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等教育大众化化招商模式让人难以信服

【经营管理】团队中10种“让人无法忍受”的人,如何对付他们?
评论: 0|来自: 聪慧网
摘要: 让人难以忍受的人无处不在,而且我们每个人身边几乎都有一两个这种让你恨不得在他脸上打一拳的人。这种人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也有可能出现在你的工作中,也许你所领导的团队中也有这种人,或是在某个社交场合下认 ...
让人难以忍受的人无处不在,而且我们每个人身边几乎都有一两个这种让你恨不得在他脸上打一拳的人。这种人可能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也有可能出现在你的工作中,也许你所领导的团队中也有这种人,或是在某个社交场合下认识了他。 如果你曾经和一个非常难以相处的人接触过一段时间,你一定知道这个过程有多么让人绝望以及心力交瘁。我给这样的人起了一个名字,那就是“毒瘤”。在一个企业或是团队中,这样的人的确就像是一个毒瘤,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待这种人要像对待任何一种毒素一样,你需要和他减少接触,保护自己。但是要想远离这种人,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辨识出身边的毒瘤。当然毒瘤的脑袋上没贴着标签,但是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毒。 1. 让人无法忍受的傲慢自信和傲慢之间是有着一道明显的分界线的。自信会让身边的人获得启发;而傲慢只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反感甚至是害怕。傲慢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他总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而且在其他所有人面前都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而且当其他人展示出自信的时候,他从来不会为这个人感到高兴,因为别人的自信会影响到他的傲慢。 2. 受害者心态你身边最危险的人,就是那些受害者心态非常严重的人,那些总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的人。当这些人自己出现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总是会第一时间寻找替罪羊,责怪其他人。他们有的时候会埋怨老板不讲情理,有的时候还会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爱。简单来说,这些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才是生活的掌控者。 3. 超级控制狂控制狂们也总是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而且觉得自己知道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的方式。其实这些人的内心往往都十分缺乏安全感,但是只要这些人在场,其他人永远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工作。 4. 严重“红眼病”这些被嫉妒心理操纵的人从来不会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感到满意,而当其他人有好事的时候,他们也从来不会为对方感到高兴。他们无法欣赏其他人的成就或是进步;他们总是觉得,如果有好事发生,那么这件事就必须要发生在他自己的身上。 5. 撒谎精世界上只要有人,就会有撒谎的人和他们的谎言存在。但是对一个创业团队来说,撒谎成性的人极其危险,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他哪句话是真的,所以你无法相信他和他所说的每一个字。当他与你谈论别人的时候,他会对你撒谎;当他和别人谈论你的时候,他一样会撒谎。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团队中,你的团队永远别想团结。 6. 消极兴趣散播者你的身边也许会有这样一个人,他对任何事情对感到不满、愤怒以及怀疑。总之他总是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影响团队关系,更糟糕的是,这种情绪还会传染,呆在这样一个人身边,你会觉得他在吸走你的灵魂。慢慢的,团队中的所有人都会变的消极,到时候你的办公室就会变的像墓地一样死气沉沉。 7. 贪得无厌我们生长在一个强调成长和竞争的社会之中。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欲望和志向是一个好东西,它会让我们获得不断向前的动力。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人就会变成让别人讨厌的贪得无厌的人。这种人什么都想要——属于自己的东西想要,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更想要——到了这个阶段,占有欲就占据了这个人的内心,他们只是要占有,却不想为之努力。 