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告知下中:华:中华保险公司口碑怎么样怎么样,有大病中华保险公司口碑怎么样和长期护理中华保险公司口碑怎么样业务吗?

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号称保险界的“四大金刚”。这四大险种,可谓各有“特色”,是人人必备的几类保险。但保险江湖路远,产品千千万万,条款难辨好坏,无数人购险时饱受坑害!有的人买贵了好几倍:有的人买了不能理赔:若大家不提前了解保险知识,难免在购买时误入歧途,买错买贵,甚至可能影响理赔!为了避免各位少侠买保险时踩坑,我特意耗半月时间,精心准备此篇万字长文。虽不至于彻底教会大家怎么购买四大保险,但也能略作指导。若有受益,还请各位不吝点赞收藏,感激不尽!主要内容如下:一、 意外险避坑篇1. 购买意外险,大多数人都有这3大误区2. 挑选意外险的2大要点二、 百万医疗险避坑篇1. 购买百万医疗险,常见的5大误区:2. 挑选百万医疗险的 4 大要点三、 重疾险避坑篇1. 购买重疾险的3大误区2. 挑选重疾险的5大要点四、 寿险避坑篇1. 购买寿险的2大误区2. 挑选定期寿险的3大要点一、意外险避坑篇意外险价格便宜,只用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很高的保额。而像碰伤、擦伤这些小意外,在生活中发生的概率也挺高。因此,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第一反应会选择先买一份意外险“试试水”。但便宜归便宜,意外险的挑选并没有那么简单,不会挑选的朋友可以随时问我:1.购买意外险,大多数人都会有以下3大误区:误区一:买意外险只看重身故保障,其他责任不重要身故保障虽然是意外险的核心保障之一,但只看重身故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发生意外,无非会产生3种情况:身故、残疾和住院治疗。虽然身故带给我们的打击最大,但如果买意外险只看身故责任就大错特错了。例如常见的突发意外,如跌打损伤、车祸事故等,并不一定是身故的结果。不是所有的意外都是致命伤害,反而是出现伤残或全残的概率更大。如果购买的意外险只有身故保障,人出了意外却没有身故,保险公司是不会赔钱的。另一方面,伤残≠全残。一些轻微的残疾症状都可以归类于伤残范畴,比如掉了八颗牙齿、皮肤轻度烧伤等等。意外险的伤残保障是它独有的王牌,伤残越重,赔付比例越高。伤残共分为 10 个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一级伤残赔付 100%,二级伤残赔付 90%,以此类推。而全残意味着,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基本的吃喝拉撒都需要他人帮助。因此,我们要擦亮眼睛看清楚,意外险的保障责任除了身故之外,到底是保全残还是伤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看错的后果会导致一分钱都拿不到,不容忽视。咱们得拿出高考考语文查找错别字的精神,来仔细查看保障责任到底伤残还是全残!误区二:返还型意外险能返钱,所以更划算返还型意外险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在保障期限内没有理赔过,保障期满就会返一笔钱给你。发生了意外伤残能领赔偿金,没发生意外也能拿到钱,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肯定没有啦!实际上,返还型意外险的“坑”有以下2点。①大多数返还型意外险保障有缺陷,保费昂贵以平安安心百分百为例,主险只保意外身故全残,以及一些不值钱的交通意外保障;虽然非意外身故保障比较新颖,但只赔保费的一定比例,属实有点坑。如果想要伤残和意外医疗,需要额外交钱附加。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保障上的差别,我们将【安心百分百】和【小蜜蜂2号超越版】做了下对比:安心百分百在不保障伤残、猝死和意外医疗的情况下,交费15年,保到75岁,按30岁男性购买为例,一共保45年,平均每年保费2500×15÷45≈833,一旦附加其他保障,价格只会更贵。八百多的保费如果拿来买一年期意外险的话,四舍五入也能买两三年。②发生意外不返还,多交的钱等于“白交”我们以某产品为例,可以看到条款很清晰地说明了哪些情况会返还。而发生意外身故或全残,返还型意外险直接赔一笔钱,合同终止。自然也就没有返还这回事了。原本花几百就能获赔相同金额的钱,现在却多花了一千多,多交的保费相当于“白交”。买保险就是为我们的抗风险能力添砖加瓦,每年花个几百块抵御意外风险,大多数人都花得起。可是如果每年花个大几千来获取保障,一生平安顺遂度过,保障期满交的保费返还。平白无故给家庭经济造成不小的压力,高保费,低杠杆,返还型意外险这笔帐不划算呐。误区三:长期意外险保障久,所以更好买意外险主要看保障责任是否全面,价格是否便宜,能否符合我们转移意外风险的需求。长期意外险保障久所以更好,其实是个伪命题。①意外险通常不存在续保问题购买意外险,一般不需要进行健康告知,即使需要健康告知,询问项也十分宽松,购买门槛比较低。在保障期内即使因为意外擦伤申请理赔了,来年再想买意外险也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保障期限是买一年保一年,还是保几十年或终身,本质上并无差别,并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②长期意外险保障责任不够全面我整理了短期意外险和长期意外险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长期意外险的保障责任不够全面,意外医疗部分还是得额外花钱附加。花大价钱附加意外医疗保障,后续因为意外住院了报销医疗费用,报销的钱还没你交的钱多。就算咱钱多,也不是这么花的对不对?从保障全面来说,我们还是更建议购买一年期意外险。2.挑选意外险的2大要点上面我们说到,更建议大家购买一年期意外险。但是在挑选的时候,还是要着重注意以下2点,才能选出更适合自己的产品。