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结构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

_九连增_后的思考_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及未来潜力分析_朱..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_九连增_后的思考_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及未来潜力分析_朱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关于东北地区种植结构与作物布局的调整意见-中国植保植检网
  关于东北地区种植结构与作物布局的调整意见【 &作者: & & 来源:& & 时间:& 】分类:综合年度:2001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东北农业生产随着自然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九十年代后期,灾害频繁发生,旱灾百年不遇,水资源日益短缺,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积压严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之,加入WTO以后将直接面对贸易自由化的挑战。适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作物布局,对提高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农业生产和种植业结构现状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耕地面积约占全区总土地面积41%,且有一定数量的后备耕地资源可供开发。长期以来,大量商品玉米和大豆等从这里调出南下,对缓解国家粮食供需矛盾、促进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0年全区耕地面积为29727.2千公顷,占全国的22.8%;粮食总产量6565.4万吨,占全国的14.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7990千公顷,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总产量4730万吨,占全国的近40%;省际间商品率达58%;玉米产量、出口量、外调量曾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玉米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玉米的生产与流通对全国粮食市场供求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大豆总产量70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一半;油料、糖料生产在全国也占重要位置。同时,积极开展粮食转化,养殖业发展迅速,肉蛋奶产量在全国比重稳步提高,尤其是奶类总产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均占有粮、油、肉奶量均居全国前列。种植结构与作物布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国以来,东北地区种植业以增加粮食总量为目标进行了三次较大的结构调整。从1999年开始进入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以后,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压缩了玉米、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面积,扩大了蔬菜、杂粮、饲料等作物生产面积,种植结构与作物布局进一步优化。200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403.9千公顷,粮食作物面积18980.6千公顷,经济作物2230.7千公顷,其他作物2196.6千公顷,三者种植结构比例由1998年的85.1∶7.4∶7.5调整为81.1∶9.5∶9.4。同时,粮食作物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两年,小麦和玉米的比重有所缩小,大豆、稻谷、薯类的比重有所提高。作物的品种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高产优质品种有所增加。受自然环境条件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布局也在不断演变。一是喜凉耐寒作物春小麦,适于本区种植,但由于近年比较效益不好,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0年东北四省区种植面积为1400千公顷,85%集中分布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区;二是东北地区的主导粮食作物玉米,各省区的种植面积分别在千公顷以上,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集中在松嫩平原和辽河流域;三是东北地区传统的作物大豆,种植比重占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年均种植3667千公顷以上,占全国的40%。黑龙江省多年的种植面积保持在2300千公顷以上,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25%以上,近两年达2800多千公顷;四是东北地区的水稻,受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主要粳稻产区和出口基地。2000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为2899千公顷,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其中黑龙江的种植面积最大,达1600千公顷;五是高梁、谷子、绿豆、红小豆等杂粮杂豆,近年有恢复性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辽吉黑西部和内蒙东部的干旱丘陵地区,其中内蒙东部种植面积较大;六是甜菜、亚麻、向日葵等东北重要的经济作物,分布逐步向辽吉黑西部和内蒙东部干旱丘陵地区集中。蔬菜、饲草和青贮玉米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增加。二、制约种植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北地区种植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种植结构与作物布局也有了比较大的调整。但是,随着市场需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也逐步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主要农产品商品品质较差,市场竞争能力弱东北地区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差的问题。就玉米、大豆、小麦而言,优质专用品种少,上市商品品质差,与国外产品相比,含水量高,营养成分低、千粒重低、容重低,多品种混收混用,质地不一,色泽灰暗,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不断加剧东北地区地表水、地下水相对贫乏,降水量少,时空分布不均,而且变率大。水资源先天不足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少地多;二是水资源开采利用率已达到相对较高的程度;三是由于连年少雨干旱,导致江河来水偏少,水利工程蓄水量严重不足,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农田灌水保证率不断降低。干旱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农业最重要的减产因子,发生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重。