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联盟是给我们这些农业联盟创业者服务的吗?

新农村创业养殖种植信息网
旗下联盟网站
||||||||||||||||||||||||郑风田:增加返乡农民工创业途径&带动我国新农村的
&郑风田:增加返乡农民工创业途径 带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激发农民的创造活力与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曾经是农村改革开放后最重要的发展经验之一。30年前,农民们因陋就简地发展乡镇企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泥土中解放出来,为我国整体经济增添了许多活力。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正是依靠乡镇企业从一个停滞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一个正在迅速工业化的经济。世界上很少有一个经济部门如同我国的农村工业,奇迹般地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在那些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地区生长出几十个产值在数亿以上、拥有几十到上百个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企业集团,我国农村工业用十几年的时间做了发达国家需要用近百年完成的工作(胡定寰,2002)。但令人遗憾的是,30年后的今天,这些宝贵的发展经验在许多地方正被遗忘,不少地方的农村创业环境近年来急剧恶化。不少地方政府打着“规范、管理、整顿”的名义干涉农民的创业行为。农民不论是跑运输,还是做小买卖,还是搞加工,都会被乡镇的七站八所围追堵截,受到10多项大盖帽的掠夺,几乎不可能再通过兴办企业促进农村发展(孙大午,2003)。恶化的创业环境,使得农村人力、资金等资源大量外流,农民丧失提高收入的来源,农村经济逐渐凋敝,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三农问题益日突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提出,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目前农村创业难的问题。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创业是农村发展的经济动力(FAO/REU)。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是带动城乡居民通过创业实现致富、增加发展活力的治本之策,是解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对国内大量调研及国外政策总结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创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并提出改革我国农村创业的具体政策。
二、我国农村创业环境存在问题
从世界银行2004年发展报告认为我国整体投资环境在变好。但就农村创业环境而言,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的农村创业环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与此相反的是,不少农村地区的创业环境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比不是变好了,而是有恶化的趋势。与城市相比,城乡创业环境的差异也在逐步拉大。最近两次对苏南的实地调查,发现苏南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严重恶化,农民在创办企业时要面临诸多障碍,突出问题表现在用地审批困难,难以找到办厂用地;各地片面招商引资,对外来资金许诺种种优惠,而对本地人创业企业则设置诸多障碍,形成“一个乡镇,两种制度”,农民遭受创业与办企业歧视;各行政部门诸如环保、税收等层层管制审批,使新办企业异常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办企业用地“门槛”严重抬高,如何处理一刀切与一盘棋问题严重。
由于各地开发区乱占耕地,中央对使用土地政策收紧政策是正确的。但在有些地方执行过程中被严重扭曲。苏南曾经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农民与农村创办的乡镇企业为我国整个农村的工业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课题组在调查时发现张家港一乡镇土管所居然对一农民在自家宅基地前挖一个坑也专门下达政府公文,批评该农民没有向政府申报批准,限其在某日前迅速填平。土地政策的收紧使政府的公权向农民的私权大幅度扩张,使农民对自身拥有的土地、房屋的处理权力严重削弱,这样农民在创办企业时面临七审八批的境地[1],严重影响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我国目前的土地政策收紧有一刀切趋势,各地不管区域差异如何,却执行划一的制度,使不少工业基础很高,产业可以超过农业数百倍的地方也要留出大部土地发展粮食,这种机会成本过高的行政管理方面折射出目前我国土地政策没有解决好“一刀切与一盘棋”的问题。比如苏南地区目前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成熟的大的工业发展基地,各种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特别适合工业化。但如果采取一刀切政策,强行留出许多土地种植粮食,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如果国家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对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在用地方面给出一个灵活性的政策,处理好全国一盘棋与一刀切的关系,会对农村发展带来很大的益处。
(二)“一个乡镇,两种管制”。
为了激励本地经济,许多地方向全国与世界各地招商,许诺各种优惠政策,但本地的农民在创业时却面临这样那样的限制,出现了“一个乡镇,两种管制”倾向,农民本土创业遭受“非国民待遇”。向外商实施优惠政策没有错,但要注重公平和效率的均衡,过分地强调效率会使大部分人的权利受到损害。与外商投资企业相比,国内乡镇企业的发展遭遇了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和传统的身份桎梏(仲大军,程晓农,2003)
