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最新方案养老退休具体方案

延迟退休应同时消除养老“双轨制”
来源:新京报
  【看点】
  《决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亮点1 延迟退休将采“渐进式”
  延迟退休不会一夜涨5岁
  数年前,“延迟退休年龄”一经学界、官方提出,就遭遇公众的巨大反对。此次重提“延迟退休”,究竟如何落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认为,与数年前不同,现在,我国的劳动力人口的绝对总量已开始下降,企业招工难问题凸显。这意味着,“我国的经济条件、就业条件,已经具备启动延迟退休年龄的时机。”
  但同时,提高退休年龄,还需要有政策条件。贡森坦言,公众对“延迟退休”提出疑问,就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缴费,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水平却非常高,而“一群不缴费的人,却让我们延迟退休,晚拿养老金”。“这从道义、法理上都说不过去”,贡森建议,国家要启动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还应尽快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的并轨方案。“当然,消除&双轨制&,我们不能要求一步到位,但至少要拿出建设性的可执行方案,以表明政府的决心和诚意。”
  此外,贡森强调,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不是一夜之间涨5岁,或涨10岁,而是一种渐进式的“延退”,可能平均到一年的退休年龄人群,只延长两到三个月。
  退休年龄提高后,延迟退休的老人还能否保障有合适的工作岗位?贡森提醒说,人社部应制定促进高年龄劳动人口就业的配套措施,从40、50人员就开始培训。
  亮点2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全国统筹消除养老待遇差别
  10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向媒体表示,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既注重全国的统一公平又兼顾地区发展和生活水平差异”。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养老金全国统筹,是解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地区间不公平、群体间不公平等诸多问题的改革突破口。
  郑秉文认为,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可以解决现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解决地区间的支付能力失衡;消除地方利益,养老基金有结余的省份,可以弥补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省份的资金缺口,财政补贴的规模会下降,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会提高。
  郑秉文认为,此次决定的一大亮点,在于提出了针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平衡”原则。郑秉文说,长期以来,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算细账,导致财政和保险制度本身边界不清。2012年,我国32个省级统筹单位中,14个省的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要靠财政补贴运转。而这种财政补贴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在很多地区已是老问题。“希望中央提出&精算平衡&原则后,能够督促主管部门算细账,找出制度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症改革”。
  亮点3 取消双轨制
  全国统筹是消除双轨制契机
  《决定》中,已明确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普通百姓,都公认“双轨制”长期存在,是目前我国养老金制度下的最大不公平。
  一个月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表示,消除双轨制应当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制度整体优化的核心任务之一。所谓“消除双轨制”,就是让机关事业单位也建立起与企业职工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承担相应的缴费义务,采取同样的待遇计发办法,真正实现养老权益的平等。
  郑秉文认为,实施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消除“双轨制”非常好的契机。顺应全国统筹的进程,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大幅降低缴费率,事业单位职工、机关公务员全部参加此次改革,全国城镇一个制度。
  郑秉文说,消除“双轨制”的改革,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若因种种阻力再停滞,利益固化,改革将难再启动。
  专家建议
  提出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
  提高退休年龄的改革,不是一夜之间涨五岁,或涨十岁。而是每一年,只涨两到三个月。
  比如,我是1960年生人,60岁退休;1961年出生的人,将在60岁零两个月退休。这样,经过二三十年的延退,整个人群的退休年龄,将提高五岁。这样,对未来20年后退休的人,是延迟五年退休,但对临近退休的人,实际影响并不大。这种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方案,对整个国家的就业形势来说,影响也非常小。
  提出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
  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退休年龄提高一个季度,每四年提高一岁,如此积累,直至男女实际退休年龄可以达到60岁。郑伟预测,照此方案,大约20年后,延迟退休对弥补养老金缺口,维护养老金收支平衡,会起到一定效果。
  养老统筹基金缺口超2万亿
  按照研究机构的估算,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缺口,超过2万亿。此外,和所有国家一样,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隐含债务缺口。根据中国银行的研究,2030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隐含债务,大概相当于当年GDP的38%左右,到2050年相当于60%左右。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55岁。但日前,在第五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长期测算及改革思路探讨》显示,目前,我国男性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6岁,女性实际退休年龄约50岁。
  他山之石
  美国:将领取全额养老金的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韩国:今年起,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由60岁调整为61岁,2033年将提高至65岁。