(1)注意意外险的职业限制因为意外险购买门槛低,低保费、高杠杆的优势,大多数人想要买保险,都会优先考虑配置一份意外险。但它虽然门槛低,并不意味着没有门槛。意外险最大的门槛就是有明显的职业分类,高风险职业买了也未必能赔。职业还分高低风险?这个信息可能会让人脑袋一懵,顺便思考自己的职业算不算高风险。不要慌,我们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职业分类,供大家参考。按风险划分来看:1 - 3 类职业:属于低风险职业,大多数意外险都能买,价格也便宜。如果想买 100 万保额,每年保费不到 300 元。4 - 6 类职业:属于中高风险职业,很多意外险没法买,需要专门买高危职业意外险,价格也会贵很多。但不同的产品职业分类也不一样,在购买的时候要仔细看清,结合自己的职业来判断是否能够购买。如果职业不符合,就不要强行买,不然理赔时保险公司是会拒赔的。(2)需要根据购买人群来挑选意外险有很多种,保障各有侧重,所以要根据不同人群需要来选择。1)成年人:购买成人综合意外险成年人首选综合意外险,要重点关注以下几项保障。①注重身故和伤残保额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同时又肩负着家庭经济的重担。朝九晚六、两点一线、兢兢业业的生活,最害怕意外降临。因此,年轻人买意外险,身故和伤残的保额一定要买够。建议50万保额起,如果真的遭遇不幸,这笔钱可以有效缓解生活上的经济压力。②猝死保障另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保障,则是猝死。当代年轻人要么熬夜打游戏,要么通宵赶deadline,凌晨5点的城市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再加上平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健康,猝死都变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但要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购买意外险时重点关注猝死保障,也能给自己多一份安全感。不过,大家除了可以买保险来抵御风险外。更重要的是平时要注意养生,管住嘴迈开腿、少熬夜多睡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拥有最大的安全感。2)儿童:购买少儿意外险想要给自己孩子购买意外险,应该基于小朋友的情况来关注以下重点。①注重意外医疗小孩子一般都有活泼好动的天性,爱跑爱跳,一不小心就磕到碰到。受伤后去医院治疗,不管是门诊还是住院,少则几百,多则大几千。钱虽不多,但如果能通过意外医疗报销,对普通家庭来说能减轻部分经济压力。因此,给小孩子买意外险要格外关注意外医疗。这里,我总结了以下意外医疗保障的3个评判标准:最好100%赔付;报销范围越广越好,最好不限社保;免赔额越低越好,最好0免赔。②第三方责任第三方责任保障的内容是,被监护人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监护人承担赔偿的责任。翻译一下,就是孩子闯祸,家长收拾烂摊子。小孩子嘛,皮一点很正常。学校里争抢打闹、学校外好奇心重破坏他人财物等等,这些情形最后都免不了叫家长来买单。第三方责任就可以将需要家长收拾的“烂摊子”,转移给保险公司来赔偿。可以说,是为“熊孩子”量身打造的。如果自家孩子好奇心旺盛,可以考虑第三方责任。③少儿意外身故保额有限制少儿意外险身故保额,对未成年人是有限制的。为了规避道德风险,无良父母杀娃骗保,银保监会对未成年人的身故保额做了限制。0-9 岁:身故赔付不超过 20 万;10-17 岁:身故赔付不超过 50 万。但是伤残和全残则没有保额限制。给小孩子买意外险,身故伤残的保障额度还是要关注的。3)老年人:购买中老年人意外险老年人是骨折摔伤的高发群体,挑选意外险要额外关注以下2点。①注重意外医疗人一旦步入中老年,要承担的家庭责任逐渐卸任给年轻一代,意外险中的身故和伤残保障就不是最重要的。加上身体素质整体不如年轻人,容易摔倒磕碰,意外医疗保障更需要重点关注。优秀的意外医疗保障,报销比例越高越好,100%赔付,不限社保,免赔额越低越好,要是能0免赔就更好了。划重点!这方面和少儿意外险的挑选要点是一样的。②最好有骨折津贴老年人极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如果不小心摔倒很容易导致骨折。伤筋动骨一百天,住院期间需要人手照顾,请护工等等也是一笔开销。而这个支出,意外医疗是报销不了的。如果意外险中附加骨折津贴,赔付的钱你可以拿来支撑住院期间除医疗费用外的经济开销。对于老年人来说,这项保障同样需要重点关注。二、百万医疗险避坑篇很多人觉得,看病有医保就够了,哪里还用得着买百万医疗险。实际上,医保的报销范围有限,只能报医保目录内的治疗费用。但医保目录外的看病支出往往占大病治疗费用的大头,这个时候就需要百万医疗险来兜底,尽可能降低我们治病的经济负担。1.而大家在购买百万医疗险时,时常会有以下5大误区:误区一:百万医疗险不能单独购买2024年了兄弟萌!当还有小伙伴跟我说,百万医疗险不能单独购买的时候,我的心情有点复杂。“百万医疗险必须和重疾险一起购买”,实质上,这是很多线下代理人的销售话术。以前信息传播不发达,这样的言论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变成根深蒂固的“洗脑包”。然而真相是:百万医疗险可以单独购买!百万医疗险可以单独购买!百万医疗险可以单独购买!我们随便找来一款线上的百万医疗险:它可以单独购买,打开支付宝就能买,并且比起需要搭配其他主险来购买的产品,保障只会更好,价格也更便宜。所以,看到适合自己的百万医疗险,放心大胆地冲就完事!误区二:百万医疗险能终身保证续保有些百万医疗险的产品页面会宣传,支持续保到100岁等等,这就是大家理解的“终身续保”。这时候要注意:支持终身续保≠保证终身续保。可以续保 100 岁的前提是这款产品不停售,能在市面上卖 100 年。通常这类产品都是一年期医疗险。但大多数一年期产品可能会因为赔付率高的问题停售。一旦产品停售,保障直接中断,还是只能重新买其他产品。