与外国投资者相比,国内乡镇企业的创办与发展面临更严格的约束。地方政府采取种种税收优惠吸引外商投资,比如建立保税区、提供生产等环节的优惠等;而本地农民创业却难上加难。这在落后地区体现得更为突出。缺乏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是乡镇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主要体制制约,不平等的国民待遇使民营企业陷入长期缺氧状态,无法自由安全地成长壮大[2]。张维迎曾比喻道:“树木的死亡很正常,森林的茂盛才是最重要的[3]。”因此,提供公平自由的市场准入秩序是改善农村创业环境的根本保障。
(三)融资困境阻碍农民创业。
农民创业面临很大的融资制约。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总是有意无意地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似乎可以优先得到银行贷款,而非国有企业——尤其是农村的中小企业——被“排挤在外”[4]。农村中小企业的创办、发展遭受融资困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①从宏观层面来看,存在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债券市场不是很发达、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农村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三农问题”的存在、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②从微观层面来看,市场向农村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所限及中小企业自身条件先天不足是主要原因[5]。
(四)新企业注册手续繁杂、成本高,成为创业瓶颈。
注册一个有限责任公司的程序和规则说明了这一点。现行的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有很高的要求[6],注册费动辄数十万元,对农民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去筹集这么多钱。与此相对照的是,不少经济发展地区(如欧美、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却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没有最低注册资本要求[7],这折射出我国目前相关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针对农村农民情况的相应的管制制度,目前这些制度造成农民创业困难重重。
另外整体来看。我国目前整体创业的成本和手续上的门槛都大大高于OECD高收入国家和其他东亚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或英国、美国(如下表)。
表1& 部分国家建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所需条件
&要求程序的数量
&所需时间(天)
&其成本是人均GDP的%
&最低注册资本是人均GDP的%
OECD高收入国家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04
(五)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问题更严重
&世界银行2004年对我国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调查,折射出我国中西部农村创业环境的艰难。世界银行曾对云南、贵州、广西(简称云、桂、黔)三省的中、小企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估。结果发展这些地区地方政府有关企业注册和办理执照的手续过于复杂、费用高昂,而且不够明确。这给新企业合法注册造成了障碍,并为腐败创造了机会。报告认为,西南地区中小企业的注册费用高且时间长。按照目前的公司法规定,注册一个加工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需要50万元人民币,这是中国人均GDP的1237%。此外,在西南地区注册一个新企业所需要的时间可达沿海地区的两倍,西南地区的企业在领取营业执照、法规和检查方面也面临各种繁琐的要求。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对企业的检查过于频繁。与生产无关的、干扰式的检查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并且使企业管理者不能专心于企业发展。
许志永的调查报告“一个民营企业的‘非法’生存”,描述了河北省大午集团的成长过程和孙大午的不幸遭遇,孙大午的经历折射出中部农民创业的艰辛。孙大午是一个回乡创业的复员军人,在创业的过程中,屡屡遭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农村的生存环境,尤其是企业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因为创业环境难就造成了就业很难,就因为农民的生存环境很难,造成了农民生活的贫困,即使把他的税费全免掉,也富不起来,因为没有给他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
就业难的实质问题是创业难,农村缺的是创业空间,而不仅仅是减负。
农民在创业时面临各种困难与障碍,如何清除这些障碍,把农民的创造力解决出来是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要一环。
三、改善我国农村创业环境的作用与意义
(一)创业的作用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创业(entrepreneurship)在社会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创业和商业活动一度出现衰退。然而,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中小企业的重新崛起[8]使得人们对创业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扭转,这源于创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创业扮演了中心角色,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败(J.McMillan,
C.Woodruff,2002),并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北美和西欧)变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全球创业观察(GEM,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的研究表明:GDP增长差距的大约30%归因于一国创业活动水平的差异。另外,欧美国家的中小企业部门每年都出现很大的动荡——新公司创立,现存企业扩张、订约或者灭亡。在过去,这些变化被看作是一项负面特征;而目前,这种创造性破坏的过程被认为对长期的就业及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Acs,
