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被融创收购佳兆业后员工何去何从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办是留用还是走人

内容合作:027-
广告热线:027-
客服热线:027-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沙洲之上的佳兆业式居住
佳兆业武汉项目位于武汉未来大型居住区和区域商业中心之一的白沙洲区域。伴随着城市的深度发展,武汉传统核心区域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已经是屈指可数。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呼唤更多的副中心来承载传统中心的功能转移,武汉已经处于城市中心裂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武汉是一座因桥而生的城市,长江二桥桥头的徐东区域,已经通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一举奠定了武汉重要的城市区域中心的地位。而在距离武汉长江大桥相似距离的白沙洲,在两桥一遂的快步建设之中,必将托起下一个城市区域中心。佳兆业进驻白沙洲的意义重大佳兆业——定义武昌新中心地处白沙洲新城,经白沙洲城市快速道,8分钟内速抵武昌传统中心。项目周边的白沙洲大桥、杨泗港大桥(在建)、鹦鹉洲大桥(在建)以及规划中的⑤⑦号地铁线,构筑“三桥双轨壹快速”的交通格局,领跑白沙洲,畅达武汉三镇,白沙洲全新升级。
金域天下——宜居新区再添金笔金域天下是佳兆业集团进驻武汉的首发之作,集住宅和商业于一体,承袭了佳兆业12年金域系列豪宅精华,项目雄踞于武昌新中心地带,为万科、福星惠誉、中大等大型房企已布局的白沙洲大型居住生活区再添新笔。商业配套——助力白沙洲升级商业副中心2.5万方综合商业体配套建设,完善区域内生活配套,提升业主生活便捷性,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助力白沙洲升级为市级商业副中心。全球视野——引领新区人居生活源自香港的佳兆业集团,秉承更先进的开发理念,以35万方规模的高尚居住社区,比肩城市繁华,更有来自澳洲的全球最前沿的园林景观设计,营造全新的居住氛围,引领白沙洲新区人居生活。佳兆业企业理念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在标准化规范的引导下,佳兆业保持高水准的产品质量要求。除了工程管理标准库中超过200项的国家级、行业级工程标准之外,佳兆业本身亦建立有一套完善的企业技术标准,并广泛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与施工中。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团队,是佳兆业标准得以充分执行的保障。佳兆业的工程管理人员中的大部分都拥有八年以上的丰富工程管理经验。其中,还有从业数十年的资深工程专家。从打桩到竣工,佳兆业标准的每一项指标都会得到严格的执行。和谐的人居环境在园林景观方面,佳兆业表现出了独特的眼光与追求,强调打造人与自然和谐融合、可持续发展、最适宜民众居住的社区。佳兆业项目贯彻执行 “蓝绿计划”,真正做到将生活收藏在风景里,又将风景收藏在自然中。优质的物业管理水平佳兆业物业严格遵循“至臻至诚,持续改进”的服务理念,运用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和模式,以服务为中心,坚持走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道路。佳兆业物业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打造民生经典化社区”为企业使命,以专业化的技能破解大盘管理的难题,梳理客户群实行分区域的管家式服务,向客户提供创新、高效、优质、贴心的服务。佳兆业产品特色规划——35万方业态堪比肩城心繁华项目占地约12万平方米,产品类型涵盖住宅、商业、写字楼、幼儿园等。新古典主义风格园林在近2万方的中央景观带上有序排布、豪华双会所设星空泳池、2.5万方综合商业体配套建设,在比肩城心的极目繁华间,畅享巅峰人生。工艺——Art-Deco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超越“欧陆风”的生硬与“现代简约”的粗糙,严苛考量建筑形体变化韵律,Art-Deco风格的新古典主义外立面沉稳造型,以挺拔的线条、叠落的层次及考究的细部装饰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典雅大气。生活—&#㎡灵动科学空间设计约70-120㎡科学空间,将空间使用率最大化,全面满足业主的不同需求;高达150m的超大楼间距,带来视野上的无遮挡观景享受外,更保证主人生活的绝对私密。物业——国家一级管理资质佳兆业物业作为国家一级资质物管,已成功进驻全国28个城市,在管项目47个,覆盖了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华中、环渤海等五大区域,布局全国树立物业管理典范。
关注微信,享受大楚新折扣。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wyjoliew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精彩推荐焦点今日热评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 奇正管理俱乐部 & 奇正管理沙龙详情
奇正管理沙龙
第二百六十八期:告别酷6 李善友终结5年创业路
时 间:日(周四)19:00—21:00
地 点:紫金大厦1206室
主持人:杨光
启动发言:陈颂    总结发言:赵琦
1、 您如何评价酷六网创始人李善友告别自己的创业舞台?2、公司被收购后,创始人应何去何从?
