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发行量以什么为基础,货币缺脸上的痣越来越多多,黄金也大幅度贬值

  某种资产,当前价格是P0,下一个时期价格为P1.  假设投资该资产的连续复利收益率为r,则有:P1=P0 * e^r  因此,r=ln(P1/P0)  假定这种资产是保值的,其时间价值恒定,在任何时刻能换到的东西,差不多一样多。  那么,货币对这种“保值的资产”的贬值率,等于r= ln(P1/P0)  比如黄金,1968年黄金价格为95.252245元/盎司;1969年黄金价格为101.1492075元/盎司。则1968年~1969年这一年期间,人民币对黄金的贬值率r=ln (101..252245)= 6.01%  参考黄金历史价格,用上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历年人民币对黄金的贬值率,如下表所示。      继续计算:  (1)1968年~2011年(共43年):人民币对黄金年均贬值率为10.95%  (2)1974年~2011年(共37年):人民币对黄金年均贬值率为9.68%  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双价制,宣告“金本位制”废除。  (3)1992年~2011年(共19年):人民币对黄金年均贬值率为9.03%  1992年,邓小平南巡,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98年~2012年(共13年):人民币对黄金年均贬值率为11.27%  1998年,商品房改革开始。  (5)年(共6年):人民币对黄金年均贬值率为17.89%  2005年,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再继续计算:  按照黄金价格折算世界GDP增长率,发现GDP增长率接近于0.
  这意味着,黄金价格的上涨,于GDP增长率基本保持一致。  同样的黄金,在不同时刻,所能买到的东西,差不多一样多。  也就是说,黄金是“保值”一种货币。
  在推导出黄金是一种“保值”的货币之后,就可以论证出,前面计算的人民币的贬值率,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黄金自年有一个14年的下跌长周期,跌幅达40%,从2001年至今上涨11年但却上涨了6倍,本身有补涨因素,也有价值重估,应该说5年内黄金风险极大也许会跌至1000美元一盎司以下,拭目以待。
  @优雅的思想  @@@@@@@@@@@@@@@@@@@@@@@@@@@@@@@@@@@@@@@@  写的很好啊,很有思考。我说说我的看法。  我觉得应该修正一下,可能会更加准确:世界GDP的年增长率接近于0,这个从逻辑上说不太过去,和人的主观判断,一般推理也不太一样。按理说,全世界人口在增加,劳动力在增加,而且劳动效率得到提升,那么GDP应该是增长的,增长率不应该接近于0。  因为根据作者的结论“按照黄金价格折算世界GDP增长率,发现GDP增长率接近于0”,假定黄金作为等价物的单位购买力不变,但黄金的总量是增长的(比如开采效率规模扩大,效率提高等),那么对应的全球GDP总量应该也是增长的,在这样情况下两者如果是等速增长,那么黄金是一种“保值”的货币。  然后,黄金由于开采效率的提升,那么它作为等价物的单位购买力应该是下降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和商品的价格是匹配的,因为商品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它的价值(价格)是下降的。  再进一步,如果黄金和商品的生产效率不一样,比如说商品的效率高,黄金的生产效率低,那么黄金相对于商品来说是更有价值,更贵,更保值。  反之亦然。  但不管怎么说,全球的黄金总价值和全球GDP总量都是应该增长的,只是增长的速度可能不一样。相比纸币,黄金至少应该是“保值”的。
  世界黄金产量历史数据          
  黄金价格趋势  
  黄金历史--上下五千年  1. Ancient History and Classical Era    5,000 years ago in Egypt and the Middle East: gold and other metals fulfilled the classical function of money (exchange, means of payment, and value storage). However gold coins were not yet widely used in economic transactions.  In 560 BC, Lydian king Croesus: He was the first to produce standardized gold coins which were of the same size and value. The minted coins guaranteed, besides its propaganda function, the value and quality of the precious metal.  In 225 BC, the Roman Empire used the first gold coins: This was a response to the devaluation of their silver currency, caused by the oversupply of silver coming from the new Roman colonies. Roman gold coins (Solidus) remained the dominant currency of Europe, northern Africa and Asia Minor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e 12th century.
  2. Medieval Times    In the Middle Ages, silver as preferred coin metal: Gold was more and more used only as a value storage instead of a means of payment, as this metal was rarer and more valuable than silver. The crusades and the expanding long-distance trade helped to reintroduce gold as a means of payment. In Mediaeval Europe gold had a value of 10 to 12 times that of silver.  In 1300 hallmarking: A system to check and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gold was established in London, creating a common standard for gold purity.  In the 14th and 15th century increase of gold value: The reasons were the decline of European mining,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new gold supplies. During the same time, coin production decreased by 80%. This made gold in circulation rarer, increased the price for this precious metal, and lead to a continuous deflation.
  3. Early Modern Times    Discovery, subjugation and plundering of America: The engagements in the New World brought large amounts of gold to Europe during the 16th century. The new gold supply first reversed deflation and later caused inflation in Spain, later in the rest of Europe, and even in Asia.  Second half of the 16th century, gold coins further lost their value: This is because gold coins were combined with other metals, such as copper, and lost its purity. More low-grade coins were brought into circulation due to the Seven Years War ().  Fixed gold-silver conversion rate and gold standard: In the United Kingdom, Sir Isaac Newton, warden of the Royal Mint, determined the conversion rate of gold and silver. This helped to ease the big fluctuations of gold coins. In 1774 the British Parliament introduced the gold standard. Here, the strengths of the currency is determined by the national gold reserves.  Bimetallism of th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y: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minted at the same time gold and silver coins. The basis was a fixed conversion rate between these two metals. In France, starting in 1795, the rate was 15:1, meaning that gold has a 15 times higher value than silver.
