/dR/P ratio:reserve to production ratio,小明家油田有储量100桶,去年生产了10桶,按去年产量他家R/P ratio = 10,也就是粗略计算还能采10年。上游石油行业就是找油,采油,卖油,再找,再采。。。现在全球的R/P ratio大概是50几年,就是说如果现在所有公司都不勘探了,只采已发现的,且全球需求量不变,全球的油大概还能用50年。过去30年的情况就是每年都能找到比采出更多的油,通过技术进步(远洋开采,重油,页岩等等)把以前找不到采不出的地方翻出来,又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已知储量的提取效率,从OOIP里采出更多油。所以没啥可担心的洗洗睡吧?错,值得担心的问题是边际成本的激增。石油产业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是把树上挂下来最低的果子都摘了,现在只能不断增加梯子的长度。中东为什么这么富,不单因为储量大,更重要的是极端易于开采,单位成本甚至低到每桶个位数美元。中东最大的巨无霸油田大多在60-70年代开始开采,到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中老年。传统油田衰竭是事实和大趋势,包括中东,包括英国北海,包括天朝。近些年全球石油巨头都在努力的发展深海、页岩、重油,甚至开始勘探极地,都是因为好挖的油在快速枯竭。新型油田边际成本$80-120/bbl,知道为什么国际油价在这个水平晃了这么多年了吧。国际石油巨头们现有储量确实可观,但每年的产出里便宜的油越来越少,成本高的油越来越多,新型地质条件的勘探是非常昂贵的游戏,新型油田的开采建设是周期长投资巨大的差事,加上这些公司的股东多年习惯的高额股息,和油价波动影响新项目的投资决策,大石油巨头过去10年光维持产量就已经身心俱疲了,提高产量是越来越昂贵和越来越遥远的目标。从全球维度来说,勘探努力+技术进步在和需求增长/老油田枯竭赛跑,peak oil确实还没来到,但真的是越来越近了。石油是刚需阿刚需说“我们用新能源就好了”和“石油没了找个别的油用不就得了”的同学们:全球原油需求大概2/3是运输,运输中大概2/3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天开车坐车上班。这不是刚需什么是?地球人民每天醒来上班,一年要用掉4个沙特的产量,除非人类一夜长翅膀会飞,短期到中期石油是必须的。另一点是世界工业的布局和基础架构,从煤为主燃料到石油制品为主燃料,人类大概用了70-100年。世界上所有的炼油厂,输油管道,加油站,内燃发动机,汽车行业,一夜之间换一种基础资源是不现实的。即使明天小明发明了无污染永动燃料,推广到代替现有的工业系统也是一代人以上的工程。天朝的石油需求增长是所有能源经济学家都爱谈的话题,本土产量有限且快速衰竭是促使三大油不断在海外大手笔收购的唯一动因,这是朝廷的国家战略选择。中海油 $15bn收购加拿大Nexen,够大手笔了吧,Nexen的产量如果全进口到中国(which won't happen),不到全年需求的0.5%。(战略选择不是唯一可选项,取决于对未来国际形势的估计,比如二战美国断了日本的油让战争机器直接熄火,但战后这么多年日本靠进口也没影响本国经济,不展开了头疼)。杂七杂八深海勘探有多贵?最先进的深海平台一天租用费大概$800k,勘探一口井6个月起根据地质情况各异,知道的某个南美洲井延期了几个月,总花费 $200m+,干的,一分钱回报都没有。这种井每年全球会挖几百,虽然现在地层扫描技术先进如阿凡达,也基本是买彩票的干活。野合同学那个新发现储量的图2000年左右那有个大柱子是Kashagan,哈萨克斯坦人民曾经欢欣鼓舞的发现,浅海巨型油田。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个巨大的总让我觉得自己输错单位的财务模型。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世界上现行最大的人类工程项目,世界石油巨头基本都有一股,哈国政府千不该万不该把operatorship给了意大利人(ENI),最早预计的2005开始产油,前几天说大概还需要再两年。。。现在的operator是Shell和Exxon,中石油也入了股的。最近行业讨论最多的就是北美的页岩革命,很多评论家预测美国和加拿大会成为下一个中东,美国这帮傻呵呵的货在地理和自然资源上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如果到那一天美国不需要中东石油了,也就不需要中东驻军和那么多航空母舰编队了,中东的治安空白谁来填补?天朝印度日本这些现在占着美国军事力量的和平红利玩命进口中东油的货们,谁打算造几个航母编队维持一下国际秩序去?-------------------------------------------------------------------------------------------------------------------------------------------------下面开始以我有限的知识反驳一下南同学的诸多荒唐论点论据,时间有限不会每一点都列出来,只把最刺眼的几个列出来。很多东西只要大家google下或者在wiki都可以找到。"罗素认为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成就最终会毁灭英国"连Bertrand Russell都黑,下面是罗素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来自&Education and a Good Life&"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it is now possible, owing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its byproducts, to create a world where everybody shall have a reasonable chance of happiness.""