喧扰的酷6网人事变局近日落下帷幕。酷6传媒发布官方公告称,酷6创始人李善友已辞去CEO职务,盛大集团首席投资官朱海发自3月14日起暂代理酷6网CEO职务,同时董事会将开始寻找正式CEO。李善友对外透露,离职后他将加入盛大合资的一家新的基金担任合伙人,进入投资人领域,开始新的职业征程。李善友临别演讲:“如果说你们的老大在公司最难的时候跑掉,你们永远不要把他当作老大,他不值得你们去追随。走到今天,我用尽了我全部的力气,将酷6打造成上市公司,未来盛大会做更多的投入保障大家的未来。到这个时候,我已经是熬完的药渣,而海发是一捧新药 。”同时指出:“我依旧是酷6传媒董事,仍旧是酷6最大的个人股东。”谈及与陈天桥关于酷6发展方向之争,他表示“传闻中所谓的我们之间的矛盾甚或细节,很可笑”,并强调“酷6交给他(陈天桥),我放心”。您如何评价酷六网创始人李善友离职的?公司创始人应该何时告别创业舞台?欢迎走进第267期奇正管理沙龙,放飞思想,脑力激荡,共同探讨“告别酷六网 李善友终结5年创业路”的话题。
奇正电子期刊
讨论议题:
案例导读:
&666CEO3146CEOCEO&6 &&66&6&&&6()& 6268& 5&
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尽管悄然离职,仍给业界带来不小的震动。作为视频网站的&迟到者&,酷6网借道盛大率先上市,然其上市后业绩表现一直欠佳,给了李善友3亿元,一年后,李善友李还了陈天桥这样一份财报:2010全年亏损高达5150万美元,全年营收仅2030万美元,亏损额超过营收额的2.5倍。且自2月28日发布财报后,其股价一路走低。但自称&酷6的未来健康而美好&的李善友表示仍将在版权内容方面加大投入。
李善友 互动网络电视台梦碎
李善友在一次酷六内部的演讲中提到:酷6的梦想是什么?酷6从一楼到二楼的楼梯上面写了一句话,&我们发誓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比肩凤凰卫视影响力的互动网络电视台&,这就是我们的梦想,这也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所在。
据传,李善友离职的根本原因在于与陈天桥的战略分歧。陈天桥希望酷6网的发展方向是&视频资讯新闻&,而李善友则坚持购买正版版权影视剧的&大片模式&,双方沟通并不愉快,甚至传出李善友让酷6高管对于自己与陈天桥的意见作出&站队选择&。
时代周报记者拨打李善友和陈天桥的手机均&无人接听&。盛大新闻发言人诸葛辉对此&不予置评&。随后,对于外界的&猜测&,李善友和盛大双双&否认&。
3月14日,李善友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撒尿去!&善友辞职记》的文章称,在3个月前,也就是酷6网并入盛大一年服务期满后,就已向陈天桥申请离职,&今天,正式宣布辞去酷6网CEO,结束了5年创业者生涯&。
另外,李善友否认了自己和陈天桥之间的矛盾,并对陈表示&感恩&,&永远感恩陈天桥,2009年,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酷6交给他,我放心!传闻中所谓的我们之间的矛盾甚或细节,很可笑&。
李善友透露,他即将加入盛大合资的一家新的基金担任合伙人,进入投资人领域,开始新的职业征程。&我依旧是酷6传媒董事,我也没有卖一股股份,我仍旧是酷6最大的个人股东&。
而据盛大公关副总监康建提供给时代周报的资料显示,在李善友离职的当口,陈天桥亲赴酷6在北京的总部,与创始人李善友及酷6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开会。陈天桥向酷6管理层阐释他对视频行业发展的观点,及盛大将坚持并加大投资的决心。
同时,陈天桥高度肯定创始人李善友5年来对酷6作出的杰出贡献,并尊重李善友希望到更广阔平台发挥的个人选择。他澄清所谓&大片与资讯&之争完全是空穴来风,这次的调整不仅不是冲突,而是一次水到渠成的变化。
酷6网官方对时代周报表示,李善友基于个人职业发展辞去公司CEO职务。他将继续担任酷6董事并继续为酷6的发展提供业务指导。酷6董事、盛大集团首席投资官,朱海发被任命为代理CEO,同时董事会将开始寻找正式CEO。
至此,酷6换帅&尘埃落定&。
酷6网副总裁姚建疆对时代周报表示,&对于李总离职,我们不便多说,但盛大表示会加大对酷6的投入,未来酷6会坚定自己现有的发展方向&。
业绩不佳 陈天桥不再等待
但更多的人依然相信,李善友离职缘于与陈天桥对于酷6的未来战略存在分歧。分歧的背后,是酷6网借壳上市后,股价低迷,购买影视剧版权和视频新闻投入过大,业绩持续不佳,甚至对盛大集团产生了财务压力。
实际上,李善友一直希望砸重金购买版权,想做影视剧,但陈天桥却并不认同。陈天桥为了打造盛大&传媒帝国&,一直要求酷6做低成本的视频新闻。目前酷6两种模式并存,主站做视频新闻,酷6剧场做影视剧。
数据显示,酷6传媒2010年亏损5150万美元,全年营收仅2030万美元,亏损额超过营收额2.5倍。截至2010年12月31日,酷6传媒持有2730万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按现在亏损速度,其现金流仅能支持不到3个季度。
自酷6于2月28日发布其201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后,其股价一路走低。酷6CFO沈萧同表示,酷6也在积极寻求银行信贷等财务保证,若价格合适会进行新一轮融资。但是如此低迷的股价,再次融资谈何容易。
作为视频行业&老三&的酷6,却成为首个登陆纳斯达克的视频网站,曾令同行艳羡不已。
2009年酷6与盛大旗下华友世纪合并,此时华友世纪手握近5000万美元,其无线及音乐业务剥离给盛大后,又获得了3724万美元的现金。
在资金充沛情况下,李善友带领团队分别在宽带、内容采购及新媒体内容整合方面各投入1亿元,2010年成本支出超过6000万美元,接近优酷同期的7040万美元。尽管酷6流量增长不错,广告收入在2010年只有1440万美元,与优酷的5870万美元相差甚远,但他们的成本却差不多都是六七千万美元。
李善友期望剑指&中国视频行业的第一品牌&, 将酷6传媒的市值做到10亿&20亿美元。
李善友此前宣称,酷6战略是&长视频正版化、短视频媒体化&。一年前,酷6宣布购买了70%的热门影视剧,并透露2010年内,酷6网已签下95%的版权,其中82%拥有网络独家版权。
然而,酷6激进的&卡位&并未成功。&酷6和搜狐视频发起反盗版运动,不仅没把优酷、土豆打趴下,反而培育了搜狐视频这个强劲对手。&华军软件园主编米晓彬认为,酷6花血本购买影视剧正版版权推高了视频版权的价格,也使自己&入不敷出&。
酷6网2010年的成本支出超过6000万美元,接近优酷同期的7040万美元。但是在广告收入方面,酷6在2010年只有1440万美元,这与优酷的5870万美元相去甚远。酷6在2010年亏损了5050万美元,而优酷只亏损了3100万美元;优酷通过独立上市融到了2亿多美元,酷6的现金从8000万美元减少到了2730万美元。
酷6网目前的市值不到另一家上市视频网站优酷网的1/40。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酷6网去年市场份额为 5.7%,远远落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优酷网(21.2%)和土豆网(16.6%)。
陈天桥如何抉择?
