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想知道中一华财险好不好,是否真的为熊猫上了中华保险是正规保险公司吗?

自公子从事保险业以来,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朋友发来的保单,在分析数千家庭的上万份保单的过程中,公子是越看越沉重,越看越生气,下图是肆公子团队抽样了几百份家庭保单完成的统计表:毫无疑问,绝大多数家庭都被坑了!在大多数家庭配置保险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仔细来看,大都是因为没有对保险认识的不够,被信息不对称给坑了。先讲一个公子记忆犹新的案例(出于个人隐私考虑,均采用化名),2016年,刚参加工作的A先生经不住好友B的劝说,买了份XX福,17年时,A先生因为身体不大舒服,去了好几次医院,查出来了萎缩性胃炎,之后不久,B突然联系A先生,说是自家的产品进行了升级,公司为回馈老客户,可以给免费升级,不用花钱就可以享受更好更全面的保障,竟然有这好事!A先生非常心动,但是转念一想,自己刚住过院,搞不好会受到什么影响,于是,A先生把自己的情况详细告诉了好友B,还拿出了住院报告。A先生原本非常忐忑,这时友人B拍着胸脯表示没问题,于是A先生放下心来,按B的指导,完成了缴费、盖章、换保单等一系列自己也不知道啥情况的流程。完成了“升级”,A先生长叹一口气,舒坦极了。过了几天,新保单到手,A先生看了又看,保障好像没什么变化,反倒是保费贵了不少。好友B一通解释,A先生也有其他事要忙,就忘了这档子事。后来,A先生想要增加保额,恰好找到了公子团队进行咨询,整理A先生的保单和相关报告时,公子发现,A先生确诊的疾病,根本不能投保XX福!在公子的询问下,A先生想起了之前的“升级”,在仔细回忆了所谓的“保单升级”的流程之后,真相逐渐清晰:原来啊,B根本没让A先生进行保单“升级”,而是直接退保,再重新投保一份,还能有这种操作??!这还没完,由于A先生的疾病已经明确违反健康告知,换句话说,将来万一要是出险了,十有八九会被拒赔!A先生赶忙找保险公司确认情况,果然,所谓的“升级”就是退保重新投保,因为这样,B就可以从A先生的新保单上拿到第二份佣金了...虽然这只是个例,但现实世界总是如此魔幻:总有那么一小撮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就是吃准了你不懂,上演各种魔幻的操作,就是要坑你。而被骗的咱老百姓呢,有苦说不出,只能扬天长啸:为什么被坑的总是我?然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保险是骗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且听公子给你分析这现象背后的原因。我国保险业的口碑算不上好,究其原因,是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卖给老百姓坑产品。绝大多数人没弄明白保险是什么,也没有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真正风险,就被塞了一份保险。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买错了保险,或者买到了坑的保险。1.先给孩子买了几万块的保险,自己却在裸奔公子发现,很多家庭都只给孩子买了几千上万的保险,然而成人夫妻两人什么都没配。公子接触的好几个个家庭都是如此,夫妻两人对保险认识不多,但是在业务员的劝说下给孩子保上了上万的少儿重疾险,某产品计划书结果,就没钱给自己配置了。这样配置,存在两个问题1)少儿保险压根不需要几千上万绝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少儿保险其实非常的便宜,配齐一套少儿保险,只要1000多就够了:在上图所示的方案中,重疾险选定期的晴天保保超越版,50万保额;意外险只买一份。只要1247,意外最高赔付20万、最高400万的医疗费用报销,加上50万的重大疾病保障,医疗费用、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全保上了。如果预算充足,还可以拉长保障期限,采用下面这套3000多的方案,疾险选择大黄蜂3号plus(测评),60万保额,保至终身,选上重疾2次赔付,每年2724元。大黄蜂3号是款博采众长的产品,保障期可长可短,得了重疾后,再得重疾还能再赔1次。如果得了20种高发特定重疾,可以赔120%保额,50万保额能赔60万。这款产品责任实用,保障又全,非常好。意外险依然选大保镖少儿版,增加一款小顽童意外险(测评),保额一共40万。医疗险还是超越保2020(计划一),不再多说。此外,还增加了小额医疗险,平安的少儿万元户2020,1万住院医疗,0免赔,1万意外伤残/身故,每年277块。因为0免赔,小孩子小病小灾要住院,用上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在第二套方案中基本都选了最好的保险,也没有超过4000,花上万块给孩子买的人身保险,很可能是白花了冤枉钱,除了贵、白花冤枉钱之外,这么做还存在一定的风险,2)存在潜在风险给孩子买保险时买贵了,被坑了,一看预算不够,结果就只给孩子买了保险,于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出现了:先给孩子买,但是自己却没有任何保障。这可万万使不得,这样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在家庭配置保险时,谁是家里的摇钱树,谁最应该先买上保险,先给作为“碎钞机”的孩子买保险,会让我们的财务风险更大。啥意思呢?我们把潜在的可能性列出来:如果孩子出事情了,还可以通过大人努力赚钱为孩子治病,可要是大人出了事情,只留下嗷嗷待哺的孩子,连孩子需交保费的钱都没了。大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作为主要劳动力和收入来源,对家庭财务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要记住成人才是孩子最强大的庇护伞,老人最后停泊的港湾。一定要先给成人买好保险,然后再考虑老人孩子。2、一张保单保所有:“大而全”的保险很多人想偷懒,图省事,觉得买保险太费事了,保险公司一看这状况,直接推出了很多大而全的产品,号称“一张保单保所有”。保疾病、保伤残、保死亡,大病能给钱,小病都报销,从头保到脚,从天保到地。大家不想想,这可能吗?这种产品,往往是坑货的集合。大而全,往往是“大而坑”。线下畅销的少儿XX福就是典型的大而全,它包括一个主险+1个必选附加险+N个可选附加险,必选的终身寿险,必须附加的重疾险,这哥俩可真是十足的活宝:先说说寿险,终身寿险,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我们做个简单地分析,你就会知道,给孩子买终身寿险是多么的荒诞:假设我们给孩子买终身寿险,这笔赔偿,不仅对你没意义——为人父母,谁都不希望白发人送黑发人。孩子也用不到——孩子没了才有的赔偿,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所以说,给孩子买终身寿险有什么用?再说重疾险部分,既然是买给孩子的,既然是重疾险,那我们就来看看重疾保障,我拿到了国内少儿重疾的经验数据,可以供大家参考:看到了没有,和一流的少儿重疾险相比,“大而全”产品的少儿特定重疾保障比起其他某些产品,保障明显有差距,一些重疾保障甚至有缺失。保障一般,价格昂贵,“大而全”的保险,往往就是一些糟糕的产品的合集。单独拿出来来卖,在优秀的产品面前就会逊色不少。捆绑在一起,保费反而贵几倍。如果再遇到大而全的保险,一定要当心。千万别偷懒。3、“免费”的保险:返还型保险很多人总想着钱不能白花了,万一交了一大笔钱,结果平平安安啥事没有,那保险不就白买了。于是很多公司推出了返还型保险,号称“有病治病,没病返本”。如果得了病,赔你一笔钱,没得病的话,到期还能把“保费”返还给你,“这简直是免费的保险啊!”但是真买了它,你就上当啦。让我们来看两款产品,一款是纯保障的XX战士1号,每年4490;一款返还型,XX保,每年11150。这两款在保障形态相同:得了重疾,赔50万;没得重疾,挂了,也赔50万;如图,真要论保障,该返还型重疾险甚至没有轻中症,在保障上比非返还型重疾险要差出一截。问题来了,两者的价格为什么能差出一倍呢?没错,就是因为该产品可以返还,这款返还型产品唯一的“特色”就是:如果70岁没出险,返还已交保费,那么,这所谓的“返还”划算吗?我们不妨把返还险的保费(11150)分为两部分:保障部分和增值部分,保障部分约等于非返还型产品的保费(4490),那么增值部分就是6660(11150-4490),所谓的返还,不过是保险拿这增值部分(6660),利滚利几十年,最后把贬值了不知道多少的本金还给你,利率是多少呢?如图,这多交的增值部分,按照每年3%的利率增值,70岁时也足足有43.8万,而返还的“总保费”却只有33.4万。看到没,这所谓的返还,别说年化3%了,就连2.5%都给不起,这还不是最恐怖的,如果之前出险了,返还也就跟着没了,那买返还险还有什么意义?总不会是因为钱太多了没地儿花吧。返还险我之前有专门讲过,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看我这篇:今天,我把返还险的底裤拔下来了4、只买了理财险据统计,国内80%的保费都投到了储蓄型保险上,这意味着人均保障严重不足,不足到什么程度呢?公子找到了2018年某寿险公司的省分公司理赔年报:排名第一的金佑人生赔付2个亿,总额看起来很高,但是分摊到7659件的话,每份保险平均只能赔2.65万!3万不到!这个能有什么作用?这买的是保险,还是心理安慰?弘康人寿的总经理曾说,国内人身险保费中85-90%来源于储蓄型产品(含各种年金险、返还险),而非保障险,究其原因,那就是相当一部分人痴迷于用保险理财,理财型保险有一个典型的代表——开门红,各大保险公司每年都会敲锣打鼓地推出一款新的产品,用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演示着各种恨不得秒杀巴菲特的收益,办着各种宴席、送着各种小礼品,还搞着各种“限时销售”,结果呢,我们不妨看看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几款“开门红”:X瑞人生,保证收益的年金部分收益率只有1.96%。