真正购买时,续保条件中只有“保证续保”这一项,才不会出现因产品停售等原因导致的保障中断。保证续保是指,在合同保证续保期限内,如果产品停售,或者是你生过病、身体变差、保险理赔过,到了第二年依然可以继续购买该产品,保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保证终身续保“是大家对产品条款理解上的误区,实际上根本没有“保证终身续保“的百万医疗险。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保证续保年限最长是20年。误区三:只要是住院费用百万医疗险都能报销并不是所有的住院费用都能报销。医疗险的理赔都有个原则,那就是只报销合理且必要的费用。从条款中可以看出,百万医疗险报销在指定医疗机构普通部的住院、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的治疗费用。其中包括药品费和其他治疗手段的费用,但都强调了得是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那什么是合理且必要的费用呢?一般情况下,要符合这几个条件:①治疗必需的项目假如说,本来是为了报销肺炎的住院治疗费用,但里面夹杂着肠胃炎的药品费。这个药品非合理必要的,很明显不会报销。②与当地治疗费用的普遍标准差不多同一地区同一疾病的治疗费用应该是差不多的,花1万能治好的病,最终报销费用是10万,这肯定是没法报销的。③是医生开的处方药百万医疗险药品费用报销,只认可医生开的处方药,其他出处不明的药品报销,保险公司是不认的。此外,这些情况百万医疗险也不能报销:1.低于免赔额的费用无法报销更具体一点来说,一般是普通门诊费用无法报销。因为百万医疗险一般都有1万的免赔额,而因为小病小痛去看门诊花的钱都凑不到这个免赔额,自然无法报销。2.免责条款中约定的情形不能报销百万医疗险的条款中会约定部分情况不赔,具体情况在产品的免责条款中。除一些重大犯罪行为外,免责条款中提到的一般健康检查、整容手术、精神疾病等等,产生的费用都不会报销。3.既往症治疗费用不报销什么是既往症?以某产品的保险条款为例,可以看到有明确说明。简单翻译一下,既往症是指,投保前,身体就已经有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购买百万医疗险时都不会带病投保。不排除个别极端情况,有人发现自己得了病,想立马买份百万医疗险来报销自己接下来的治疗费用,这种情形保险公司肯定是不会赔的。误区四:0免赔的产品一定好恰恰相反。从价格来看,0免赔的产品比有免赔额的产品要贵很多。两者之间差了2千多,可以说这个0免赔,其实是用自己多花的钱抵销了。既然如此,用几百块钱买带有免赔额的产品,剩下的钱拿来补充重疾险、意外险等等,岂不是保障更全更划算?另一方面,0免赔额的产品因为没有免赔额,所以出险概率会高很多。这种情况,产品很容易停售,不太稳定。而且0免赔大多都是一年期产品,今年出险,明年就买不了了。之后的医疗保障又该怎么办呢?所以有免赔额,反而是一件好事。对于保险公司来说,1万免赔额能筛去一些小额理赔,降低理赔成本。产品的成本更低,定价会更便宜,风险更好把控,可以稳定的长期运营,产品停售的概率随之降低。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便宜,保障稳定,才是真正需要的百万医疗险。误区五:保额越高越好百万医疗险的报销是“实报实销”,也就是花多少赔多少。假如买的保额是400万,但如果医疗费用只花了50万,那么理赔时扣去1万的免赔额,也只能报销49万。保额买那么高,意义反而并不大,更多的是一种营销噱头。一般情况下,保额买到100万,就足够覆盖大病医疗的费用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百万医疗险的保额,都在100万以上。所以我们完全不用盲目追求高保额产品,还得结合保障责任情况、续保条件等来选择。2.挑选百万医疗险的 4 大要点了解了百万医疗险的常见误区,接下来,我会告诉你百万医疗险到底如何挑选。牢记这 4 个挑选要点,买到一款高性价比的百万医疗险并不难。(1)保障责任有没有缺失?一款合格的百万医疗险,有四大基础保障: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具体保障哪些内容,详情见下图。我们搜集整理了市面上34款百万医疗险,对保障责任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大多数产品都包含了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的保障责任。关于住院前后门急诊有个小小的tips,一般情况下百万医疗险保障住院前7天和后30天的门急诊费用。但是有些产品可以保到前30天后30天,在其他保障都不错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保障时间更长的。百万医疗险的4大基础保障,只要少了任意一项,就不算优秀产品,直接拉黑就好。(2)续保条件怎么样?买医疗险,产品稳定性很重要。如果买一年保一年,在此期间内身体变差或是产品停售,都会给再次购买百万医疗险增添许多困难。最坏的结果,就是从此与医疗险再无缘分。所以,我们要了解清楚产品的续保条件。虽然市面上大多数百万医疗险都是一年期产品,但随着保险行业内卷,这些年推出了不少保证续保的长期产品。根据续保条件的不同情况,我们搜罗整理做出了对比分析。图表中用红色重点标注出来的就是优秀条件,更详细的知识我们来逐一讲解。①保证续保期限保证续保是指保障期限内没有理赔,来年想要续保,可以无需进行健康告知等审核流程,直接续保。对于百万医疗险来说,保证续保期限自然越长越好。上图中有5款产品,保证续保期限长达20年,极大地增加了百万医疗险保障的稳定性。②满期未停售时续保产品满期未停售的情况下,再次购买大多数产品都需要再次审核健康状况。只有【好医保长期医疗6年期】无需审核。③停售后续保其他产品如果产品停售,想要续保其他产品,只有好医保长期医疗是可以直接续保的。【瑞华医保加】能续保其他产品但依然需要健告。结合续保条件来看,保证续保20年的这5款产品都很不错。这20年内不论是身体变差还是理赔过,都不影响产品的医疗保障。但是否真的性价比高,还要结合保障内容、外购药和增值服务综合来看。