&我和善友是好友,不方便说太多,但创业使命总有结束的一天。&视频网站六间房CEO刘岩认为,视频业从业者要清醒地意识到:&视频分享&时代已经结束,只剩下了&视频&,&分享&已被SNS、微博和BBS等瓜分。在90%的访问来自站外的情况下,&视频分享&网站已沦为了整个互联网的免费视频托管基地。加之内容不是自己的,流量不是自己的,请回答我,还是媒体吗?
互联网专家认为,&垂直视频网站一边买版权,一边儿左手跟电视台为基础的视频网站去打,右手去跟门户网站去打,我看不出任何胜算。&他说,由于受到政策、垄断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这个产业风险极高,回报率极低。而VC已经&骑虎难下了&, 无非是博一两家在创业板或者纳斯达克上市。
李善友 身虽离心犹在
即使从酷6CEO的职位退了下来,李善友的心仍在酷6.3.22日,已然离职的李善友仍然在博客中详尽叙述了酷6人的价值观,文中他讲到了酷6的核心就是坚韧不拔,与人为善,扭转乾坤,激情梦想。
李善友的演讲充满激情,他在此时抛出这篇旧文就更值得玩味。已经去职的李善友明显对一手打造的酷6帝国显露出深深地不舍,然而他现在的身份让他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去稳定酷6员工的军心。
然而还是有员工表示&老大走了,说他撒尿去了,风趣是他一贯的风格。我喜欢他的管理风格,看起来总是彬彬有礼、从容应对,跟他干很靠谱。我来酷6是因为看了他&大梦想&的演说,现在他走了,个人感情上有点难受。&
业界认为,李善友离职对酷6来说没了灵魂人物,战略收缩势在必然。
附李善友告别演讲摘要:
儿时的梦想
我更加喜欢今天欢送会中的欢乐氛围,我非常高兴能够第一次成为一个&下岗职工& 。昨天我的母亲对我说:&三儿,你下岗之后终于能不像以前那样累了。&
我家是在东北一个非常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中,那时候村里有很多的光棍,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娶上媳妇。后来,我从村里到了镇里,再从镇里走到县里,再从县里走到天津,再从天津来到北京,再从北京走向世界各地。我发现,我今天已经远远远远远远超过了儿时的梦想,我每天都在创造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奇迹。
陈天桥欲将我打造成知名投资人
回忆,我所得到的一切,就是两个字--感恩。我真的是要感谢跟我一路走过来的人。首先就是要感谢远在上海的陈天桥董事长,我非常尊重陈总,举个例子,陈总所发给我的每一条短信都留着。
比如,在2009年3月13日,陈总说,希望我们能够为网络视频产业做点事。在2009年10月27日,在宣布酷6和华友合并的那天,陈总说:&善友,不拘小节才能成就大事,从你身上我看到了这些品质。&
前几天半夜,陈天桥发个我的短信:&我决定全力把你打造成某某某,我觉得你应该比他强。&某某某是指的业内非常有名的投资家。人生得意知己足矣,陈天桥并不仅仅是我人生的知己,更是我人生的贵人,没有陈天桥就没有酷6的今天,也没有我李善友的今天。
我的接班人是个诗人
朱海发是盛大的首席投资官,在酷6和华友合并最艰难的时期,海发几乎是唯一支持酷6的人。没有海发就没有酷6的今天。加入盛大之后,海发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之一。
海发是个诗人,经常给我写一些诗句鼓励我。他很少来北京骚扰我,总是以个人的方式鼓励我。他总是用他自己的经历帮助我,所以,三个月前我在筹划自己人生未来时向盛大推荐的就是海发。作为创始人我的使命已经过去了,以前是我做报告,海发挑战我;现在已经变成海发做报告,我来挑战他了。
回顾艰难的创业
过去5年,我曾经承受别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曾记得2006年九月初网站上线,9月底我去杭州,那个时候网站就死了,打不开,无法登陆。就像刚生了小孩马上要死却无能为力。
我还记得2007年7月我们刚从内蒙古团队建设回来,有重要的高管突然离职,整个网站陷于瘫痪,那个时候,我真是气的喘不过气来,只能飞到东北去看二人转才能缓解过来。2008年第二轮融资几乎拿到钱的时候,突然政府下令没有政府背景是不能拿到视频牌照,而没有视频牌照是不能拿到融资的,就像是刚吃的一口饭到了嘴边却吧嗒掉了。
2009年我对前途完全绝望了,我真的想有人一枪把我毙了,但是作为创始人,只要有一份气在都不能放弃,除了为了自己还为了很多很多人。有一点亮光也要坚持,没有亮光再找,没有再找。终于在2009年最难的时候,我们与华友合并。
我已经是熬完的药渣
如果说你们的老大在公司最难的时候跑掉,你们永远不要把他当作老大,他不值得你们去追随。走到今天,我用尽了我全部的力气,将酷6打造成上市公司,未来盛大会做更多的投入保障大家的未来。到这个时候,我已经是熬完的药渣,而海发是一捧新药 。
我应该去放放假,早上爬爬山,白天喝喝茶看看书,晚上打打牌。无论什么时候我永远会在某个角落祝福你们幸福快乐。我不能永远霸占着酷6网,在我心里边酷6网很大,我愿意放手。今天我的暂时离开,绝对不代表我已经丧失了信心,而是因为对酷6的期许更大,这是一种跨越。
我们今天探讨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个是我们说互联网这个行业它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它的成长模式,当中内在逻辑可能和我们很熟悉传统行业不太一样。第二点就是创业,因为可能有在座一些朋友从来没有登陆过酷六,我想每个朋友都或多或少听过,或者自己想过或者做过跟创业有关的事情。创业当中谈论创业的时候一定隐含创业到一定规模以后,我们的企业和我们作为创始人该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今天大家探讨的话题也是希望在更普世层面上促进大家的思考,这当中有哪些是值得关注,哪些是应该吸取的。
前一段我听说他了,李善友是人力资源出身,他在一个公司做过HR,前一段通过一些渠道做人力资源总监,我和一些朋友聊,不知道他到底要找一些什么样的人。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出身的人后面创业,我倒是觉得本身有他自己一些局限。有的时候他对一些事情太挑了。我的一个猎头朋友说了半天不知道他在找什么样的人,我觉得可能他还从CEO这个角色有时候选择他对人员一些把握环节,至少我说一些细节,这个职位好像到现在都没有什么结果,结果我倒是很吃惊,得到他这个消息。
他有过一次离开人力资源,你不能以人力资源来做衡量,而且他本身是学数学的。
