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可以用来衡量单项资产风险大小的有:A.收益的预期值 B.方差 C.方差和标准差公式 D.标准离差率

等级:书童 |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内容
2013年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第二章基础讲义2.2:风险与收益
日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二、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  (一)风险的概念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风险就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二)风险衡量  资产的风险是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其大小可用资产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来衡量。离散程度是指资产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与预期收益率的偏差。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  【例题】(2008年第二大题第29小题)下列各项中,能够衡量风险的指标有( )。  A.方差     B.标准差     C.期望值     D.标准离差率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   1.概率分布  概率就是用百分数或小数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及出现某种结果可能性大小的数值。所有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之和必定为1。因此,概率必须符合下列两个要求:    将随机事件各种可能的结果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同时列出各结果出现的相应概率,这一完整的描述称为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离散型分布,也称不连续的概率分布,其特点是概率分布在各个特定的点(指X值)上。另一种是连续型分布,其特点是概率分布在连续图像的两点之间的区间上。两者的区别在于,离续型分布中的概率是可数的,而连续型分布中的概率是不可数的。  2.期望值  期望值是一个概率分布中的所有可能结果,以各自相应的概率为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值,是加权平均的中心值,通常用符号表示。  【例2-23】某企业有A、B两个投资项目,两个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及其概率分布情况如表2-2所示,试计算两个项目的期望收益率。  表2-2 A项目和B项目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
项目实施情况
该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投资收益率
  『正确答案』根据公式分别计算项目A和项目B的期望投资收益率分别为:  项目A的期望投资收益率=0.2×0.15+0.6×0.1+0.2×0=9%  项目B的期望投资收益率=0.3×0.2+0.4×0.15+0.3×(-0.1)=9%  3.离散程度  离散程度是用以衡量风险大小的统计指标。一般说来,离散程度越大,风险越大;离散程度越小,风险越小。本书主要介绍方差、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三项指标。    标准离差以绝对数衡量决策方案的风险,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越小,则风险越小。  (3)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同期望值之比,通常用符号V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是一个相对指标,它以相对数反映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方差和标准离差作为绝对数,只适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度的比较。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评价和比较其各自的风险程度只能借助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  【例2-25】现仍以【例2-23】中的有关数据为依据,分别计算项目A和项目B的标准离差率为:     当然,在此例中项目A和项目B的期望投资收益率是相等的,可以直接根据标准离差来比较两个项目的风险水平。但如比较项目的期望收益率不同,则一定要计算标准离差率才能进行比较。  通过上述方法将决策方案的风险加以量化后,决策者便可据此做出决策。对于单个方案,决策者可根据其标准离差(率)的大小,并将其同设定的可接受的此项指标最高限值对比,看前者是否低于后者,然后做出取舍。对于多方案择优,决策者的行动准则应是选择低风险高收益的方案,即选择标准离差最低、期望收益最高的方案。然而高收益往往伴有高风险,低收益方案其风险程度往往也较低。对风险比较反感的人可能会选择期望收益较低同时风险也较低的方案,喜冒风险的人则可能选择风险虽高但同时收益也高的方案。  【例题】(2003年第一大题第1小题)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2%,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比较甲、乙两方案风险大小应采用的指标是( )。  A.方差     B.净现值    C.标准离差   D.标准离差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期望投资收益率相等,可以直接根据标准离差来比较两个项目的风险水平。但如比较项目的期望收益率不同,则一定要计算标准离差率才能进行比较。   (三)风险对策  1.规避风险  当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的利润予以抵消时,避免风险是最可行的简单方法。避免风险例子包括: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可能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项目;新产品在试制阶段发现诸多问题而果断停止试制。  2.减少风险  减少风险主要有两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的发生;二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和降低风险损害程度。减少风险的常用方法有:进行准确的预测;对决策进行多方案优选和相机替代;及时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信息;在发展新产品前,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实行设备预防检修制度以减少设备事故;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进行预先的技术模拟试验,采用可靠的保护和安全措施;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多品种的投资以分散风险。  3.转移风险  企业以一定代价(如保险费、赢利机会、担保费和利息等),采取某种方式(如参加保险、信用担保、租赁经营、套期交易、票据贴现等),将风险损失转嫁给他人承担。如向专业性保险公司投保;采取合资、联营、增发新股、发行债券、联合开发等措施实现风险共担;通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战略联盟、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4.接受风险  接受风险包括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两种。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行,有计划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例题】(2005年第二大题第33小题)下列项目中,属于转移风险对策的有( )。  A.进行准确的预测  B.向保险公司投保  C.租赁经营   D.业务外包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属于减少风险。   【例题】(2005年第三大题第88小题)对可能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的项目,企业应主动采取合资、联营和联合开发等措施,以规避风险。(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合资、联营和联合开发属于转移风险的方法。   【例题】(2006年第二大题第33小题)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管理风险对策的有( )。  A.规避风险  B.减少风险  C.转移风险   D.接受风险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财务管理风险对策包括: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   (四)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指为了实现目标,企业或个体投资者在承担风险的种类、大小等方面的基本态度。  可以按照其对风险的偏好分为风险回避者、风险追求者和风险中立者。  1.风险回避者  当预期收益率相同时,风险回避者都会偏好于具有低风险的资产;而对于同样风险的资产,他们则都会钟情于具有高预期收益的资产。一般的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都是风险回避者。  2.风险追求者  与风险回避者恰恰相反,风险追求者主动追求风险,喜欢收益的波动胜于喜欢收益的稳定。他们选择资产的原则是:当预期收益相同时,选择风险大的,因为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效用。  3.风险中立者  风险中立者既不回避风险,也不主动追求风险。他们选择资产的唯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风险状况如何。  【例题】(2008年第一大题第6小题)某投资者选择资产的唯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风险状况如何,则该投资者属于( )。  A.风险爱好者 B.风险回避者 C.风险追求者 D.风险中立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风险中立者既不回避风险,也不主动追求风险。他们选择资产的唯一标准是预期收益的大小,而不管风险状况如何。
  备考攻略:
  ◇&233网校提醒广大考生可依据,有效进行!另外,网校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学员可以选报、、、等个性化辅导班次,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
责编:chenying&&
课程专业名称
原价/优惠价
¥200 / ¥200
¥200 / ¥200
¥200 / ¥2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差 标准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