(3)有没有外购药报销?一场大病,可能会掏空一个家庭的所有积蓄。我们都知道治病住院会花很多钱,但很多人不清楚到底什么最费钱。其中最贵的,就有癌症患者必不可少的抗癌药。虽然说部分抗癌药物进了医保药品目录,真用上我们用医保也能报销。但依然有很多昂贵的”外购药“,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比如去年医保谈判失败的“CAR-T”治疗针,虽然它对白血病和淋巴癌治疗效果很明显,但一针的费用高达 120 万,普通家庭完全承担不起。但一些百万医疗险的保障,就能覆盖这些昂贵的”外购药“。比如太平洋的【蓝医保】这款百万医疗险,它就能够报销“CAR-T“的费用。总之,大家在挑选百万医疗险的时候,一定要看有没有外购药保障。(4)增值服务全不全?增值服务,是保险产品在基础保障之外,额外赠送的服务内容。一般不会在条款中标明,想要了解详情可以到产品介绍页面查看。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白送的,能有什么好东西,不会是“坑”吧?还真别说,这些赠送的增值服务,可实实在在的让很多人觉得比较实用。我们整理了各大保险公司增值服务的类型,供大家了解。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是这三种:就医绿通:看病的VIP通道,就医过程有专人安排,不用自己操心质子重离子:目前最尖端、最优质的癌症治疗手段及医疗资源之一,对癌症的治愈率高、效果好。费用垫付:如果我们的积蓄面对高昂的住院费用略显吃力,有了这项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先行垫付住院费用,缓解我们的经济压力。如果对医疗服务和就医体验需求比较高,可以多关注包含以上服务的产品。三、重疾险避坑篇重疾险就是得了合同约定的重疾,就能拿到一笔赔偿金。本质上是一种“收入损失”险,用来弥补人得了重疾治疗阶段不能工作的经济损失。原理很简单,我平时聊的也很多,但我发现依然有人会在购买重疾险时陷入误区。“觉得大而全的捆绑型更有保障。”“得病赔钱,没病返钱的返还型更划算。”......让我来给大家揭开这些重疾险误区的真面目!1.购买重疾险的3大误区误区一:返还型重疾险更划算得了重疾能够赔钱,没得重疾保障期一过,还可以返钱,这样的重疾险很多人都会觉得能保本很划算。可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即使抛开IRR收益率不谈,单指连续交20年,每年近2万的保费,就不是一般家庭负担得起的。而且返钱的前提是这期间没出险,如果不幸出险,返钱也就不存在了。交的保费和赔付的钱一对比,杠杆太低。重疾险本质就是“收入损失险”,可以覆盖一段时间的家庭经济。咱就是说,有这个家庭条件交这么高的保费,也不怎么需要这个功能吧。对于90%的普通家庭来说,消费型重疾险保障更实用,价格也更划算。误区二:捆绑型重疾险保障全面更安心买保险,有些人最大的期望就是,一张保单保所有,省的自己再去挨个看条款、投保须知等。于是有的保险销售人员就会安利捆绑型重疾险,省时省心省力,保障还全面岂不美哉。事实真是如此吗?捆绑型保险一般都是主险+附加险的形式,如果主险是重疾险的话,附加险是医疗险或者寿险等。以某款产品为例,保障如下:看起来一下子多了十几种保障,安全感妥妥的。但实际上,这并不代表能同时防范十几种风险,很多保障是共用保额的。如果身患重疾,重疾险赔了一笔钱,合同直接终止了,其他的医疗险保障也享受不到了。接下来再想要医疗保障,还得重新买。而且这类产品价格都贵的离谱,十几种保障一项项算下来,大多都是额外要花钱的。每年要花这么多钱来买十几种保障,预算有限的人群在购买时只能选择降低保额。重疾保额买个10万20万的,对我们来说远远不够。得了重疾赔个10万,光是疾病护理康复费用就已经不够用,更不用说其他的开销。这么算下来,简直得不偿失。保险本来就是用较少的保费来获取高额的风险保障,捆绑型重疾险就像个缝合怪,看似啥都有,其实啥都不够。遇到这种产品,记得直接头也不回地跑路就好!误区三:重疾赔付次数越多越好根据重疾赔付次数,重疾险可以分为:单次赔付重疾险:重疾赔1次,合同就结束了多次赔付重疾险:重疾可以赔2次以上,重疾保障会更好有人下意识会觉得,那多次赔付重疾险不是保障更全更合适?但,大部分多次赔付重疾险的价格会贵很多。以下面两款产品为例:【六六鱼2.0】比【达尔文6号】的保费,贵了将近1倍。虽然不是所有的多次赔重疾险价格都会这么贵,但大多数产品都要比单次赔重疾险贵一些的。从性价比来说,我会更建议你选择单次赔付重疾险。毕竟多次罹患重疾是小概率事件,而多次赔付重疾险也有各种赔付条件限制。想要多次获得重疾赔付没那么容易。这里有一份重疾险榜单,里面覆盖了目前市面上高性价比的重疾险,赔付条件非常友好:多次赔付重疾险会有两种类型:不分组多次赔重疾险,这种保障最好,赔了一种大病,其它的还能继续赔。分组多次赔重疾险,一般会将疾病分为多组,同一组疾病,只能赔1次。以【六六鱼2.0】为例,重疾直接分了6组。从上图可以看到,恶性肿瘤是最高发重疾之一,没有单独分一组,影响同组病种的获赔概率,对女性来说相对不太友好。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还是想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图个安心。掌握以下3种技巧,轻松应对重疾病种分组:技巧 1:恶性肿瘤单独一组恶性肿瘤是最高发的重疾,占到了重疾理赔的 60-80%。所以,恶性肿瘤单独一组最合理。就算发生理赔,也不会影响其他高发病种的保障。技巧 2:高发病种越分散越好对于 6 大高发重疾,除了恶性肿瘤单独分组外,剩余的 5 种越分散越好。如果是分6组,每个高发重疾都在不同的分组最好。【六六鱼2.0】就将常见高发重疾中的较重急性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分在了一组,如果其中之一获赔,大大影响另一病种的理赔。技巧 3:有关联的疾病分不同组如果关联性大的疾病分在不同组,获得多次赔付的机会更大。所以,重疾赔多少次不是关键,还得看重疾是否分组,以及产品分组情况。2.挑选重疾险的5大要点聊完了误区,我们来看看重疾险的挑选要点。以下重点我们需要牢记,这样挑选重疾险才能毫不费力。