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才能给国有粮食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登记表平反补发工资

精益求精系列之理论篇――新成就
精益求精系列之理论篇――新成就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祖国大地,生机勃勃。创造新业绩,发展好形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统一行动。在全国各族人民满怀深情迎接十六大的时候,我们向同学们献上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报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成就辉煌。这些成就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把对十六大的期盼之情,转化为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体现为做好经济工作的实际行动,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精研47党支部
2002年10月
政策天地…………………………………………………1
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1
纵览全局…………………………………………………7
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7
评述中国发展的十大跨越…………………………………………………8
经济论坛…………………………………………………14
国企改革积极推进…………………………………………………………14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历史性变化…………………………………………16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面成效初现…………………………………………18
金融事业发展日新月异……………………………………………………19
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20
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25
人民生活迈向更加宽裕的小康……………………………………………26
后记………………………………………………………28
70年代末期改革和开放的起步
中国对改革的探索,早在50年代中期苏式集中计划经济刚一建立就已经开始,但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前,到底要改什么和向哪里改是并不明确的。只是经过&文革&期间的沉痛反思,市场的方向才以并不十分明确的形式浮现在人们的面前。
&文化大革命&的深重灾难,使人们重新思考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问题。于是,不少经济界和学术界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估价市场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
第一次正式重提这个问题,是在1978年7 ~9 月间讨论怎样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国务院务虚会&上。在&四人帮&覆灭以后,许多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提出应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例如,已经平反的孙冶方重提&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曾长期担任经济工作领导人的资深经济学家薛暮桥提出应当为长途贩运平反,要利用市场活跃流通,等等。
与此同时,在邓小平的脑海中也开始孕育市场经济的思想。他在为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就有&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一条。显然,这里已经孕育了市场经济思想的萌芽。一年以后,当邓小平在1979年11月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更明确地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
:&体制外&改革的全面铺开
年,中国经济改革形势出现了相当奇特的格局。这就是一方面出现了较之年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远为保守,主张要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思想回潮;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却以农村包干到户改革为契机,取得了市场取向改革的新突破。
在商品经济论遭到批判,城市国有经济的改革陷于停顿以后,已经在党中央取得领导地位的邓小平把改革的重点转向农村,打开了新的局面。
在这方面的重大转变是从禁止包产到户转为允许包产到户。1980年9 月,中共中央决定允许农民根据自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后仅仅两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家庭农场制,就在全国绝大多数农业人口中取代了人民公?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其中多数实行&交足了国家的、留够了集体的、剩下的全是我们自己的&
的&包干到户&制度。从此农村经济气象一新。在此基础上,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乡镇企业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在农业中的承包制改革取得进一步成功以后,中央政府顺着这条路子采取了一种有别于以国有经济为重点的、 &渐进主义&的&体制外先行&新战略。具体地说,就是不在国有经济中采取重大的改革步骤,而把改革的重点放到国有经济以外的部门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国有经济以外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增长,建立市场导向的新体制,并在新体制的基础上实现高速增长。这?体制外先行&的战略,也可以称为&增量改革&战略。
实行&增量改革&,不是一下子就把整个国民经济搞成市场经济,而是在占主体地位的国有经济内大体上保持原有的计划经济的基本架构,同时在国有经济之外开辟市场经济的新园地。实施这一战略的好处是:第一,不会在领导核心中引起大的争论;第二,国有企业的既有权力和利益得到了保护,引起的震动小;第三,干部也容易接受。
在中央领导人的支持和不少经济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
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虽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它毕竟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为中国的改革规定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正因为这样,邓小平对它作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理论上的突破和思想上的解放,给经济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正如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说的, &年期间我国财富有了巨额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多的年份也不过35亿元;年,每年平均增长已在137
亿元以上,增长水平比前一时期提高两倍多。在农村,继种植业80年代初的恢复性增长之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而使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由1980年的不足200
元增加到1987年的462.55元。在城市,由于企业获得了新的活力,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职工收入也有了很快的提高。年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最多的年份也不超过28元;年,每年平均增长都在150
元左右。即使扣除物价因素,后四年的平均增长率也是前几年平均增长率的3 倍半。
在1984年以后的几年中,决策层和理论界在实际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基本上是按照《决定》的思路继续拓展的。例如,《决定》把市场大体限制在商品市场的范围内,把要素市场排除在外,而1985年9
月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提出了&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的问题,强调发展商品、资金、劳务(即劳动力)、技术四大市场,这就使我们对于&商品经济&的理解更加接近于由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概念。
80年代末90年代初: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大论战
国民经济在不健全的经济体制下高速增长,再次引发了通货膨胀和经济秩序混乱。针对这些问题,1988年9 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治理整顿:(1
)紧缩货币供给;(2 )清理在建项目,控制投资规模,加强对投资的引导和监督;(3 )坚决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4 )借助行政命令,加强物价调控,整顿流通秩序。经过10个月左右的努力,到1989年6
月,治理整顿的部分目标已经实现。投资和消费需求都得到了控制,物价下降,经济增长回落。接着就出现了市场疲软和工业滑坡。经济再一次出现一管就死的问题说明,要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构建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在探索并越来越明确的新的经济体制。
但是,在1989年的&六四&风波以后,国内反对市场化改革的思潮抬头;国际上对中国的制裁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动荡与海湾战争,也增加了我们的困难。然而新的中央领导根据邓小平确定的方针,沉着应付,稳定了国内局势,继续对经济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
