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美中欧盟之外,被视为世界另一极喜光怎么样的是?

欧盟必然成为世界一极
||||||||||||||||
欧盟必然成为世界一极尽管欧洲各国对欧盟建设的最终模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欧盟将最终成为未来世界格局中的重要的一极。从法国总理今天发表的关于欧盟发展前景的演讲中可以看出,欧盟确实希望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声音,而且这一声音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与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不同。
国际评论家们都发现,在若斯潘的讲话中,他数次指名或不指名地批评美国。其中包括美国的单边主义、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霸权心态等。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欧洲对美国竭力追寻建立美国单极世界已经极为反感。欧盟建设―尽管欧盟仍然是美国的盟国―终会使欧盟继续发展,日益强大,最终将成为世界未来格局中的一极。这就是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均多次强调的多极化世界的前景。欧盟将成为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前景,在客观上将对美国所寻求的单极世界形成一个反制。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结构性―也就是不可调和性―的矛盾吗?
从若斯潘的讲话中看,他强调,欧盟建设首先是带给国际社会的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模式。它包含了欧洲的文化、历史和人民。欧洲作为一种人类进步的模式,在其建设过程中,正在日益表现出它的文明与美国、与其他大陆的不同,而正是这种不同,为人类带来了另一种参考。为此,若斯潘特别强调的是文化特性。这种文化特性不仅存在于欧盟内部―欧洲是世界文化的宝藏之一―同时也是对世界文化强权的一种反抗。若斯潘呼吁欧盟各国联合抵制“来自单一的文化产品的入侵”。因为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文明的最根本的原则”之一。若斯潘认为这不仅是欧盟所需要进行的一场斗争,也是地球上其他文明也同样需要共同进行的一场斗争。为此,若斯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加强欧盟内部文化创造性。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影视、传媒、网络等领域,若斯潘甚至提出要建立欧盟相应机制来鼓励文化创作。
其次,若斯潘认为,欧盟的另一个使命,是捍卫和平与民主。为此,若斯潘大声疾呼建立欧盟共同外交,特别是在欧盟利益所在地区;共同外交是欧盟惟一能够加强自己的声音,在与美国产生分歧的时候,能够有力地说出欧盟的“不”字的方式。人们已经在《京都协议》、在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在NMD等一系列问题上,欧盟正在小心地发出自己不同的声音。不仅仅在外交领域,在防务领域,若斯潘也在提出自己的主张。尽管他没有直接申明反对美国的NMD的立场,但他呼吁欧盟各国在这一特殊问题上必须加强协调,采取一个一致的欧盟的立场。若斯潘的潜台词是明明白白的:任何一个单独的欧洲国家,对NMD说一句反对,都是没有份量的。但如果是欧盟十五国共同以一个声音说声“不”字的话,结果就会不一样。欧洲的评论家认为,这证明若斯潘力主建立一个以欧盟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欧盟长期防务战略”。
若斯潘也没有忘记在环保问题上剌美国一下。若斯潘认为在“阻止独家利益阻碍整体利益”和“阻止寻求眼前利益而不顾社会正义和环境恶化”的斗争中,欧盟应该站在第一线。他强调,地球正在遭到威胁,为了人类的下一代,今天就必须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在美国故意逃避这一责任的时候,欧盟应该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挺身而出,带头进行斗争”。《京都协议》的字样没有直接出自若斯潘之口,但其弦外之音却是任何人都能听得懂的。
从若斯潘的演讲中可以看出,欧盟与美国确实正在渐行渐远。小布什最近所作的一连串的关于西方盟国安全、发展前景等演讲,在欧盟没有引起任何共鸣,相反,对美国怀疑之声却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这与中国、俄罗斯等其他地区对美国说“不”字,是有着共同之处的。一个共同的目标:多极世界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在悄悄地、缓慢地联系起来。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多极世界不是自动而来的,而是要求各国竭力去争取才有可能实现。美国正在全力加强世界的单极化趋势。面对这一挑战,赞同多极化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欧盟和中国,难道不应该大大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络与沟通,以共同谋求未来世界更多样化,多极化和更民主吗?郑若麟【】& 北约军事组织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中俄印欧美英六方共同建构世界新秩序
北约军事组织的全球化发展促进中俄印欧美英六方共同建构世界新秩序
关键字:&&&nbsp