主人公的背景搜索了一下,学什么、干什么、以及现在干什么,以及作出什么样的动机和选择。回到我们的正题,您如何看待主人公在这个时候离开自己创业舞台,对于这个问题那位想好了。
我觉得首先这一件事情是比较正常的,尤其是像IT和互联网企业,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发展速度比较快,不管是商业模式和技术更新速度都比较快,所以说作为一个创业者,他的结局其中有这么一点就是被别人并购。有的最后功成名就,上市兑现资本,并购别人。有的没有走到这一步就被别人并购,有的可能是自我的一种发展,自我靠自己的能力拿到一些风投逐步的在积累这么一个过程,我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要评价离开他这个舞台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跟他并购原则有很大关系,这是无奈的选择不行了,必须找资本兼并。还是为了自己进去下一步更好的发展,选择一个战略合作伙伴来进来,这是两个不同的背景。第一种情况,可能没有太多的选择,不管是怎么样一种方式,不把握主动权。第二种选择有两种结果,我也是在我前任老板遇到过,就是主动选择有选择对和选择错两种情况。选择对,如果选择对的老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对企业的评价,大家价值观追求一样的话,他就可以完全在并购以后企业继续做大,借助别人的平台把自己梦想继续延展。如果选错对象的话,可能最后发生分歧,最后一个结果是资本说话,资本可能安然离去,跟他并购关系有很大关系。
另外一点跟创业人的类别有关系,刚才两位嘉宾提到,他的出身,他是人力资源出身,而后做内容。IT创业有这么几个类型,一个国外回来的,不一定搞技术的,他看到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他就选择做了。搞技术偏多,还有一种搞市场偏多,搞人力资源和综合管理人出来创业偏少。他从人力资源转到做内容的过程,让他看到这种商业模型一种机会,所以他选择创业,这是他个人个背景。比如说道技术出身的人选择创业,一般他是一个发烧友,他对这个行业和技术发展非常了解。作为他来说,一他是做人力资源出身的,第二他是做内容的,他肯定不是技术出身。这一块相对而言,他创业当初的选择肯定更多看到了商业的机会,或者选择这种商业模式,而不是对技术本身发展前景有多好的一个看法,这是我的一个理解,不同的创业人他选择对企业看法会不同。被并购以后他对企业态度有所不同,技术人员出身如果并购,他离开自己心爱行业很痛苦。
还有一个跟他处理有关系,目前这个阶段企业是活的很好,还是目前引进资本才能活,刚才也谈到。
还有一个对企业发展阶段有关系,企业发展阶段是一个什么问题?如果商业模式不是很成型,或者在市场竞争格局中你不具有优势的话你往下撑下去需要资源支持的话,你融到风投可能性比较大,这个过程很长会被拉死,还不如赶紧把自己明码标价有一个好的出路,跟企业处在成长的阶段抗风险和多长坚持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我对李善友告别自己的创业舞台,我的一个理解。
比如说被收购以后自己应该干什么,这个东西有几个方面,第一个看人,这个人看你兴趣在那儿,我做这个本来不是我喜欢做烦了,我倒手我做投资人挺好。我兴趣不在这儿,我兴趣在这儿,我可能选择跟随这个企业一起成长,一起做大。还有他的眼界,未来前景很好,我再熬几年一起成长,分享这个价值,也许倒手正是时候。还有一个看机会,对于创业者来说,像人力资源职业发展是一个阶段累计起来,创业完成以后,如果现在有更好的机会可以选择,没有别的机会可以去休息,如果新的公司整合以后还有他发挥余地和空间,和东家配合比较好的话,他可以继续在这个公司继续作贡献,他的机会非常重要。另外一个就是要看条件,他目前作为李善友目前被卖出以后,如果不做投资还能干什么,他个人条件有很大的一个关系。整体而言因人而宜,这个东西选择对还是错,要结合这个人,他自己兴趣,他自己对机会的把握,包括他自身处在的状态来去评判他,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李善友处境被并购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动机被并购,是主动还是被动。再有你的出身,你是什么样的人,做什么事的人,有什么兴趣偏好的人,这些可能都会对公司被并购之后创始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
我谈谈我的看法,我这儿准备了一个案例,也是一个创业者从创业到失败的案例,这个案例可以拿出跟大家分享一下。从创业的故事也能看到李善友作为和他们一样差不多一个创业失败有一些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分析一下他将来何去何从。
我首先看到李善友辞职这个事件以后,就想到了中国互联网一个先驱陈一舟和周云帆,在99年的时候这两个人一起合办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的Chinaren,一年之后就以三千万卖给搜狐,之后第二年他离开搜狐创办了千象,旗下有人人网。还有周云帆在08年辞职之后,从搜狐离开创办空中网,空中网大家也听说过,是一个做移动增值业务的公司,也是做的很好,可是在08年的时候周云帆从空中网辞职,做了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走了仕途。创业这几个人拿出来分析,陈一舟、周云帆和李善友,他们都是用百分之百创业热情,可是他们商业知识不及50%,创业失败正是因为他们在商业知识积累不够,所以创业导致失败。我本身也是做IT,对互联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我也简单分析了一下,一些门户网站还有盈利性的商业网站和社交网站,很多公司都是走着同一条路,这条路就是快速的吸引眼球,去吸引人气,让大家了解通过一些商业的宣传,各种噱头有人气,有人气以后获得VC的投资,把投资想怎么赚钱。吸足人气很容易,真正对投资人负责,能够帮他赚钱没那么容易。我觉得从这个里面我简单分析一下李善友辞职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像互联网说意见上的分歧,李善友肯定热爱自己创办的公司酷六网,被盛大并购以后他在酷六业务发展方向上,李善友和陈天桥意见相悖。陈天桥在传统资讯网站发展酷六,李善友想去做正版化的电影,所以他们在意见上的分歧,老板和CEO很难达成一致,这时候让他觉得很不爽,这是离职主要原因。
第二个角色转换后的尴尬,李善友原来是做老板的,后来让他重新做CEO,做职业经理人或者原来一样是一个打工的角色,让他很难以承受打工的落差。