8. 专业“评论员”评论别人和对别人品头论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别人进行评论,是基于客观事实和仔细的观察之上的。而品头论足则就是为了挑毛病。这种人总是时刻准备着跳出来对别人品评一番,而且他们很少会阐述事实,而是直接给出一个结论。他们不会聆听,也不懂沟通。 9. 绯闻制造机这些爱传闲话的人总是喜欢和别人谈论团队中的其他人,而且专说闲话。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隐藏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但是他们所说的闲话基本都只是自己的猜测,而并非来源于事实。流言蜚语是最让人感到恶心的东西之一,很少有其他东西能够超过它。 10. 心理阴暗这种人最可怕。当一个人的心理过于阴暗的时候,他什么事都干的出来。欺骗、说话、利用别人、制造绯闻以及贪婪在这种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如果这种人认为你是他的障碍,他就会在你后面偷偷尾随,试图除去你,而且他们什么手段都有可能用上。 如何对付他们?如果这些人的特点你觉得似曾相识,那么很可能你身边就有毒瘤。不要再拖延了,你需要立刻给自己穿上防护衣。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那就看看下面的这些办法。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一书的作者T avisB adbe
y最近写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表示:“德国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生物和临床心理学系最近的一个研究显示,长时间处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人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而长时间呆在毒瘤身边,人也会产生相同的情绪。这些情绪会让人的大脑产生大量的压力反应。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强度的压力会对人的打造产生不良的生理改变。”你一定经历过这种时候,简单来说,这种感觉太难受了。那么你要如何防止毒瘤对你形成影响?又要如何防止他们降低你的工作效率? B adbe
y在一篇博客中分享了一些技巧,让你能够把自己与办公室中的毒瘤隔离开。以下是7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1. 设定忍受极限B adbe
y建议我们应该在尽量保持友好的同时,也要清楚的认识到那些人没完没了的抱怨浪费了你多少时间,让你产生了多少无谓的压力。你没有必要和他们成为朋友,也没有义务忍受他们。 他表示:“当人们倾听另外一个人的抱怨的时候,他总会感到自己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中。因为他不喜欢听这些东西,但是又不忍打断对方,因为他不想表现的非常冷酷或是粗鲁。但是在帮对方分担压力和别对方的消极情绪所传染之间,应该有一条非常清楚的界限。而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只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极限。试想:如果一个人正在没完没了的抽烟,你会整个下午都坐在他身边狂吸二手烟吗?” 在你忍受不了的时候,如何把这些爱抱怨的人赶走?无论对方在抱怨什么,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办?”这个问题有两个功效:第一,让对方马上闭嘴;第二,即使对方不闭嘴,你也能通过这个问题将对话引到积极的方向上去。 2. 斗争B adbe
y表示:“成功的人知道斗争的重要性,尤其是当你的敌人是一个毒瘤的时候。不良的情绪将会对你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你要选择与其斗争。” 3. 不要被对方的情绪所传染毒瘤最危险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消极情绪传染给别人,即使你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也非常有可能被他们所传染。因此你要非常警惕办公室里那些毒瘤所散发出的毒素,不要让你的情绪被他们所传染。B adbe
y建议:“如果你没有认清对方的本质,你就无法防止自己受影响。” 当有人试图传染给你不好的情绪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能够看清他的勾当,你就能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时机来对付他。B adbe
y表示:“你要这样想——如果路上有个疯子朝你走来,对你说他是肯尼迪总统,你肯定不会与他争辩。如果你的同事中有个毒瘤,你也应该把它想象成马路上的疯子。无论他说什么,你就微笑着点头就好。如果你要与他争辩,最好的做法是给自己一点时间,找到最好的争辩方式。而不是立刻被他激怒,否则你就被他传染了。” 4. 坚守自己的快乐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快乐,更不要试图让毒瘤为你感到高兴,这是一个你注定无法胜利的比赛。B adbe