鑫X金生,保证收益的年金部分收益率只有2.37%。X享至尊,这款去年号称要献礼70周年的产品,保证的年金收益率有多少呢?1.68%公子查了一下,目前中国银行五年期存款是2.75%,像亿联银行,五年期存款甚至能达到5.45%。这些可都是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受存款保险基金保护,50万内保本保息,没有风险可言。你们这保险,甚至比不过大银行的银行存款,实在说不过去。即便带上“引以为傲”的万能账户,收益率也不过是这个画风:X瑞人生,号称6%的高档综合收益也不过是3.52%,这...花了大价钱,收益不厚道不说,还可能影响保障的那部分支出,图个啥呢?论年金账户,相当一部分理财险年化收益比不过银行存款;加上分红,很多“爆款”开门红的收益也不过尔尔,收益很难达到预期不说,开门红支出一大笔钱,用来买保障的钱就更少了。而且开门红这种理财险,可不是想取就能取,要是提前支取的话,还会亏一大笔,流动性非常差。理财保险的存在当然有它的意义,其优点根本不在于高利率,而是在于规划财富,步入中年的人,或者手边有闲钱的人,可以通过理财保险实现对未来养老的规划。不过,在考虑理财保险之前,大家一定一定要先把家庭保障性的保险配齐了。买保险,一定要先保障后理财,这是原则。5、迷信大公司很多朋友买东西的时候偏爱品牌,这也能理解,如果是饮食类的东西,品牌可能是味道更好;如果是日常用品,品牌的东西可能会更耐用;即便是是穿在身上的奢侈品,品牌也可以满足小小的虚荣心。可是问题来了,保险的品牌有什么意义?不能吃不能穿不说,也没人会拿品牌的保单出去秀:“啊,我买到了XX的保险”意思是说自己交过智商税吗?要知道,重疾险非常的同质化,我们以某知名大公司重疾产品和某小公司重疾产品为例,责任形态上,两者都是,得了重疾,赔付保额;没得重疾,挂了,赔付保额;整体责任一模一样。那是死亡责任或重疾责任有什么不同吗?在身故责任方面,没得重疾,挂了无论是因病身故、意外身故,还是自然死亡,都是赔保额,没什么不一样。在疾病责任方面,虽然疾病条款非常专业,没点医学常识根本看不懂,但是监管为了规范行业,让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给了一个标准,该标准一口气规范了最高发的25种重疾,而这25重疾,占到了实际理赔的95%,覆盖了最主要的疾病。常有人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条款”,好,我们就把两者的条款拿出来比一比,最高发的25种重疾:点击看大图由于知名大公司重疾险的购买年龄限定在18-65岁,18岁以下可以买的是另一款少儿重疾。所以双目失明、双耳失聪、语言能力丧失这三种病,大小公司的定义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那么,我们可以大胆的说,这核心的25种重疾的定义是一模一样的,两者之间一点点差别都没有。光这些病,就占到了实际理赔的95%。所以说,买保险看“品牌”有什么意义?这时候有人要问了,小保险公司安全吗?别看条款一样,但大公司更安全啊。事实是这样吗?首先,我国的保险公司成立门槛非常高,可以说在我国的保险行业中,没有小公司,只有小品牌。根据《保险法》第68条规定,想开一家保险公司,门槛是非常高的:要求股东是必须干干净净的,而且净资产不得低于2个亿。除了门槛高,我国的保险行业监管可以说是全球最严:1)资金运用监管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可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有着严格的限制:《保险法》第106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形列式:(一)银行存款;(二)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三)投资不动产;(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像某些共享单车拿用户的押金不知道干什么的情况,在保险行业是万万不会出现的;2)偿付能力监管按照监管的指引和要求,在季末和年末保险公司都要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提交压力测试报告,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简单理解,监管要求每一家保险公司都能硬刚200年一遇的大灾难(像汶X地震这种是30-50年一遇)。偿付能力大于100%是最低要求,如果到不了保监会就会对保险公司做出种种限制了: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等等。保险公司受到严格的监管,倒闭的概率很低,可是如果保险公司真的经营不善,濒临破产,我们还有保险保障基金来抬一手:「保险保障基金」目前拥有资产一千二百亿人民币,每当有保险公司真的要经营不下去要完蛋了,「保险保障基金」就会出手救一把,让面临破产的保险公司重获新生,然后功成身退,深藏功与名。「保险保障基金」自2008年成立至今,一共出手过三次,第一次是帮了新华保险,第二次是帮了中华保险。后来的事情,新华保险上市,成为「品牌公司」之一,而中华保险,目前是偿付能力最高的保险公司之一。最近一次出手是去年,安邦保险被接管,「保险保障基金」又拉了一把。即便如此,还是有保险公司挺不下去了怎么办?《保险法》八十九条、九十二条:如果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宣告破产,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达不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按照保险法,如果保险公司真破产倒闭了,保单会转移到其他保险公司。这也没问题,换了一家公司而已,指定还会赔。说了这么多,大家就记着一句话:大小公司都一样!一定都能赔!你手的保单非常安全!大小公司都一样!你看,监管为你手里的那张保单操碎了心,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对于家庭而言,配置保险只要记住1+4+X即可。1指的是社保4指的是四大人身险,包括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X指的是一些比较合适的财产险,比如车险、家财险等。1、社保商保是衣服,社保才是底裤。无论如何,都先要把社保这个全民的基础福利保上。社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而且,很多家长不知道,有少儿医保这个东西,也就是孩子的医保。很便宜,每年只要花100-500块(国家还会补贴保费的40%-60%),就能报销60%-90%的医疗费用。无论什么身体状况,新生儿落地就可参保。而且在出生三个月之内参保,这三个月之间产生的医疗费用都报销。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在考虑商业保险以前,一定要把医保这个国家基础福利配上。2、重疾险所谓重疾险,保的是重大疾病,比如癌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一旦身患重疾,不仅治疗需要费用,而且可能几年无法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而重疾险是给付型,也就是某些销售人员口中的“确诊即赔”。一旦某些疾病达到理赔标准,会把钱一次性给你,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保险公司会把50万的保额直接打到账上。这笔钱,不管是用来治疗疾病,还是康复护理,还是用来还得病期间的房贷、车贷,都可以。重疾险在配置的时候,要做到保额先行,优先把保额做高到50万。如果有更足的预算,再去考虑更高的保额或是更全的责任。如果预算不足,同样也可以通过减责任或缩短保障期限解决。孩子的重疾险很便宜,少则几百块就能搞定,而且少儿高发重疾还能双倍赔,白血病这种买50万会赔100万。成人和孩子都建议买上一份。3、百万医疗险同样是针对于疾病和医疗,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制,花多少报销多少。它可以说是家庭最为实用的保险,人人都该买上一份。无论是因为生大病还是意外事故,要住院了。除去社保报销,除去一万块左右的免赔额,剩下的住院、手术、护理、药费、各种检查费等等费用,保险公司统统能报销,最高能报到几百万,而保费每年却只要几百块。4、意外险顾名思义,意外险保的是意外。所谓意外,一定要满足: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这几个条件。像中暑(不是突发)、自残自杀(不是非本意)都不在保障范围。再像猝死,本来猝死大多是因疾病造成的,按照定义不该保的,但是现在很多意外险都加上了这一项。那什么是意外呢?大到交通事故、台风地震、溺水触电;小到跌打损伤,猫抓狗咬、割伤烫伤。都在意外险的射程范围以内。意外险的保险责任通常包括三项: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意外医疗,意外身故,就是因为意外挂了,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的保额,直接赔给一笔钱。意外伤残,指因为意外残疾了,通常来说,保险公司按照保额乘以伤残等级,赔付一笔钱。一级伤残最严重,赔付保额的100%,二级伤残赔90%,三级伤残赔80%,依次类推,直到十级伤残,赔付10%。意外医疗,指因为意外伤害产品的医疗费,保险公司进行报销。在意外险之中,建议一年期意外险。一年期的意外险,续保容易,保费便宜且稳定,50万保额不超过200块,故而一年一买即可。而长期意外险通常比一年期意外险贵几倍甚至几十倍。5、定期寿险寿险,保险责任非常简单,在保障期间内,身故或全残才会赔。