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项税与进项税额抵扣抵扣后需计入成本的数额

不能抵扣的进项税和无法冲减的销项税如何处理
近日,河南省某市国税局在对辖区某企业进行纳税辅导时,财务人员向税务人员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该企业有部分货物的进项税额因超过规定期限没能及时抵扣,财务处理计入了购入货物的成本,有人说增值税是价外税,没按期抵扣是纳税人自愿放弃了抵扣权利,不能计入成本,那么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时需不需要调整?第二个问题是企业收到了客户退回的货物与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已超过180天,而客户在180天内并未认证抵扣,由于未及时认证也就无法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形成了多缴税款,这些多缴的税款在申报所得税该如何处理,能不能被视为损失?无法用红字冲减的发票属不属于虚开发票?$$不能抵扣的进项税可计入货物成本$$部分货物因超过规定期限没能及时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计入货物成本,在企业所得税申报时不用进行纳税调整。《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实...&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从日全面推行新税制以来,增值税专用发票就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我想就增值税专用皮囊丢失、挂失达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从1994年初开始执行新的增值税后,我们就不断的收到各有关兄弟单位的来信,要求协查增值税专用发素的丢失事宜,开始因数量比较少,我们在每月的申报表审核时都能予以核对。后来数量不断增多,再后来就是全部统一刊登在《中国税务报》上。到目前为止,我们统计共收到丢失发票的数字是1982份。这其中有万元版、百万元版、还有千万元版的发票,试想一下,有哪一位专管员能够每次对所管企业取得的专用发票进项抵扣联与这些已挂失的号码逐一进行核对。实际上,一...&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涉外税务》1995年第8期实践天地刊登了陈友钿、黄启元两位同志《建议改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填开方法》一文,对其中提及的一些改进方法,我觉得其可行性值得磋商:(-)文中提到企业购买新增值税发票后,“只要是固定不变的填开内容都应该在领取增值税发票(包括各联)均一次性地填好”。这种做法,对于一次购买数量较多的增值税发票的企业可操作性不大_例如:一次购买5本7肤的增值税销售发票则需在领取发票的同时盖7联×25份×5本=875个章”。更不用讲手写的工作量了(二)关于预刻“填开专用章”。文中提及的“填开专用章”顶盖要套...&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新版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填写金额版本代码?文/庄建顺今年下半年,在国家税务总局要求下,各级税务机关对大额版面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了改版并重新投入使用,这里牵涉到一个实际问题,改版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登记"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底册"和"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底册"时怎样填写金额版本代吗?为了避免专用发票号码(字轨+流水号)的重复,对这部份专用发票只能按其改版前的代码来填写,如对原百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无论其改版成万元版,或者...&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法律适用李汪生当前利用专用发票进行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突出,且屡禁不绝。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1994年度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利用发票犯罪案件1520件,其中虚开、代开专用发票案1264件,占立案数83.15%,在立案侦查虚开、代开专用发票案件中虚开、代开价税合计200万元以上重大案件383件,占立案侦查此类案件的30.3%(其中价税合计200万元以上不满1000万元163件;1000万元以上不满1亿元167件;1亿元以上53件)。大案之多,数额之大,触目惊心。1995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了全国打击伪造倒卖盗窃发票专项斗争电话表彰会。会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罗干针对当前出现的利用专用发票犯罪的严峻形势,强调要以虚开、代开专用发票为打击重点,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为维护税收秩序和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条件,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严格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建设关毅,张振学目前,有些违法违纪分子,为牟取暴利,在增值税发票的填开上大作文章,其中虚开、大头小尾、上下联不符等是其惯用的伎俩,给税收造成巨大损失,也给专用发票检查增大了难度。为了严密增值税发票管理,在现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保管和使用的各项规定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在百万元以下发票版面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以更好地对发票的填开进行双项控制。具体设想是:在发票封线部位增设金额限制线,即实行剪口发票,使得发票填开和金额限制线的数额相符。另外,在发票版...&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进项税计算公式_百度知道
进项税计算公式
进项税计算公式有销售额,能算进项税吗?怎么算?
这170元就是增值税的进项税,如销售含税1000元。有销售就可以算销项税;(1+17%)x17%=145进项税是采购商品的税收,那么增值税销项税就是1000&#47,如你进原材料1000元其中增值税是170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我们只能把买价看作含税价,对方开给你公司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买价*(1-10%),而把成本看作不含税价,计入应交税金(增殖税进项税)的金额为,进项税计算公式就是1,与销售额和销项税没关系: 在购进免税商品时:买价*10%,至此,进项税是你公司购货时。2,进入购进货物成本的金额为
进项税的抵扣首先是针对一般纳税人。其次,进项税额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根据你单位实际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农产品收购凭证等注明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且一定是要在税务机关认证过的方可抵扣。第三,取得的专用发票一定要在该发票开具90天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同时要在认证通过的当月进行抵扣。第四,只有经过认证的发票可以抵扣,而不论是否有销售额。
  一、进项税从进项发票(包括购进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运输发票等)那来计算,与销售额无关。  二、进项税额,按照票面列明的抵扣率和税额来计算抵扣。农产品收购发票直接按票面金额的13%计算抵扣,运输发票的抵扣率为7%。
有销售额,只能说明有销项税金,和进项税是两码事进项税是根据购进来计提的
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销项税大于进项税时,交了的税款为什么不做销售税款及附加。进于成本
当销项税大于进项税时,交了的税款为什么不做销售税款及附加。进于成本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因为增值税实行的是价外税,并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下核算,无需在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下核算,也不进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在营业过程中形成的税金及附加.下面是个案例,希望能帮到你。
1、A公司销售货物收入300万元,采购等取得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金200万元应交增值税=300-200=100万元营业过程中形成的税金及附加有 城建税=应交增值税X7%=100x7%=7万元&&&&&&&&&&&&&&&&&&&&&&&&&&&& 教育费附加=应交增值税X3%=100x3%=3万元&&&&&&&&&&&&&&&&&&&&&&&& 地方教育费附加=应交增值税X1%=100x1%=1万元
&& 营业过程中形成的税金及附加合计=7+3+1=11万元(应交增值税是价外税)
2、b饭店营业收入100万元,应交营业税=100X5%=5万元营业过程中形成的税金及附加有 城建税=应交增值税X7%=5x7%=0.35万元&&&&&&&&&&&&&&&&&&&&&&&&&&&& 教育费附加=应交增值税X3%=5x3%=0.15万元&&&&&&&&&&&&&&&&&&&&&&&& 地方教育费附加=应交增值税X1%=5x1%=0.05万元
&& 营业过程中形成的税金及附加合计=5+0.35+0.15+0.05=5.55万元(营业税是价内税)
1、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
&&&&&&&&&&&&&&&&&&&&&&&&&&&&&& 产品销售收入
&&&& 采购时: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银行存款
&&&& 提取营业税金及附加:
&&&&&&&&&&&&&&&&& 借:业务税金附加
&&&&&&&&&&&&&&&&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 &其他应交款-应交 教育费附加
&&&&&&&&&&&&&&&&&&&&& &其他应交款-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2、& 营业税是价内税
&&&&&&&&&&&&&&&&&& 借:业务税金附加
&&&&&&&&&&&&&&&&&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 提取营业税金及附加:(相同)
&&&&&&&&&&&&&&&&& 借:业务税金附加
&&&&&&&&&&&&&&&&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 &其他应交款-应交 教育费附加
&&&&&&&&&&&&&&&&&&&&& &其他应交款-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财务税务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项税额抵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