在计划经济的思想回潮中,有些人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对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政策进行批判。他们把计划和市场的问题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存废直接联系起来,提出这是一个姓&社&姓&资&的问题。他们运用类似80年代初期批判&商品经济论&时的论据和语言,断定&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而&把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市场取向'上,把'市场经济'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目标模式,就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范畴混淆了&。进而断言&市场取向等于资本主义取向&,&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于是,&市场化&被说成是
&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一项主要内容。这种针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进行有组织、有领导的大规模批判,不能不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极大的混乱,使他们无所适从。这样,就造成了年三年经济增长乏力,使我们失去了宝贵的时间。
1991年10月到12月间,中共中央领导召开了10次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的重要的座谈会,讨论的问题包括:(1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现状;(2
)苏东剧变的根本教训是什么;(3 )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会者在发言中不约而同地用这种或那种论点反驳了当时甚嚣尘上的开倒车论调,捍卫了改革的市场方向。这时,一个新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高潮已经蓄势待发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市场制度建设的全面展开
中国必须实行市场经济,是由1949年以来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反复证明的结论。整个80年代,以市场取向的&体制外&经济为主要推动力量所取得的空前成就,得到举世公认。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向计划经济开倒车的活动,却是&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到了1991年,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理论和政策已经没有多少追随者。这样,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登高一呼,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最热烈的响应。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直接面对干部群众,阐述了他对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基本观点。他讲得比过去更加直截了当:&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到这个时候,长达十几年的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论争基本上宣告结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终于得到了确立。
在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后,人们逐渐达到了这样的共识:无论是为了克服目前存在的通货膨胀等问题,还是为了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都需要加快关键部门的改革,尽快把整个经济的运作转移到市场制度的基础上。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宣布采取新的&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改革战略,不只在边缘地带进攻,而且要在国有部门打攻坚战,争取在宏观经济领域和微观经济领域的重点方面取得改革的突破,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本世纪末得以初步建立。《决定》为将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绘制了一幅蓝图。
从1994年开始按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的宏观经济改革,短短数年间就在过去认为是&老大难& 的宏观经济领域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外汇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全面改革和开放,促成了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92年到1997年的6 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11.5% ,进出口总额每年平均增长15.7%
,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6.8%.在这6 年中,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近2000 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也从1991年的217.1 亿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1389.9亿美元。
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从1978年末开始改革到1997年,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多方面的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轮廓也已清楚地浮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为了实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存在一个薄弱的环节,这就是国有经济的改革还不尽如人意。而且,由于国有经济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占有统治地位,支配着绝大部分经济资源,国有经济的改革不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难于全面建立。而且这方面的缺陷,正是我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政治发展中出现种种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
十五大最重要的理论和政治突破,在于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了建立这样的经济制度,十五大决定把按照&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定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999年9 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将根据十五大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方针,对如何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作出了进一步的决定。全会对于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领域作了比十五大更加明确的规定;把:&放天搞活&的范围从国有小型企业扩大到国有中型企业;要求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大中型企业中要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等等。所有这些决定,都将大大推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整个经济改革的进程。
经过这些调整和改革,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将呈现出以多种形式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相适应,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将主要扮演裁判员而非运动员的角色。各级政府不能越俎代庖,去处理应当由企业自行处理的人、财、物、产、供、销等问题,而要尽力办好自己应当办的事情,特别是要着重于竞技规则的设定和执行。这样,我国就进入了一个全面推进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关键时期。确立良好的法律框架,确立民主制度和建设法治国家,将是新的历史阶段中改革的主题曲
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又创增长7.8%的佳绩。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经受住了国内外种种复杂情况的考验,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持续前行。1989年到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6909.2亿元增长到95933.3亿元,年均增长9.3%;人均GDP由1512元提高到7543元,年均增长8.2%,并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计划目标。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国经济更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从1997年到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大大快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高。从1978年到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1997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位,2001年上升到第六位。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国民经济发展跃上新的台阶。目前,我国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在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位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和甘蔗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世界第二位,糖、原油产量分别居第三位和第五位。