一个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下,这时候要是不在了,不仅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而且把债务都留给了家庭。寿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寿险为的是哪怕有一天人没了,也能把未来该赚的钱留下来,作为遗产为家庭继续做贡献。寿险可分为三类:一年期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一年期寿险短期便宜,但中长期看保费较贵,而且续保还存在问题,不建议。终身寿险保终身,人固有一死,也就是说这笔钱迟早会拿回来,但是保费过高,不适用于普通家庭。对于95%以上的家庭来说,最适合买的是定期寿险。所谓定寿,就是在保障期限内身故,就会获得一笔赔付,这里的身故包括疾病、意外、自然身故,甚至投保两年后自杀也能获得赔付。定寿的保障期限一般到60岁/70岁即可。等到老了,孩子长大了,身上担子就轻了很多,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不是自己了,就没什么必要买寿险了。至于保额,重点考虑自己不在了会为家庭带来多少损失。一般来说,整个家庭寿险的总保额=家庭负债和贷款+子女教育费用+父母赡养费用+5年的家庭消费开支。孩子家庭责任较轻,而且受法律规定最多能赔20万,切忌给孩子买。6、家财险现在的一套房子,动不动就是一家三代人的心血和汗水,金贵得很。火烧、水淹、炸毁、地震,无论发生哪种痛失家园,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那就不妨配上一份家财险,每年一两百块的投入,就能覆盖上百万的损失。挑选家财险没有什么花头,建议针对自家区域有针对性的保障。在沿海地区的,重点看看台风保障够不够;住在山区的,重点看泥石流;在地震高发区的,重点看地震保障;如果小区频繁失窃,就重点看是否包含防盗责任。对于普通三口之家,一份产品规划书是这样的:清楚了配置思路,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达成这份产品规划书。具体方案可以参考我这篇文章:三套投保方案,一次性解决80%家庭的投保难题比如,某位朋友曾经这么问过:“公子,我买了好医保长期医疗,好医保住院医疗,还有好医保防癌医疗,还要买什么吗?”这位朋友买了三份医疗险,前两份是百万医疗险,第三份是防癌医疗,还都是上百万保额,这三者本身没有问题,都是不错的保险,但是买上三份,这就多少有问题了,因为医疗险呢,它遵循损失补偿原则,报销总额不会超过实际花销,它们并不能重复报销,而且都是上百万保额,社保报销后,绝大多数人是用不到这上百万的保额的,因此,在挑选百万医疗险时,只要挑一款优秀的,基本就够用了。再比如,有人觉得重疾险很贵,于是只保了10万、8万,这种想法万万要不得,想想ICU,动辄1天上万,一旦不幸罹患重疾,这点钱很可能是不够用的,所以我们常说,重疾险一定要做足保额。再再比如,不符合健康告知,很多朋友根本不知道有健康告知的存在,这是很可怕的,要知道,如果投保时不符合健康告知,到了理赔的时候很可能被拒赔,所以在购买保险时,一定不要忘了健康告知,符合了放心买,不符合也别强求。买保险其实很简单,避开思维误区,了解正确的配置思路,根据自身可能面临的风险,配置相应的保险。当然,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配置细节也会有所不同,但只要抓住了保险的本质,买到合适的产品其实并不难。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明白的,也可以私信或在下方留言。就这样。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任何保险问题,欢迎下方评论留言。保险购买攻略:史上最全保险攻略:避开95%的坑,少花10几万元!为什么业务员推荐的保险几万块,网上的保险才几千?小保险公司的产品那么便宜,靠谱吗?网上买保险理赔难吗?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全网最全保险选购攻略:全网最新重疾险攻略+重疾险新定义测评全网最全医疗险选购攻略+全网123款医疗险测评全网最全意外险选购攻略+全网195款意外险测评全网最全寿险选购攻略+全网73款寿险测评保险避坑指南:今天,我把X安福的底裤扒下来了今天,我把少儿X安福的底裤扒下来了今天,我把返还型保险的底裤扒下来了看过了上万个家庭的保单,才知道为什么说保险是骗人的看过了3000份保单以后,我发现了重疾险坑人的套路
让近百万股东期盼的中国平安2023年年报,前两天终于发布了。过去的一年,中国平安的保险卖得好不好?投资业绩行不行?内部信用风险控制得怎么样?新战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到底发展得怎么样?还有其他诸多问题,都能从这份年报找到答案。下面开始详细分析中国平安2023年的业绩。一、寿险及健康险2023年营收9137.89亿,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856.65亿,同比下降22.8%,经营现金流净额3604.03亿,同比下降24.4%。归母营运利润1179.89亿,同比下降19.68%,营运ROE13.2%,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充足率208%,同比下降9.6个百分点。这两张图就是中国平安的整体业绩表现,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有象征意义。除了营收增长,其他财务数据全都下降,象征着保险行业还没有触底,进一步意味着经济的低迷程度,因为银行和保险直接和经济挂钩。这也是保险企业市值一直被压着起不来的原因,外部环境压力巨大,内部经营改革阵痛期还没过去,都成夹心饼干了。我们接着来看具体业务表现,首先就是大家都看重的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392.6亿,同比增长36.2%,不过经过调整后的新业务价值只有310.8亿。价值虽然是上升的,但是新业务价值率依然还在继续下调,而且幅度不小。2023年的新业务价值率已经只有18.7%,相比2022年的24.1%,下降了5.4个百分点。而且已经连续下降5年。如果追溯到2017年,新业务价值率更是高达57.1%,下降幅度非常大。保险公司是一门做“未来生意”的行当,客户把保费交到公司,这笔钱一定要产生收益才行,尤其是很多非纯医疗险保单本身就带有“回报”属性。所以逻辑很简单,如果公司不能让这笔钱产生大于应当给予客户回报的收益,那就会亏损。但是投资这个东西,是收益后置行为,谁都不知道明天会赚多少钱。所以当下的回报预期都是基于对未来的假设。比如中国平安初期的内含价值预计回报计算方式,是基于假设长期投资回报率5%,风险贴现率11%。但是现在这个经济环境,连平安的资管都没有信心,所以2023年就下调假设长期投资回报率到4.5%,风险贴现率下调到9.5%。既然回报预期下调,价值率当然也会跟着下降。如果你相信中国平安的那群金融精英比你厉害,那么一定要对未来的市场风险更加敬畏。当然个人投资者还是有点不一样,会灵活很多,资金规模越大,难度越高,而且很多公司还不能买。对于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当然是代理人表现情况。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平安的寿险代理人数34.7万,同比下降22%。2017年的时候还有138.6万的代理人,下降得真狠,而且还没有触底。简单笼统地看一个对比,2017年中国平安营收8909亿,已赚保费5730亿,保险业务收入6050亿,净利润1000亿。然后2023年营收9138亿,已赚保费5364亿,保险业务收入5364亿,净利润1093亿。可以简单地认为曾经一百多万人为平安赚了一千亿,现在三十多万人依然还是赚了一千亿。人数如此大规模地下降,是一定会影响保单数量的。之前的人海战术,逻辑很简单,这一百多万代理人,首先自己肯定是会买的,然后也一定会推荐身边的亲朋好友买,最后才是扩展陌生客户。这个方式的优点当然是能快速扩大规模,中国平安能坐上第二大保险公司的位置,靠的就是这一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每个代理人身边的亲朋好友是有限的,等他们把朋友圈的资源消耗完,意味着规模也就到了天花板。而一旦保单没有了大幅度增长,如此庞大的代理人规模,各项成本都太过庞大,曾经的功臣就变成了累赘。再加上保单是有剩余价值的,比如某个产品总交费年限是15年,你已经交了三五年,如果不是个人经济遇到问题,是不大可能断交的,因为断交之后,返给你的钱会很少,你再换一家保险公司重新交费,是划不来的。所以之前服务你的代理人还在不在平安已经无关紧要。那么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没有任何理由不缩减代理人规模,这才是中国平安代理人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实际上成果也非常好,人数少了100多万,业绩并没有下降。而留下来的三十多万代理人,收入当然会大幅度提升,现在平均每人能赚9813元/月,同比增长39.2%,多好的事情。对于公司来说,最终留下来的肯定都是精英,让他们的待遇大幅度提高,充分发挥1个顶10个的优势精神,核心竞争力会无比强大。如果1个顶10个有点夸张,那么1个顶5个总是没问题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代理人数量还可以下降,比如降到28万左右不是不可以。你看看有着“最优秀代理人”称号的友邦保险,2023年的新业务有一半是新客户带来的,依然是遥遥领先全球整个行业。正好前阵子友邦保险也发布了年报,我们对比一下。作为中国平安的老师,友邦确实很优秀。2023年新业务价值4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3%,新业务价值率52.6%非常高,相比2022年也有所下降,不过4.5个百分点的下降幅度,比平安要低一些。