  4. Classic Gold Standard (1816 – 1914)    British Pound becomes reserve currency: On 22nd June 1816, Great Britain declared the gold currency as official national currency (Lord Liverpool’s Act). On 1st May 1821 the convertibility of Pound Sterling into gold was legally guaranteed. Other countries pegged their currencies to the British Pound, which made it a reserve currency. This happened while the British more and more dominated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rade relations.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Pound was used for two thirds of world trade and most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were held in this currency.  American Civil War and Gold Speculation: Between 1810 and 1833 the United States pursuit de facto the silver standard. The gold price was at US$ 19,39 for one ounce of fine gold. In 1834 (Coinage Act of 1834), the government set the exchange gold-silver exchange rate to 16:1 which implemented a de facto gold standard. The American Civil War (1861 – 1865) and the Black Friday at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24. September 1869) lead to spikes in gold price of US$ 591.12 and US$ 33,49, resp. per ounce. In 1879 the United States set the gold price to US$ 20,67 and returned to the gold standard. With the “Gold Standard Act” of 1900, gold became an official means of payment.
  5. Interwar Period (1918 – 1939)    Return to the Gold Standard: During wartime, central banks abolished the gold standard to be able to print more paper money which should help to finance the war. At the 1922 conference of Genoa central banks proposed to return to a partial gold standard to foster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stability. This was only a partial gold standard, as gold stayed in the central banks’ vaults. The gold was represented by paper notes.  The uncoordinated return to the gold standard resulted in over- and undervaluation of important currencies and lea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new gold standard as a regul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ts collapse was prompted by the Bank of England’s decision in 1933 to suspend redeeming gold. This meant, that citizens were not to receive anymore gold in exchange for banknotes.  Prohibition of Gol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33 Franklin D. Roosevelt prohibited the possession of gold by private citizens. Gold coins, bars and certificates had to be exchanged for a fixed price of US$ 20.67 per ounce. The only exception was gold for industrial or artistic purposes. The rationale was to prevent the circulation of privately owned gold which may have become a competing currency. A violation of this prohibition could result into a fine of US$ 100 (or US$ 1,708 at today’s value) or 10 years of prison. However, the biggest part of the population was not affected by this prohibition, as citizens still could keep up to five ounces of gold. Roosevelt’s prohibition was only abolished 40 years later. On 31st January 1934 the 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gold price was set to US$ 35.00 per ounce.
  6. Bretton Woods System (1944 – 1971)    Introduction of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This monetary order established the rules for global 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relations, being named after the conference of Bretton Woods, which took place in 1944 in a New Hampshire hotel of the same name. Bretton Woods promoted the US dollar to the reserve currency with a fixed exchange rate of US$ 35 for one ounce of gold. The currencies of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were tied to the US dollar.  Aim: As foreign currencies were pegged to the dollar, the gold rate could be set for a long time in advance.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also bound the United States to redeem the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foreign dollar reserves for gold. The aim of Bretton Woods was a barrier-free word trade based on fixed exchange rates. Two new institutions were to oversee the system. These were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Triffin Dilemma: In 1959, the Belgic-American economist Robert Triffin pointed out a flaw in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Foreign governments held more dollar reserves as the US central bank had gold reserves. Thus, to maintain the liquidity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more US dollars had to be printed. This however would result in a deficit of the United States’ balance of payments. Therefore, Triffin suggested creating an artificial currency. This was eventually considered with the special drawing rights.  London Gold Pool: In 1960 US foreign liabilities exceeded their national gold reserves. This proved a danger to Bretton Woods. To sustain the system, the USA and seven European nations agreed to employ market interventions to keep the gold rate at a certain rate.  Crisis: In 1967 the French president Charles de Gaulle declared that the Vietnam War made it impossible for France to continue with the payments for the London Gold Pool. In the same year,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ecided to devalue the British Pound. This resulted in a rush demand for gold.  Collapse: In 1969 several participants of Bretton Woods tried to redeem their dollar reserves for gold. However, the United States was not able to fulfill their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Foreign US dollar reserves were at that time so larg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not even have redeemed the dollar reserves of merely one participating country). In 1971 Nixon cancelled unilaterally the direct convertibility of the dollar to gold (Nixon shock). This led to a collapse of Bretton Woods and the fixed gold price of US$ 35 per ounce ceased to exist.  
  7. Bull Market: Upward Trend (1971 – 1980)    Abolishment of Bretton Woods: On 1st May 1972 the gold price jumped to over US$ 50 per ounce (US$265 inflation adjusted)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the 1864’s Black Friday.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1973 the currency markets had to be closed for fourteen days, after which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was succeeded by a system of flexible conversion rates, without any peg to gold and dollar.  The begin of gold trade: On 14th May 1973, the gold price broke through the threshold of US$ 100 per ounce (US$ 509 inflation-adjusted). On 14th November 1973, US President Gerald Ford legalized the possession of gold by private citizens. In the next years many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Japan, allowed its citizens to own and trade gold. In 1975 the New York Commodities Exchange was established and trading in gold futures could begin.  Jamaica Agreement: In 1976,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greed upon the future of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international currency system. With the Jamaica agreement the IMF eliminated the pegging of gold to the US dollar and accepted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Since then, currencies are fiat money, not redeemable by gold and theoretically the money supply is infinitely expandable.  In the 1970s industrial countries experienced stagflation with strong inflation, weak economic development, low productivity and high unemployment. This decade w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uncertainty in the financial world, the oil crisis, a strong increase of US national debt, a strong increase of money supply and a flight of investors into material assets. During this time, the gold price increased 15-fold.  On 27th December 1979 the gold price reached a new high of over US$ 500 per ounce (US$ 1,552 considering inflation). On 21st January 1980 the gold rate at the New York Commodities Exchange stood at US$ 873 (US$ 2,346 inflation adjusted). The reasons were the Iran crisis and the attempted occupation of Afghanistan by the Soviet Union. This all-time high marked the end of an upward-trend and set a record for gold for 28 years.
  8. Bear Market: Downward Trend (1980 – 2001)  In 1980, a 20 year-long gold bear market began. To end the economic stagnation, the US Treasury, among other things, limited the increase of money supply. In the short-term this resulted in a more severe recession and a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 However, this policy gradually stabilized the economy and controlled inflation. In the 1990s,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d under Bill Clinton an extended economic upturn (New Economy). In 1994, the New York Commodities Exchange merged with 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NYMEX). In 1999 the gold rate in London was at an all-time low of US$ 252,80 (US$ 336 inflation-adjusted).  After 1982 China allowed the possession of gold by its citizens. Furth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hanghai Gold Exchange in 2002 expanded considerably the gold trade und thus increased demand for this precious metal. Before that time, gold had to be sold to the Chinese Treasury. Within the next five years, China overtook the United States to become after India the second biggest gold buyer.  To regulate gold sales, and thus control the gold price, 15 European nations signed the Central Bank Gold Agreement, defining how much gold could be sold annually. The limitations were 400 per year or 2000 tons within five years (CBGA1 1999 – 2004). The second agreement, CBGA II (2004 – 2009), restricted gold sales to 500 tons annually. The third agreement, covering the years 2009 until 2014, set gold sales to a yearly 400 tons.