  加拿大:将领取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发达国家男性退休年龄多为65岁左右,女性60岁―65岁;发展中国家男性多为60岁左右,女性55岁―60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60多个国家的统计,中国女职工50岁退休,是全世界最早的国家之一。
  “延迟退休”的前世今生
  延迟退休只为男女平等
  2003年
  31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认为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周岁或50周岁退休,妨碍妇女获取平等劳动权利的机会。
  2005年
  多位代表委员就退休年龄改革问题再次提交议案,并引起广泛关注。
  2006年
  全国政协提案组收到5份关于男女同龄退休的提案,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对男女不同龄退休的合宪性提出疑义。
  2007年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邮政公司总经理王观首次提出,“延迟退休对整个社会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弥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
  首次提出养老金存“缺口”
  2008年11月
  人保部相关负责人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
  2010年9月
  “是否应推迟退休年龄”再度引发热议。起因是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
  老龄化加剧“延退”成共识
  2012年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突破2万亿,14省份养老金当期收不抵支,延迟退休在国内学界和政府达成共识。
  今年10月21日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官方考虑“延退”,更主要是老龄化大背景下,节约开始下降的有限的劳动力资源。
  今年11月7日
  贡森说,“我国劳动力绝对数量开始下降;一些地方和行业招工难问题凸显。经济条件、就业条件已具备启动延迟退休年龄的时机。”
  相关评论: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UN625)
原标题:延迟退休应同时消除养老“双轨制”
呼案与赵案像是两个极端。[]
数字之道:
新闻当事人:
主演:范冰冰/张丰毅/李治廷/张庭/周海媚/张钧甯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孙红雷/海清/孙茜/秦卫东/翟小兴
主演:甄子丹/周润发/郭富城/夏梓桐/陈乔恩
斯坦利•图齐/爱丽丝•伊芙
郑恺新拍电影中玩撕名牌
众导师休息室癖好大揭秘
潘长江忆往事落泪
清华学霸狂妄表现引不满
妇产科医生因高圆圆惜败
陈赫遭郑恺吹捧受惊
女星潜规则男演员
匆匆那年大结局
大鹏团队集体瘸腿
乔杉遭粉丝骚扰
社区热帖推荐
太疯狂了……[]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最新播报:
多套养老方案已提交 专家称2030前推延迟退休难度大
  多套养老方案已提交 专家称2030年前推行延迟退休难度大
  养老体制改革在一片争议声中步步逼近。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据了解,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定了多套改革备选方案,并要求在7月底提交有关部门讨论。
  8月12日,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率先在人民网上公开。方案提出,从2015年开始实施有步骤的延迟退休计划,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的目标。
  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案中认为,根据精算原理,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0岁,约在2030年中国人均寿命可能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将为65岁。目前我国男性职工60岁退休,女性职工50岁退休,艰苦岗位45岁退休,提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势在必行。
  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如下: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艰苦岗位的男女职工可以提前10年领取养老金。总之,从2015年开始,到2030年之前完成这项工作。(据《每日经济新闻》)
  专家:
  观点变成政策需时很长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记者说:“实行延迟退休必须是循序渐进、市场化的过程,短期内很难做。”
  郝演苏认为,人社部委托专家团队制定的改革备选方案,只是学术机构的学术观点,从经验来看,最后要变成政府机构的政策,需要很长时间。“结合一些教授的研究判断,2030年之前推行延迟退休政策难度很大。”郝演苏说。
[责任编辑:人社部:将建议弹性延迟领养老金年龄&推迟退休--财经--人民网
人社部:将建议弹性延迟领养老金年龄&推迟退休
&&&&来源:&&&&&
  昨天,人社部就社会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该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焦点-养老金  推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网友提出,弹性退休制度今年会否出台方案?  人社部称,退休年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政策,涉及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代际关系、社会保障平衡等多方面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  人社部提出,对于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龄问题,还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有观点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利于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增加退休后收入;也有利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也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仍供大于求,延长退休年龄,可能会挤压岗位供给,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形势。  目前,人社部正在对退休及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在总结国内外一些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国情,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论证,随着社会共识逐步增多,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观点-社保  吕井海:提高个人收入延长5年为宜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约5年前上海就在部分行业试点过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这一试点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长期未能实现做实个人账户的大环境有关。