(1)高发疾病是否涵盖全面当我们打开一款重疾险的产品宣传页面,覆盖100多种重大疾病的字眼映入眼帘。这个能保120种病,那个能保180种,能保这么多疾病,肯定保障更全面,赶紧买买买!关掉页面,先听我说!购买重疾险,保障重疾数量并不重要。因为,银保监会已经统一规定了28种重疾和3种轻症的定义。这28种高发重疾,占重疾险理赔的95%以上。在这种规定下,大多数的重疾险保障病种都涵盖这28种重疾。其他的无论病种数量再多,撑死了只占5%。保100种还是200种,区别并不大。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反而是重疾险中,轻/中症的高发病种覆盖率。轻中症一般没有固定标准,但常见的高发轻/中症有12种。虽然《重疾险新定义》规定了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但剩下的高发轻/中症,能包含多少种,全看保险公司怎么整。一款优秀的重疾险,这12种高发疾病一般都全部包含。除此之外,还有的产品会将轻症挪到中症的分类中,在理赔标准不变的情况下,赔付的额度反而更高了。以【和谐喜乐保】为例,它将单侧肾脏切除放进中症范围内,按中症来赔,保障相对比较好。(2)保额要买多少合适买保险就是买保额,所有的险种都适用。因此,看到有些朋友花费“重金”,买的重疾险保额才10万20万。我不得不再三强调,重疾险的本质是“收入损失险”,用来弥补人身患重病没法赚钱这段时间的收入损失。如果你年收入都不止10万,低保额完全不能应对一年不能工作的经济风险。同时大病的治疗费用至少都是二三十万,即使百万医疗险能够报销部分治病费用,但长期的护理费、康复费用等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赔的钱弥补不了多少经济损失,这是不划算的事情。这笔帐一算,保额该买多少就很清楚了。我们建议重疾保额至少 30 万起步,如果预算够的话,可以考虑买到 50 万甚至更高。(3)保障期限选定期还是终身这个选择跟个人预算挂钩,如果自身经济实力雄厚,肯定保的越久越好。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保终身的重疾险比保到70岁的,保费要贵30%-50%,会产生很大的经济压力。我们以【超级玛丽 6 号】为例,保终身每年的保费比保定期高出47%。保定期还是保终身,没有绝对的答案,要根据个人预算来选择。对于预算紧张的人来说,可以先买保到70岁的,获得重疾保障先。等到后面经济宽裕了,可以再考虑更换成保终身的。如果为了追求保终身一步到位,而背上沉重的经济压力,这就本末倒置了。(4)要不要附加身故责任对于预算有限的朋友,我们一般不建议附加身故责任。附加身故的重疾险,一般会有下面这些情况:1)附加了身故之后,保费会贵很多每年多出2580,20年就是5万多,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一笔小钱。2)花相同保费,买不到高保额预算有限,购买重疾险不附加身故保障,或许能买到30万保额甚至更高。如果附加身故,花同样的钱,30万不一定买不到。3)重疾和身故,二者只能赔1次很多人选择含身故的重疾险,是为了能有双重保障。重疾身故都能赔,怎么都不亏。但是附加身故的重疾险,得了重疾赔付之后再身故,是没法拿到身故赔偿金的。为了附加身故保障多交的保费,相当于白交。如果心心念念想要身故保障,可以在购买重疾险的同时,额外配置一份定期寿险。价格比含身故的重疾险便宜不说,身患重疾可以拿到一笔重疾险的钱,身故后还可以拿到一笔寿险的钱。(5)癌症2次赔和心脑血管2次赔要不要附加重疾险常见的可附加保障中,癌症2次赔和心脑血管2次赔是大家最容易纠结的。这两项保障责任其实很好理解,第二次大病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就可以赔钱。既然是附加项,必然少不了多花钱来购买。如果你不差钱,自然是都附加最好。预算有限,两者只能选其一的话。对于年轻人来说,因为癌症容易复发的特性,更推荐附加癌症2次赔。对于男性群体来说,心脑血管疾病属于重疾险理赔的高发疾病,可以优先考虑心脑血管2次赔。如果有家族遗传史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即可。不过需要额外关注下免责条款,有的产品可能会除外遗传病。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说第二次赔付的病症满足新发、复发、转移和持续这4种情形之一,就是条件优秀。但有的产品只能满足其中1种,赔付条件太过苛刻,即使附加也是形同鸡肋。因此,在购买时要擦亮眼睛看仔细各项赔付条件。四、寿险避坑篇寿险保障很好理解,人死了或全残就赔一笔钱。很多人会觉得,人终有一死,买了终身寿险岂不是一定能赔。趁着自己年事已高,买份寿险,没几年身故了赔笔钱,也能给孩子留下一笔钱。这种想法并不可取!实际上老年人买寿险一般会出现“保费倒挂”的问题,交的钱比赔的钱多,而且有年龄限制,并不是你说买就能买的。关于寿险,诸如此类的常见误区可不止这一个。1.购买寿险的2大误区误区一:终身寿险更划算,因为一定会赔终身寿险就像结婚承诺过一辈子一样极具诱惑,让人每次看到,都迈不开腿。很多人买了之后才发现“上大当”,这保费咋这么老贵呢!每年要交的保费太多,叫人忍不住精打细算过日子。而且有的终身寿险只保身故,保障责任不全。高昂的保费并不能带给大家全面的保障,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划算。要知道,终身寿险一般都是有钱人用来给后代财富传承的。咱普通家庭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嗷嗷待哺小孩要培养。眼下的钱都不够花,还想着身故后给孩子财富传承,哪来的钱呢?所以,普通人够买保费高、杠杆低的终身寿险,大可不必!我更建议,普通人购买定期寿险来保障身故风险。误区二:给老人和小孩买定期寿险有些朋友出于对老人和孩子的关爱,以及对保险转移死亡风险的需求,给老人和小孩购买了定期寿险。可实际上,给老人和小孩买定期寿险意义并不大。因为寿险“保死不保生”的特殊属性,大多数情况赔偿金都是赔给家人的。这笔钱的作用,更多是用来维持家庭经济不崩坏。