Carlsson and Karlsson, 1999; Kirchhoff, 1994)。Birch
就在1979年进行的一项突破性的研究中发现,在美国,超过80%的新工作岗位是由小企业而不是大企业创造的,实际上,新的、年轻的企业已经变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其它国家的研究也肯定了这一点。比如,年间,澳大利亚45%的新工作是由新企业创造的;在荷兰,之间,新创企业及高增长企业产生了超过80%的新工作岗位(Anders
Lundstr&m, and Lois Stevenson,2002)。
显然,中小企业创业对欧美经济、社会、政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欧美的不少学者和政策制订者逐渐意识到创业对促进农村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七届FAO/REU国际农村发展夏季研讨会(FAO/REU
International Rural Development Summer School)文件就指出,创业是农村发展的经济动力。
许多学者认为开展农村创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之一[9]。
(二)改善我国农村创业环境的必要性及意义
我国目前整体创业环境虽然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农村创业环境状态令人担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在上海召开的亚太城市信息化高级城市论坛上指出,我国目前企业创业的审批制,创办一个企业要盖几十个公章,浪费了无数的时间和资源。中国要搞市场经济,就得尊重个人创业的自由。如果将现行的审批制改为注册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至少可以提高30%,寻租现象可以减少50%[10]。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在《经济学参考报》上发表评论:“一些政府部门一发现一个好的机会,就打着‘规范、管理、整顿’的名义去干涉,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人们创业意识的形成”,“要寻找对付经济困难的办法,那就是在全社会塑造一种企业家精神。有了创业者,才能有更多的就业者,要认识到创业比就业更重要”[11]。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客座教授杨小凯认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很多问题使得很多中国人不愿或不能当企业家创业。例如成立企业的批准制度,从事外贸批发贸易的许可证制度,政府对银行、资本市场和劳力市场的垄断,使企业所需要素不易从市场得到,以及中国禁止私人从事很多行业(如银行、高速公路、铁路、出版书籍等)[12]。我国农民创业面临更多的阻力,诸如户籍制度等诸多制度性约束障碍等。
目前已有不少的研究者认识到创业对我国农村发展的作用[13]。具体来讲,创业对我国农村发展有以下作用:
1.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大国,也是一个农村人口十分庞大,存在过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国。如何解决这样一个背景下的农村工业化及过量人口就业问题,农民企业家及其创业精神的研究就显得相当有意义。因为国家不可能提供如此庞大的就业岗位,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也不可能都转移到城市,只有依靠农民的创业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才能缓解我国农村就业压力,缩小城乡差异,实现国家制定的小康计划。从整个国家层面来讲,就业压力也是我国整个国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议题之一(胡鞍钢,2000),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是1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400万。如此庞大的劳动力与下岗,都需要更多新的工作岗位。如何应对这些压力,使我国在发展中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工作机会,是研究者和政府决策者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和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提高农村创业意义重大。创业问题不仅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方法,而且还是我国未来农村经济健康成长的需要。特别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优秀企业家的数量还严重偏少,无论从创业环境还是创业机会都还远远满足不了现实发展的需要。激发农民创业,不仅对我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健康运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而且对改善我国经济体制效率,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进一步地改革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创业可以激活我国农村发展的活力。
农村社区内的创业活动可在不同层面上激活农村市场,比如,旅游产业的发展可带来经济增长同时改善社区的市场观念;娱乐行业的开发可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技术性企业的建立可加强农民本身的技能等等。另外,中小企业在农村的创业对改善社区基础设施进而促进村镇建设、增强农村与城市及市场的接轨、发挥妇女潜在优势等方面作用不可低估。
3.从创业对整个社区收入的影响来看。
虽然农业收入目前仍然是农村社区收入的来源之一,但是农村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创业企业的收益构成整个社区收入结构的很大一部分。全球化与竞争的日益加剧不但影响工业发展而且影响着包括农业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因此,如果一个农村社区要生存发展,那么中小企业创业就要作为经济变革的动力发挥其竞争优势。
四、国外促进农村创业环境改进的经验
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创业政策来改善农村创业环境呢?