y表示:“如果你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受到了其他人的影响,那么你也就不再能够感到快乐了。聪明人对自己的成就感到快乐和满足的时候,他们不会让别人说的话左右自己的情绪。” 因此你应该训练自己,让自己在特定的时候对其他人的言语有所免疫,尤其是那些毒瘤的看法。当你在取得了一个成就之后,把你自己的心情摆在第一位。 5. 专注在工作上不要试着改变他们对于这些毒瘤,你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思考他们所犯的错误上。这样做只会把你拉到与他们一样的水平线上。因此你应该专注于积极的、实际的东西上。 B adbe
y认为:“这样做能够让你避免失去控制,把效率变的更高。而在与毒瘤接触的过程中,这样做也会减少你所面临的压力。” 6. 注意休息你每天要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你要努力工作,还要与毒瘤斗争。不要忽视休息的重要性,否则你的工作将会变的更加艰难。休息不好,就算每天喝18杯咖啡也帮不了你。 B adbe
y提醒到:“如果没有获得充足的睡眠,你的自我控制能力、精神集中能力和记忆力都将会减退。事实上,就算在没有人给你压力的情况下,缺乏睡眠本身也会提升压力感。良好的睡眠能让你更加积极、更有创意,并且在接近毒瘤的时候能够处于更主动的地位,让你能够更好的面对他们。” 7. 寻求帮助有的时候你与毒瘤的距离太近,你没有时间找到最适宜的对付他们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的观点将会是你的救命稻草。不要逞英雄似的自己一个人100%的面对毒瘤。 B adbe
y建议那些办公室里有毒瘤的读者:“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自己的朋友,这些人会为你提供帮助,在你处于最艰难的境地的时候帮你找到最好的结果。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可以找到这些人寻求帮助。”一样,西方其中也有用“赶羊上山”作比喻企业管理的,有些员工可能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需求,不愿意上山,但是经常的重复做一件事情,他们就会由不能做变成可能做,并由可能做变成习惯做了,这就是企业文化中的道德自觉和固化行为的模式。比如加班文化,开始是不情愿,随后是习惯了加班,最后不加班感到不习惯,其关注我们,分享文章:关注我们:点击“通讯录-右上角的 + 号图标-搜号码”,输入“sdwellcell”即可关注我们。官方:扫一扫:长按住二维码,将其保存到手机上,点击“朋友们-添加朋友-扫一扫-相册选择”,选择刚才保存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上一篇:下一篇:
沟通投诉服务邮箱:
Powered by
Designed by您所在的位置:
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违规事件回复
让人难以信服
  网北京讯: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简称专科学校)存在违规招生、向学生收取活动费等相关问题,这家学校致函网编辑表示此爆料系无中生有,并强调这些问题已经妥善解决。
  经济上存众大违规
  据爆料人介绍2007年1月至4月期间,南阳市审计局对南阳医学专科学校校长的方家选在2002年至2005年,任南阳中医药学校书记、校长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
  其中发现主要问题有:
  一、应缴未缴财政专户管理、公款私存、坐支等项资金1789.9万元;
  二、少计税金66.4万元;
  三、虚列支出、提前列支、虚报冒领财政资金,形成“小金库”,违规资金高达380多万元;
  四、变相发放职工福利项明确指出:2004年8月投入使用的11号学生公寓系校方全额投资,不存在中医药学校所反映的学校出资69.7万元和教职工出资292万元共同建设11号学生公寓的说法,至2005年已发放给职工35.6万元的学生公寓住宿费分红是非法的,属于典型的拿公共资源为个人谋福利的违法行为;
  五、挤占经费等问题。
  对于网友反映该校经济上存在重大违规问题一事,校方称,该校现在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于网友反映的2007年前南阳中医药学校所发生的案件,不属于该校案件,且都已按司法程序,法律规定,对相关人员做出可相应处理。
  查处后违规却依旧进行
  在2007年该学校被查处后,河南省审计厅2008年对该学校再次审查时出具的《审计决定书》中认为南阳医专本部存在着以下问题:少提助学金271.7万元;学生教材折扣款107.8万元未让利学生;违规集资1.49亿元;违规收费9.3万元;违规给判刑人员发放工资等问题。所属二级单位存在的问题有:账外资金156.2万元;违规牟利,加重学生负担46万多元;偷逃税金4.6万元等。
  对于网友反映的这一问题,校方称此事以经河南省审计厅审计,所审计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已按规定做出了处理。
  罪犯拿工资 处分后照当官