但是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新业务价值率分别是59.3%、57%和52.6%,同样也是连续下滑,只是没有平安的幅度大而已。两家行业头部公司都这么难,可想而知其他中小型保险公司有多惨。友邦年化新保费大涨45%达到76.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他的五大业务市场,新业务价值和年化新保费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虽然新业务表现不错,但是友邦的税后营运溢利62.13亿美元,同比是下滑1%滴,而且这是上市之后第一次下滑。他的总加权保费收入379.39亿美元,同比增长7%,这主要是我们内地市场贡献了增速。作为很早就改革代理人的友邦,在2023年的年报里面,出现“最优秀代理”的次数高达32次,够高调的。不过人家确实有高调的资本,旗下客户大部分都是高端客户,而且还在新增,所以利润率要高很多,这是所有保险公司都应该学习的。我们整个保险行业近几年的趋势也在快速向这个方向靠拢,代理人数高峰期曾突破1000万,现在仅剩300万。未来是一定还会下降的,包括我刚说平安的代理人下降到28万左右,并不是开玩笑,甚至可能更低。因为随着金融市场越来越成熟,年轻人学历越来越高,以前那种背几个产品,学几句术语就能忽悠人买保险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这张图片是平安年报的第一页,作为公司概览的代表,发展目标非常明确,也非常难。未来的保险市场一定是精英时代,也一定不是单纯的卖某个产品这么简单,一定是越来越与家庭财富管理挂钩的。所以这就对代理人的个人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平安现在这34.7万人里面,能有1%这种人才就很了不起了。所以说代理人改革还远没有结束,可能人数很快会触底,但是人才培养,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市场巨大的潜力,因为整个行业都会进行大转变,消费者的诉求不再是买产品,而是买服务。而中国平安虽然现在还远做不到这一点,但是放在国内的保险企业里面,那也是遥遥领先的,矮个里面挑高个嘛!另外关于平安的寿险和健康险,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就是偿付能力。这个看一眼就行,寿险、养老险和健康险的核心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5%、174.9%和248.8%,监管最低要求是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4.7%、264.3%和306.1%,监管最低要求是100%。充足率非常优秀,远高于监管值,偿付能力没任何问题。二、财产险再继续来看中国平安的财产险收入情况。2023年财产险收入3134.58亿,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89.58亿,同比下降11.4%,综合成本率100.7%,同比上升了0.9个百分点。别看这小小的不到一个百分点,对利润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六个主要保险的原保险保费总收入2705.7亿,其中健康保险增长最快,原保险保费收入132.50亿元,同比增长36.7%。当然主力军还是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38.51亿,同比增长6.2%,承保车辆数同比增长6.4%,表现是不错的。另外年报里面还说了,现在小微企业的还款压力仍然比较大,所以保证保险业务的成本率131.1%,同比上升了5.5个百分点,意味着这一项的亏损是68.34亿。之前保证保险贡献了很好的承保利润,但是近年一直在收缩,比如2022年这个业务的亏损达到90.13亿,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已经停止了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今年这个业务即便亏损,应该也是很小的。如果剔除这个保证保险的亏损影响,综合成本率是98.4%。财产险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再保险”是下降的。2023年分出保费169.73亿,同比下降4.2%。我们的再保险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做得比较好的,也只有中国财产再保险这一家公司,理论上未来也会大规模发展,但是还早得很。三、投资中国平安2023年的保险资金投资业绩,应该是很多人不满意的。从组合类型来看,占大头的债券投资账面值2.74万亿,占比58.1%,同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看样子是加大了避险力度。股票账面值2921.09亿,占比6.2%,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变动不是很大,但是亏损比较大,等下还会说,因为上面这张图里面没有。理财产品账面值2274.61亿,占比4.8%,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这个账面值减少了376,46亿,原因很简单,大家应该都知道,去年还吵了好一阵。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金额,我们来看看收益表现。2023年净投资收益1764.24亿,同比降低2.2%,净已实现及未实现的收益为-512.39亿,同比降低40.7%,投资资产减值损失-12.86亿,同比增长133.4%。这个净已实现及未实现的收益就包含了股票损益,从2022年开始,平安就不再单独公布股票战绩了。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包含项目大概计算一下。上图我用红色框出来的就是损益部分,2023年平安的寿险及健康险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41.05亿,财产险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24.15亿,两者加起来就是-16.9亿。那么把净已实现及未实现的收益亏损的512.39亿,减去保险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的16.9亿,还剩495.49亿的亏损,几乎就是平安买股票亏损的钱。所以2023年亏钱了的朋友看看中国平安就心理平衡了,人家那么牛都亏了近500亿,咱那点亏损不算啥。当然这不能怪平安的投资能力不行,前面就说了,人家是有很大限制的,受大行情的影响比我们个人投资者要大很多。所以前两年平安都比较惨,2022年在股市也亏损了近590亿,去年还是少亏了90亿,有进步的。当然这里面不要产生误解,这个损益变动是动态的,如果平安持有的公司今年又涨起来,就赚回来了。总投资收益1238.99亿,同比增长32.8%,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3.6%,虽然同比上升了0.9个百分点,依然严重拖后腿,净投资收益率4.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好在前几年收益很高,近10年的平均净投资收益率还是有5.2%,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也有5.4%,并不算低。但是现在中国平安的假设内涵价值长期回报率是4.5%,离近十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只有0.9个百分点的差距。如果这两年的收益率再不提高,那就麻烦了。现在债券类资产的收益率肯定还会持续降低,平安必须找到更好的投资标的才行。去年平安的债券规模819.13亿,主要集中在基建上面,占总投资的1.7%,下降了0.5个百分点,我估计今年还会继续下降。对了还有一个不动产投资,华夏幸福出事的时候,很多人说平安是一家隐形的房地产公司,现在好像也没人说了。2023年平安的房屋及建筑物公允价值1626.54亿,其中投资性的有1437.55亿,公司总资产115834.17亿,意味着房地产资产占比1.24%,可以忽略不计了。总归一句话,平安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投资收益高于4.5%,这是底线,否则就会一年比一年差。关于平安银行的业务这里就不详细讲了,分析银行完全是另一个逻辑,平安银行也在文末的《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里面,以后抽时间单独分析。四、资产管理中国平安的资产管理规模非常大,现在高达7万亿,主要通过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融资租赁和平安资产管理等公司经营。其中又以平安资产管理为核心,资金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管理本公司的保险资金,另一方面也提供第三方资产管理服务。第三方资产规模相对比较小,只有5284.27亿,同比增长2.6%。规模在稳步提升,但是管理难度却是大幅度提升。如上图所示,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2023年亏损195.22亿,投资太难了。中国平安的资管团队,压力山大啊!也有很多朋友专门问到这个问题,是不是平安的投资能力不行了?也不能这样去看,首先要知道资产管理是一个较长周期的业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价值投资,他不是一个投机行为。所以短时间内的损益变动很正常,而且受经济环境影响很大。在如此低迷的情况下,7万亿的规模,亏损不到200亿,浮亏不到0.3%,不用大惊小怪。