  9. Bull Market: Upward Trend (2001 – )  Since 2001 the gold price has risen steadily. This increase has a clear correlation with the growth of US national debt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US dollar relative to other currencies. In 2005 the gold price reached US$ 500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87.  Three years later, in 2008, the rate was at more than US$ 1,000. The financial crisis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physical gold and exchange traded funds (ETF). The gold reserves of the biggest gold ETF, SPDR Gold Trust, reached 2010 a record of 1320 tons. Therefore, this gold fund controlled more gold than the Chinese National Bank.  In the same year, several central banks planned to ramp up their gold reserves, among others the Chinese National Bank, 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 and the Central Bank of Russia.  December 2010, the gold price reached a new record of US$ 1431,60 per troy ounce. Compared to gold, the US$ experienced an all-time low. Reasons were uncertainties about a sustainable economic recovery, increasing inflation, possible corporate insolvencies and defaults of corporate bonds. Other drivers of demand for gold were growing national debt, low interest rates and an expansion of money supply. The decrease of gold production by 10 percent since 2001 and strong demand for jewelry and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were to other factors that have been driving up the value of gold.  August 2011, more than US$ 1900 for one ounce of gold. Investors are seeing in gold again a save heaven thanks to the US national debt, financial crisis in Europe and the fear of a new recession.  What will be next?
  黄金产量排名    
  黄金储备情况  
  黄金消耗情况  Since jewelry is the most common use of gold, gold consumption worldwide is most easily gauged by gold jewelry consumption. India is in this respect far and away the biggest consumer of gold. Here are the data for 2009 and 2010 of gold jewelry consumption by country in metric tons:  
  2009年黄金产量排名  Here is the breakdown of 100 top gold-producing nations in the world for 2009. China sits at the to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 runner up:  Country
Production(in kilograms)   1 China 320,000   2 United States 223,000   3 Australia 222,000   4 South Africa 197,698   5 Russian Federation 190,693   6 Peru 182,391   7 Indonesia 130,000   8 Canada 97,367   9 Uzbekistan 90,000   10 Ghana 86,000   11 Papua New Guinea 66,000   12 Brazil 60,000   13 Mexico 51,393   14 Colombia 47,837   15 Argentina 47,000   16 Mali 42,000   17 Chile 40,834   18 Tanzania, United Republic Of 40,000   19 Philippines 37,047   20 Kazakhstan 22,000   21 Guinea 18,083   22 Kyrgyzstan 16,950   23 Burkina Faso 13,500   24 New Zealand 13,442   25 Suriname 12,193   26 Turkey 12,000   27 Venezuela 10,500   28 Mongolia 9,803   29 Guatemala 8,485   30 Guyana 8,183   31 Mauritania 8,000   32 Japan 7,000   33 Finland 7,000   34 Bolivia 7,000   35 C?te D'ivoire 6,573   36 Senegal 5,600   37 Saudi Arabia 5,500   38 Sweden 5,000   39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5,000   40 Zimbabwe 4,200   41 Bulgaria 4,200   42 Spain 3,450   43 Nicaragua 3,400   44 Ethiopia 3,400   45 Viet Nam 3,000   46 Thailand 3,000   47 India 2,800   48 Malaysia 2,794   49 Uruguay 2,180   50 Honduras 2,127   51 Ecuador 2,092   52 Namibia 2,022   53 Congo,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2,000   54 Korea,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2,000   55 French Guiana 2,000   56 Niger 2,000   57 Georgia 2,000   58 Botswana 2,000   59 Sudan 1,922   60 Cameroon 1,600   61 Uganda 1,600   62 Zambia 1,500   63 France 1,500   64 Tajikistan 1,361   65 Morocco 1,200   66 Denmark 1,117   67 Fiji 1,040   68 Algeria 1,010   69 Armenia 944   70 Poland 814   71 Panama 800   72 Burundi 750   73 Liberia 600   74 Mozambique 511   75 Serbia 500   76 Costa Rica 500   77 Greece 500   78 Italy 450   79 Iran, Islamic Republic Of 400   80 Romania 400   81 Azerbaijan 353   82 Gabon 300   83 Kenya 300   84 Nigeria 200   85 Sierra Leone 200   86 Equatorial Guinea 200   87 Slovakia 200   88 United Kingdom 185   89 Korea, Republic Of 175   90 Dominican Republic 173   91 Myanmar 100   92 Chad 100   93 Congo 100   94 Madagascar 70   95 Eritrea 30   96 Oman 28   97 Rwanda 20   98 Benin 20   99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10   100 Belize 5
  黄金发展历史(另外一种描述)  1, 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之前)  在19世纪之前,因黄金极其稀有,黄金基本为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而一般平民很难拥有黄金。  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抢掠与赏赐成为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也因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2,金本位时期 (金本位制始于1816?年的英国,到19?世纪末,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金本位”)  1)进入19世纪初,淘金者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过去5千年产量的总和。由于黄金产量的增加,人类增加黄金需求才有了现实的物质条件,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进入了一个金本位时期。   2)1696年,英格兰开始了一次平常的货币重铸。但是,这次货币重铸却产生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结它造就了英国金本位的形成  3,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5月-1973年)  特点: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机构自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国,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这两个机构中的席位。   4,黄金非货币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正式取消黄金双价制,这意味着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  黄金非货币化使各国逐步放松了黄金管制,是当今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政策条件,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黄金制度上的非货币化与现实的非货币化进程存在着滞后现象。   现在商品实物黄金交易额不足总交易额的3%,9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黄金金融衍生物,而且世界各国央行仍保留了高达3.4?万吨的黄金储备。在1999 9?月26?日欧洲15?国央行的声明中,再次确认黄金仍是公认的金融资产。