第三个他肯定承受别人难以承受的压力。我查了一下资料,刚才说几个做视频,一个土豆、酷六、优酷,优酷创始人也是搜狐出来的,他对比酷六跟优酷有什么样的差别和差距,从刚才发的资料当中看到,酷六成本支出和优酷差不多,广告收入远远不如优酷,这几方面导致自己离开创业舞台一个原因。
第二个问题并购后创始人该何去何从。我刚才提到陈一舟、周云帆,这几个人分析上也可以想象李善友将来何去何从,像这样创业者来说,他们身体流着非常不安分的血液,他们一定不安于给别人打工和做事,如果我是他选择一个暂时的身退,重新在新的舞台上磨炼自己,增长社会阅历、管理经验和商业知识,等到有一天我把所有基础打好再重新选择创业,这是我的一些想法。
感觉您的意思创业者在被并购之后的选择,如果说选择继续当经理人,我隐忍磨炼,我有朝一日回来东山再起。对李善友离职的分析从这三个角度非常好,第一个和你内部,主要和你的老板对立的关系,可能出现战略思路的分歧。第二和你自身比,原来你是老板,现在你是职业经理人,有落差。第三你和外部比、同行比、同行比他们做的什么样,你做成什么样的,你有压力。这三个角度都使我们主人公无法坚持,选择辞职。
第二点还是有问题,李善友卖公司被收购是迫不得已,如果再不收购立刻就死了,当时陈天桥先买土豆,显然土豆不愿意,再跟优酷谈也没谈成,最后不得已收购酷六网。你看收购价,整个风投了4000多万,收购价3000万,实际上已经打折,再不收购就死掉了,这口气就接上来了。
我正面看待李善友的离职,他体现了价值观就是舍得,有舍才有得。他一手把酷六网创建起来,他走有一点无奈和伤神。酷六网发展到今天,没有强大资金支持,每走一步是举步维艰。通过五年创业的时候,使得他没有找到更好商业模式运作自己的理想,一直在环境里挣扎,他离梦想越来越远,包括他说坚持要买正版的理想。第四个我上期说过求同存异的观点,他跟陈天桥老板有一个共同的做事业的想法,但是他们在做事业的时候没有一个共同的方向,战略方向不一样,这样没有人为他理想买单。他奋斗五年再做下去已经坚持不下去。这时候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理想,包括酷六网全体员工,酷六这个商业,他舍得是一种大气,得到是酷六网长远更好的发展。
创始人应何去何从,刚才王总说的那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志向,他会像张大中选择暂时休息,以后重新出山。另外他选择风投,有可能是据他职涯规划没有更好的方向,这时候陈天桥帮他指引一个方向,他通过这个实现资金的积累,有可能将来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会重新为理想打拼,因为他是理想主义者,会很执着。
很多创业者都是理想主义者,理想面对现实永远面临选择的问题。
阐述一下第一个问题分四块:第一个以用户体验的角度,我觉得风行也在搞视频,以我自己和我周围人的角度来讲,真的酷六在近一年左右的时间,渐渐离开了我们用户的视线,相对关注会少一些,土豆和优酷我们耳熟能详经常去用的,这是从用户角度。从我个人和周围这些人,我今天在临出来的时候我还问问周围的人,他们对酷六关注度都弱了很多,相对土豆和优酷来讲,如果从纯用户角度这是一点证明,酷六还有很多工作,还有各方面需要去做。
第二个告别舞台这四个字,我们怎么分析告别舞台。用一个同样是演义一点的说法,比如说之前的李善友就相当于姜文,自己又当主演又当导演,这是一个角色。从李善友之后要走的路很可能走冯晓刚的道路,我可能专职做好导演角色和岗位。为什么告别舞台有两个,以前是CEO的角色,他的思想作为一个CEO或者创始人的思想,会影响到企业经营和发展。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一个细节,就是李善友现在还是酷六最大的个人股东,这是一个问题,就是说台前和幕后的问题,他虽然走下首席执行官的角色,股东会不会变,就是台前和幕后的转换,李善友几乎跟酷六就是台上和台下的问题,他现在在台下当评委,真正的利益或者权力没有根本的发生转变,这是执行力和影响力的问题,这是告别舞台我自己一个阐述。这里面我们经常都说到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经理人,其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也需要不同思想的老板,包括你自己学习能力和资本驾驭能力。企业初创靠梦想、亲和力一系列因素,增强企业凝聚力让企业发展,让大家一起去干,将来一起大腕喝酒,大口吃肉。走向资本化的时候,领导人学习能力和资本驾驭能力能不能满足企业的现状也是一个问题,在适时的时候只能说我自己吃不着猪肉说猪肉腻,在这个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些相对理智客观的思考。
第三点大家说买正版软件推高企业成本。是不是和他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角色有关系。以前经常说到一个问题,中国企业去纳斯达克上市,美国不管是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监管非常严,是不是在这方面酷六不能侵权,做这种投机倒把的事。还有一个之前大家说到,中国企业去纳斯达克上市,国外机构和监管机构,你在世界闪光灯下,所有投资者关注你,你出现一点纰漏,他就可以让你企业完蛋,他又是老三的角色,上市的时机是不是恰当。被收购以后,陈天桥有些人了解他的起家和他的经营方针,他一定不会走正版化,尤其他是搞网游出身,占领中国特殊发展阶段一个市场,打所谓擦边球,这两个人的套路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大兵,一个是秀才。这两点,第一个上市阶段,第二个他和陈天桥经营理念和思想,包括做人的态度和想法,这一点是不是也影响到酷六整个发展。
第四点,李善友目前来讲在座大家职业经理人或者以经理人角度分析一下这件事。我们能想到这种创业者或者经理人在离开我们所谓的爱土及或者之前奉献很多青春和年华的地方,我们走之后给我们做一个表率。我们想到一个人唐骏,他也是很有意思从盛大离开,跟陈天桥四年共职的机会。李善友应该学学唐骏,在自己走或者欢送的时候,跟陈天桥有类似演义的故事,提高自己尤其提高企业凝聚力,我觉得必要的做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企业。