我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018.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4609.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9倍,年均增长4.7%。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01年,粮食产量达4.5亿吨以上。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1607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42607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1.2倍,平均每年增长11.5%。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采取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经济继续快速增长。较大规模地发行了国债,集中力量建成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也促进了地区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优化,推动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青海钾肥等西部地区重大工程进展顺利。
实现小康,这是中国人的世代梦想。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回首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大以来的历程,辉煌的画卷展现于我们面前:
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13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成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
新华社为此特邀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经济学家邱晓华,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十个显著性跨越进行点评。
一、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6位,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新闻背景: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根据国际权威经济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0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二。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进入世界“重量级”阵容。
权威点评:短短13年,我国经济总量前移4位,名列第6位。这标志着中国已名副其实地跨入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薄弱、国土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一个值得骄傲的伟大成就。中国的进步,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够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新跨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中华民族的世代梦想成真。
新闻背景:上个世纪末,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2001年,我国人均GDP再上新台阶,突破900美元。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加速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权威点评:从“温饱”跨入“小康”,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任何贤能君主都没有完成的事业,圆了中华民族的世代梦想,是一个永载史册的了不起的成就。这一伟大的跨越,举世瞩目,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一个典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落脚点。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将使中国人民生活更上一层楼,达到更加富裕的程度。
三、国内市场出现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标志性转变,短缺时代基本结束。
新闻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从1998年开始,国内市场由短缺转为相对宽裕,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据国家经贸委调查,目前国内市场上已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品种,供过于求的占86%以上。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电视机、程控交换机、粮食、肉类、棉花、水产品、水果等产品产量,均雄居世界之首。
权威点评:商品短缺,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如今这一难题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得以解决。这一跨越,标志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人民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标志着宏观经济环境走向宽松,改革、调整、开放的空间和回旋余地进一步增大;标志着中国经济将由解决生产问题为主向解决需求问题为主的阶段转变。买方市场的形成,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也提出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取得新的发展。
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初步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轨。
新闻背景:13年来,我们不断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突出标志:一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实行指令性计划生产的工业品仅有5种,90%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三是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调控手段日趋完善。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权威点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轨,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将更多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求发展、求突破。制度的创新,必将为理论的创新、科技的创新注入新的动力,进而带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新的飞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五、外贸总量从第16位升至第6位,对外开放由局部开放转为全面开放。
新闻背景:200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098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3.4倍,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6位。1989年,我国外汇储备仅55.5亿美元,目前超过2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吸收外资已连续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1990年至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10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80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96%。去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此为标志,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权威点评:中国不开放,就必然落后,封闭起来没有希望。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居世界位次的不断前移,标志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标志着中国由贸易小国向贸易大国的跨越。投资环境的改善,经济的持续发展,体制法制环境的完善,社会政治的稳定,加上广阔的本土市场优势,使中国这块土地正在成为吸引国外投资者的热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标志着我国将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将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经受洗礼,再创辉煌。
六、国家财政实力由“弱”到“强”,财政体制由“大一统”向“公共财政”转变。