  70年代黄金牛市行情  
  黄金储备情况  
  官方黄金储备  
  历年国内黄金产量()   年份 年产量(千克) 增减(%) 累计产量 (千克)  3 - 4,073   8 59.78 10,581   1 4.81 17,402   2 -5.41 23,854   0 -15.69 29,294   2 -11.54 34,106   1 -1.89 38,827   1 16.73 44,338   1 0.54 49,879   5 24.26 56,764   0 -4.28 63,354   8 -1.40 69,852   3 -43.78 73,505   3 0.00 77,158   4 37.53 82,182   8 16.80 88,050   4 33.33 95,874   4 22.11 105,428   5 -7.63 114,253   6 -33.98 120,079   1 43.34 128,430   3 26.25 138,973   1 13.64 150,954   4 14.13 164,628   3 7.82 179,371   2 -13.57 192,113   5 8.19 205,898   5 6.75 220,613   8 8.85 236,613   3 22.82 256,304   4 6.10 277,178   6 16.20 301,434   1 3.90 326,635   9 8.17 353,894   1 12.11 384,455   6 11.01 418,381   2 15.20 457,463   0 13.66 501,883   2 7.61 549,685   6 2.48 598,671   0 15.05 655,031   5 17.41 721,206   0 15.09 797,366   6 10.33 881,392   8 12.52 975,940   0 -4.60 1,066,140   5 20.18 1,174,545   7 11.26 1,295,152   8 37.93 1,461,510   3 6.77 1,639,133   9 -4.80 1,804,923   0 4.63 1,981,833   0 2.78 2,163,663   0 4.39 2,353,473   8 5.68 2,554,071   8 5.86 2,766,419   0 5.51 2,990,469   0 7.15 3,230,549   1 12.67 3,501,040
  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   年份 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3   1   2   7   3   3   0   1   2   3   1   6   7   0   7   8   1   1   9   8   7   9   9 (迅速贬值到8.600)   7   7   2   8   1   6   4   0   0   4   0(开始缓慢升值)   3   5   5  5  6  6   5
  黄金产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物品种类、数量的增加速度。所以,如果只使用黄金来计量物品的价格的话,物价应该是愈来愈便宜(相应的,黄金不仅“保值”,而且应该是“增值”)。  但是,因为取消金本位,使用纸币来衡量物价,这相当于有很多纸币来分担物价的尺度计量,导致黄金无法实现“增值”功能。  尽管如此,黄金价格仍然在上涨,上涨速度基本和GDP保持一致,在不同时期,所能买到的物品或劳务,都差不多一样多,所以“保值”。  本文只是分析出黄金的“保值”的一种特性。
  ----摘自百度百科----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符号。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自日成立以来,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了包括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人民币在ISO 4217简称为CNY(China Yuan),常用简写为RMB(Ren Min Bi);人民币货币符号为“ ¥”('Y'+'='),读音为“YUAN”。人民币按照材料的自然属性划分,有金属币(亦称硬币)、 纸币(亦称钞票)。无论纸币、硬币均等价流通。
  发行原则  人民币发行的三大原则:   (1)集中统一发行原则。集中是指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务院;统一是指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垄断货币发行,除中国人民银行外,任何地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行货币或者发行变相货币。     (2)计划发行原则。是指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计划地发行,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具体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3)经济发行原则。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这是人民币发行的最基本原则。与经济发行原则相对应的是财政发行,即根据财政收支情况发行货币。财政发行虽然能起到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但它破坏了币值稳定,是一种非理智的发行方法。所以,必须坚持经济发行原则。
  发行程序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负责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人民币发行基金是指由制钞厂解缴、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发行基金的调拔应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办理。     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主要通过普通银行的现金收付业务活动实现。商业银行存取款必须在人民银行开立存款户。人民银行在营业时间内,对商业银行办理现金存取业务。     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存取现金,以开户商业银行为单位办理;开户商业银行下属基层处(所)的现金,由开户商业银行调剂后统一向人民银行存取。     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金不足时,商业银行应填写现金支票,到当地人民银行在其存款账户余额内提取现金,于是人民币从发行库转移到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业务库,这意味着这部分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现金超过其业务库库存限额时,商业银行应将超过的部分填制现金交款单,送交人民银行。该部分人民币进入发行库,意味着退出流通领域。
  编辑本段流通领域    港澳     人民币在中国香港和澳门不是法定货币。他们有按基本法自行决定发行的港币和澳门币。但是现在港澳地区有些商店接受使用人民币交易,而一些香港的银行亦开设人民币窗口,容许市民存入﹑提取或转帐人民币现钞。日,中国人民银行委任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为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     台湾     台湾的法定货币为新台币,所有的买卖交易皆以新台币进行。所以,在台湾境内一般商家不接受使用人民币。台湾法律亦仅认为人民币是“有价证券”,不具有通货身份。台湾之银行一般均不接收人民币的兑换,但马祖和金门的金融机构、码头及航站分别在日和10月4日开办兑换人民币,每次上限为人民币两万元。日起,随着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周末包机”等“三通”实现,在台湾本岛可以在金融机构、码头及航站自由兑换但有一定的限度。     其它地区     人民币在朝鲜的外汇商店可以自由使用。     人民币在越南少数地区主要是北部边境可以使用。     人民币在新加坡部分商店可以使用。[2]
  发行简史    第一套人民币日--1953年12月陆续发行;     第二套人民币日--日陆续发行;     第三套人民币日--日陆续发行;     第四套人民币日--日陆续发行;     第五套人民币日以后发行。     目前,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目前流通的人民币,是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以第五套为主,两套人民币同时等值流通;流通的纸币有:1、2、5角,1、2、5、10、20、50、100元;硬币有1角、5角和1元。
  我们在研究金融市场时,常常提到M0,M1,M2,M3,L货币供应量,它们是什么意思?  首先谈谈什么是货币供应量(英文Monetary Aggregates) :它是计算具有不同变现能力的货币数量,表现货币总体结构的指标。  货币供应量构成如下:  M0---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非支票性储蓄存款  M3---M2+私有机构和公司的大额定期存款  L----M3+各种有价证券  在这三个层次中 ?  M。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M3货币供应指标,是一个衡量货币供应的主要指标,它包括钞票,硬币,活期存款和4年期的定期存款,即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欧洲央行用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来衡量通胀的压力。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从中选定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央行对M3每年设一个增长目标范围,高于范围的M3增长引起通胀担忧。  政府是不发放货币的  政府是 为央行发行的货币提供信用担保  相应的获得铸币税收入 但是铸币税收入是隐形的 他是通过政府指令央行替他偿还国债来冲销的。  央行向社会发放货币 大致有:印钞厂印发的现金纸币 资本项目下的票据和银行券发行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M1 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 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 之差是准货币。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系统。但我们多年了的M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比如,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非常固执和愚蠢的见解,认为美国人不储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呢?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项目下。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大量的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而中国则是严重货币短缺。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另外一个方面,美国及西方国家设立M系统是为了便于统计和调控印钞数量及观测经济动向。其中支票有大额和一般额度,这才是区分M1和M2的关键,也就是说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额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额度交易的。大额交易主要发生在大型公司之间和投资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M1、M2,由于支票的自由兑换性,二者都有实际的经济学意义。在货币总量上意义相同,但在资金用途上却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货币总量以M1出现,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以M2出现,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美联储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应如何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在货币总量则基本保持稳定 。