  2007年南阳市审计局审计结束后,南阳中医药学校相继有三名管理人员被调查,其中两人获刑、一人受到党纪处分。
  赵俭,原南阳市中医药学校出纳,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任南阳医专出纳。期间,赵俭挪用学校公款私存在其户头的巨款,大肆挥霍,造成60多万元国有财产损失无法追回,法院认为赵俭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刘中成,原南阳中医药学校计财处处长,2006年9月以后任南阳医专审计处处长。因违反财经纪律、收受贿赂,于2007年12月被开除党籍,中共南阳市纪委认为:刘中成违反财经纪律,授意财务人员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3524万元,对财务工作疏于管理,造成60多万元公款被挪用,给国家、集团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并且收受贿赂1.5万元。决定给予刘中成开除党籍的处分。2008年10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奎应坤,原南阳中医药学校副校长,2005年12月任南阳医专副校长、党委委员。中共南阳市纪委认为:奎应坤同志对分管的财务工作疏于管理和监督,致使财务人员(赵俭)公款私存,造成60多万公款被挪用,给国家、集体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奎应坤同志应负领导责任,其行为构成玩忽职守错误,决定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三人获刑和处分以后的去处和特殊待遇也引起很多人的非议。
  赵俭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至2008年11月,南阳医专每月还在为其发放1241元的工资,直到河南省审计厅审计时才停发。
  刘中成获刑后,交接工作拖了一年多,2009年6月到校图书馆工作,成为一般工作人员,但还是国家事业单位干部。
  奎应坤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副校长的位子并没有变。
  校方对“涉案人员继续拿工资,处分后照当官”这一问题称:赵俭、刘中成在年司法侦查审判期间,由于司法部门未作出明确定性,学校继续为其发放工资,直到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后,于2008年11月我校正式接到终审判决书,随即按照有关规定停发了相关人员的工资、福利。
  违规招生 非法渔利
  举报人爆料称:对专科学校一封举报材料中这样写道:2009年国庆节后,有204名“特招生”到南阳医专报到上课,其中临床医学专业95名、高级护理专业86名、医技专业23名。
  有些学生除了应交的学杂费,每人还交了1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活动费”,有的学生还收到了南阳专业的入学通知书,只是这份通知书在入学时被学校统一收回了。他们就读的基本是三年制普通大专。太康县的一名学生家长说:“我孩子上的就是统招大专,报到时我陪他去的,他现在就在大专班上课,不会有错的,学校的负责人对我说三年后一定会让孩子顺利毕业的,他们有办法解决学籍问题。”
  一位教育界人士这样分析道:3+2、五年制和普通大专是不同层次的学历教程,怎么能混合到一个班级里上课呢?从既没有通过正式统招录取、又和统招生一起授课、同样的收费标准这些现象来看,南阳医专这批所谓的“特招生”只会有两种可能:一是这批“特招生”今后经过学校“运作”,伺机履行正式手续,编入统招生的序列,二是这批学生直到毕业都不可能成为南阳医专正式注册的学生,等毕业时,变相发给其它的同等学历,推迟二年毕业。
  针对此事,学校方面称,该校招生均按国家政策正规招生,不存在、五年制、普通大专混班上课现象。该班204名学生均为高中毕业起点的学生,来校就读普通中专学历,同时考取大专成人学历,符合国家招生政策,不存在违规现象。
  但人认为专科学校称204名学生是“高中毕业起点的学生,来校就读普通中专学历,同时考取大专成人学历”,的说法存在问题。
  人认为中专和高中学历基本是一个水平,高中都已经毕业,再去就读中专,似乎显得没有必要,高中毕业就可以考取成人大专。为何这些学生倒要费尽周折再读一次中专学历呢?而对 “有些学生除了应交的学杂费,每人还交了1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活动费’”这笔费用校方没有给予却没有给予任何的解释。
  因此网友对此回复并不买单,认为非法渔利仍在进行。(徐长杰/文)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诚搜网”的内容系本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诚搜网”字样。本网转载其他网站的稿件,内容未经本网证实,转载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下载 内容纠错电话: 邮箱:wxw315@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维权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购买的大众途观,也出现了发动机渗漏机油的问题。...