据统计,年,东北地区年均耕地受灾面积4000千公倾以上,其中旱灾面积占85%,粮食减产的影响占50%以上。2000年因干旱减产粮食在700万吨以上。2001年春旱、秋吊同时发生,灾区粮食减产严重。(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东北地区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体,农田排灌设施不足,且不配套。有灌溉条件的耕地不足30%,各类型水库多是七十年代前修建,蓄水能力已经逐渐下降。近年来旱涝灾害连续发生,粮食大幅度减产,进一步暴露出农业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问题。与此同时,节水灌溉技术普及率不高,有限的水资源浪费严重,有效利用率低。如旱田仍多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用水量是喷灌的2—3倍,而且灌溉效果不好,也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水田水耙整地和全生育期建立水层管理的传统生产方式还大量存在。(四)耐旱作物及品种不足,高耗水作物发展过快根据最近几年干旱逐年加剧的趋势及气象部门预测,东北地区已进入新一轮的干旱期,缺水将成为未来5—7年农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然而,近年来,受市场供求和比较利益的驱动,水稻等高耗水量作物发展迅速,耐旱作物发展不足,出现了违背旱作节水规律的逆向调整,加剧了东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水田开发失控,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过度抽取地下水及开垦沼泽湿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井水种稻的地方,地下水位明显下降,生态条件恶化;由于无计划开垦水田,造成原有蓄水设施超负荷供水,一遇干旱年份部分水田无法保证供水。近两年,因水田缺水,每年水稻“插后干”面积都在66千公顷以上,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增加了生产的风险。(五)作物结构和品种布局不尽合理,区域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东北各省区都有土壤肥沃的粮食主产区和野生资源丰富、适于林果发展的山区以及生态脆弱的干旱、风沙、盐碱地区,这些地区在气候、资源、科技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互不相同,应根据各自的独特条件发展优势作物和产品。然而,目前作物布局和结构调整趋同问题突出,形成“小而全”的生产格局,不仅抑制了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而且容易造成地区间过度竞争,不利于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发展“订单农业”。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越区种植问题仍然突出,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和产量。还有一些本应退耕还草、还牧、还湿地或种植谷子、大豆、高粱、牧草等耐旱作物的干旱缺水地方,却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也大面积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耗水量较大的作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六)销售、储藏、深加工比例偏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东北粮食主产区在粮食转化增值、产业化经营方面虽然出现了一些先进典型,但目前大多数农产品仍以初级产品形态直接进入市场,储藏能力弱,加工程度低,销售渠道窄,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辐射带动力不强,致使农产品“年末卖难”,重复发生“卖不出、储不下”,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如吉林省玉米的加工转化量只有总产量的20%左右,水果、蔬菜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10%左右,转化增值率仅为4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已达80%。三、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调整意见东北地区今后种植结构与作物布局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结构、调整生产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重点,以提高科技含量、强化体系建设和改善生产条件为保证,以调优、提质、节支、增效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突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种植业生产效益,尽快提升东北地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采取综合措施有效解决作物布局不合理、农产品质量低下和农产品“卖难”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意见如下:(一)调整方向──要充分发挥东北地区玉米生产区位优势,基本稳定现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适于作加工原料和饲料的专用型玉米品种。要从降低玉米含水量、提高容重和加工品质入手,选用优质品种,提高商品品质,增强东北玉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要积极发展与饲料及工业加工配套的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优质蛋白玉米及糯玉米等专用和特用品种。──严格控制水稻面积持续增加,调减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要大力推广综合节水技术,在湿地适当增加水稻旱种面积。在水资源短缺地区,要因地制宜适度调减水稻面积。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优质稻米开发力度,加快优质粳米产业化发展步伐,努力扩大出口优质稻米的生产。──稳定小麦面积,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东北地区的冬麦北移要稳步发展,春小麦生产应转向以发展中强面筋、适合加工的专用小麦为主,加强优质专用品种的基地化生产,提高其种植效益。──恢复增加大豆面积,努力提高品质和单产,增加总量。要根据市场需要,恢复发展大豆生产。要以推广高油分品种为主,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要改进栽培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玉米大豆轮作,配套推广窄行密植、“垄三”栽培等先进技术,力争在近期内使大豆生产水平、总产量及加工品质有一个显著提高。──积极发展优质杂粮生产。小豆、绿豆、谷子、高粱等杂粮作物属于东北地区的特色作物,不仅抗旱性强,品质优,而且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应适当发展规模种植。──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要依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如甜菜、向日葵、亚麻、蓖麻、中药材、蔬菜和特色水果等。