比如,赚钱养家的丈夫去世,但房贷车贷、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的钱还是得花,这时候就可以使用定期寿险赔的钱。而超过60岁的老人没有经济收入,逐渐不再承担家庭责任。小孩子还未成年,正是茁壮成长好好学习的年龄,也没有家庭责任要承担。真正需要购买定寿的,是对未来的家庭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人。不过60岁以内的中老年人,没到退休年龄,大部分还有工作,甚至依然是家里的经济收入主力。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的确可以考虑购买一份定期寿险。但还是要结合价格和保障来看,年龄大的中老年人会被保险公司认为风险过高。最高可买保额、保障期限有限制,保费也会相应地增加。超出个人负担能力,就不要购买了。那么,定期寿险该怎么买呢?我们来看看挑选定期寿险的要点!2.挑选定期寿险的3大要点寿险保障责任相对简单,购买时挑选起来其实很容易。只需要关注下面这几点就可以了。(1)保障责任全面吗?定寿的保障责任很简单:人死了,或者全残/高残,就赔钱,不追溯死亡原因是意外还是疾病。那为啥还要重点关注呢?主要是部分产品它的保障责任只保身故,不保全残/高残。遇到这种不保全残的产品,直接拉黑。另一方面,定寿有一些特色保障属于加分项。比如:xx岁前身故可以额外赔付、交通意外身故额外赔等等。不是绝对必要,但有的话也可以多留意,真的出险是可以多赔钱的。(2)明确保额应该买多少一般情况下,定寿的保额是用来覆盖人不幸身故后,家庭成员未来十几年的生活开支、以及孩子教育、赡养老人的费用等等。这笔未来支出,该怎么算呢?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家庭剩房贷100万+车贷50万未还,再加未来10年家庭基础开支预计50万。那么简单计算一下,夫妻俩每人保额至少要100万起步。有人可能会担心:保额那么高,保费会不会也很贵?实际上定寿的保费相对很低,以【华贵大麦2022】为例:30岁女性买100万保额,最低年交保费不到1000块,妥妥的高杠杆。我建议:大家最好根据自己的预算,能买到的保额尽量越高越好,且不要低于50万。(3)注意免责条款和职业要求免责条款就是保险不能赔的情况,所以当然越少越好。在这方面最宽松的定寿,免责条款只有3条:看得出来,这3条免责条款都属于极端情况,一般人不会这么干。但有些产品的免责条款不只这3条,以某产品为例,它就有7条免责条款。免责条款当然是越少越好,就拿军事冲突这一条不赔来说。尽管是小概率事件,但能赔总比不能赔要让人更安心。而职业要求和意外险类似,都是保险公司为了应对不同职业风险的概率做的划分。如果自己的职业比较特殊,还是要多注意这方面,弄清楚到底能不能保。最后呢,除了以上关于四大险种的挑选经验之外。购买保险时,还有一个绝对避不开的重要内容——健康告知。无论线上线下,无论哪种健康险产品,都会出现健康告知的页面。我们必须根据已知的自身情况,如实回答,购买的保险才能真实有效。学会以下3招,简单搞定健康告知。有问就答,不问不答我国实行的是“有限告知”的机制,问到什么答什么,不问不用主动说。且必须如实告知,我国《保险法》中第十六条也有相关规定。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询问被保险人的相关情况,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举个例子:某款保险的健康告知问到被保人是否有肝硬化?那么根据这条问询,不管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小三阳,还是大三阳等肝脏类疾病。只要不是肝硬化,都回答:没有!2.注意问询的时间范围大多数健康告知询问的病史,都是有时间范围的。比如过去一年是否存在健康异常,过去一个月是否长期服药等等。我们只用回答这个时间内是否有这些行为即可。如果是两年前有长期服药,但它没有问到,在该问询上直接答“否”就好。3.提前准备病历健康告知中涉及大量疾病的专有名词,普通人根本搞不懂。因此在填写时,将自己的病例和体检报告准备好,以便随时需要核对是否有相同内容。如果没有最近的病历和体检报告,也不要为了健康告知专门去体检。万一本来没感觉自己身体有啥异常的,结果查出健康告知过不了的身体异常,无法投保,可就得不偿失了。以上就是我总结出的四大保险挑选思路。如果上面的内容还没有解决的你的问题,欢迎随时咨询我。写在最后买保险知易行难,稍不留意就可能陷入条款的弯弯绕里。市面上的保险产品那么多,宁愿在挑选对比的阶段多花些时间,也不要消费情绪上头凭感觉购买。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的情况适合哪类产品,欢迎给我留言,我会一一为大家解答。附:2024四大保险最新推荐榜单Hello,这里是深蓝保旗下的测评账号,为保险产品测评而生~在这里,不仅可以还原你手中保险的真实面目,每日更会有最新、性价比最高产品介绍!以下精华文章,尽是深蓝君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后创作而成;在买保险之前看一看,绝对可以帮你省下几万的冤枉钱!保险买前必读:一家人的保险怎么买?给家里人买保险,如何才能不踩坑?(内附小孩+老人+家庭经济支柱的方案配置)如果预算有限,只能买一种保险,怎么买最合适?20多岁的年轻人,第一份保险应该怎么买?内附保险挑选攻略+3套高性价比方案2024超全小额医疗险攻略!每年只需几百元,住院不花一分钱(好医保门诊险、华泰学平险……)没搞懂保险公司怎么理赔,劝你别乱买保险!(附145家保险公司电话+理赔全流程曝光)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成人重疾险排行榜,每月实时更新!儿童重疾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定期寿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百万医疗险、小额医疗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成人、儿童、老人意外险排名榜,每月实时更新