腾讯与360两家公司的利益之争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但引起了网民的强烈愤慨...
风靡10年的著名减肥药品“曲美”胶囊最近在全国各地悄然下架。与曲美...
60.7%的受访者指出政府推行控烟立法和执法上不够积极...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也显示...
办案警官展示刘强抢劫时用的两把匕首长近40厘米刘强不缺...
H&M、ZARA等快时尚品牌连续三年抽检不合格。...
随着网络功能不断拓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一种...
主管部门连续下达了四五次停工通知,老板置若罔闻,采取夜间...
24小时排行
关注诚搜网订阅号
获取最多消费资讯
诚搜网服务号
掌上投诉平台做有一点风格的大众化产品
 全球品牌网
本文在微信公众号《营销圈》做同步更新,欢迎关注阅读,微信号:marketingcn
对创业感兴趣?--添加微信公众号《创业加盟项目大全》:微信号:xiangmu114
  当今营销界流行讲产品创新,可是,产品该怎样创新,创新到什么程度,不同的行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得到企业界高度的重视。   是的,在当今产品同质化的大环境之下,我们鼓励创新,也只有产品创新,才能够跳出红海,进入蓝海。   但是,不同的行业,所需要的创新,是完全不一样的,起码在创新的程度上,就会有根本的区别。我们知道,在成熟行业,比如饮料、家电等行业,往往是革命性的、技术换代性的创新,才能冲破市场瓶颈。而对于一些刚刚新创的行业,比如GPS导航业、家纺业,则不适宜做革命性的创新,而更适合做“适度的创新”。   为什么呢?   从企业的角度讲   站在企业的角度,站在产品开发者的角度,谁不想拥有独特风格的产品呢?   如果做的是电子产品,谁不想拥有IPPO一样的产品外观设计?那种时尚、那种高科技和酷的感觉,简直让人爱不释手;   如果做的是IT产品,谁不想拥有SONY的产品设计呢?SONY的时尚外观和精美品质,让每个人都有惊艳的感觉;   如果做的是运动服装,谁不想拥有KAPPA那样的产品呢?专门针对都市白领设计的运动休闲服,时尚、年轻而富有韵味;   其实,我们不要再比较下去了。我们在中国市场上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国外的产品,它不单在技术方面往往超越国内产品一筹,往往还在产品外观和产品风格方面比国内产品略胜一筹。   国外的产品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看其产品外观,就能大致推断出它的。而国内的产品,把这个品牌的产品和那个品牌的产品放在一块,你就是看不出谁是谁。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讲,国内品牌产品在风格上比不过国际品牌,难道我们就不做市场了?就没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了吗?   不是。国内企业其实也都希望能拥有独特的产品风格,但是,在产品设计的软实力方面,确实是大多数国内企业的软肋。不是不想,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知道,国内企业的营销人员会有很多,生产人员也会有很多,但是,说到产品开发和产品设计人员,则相形见绌,这确实是国内企业和国际企业的差距。   现在,已经有一些先进的企业看到了这个差距,正在迎头追赶。比如,海尔在07年就推出可折叠的“奢侈笔记本电脑”;格兰仕前些年的“光波炉”也卖得风生水起。。。。。。   我们相信,随着国内企业的进一步崛起,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走上产品风格开发的道路。   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讲,产品风格的开发还需要时日的磨练,还必须寻找另外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适度创新”。   从消费者的角度讲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中国的消费者有四个重要的特征。   第一,中国的消费者确实喜新厌旧,对一个品牌往往缺乏忠诚度,他们在购物时,往往购买的是产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他们希望一个品牌会不断地变换面孔和变换产品,以满足其猎奇和求新的心理需求。   