去年资管业务也就盈利38个亿,同样也可以忽略不计。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还有资产估值的下降,是造成损益变化的主要两个原因。当然账面上额度亏损那也是亏损,连续亏损肯定也是不行的,所以今年平安在资管团队上,应该会有比较大的调整。五、综合金融这一块业务本质上与招商银行类似。用白话来说,这块业务就是想办法抓到高净值客户,然后把更多的产品卖给他们。对于普通人来说,纯粹出于保障需求,买两三个保单就到顶了,但有钱人不一样,平安特意设计了一个人群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有四层,年收入10万以下的,是大众层,占比22.6%,你看平均每人只买了1.91个产品,连两个都不到,大部分肯定都是只买一个医疗险。年收入10万到24万之间的,是中产层,占比33.5%,平均每人也才买了2.46个产品,并不多。年收入24万以上的,是富裕层,占比最高达到43.8%,平均每人买了3.79个产品。绝大部分保险产品都是不便宜的,像那种几百块钱的百万医疗,那是入门级引流的,如果还要加高一点重疾或者意外,价格蹭蹭蹭就上去了。如果还想要点分红功能,那产品就丰富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设计不出的。所以能够买多份产品的,肯定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按照平安的标准,至少也要每个月赚2万以上。另外还有0.1%的高净值人群,资产规模是要在1000万以上的,这部分客户的需求肯定跟下面三层的客户都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是需要资产保值和升值。所以这些人平均买了21.16个产品,中国平安2023年的客户数量是2.32亿,比年初增长2.2%,意味着有23.2万这样的客户。而且持有合同数量越多的客户,留存率越高,比如持有4个合同以上的客户,留存率达到97.7%,远高于只买一个产品的客户。当然不要以为这两亿多人都是买保险的,有一半是在银行办卡的。寿险客户5928万,同比下降了4.4%,主营业务客户是减少的。车险客户6271万人,倒是同比增长了4.7%,这要归功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带来了不少新的合作伙伴。银行零售客户1.25亿,超过了一半,而且还同比增长了1.9%,办卡的人多了,原因你懂的!2023年的个人业务板块,客均营运利润497.64元,从每个人身上也就赚了不到500块钱,看样子大量高净值客户以下的群体,是不愿意掏钱买更多产品的。这个也与经济环境挂钩,社会整体消费起来之后,大家都愿意买买买,那个时候多买几个平安的产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当你兜里有钱有消费意愿,未来还有赚钱预期的时候,你的客户经理跟你说:“黑猫,几顿饭钱就能有啥啥好处或者回报,赶快搞一个。”大概率你是会乖乖贡献人均合同数的。六、医疗养老这个业务目前规模还比较小,但是未来的想象空间,也是平安众多业务中最大的。规模小到什么程度?小到平安的年报都做不出一张图标,你看前面我讲的那些业务,平安都做了很多统计图标,就这个养老没有。在董事长致辞里面倒是有一张实拍图。目前中国平安已经与国内所有的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都达成了合作,100%覆盖,公司内部医生团队大概5万人,合作药店23万家,比年初新增近6000家。前面说的那2.32亿客户里面,有64%的人使用了养老生态圈服务,去年付费的用户4000万,还是挺多的。我就买过平安的体检卡。不过平安布局健康领域很多年了,现在依然是亏损的,2023年平安健康营收46.74亿,亏损3.23亿,亏损幅度同比下降49.3%,进步还是很大的。而且这个业务还贡献了不少其他业务的新客户,2023年有31.5%的新增客户来自于医疗养老生态圈,这么大的市场前景,未来一定是平安重点发力对象。除了与医院合作之外,平安自己也开医院,比如2021年就接手了“北大医疗集团”,旗下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去年收入突破21亿,也不小的。到现在平安已布局5家综合医院,1家康复专科医院,1家心脑血管专科医院,17家健康管理中心和10家儿童康复中心,未来肯定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在说养老领域,这块市场就更大了,2022年我们的老年人口突破2亿,预计2035年突破3亿,而我们的养老市场可以说还才处于初级阶段。我不认为以后的老人能够依靠后代,尤其是80和90这两代人,大部分注定一辈子压力都比较大,甚至可能包括00后这代人,说得残酷一点,这是被牺牲掉的。这个敏感话题不深入讨论,再加上大量独生子女,两个年轻人面对四个老人,就连免费的陪伴都会很难,因为不可能这么多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我觉得以后的老人只能靠自己。如果是这样的话,居家养老这个产业链的前景将无限大。七、总结中国平安2023年的这份业绩,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虽然归母净利润856.65亿,同比下降22.8%,归母营运利润利润1179.89亿,同比下降19.68%,下降幅度都很大。但是核心业务寿险、财险和银行这三大块的归母营运利润下降2.8%,其实还算好。如上图所示,这三块业务基本上还是稳住了。但是业绩毕竟是下降的,所以不能说多好,同时在这种经济背景和行业景气度低迷的情况下,能做出这份成绩,已经算是不错的,所以并不能说他差。而且中国平安2023年每股派息1.5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2.43元,现金分红比例37.3%,分红总额连续12年增长。这无论如何都值得夸奖一下。同时也要严肃地给平安打个气,再加加油,因为今年同样会比较难。整份年报最重要的一组数据,就是假设长期投资回报率从5%下调到4.5%,风险贴现率从11%下调到9.5%。这个假设可不是一般的假设,回报率和贴现率下调,就意味着内含价值的下降,这肯定是不行的。虽然2023年平安的寿险和健康险内含价值9301.6亿,同比增长6.3%,但其实没有这么多。因为回报率和贴现率下调后,内含价值调整修正好只有8309.74亿,如果今年不多卖出去一点保单,营业利润是会压力很大的。所以平安今年还要使劲努力卖保险才行,才能保住现在的基本盘。当然,比保险更需要努力的是资管团队,继续3.6%的收益率可不行,不但不可行,而且还有危险,前些年积累下来的家底已经被摊薄不少了。如果不想再拖后腿,收益率至少必须要提高1.6%才行。3月22日平安开了个业绩发布会,高管就差拿着高音呐叭喊,现在公司被明显低估了,我们一定会实现高质量增长的!现在中国平安的寿险P/EV是0.92倍,整体P/EV是0.55倍,整体每股EV是76.34元。我也觉得是被低估了!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财经##保险#
相信我!这篇重疾险科普攻略是写给保险小白的全网最详细干货。我做保险测评6年,写过上百篇重疾险科普的文章,在知乎上回答过上千个关于重疾险的问题,这篇文章是我花了半个月时间写下的重疾险最全科普,几乎把大家关于重疾险的所有疑问都写在了里面!一把王者荣耀的时间,你就能看完。此文整理出了所有我在知乎回答过的重疾险高赞精华内容,来帮助大家建立对重疾险的系统性认识。总之,关于重疾险的任何问题,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你可以参考目录,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查看;如果是保险基础较弱的朋友,建议从头看起,相信看完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因为对保险不了解,再加上身边很多业务员的狂轰乱炸,相信有不少家庭买过很坑的保险。所以本篇的第一章,就先跟大家介绍重疾险的几个大坑,只要躲过这几种类型的产品,买对重疾险的几率就提高了一半。这份是适合90%家庭的重疾险测评榜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了解:以下是正文~一、躲过这几种重疾险,就躲过了90%的坑!「生病了可以拿钱治病,没病可以到期返钱」,这种产品谁听了不心动?返本型的重疾险在国内已经流行了很多年,不懂的人非常容易被吸引,实际上这类保险不适合绝大多数人买!陷阱1:返还型重疾险——不花钱得保障,只能是童话!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想占保险公司的便宜,门都没有。返还型重疾险的本质,就是比普通保险多交了很多保费。保险公司把客户多交的钱拿去投资,最后把已经贬值很多的本金返给我们。以支付宝上的2款少儿重疾险为例:一款是纯消费型,叫做【真爱少儿重疾升级版】;另一款能返还保费,叫做【健康福少儿重疾险(返保费)】。但其实这两款产品在疾病保障上,不能说很像,只能说一模一样:二者的唯一区别在于:右边的返还型产品,比左边的消费型产品多附加了一份返还型年金险,满期可以返还160%的保费;除此之外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再看价格呢?消费型重疾险只需要167.6元,而返还型产品却贵出了3~4倍,每年要交1100多块。多花了几倍的价钱,结果和消费型产品相比,保障期限都是30年,保的责任也都完全一样。明眼人都知道,放着更便宜的消费型保险不买,反而去买返还型保险,其实就是看中了30年后的保费返还。但普通人本就没有很多钱买重疾险,预算有限可能就只买个10~20万保额。试想一下,真患重疾了,这点钱够干什么?即便不出险,那几十年后返回来的钱又贬值了多少???事实上很多返本型产品的收益极低,所以普通家庭我强烈建议别考虑返还型重疾险!当然如果你非常有钱,就是想买返还我也没意见,我提醒注意2点,不要稀里糊涂地买:1、有些产品到期后返还保费,有些产品则是返还保额,一字之差,相距几十万;2、有些产品返还保费后,合同就结束,没有保障了,有些产品则是保障继续。