  M。、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中国历年货币供应量(M0_M1_M2)历史数据    1995年后的数据  
  一、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变动趋势和M2/GDP比率长期走势  长期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增长率保持在14%以上,2009年最高达到27.7%。金融危机之后,货币供应量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和贷款的快速增长而迅速增加,2010年10月M2余额已经达到70万亿元,货币存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  中国M2/GDP长期内呈上升趋势。2003年以前,随着外汇流入加大和国内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M2/GDP的值不断上升,从1980年的42.5%上升至2003年的162.9%。    2003年开始,人民银行加大了外汇对冲力度,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M2/GDP的值有所下降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约160%)。年,人民银行增加存款准备金工具锁定新增货币,M2/GDP的值下降至150%左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随着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的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新增贷款快速上升,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M2/GDP的值大幅上升至178%。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乘货币流通速度等于一般价格水平乘实际总产出,即 MV=PY。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前提下,可推导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价格增长率之和,即 m=p+y。由于我国M2/GDP在长期内呈上升趋势,这就表现为大部分年份M2的增长速度高于名义GDP增长速度,除2007年外,M2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实际GDP和居民消费价格增长速度之和。年间,若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M2增长速度平均高出GDP和CPI增长速度之和5.9个百分点。但分阶段看,2003年开始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增长后,2003年至2008年M2增速与实际GDP和居民消费价格增速之和的差距控制在5%以内,明显优于之前阶段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情况。
  二、货币供应量增长情况的国际比较  为了横向对比中国M2/GDP的水平,我们将中国与美国、英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国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从数据情况看,并不是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和GDP的比值就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值就高,没有一定的高低规律。中国与日本、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的广义货币对GDP比值是比较高的,超过了100%;美国、欧盟区、印度和印尼的比值则相对较低。从表2中可以发现,1990年以来各国广义货币对GDP比值普遍出现了逐步提高的趋势。一般在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广义货币对GDP比值会明显提高,这在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都较为明显。美国、英国、欧元区、日本年间广义货币对GDP比值都出现明显上升,反映了各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推动了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  当然,如何解释M2/GDP水平的国别差异和一国M2/GDP的变动,是一个需要进行理论探讨的问题。各国的广义货币统计口径不同,决定了不能简单进行横向比较。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很活跃,有些具有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未被统计进货币供应量中去;一些金融市场发达国家的非金融部门除从银行部门获得融资外还从其他渠道获得了大量融资,也纳入广义货币统计中。美国的M2/GDP的比率较低,但如果适当扩大货币的统计范围,使用包含机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M3/GDP,比值会有所上升,但2006年后美国不再公布M3数据;英国M3统计中包括回购协议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欧盟M3包括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期限超过2年的债券;日本2003年后对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重新进行定义,增加了M2指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L;韩国M2包含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印度的货币统计中M2统计口径较窄,2009年M2/GDP只有23.8%,其M3统计与各国通常的M2指标的可比性较强。  考虑到中国的准货币所包含的投资性质,在做国际比较时,如果将我国的M2/GDP与国外的更宽口径相比较,可能更具可比性。但无论按哪种指标进行比较,中国都属于M2/GDP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一,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
  三、中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  由于经济金融结构的特殊性,我国的货币供应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货币需求创造了自己的供给。从我国货币供给的创造过程看,可以按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的不同主渠道分为两个阶段,而在这两个阶段中,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应都有很强的被动性质。  (一)以再贷款为主要渠道注入基础货币的阶段  年,中央银行通过综合信贷计划规定银行的信用规模(贷款限额),并控制反映银行与客户信用关系的存贷款利率,从而严格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资金使用)。从决定信贷规模的决策程序来看,采取的是自下而上汇总信贷计划匡算数,由人民银行总行汇总确定总规模后分解下达正式计划的过程。由于信贷规模确定的决策过程受到了地方政府干预,从而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症传递到了信贷规模的制订决策过程,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人民银行总行”这样一种信贷扩张的倒逼机制。这种信贷倒逼,在经济总量上表现为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在货币上表现为信贷投放的过多。  1994年以前,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来源结构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人民银行对银行系统贷款,构成基础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来源,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67—73%。其次,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供给份额中呈不断上升趋势,在1980年下半期占人民银行总资产的3—5%,在1990年代上半期上升为7—14%。第三,中央银行对中央财政预算的透支与借款构成了基础货币供给的重要部分,为人民银行总资产的10—13%。这一阶段,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货币的供给在相当程度上由需求所影响或决定(谢平,俞乔,1996)。  (二)以外汇占款为主要渠道注入基础货币的阶段  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并轨的直接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由于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增加的被动性,货币当局只有通过收回再贷款来收缩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这意味着注入基础货币的主渠道从再贷款途径转变为外汇占款途径。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资本大量外逃和外汇储备增加额远低于经常账户顺差额的背景下,我国中央银行注入基础货币的主渠道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年间的外汇占款转变为以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和购买国债为主。  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并转而实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要政策工具的间接性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因资金充裕而不需要再贷款,同时外汇储备增加不多(仅50亿美元),基础货币出现负增长,由此使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有所下降。  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处于升值压力当中,货币当局为避免人民币汇率升值,主动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买进外汇,因此外汇储备大规模增加。即便是2005年7月实施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并且主动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2%,但是此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远低于国际社会的预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巨大。为防止升值过快,人民银行仍然被迫大量买入外汇,这就使得外汇储备以极快的速度在增加。货币当局在大量收兑外汇储备的同时,商业银行获得的超额准备金也大量增加(货币当局被动投放了相应的人民币)。