研究表明[14],改善创业环境是根本途径。世界银行与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一国的创业环境与该国经济发展程度成正比(Djankov,et
,2002)。改善创业环境是激发创业活动的基础(GEM,2003),可以很大程度地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增加就业、为社会创造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产品创新和科技进步以及完善市场体系等。从创业环境与投资环境的区别来看:改善投资环境一般来说是为了招商引资;而好的创业环境不仅吸引外来投资,还会直接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本土创业的能力和活力。因此,不少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都在尽力推动创业环境的改善,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澳大利亚和荷兰正努力将创业教育整合到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各个水平的学制课程中,以此增强整个社会的创业意识;美国为了提升小企业的创业技能,开发了小企业发展协会,实践证明,参加此协会的中小企业的存活率和增长率有了很大提高;英国、美国、加拿大和荷兰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获取贷款金融难的困境,对此,政府启动了贷款担保项目[15],实施效果也相当明显。
同时,欧美国家专门改善农村创业环境的政策也越来越多,美国是做的比较好的一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展了一系列提升农村创业环境的战略和项目:农村社区研究园及技术“走廊”(rural
community research parks and technology corridors)、农村企业带(rural
enterprise zones)、农业企业内部创业项目(agribusiness
intrapreneurship)、小企业发展中心(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s)、农村孵化器(rural incubators)、农村创业教育项目(rur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s),等等(Max S.
Wortman,1990)。另外,政府还成立了一系列专门研究农村发展和农村创业的机构,比如南部农村发展中心、缅因农村发展委员会、德克萨斯农村创业中心、北卡罗莱纳农村经济发展中心&
、农村政策研究协会,等等。这些机构的宗旨是在农村地区推进中小企业创业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并就如何支持创业提供政策建议和制度支持。这些具体战略的实施有成功也有失败,为研究如何改善中国农村创业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总体来看,欧美等国促进创业的关键在于制度支持和政策激励。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营造创业氛围、提供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政策支持,改善农村创业环境是激发农村创业活力的根本制度途径。从规范、认知、管制来看,具体包括:
(一)解除不合理的管制。
OECD在《对小型企业的管制改革》中指出:“直接或者间接妨害小企业的创造力和发展以及对(经济)增长相当重要的创新企业的规章制度都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和矫正。”[16]尤其是市场准入障碍(竞争政策框架下)、受管制的市场、政府的规章制度以及繁杂的税收体系等,不仅是初生企业家的障碍,对年轻的小企业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弹性的劳动力市场、简化的行政管理程序[17],简化的税收政策,以及改良的破产法都是OECD列举的有助于提高一国创业水平的重要因素。[18]
欧盟也把过度的负担看作新企业的进入障碍和影响现有中小企业成长和竞争力的绊脚石。1997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欧洲企业必须遵循正式的行政管理程序,而遵循这些手续的成本高达2000亿欧元/年,占总GDP的4%。因此,欧盟采取了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措施来改善小企业的管理环境。
为了解决税收、行政、管制、立法以及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各个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方法:制定新的法律,减少申报要求,使用企业影响评估工具,通过各种法案,简化或者取消不必要的规章制度,营造一种支持最小化管制负担的政府文化,为减轻行政负担设定目标,在税收和社会保障方面特别定义“自雇型企业”,实现自我雇用的个人和有限公司的平等税收待遇,对新创办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简化税收报告,提高VAT/GST门槛,等等。
(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业认知度。
很多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荷兰等)开展了创业教育,认为提高认知水平要从学校开始。比如,澳大利亚向学校项目中的“全国企业教育”提供基金资助,以支持年轻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培育创业技能和态度,这是他们从学校向继续教育、培训和工作成功过渡的关键。为了服务特定的目标群体,一些国家建立了女性创业中心和青年人创业中心。
(三)加强创业宣传,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各国的经验表明,广泛的宣传创业(尤其通过大众媒体)可以使父母和老师对年轻人的创业活动提供更积极的支持,可以体现创业者在社区中发挥的社会和经济作用,可以帮助建立一个更能容纳创业和更能提高创业的社会合法性的环境。一般来讲,宣传、激励创业的活动有五种:1)奖励创业和小企业;2)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宣传创业故事;3)举办会议和活动;4)出版描述成功的创业者榜样的介绍书刊;5)开展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创业活动。另外,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也很重要。