摘要:当人类进入2l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世界形势特别是军事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北约作为有史以来西方最成功的军事、政治联盟,其强大的军事结构及其可有效推动美欧政策协调一致的联盟机制,在今后维护欧洲安全稳定和对付新的全球性挑战等方面,仍可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化突飞猛进使全球问题向纵深发展,凸显了全球主义。全球主义因其历史指向和大趋势而展示出极大的魅力,引起我们对全球政治理论的深层思考。多元文明的当代世界和多元文明的当代世界政治格局要求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为了说明世界秩序的性质、内容、功能、转型和结构,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来研究中俄印欧美英六方要在21世纪建立新的国际秩序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共同为建构世界共同利益的新秩序作出伟大的贡献。因此,本文通过全球化文明发展的新趋势选择全球治理的世界秩序新构建对现代世界体系神奇的发展和变革进行深刻剖析,客观认识到信息文明时代的全球大革命不像传统的政治革命,不是先占领电台和电视台再占领国家的重要权力机关,而是根本改变社会的基础和亚系统。它没有宣布新政府的施政纲领,而是指出解决世界问题、人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新途径。为了想象未来,我们需要新的思维、后工业时代人类的思维和后工业文明的思维。全球治理正是通过关注人类整体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塑造维护人类整体利益与秩序的规则、机制,以达到促进人类整体进步与发展的价值目标。
作者简介:
乐后圣,湖北宜都人。北京资深安全战略思想家,青年入伍中央警卫部队,曾任北京国财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现致力于太空安全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和平发展战略研究、并致力于儒释道医同现代文明融合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近年主要著作有《国家和平发展战略》、《和谐社会构建论》、《医道&&身国共治的人本文明》、《文化军事战略》等出版。
今年的春天利比亚战争和日本海啸核辐射几乎成为世界的焦点,对利比亚发动战争袭击的政治决策是来自4个大洲的29个国家在会议上做出,战争目标是联合国确定。这是美国遮遮掩掩指挥下的世界。美国这次以帝国中心影响建构世界新秩序的试验结果还有待观察,奥巴马总统在3月26日发表讲话说:&这就是国际社会应有的工作方式。应由更多国家来分担维护和平与安全的责任与代价,而不只是美国。&但是如果类似的冲突发生在墨西哥,美国肯定会承担起危机的重担,而不会放手让别人去处理。利比亚是欧洲眼中的墨西哥,因为利比亚同样在石油和移民这两个战略问题上具有重大影响力。因此,欧洲应该全面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但欧洲缺乏承担这份责任的所需要的军事资源和政治整合力量。利比亚战争从第一天开始,奥巴马就表达了尽早转交指挥权的愿望。奥巴马希望展开一场迷你战争,一场48小时的外科手术式的小规模行动,然后离开战场,让其他国家继续战斗。奥巴马总统在利比亚战争中调整了以往美国在海湾战争、两伊战争等战争中的战略帝国意图,那是因为美国在选择以新帝国主义构建恢复世界新秩序的战略意图的新选择。今天的奥巴马美国政府对中东、近东的安全问题是如此,对临近面对的未来亚洲太平洋地区朝鲜半岛的安全问题也会如此选择。
与冷战时期一样,当今全球大国之间的矛盾也需通过在整个体系边缘的贫穷地区发起军事冲突来释放。所谓的&第三世界&成为了全球争夺进行得最残酷地方。如果之前只是东方和西方、共产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冷酷竞争,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这种竞争现已变成以实现霸权为目的、更为复杂的力量对抗。除了昨天的主角仍在竞争,又有一些新的角色即将加入,争夺目的是&&基本原材料、势力范围、控制市场、战略通道、军事基地等。这其中包括西方国家痴迷的经典殖民主义方式,用暴力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强迫边缘社会加入新的世界秩序,这种做法最终将导致多极冲突和引发普遍战争。正在形成的或许是一个比爆发世界大战的上世纪更为恐怖的时代。战争在为资本主义危机寻找出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形成了一种自发机制,从不顾忌由此带来的风险有多大,由此为了推动&人类进步&,新帝国列强主义者满怀建构世界新秩序的巨大潜能与愿望,不惜完全摧毁其他文化。
中印关系的历史背景与展望
&&&&&&10GDPGDP199940321
199420067987.647.3%200496 200514
&&2000200200320061997&&2004102020052006123 45%
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与展望
21,,,,,,,200572006&&2007&&&&200&&&&&&&&&&&&&&2006334200515%4.72005131.5%7025%&&&&
200820092006
中欧关系的历史背景与展望
2090&&20032004&&-197519891975519784198519881989
1990200519891990101992199419951996199820011998200052003101120042005
200320041772.819752474200337720032004
20062006-2020084255.820084
中美关系的历史背景与展望
20051629487.31147.7200524.5%201660%30%&
199418.27720022003&&&&80
中英关系的历史背景与展望
103000&&&&50012543&&&&
英国于1950年承认新中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中英于1954年6月17日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3月13日升格为大使级。此后30多年,中英关系历经波折,总体上朝着积极稳定的方向发展。1997年7月,香港政权顺利交接后,两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1998年,中英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4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近年来英国日益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以务实态度看待中国崛起,主张深化对华合作,并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两国高层保持了经常性往来和联系,双方建立了总理年度会晤、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以及外交政策、人权、军控、南亚问题、非洲问题等磋商及对话机制。