  四、内外部均衡目标引起的货币政策操作三阶段冲突  Mishkin()认为,按名义锚的不同,货币政策框架可分为汇率目标框架(exchange rate targeting)、货币目标框架(money targeting)、通货膨胀目标框架(inflation targeting)和没有显性名义锚的货币政策框架。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属于货币目标框架。但从外部平衡角度看,虽然1994年的外汇改革建立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是在长期实践中,年和年实行的实际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其余时间人民币汇率升值也在相当程度上可控。因此,在资本项目管制的基础上,一定意义上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可以归结为“内部显性货币目标、外部隐性汇率目标”的双中介目标框架。在货币政策日常操作中,中央银行力求同时实现基础货币投放适度、人民币利率水平可控和名义汇率基本稳定,追求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当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满足相关约束条件时,货币当局要同时实现两层目标,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矛盾。  (一)年汇率并轨初期,外汇储备增加和高通胀之间的矛盾  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体制改革和国内税制改革,鼓励出口和资本流入,使得国际收支开始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1994年外汇储备增加304亿美元,远远超过之前的外汇增加额,直到1997年央行都保持可观的购汇额度。为了保持基础货币投放额的稳定,在外汇占款大幅上升的同时,中央银行收回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央行资产结构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外汇占款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基础货币供应渠道。    从1993年开始,粮食价格上涨和经济结构性改革带来了通货膨胀水平的急剧上升,年达到高峰。而此时外汇大量流入,使得货币供应随之被动增加,虽然人民银行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基础货币的增长,但1994年货币供应量M2增速仍达到34.5%的高值,实际为通货膨胀的进一步上涨创造了货币条件。
  (二)年汇率固定时期,外汇储备增幅下降和通货紧缩之间的矛盾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大量外汇通过非正常手段外流,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远低于经常账户顺差额。这一期间,外汇占款和央行再贷款保持双低,基础货币投放不足。  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开始实行间接性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商业银行受制于资本金不足(实现资本充足率8%)和降低不良资产的双重压力,“惜贷”现象明显,其“货币创造”功能部分失效,货币乘数减小,这一时期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明显下降。1998年后国内经济陷入了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时期,外汇占款增长乏力引起的流动性紧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央行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通缩的能力。  
  (三)2003年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较强期间,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与抑制过剩流动性之间的矛盾  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和中国正式加入WTO, 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自2002起开始触底反弹,直到2008年都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自2001年起就开始大幅反弹,大量国际资本回流国内。人民银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被迫大量买入外汇,这就使得外汇储备以极快的速度增加。即便是2005年7月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主动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2%,但是此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远低于国际社会的预期,进一步的升值预期使得外汇流入继续加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采取各项措施鼓励和支持出口,外汇流入仍保持了危机前的规模,带动外汇占款的较快增长,同时中央银行在世界各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放松了对冲外汇流入的力度,外汇占款快速增长。同期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和各项贷款迅速增长。外汇占款增长和贷款的大幅增长共同带动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提高。
  五、人民银行对冲操作有效控制了货币增长,基本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  在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和结售汇体制下,大量国际收支顺差表现为人民银行的国外资产(外汇储备)增加,直接导致外汇占款迅速增长,从而造成基础货币被动增长。外汇占款的平均增长速度超过狭义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速度,导致近年来外汇冲销干预指数多数时间大于国际0.5—1.5的经验水平,表明中央银行所承受的外汇冲销干预压力相对较大。    2003年4月以来,人民银行开始以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作为调控基础货币的新形式,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1年期、3年期央行票据。从冲销操作的实际效果看,2006年10月前,央行通过发行央票基本实现了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  
  在央行票据推出的初始几年,央行票据对回收流动性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但是2006年后,票据回收流动性的效率不高,央行票据有效对冲比率呈下降趋势。新发行的央行票据不仅要对冲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而且要置换到期的央行票据,这种票据发行疲于应对票据兑付的局面,使得央行票据对货币流动性的调节力度明显受限。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净回笼的货币不断减少,冲销效率降低。    2006年开始我国频繁使用法定准备金政策进行货币对冲,效果明显。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上调3次、10次和6次,分别冻结流动性约1.1万亿元、2.1万亿元和2.7万亿元。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直接降低货币乘数,限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从货币乘数变动情况看, 年,连续19次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引起货币统计意义上的基础货币超常增长,货币乘数逐年回落,2008年M2货币乘数降为3.68。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外汇占款增速下降。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外汇对冲力度放缓,外汇对冲比率明显下降,同时巨量信贷投放引起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货币乘数也扭转了下降的趋势,M2货币乘数达到4.11。  
  《中国货币超发的原因和变动趋势分析》  -----张文
  1952年~2012年
存款利率调整数据 (年利率)  
14.40    14.40    14.40   
7.92    4.80    6.12    3.96   
3.24    3.96    5.40    5.76    6.84    7.20    8.64    11.34    11.34   
10.08   
7.56    7.56   
9.18    9.18   
10.98   
7.47    5.67   
5.22    4.77   
1.98    2.25   
3.87    4.14   
3.87    3.60    2.52    2.25    2.50    2.75    3.00    3.25    3.50    3.25
  调整时间 6个月-1年  
10.98   
10.98   
12.86   
10.98   
10.08   
  贷款利率   调整时间 6个月-1年  
10.98   
10.98   
12.86   
10.98   
10.08   
  kankan!