新闻背景:13年来,我国财力大为增强。199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2937亿元,1999年历史性地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1年达到16371亿元。我国财政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大一统财政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全面转轨。国家财力从经营性领域退出,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财政调控方式正在转变,财政职能日臻健全,一个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正在建立。
权威点评:一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如何,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13年来,中国财政逐步由弱到强,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的结果。财政状况的改善,大大增强了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在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实现社会公正,保证经济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经济结构在战略调整中升级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由一产、二产转变为二产、三产。
新闻背景: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我国三次产业结构逐步走向协调,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比41.6比31.3,调整为2001年的15.2比51.2比33.6。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从1990年的60.1比21.4比18.5,调整为2001年的50.0比22.3比27.7。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的主导力量。
权威点评:结构调整是中国发展的主线。中国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结构的不断优化,结构的不断优化,又为中国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13年来,我国的结构调整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由局部、单项的调整向全局性、系统性调整转变。结构的调整,促进了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更加协调的发展,提升了中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发展,已经逐步走上一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新的轨道。可以预期,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新阶段,我国经济将在结构调整中实现新的飞跃。
八、从优先发展东部地区,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布局正在新的广阔空间展开。
新闻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区域发展上实行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策略。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推进东部再创新优势的同时,开始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目前,西部大开发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仅最近三年,国家已经在西部地区新开工30多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
权威点评: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到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不但成功地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大局”,而且顺利地实现了“第二个大局”的良好开端。西部大开发,一个伟大的战略,一个历史的机遇,正在改变中国的经济版图,更新中国的山河面貌,拓展中国的发展空间。
九、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新闻背景:13年来,我国在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基本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二是耕地、水、矿产等战略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从1992年到2001年,我国创造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指数下降了32.8%。三是环境保护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仅最近5年全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即达4900亿元,是1997年以前全部投资总和的1.7倍。
权威点评: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繁荣向社会全面进步并举,向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转变,是中国发展的新战略,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发展模式的新选择,是中国政府对国家发展认识的新提高。13年来,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可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全社会对“我们生存的家园”的深切关怀,是一个惠及子孙后代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中华民族对于全球未来的积极贡献。
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育发展成就斐然。
新闻背景:1995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些年来,我国成功实施了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试验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动,硕果累累。特别是在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引起世界瞩目。在教育方面,全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壮年文盲。小学升学率提高了20.9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毛入学率由1990年的3.4%提高到2001年的12%。
权威点评: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是抢占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顺应这种趋势,提升中国的科技水平,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战略举措。教育是科技进步的根本,没有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不会有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中国的科技实力明显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正确的兴国战略的结果,必将为民族的腾飞插上双翼)
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然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境外上市公司实现利润均好于国外同类企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几家国企改革的排头兵企业,深化改革,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各项成本大大降低,竞争力迅速提高。我国石油板块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良好表现,堪称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初步形成;企业内部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逐步建立;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分离办社会职能等项改革稳步推进;一大批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特别是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顺利实现,使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重要主导作用。
推进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目标。到目前,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和各地选择的试点企业共2700户,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革;列入520户国家重点企业的514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有430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革。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推进,国企实力进一步壮大,经营状况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从整体效益上看,2000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08亿元,达历史最高水平。2001年,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等不利情况,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仍实现利润2330亿元,虽比上年略减,但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和人均税金等指标,都明显超过2000年。虽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个数从1998年的64737户,减少到2001年的46767户,但所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企业加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却仍保持同等水平,分别为33%和3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占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比重,从1998年的36%大幅提高到2001年的50%;上缴税金更是占到全部工业企业上缴税金的67%。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今天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系列报告会,农业部部长杜青林作了题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时期》的报告。