1998年朱F基总理与布莱尔首相实现互访,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伙伴关系。1999年江泽民主席成功访英,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对英国的首次国事访问。2002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英。2003年,双方分别成立旨在进一步提升两国关系和深化各领域合作的双边关系互动小组。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意建立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机制,并确定两国重点合作领域。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赴英国出席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9月,布莱尔首相访华,期间两国决定建立战略对话机制。11月,胡锦涛主席应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邀请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2006年9月,温总理对英国进行工作访问。10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英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2007年12月,杨洁篪外长访问英国。2008年1月,布朗首相首次正式访华。同年8月,布朗首相赴华观摩北京奥运会并出席闭幕式。
  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中英关于加强合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联合声明》,并签署了贸易、能源、文化等领域7项协议。4月,胡锦涛主席应邀出席在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并会见了布朗首相和查尔斯王储,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发展中英关系达成广泛共识。5月,王岐山副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主持第二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经济金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达成20多项共识。10月,戴秉国国务委员访问英国,会见了布朗首相、英国对华关系小组组长、财政大臣达林、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和保守党领袖卡梅伦。2010年1月,杨洁篪外长出席伦敦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期间,与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进行了双边会晤,双方强调要确保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发展。3月,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率访华,温家宝总理会见;双方同意提升中英战略对话级别,戴秉国务委员与米利班德举行了新一轮战略对话;杨洁篪外长与米利班德举行会谈。4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青海玉树地震向胡锦涛主席致信慰问。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多伦多20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英国首相卡梅伦,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扩大中英在双边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同月,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出席韩国20国集团财长会议前访华,王岐山副总理会见。7月,英国外交大臣黑格访华,温家宝总理会见,戴秉国务委员与黑格举行中英战略对话,杨洁篪外长与黑格举行会谈。黑格表示,英希进一步深化英中伙伴关系,加强双方各领域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并提出英中建立&促进经济增长的合作伙伴关系&。黑格重申,英国新政府在台湾和涉藏问题上坚持上届政府的政策,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8月,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贝林厄姆发表声明,就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及中国各地的洪涝灾害表示慰问。9月,英国国际贸易和投资特别代表安德鲁王子出席上海世博会英国馆日,王岐山副总理会见。
  2010年11月9日至1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率财政、商业、气候变化、教育四位大臣及50名企业家访华。胡锦涛主席会见,温家宝总理为其举行欢迎仪式并与其会谈,同随访的英国企业家座谈,李克强副总理会见并与其共同出席中英工商峰会。访问期间,两国还举行经济财金对话、经贸联委会、教育部长年度磋商和能源工作组会议。胡锦涛表示,中英互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中方重视发展同英国关系。双方应从21世纪全球视角和战略高度规划好两国关系。温家宝总理表示,中英是全面战略伙伴,两国关系具有丰富内涵。双方要加强政治互信和战略互信,维护和促进两国的根本利益。中方欢迎英国企业抓住机遇,扩大同中方的合作,英方应放宽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限制,以利双边贸易实现平衡、持续增长。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扩大对英投资,希望英方简化审批程序,解决中国人员赴英国签证难等问题。希望两国继续在教育、文化、卫生、青少年交流、奥运等领域开展活动,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卡梅伦表示,英国珍视同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愿意在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双边重要对话机制,加强交流,增进互信。英国始终把中国的发展视为机遇,希望同中国建立促进共同增长的经贸伙伴关系,主张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意加强在联合国安理会、20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和机制中的沟通和协作。