  商品房是否保值?      看1998年-2010年的,全国商品房价格走势,及计算。  这12年里,人民币年均贬值率为12.65%,而商品房年均收益率为9.56%,光看房价,是没有实现保值的。  不过,如果在持有房产期间,有出租收益3.09%的年收益 (这个似乎并不难),那么总体来看,全国的商品房,普遍是保值的。
  支持下楼主的数据,也很不容易!
  历年通货膨胀率数据  (上年=100)  1978年 0.7 %  1980年 7.5 %   1981年 2.4 %
  1982年 1.9 %  1983年 1.5 %   1984年 2.8 %   1985年 9.3 %   1986年 6.5 %   1987年 7.3 %   1988年 18.8 %  1989年 18.0 %  1990年 3.1 %  1991年 3.4 %
  1992年 6.4 %  1993年 14.7 %  1994年 24.1 %  1995年 17.1 %  1996年 8.3 %   1997年 2.8 %  1998年 -0.8 %  1999年 -1.4 %  2000年 0.4 %  2001年 0.7 %  2002年 -0.8 %  2003年 1.2 %  2004年 3.9 %  2005年 1.8 %  2006年 1.5 %  2007年 4.8 %  2008年 5.9 %   2009年 -0.7 %  2010年 3.3%  2011年 5.4%
  很多人会关心一个问题:过去某年的钱(比如说100元),和现在的多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差不多一样多。  经济学上,往往用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  就我们普通公平,不会去买飞机大炮之类的,一般就买食品、服装之类的消费品。  按照CPI以及通货膨胀率,进行计算,历年如下:  年度 通货膨胀率 购买力对比  1989
100  % 103.1  % 106.6054  % 113.4281456  % 130.102083  % 161.456685  % 189.0657781  % 204.7582377  % 210.4914684  % 208.8075366  % 205.8842311  % 206.707768  % 208.1547224  % 206.4894846  % 208.9673585  % 217.1170854  % 221.025193  % 224.3405709  % 235.1089183  % 248.9803445  % 247.237482  % 255.396319  % 269.1877202  ------  大意是,1989年的100元,所能买到的日常生活用品,2011年得用269元才能买到。  这是官方统计的数据,但我们的感受,不止这么多。
  我国CPI的调查范围  目前,我国用于计算CPI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部门分级确定。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抽样调查资料统一确定商品和服务项目的类别,设置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涵盖了城乡居民的全部消费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考虑到各地居民消费的传统习惯和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等因素,具体的代表规格品由各地确定后报国家统计局审定。规格品是指具有特定产地、规格、等级、牌号、花色等特征的具体商品。比如粮食制品是国家统一确定的一个基本分类,各地以代表性为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抽选与其他地区可能不相同的地方特色粮食制品。如北京选择的是馒头、火烧和大饼等规格品,贵阳选择的是米粉、卷粉和宽粉等规格品。考虑到大城市、小城市和县之间人口数量的巨大差异,在600种调查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最低要求基础上,对大城市的要求要多一些。如北京实际调查1429种,贵阳实际调查647种。如果把各地不同的规格品加总起来,全国CPI包括的规格品就有成千上万种。目前美国的CPI分为8大类211个基本分类、加拿大为8大类169个基本分类、日本为10大类585个代表规格品、澳大利亚为11大类87个基本分类。  对于升级换代比较快的工业产品,在实际操作中,为保证选取的规格品有代表性,代表规格品一年一定。如果该规格品年中失去代表性或完全从市场上消失,就必须要进行更换。在充分听取相关生产企业以及销售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及时选取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规格品进行替代,不允许也不会出现长期选用失去代表性或已被淘汰产品的情况。
  CPI的调查地点  当前,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等商业业态众多,农贸市场遍布城乡,在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价格调查工作的难度也大幅度增加。与不可能调查居民消费的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一样,也无必要在每一个销售场所和销售地点都开展价格调查,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商业业态、农贸市场以及服务类单位实施抽样调查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计算我国CPI的价格资料来源于31个省(区、市)共500个调查市县的5万个商业业态、农贸市场,以及医院、电影院等提供服务消费的单位,我们统称为价格调查点。这些调查点主要是依据经济普查获得的企业名录库以及有关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以零售额或经营规模为标志,从高到低排队随机等距抽选出来的,同时按照各种商业业态兼顾,大小兼顾以及区域分布合理的原则进行适当调整。  由于在人口和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差距,500个市县各自抽选的调查点数量差别也比较大。大中城市要明显多一些,小城市和县就相对要少一些。例如,北京抽选了1454个价格调查点,其中各种商业业态621个,农贸市场41个,服务类单位792个。贵阳抽选了136个价格调查点,其中各种商业业态68个,农贸市场9个,服务类单位59个。
  价格的采集方法  选定代表商品和确定价格调查点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选择什么方式来收集价格。目前,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实际通常采用派人直接调查、电话调查、企业报表、网上收集等方式相结合收集计算CPI所需的原始价格资料。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在各地成立了直属调查队,自此以来一直采用派人直接调查方式收集原始价格资料,目前分布在31个省(区、市)500个调查市县的价格调查员有4000人左右。  为保证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调查员必须要按照统一规范的“三定原则”即“定人、定点、定时”开展价格调查工作。“定人”是指同一个调查员一定时期内固定调查相同的商品项目,目的是让调查员更加专业、更加全面地熟悉和了解这些商品的特征及其属性,避免因不熟悉商品而误将两种不同的商品视为同一种商品的情况发生;“定点”是指固定调查员采集价格的地方(调查点),目的是让调查员熟悉和了解价格调查点的基本情况,便于向销售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咨询有效的价格交易信息,准确采集不同采价日同一种商品同一地点的可比价格;“定时”是指固定调查员调查价格的具体时间,保证价格同“时”可比,比如调查农贸市场的蔬菜价格,上一次的调查时间是上午9时,下一次的调查时间也必须是上午9时,若改为12时或下午其他时间,这两次的价格就不可比,调查采集的价格就不能用于计算价格指数。  目前,对于CPI中的粮食、猪牛羊肉、蔬菜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相对比较频繁的食品,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对于服装鞋帽、耐用消费品、交通通信工具等大部分工业产品,每月调查2-3次价格;对于水、电等政府定价项目,每月调查核实一次价格。  