五、改善我国农村的创业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序实施
国际研究表明,国外对某一群体的创业支持主要来源于联邦﹑省市政府、社区组织、
各种行业和商会﹑基金会以及妇女﹑青年﹑学生﹑族裔等特殊利益集团的特别资助项目,
其数量可达数百项之多。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在简化创业手续﹑税务减免﹑优惠贷款﹑创业培训和经营协助﹑直接工资补助,
开拓市场和研究发展费用补助,
奖学金等等。借鉴国际创业支持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农民的群体特点,我国农民创业支持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下图所示。
创 业 培训
图1 创业创业支持体系
&(一)合理放松管制,建立有利农民与农村中小企业创业的制度保障机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1.政策方面
首先要减少政策性进入壁垒,打破行政性、行业性垄断,为农民创业者营造与其它公民平等竞争的环境,还要进一步建立有利于创业的法律法规,排除创业的制度障碍。对农民创业,可以有针对性的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在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其次,清理整顿排他性的劳动就业制度及户籍制度等相关政策,
构造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户籍制度给农民进城创业设置了一座高墙。城市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社会保险等都将农民排除在外,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农民进城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农民即使生活在城市中也难以真正从心里融入城市生活中,不能安心的呆在城里。
2.行政方面
首先,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除法律有规定外, 取消申办企业的前置条件,并降低注册资本标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注册资本基本为零,
英镑,我国对小企业也可采取“1元”注册资本的象征性做法。江西省工商部门从职能出发,在这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全面推进企业登记“一审一核”制,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以外三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创办私营企业的一年内免收登记费;农民初次申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免收登记费;建立农村经纪人帮扶联系点,加快发展农村经纪人;逐步在全省开放网上年检;对经营业绩和信誉良好的企业继续实行免检制度等。
其次,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如简化创业审批程序,减少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特别是要坚决纠正一些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对新创企业的歧视态度甚至“吃、卡、拿、要”的不正之风为创业活动提供多种服务等。像厦门湖里区地税局专门成立了流动税校,
除了向农民传播税收知识外还提供税收评估服务,农民如有创业项目,税务干部帮助就经营方向、规模经营方式的不同选择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评估,帮助农民合理确定经营项目,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3.组织机构
农民的创业问题涉及到地方政府的许多部门如农业局、土地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因此扶持农民创业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最好在政府内部建立专门的农民创业服务部门,并与教育机构、企业咨询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整合各种资源,组织专门的专家队伍,为农民创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及时解决他们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
支持农民创业仅仅靠政府部门还不够,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我国有一大批中小企业,有很多协会组织,他们有很好的创业经验和创业场所,可以为农民提供很好的条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有许多闲置厂房、设备,帮助建立创业基地。在农民群体间也可以建立创业网络,共享创业自愿、创业信息和创业经验。
(二)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创业认知度
加强创业培训是提高农民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政府项目的大力支持。基于我国政府财力有限,建议开展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利用国际力量(比如世界银行、福特基金等)支持我国农村的创业项目,扶持农村发展。
整体来看,我国农民对创业的态度和认知水平仍停留在低水平。对创业的态度主要取决于我国农民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个国民的性格特征。虽然我国东部、南部地区农民对创业的有较高的热情,但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农民对创业仍持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淡心态。