202121&50&&&300(&&)&10&55
1960&&19651973&&15183003501789()1968()19681968198919681989&&
&&&&()&&2l
2120&&&&207090&&&&()()
&&&&&&&&&&&&
全球治理有一种内在的全球情怀和鲜明的全球取向。无论是全球层面的全球治理,还是国内层面的全球治理,都要求以全球的视角思考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从而使人类的共同利益得到维护,并实现人类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正是这种全球情怀与倾向,突出了全球意识和全球价值的作用与意义。全球意识区别于国家、民族、群体意识,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全球意识强调、类整体性,即以全球的视野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整体性并不等同于共同性,当然两者有密切关系。全球价值包含两层涵义,首先是指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有其独立的价值,换言之,人类可视为一个新的价值主体,它不同于国家、民族、群体等主体;其次是指价值的普世性,即一种受到普世关怀、得到普世认可的价值。全球治理正是通过关注人类整体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塑造维护人类整体利益与秩序的规则、机制,以达到促进人类整体进步与发展的价值目标。因此,正如全球治理委员会所说,&全球价值观必须是全球治理的基石。& 同样,全球意识也是全球治理的前提。全球治理原本是诸多行为体在全球层面和跨国层面通过对话、协商、合作来应对全球问题,管理人类公共事务的。如遏制全球气候变暖、防治艾滋病、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金融危机等等。中国无疑已经参与并将积极参与国际社会自诸多治理活动,从而感受到全球治理的挑战与趋势。但毋庸讳言的是,由于中国主要以国家或政府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所以对中国而言全球层面的全球治理似乎与原来的国际治理并无区别。倒是国内日益增多的跨国合作,为中国勾勒出一个全球治理的新视角。这就是把全球治理从模糊的全球层面内化到清晰的国家层面,在本土上通过实施诸多跨国合作项目来感悟全球治理,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全球治理的认同。这里,涉及两个必须澄清的问题。一个是全球层面与国家层面的关系。全球治理聚焦于全球层面的机制、关系与活动,三大主体&&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世界公民运动在全球层面上展开对话、协商、合作,这是该理论的基本点。如果偏离了这个基本点,就会被认为是曲解了全球治理。但问题是主体的对话、协商合作仅仅存在于全球层面吗?如果在国家层面上也出现并实际推动着某些事务的治理,能否称之为全球治理呢?在一个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人们不仅关心在全球层面就某些问题、领域达成全球性制度、规范,以加强对人类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维护共同利益,而且会以跨国合作的方式,对虽存在于一国之内,但却会有全球性影响的问题与事务进行治理。这时,虽然现象上只是国家层面的治理,但其意义却是全球的,因此也符合全球治理的基本涵义。比如在中国环境、防治艾滋病和戒毒领域,存在着广泛的跨国合作。既有发达国家,又有以联合国为代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还有国际上有影响的非政府组织,它们构成国际纵队,同中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一起,开展着颇有成效的治理工作。这难道不是全球治理吗?当然是,因为中国在上述领域的进展与成就,无疑符合全人类的利益,也必将推进全球层面的环境治理和公共卫生状况的改善。所以,全球治理不能仅局限于全球层面的治理,也应关注国内层面的治理,该理论就会有更大的包容性。全球治理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遍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国际社会上看,一些非常敏感而重大的议题已被涉及,比如全球治理委员会关于改革联合国的主张。该主张的基本点是扩大世界公民运动的作用。首先,是在改造后的联合国体系中,增进民间社会的实际作用,而不是仅限于在改造后的结构中分配给它一些席位。其次,应承认联合国体系之外的民间社会所起作用的重要性。它提出的具体建议是建立一个作为辩论机构的&人民大会&,用来补充由各国政府代表的联合国大会。而在此之前,应为世界公民运动提供一个年度论坛。此外,关于建立国际刑事法庭、经济安全理事会等建议都关涉到全球性制度与机制的重构。与此同时,作用与日俱增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并不满足于仅仅参与发展援助、人道主义救援、环境保护以乏疾病防治等经济、社会事务。为国家所垄断的政治、军事、安全事务正成为非政府组织积极介入的新领域,比如对军备控制和防止核武器扩散施加影响力,推动并参与预防性外交,致力于国际人权保护等。