得病了还能买什么保险?得病后,以下几种保险购买选择可能会受到影响:1、意外险。意外险对健康告知没有要求,只对瘫痪的人群有要求,得了其他大病,但是能正常生活的还是没有限制的。2、惠民保险。惠民保险是城市型定制补充医疗保险,不限健康要求,有的城市惠民保险对于既往症的人群是可保可赔的,也就是说得了癌症也可以买,也可以获得赔付,只是赔付比例会低一点。社保。社保是最基本的福利,是国家给予的,不会设置任何的门槛,按照医保目录的要求进行报销。除此之外,如果您已经得了某种疾病,那么可能有些保险是无法购买的,例如重疾险和医疗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您无法获得任何保障。您可以考虑购买以下保险:1、年金险。年金险没有健康告知,是具有理财功能,得了大病可以直接购买的。2、财产险。财产险的标的主要是财产,与人身没有关系,得了大病还是可以买的。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在购买任何保险产品之前,建议您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并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了解所有相关条款和条件。得病了还能买什么保险在购买保险时,您需要了解不同类型保险的保障范围和适用情况。如果您已经生病或者患有某些疾病,那么以下几种类型的保险可能仍然适合您:1.重大疾病保险:这种保险主要针对合同中约定的特定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提供保障。如果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后确诊患病,保险公司将支付相应的保险金。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保险通常会对投保前已患有的疾病进行除外责任,即不提供任何保障。因此,在选择此类保险时,请务必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了解具体保障范围。2.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主要对医疗费用进行保障,包括住院费用、门诊费用和药品费用等。有些医疗保险还涵盖康复护理费用。对于已经有病的人群,选择一份合适的医疗保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您应对高昂的医疗费用。然而,与重大疾病保险类似,医疗保险也可能对某些疾病进行除外责任。3.定期寿险:定期寿险是一种以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保险,通常在特定期限内提供保障。虽然定期寿险的主要目的是在为家人提供经济保障,但它也可以为已有疾病的人提供一定的保障。不过,由于死亡率较高,保费可能会相对较高。4.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旨在为被保险人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如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养老机构护理等。对于有慢性病或需要长期照顾的人来说,这份保险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但请注意,长期护理保险的费用通常较高,且并非所有保险公司都提供此类保险。在进行保险规划时,请务必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以便为您提供最适合您需求的保险建议。同时,也要关注保险公司的声誉和服务质量,以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发现有病了还能买保险?发现有病了是否还能买保险,需看实际情况:1.如果只是罹患了经过治疗后很快就能痊愈的小病,比如感冒、痔疮,那么一般不影响投保,可以买保险;2.如果罹患了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比如小三阳、乳腺增生之类的疾病,那么在购买需要进行健康告知的保险,如医疗险、重疾险时,有除外、加费、延期承保的可能,但也有标准承保的可能;3.如果罹患了重疾大病,比如恶性肿瘤、瘫痪,那么是无法购买需要进行健康告知的保险的,比如重疾险、医疗险之类的保险。但是其并不影响购买无需进行健康告知的保险,比如普惠型商业额补充医疗保险、财险、社保、税优健康险;4.如果是买意外险,那么大多无需进行健康告知,所以即便生病,也不影响购买。但如果是买需要进行健康告知的意外险,那么一般也比较宽松,只要不是罹患恶性肿瘤、瘫痪之类的重疾大病,都是不影响购买的。得病了盛京保能买?能,得病了盛京保能买。但是在首次投保前罹患过既往症疾病,并因此该既往症疾病及其并发症导致在保险期间内的相关医疗费用是不赔的,这类疾病如恶性肿瘤(含白血病、淋巴瘤)、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肝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含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三级以上)、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呼吸衰竭、糖尿病且伴有并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瘫痪、再生障碍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另外,盛京保是一款普惠型商业医疗险,没有健康体检的限制,投保门槛低,不限年龄,不限户籍,不限职业,无等待期限制,保障内容有个人承担的医保目录内外住院医疗费保障和医保内门诊高值药品费用保障。孩子生病了还能买保险吗可以。