陷阱2:重疾险病种一定越多越好很多业务员总说:我这份重疾险,包括了一百多种病,从头保到脚啊。有没有满满的安全感?但病种多,不代表保障一定更好!去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统一规定 28 种重疾和 3 种轻症的定义及理赔条件,所有的成人重疾险都必须包括这28种重疾,若有轻症保障的也需要有这3种轻症。这些高发重疾已经占据了重疾理赔的 95% 以上,尤其是癌症、心梗、脑中风,这三种疾病就占到了理赔的60% ~ 90%!以 2020 年的重疾发病率为例:患重疾的女性中,有 60% ~ 90% 是癌症。在 24 ~ 60 岁,癌症发生率占比更是达到 70%。所以大家不必过于关注病种数量,大部分重疾险保障的病种数量都是足够的。不过,虽然在高发重疾病种玩不出什么花样,但个别公司「灵机一动」,就打起了轻症注意,会故意漏掉几项高发轻症。轻症、中症,本质都是重疾的早期阶段。由于重疾赔付条件不会轻易达到,轻症保障就显得很重要了。我根据多年理赔经验,并咨询多名医生后,总结出了12种关键轻症,买重疾险一定要重点参考:不过值得留意,冠状动脉介入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都是治疗心梗的手段;但前者一定要有,而后者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则是可有可无。因为在新定义重疾中,重疾病种「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理赔条件由「开胸」改为了「切开心包」。这意味着即使进行的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也已经符合重疾的理赔条件了,所以轻症无需加上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了。陷阱3:重疾险赔付次数一定越多越好根据重疾赔付次数,重疾险可以划分为:单次赔付重疾险:重疾赔1次,合同就终止;多次赔付重疾险:重疾可以赔2次或更多,保障会更强。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多次赔付重疾险的价格会更贵,如果你面对两个选择:选择单次赔付重疾险,可以买得起50万保额选择· 多次赔付重疾险,最多可以赔3次,但预算只够买30万保额。我会更建议你选择第一个,毕竟买重疾险是为了患大病时保险公司可以赔钱,最快拿到最多的钱是更好的选择。多次罹患重疾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何况多次赔付重疾险会有各种赔付门槛限制,想要获得2次、3次的重疾赔付并不简单。多次赔付重疾险分为两种类型:1、疾病不分组,这种类型保障最好,赔了一种大病,其它的还能继续赔;2、疾病分组,一般会将重疾分为第1组、第2组、第3组等,同一组别内的疾病,只能够赔1次!所以对于设置了疾病分组的重疾险,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 6 大重疾的分组情况。我选了两款代表产品进行对比:怎么判断哪种分组更合理?主要看以下 3 个技巧:技巧 1:恶性肿瘤单独一组恶性肿瘤是最高发的重疾,占到了重疾理赔的 60% ~ 80%。所以A产品将恶性肿瘤单独一组最为合理!就算因患癌理赔了,也不影响其他高发病种的保障。反观B产品重疾险,恶性肿瘤、终末期肾病等几种高发重疾都挤在第一组。假如赔了癌症,这组的其它重疾就没得赔了,保障大打折扣。技巧 2:高发病种越分散越好对于 6 大高发重疾,除了恶性肿瘤单独分组外,剩余的 5 种越分散越好。全都分在不同的组,这样获得多次赔付的几率更大。技巧 3:有关联的疾病分不同组如果关联性大的疾病分在不同组,获得多次赔付的机会也更大。所以,挑选分组的多次赔付重疾险,重点不是赔付次数,而是应该按以下顺序考虑:重疾险不分组 > 癌症单独一组 > 重疾乱分组。陷阱4:保终身、保身故就是好,宁愿多花一倍钱来保障经常会有粉丝来问我:买重疾险,保到70岁还是保终身更好?要不要加上身故责任?能保终身、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保障当然更好啦,这毫无疑问。但前提是我们不差钱!在含身故的重疾险一般会有这几个问题:第一,相同条件下,保费更贵;每年相差2500+元,20年就是5万多块。第二,相同保费下,保额更低;对于预算比较有限的朋友而言,不含身故的重疾险也许能买30万保额,但如果含身故,相同的钱也许只能买20万保额。第三,赔付重疾后,再身故就赔不了了。「一张重疾险保单,既能保疾病又能保身故」,看似很全能。但是,重疾险的身故/全残责任实则有个大缺陷。因为它和重疾保险金一般不可兼得。赔了重疾保险金后,以后即便身故,也不能再获得身故保险金赔付了。当初为了附加身故责任多交的钱也白交了。以下是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对比上百款产品条款后,筛选出来的3款高性价比重疾险,30万保额只要两三千元就能搞定,而且重疾赔付200%保额,希望能够帮到你:陷阱5:小心重疾险保费倒挂!所谓「保费倒挂」,就是你交的钱将会比保险公司赔给你的还要多,给家里老人买重疾险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比如这款产品,55岁的长辈去买30万的保额,需要每年交21270元,交20年一共是42.52万!也就是说我们要交给保险公司42.52万,只是为了生大病时,保险公司可以赔30万?这样买保险有什么意义?因此,给父母买重疾险一定要注意保费倒挂的问题。建议优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消费型重疾险,或者只买个医疗险和意外险,也能解决很多问题了。二、重疾险最全科普如果你避开了以上五大陷阱,买重疾险就不至于会被坑得七荤八素。但是想要买对一款重疾险,我们得先对重疾险有基本的认知。1、重疾险有什么用?有哪些分类?重疾险,就是当满足条款约定的疾病理赔条件时,能直接赔一笔钱。我先分享一个自己身边的案例:我之前在腾讯工作的一个同事,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刚过三十就诊断出了肺癌。不凑巧的是前不久刚买了房,手中并没有太多积蓄。因为患癌无法工作,他暂时失去了收入来源,但房贷还是要还,孩子也要上学......即使医保、医疗险可以解决医疗费用问题,但是无法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如何应对?重疾险的本质其实就是「收入损失险」,赔偿金可以弥补收入损失,也可以用来治病、出国理疗、恢复身体、购买保健品等,因为保险公司不会过问你收到赔偿金之后的用途。我们最常见的重疾险有三类:消费型重疾险、储蓄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不过对于消费型、储蓄型、返还型这类称谓,其实只是坊间叫法,官方并没有相关法律条文对其明确定义。这些叫法之所以广为流传,主要是好理解,也符合各类产品的调性。消费型重疾险:只有患上了大病,才会赔钱。如果保障期内没病没痛,保费就相当于消费掉了,没得赔了。网上常见的康惠保旗舰版2.0、完美人生守护2021、超级玛丽7号等重疾险都是这类产品。储蓄型重疾险:得了大病赔钱,身故了也可以赔钱。这类重疾险都是保障终身,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最终一定可以赔到钱;线下的平安福、国寿福属于此类产品。返还型重疾险:不仅大病、身故可以赔钱,就算我们平平安安合同到期,保险公司也可以退回保费,少数产品甚至还能赔付保额。常见的产品有平安守护百分百、平安福满分、平安爱满分等。对于大多数家庭,我还是更建议投保消费型重疾险,实用又划算。2、重疾险保障什么?重疾险,全名是重大疾病保险。顾名思义,最早期的重疾险就是得了大病才能赔。但后来重疾险的保障越来越多样,死了也能赔(附加身故责任后)、得了轻症、中症也能赔,甚至还提供癌症、心脑血管病可以多次赔等!虽然责任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核心的责任始终是重疾、轻症、中症责任!重疾,指的是会危及生命、治疗过程花费巨大的疾病,比如生活中常听到的癌症、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脑中风后遗症(脑卒中)等。而轻症、中症都是重疾的早期形态,可以降低重疾的理赔门槛。得了重疾,保险公司就赔付100%基本保额,重疾险合同结束;得了轻症、中症,保险公司就赔少点,比如20%、30%保额不等,但保障继续有效。全面已经说过,重疾险的病种在去年的「重疾新定义」中被统一,都会有最为高发的「28种重疾+3种轻症」。所以,对于重疾险的病种不必盲目追求数量更多。而其他的附加责任,则是锦上添花保障,如果预算充足的话,可以考虑加上——身故责任:无论疾病还是意外导致身故都能赔。线下买的传统重疾险通常会捆绑这项责任,比如平安福、国寿福等,而网上的重疾险大多可以自由选择。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多次赔:对于同一种病种,重疾险一般只赔一次就结束了,但如果附加上这项责任,癌症、心脑血管这些容易复发的疾病可以赔多次,比较实用。被保人/投保人保费豁免:保费豁免指的是得病后保费不用再交了(视为已经交清),合同继续有效。常见的有被保人豁免,即被保人患了合同约定的轻症或中症等,即可免交后续所有保费;还有投保人豁免,比如爸爸为了孩子买了一份重疾险,假如爸爸出事,孩子这份重疾险以后就不用再交费了。这里打个岔,最近我整理了一份少儿重疾险榜单,感兴趣的宝爸宝妈可以点击了解↓↓3、重疾险是怎么赔的?不同于医疗险,重疾险是一次性,定额赔付的。你买50万保额,就赔50万;你买10份,就10份叠加一起赔。所以,如果你不差钱,这重疾险倒可以说是多多益善。不过要注意一点:只要确诊了重疾,就马上赔付,这是保险行业流传最广的销售误导之一。要拿到重疾险的理赔金,其实有一定门槛。我们以法定的「28种重疾+3种轻症」为例,按理赔条件可以分为三大类:· 确诊即赔:4 种;· 实施了约定手术才能赔:6 种;· 达到疾病约定状态才能赔:21 种。