──大力发展饲料作物,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要努力扩大饲料作物比重,发展饲料专用粮、饲草作物,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草,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二)区域布局要遵循作物生态区域性规律,依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在认真分析市场潜力和流通状况的基础上,优化调整作物区域布局。──大小兴安岭等无霜期短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喜凉抗寒适应性强的春小麦、大豆、油菜和马铃薯等早熟作物。──三江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过度开垦水田,湿地破坏比较严重,播种早或生育期较长的作物容易遭受低温冷害、秋涝和春旱的危害。调整的重点是严格控制水稻面积,适当增加适应性较强的大豆等作物。──松辽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生产条件好,要在稳定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外向型高效特色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长白山丘陵盆地,要在稳定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大豆及林果、中药材、山野菜等山区特色经济作物。──黑吉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多人少、草原面积大,是农牧交错带。调整的重点要发展节水、耐盐碱作物,减少玉米、小麦种植面积,增加高粱、谷子、小豆、绿豆、向日葵、甜菜和蓖麻等,大力推广抗旱节水技术。──辽宁平原丘陵区虽然无霜期较长,但水资源比较紧张,要因地制宜地调减水稻和玉米,发展大豆、高粱、谷子、花生、薯类和保护地蔬菜等,稳定水果面积,重点提高果品质量。──内蒙古西部和辽宁的西部地区降水量少,在干旱地区要实行退耕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和耐旱作物。内蒙的引黄灌区,是内蒙的重要商品粮基地,要在大力推广节水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优质春小麦、玉米、向日葵等。(三)主要措施1、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生产条件,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努力增加节水灌溉面积。要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灌溉面积,推广综合节水措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要加强“沃土工程”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恢复和提高地力。要采取各种措施扩大有机肥的积造数量和施用面积,推广秸秆还田、高留根茬等技术,不断培肥地力,通过建立土壤水库,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第三,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四,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治理和防止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东北干旱地区,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结合小流域治理,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加强生物埂、生态草场和生态林建设,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为农业生产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2、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速结构调整步伐。我国农业从整体上已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新阶段,要解决农业和农产品存在的“结构、品种、质量、效益”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对此,一是要大力发展节水耐旱作物及品种,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作物的稳产性。干旱常发区要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耐旱作物及耐旱品种的引进和选育工作,并因地制宜地组织推广,通过调整作物和品种结构来提高稳产性;二是要大力发展旱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综合增效技术,进一步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在认真总结传统旱作节水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旱作节水技术研究,尽快建立适合东北地区特点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有效地提高旱地作物产量。要认真总结、研究和推广先进实用高效栽培技术,全面提高生产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加速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3、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要围绕种植结构和生产布局调整,不断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及时掌握国内和国际市场信息,强化生产指导和信息服务。要加强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网络。要加快主要农作物品种优质化发展步伐,加强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建立健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推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要加强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名牌产品,进一步提高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4、积极发展畜牧业和粮油加工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水平。畜牧业发展能够有效拉动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可以直接增强粮食的转化能力,对于粮食主产区的稳定发展作用重大。因此,粮食主产区要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养殖业发展力度,实现农牧结合,把粮食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减少原粮直接上市。与此同时,要大力扶持粮油加工业的发展。要利用充足的原料优势和工业基础雄厚的基础条件,培育和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抓好农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通过加工转化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5、制定和落实相应扶持政策,保障粮油主产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粮油主产区的农业发展应得到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保护。要抓紧制定加入WTO的应对措施,充分运用绿箱政策,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加强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对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要给予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吸引加工企业向粮食主产区发展的政策。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扶持农业政策和保护粮食生产政策,切实按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要积极探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建立欠能补、丰能出的调控体系。要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勇于探索,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势在必行