杜青林的报告充分说明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13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13年,也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13年。13年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亿万农民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这13年将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及时实施一系列重大决策。杜青林在报告中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概括:一是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理论。二是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三是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四是根据上世纪90年代后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及时作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并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基本目标。五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村民自治,加强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推动农村教育、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发展。13年来中央作出的这些重大决策和部署,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
杜青林在报告中列举了13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的六大历史性变化。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农业科技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特别是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林牧渔业共同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全方位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五是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费支出成倍增长,反映消费结构和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由54%下降到47.7%,进入小康区间。贫困人口由9600万人减少到292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11%降到3%以下。六是农村民主政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杜青林在报告中说,13年农村改革与发展光辉历程深刻说明,要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必须始终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出发,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依靠农民群众推进改革和发展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杜青林的报告强调指出,13年农业和农村的沧桑巨变,得益于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来源于亿万农民的辛勤耕耘和伟大创造,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展望未来,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一定会不断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1999年,我国开始全面着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三年来,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初见成效。
2001年与1998年相比,全国共调减粮食面积1.3亿亩,增加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面积9000多万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30.6%,增加了3.7个百分点。种植业开始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尤其是蔬菜、水果、花卉发展迅速,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2001年与1998年相比,全国肉类产量增加了623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增加了269.5万吨,增长13.4%;水产品产量增加了473万吨,增长12.1%。在近几年种粮效益下降的情况下,畜牧、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保证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优质稻种植面积已超过水稻总面积的一半,优质专用小麦占小麦总面积的25%,“双低”油菜籽种植面积占油菜籽总面积的56%,高油、高蛋白专用玉米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到7800万亩,畜禽、水产、果菜等鲜活农产品的优质率也有很大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很快。
现在,长江流域的水稻面积已经占到全国的65.7%,黄淮海平原的小麦面积占全国的60%,东北地区和冀、鲁、豫三省的玉米面积占全国的55%。油料作物也初步形成了长江流域油菜、黄淮海地区花生、东北地区大豆的生产布局。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一些有银行卡的人喜欢把它放在皮夹的最显眼处,那时候,全国平均每3800人才拥有一张银行卡;如今,银行卡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发卡量达4.38亿张,平均每3人就拥有一张卡。去年通过银行卡完成的交易额超过8万亿元,这个金额如果换成现钞,能装满4万辆东风牌大卡车。
像这样的变化在金融界还有很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金融事业发展日新月异。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01年底,我国共有3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9家城市商业银行、1049家城市信用社、38057家农村信用社、71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2家融资租赁公司、136家信托投资公司、109家证券公司、13家保险公司和191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截至2002年6月底,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3.2万亿元,比1989年增长近14倍,比1997年增长66%。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货币市场发展迅速,不仅为商业银行调剂短期头寸提供了场所,也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创造了条件。资本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到2002年4月底,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175家,筹集资本8101亿元,总市值约4.54万亿元,约合GDP的50%,投资者开户数已达6700万户。保险市场也获得了快速发展,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为2109亿元。