市面上的新定义重疾险都能保障这 31 种疾病,而且理赔条件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以达到疾病约定的状态才能赔的严重脑中风后遗症为例,它的理赔条件为:图片来源: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 年修订版)设立这样的门槛,并不是保险公司为难大家。事实上,能称为「重疾」的,必须是治愈难、花费高的疾病。试想,如果得了小病小痛,也能拿到高额的理赔款,就会造成重疾险的赔付率大大上升。这就会间接导致保费大幅上涨,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险公司对重疾险产品的定价肯定要贵很多,最后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都买不起重疾险。当然,保险公司新开发的轻症、中症就是为了降低理赔门槛而生。比如说如果是重度的脑中风,就按重疾的「严重脑中风后遗症」赔 100% 保额;但较为轻度的脑中风,也可以按轻症中的「轻度脑中风后遗症」来赔,一般能赔至少 30%的保额。而且,轻症、中症赔付后,合同还会继续生效,以后不幸患了重疾还能继续赔。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重疾险部分病种的理赔条件虽然严格,但是并非不能接受。三、重疾险最全挑选攻略当你对重疾险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后,就可以着手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重疾险了。还是那句话,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先抛开产品,直接从思路入手,根据以下重点步骤,一步一步来DIY自己的重疾险。1、保额买多少才足够?配置重疾险是为了弥补经济损失,所以重疾险的保额至关重要!如果你两三年不能工作,只赔你十几万,够还房贷车贷吗?够日常生活支出吗?够赡养老人吗?我见过太多人买重疾险,都存在一个问题:保额不够高。研究了各大保司2020年的理赔年报后,我们发现 50% 以上的重疾险,重疾理赔金都不超过 15万。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太低的保额根本无法转移大病的风险。以癌症为例,治疗费普遍在 20 ~ 30 万,如果只买 10 万保额,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到时依然要向亲戚朋友借钱,甚至网上众筹治病……所以说,你可以放弃大品牌,可以不要保终身、多次赔付;但是重疾险保额,你一定不能妥协,低保额不如不买!我们建议重疾保额至少 30 万起步,如果预算够的话,可以考虑买到 50 万甚至更高。 2、到底要不要加身故责任?这本质是预算的问题,毫无疑问,身故也能赔那肯定心里更踏实。但含身故的重疾险一般会有这几个问题:第一,相同条件下,保费更贵:每年相差2500+元,20年就是5万多块。 第二,相同保费下,保额更低:对于预算比较有限的朋友而言,不含身故的重疾险也许能买30万保额,但如果含身故,相同的钱也许只能买20万保额。第三,赔付重疾后,再身故就赔不了了:「一张重疾险保单,既能保疾病又能保身故」,看似很全能。但是,重疾险的身故/全残责任实则有个大缺陷,因为它和重疾保险金一般不可兼得:赔了重疾保险金后,以后即便身故,也不能再获得身故保险金赔付了,当初为了附加身故责任多交的钱等于是白交了。其实想要身故的保障,也不一定非要买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其实还有更划算的买法,那就是「消费型重疾险+定期寿险」,我们来看保费差距:方案一:如果直接附加身故责任,保费直接贵了将近3000块。虽然能保终身,但保额只有 50 万。而且重疾、身故保额二赔一,赔付其中一项合同就结束了。 这是个隐形的坑!方案二:如果在消费型重疾险的基础上,另行购买一份定期寿险。假设30岁男性投保,保费只多了一千出头;30岁女性投保,保费只多了500多块。显然,搭配定期寿险买,性价比更高。虽然只能保到60岁,但保额有100万。而且,寿险责任主要是为家中顶梁柱购买。等到60岁,子女成家,我们也渐渐地卸去了家庭的重担,就不用太看重身故责任了。「重疾险+定寿」这样买,还有另外一点利好,就是重疾和身故可以各赔一次,双份保额。 这样就实现了「用更少的钱买到更高的保额」,详情请点击了解:3、保70岁和保终身,哪个更好?这又是一个预算的问题。有钱,肯定保得越久越踏实,毕竟谁也不知道重疾什么时候发生。但是保终身的比保定期的更贵,大概贵出30%~50%。以某重疾险为例,保终身相较于保70岁,年交保费增幅为44%!是保定期还是保终身,没有好坏之分,只建议大家视自身经济实力而定。对于多数人而言,可以先买到保至70岁,保证人生关键阶段保障不缺失;等以后有条件,再更换保至80周岁,甚至保终身的产品就好了。如果一味追求保终身,而降低重疾险保额,那就本末倒置了。4、多次赔付重疾险有必要买吗?怎么选?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重疾治愈率也逐步提高。但得了重疾后,如果还想要增加保障,再买一份重疾险几乎不可能。而多次赔付重疾险,就能在赔了一次重疾后,仍然有保障。我们先来看看多次赔和单次赔的重疾险,有什么区别:单次赔付:重疾只赔 1 次多次赔付:重疾至少能赔两次以上,一般为 2 - 6 次通过一张图来对比下:从保障全面性来看:多次赔付重疾险 > 单次赔付重疾险。我曾请教过某三甲医院的医生对这类产品的看法:结论:重疾多次赔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得了癌症后,患脑中风、心梗或其他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但要拿到第 2、第 3 次的理赔金,还是有一定条件的,主要看以下两点:1、间隔期间隔期是两次患重疾相隔的时间。在赔了第 1 次重疾后,需要间隔一定时间,再次患重疾才能赔第 2 次。举个例子:小王买了一款重疾不分组的重疾险,要求的间隔期是 1 年。小王在 50 岁时,不幸得了癌症,赔了第 1 次重疾保额。在 3 个月后,又不幸发生急性心梗,但这回没法赔。因为两次得重疾的时间还未满 1 年。建议大家优选选择 间隔期较短 的产品,获赔概率更大一些,比如间隔 3 年的,就比间隔 5 年的好。2、疾病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分为两种,以能赔两次的产品举例:分组多次赔付:比如将 100 种重疾分为 A、B 两组,每组各 50 种。在赔了 A 组其中一种疾病后,再次患上 A 组的疾病就不能再赔了,只能赔 B 组的疾病。不分组多次赔付:比如能保 100 种重疾,在赔了癌症后,得了剩下 99 种疾病中的任意一种,依然能赔。相比之下,不分组的重疾险比分组的好。如果打算买分组多次赔的重疾险,要重点关注最高发以下 6 种疾病,看看它们的分组情况是否合理:恶性肿瘤 - 重度较重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搭桥术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终末期肾病重大器官移植术比较合理的情况是:高发重疾分开在不同组,比如癌症单独分为一组,获赔概率更高。总的来说,挑选多次赔付重疾险,分组的优先顺序是:重疾不分组 > 重疾分组(恶性肿瘤单独一组)> 重疾分组。不过,在实际挑选重疾险时,除了看间隔期和分组情况,也要看看它的保障好不好。我总结了目前市面上高性价比的可以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大家可以对比了解:5、癌症、心脑血管病二次赔付否要附加?①恶性肿瘤二次赔付条件我们都知道癌症很容易复发,癌症二次赔付这项责任肯定有存在的价值。但我整理了几十款重疾险产品「恶性肿瘤二次赔付」条件后,发现不同产品之间,存在明显的赔付条件优和赔付条件差的区别:毫无疑问,间隔期肯定是更短更有利;而且有些产品二次赔付可以赔得更多,也更实用。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重疾险,并且打算附加恶性肿瘤二次责任,一定要选择三个赔付条件同属最优的,千万不要不明不白的被坑了。②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付条件心、脑血管疾病的二次赔付条件更加复杂。除了同样要关注二次赔付间隔期外,还要注意高发疾病种类、二次赔付的限制条件。我同样整理出了一张表格供大家参考:重疾险的间隔期同样是越短越好,心脑血管疾病二次复发间隔最好是1年的;高发心脑血管疾病涵盖越全面越好,最起码也要包含脑中风后遗症、急性心肌梗死这2种;赔付比例越高越好,目前二次赔付比例最高的高达160%保额;关于二次赔付限制条件,有的重疾险产品会要求第二次心脑血管疾病为「新发」疾病,赔付标准严苛,因此最好选不额外限制赔付条件的产品。6、特定疾病保障责任,值得加上吗?不同人群,如男性和女性,大人和孩子,会有不同的高发疾病。虽然重疾险病种基本都会包括这些疾病,所以都能赔,保障也足够了。但是附加这项责任后,可以赔得更多;比如儿童重疾险针对白血病可以赔两倍,甚至三倍!但对于是否要附加,一要看特定疾病有没有覆盖到高发重疾,二要看附加的价格是否合理。下图是按男女性别区分的高发癌症统计数据:图片来源:腾讯医典可以看到,乳腺癌、子宫颈癌、子宫体肿瘤会特别「青睐」女性,男性也有特定高发的癌症,例如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对于儿童常见的高发重疾,我也做了统计:特定疾病最好是可以覆盖到不同人群高发的重疾,这样保障才够全面;同时也要看附加的价格,价格要在可接受范围内。 四、重疾险常见疑问解答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外,我也把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在这里统一解答。1、有百万医疗险,还需要买重疾险吗?现在的百万医疗险保额几百万,住院医疗/特殊门诊的费用基本都能覆盖,而且一年只要几百保费!还需要动辄一万大几千的重疾险吗?这是个好问题,我们来假设一个情景:35岁的老李,因为肺移植躺在病床一年多,一共花费了60万医疗费用;