三点值得学习,就是感谢你的老板和上级,哪怕苦水再多,当你推开门面对媒体和镜头的时候,你要积极,要感恩的这种态度,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第二点赞誉可以预见接班人他做到了,第一个你要对这个人有信心,哪怕心理没有太多底,这时候你要有信心,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团队和这个企业的发展。第三个和团队忆苦思甜的过程,他做的很好,值得经理人学习。这些人带不走还是企业里的骨头,要鼓励留下的人,第一要忠诚企业或者继续奋斗,或者为了我们曾经的梦想而努力,这三点值得我们在座经理人学习。
最后企业被收购以后,我们创始人或者所谓骨干人何去何从。两个方面:第一个你得全面分析一下自己,我在收购以后,当然这里面叫自我反省的能力和机制,这个时候尤其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资本驾驭或者不同股东的角色以下,你这个时候你能不能正确评估一下,我收购前和收购后,我为什么被收购,我是不得已被收购,是自己出现了困境,这时候要反省一下,第一我自己团队能力怎么样,第二我驾驭能力怎么样。真的不得已割肉那怎么办,这时候有一个必要的评估,这个时候从台前走到幕后,会对企业发展会有正向或者积极的影响。
另外一个,第一点是一个次要的观点。第二点是资本说了算,你在企业里面你是任CEO也好,或者你任能够角色或者能够掌握企业命运的人,这里面一定是投资者或者大股东选出一个代表,也就是资本说了算。第一点只是占20%到30%,第二点就是占70%到80%,资本用业绩说话,我也祝李善友一路走好,做好自己个人大股东的角色。
小耿补充很重要的细节。我们今天的案例首先当然是创业话题,创业元素大家都提到。还有一个元素提到并购,但是中间还有一个元素小耿提到就是上市,我们作为一个创业者,你的创业历程当中一定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上市问题,一个是并购问题,而很好我们这个案例都涉及到了,他是先上市然后并购,现在并购之后出现问题重新做了选择。我想并购之后何去何从,小耿提供一个元素就是职业,你当老板你之前创业、上市或者并购以后,这时候都是老板角色,那时候不太可能把职业的选择作选择最重要的考量,我的梦想是第一位。当你被并购之后,这个时候能不能回到职业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选择和作为。对于前三点来说,小耿谈的有几个值得我们注意,你创业当中你有一个心态问题,而上市问题我们有一个时机问题。并购又是一个对象问题,小耿提到陈天桥早年行为范式和主人公他未来正版梦想不同,当初选择盛大并购,不是病急乱投医,是不是选择对象注定后面的分歧,在资本控制下必须走人的结局。包括前面上市,中国企业越早上市也好,上市证明我成功的标志,但是你忽略上市本身对企业的影响。
首先我不是做IT,我也不是做人力资源的,对这个话题来之前没有做过功课,所以我说的可能没有大家专业。我从看资料觉得我对李善友,刚才说过的我就不说了,我已经是熬完的药渣,我不认同他的说法,我觉得他推卸责任,他作为创始人,他说自己是熬完的药渣是推卸责任,企业经营完了你不可能熬完的药渣,要吸取教训再起来才对,这有点推卸责任。网站为什么经营亏损这么多的原因是什么?我回去再查查资料再分析一下。第二个问题公司被收购后创始人何去何从,刚才小伙子也说了,我跟他差不多,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因公司情况而宜。在国内大多数都是走,因为新的公司被人收购以后,管理的理念、管理思路可能跟你不太一样,你在这儿呆下去也很难受,多数走了再重新创业。我主要是跟大家学习学习,我在工作中,在中国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哪个行业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人的管理,无论做什么就是管好人,管好人就能做成。
你注意到药渣这个词,本身有一种悲情成分在里面,在您看来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也不失为很犀利的看法,而且来自一位女性,一般女孩子更容易为之动容。
第一个问题,我想从六个层面来谈这个事。第一个作为陈天桥和李善友在公司运营战略还是有分歧,陈天桥当年收购酷六网,我认为陈天桥可能要打造全产业链娱乐产业,为什么?陈天桥运营网络,同时创作也在做,现在收购视频打造一个全产业链。陈天桥强调新闻资讯这一块,资本成本比较低,李善友强调正版大片,刚才陈总说他确实比较理想化,他不符合中国国情。视频产业可以说是一锅粥,优酷、土豆、乐士等等特别多的视频网站,经过这么多的洗牌,这个战略差异是非常大的,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两个想的不一样可能走不到一块。
第二个还是业绩压力,和优酷相比,优酷2010年亏损是570万美元,而咱们酷六网全年亏损5150万美元,所以说优酷的亏损量是酷六的之一,优酷流量是酷六十倍左右。盛大09年是10年的三分之一,盛大收购酷六业绩压力让陈天桥压力非常大,这可能是李善友离职一个非常直接的因素。
第三个李善友作为职业经理人,他要求他的团队进行站队选择,这样的话会挑战员工最大利益化,这可能会加速李善友离职。
第四个层面,李善友作为职业经理人,他原来虽然是酷六老板,最后成为职业经理人,对形象定位这一块可能有偏差。作为老板原来搜狐做过人力资源副总,同时职业经理人可以做。作为酷六老板可以高调宣传企业也没有错。陈天桥收购酷六又作为职业经理人,再高调可能不是太好。一个企业真正的代言人,我认为只有老板莫属,其他做代言人不太好。在市场上好多人知道李善友,不知道酷六是陈天桥的。
第五个方面,李善友作为职业经理人使命地位可能有偏差。为什么这么说?作为职业经理人你的使命为老板赚取更多利润,制定战术印证老板战略正确,你要突出自己可能不太好。在这么多年作为视频娱乐产业这么混乱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无底洞,如果像张朝阳和李彦宏他们可以自己作主,亏损自己可以承担。你作为职业经理人,一再豪气冲天跟职业经理人层面不符。
第六个层面对资本意志理解有偏差,资本意志就是大股东意志,酷六多次增资扩股,稀释了李善友自己的股权,高层职业经理人失去发言权。
第二个问题大家说的比较多,我就不再重复了。