  □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袁国保 邵仁学 刘军杰 田拓  袁国保,男,研究员,管理学硕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农业部籼稻新品种创制与种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研究生导师,中国种子协会国际交流合作分会会长,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评委,湖北省种子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等相关职务。  种植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农作物的生产,其中粮食生产是其首要任务。上个世纪末,受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一些调整,蔬菜、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粮食作物生产一度减少,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粮食消耗量加大,连续的丰产年没能阻止粮食出口逆差的逐年加大,传统的“重经轻粮”的种植结构开始暴露问题,其次,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与世界接轨,给农民的种植效益和国家的口粮安全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种植结构的调整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各地都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只有遵循正确的调整原则,科学规划,处理好调整中的各种关系,才能加快调整的步伐,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对新世纪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 种植结构调整的背景  1. 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国内不容乐观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问题,也是历史性问题。美国目前是世界粮食生产出口第一大国,人均占有粮食超过1吨,而中国人均占有粮食仅为美国的1/3,就粮食出口而言,美国的粮食出口占到了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一半,其中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65%,均居世界第一。需要关注的是,世界上80%的粮食交易量集中在四大粮商(ABCD)的手上,而四大粮商中的三家是美国的公司,与邻国日本相比,我们的粮食出口业务也是远远落后的,日本的丸红、全农等公司近年来在华风生水起,业务量已有超越四大粮商之势,除此之外,在目前世界粮食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下,美国等发达国家依然大力发展以玉米等转化乙醇的生物能源项目,这无疑加大了粮食的消耗和国际市场供应的不稳定性。  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亿吨,同比增长2.1%,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而进口数据显示,2012年三大主粮净进口总数达到7000多万吨,其中玉米进口量达到1000万吨,已经进入全面进口元年,粮食进口已经成为常态化,从进口来源国看,美国和日本的贸易商占据了60%的份额。据农业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缺口将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玉米有望超过大豆成为主要进口粮食。这表明中国既不是农业生产大国,也不是农业生产强国,中国正在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国内生产供应不容乐观。  2. 农业生产遭遇瓶颈,结构调整初现端倪  我国利用世界7%的耕地面积,解决了世界22%的人口温饱问题,但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传统的种植模式正在面临挑战,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冲击较大,特别是一些非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效益下降,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像玉米等一些机械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的作物受到老百姓青睐;另一方面,近年土地流转加快,传统的小作坊式的农业生产模式效率低、成本高,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农民合作社、种田大户等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产量品质大幅提高,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种植效益。  3. 极端气候增加,传统种植受到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二氧化碳排量增加,温室效应逐渐形成。全球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必然带来更多的极端气候,近年来发生的严重干旱、洪涝灾害、冰雪灾害等都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以湖北省为例,近三年干旱性气候增多,素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竟然面临发展性缺水。2013年全省受旱农田面积达2627.3万亩,干旱导致棉花产量下降,水稻播种推迟甚至绝收,作物种植成本升高。据气象专家预测,今年湖北仍有可能出现干旱性气候。为了应对可能的干旱气候,2014年4月,湖北省抗旱条例已经开始正式实施。  4.国家释放改革信号,为调整指明方向  2014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粮食安全作为任务之首,提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不难看出,国家层面释放利农信号,“重农保粮”思路凸显,口粮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粮食供应的安全。  