得益于工业革命和它的副产品,在历史上(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创造一个每个人都有合理的机会获得幸福的世界"烦请引一下另一句的原出处。“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基于几十年前的知识作出的预测怎么可能正确“Club of Rome发布于1972年的&Limits of Growth&可以说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开山祖师,它的主旨不是说世界资源“马上就要完蛋了”,而是用科学模型推算,根据已知的人口增长率和地球自然资源限度,指导人类尽快思考自身行为和发展模式,形成全球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人口资源压力造成的大规模工业化滑坡和国家解体。原书预言的“维持现状”情景世界出现资源危机的时间是21世纪中叶到后半叶。很不幸他们不是扯淡,年的多篇研究证实过去30年世界发展的工业产量,粮食产量和污染都和原本预测高度吻合,人类确实在沿着不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前进。这本书影响了一代政治家和国际社会,联合国的诸多可持续发展政策匀来源于此。当时罗马俱乐部的成员都是享有盛誉的学者科学家,已逝者安息。现在这个俱乐部的一些有名气的成员罗列如下:阿尔戈尔,安南,大卫洛克菲勒,克林顿,比尔盖茨,吉米卡特,索罗斯,布莱尔,基辛格等等。中东对美国石油禁运正确的说法是70年代能源危机。首先这和全球石油枯竭根本是两个概念,只是部分中东国家对美国禁运,世界石油供应在全球层面上离”枯竭“还差得远。即使这样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导致了1973-75的美国经济萧条期,全美GDP萎缩3.2%,高通胀高失业率的萧条给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巨大打击,国债利息达到两位数,失业率在历史上只低于08年的金融危机。同时美国经济衰退造成世界性的经济波动,如英国GDP衰减3.9%。“之后美国的石油消耗大大减少”80年代石油危机中美国最低的石油消耗是一天1.5亿桶,1995年是1.8,2005年是2.1,金融危机后现在稳定在1.9左右。石油危机对人类社会世界格局没影响?那美国大队长过去50年在中东的军事布局,两场伊拉克战争,世界最大的航母编队,和与自己民主精神差距那么大的邪恶沙特结盟,都是玩呢?朝鲜如果你认为朝鲜是幸福的理想社会,我没什么可辩驳的。石油发电?笑死了我了。。。石油不能用来发电,石油经提炼和石油化工后生产出塑料、沥青、汽油、柴油、航空燃油、润滑油等等产品,燃油发电只是电力系统里比例极小的一种调峰技术。石油和煤一贵马上转风能/新能源关于新能源现有技术为何暂时难堪大用我在另两处答过简单来说你把全国插满风电机也不能解决一小部分电力需求。风能太阳能是间歇性资源,不是随用随有你知道么?煤滚出英国/欧洲,国内煤价便宜所以没有能源问题英国今天一天煤电提供了全国35%的供电需求,德国关停了核电站能顶上来的不是新能源而是褐煤发电。煤是欧洲现在单位成本最低的电力来源,能占到全欧发电1/3强,算上东欧这个比例更高。欧洲的煤电确实在退出历史舞台,预计在2023年会基本关停,但注意这是欧盟领先于世界的排放监管标准硬性规定下线的,从经济角度来说不是一个合理的决策,但固执的欧洲人希望把可持续发展放在政策中占一席之地,通过今天的努力保证后代的环境。你知道为什么国内煤价便宜么?因为世界煤价便宜。为什么世界煤价便宜?因为美国发电中煤的比例近年锐减,多余产能分摊到世界市场所致。为什么美国用的煤少了?页岩气革命,页岩中产出的天然气价格更低,碳排放也更低,美国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和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行业因为页岩革命将享有未来十几二十年对欧洲和亚洲的成本优势。运输啊,储存啊这些问题,都已经被技术解决了:直流输电与压缩空气储能空气储能是科幻么?工业规模的电力储存是世界性课题,现有和目前在发展的技术没有可能在工业级规模上经济地储存电力的可能。别把一个两个实验性技术和全球庞大的产业现状划等号。你以为电网建特高压全国联网是打个响指的事儿?乐高积木么?无知才是真正的威胁Right back at you工作繁重打字不易,谢谢点赞的大家,希望对你们有一点帮助。能源是一个复杂而伟大的行业,实业者们一路加油,我们多多努力为你们融资,让灯一直亮着吧。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Martin Luther King, Jr.
同学的这个引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2009年对压缩空气储能(CAES)的平准化电力成本的计算结果” 是PSU,EME 580上课的project。基本上是一堆小硕瞎起哄混学分的,学院的这门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处理现实能源问题的能力,所作结果可信度比较低了....如果您要是不信的话可以查找这几个作者,没有一个是学校教授哦。我跟这个Alisha在同一个办公室呆过我会乱说? 的答案比较中肯。帮大家澄清一下,现在可以折叠我了。。。
爆炒电灯泡~清蒸原子弹~明火烤汽油~水煮CP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芦荟能不能直接擦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