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对于孩子生病后购买保险是有一定限制的。因为保险公司需要对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接受投保。如果孩子已经生病,那么他们的健康状况可能会被视为高风险,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接受投保申请。因此,我们应该在孩子健康的时候就为他们购买保险,以确保他们在生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保障。孩子生病了还能买保险吗视情况而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保险是为了应对未来的风险而购买的,而不是为了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因此,如果孩子已经生病,那么购买保险是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的。保险公司在购买保险时会进行健康检查,如果孩子已经生病,那么保险公司是不会接受投保的。因此,孩子生病了之后,购买保险已经来不及了。然而,对于已经购买了学校保险的孩子来说,他们可以享受到一定的保险报销。许多学校为学生购买了保险,以应对学生在校期间可能遇到的意外和疾病。当孩子生病时,家长可以将医疗费用的发票和相关的报销材料提交给学校保险部门,然后按照学校保险的规定进行报销。通常情况下,学校保险会对医疗费用进行一定的报销,但具体的报销比例和金额会根据不同的学校和保险计划而有所不同。老人生病了还能买保险吗老人生病后购买保险的可行性通常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政策和要求。虽然每家保险公司的政策存在差异,但通常情况下,老年人购买保险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由于老年人可能面临较高的健康风险,保险公司可能会对其进行更严格的审查。这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健康信息或接受额外的医学评估。此外,保险公司还可能对与老人生病相关的保险责任进行限制或排除,以减少风险。这意味着老年人购买保险后,某些与其健康状况有关的事项可能不被保险公司承担。然而,具体的政策和要求因保险公司而异,有些保险公司可能对老年人提供更灵活的选择,允许其在生病后购买保险。因此,建议老人在购买保险前仔细研究不同保险公司的政策,并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小孩子生病了还能买保险吗小孩子生病了,还是可以购买保险的。不同的保险类型和产品可能有不同的投保要求和规定。一般来说,健康状况是购买保险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小孩子已经生病,可能会对购买保险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病情和治疗情况而定。在购买保险时,需要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和保险条款,了解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保费、保险期限等信息,并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如实填写健康状况问卷。如果小孩子的病情已经被确诊,那么需要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和治疗记录等资料,以便保险公司进行评估和核保。总之,购买保险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保险产品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和购买,建议在购买前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或保险公司,以便获得更准确的建议和指导。小孩生病了还能买保险吗小孩生病了,能否购买保险取决于具体的疾病和治疗情况。一般来说,如果小孩已经患有某种疾病,那么在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会根据该疾病的性质、治疗情况、康复情况等因素来评估风险,并决定是否接受投保。有些保险公司可能对于某些疾病会直接拒保,而有些保险公司可能会提供特定的保险计划或加价保障。因此,如果小孩已经生病,建议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或保险公司,了解具体的投保要求和可能性。同时,在购买保险时,还需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否则可能会影响保险公司的理赔决策。宝宝生病了还能买保险吗宝宝生病了之后,仍然有可能购买保险,但具体是否能够购买以及可选择的保险种类会受到病情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的疾病并不严重,且已经完全康复,那么大多数保险都是可以购买的。然而,如果宝宝的疾病比较严重,或者有长期的健康问题,那么可能会被保险公司拒保或者需要加费承保。此外,不同的保险公司和不同的保险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因此具体情况需要咨询保险公司或者保险代理人。建议在购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和保险条款,了解保险的保障范围、除外条款、理赔流程等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保险公司口碑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