在这个方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国际巨头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就栽了跟头,它们希望在中国市场上仍然采用其在国际市场一只可乐罐打天下的产品策略,不对产品做系列化的开发,结果就给了中国饮料企业以机会,娃哈哈的水、康师傅的茶饮料、统一的橙饮料、脉动的运动饮料等等,都是抓住了消费者喜新厌旧的特征脱颖而出的。   第二,中国消费者从众性强。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羊群效应”,大家买东西,买服装也好,买食品也好,常常会出现一哄而上的情况。也就是说,中国消费者既有喜新厌旧的一面,也有大众化从众的一面。   企业在开发产品时,既要求新,同时也要照顾大众化,只有大众都能购买的产品,才可能会流行,才可能会出现一哄而上的壮观场面。   第三,中国消费者分层的趋势日益明显。如果要把国内市场按照经济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标准进行划分,国内市场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也就是顶层,是上海、北京、广州等特大城市,这些城市主要的购买群往往是中产阶层和白领,其中80后一代也已逐渐显现出他们强大的购买能力了;   第二个层次是成都、武汉、杭州等省会城市,它们是国内的一线城市,其中坚消费群往往也是中产阶层和白领。可见,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主力消费群几乎都是中产阶级,其消费特征是:他们所占数量比例最大,而且消费方面比较偏重于国际名牌,讲究时尚和新潮流,诸如喜欢耐克、苹果等;   第三个层次则是地级市和县城,这些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主要是公务员和做生意的,他们消费的对象常常是国内名牌,诸如安踏、361度、七匹狼等等;   第四个层次,则是广大的农村市场,这些市场主要的消费群是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常常不讲究品牌,讲究的是价廉物美。   从中国消费群分层来看,真正国内品牌适合的市场大多是第三和第四个层次,也就是说是地级、县级和乡村市场,这些消费者占了中国人群的大多数,是最大众化的消费群,他们在产品风格的选择方面相对大众化一些,在品牌选择方面,也更大众化一些。   由此可见,真正要适合国内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产品,倒不一定是最有风格、最时尚最另类和价格高昂的产品,而是那些有一点风格,但总体上还是比较大众化的,价格上也大众化的产品,则更能适合这些广大的消费人群。   第四,中国消费群还有一个特征是南北区分明显。中国地域广大,季节变换差异大,因此中国的产品开发不能死套国外风格沉淀的模式。   中国的北方相对南方来说,要更传统一些,更大众化一些,在经济水平和时尚潮流方面,要慢一个节拍。有人说,在南方流行的事物,往往要三四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之后才能在北方流行起来。   这样,就注定了中国企业开发产品时不能搞一刀切,必须要有南北产品的差异,而要照顾到南北产品的差异,在产品风格上,有更多的大众化的、既适合南方又适合北方的产品,就应运而生。   从上述可知,不论是站在企业研发的角度,还是站在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开发一些有一点风格的大众化产品,仍然是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必然要走的道路。   我们不能拔苗助长地仅仅追求独特风格,那样的结果常常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全部去做大众化的产品,使自己不得不进入红海之战。   对于国内企业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做“有一点风格的大众化产品”。   “大众化产品”,是为了适应在中国占大多数的地县级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是契合于企业实际产品研发环节薄弱的现状而采取的权益之计;   “有一点风格”,则是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自己一定的领先优势,不过度陷入惨烈的红海战。   因此,“做有一点风格的大众化产品”,实际是大多数国内企业可以走通的道路,也确实被很多的国内企业所走通并证明了的道路。   那么,说到这里,对于企业来讲,我们该如何去“做有一点风格的大众化产品”呢?&   创新就是创旧   国内企业在产品创新时,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定要弄出一个什么新技术、新革命出来,似乎没有革命性的创新,就不叫创新似的。   其实,产品创新的方法有很多,革命性的、技术性的创新固然是一种创新,但是,那样的创新机会确实是不多,同时也要大大受限于企业的研发能力。   更加适合国内企业的,也正是大多成功的国内企业正在采用的,就是“创旧”的方法,在创旧的基础上创新,旧元素新组合,把旧打散了,创出一个新的来,这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方法。   所谓“创新就是创旧”,“创旧”的好处,因为这个“旧”,是市场上已经存在的,而且已经被市场所验证并可以被消费群接受的“旧”,我们把这个“旧”拿过来,就避免了创新的最大风险――不被市场认可。   这样的创新方法,被一些国内大企业用得非常好。娃哈哈就是一例,娃哈哈在以前的新产品推出中,几乎没有原创性的产品,它的新产品常常都是别人先用过的,然后被娃哈哈拿过来进行改造之后重新投入市场,这样娃哈哈就避免了纯粹的产品创新所固有的风险。   所谓“创新就是创旧”,是在旧的基础之上的创新,总之还是要进行创新的。   王老吉创旧的旧是“饮料”,它拥有饮料的一切特征;创新则是“不上火”,合起来就是“去火的饮料”;   雅客V9创旧的基础是“糖果”,它同样拥有糖果的一切特性;其创新则是在糖果的基础上“添加了维生素”;   利郎商务男装创旧的基础是“男装”,它同样拥有男装的一切特征;它的创新则是在男装的基础上增加了商务的元素;   柒牌中华立领创旧的基础是“西装”,它拥有西装的一切特征;但它在西装的基础上把衣领翻折立起来,所以开创出叫“中华立领”的休闲正装出来。。。。。。   其实,不单单是上述几个品牌,很多国内经典的产品创新,都是在一定“旧”的基础上所做的创新,而不是彻底的、革命性的创新,因为“创新就是创旧”,会更安全,更有效,更实用,更快速。    “买手+设计”   我们以服装行业为例,众所周知,从国外男装品牌的发展经验来看,国际大牌“设计文化与设计实力崛起”是普遍规律。   在长达百余年或数十年的岁月中,无论世界诞生了何种先进的营销模式,或者国际大资本如何猛砸试图挤占服装版图,这些大牌始终坚守自己的秘密壁垒,专业而细致地占据着与设计实力相关的资源:设计师资源、供应商资源和面料资源。“设计”和“原创”是它们的根。   但中国本土服装品牌希望通过设计文化的比拼在短期内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服装企业还缺乏这样的设计文化和设计实力,更适合中国服装企业走的道路是“买手+设计”。   “设计+买手”型的特点是,企业一般拥有一个主导的设计师与一个买手团队,设计师作产品整体布局,在自行开发或采购回来的样衣上导入与品牌相关的设计元素,如立领时尚、明线时尚、阳光彩条、锦绣时尚等;而买手团队则分工到全国各地采购样衣,组成订货会的一盘货,订货会结束后,达到单量的产品再向贴牌厂下单,自己的工厂只生产部分的强项产品。   这样的“买手+设计”的产品开发模式,其实就是“模仿+创新”的模式。首先,企业要在自己统一规划的产品风格方面,要找到自己的一些设计元素,比如:柒牌的立领;然后,企业就对市场上卖得最火的产品进行“模仿”,这些产品都是买手买回来的。也就是说,买手买畅销货,设计师在畅销货的基础上加入自己品牌的特色和元素,这样,一个新的产品就这样被创造出来。   其实,不仅仅是服装行业适合“买手+设计”的新品开发模式,糖果行业、快消品行业甚至很多的其他行业,都适合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要找到市场上的畅销货、流行货,因为这些货已经代表市场的潮流,要拿来作为己用;同时,还要在畅销货的基础做适度的创新,而不能拿来就全盘照用。   局部创新比全面创新更重要   前文讲了,对于一些新行业,固然要做产品创新,但不适宜做全面的革命性的创新,而做局部的、外观的创新,则更能体现市场的需要。为什么呢?   因为,对于新行业来讲,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产品还不太熟悉,你一上来,就说竞争对手很多,我要进行革命性的创新,其实,这样的话,你等于就在凭一己之力,在开发一个全新的行业,那样注定是要失败的。   