中国视野中的全球治理既然定位于国内层面的全球治理,那么所治理的对象就必须有所选择与限定,而在我们看来,最恰当的国内层面的全球治理对象,莫过于那些关涉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全球问题具有真正的全球性、公共性。全球治理指的是人类公共生活,不是某一地区、某一国家、某一民族、某一团体的事务,全球问题恰恰符合这一特点。当代人类关切的生态、环境、发展、资源、毒品、艾滋病、难民、人权、国际恐怖主义、太空开发与海洋利用等全球问题既关涉整个人类,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无论其存在还是影响都是全球的,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全球问题无疑需要在全球层面,通过对话、协商、合作确立一系列有效治理的机制、条约和规范,如全球气候变暖框架条约。但也必须同时重视这些问题在一个个具体国家、地区的改观与解决。全球问题在每个国家的表现程度、形式不尽相同,应对的方略和解决途径也会有差异,但正因为它的全球性和公共性,所以就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平台。当一个国家借助于国际社会和世界公民运动的力量,治理本国存在的全球问题时,这无疑是参与、推动全球治理的一种好方式。另一方面,全球问题具有超意识形态性,便于进行跨国合作,也易于避免某些政治上的麻烦与冲突。全球问题的超意识形态性是指其存在的普遍性、挑战的共同性、利益的相关性。全球问题不因你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存在,也不因你是发达国家就可避免,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中更一般的内容。正因为如此,全球问题所带来的挑战就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它所关涉的利益就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全球问题的这一显著特点,不仅有助于在全球层面达成合作的共识,形成有约束力的机制与条约,尤其适于在国内层面开展跨国合作,实施全球治理。道理显而易见,当他国、国际组织和世界公民运动试图介入一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事务时,必然会触动敏感的主权问题,从而导致激烈的反应,甚至纠纷。但对关乎经济、社会发展,指向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问题与事务,各国大都欢迎国际社会的介入,包括资金的投人、人员的培训、技术的支持,以及治理机制与方法的引进。对于国内层面的全球治理,将其治理对象锁定于全球问题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现实可行的。它既为全球层面的治理主体介入存在于一国,但却有全球影响的事务提供了可能,又能为主权国家接受。
如果说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世界公民运动潮流要求建立全球宪政共和主义的政治范式,那么中国则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更突出其民主共和的特点,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相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将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处理全球事务的豪迈宣言,也是全球政治范式之中国特色的最集中体现。根据世界公民运动要求世界秩序构建的发展趋势,从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视角深刻阐释了中国主流文化哲学对未来全球共和秩序建构中的战略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公民运动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加强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和潮流。世界公民运动在促进治理、善政和全球民主治理方面潜力巨大。为了充分挖掘这一潜力,提高全人类的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组织特别是非西方国家公民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增加公民社会组织的合法性、代表性、责任感,并为世界公民运动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全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完全脱离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但是政府与市场的失灵,尤其让以非政府组织、各种跨国社会团体、全球公民网络、社会运动等为其组成成员的全球公民社会的作用和优势凸现出来。如果可以用一个有吸引力的概念加以描述这种国际公共事务管理的状况的话,那就是全球治理。&它是使相互冲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全球治理的好处在于它既涉及主权又与主权无绝对联系,它允许非政府组织及非制度安排发挥作用,有时是绝对作用。&因此,认为全球化已经导致国际共同事务存在并有必要进行针对性治理的人,自然认同全球治理,就是以威胁主权国家为由反对国际公共事务管理的人,也较能接受全球治理。人类公共事务的管理需要权威,所以,全球治理离不开权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威,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权威,因为这种权威的确立和合法性不能用适用于民族国家的民主理论加以解释,它是多种主体协调、对话、合作的结果。同时必须懂得,全球治理扩大了政治权威,但并未取消国家和政府的权威。从权威的扩展而言,曾长期垄断政治权威的国家和政府,其权力有所减弱,不承认这一点是非理性的;但从国家和政府应当行使和保留的政治权威而言,至今并未减弱,也不应该减弱,更谈不上过时。
正在读取...
陈晓明 的近期作品[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职业日志]最新资讯
主要从事舆情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研究
商学院推荐课程
陈晓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当前位置:
>>>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