我国农民有很强的家庭意识,对血缘和地缘的情结很深。目前,在农村地区进行的商业经营活动通常被看作是家庭系统功能的延伸。家庭成员的活动基本上是以维持及增加财富、提升社会地位为宗旨的,并试图将其传递到后代。一旦人们把家庭看作是基本的社会单位,那么,他们就倾向于推崇集体主义的意识。在家庭或集体活动中,几乎每个成员都期望或被期望保持一种和谐的工作关系。家庭的潜规则成为成员的行动指南。这样一来,我国的创业者——尤其是农民创业者就遵循比较强的组织观念,将风险和挑战看作是集体行动,而非个人行为。
在我国的文化中,人们很看重年龄、资格、地位等的权威性。有时候可能会忽略个人的能力和人格的巨大作用。在农村社区中,那些德高望重者的决定一般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而一些比较“现代”的新做法则被人所不齿。创业者的失败可能会成为村民们的话柄,这给潜在创业者施加了比较严重的心理压力。即使个别创业者成功了,部分村民的“排富”心态也会成为孤立成功人士的催动力。所以加强对创业的宣传与培训变得非常重要。
(三)增加农民的创业机会
1.建立农民创业基地
建立专门的机构和场所对创业初始建立的小企业进行培育和孵化是各国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创业孵化器、创业园区已有不少,但主要的服务对象都是高新技术与留学归国人员,农民很难获取这些收费高昂的服务。为了给农民提供一个便利的创业平台,增加创业的成功率,有必要建立专门服务于农民的创业基地。农民的创业基地不同于其它孵化器,要保持其公益性。由政府出资建立,基地提供的服务都是无偿的。创业基地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是提供一个便利的创业场地,使初办的企业节省时间,减少负担。二是可以组织专家为企业提供培训、市场咨询等。在政府的组织下,创业基地可以与教育、企业、技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农民提供创业培训,对他们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专门组织专家深入到企业提供具体指导。三是构筑信息通道,通过基地的网站为企业发布用工信息、产品推介。此外,基地还能够为农民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四是创业基地还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能够为更多愿意创业的农民提供一个复制、参考成功创业模式的平台。
2.建立农民创业基金,提供金融支持
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少农民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更没有多余的资金拿来创业,因此如何解决农民创业的“第一桶金”的问题是首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目前农民创业问题尚属国家政策上的盲区,缺乏农民创业的信贷扶持政策,相应的资金扶持就很难跟上。对于农民的创业资金需求问题,应当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寻求解决途径。可以借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思路,专门设立农民的创业基金来解决农民的创业启动资金问题。农民创业基金专门资助农民创业,它的针对性更强,能根据农民的需要而做灵活的调整。其免费申请、灵活的放款条件、低风险的特点能更好的促进和扶持农民创业。
3. 提供创业项目
创业项目是农民创业的载体,选择好的创业项目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农民的市场信息闭塞,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缺乏对创业项目评估的能力,因此,政府以及其它服务机构可以针对农民自身的特点为农民提供合适的、多样化的项目选择,引导农民走入市场。适合农民的创业项目最好具备3个条件:一是低门槛,对资金的需求也是低,首期投资在十万元以下;其次,项目对商铺的依赖度不高,尽量为小商铺。第三,这些项目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主要依靠劳动力自身的资源,对技术和劳动力的要求都不高。可选择的主要有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农民从事这些方面的工作,并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提供最符合市场需要的好的项目选择空间,进而为农民提供这个方面的信息和帮助,最大限度的减小成本,促进农民的创业。
[1]&&& Barton
H.Hamilton, 2000,Does Entrepreneurship Pa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turns of Self-employ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8,Issue 3, PP604-631.
Holtz-Eakin, D., D. Joulfaian and H.S.Rosen, 1994,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s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5(2),pp334-347.
Holtz-Eakin, D., d. Joulfaian and H.S.Rosen, 1994, Sticking it out:
entrepreneurial survival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pp53-75.
Leibenstein,H. 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American Review of
Economics, May 1968,pp.72-83.
Low,M.B., and MacMillan,I.C.1988.entrepreneurship: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challeng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4(2):139-161.