―――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初步建立。1998年,我国取消了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标志着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实现了从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近年来,我国还确立了与国情相适应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对外开放适度,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由1989年的55.5亿美元劲增至2002年8月底的2530亿美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是改革力度最大、进展最快的时期,是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的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经历了新旧体制的重大变革,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再就业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至2001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6.5亿人扩大到7.3亿人,增加8300万人,其中城镇新增6900万人,农村新增1400万人。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多数年份都保持在3%左右。在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又面临世界经济起伏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成功地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第三产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由1990年的18.5%提高到2001年的27.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60%下降到50%。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变化,表明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领域。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73.7%下降到2001年的67.2%,减少6.5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
再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扩大就业规模,开辟就业门路;二是对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的,给予优惠和扶持;三是加强就业服务;四是提高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能力;五是组织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1998年至200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有1700多万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再就业,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必须继续全面贯彻执行。
二、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
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初步形成。随着就业制度改革、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和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的地位逐步确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的整体推进,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客观环境明显改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导向机制初步形成。
就业渠道日趋多元化。社会职业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职业群体开始形成,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迅速兴起,就业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200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2.6万个,其中公共职业介绍机构1.8万个。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向社会提供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训练、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等内容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三化”建设取得较快进展。在全国100个试点城市中,职业介绍机构基本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可以及时快捷地向社会发布职业供求信息,并从去年起开始发布全国大中城市劳动力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对于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和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职业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基本确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迅速发展,为技术工人铺设了一条从初级技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才通道。全国累计有3500万人次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最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将对推动职业教育培训事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三、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加快,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服务制度逐步健全
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初步形成,流动就业管理服务制度逐步规范,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达1.3亿人,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在8000万人以上。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打开城门、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从自发的无序流动,到通过信息引导和劳务协作,组织引导民工有序流动;从农民工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到对农民工进城就业实行“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这一过程,顺应了时代要求,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日至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会议在深入分析当前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深刻阐明了再就业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党的十六大之前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四、两个确保不断巩固,三条社会保障线制度逐步完善
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断得到巩固。1998年至2002年6月底,全国累计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多万人,90%以上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中心的下岗职工基本都能按时领到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社会保险费。1998年到2002年6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离退休人数从2700多万人增加到3200多万人,每年平均增加150万人,基本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并补发历史拖欠215亿元。为落实两个确保,1998年至2001年,中央财政对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两个确保资金给予了专项补助,总额达1300亿元。实践证明,两个确保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重大举措,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衷心拥护,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
三条社会保障线(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1年底,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4亿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由1998年底的58万人增加到2001年底的312万人,四年累计提供失业保险待遇270多亿元,并向再就业服务中心调剂150亿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三条保障线的建立,有效地保障了下岗失业人员和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
五、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200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1.4亿人,是1990年参保人员的2倍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从“企业保险”向社会统筹的过渡,并确立了三方负担机制。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不仅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也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就近、便捷地领取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建立了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使广大离退休人员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到2002年8月底,覆盖人数达到8200万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行,从制度上有效保障了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医疗需求,解决了过去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下长期存在的拖欠职工医疗费的问题,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医疗费用初步得到控制。工伤、生育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为在全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累了经验。