笔者就曾接触过一些家纺企业,众所周知,家纺行业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一个行业,在2000年以前,消费者连什么是“家纺”都不知道。“家纺”这个概念是2000年以后才兴起来的。而到了2007年,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仍然不知道家纺行业有哪些知名品牌,很多消费者甚至不知道家纺行业的领导品牌如罗莱、富安娜,也不知道家纺的很多产品方面的知识,消费者购买家纺时的重要购买要素是“外观+价格”,而不是品牌。   由此可见,这个行业还比较初级,消费者还处于信息不对称的阶段,他们对这个行业所知甚少。如果象我们所接触的企业所说的那样,进行一些革命性的创新,比如推出全新的纤维面料(竹纤维、防菌纤维等)进行产品创新,这固然能吸引到一小部分消费群,但你在创新时,捡到了一粒追新人群的芝麻,却放弃了中国绝大多数消费群的这个西瓜,这样的创新可谓是得不偿失。   对于这样的新市场,产品当然还是需要一定的创新,不过,最好的创新方法,是做局部的创新,甚至是产品外观的创新。   就象笔者以前在策划WNQ健身器材时那样,由于健身器材行业的跑带和发动机是核心部件,国内企业往往缺乏这方面的核心技术,要做创新,只能从产品的其他方面入手。我们就选取了在跑步机的外观上下功夫的方法,将跑步机通常的铁青色外观改成法拉利红,仅仅依靠一个外观颜色的改变,就一下子将产品变得时尚起来。   不单是跑步机,国内的空调、冰箱和服装,甚至是油漆,很多的行业,都开始在产品外观与色彩上下功夫,都创造出了适合市场的新产品。   当然,局部创新的局部还有很多,不仅仅指产品的外观和颜色,还有诸如产品的包装、产品的规格和口味、产品的功能等等方面,都可以进行局部创新。在这里,我们就不再延展下去论述了。   沈志勇简介: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上海某著名服装企业原营销总监。营销专著《谋势》已经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第二本营销专著《超限营销》即将出版。12年营销策划与市场实战经验,《销售与市场》第一营销专家团成员、营销高级研究员;《糖烟酒食品版》食品产业顶级专家团顾问;率领超限战策划机构获得“2007最受中国中小企业欢迎的十大营销策划机构”称号,业内称“机会猎手”,长于在无“市”的市场,创造“市”; 长于帮助弱势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场。曾为中华香烟、五粮液、古川纯粮液、广州电信、中华英才网、雪龙人内衣、天蚕羽绒内衣、361度运动用品、沃特运动用品、梦娜袜业、雅客集团、泡吧饼干、红桃K、广州中药一厂、WNQ健身器材、石人族珠宝等100多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策划和品牌打造。欢迎与作者交流:电话:021-;网站:
欢迎与globrand(全球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原策划总监,上海某著名服装企业原营销总监。营销专著《谋势》、《谋划》已分别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13年营销策划与市场实战经验,《销售与市场》第一营销专家团成员、营销高级研究员;《糖烟酒食品版》食品产业顶级专家团顾问;率领超限战策划机构获得“2007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十大营销策划机构”称号,业内称“机会猎手”,长于商业模式/营销模式/品牌模式的打造;长于打造新品类;长于打造新产品;长于帮助品牌快速崛起,快速突破市场。曾为中华香烟、五粮液、上海泰昌健身器材、上海彩翼家纺等100多家企业进行过整合营销策划和品牌打造。欢迎与作者交流:电话:021-;网站:(与我联系时,请说明您是在“全球品牌网”看到这篇文章的。)
相关文章 关键词:产品
这里是内框架,如果看不到请升级你的IE。
本站微信号:创业加盟项目大全
关注创业,关注项目,每日精选各领域有趣文章。(微信扫描如上二维码,或者直接添加微信号:xiangmu114)
加入全球品牌网项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难以入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