由于基本上是通过在职人员缴费,来为退休者发放养老金,加之目前人口老龄化加剧,因此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还是较大的。  从另一角度说,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能起到提高个人收入的积极作用。他介绍,从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来看,替代率约60%。也就是说,企业职工如在职时月薪为4000元,根据相应的缴费比例,退休后其每月拿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60%,即2400元。如果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一则相关人员可以延长拿到较高在职工资的时间,另一方面退休时由于缴费年限增加,还会带来养老金上涨的好处。  吕井海介绍,从国际上看,有些国家已经实施了65岁或者68岁退休的政策。如果延长10年,有些人身体条件可能不允许,而延长两三年则效果不明显,为此他建议,我国应以延长5年为宜。  据他了解,此前有关部门对上海试点进行的调查显示,至少有7成多的涉及人员赞成试点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  褚福灵:基金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向记者表示,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政策还是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迄今已经约40年,人口预期寿命提高,计划生育也使得缴费人数相应下降,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大变化,使得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如果实行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在此期间原本应退休者继续缴费,一方面弥补了基金总额的不足,另一方面又相对减少了基金的支出额。这将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和支出更平稳。  褚福灵同时强调,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是一项直接涉及民生和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为了降低由此可能带来的社会震动,使政策效益得以最大化,政策应不以一刀切的实施为宜,而应采取弹性介入的自愿原则来推行。  观点-就业  吕井海:应刺激经济新增岗位  吕井海介绍,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政策如果实施,也确实会出现老年人占用年轻人工作岗位的问题。对此,国家应该通过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新增更多的就业岗位,来缓解这个问题。  他分析,由于目前民营企业和外企、合资企业吸纳着大量就业人员,为了使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政策能顺利得到执行,似乎还是应该以一刀切的方式加以强制执行为宜。  褚福灵:每年或涉及上千万人  褚福灵则向记者透露,如果在全国实行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政策,每年可能会涉及上千万人,并由此导致年轻人无法进入这些岗位的问题。这一巨量岗位无法腾出,可能很难通过新开发岗位等方式一下子化解。  对此他建议,我国应尽快着手建立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制度。通过制度设计,可以采取分地区、分行业、分人群,以不同的标准逐步推行的步骤。  热词-医保  医保全国联网技术逐步具备  问题:实现异地医保到底难在哪儿,退休老人无法异地医保,很多被迫空巢。目前有没有医保全国联网的大致思路?  回应:人社部表示,将结合金保工程推进和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分层次逐步解决异地就医问题。  目前,全国劳动保障专网已实现全国范围的部省连通,省市联网已完成90%以上;各地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正在逐步统一,全国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一的核心应用软件,已在全国近400多个地市使用;社会保障卡的建设工作正在大力推进;部本级异地医疗费用结算平台建设也在抓紧建设中,可以说医疗保险全国联网的技术条件已逐步具备。  人社部正在积极推进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系统。电话咨询服务中心、互联网服务渠道和社区信息平台也在加快建设,逐步实现“异地居住、直接结算”、“一地呼入,全国咨询”的服务模式。  罕见病特效药将逐步进医保  问题:现在还是有好多药物没纳入医保,罕见病患者昂贵的医疗费用一直牵动人心。比如癌症病人的化疗费用和药物。国家能否将一些高价药纳入报销目录?  回应:人社部表示,当前医疗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医保药品目录确实未能涵盖所有肿瘤和罕见病的治疗药物。下一步,随着医疗保险筹资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新药特药的安全有效性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人社部会逐步将罕见病患者急需的特效药纳入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热词-公平  出规定保劳务派遣同工同酬  问题:劳务派遣人员何时才能实现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  回应:现实中劳务派遣工与用人单位直接用工确实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对此,在全国人大修改劳动合同法征求意见时,人社部将提出进一步明确同工同酬的立法建议。  下一步,人社部将在制定《劳务派遣规定》时进一步明确同工同酬规定,要求用工单位对相同工作岗位上本单位直接招用的劳动者与被派遣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工资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热词-绿卡  “绿卡”降门槛近期将出新政  问题: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落实得怎样了?对外籍海归人才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有哪些优惠措施?  回应:永久居留政策,即绿卡政策,是一个国家长期引进外籍人才、让外籍人才扎根的基本政策保障。随着近年来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迅速发展,我国绿卡门槛过高、程序复杂、适用范围小、相关待遇不够明确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研究解决。为此人社部和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赋予中国“绿卡”相关国民待遇和降低中国“绿卡”门槛的办法。目前文件已基本成形,将于近期下发实施。
[][][][][]
(责任编辑:朱瑶、曹华)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养老金改革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