林强. 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9)
胡定寰.同一地区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中国农村工业企业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6)。
鲁传一 李子奈.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理论.清华大学学报.2000年(3)
周其仁.把创业放到第一位来,把就业放到第二位去.经济学消息报.日
[10]& 郑风田,企业家精神丛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11]& 世界银行:中国西南地区中、小企业的投资环境,2004年
[12]& 孙大午.解读“三农问题”,兼谈中国的希望。在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演讲。
孙大午,与杜润生先生谈话纪要,日上午
--------------------------------------------------------------------------------
[1]工业用地的审批越来越严格,提升了农村创业门槛。目前的建设用地审批基本上需五大步:初审(11个工作日)、专项审查(5个工作日)、会审、报国务院(从接到用地申报起40个工作日内上报)、批复(国务院批复后,在2个工作日内办理批复并下发)。程序比较繁杂,审批要求又比较高[1],既有高额注册资本金的要求,又有规费催缴的限制。具体到乡镇企业用地审批,则面临着更复杂的局面:涉及到多个部门,规划、计委、村组、村建、土管等都要参与,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拖延,后面的工作也只能停办,就要影响整个报批进度,如果政策变动,就要执行新的标准、新的政策。
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项是“企业创办初期面临哪些困难?”外商投资企业的回答是:启动资金不足、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本土企业的回答是:政府政策不到位、创业者技能知识有限、行业进入壁垒高。
[3] 转引自人民网,2001,。
[4] 世界银行,中国 北京,2004。
[5] 张志刚,200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7] 世界银行,2004。
中小企业重新崛起的外部条件主要有:技术变化、全球化、劳动力构成变化、消费者品位变化、市场从封闭到开放、创新的重要性增强等。
[9]比如,Sauer(1986)认为农村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鼓励家庭创办企业,为农村创业者提供技术和管理援助,分析国家农业政策的效应,改善农村交通、电话及信息服务,管理自然资源,发展农村金融产业,重视农村家庭及家庭管理等。与城市相比,农民作为农村社区的主体在人口特征上表现为更贫穷、年龄更老化;地理上表现为更偏远孤立、更远离市场;在经济上表现为更依赖传统经济单位及传统经济活动方式;文化价值观更加传统和保守;政府支持方面更加薄弱等等。因此,在农村地区开展创业是一项颇为艰巨却亟需解决的任务。
[10]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03-206页
[11]周其仁.把创业放到第一位来,把就业放到第二位去.经济学消息报.日
[12]杨小凯,应对失业中国勿需作茧自缚,投资导报,日
[13] Rachel
Murphy(1999)曾研究过中国江西的回乡创业,他指出,农村中小企业创业是中国实现农村劳动力永久转移的根本途径。林毅夫(2003)认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加速农民就业结构的调整是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还有不少专家认为,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要注意两大问题:一是需要政府扶植中小企业在农村创业的问题,二是搞活金融,支持农村工业发展问题。
[14] T. Petrin (1994)
认为实施农村创业发展就应该:①重视国家与农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包括有关创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的认识)、②开发能激起创业潜力的政策和项目、③用创业的思维(不仅是指农民,它包括每个人和每个农村发展组织)考虑农村发展、④建立战略发展联盟以及⑤促进农村创业的制度支持。Robert
Ho与Patricia
Kontur(2001)认为推动农村创业的战略指导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确定社区各种类型创业者的特征和需求并发展与他们开展工作的有效方式;加强技术支持基础、将创业明确界定为一种农村发展工具;通过教育和培训创造并保持一种普遍为社区所接受的创业文化氛围;将网络(networking)视为本地创业者及服务援助部门开展工作的战略策略;为农村创业者提供可获得的风险资本。Don
Macke (2002)
认为建立农村创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素涉及意识、投资、创业者&农村社区、网络、市场、指导、培训等方面。Wortman
则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推动农村创业的一系列战略和项目,主要包括农村金融制度、农村企业带、农村孵化器、农村教育项目、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研究园区、政府及非政府组织等等;同时提出,建立农村经济发展带(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s即REDZs)是推动农村区域创业的重要战略选择,REDZs应该为本区域的农民/涉农企业提供创业机会、为本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以及为农村隐性失业者提供较高质量的工作机会。
[15] 自身没资金的中小企业通过政府充当担保人而间接获取银行贷款。
[16] Regulatory Reform for Smaller Firms,&
Science Technology Industry, OECD, Paris, 1999.
[17] 比如,为了便于新公司注册,葡萄牙建立了一站式服务模式(A One-Stop
Shop),于1997年成立了商业注册中心(Business Formalities
Centres),这些注册中心将注册一个新公司所需要的负责办理不同手续的各个公共部门的代表们集合起来,这样一来潜在的创业者们就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进行咨询和办理手续,同时办理手续的程序也简化了;结果,葡萄牙创立企业所需的时间比原来减少了80%(Green
Paper,2003)。
[18]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OECD, Paris, 1998.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