六、职工工资增长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较快。
2001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0870元,是1990年的5倍多。1990年至2001年,职工工资年均增长率为15.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年均增长8.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经过提高三条保障线标准,加强三条保障线衔接,调整养老金待遇水平并重点向养老金水平低的人员倾斜,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状况逐步改善。在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对收入分配制度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坚持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提出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上的过分悬殊。提出要正确处理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人群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江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90年代中期先后两次缩短法定工作时间,从原先的每周工作48小时调整到每周工作44小时,再调整到每周工作40小时;法定节假日由7天增加到10天,每年形成三个黄金周。职工每年的累计休息时间由原来的59天增加到114天。
《劳动法》及相关法规相继颁布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的三方协商机制初步形成,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加强,对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面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不断开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国庆、中秋将至,漫步京城大小商场,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在北京京客隆超市的一家连锁店,记者听到一位中年女顾客向同伴“诉苦”:现在逛商场真让人犯愁,东西多得不知道该买啥才好。
这位女顾客的“诉苦”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城乡居民餐桌的日渐丰富,折射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累累硕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主要农产品供求已由长期短缺实现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使得普通百姓家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充实,越来越丰富。粮食产量:1978年为30477万吨;1989年增加到40755万吨;1996年,突破5万万吨大关,粮食人均占有量首次突破400公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近5年间,我国粮食平均年产量为48593万吨,高于“八五”时期的平均水平,说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地上升到新水平;棉、油、水产品等供大于求,产量已居全球首位。
新鲜蔬菜,应时佳果,活鱼活禽,鲜肉鲜奶,这些曾经长期短缺的东西如今已是百姓生活中的平常之物。统计表明,1989年以来,我国蔬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和水果6大鲜活农产品产量以年均7%―13%的速度增长,占据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年人均消费量大多超过国际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近。2001年,全国人均肉、蛋、奶产量分别为51公斤、18.8公斤、9公斤。目前,城镇居民蔬菜年人均占有量已达310余公斤,不少大中城市日上市蔬菜品种逾50个。
也许,再也没有比这些消费品的变化更能说明我们生活水平的变化了:在改革开放前,百元级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消费品还是人们家庭财富的象征;如今,千元级的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电话、移动电话等,早已不是稀罕物,而万元乃至十万元级的消费品如电脑、住房、汽车等,已经成为城镇居民家庭的新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五大以来,是我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时期。我们不仅实现了温饱有余,迈进了小康社会,而且开始迈向更加宽裕的小康。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在改革前一直在57%以上,1994年首次跌破50%的大关,2001年达到了37.9%。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1978年为67.7%,2000年跌破50%的大关,达到49.1%,2001年更降到47.7%。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状况。198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01.5元。到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6859.6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到2366.4元,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增长4.3%。与此同时,老百姓手里的存款也多了起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73762.4亿元,人均储蓄存款由22元增加到5780元。此外,居民还拥有外币存款、各种债券、股票等多种金融资产。
城镇居民生活变化最为显著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洗衣机92台、电冰箱82台、空调器36台、家用电脑13台。党的十五大以来,城镇居民消费中出现了新的热点和亮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结束了延续多年的实物分房制度,货币分房虽然才刚刚启动,却已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近两年房地产市场保持投资销售两旺,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例早已稳定保持在90%以上。
农民生活在食品、穿着、居住及拥有的家庭耐用品方面有明显改善。到2001年末,平均每百个农村住户拥有电视机105台,其中彩电54台,电风扇129台,洗衣机30台。目前,农民货币性生活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也已大大提高,我国农民已走出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圈子,步入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轨道。
神州喜迎盛会,人民意气风发。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是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全面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党委、清华大学团委研团委大力支持下,由精仪系研究生工作组、精仪系研团总支主持,精仪系各研究生党支部、团支部积极参与,“精益求精――精仪系迎接十六大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该活动分为理论篇、实践篇两部分,以经济建设及其巨大成就为主题的“喜看新成就”便是理论篇开篇之作。随后推出的学习资料将分别在政治、文化、三个代表等方面有所侧重。通过Email等手段,这些材料将先后发到精密仪器系全体研究生党团员手中,以同学自学与支部研究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供大家学习。随后,所有材料将上传到学生清华等网站供全校同学参考,并最终汇编成册。校团委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对此提供资助。
在精益求精――精仪系迎接十六大系列活动之实践篇中,同学们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走出清华,通过参观实践,切身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迎接十六大胜利召开。
十六大闭幕之后,我们将开展“精益求精――精仪系学习十六大系列活动”。理论篇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实践篇中,将以十六大精神指导全体研究生党员的学习生活与科研实践,努力取得更大成绩。
“喜看新成就”是精益求精――精仪系迎接十六大系列活动之理论篇第一份学习材料,大体分为三个部分。政策天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策的提出,实施以及政策的变化;纵览全局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经济论坛总结了国企、农业、金融、就业、社会保障、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上一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岗失业人员退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