2014年3月,农业部召开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协调组会议,会议研究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七条”)具体落实措施,在部际分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部内任务分工,对21项重点落实目标任务分项处置,并强调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而种植业的调整将直接关系种业改革的方法和策略。  二、调整种植结构  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1. 调整种植结构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的涨落与农业经济运行好坏直接关联,国民经济运行创造的环境对农业发展也至关重要。因此,种植结构调整要紧跟国家相关战略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而且,作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中心工作,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要合理布局生产,而且要致力于加强农业基础产业地位,以农业结构调整支撑国民经济增长,并通过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2. 保障粮食安全是种植结构调整的前提  粮食安全是关系社会稳定,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尽管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巨大等严峻挑战。因此,种植业作为粮食安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一定要未雨绸缪,结构调整必须以粮食安全为前提,首先要确保粮食作物的生产面积,尤其是近两年进口量不断增加的玉米,建立优质高产耕田,种植业的稳定生产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3. 调整种植业要保障农民增收  种植业的调整不但与粮食安全紧密相连,也与农民利益也息息相关。种植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农民,土地收益是农民最主要的家庭收入之一,衡量种植调整是否合理的关键标准就是农民是否能够增收。我国的农产品越来越市场化,已经开始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把握好政策强制性与市场导向性的这两个因素的平衡点,在现有粮食库存、粮食生产现状、以及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在农业结构调整的框架内,对种植结构调整做出整体规划,在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谋求粮食种植大结构的优化和农业生产种植的合理布局。  4. 调整种植业结构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我国经济正在全面转型,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种植业调整进程,对于夯实现代农业根基、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个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强种植效益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农业市场的过程。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种植结构调整面临的难点及问题  1.粮食生产任务艰巨,增产压力大。  据统计,2013年的我国的粮食消费量高达6.82亿吨,比粮食总产量多出0.8亿吨,粮食供求紧平衡状态没有改变。另一方面,我国当前正处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阶段,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生物燃料、畜牧养殖业和酿酒工业发展迅速,对粮食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尤其是玉米的消耗量每年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递增,粮食需求量还远未见顶,农业生产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2.对种植结构调整的认识不够深入  虽然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开始起步,有的地方力度还很大。比如,湖北省农业厅下发《湖北省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调减棉花种植面积,确保粮食作物生产。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方只注重工业效益,对农业生产不够关心,对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够,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局限在农业内部。尤其是还没有认识到新一轮结构调整更应立足于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领域,促进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部分农民没有充分解放思想,对农产品价格的涨落还缺乏应有的承受能力。一些基层干部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仍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缺乏具体的、实质性的推进,工作方法简单而导致收效甚微。  3.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销对接调整缓慢  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与农业的经营方式有很大关系。由于信息、市场、资源、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地方农业产业化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或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或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或市场带动的条件不存在。特别是基层只重生产,不顾流通,只懂生产技术,不懂市场规律。生产与流通、加工脱节,结果生产发展了,产量上去了,价格却下来了,农民为此叫苦不迭。因此,产销对接,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说是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有效方式。  4. 技术创新尚不适应种植结构调整的需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产业的改革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农业技术创新已经在我国农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国科研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在育种、生产、加工等环节还要进一步开发研究。同时,我国农业研究投资强度不足,对农业科研产生着消极的影响。在科研经费分配上,科研等事业单位与种子企业严重失衡,企业的主体地位有待加强。最后,我国农业的创新只注重技术创新,而忽略管理创新,使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发挥出最大生产力。  四、对于调整湖北省种植结构的几点建议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有几次种植结构调整的历史。