我的主题是:没有准备好的事业,只有准备好的心态。我非常钦佩李善友先生,李善友先生走创业的道路,创业的道路在很多职业经理人职业人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包括职业经理人包括做创业人我都走过,我可以感同身受他的心态。任何事业要做好不容易,需要项目、管理、资金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等,我们在管理上一个事情做好100分才能做成,在某一个环节什么都谈好了,最后没有打印纸打印不出来,合同没有办法签,决策没有办法做,或者缺货一些都是理由和借口。但是我们肯定有一个心态,这件事情做不好,我们预先想到我们要面对他,因为每个成熟的人我们要面对这个事情,突发事件怎么样出现,他在做创业舞台的时候,他的一个总结他是离开了一个小舞台,他是创业舞台没有一个离开舞台是大舞动,是人生舞台,人生是不断修身养性,在磨炼自己,在完善自我。最好的学校是社会,最好的成就是创业,创业过程中是切肤的疼,可以让你完善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完善你作为管理者受批评没有感受到痛,作为创业者会感受到痛。2004年我在格力小家电创业,李善友有句话说,他创业很困难我真想有人一枪把我毙了,我在2003年也有这种感觉,我们非常了解,我们非常了解美的的强项和弱项,我们有自己的激情了梦想,我们有打败美的,我们当时出来这部分人都是这样想的,这是我们真情实感。我们很努力我们做不到,当然销售比例是1:6,后来通过两年多三年多的时间,电饭煲全国第二,饮水机全国第三等等,在最后一年年终总结的时候,犒赏过小团队导购人员和团队人员,我拿着剩下几瓶酒,我坐在广州办事处台阶上,我在喝闷酒,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跟蚂蚁一样忙忙碌碌,我不知道很茫然,我那一年在广州做3000万,但是前一年一个地区做一个亿。我们也在反省总结自己人生的历程,我们刚刚切入市场,不是我们不努力,我们已经尽了全部力量,我们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创业也是这样的。是在修身养性,是在磨砺自我,在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每个人可以庸碌活一辈子,也可以创业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更多创业99%都是不成功的,没有什么无所谓了,我们走过了,我们有一个信念支撑自己前进。张勇涛是我们黑暗中的旗帜,是长征中不倒的精神领袖,不在于我们做的怎么样,而在于我们走过了。
第二个问题公司收购以后创业人员何去何从。说的调侃一点,公司收购好比女人嫁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什么人准备好自己的心态,跟随你的老公和投资人,共同干好这个事业。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改嫁,可以再嫁一次,这是人生价值观和价值观所导致,也是性格所导致。人生很漫长,李善友先生肯定还有自己的新的发展机遇,也许是在这个IT行业,也许在房地产行业,也许在投资行业,但是人生还没有结束,好戏还在后面。
听了你的话有一点感触,创业的价值未见得成功,创业和成功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听了你的看法创业的意境是一种修炼,未见得表现为成功。
从这一点来说既然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你对公司持有股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初衷就想使这个人不再一生耗在这个企业当中,将来干累把股权卖了可以干其他事情。在李善友虽然离开了他的岗位,但是他仍然是这个公司的股东,我对公司享有所有权不发生改变,我只不过经营这个公司,他就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这些原则。我们在目前很多人对公司制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中国古代企业形式,谈无限责任,所以现在已经不是无限责任了,所以我们不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当然李善友离职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从现代企业制度来讲,它的离职应该是很正常的,我们希望以后这样的事情大家更把它看成正常起来,我们真正现代企业才能建立起来,否则的话你要是大股东,你就要控制这个企业,这个企业就是你的,我们现代企业制度永远都没法建立起来,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企业被收购以后创始人何去何从。基于刚才这种分析,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你创始人在你充分认识到公司制本质以后,那么你不要有太多的纠结心态,应该很正常看这个问题。公司被其他收购了,你无非两种情况,一种你把自己股权卖掉了,然后新的股东进来了,把你公司收掉了。一方面收购者把你部分股权收购了,还给留一部分股权,或者收购者把其他人股权收购了,他变成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这个都没问题,正常看待这个问题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太多的纠结。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看看花开花落,也可以感受到风花雪月,也可以喝茶聊天,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关键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认识正确了我们选择就很容易了。
一个律师说花开花落的事最终大家都感受不到温馨,都是极度理性的,该是什么还是什么,一是一,二是二。太感性对组织和自己未见得负责任。
原来在发动机行业,最近刚进入IT行业,刚来了不到一周,今天我看话题是IT行业的,我抱着学习的态度来跟大家学习,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行业,反差比较大,以后IT行业同事们多多交流。
观点我简单说几句,第一,创业者不一定好的经营者,好的经营者不一定是好的资本运营者。第二个观点企业被收购以后,你从原来企业的所有者,现在变成了CEO首席执行官,很多的你发展方面的方向,战略方面,有可能和董事长有分歧,有分歧以后,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前一段我和发动机公司的老总在公司发展人力资源这一块有一些分歧,可能产生分歧,自己说了不算了,可能有一种失落感,那就是走人。第三个观点个人有更大发展空间或者更大发展平台,一般情况下是一种托词,高管这么说都是一种托词,一般是有苦衷,一般是另谋高就,要么有其他发展渠道。他到基金公司,创业者有一种习惯,创业习惯了不创业受不了,这就是职业惯性。