统计信息化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从今年年初开始,国家统计局已经在全国50个城市启动了全新的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为这些城市的调查员配备了CPI手持数据采集器,配备这一设备的调查员只要将现场采集到的价格信息输入其中,就能立即传送到国家统计局。这套系统还具有调查员定时定位、数据修改痕迹记忆等诸多功能,为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1年国家统计局将进一步扩大CPI手持数据采集器的使用范围,争取让每一名调查员都配备上这一设备,这样既可减轻调查员的工作负担,也可保障源头价格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权数资料来源  收集齐价格资料以后,就可以计算单个商品或服务项目以及262个基本分类的价格指数,但还不能计算类别价格指数,还需要各类别相应的权数。在统计中,用来衡量个体对总体作用大小的数值叫权数。权数一般用百分数(%)或千分数(‰)来表示,又称比重。CPI中的权数,是指每一类别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在居民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我国CPI中的权数,主要是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详细比重确定的。这些资料可以在国家统计局公开编辑出版的有关年鉴中查到。现行制度规定,CPI中的权数每五年调整一次。但同时也考虑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加之我们每年都有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抽样调查资料,因此每年还要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变动及相关资料对权数进行一次相应的调整。  受城乡差别的影响,我国城乡住户调查样本的抽选方法略有差异,但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即以省为总体,对于主要收入和支出数据,在95%的把握度下,抽样误差控制在3%以内。在此要求下,城镇住户调查采取多阶段、二相、随机等距方法确定样本。第一步:以省为总体确定调查市县。将省内所有市县按照职工平均工资排序,以人口累计数为辅助指标,随机起点,等距抽选调查市县。第二步:在每个调查市县确定调查户。按照市县抽居委会、居委会抽住户的方法抽选一个大样本。搜集大样本住户基本情况数据,用每户人均收入排序,从中抽选一个小样本(也称二相样本)作为常规调查户,进行连续跟踪记账调查。目前,参加全国城镇住户调查汇总的全部调查市县数为476个。  农村住户调查采取三阶段、对称等距、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即省抽县、县抽村、村抽户。首先是将省内所有县按照人均收入(或粮食产量)排序,以人口累计数为辅助指标,随机起点,对称等距抽选调查县,然后采用类似抽选方法,在每个调查县抽选调查村,在每个调查村采用随机等距方法抽选调查户。目前,参加全国农村住户调查汇总的全部调查县数为883个。  抽选出来的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采取记流水账的方式,日复一日一笔一笔记录他们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数据,调查员每月上门核实、收集账本,然后进行整理、编码、录入、审核、上报。国家统计局直接采用居民家庭的记账资料,分别汇总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CPI的汇总计算方法  有了权数资料和基本分类价格指数,就可以计算类别价格指数以及CPI。CPI的汇总计算方法相对复杂一些,有比较强的专业性。我国采用的汇总计算方法与其他国家基本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仅仅汇总计算国家一级的CPI,计算分州、分城市等分区域CPI的国家不多。我国的情况相对特殊一些,既有分省的CPI,部分市县也计算CPI。基本汇总计算过程是:  首先,市县统计部门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流通和消费价格统计调查制度》,按照统一的统计标准、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要求,结合当地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计算本市县的CPI。  其次,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对辖区内市县统计部门计算的CPI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后,按人口和消费水平加权汇总计算本省(区、市)的CPI。  最后,国家统计局对各省(区、市)计算的CPI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后,按人口和消费水平加权汇总计算全国的CPI。(中国统计信息网)
  国内对CPI统计的质疑之一,是认为权重处理有问题:居住权重太小,食品权重太大。  对比国外,如下:    2009年,各国权重对比    从数据看,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重是在下降。  在1980年前后的年代,中国人民的消费,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食品消费比重打,是可以理解的。
  对CPI的统计,质疑之二:权重调整太慢    消费结构在快速变化  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有这个特征。像欧美发达国家,消费结构比较稳定。  如果要比较接近真实地反应CPI,那么,最好是一年调整一次权重。  但是,中国的CPI权重统计调整并不是这样。  这种情况下,可能用几年前陈旧的消费结构以及权重,来计算当前的CPI,这样误差是很大的。
  不知人民币以后对美元还能升值吗
  火钳刘明  
            
  董藩说:今天我说25年后全国均价每平米可能达到9万,北京80万,最高要千万,信吗?信吧!  据统计,2010年,全国商品房均价是6500元。  如果人民币对房子的年均贬值率为17.89%  那么,25年以后,商品房价会是多少呢  6500 * (1+17.89%)^25 =39.80万元。  而如果25年后,全国房价没平达到9万元,人民币对房子的年均贬值率应该为多少呢?  6500 * (1+r)^25 =90000  ln (1+r) ^25 = ln()=2.63  25 * ln (1+r)=2.63  ln(1+r)=2.63/25=0.15051  1+r = e ^0.8  r=0.%  也就是说,只要人们币对房子的贬值率,在11.08%左右,全国房价将在25年以后达到9万/平。  这种情况下,房价涨速如何,举例如下:  1,  6500 * (1+11.08%) ^ 3 = 6500 * 1.37=8900  三年以后,全国房价会涨37%,到达8900元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近三年以来,全国房价翻一翻的地方很多,不止这个37%)  2,  6500 * (1+11.08%) ^ 5 = 6500 * 1.69=10900元  5年以后,房价会上涨69%,达到10900元  (以过去五年的情况来看,房价翻2倍的地方也很多)  总体算下来,董藩的预测比较靠谱,甚至可以说谨慎了点。可能实际的涨幅和价格,会超过他的预测。
  呵呵。可惜二八定律注定了。傻空们阴暗心理导致终身踏空。损人不利己的傻缺门。
  @情ee 4楼
22:03:33  黄金自年有一个14年的下跌长周期,跌幅达40%,从2001年至今上涨11年但却上涨了6倍,本身有补涨因素,也有价值重估,应该说5年内黄金风险极大也许会跌至1000美元一盎司以下,拭目以待。  -----------------------------  这个也是牛人?  牛人?  牛人?
  牛人  
  好东西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白发越来越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