解放初到八十年代,为了提高口粮生产总量,尽快实现自给,实施“两增两减”方针,即增加粮食作物种植,增加高产田种植,减少粗粮种植,减少低产田种植;八十年代后,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种植结构调整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效益,一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进行调整。二是稳定压缩粮食面积,发展多种经营。三是面向市场,发展优质农业。从湖北省历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情况来看,每次调整都是依据人们生活需要及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的,在当前形势下,调整湖北省种植结构势在必行。  1. 坚持水稻种植不动摇,合理调整早、中、晚稻种植结构  1.1 推广种植优质稻  湖北省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广优质稻,经过几年的努力,成效显著。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地区因为种种原因,到现在优质稻推广尚不达标。还有一些地方,因为一些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原因,推广的所谓“优质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优质稻”,“湖北米”现在在市场上少人问津,这些问题都亟需改善,因此,继续推广种植优质稻是重中之重。  1.2 推广种植再生稻  江汉平原由于受到早稻生长收获周期较长的影响,双晚容易推迟抽穗、扬花而受寒露风的影响,结实率下降、产量低,甚至绝收。扩大种植一种两收的“再生稻”是发展的必然。再生稻的头季稻的稻谷产量可以达到正常中稻种植的收获水平,再生稻的第二季稻的稻谷亩产300公斤左右,“一种两收”基本可以达到“亩产吨粮”的生产要求。因此要在水源丰富、有种植早中稻习惯的地区大力推广种植再生稻技术。  1.3 推进水稻”单改双”  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推进水稻“单改双”。坚持政府推动、政策促动,突出培植壮大水稻集中育秧经营主体,以早稻集中育秧为突破口,破解双季稻恢复发展瓶颈,推进水稻“单改双”,提高水稻单产,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业持续增收。  1.4 示范种植旱稻品种  在一些传统的水稻种植区,为了降低干旱和天气异常带来的生产风险,建议引进并推广种植旱稻品种,旱稻产量虽然无法与传统水稻媲美,但是在生产稳定性和抗性上首屈一指,建议在灌水无法保证的传统水稻种植区推广示范。  2. 适当“控经”,推广机械化品种  水稻、油菜、棉花曾是湖北省三大主要播种作物,棉花的种植面积曾经达到过800万亩。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用工多,机械化程度低的作物品种逐渐被市场淘汰,棉花市场受影响最大,不但生育期长,且耗工耗时,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大幅萎缩。在当前发展形势下,适当调减棉花种植面积,同时着力开发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在育种上对油菜的耐渍性加强选择,适当提升旱作植物的种植面积,解决冬闲田,是下一步湖北省农业发展的重点。  3. 保障发展“高山蔬菜”和“城郊蔬菜”产业  近年来,在湖北省政府和农业厅的监管下,鄂西山区“高山蔬菜”逐渐发展为湖北省的招牌蔬菜产业,其中更以长阳和利川为核心,辐射全省16个县市。高山蔬菜的生产为满足山下夏季新鲜蔬菜的供应和山区农民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一定要保障湖北省“高山蔬菜”的种植和发展。  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变大,“城郊蔬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传统的城郊农田因为本地企业和工业的发展,不得不为它们腾道让路,市民的新鲜蔬菜供应越来越困难,在下一步种植结构调整中,如何协调工业发展和城郊蔬菜发展的关系,“保障市民人均一分菜地”的理念需要被重视。  4. 大力发展饲料玉米和甜玉米产业  玉米作为北方的主要作物,近年来在湖北开始受到“追捧”,种植面积逐渐发展到900万亩。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畜牧养殖业呈稳步增长态势,依靠玉米的消费产业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玉米产量稳定易管理,种植成本相对较低。据农业部门预计,“十二五”末,湖北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将突破1300万亩。  4.1 推广种植早播春玉米和夏播玉米  湖北省江汉平原历来有种植早播春玉米的习惯,主要以和棉花间作为主,玉米收获以后不影响棉花继续生长。近年来,随着棉花比较种植效益的不断降低,原来的间作逐渐演化为全幅种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是因为传统的种植方式无法迅速适应全幅种植玉米的需求,导致一些种植方式亟需改进。  鄂北地区因为是传统的小麦-玉米播种模式,主要种植夏播玉米,因为一直没有合法的夏播品种,当地推广品种主要从河南等地引进,品种优劣参差不齐,耐热耐旱性无法确定,直接导致后期玉米生长和产量差异较大。湖北品种审定委员会近年开始审定适合鄂北的夏播玉米品种,如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的汉单777,如何快速推广稳定合法的夏播玉米品种是湖北种植结构调整的重头戏。  4.2 适度发展秋播饲料玉米  湖北省近年来甜玉米和早春茬蔬菜发展较快,江汉平原在春播甜玉米和蔬菜收获以后,往往会选择种一季秋蔬菜,但因为最近几年秋播蔬菜行情不好,农户种植效益无法有效保证。因此,可选择种植经济效益比较稳定的秋播饲料玉米,选择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种植。武汉市汉南农业局2013年在当地示范种植秋播汉单777,亩产一般稳定在650公斤左右。同时,早稻收获以后,可以水田改旱地,种植一季晚秋玉米。  4.3 大力发展甜玉米  甜玉米是湖北省新兴的玉米产业,近年来,由于其可以一年两季种植,附加效益高,种植风险小等特点,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经过几年的调整发展,湖北省鲜食玉米已经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开始在北京、郑州、广东等地畅销并逐渐垄断市场。大力发展湖北省甜玉米产业,对于优化湖北省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集政策性、科学性和群众性为一体的战略体系,也是一个随着体制、科技、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变化的动态过程。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战略性调整,是着眼于长远和未来,将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准确地把握农业结构调整中有关问题,对于促进结构调整顺利进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基层农技员强烈呼吁依照《农技推广法》《劳动法》等相关规定,解决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的根本问题……
湖北农村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农村新报 荆楚网 共同主办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路181号楚天传媒大厦 邮编:43007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要粮食作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