提到我们创业、上市、并购,你也提到创业、经营和资本运营,这三者需要不同能力匹配,你是不是始终随着企业发展不同阶段能够匹配相应的能力,你作为创业者创始人一直随着企业发展下去,如果不具备了,那么离开难免的伤感。
第一点我认为李善友关于正版这块,我是挺支持他的,我认为他再坚持十年或者五年的话,他能够成功,因为马云他在2000年发生网络泡沫危机,马云说过一句话,我准备在互联网跪上十年,他有马云的信念他会成功。他离开如果他在这里反而都不好,他硬在这里面呆反而不好。另外福祸相伴,对他本人和公司都是一件好事,虽然感到不太好,我一直认为福祸相伴的事。第二个问题他何去何从,还是根据他自己性格,如果他有那种惯性和激情创业他会选择。如果他想休息调整一下也未尝不可。像一位将军到限也可以下去做省长、副省长继续从政,也可以养老,这都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的事情,别人干涉不了这个东西,只有他本人知道怎么做是对的。
李善友告别自己创业舞台他觉得自己很累,他创业肯定要往好的方向发展。他站在这个位置肯定尽自己全力发展,当他发展不下去或者真的用尽全力的时候,现在有人并购退而求其次,他选择把这个企业让别人收购,这也是退出创业舞台很好的方法。这个时候退出自己创业舞台,我个人认为他确实想休整一段时间,或者给自己重新开始的开端,总结之前做事纰漏这些。他的何去何从,可以选择继续投资或者选择给自己一段时间的调整,这是我的一点小的观点。
我认为这是一个商业模式之争,视频行业是2006年传到中国突然一下火爆,有三种模式,一种用户产生内容模式。还有一种大片模式。在中国还有一种模式就是P2P,下载客户端这么一种模式。这三个模式我们看它的成本结构和盈利结构,成本结构是三大块,一块是服务器,一块是带宽,一块是人力资源。服务器和带宽占了70%甚至更多,这块成本结构对每个公司来说都一样,跟流量相关。那么看盈利结构,用户产生内容模式在中国发展不是特别顺,因为涉及到版权。大片的模式前两年百度做的非常成功。在美国为什么成功,几个股东方就是片源握有者,这三四家垄断美国90%市场份额。在中国每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大概都不会超过10%或者5%,所以谈判成本就非常高。所以hulu模式需要在中国大量的发展,必须你去上市,上市把钱拿过来才能完成这个模式。他的本质还是社区凝聚人气,商业模式广告商不愿意往短视频上投钱,所以到底怎么选,因为全行业都是亏损,我觉得还要看这种模式。目前来看hulu模式百度赚钱非常容易,腾讯不容易投入营销成本推广新产品,因为是百度旗下一搜一个片百度把它放在第一个,不需要投入成本。优酷和土豆占据行业寡头的情况下,酷六是第三,第三你需要大量的成本。我大概说一下商业模式、成本结构和盈利结构,未来怎么样还是得看。
VictorVictorVictor
他是70后,李善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我认识他在搜狐刚刚当总编。他是农村出身,所有儿时梦想早已经超越了,所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很了不起一个小兄弟。所以我对他的认识就是这么一个认识,他没有我们讲的阴谋论,他不是这样的人,他是很光明磊落的一个性情直率的一个人,的的确确是一个善良的朋友。善良的朋友有他的局限性,你们不用觉得有太多背景,他的原话说我现在出去撒泼尿,你们大家接着走,这是他的原话。
借用李善友的话,激情梦想,坚韧不拔,与人为善,扭转乾坤。
该干啥干啥。
其实他就这个时候全身心坐在幕后,因为他是企业最大的个人股东,他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从职业经理人到老板是很难,但是从老板到职业经理人是难上加难。
我的感受这位先生说99等于0。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大鹏展翅,重铸辉煌。
从这件事我们创业的积极的一个教训,企业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能力,坚持梦想很重要,活下来更重要,对手不同打法不同,不一定坚持什么梦想,主要是活下来。
激情创业,理智经营。
总结之前先说一个引子,改革开放以来创业的人死了90%多,活着是很少,最典型电器行业,电视、彩电、冰箱80年代也3万多家,99.6%都死了,剩下0.4%,0.4%造成我们质量比较高、价格比较低。各种各样企业死了越多,对我们消费者是好事,不是坏事。正因为死了很多先烈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一个道理。
今天的两个问题,我分四个题来回答。第一个如何评价他告别自己创业舞台,都是大家观点我总结。第一个原因有这么六点:第一个和投资人有分歧,投资人有分歧人家钱多你钱少就没法呆。第二盈利的压力,不盈利老亏损,员工拿不到奖金也抱怨,老板没有利益也抱怨,自己作为经营人压力非常大,抗不住没跳楼就不错,只能退出。第三点没跳楼生死抉择我再干企业就死了,我这时候必须选择退。第四资本说了算,谁有钱谁说了算,不明着说暗着也得让你退。第五有同志说他累了想歇着,这也是一个观点,也很勉强。我问年龄70年代生人不会累。第六就是商业模式之争,他和陈天桥有不同的争论,这是大家我总结的六个原因。
六个原因目的是什么,有的嘉宾说觉得自己不行,赶紧急流勇退。第二种观点他比较识时务,大家觉得不合适,自己觉得不合适退下来。第三个观点他是一个聪明人,他在这儿退是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正好捞几千万,要不血本无归。
第二个问题牵扯到何去何从。刚才说原因、目的,何去何从呢?第一个比较好的预期,他有了一笔钱可以再去投资,再去创业。一种可以作为资本投资别的企业,一种是可以再创一个企业。第三点他可以一修养,全世界旅游到处看一看。第四个观点他可以学习,现在各种班有的是,骗子班有的是,可以去学一学,现在老接到首师大、北师大的博士班的短信邮件。
第四点景总猎眼看人来看,大家都没明说,我话音中听出来。第一点觉得他是一个创业型的人,他不是经营型的人,创出来不会管,必然走到这样的结局。第二点他这个人很聪明,这时候退出来是最好的时机,也是最佳的结局。
选择活动类型
奇正管理沙龙
HR实战论坛
往期同类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融创中国收购佳兆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