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B.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C.成立于1993年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题型: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盟的知识,欧盟成立于1993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故答案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主要考查你对&&二战后欧洲的联合,二战后日本的崛起&&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二战后欧洲的联合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欧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建立的国际组织,现拥有28个会员国。欧盟是世界上最有力的国际组织和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实体,在贸易、农业、金融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类似一个独立国家所组成的同盟。欧洲一体化特点:1.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2.货币一体化:使用单一货币──欧元。3.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4.欧盟国家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步调一致。 二战后的欧洲联合:1.背景:(1)经济:战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2)政治:消除战争的威胁,彻底消除法、德两国的矛盾;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必&& 须联合提高政治地位。(3)历史因素:西欧各国在文化和价值上有认同感。2.欧盟的发展历程:(1)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2)欧洲共同体(1967);(3)《马斯特里赫条约》(1991);(4)欧盟成立(1993);3.欧盟的性质: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4.欧盟成立的影响:(1)有利于欧洲的经济发展,能有效的取消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2)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的概念,促进欧洲走向联合;(3)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4)对世界的格局产生影响,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战后德国发展迅速的原因:1.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实行非军事化;2.政府积极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3.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4.联邦德国人民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5.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参加欧盟的主要国家:世界三大经济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日,它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临时机构。世贸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商品货物贸易。任务是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证充分就业的前提下,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配置;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的份额与其经济需要相称;保护和维护环境。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于日正式成立,日开始办理业务。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但在经营上有其独立性。任务是向成员国提供货款,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研究扩大基金组织的作用,提供技术援助和加强同其它国际机构的联系。3.世界银行(IBR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俗称,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其资金来自成员国交纳的基金和世界银行债券。二战后日本的崛起:1955年以后,日本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相同点:1.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全力进行经济建设;2.美国的经济扶植;3.利用高科技成就发展新兴工业;4.发展外向型经济;5.积极发展教育,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科技人才;6.坚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二战后日本发展的原因:1.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2.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3.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4.积极培养人才,发展科技;5.美国在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购以及战后扶植。日美关系演变:1.60年代建立经济伙伴关系;2.70年代建立政治伙伴关系;3.90年代建立军事伙伴关系。日本工业分布图: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135846456388664698889038534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极喜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