所幸医保福利不错,也有商业医疗险,费用可以报销得七七八八。
可是老李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已经一年多不工作了,还要休养一大段时间。
家里的生活开支,孩子的教育费用、房贷车贷该怎么办?可见,虽然医疗险解决了医疗费用,但是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仍是崩溃了。而重疾险这个时候就显现作用了,一次性赔付一大笔钱,任意我们使用,度过这段难关。重疾险是一种收入损失险,其它险种无法替代。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之前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可以点击: 2、现在买的重疾险,几十年后保额还够用吗?30 年前,一块钱能买到一斤猪肉;而现在,一块钱连一两猪肉都买不到……通货膨胀是必然的,钱只会越来越不经用。未来需要多少保额才足够,肯定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那么面对通货膨胀,我们该如何来应对呢?这里给到大家两点建议:尽量做高保额:在预算范围内买 充足的保额(3 - 5 倍年收入),这样至少短期内不用太担心重疾险的保额贬值。定期检视保单:保险是逐步配置的过程,买完了也要定期检查,在收入增长、家庭责任变重等情况下,也要适当增加保额。其实换个角度想,即便发生通货膨胀,保额贬值的同时,我们的保费压力也变小了。3、身体有小毛病,怎么买重疾险?即使身体有小毛病,但也是有机会买重疾险的,重点要看健康告知:有问就答、不问不答。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还可以有两种方法:①智能核保在网上买保险时,可以进一步进入只能核保页面,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后,就能得出核保结果。比如张美丽,30 岁,有乳腺结节如果只看健康告知,是不符合的;但选择智能核保,或许有不同的结论。首先我们选择有「部分问题」,进入「智能核保」找到「乳腺」→「乳腺结节」,会问你有没有手术、有没有半年内的乳腺B超等。如果都没有问题,重疾险核保页面就会给你一个结论:「正常承保」;如果没有做过B超,那就直接「拒保」了,整个过程非常智能便捷。②人工核保人工核保很简单,专业的人专门为你服务,你只需提供保险公司需要的病历资料:至于到底能不能通过核保,看了病历资料后,保险公司会通知你。一般会要求提供门诊和住院的资料,但具体需要什么资料;根据保险公司要求提供即可,剩下的交给专业的核保员。如果您对健康告知把握不准,不知道哪些情况要告知,哪些不用告知,可以随时问我,我会结合你的实际情况,从专业角度手把手教你做好重疾险健康告知~4、年纪大了,还有必要买重疾险吗?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买重疾价格也会很贵,建议优先考虑百万医疗险/防癌医疗险和意外险,花小钱能解决大问题。如果还有预算并且身体条件允许,再考虑重疾险。但如果保费倒挂情况非常严重,请大家一定要谨慎购买。要是觉得不划算,杠杆太低,甚至干脆可以不给老人买重疾险!如果担心以后没钱治病,你可以把这笔钱存起来专门用作医疗备用金,哪怕存银行,本金不损失,还有利息拿,它不香吗?如果想给中老年人购买保险,可以参考以下的搭配思路:5、买消费型重疾险,没生病钱就白花了?消费型重疾险是我最喜欢的一类重疾险,便宜实用,适合大部分普通人。不过因为没有身故责任,也不会返还,不少人会如此认为:没生病,钱就不白花了。首先要扭转这种观念,我们要意识到:买保险是一种消费!消费型重疾即便没有出险,钱也没有白花,因为它已经在约定的时间,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保障。而且,消费型重疾险虽然没有身故保障;但身故后,大多产品是可以退回现金价值的。那么如果能退的话,现金价值又能退多少呢?以超级玛丽5号为例,来看现金价值演示:如果被保险人到70岁还未出险,却身故了,其家属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退回现金价值13.9万,比所缴保费还要多。不过也要稍加留意,并不是所有重疾险产品都能退现金价值。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买保险最应该考虑的如何用自己合适的预算买到最好的保障。当合同到期,我们平安无事时,最应该感谢命运安排,而不是觉得钱白花了。7、买重疾险,怎么交费最划算?交20年还是30年?重疾险的缴费期比较灵活,比如 10 年交、20 年交、30 年交。其实就像买房一样, 可以一次性付清。也可以选择分 20 年、30 年还清贷款。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我们整理了一个表格:直接说结论:同一款重疾险产品,缴费期越长,每年保费越少,但总保费也会更多,反之亦是如此。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更建议选 30 年缴费,每年保费更少,杠杆更高。①选30年交,优势有哪些?如果选了 30 年缴费,总保费一般会比较高。不过,30 年缴费也有以下优势:可以做高保额:30 年缴费的经济压力最小,花更少的钱能买到更高保额。豁免的概率高:现在的重疾险都有保费豁免,在缴费期内出险,剩下的保费不用交了,保障继续有效。而缴费期越长,保费豁免的可能性就越高。举个例子,30 岁的小张,买了保额 40 万的重疾险。第 5 年他不幸得了轻症,不同缴费期下,所交的保费也会有差异:选 10 年交:一共交 5.8 万元,后期 5.8 万都不用交了。选 20 年交:一共交 3.5 万,后期 10.5 万的保费都不用交了。选 30 年交:一共交 2.76 万,后期 13.8 万的保费不用交了。可以看到,万一出险时间早,缴费期限越长,总保费反而越少。②短期缴费,适合哪些人?虽然 30 年缴费有这么多优势,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一般来说,如果投保年龄偏大,保险公司会对缴费年限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说,42 岁投保达尔文 5 号重疾险,最长只能选 20 年交。另一方面,如果退休后还没交完保费,这时收入也稍微低了些,会有一定的缴费压力。因此,我们建议:年龄偏大的朋友,在投保重疾险时,可以考虑选 10 年、20 年交。早点把保费交完,退休以后也不用再缴费了。8、一年期重疾险很便宜,还用买长期的吗?一年期的重疾险交1年保1年,保费会随年龄变化,最大的优势在于:前期价格非常便宜。不过,硬币都有两面性,一年期保险的不足也很明显:续保不稳定、保费会逐渐上涨。①续保不稳定这其实是一年期保险最大的问题,试想一下:以后一旦生病,一年期保险停售了,其它保险也买不了,又该拿什么来保障呢?相反,如果你买了一款保到 70 岁的长期保险,那 70 岁前就一直都有保障,产品停售也不会有任何影响。②保费会逐渐上涨一年期重疾险的便宜,只是假象。我们以 健康福(保 1 年)、超级玛丽 2 号 max 为例,都保到 70 岁,看看从 30 岁开始买,保费差距能有多大?直接说结论:一年期重疾险越往后价格越贵,最贵的一年保费达到了 1.9 万,是长期重疾险的 5 倍。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预算非常少,想临时过渡下保障,是可以考虑这类一年期保险的。不过对于大部分朋友,我更建议考虑长期重疾险,保障会更加稳定。 9、重疾险可以买多份吗?怎么申请理赔?无论买了多少保险,理赔方式都可以分为两类:定额赔付型:买多少赔多少,买了多份就可以叠加理赔。报销补偿型:花多少报多少,即便买了多份,报销的钱也不会超过总花费。比如医疗险,治疗花费 20 万,最多也只能报销 20 万。而重疾险就是定额赔付型,买多少就赔多少。理赔就分为关键两步:报案:通过客服电话、官方微信、APP 等方式,联系保险公司报案。准备材料:根据客服要求准备 理赔材料,通过拍照或邮寄等方式交给保险公司。接下来就是保险公司审核,根据《保险法》第 23 条规定,若符合理赔条件,理赔款将在 申请理赔后的 40 天内支付。申请重疾险理赔时,重要的资料包括:疾病诊断证明书、病理、化验、影像、心电图等检查报告。如果多份保险是在同一家公司买的,提交一次资料就好;但如果多家投保,可以多复印几份 并让医院盖章,理赔时都能用到。或者也可以申请一家理赔后,要求保险公司将资料寄回,用于其他家的申请。10、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是一个无法三言两语说清楚的问题。有些人就是品牌控,喜欢追求大公司;而有些人则是更要求性价高的,只在乎重疾险产品本身。情况 1:我看重公司品牌名气大的保险公司,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大品牌,有信任感:大公司每年都有几十亿的广告投放,很多地方也都有机构网点;分支机构多,相对方便:理赔可以直接去网点办理,可能比邮寄资料感觉更踏实。但是看重品牌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产品挑选局限、产品价格较高。而且,即使是同一家公司,旗下也会有多款重疾险,不同产品之间差异会很大,不能闭着眼睛就冲着品牌买。
情况 2:我看重产品性价比中国有近200家保险公司,如果不只盯着那几家大公司,那么选择空间还是很大的。很多名气相对较小的公司为了打开市场,都会推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好比网销的消费型重疾险,往往保障会更好,价格会更优惠。其实大家都是聪明人,只不过隔行如隔山。保险就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领域。比合同条款,重疾险最为核心的28种重疾病种,占据了 95% 的理赔;这由行业内统一定义的,不存在谁家理赔更宽松的说法。来对比服务,平安、国寿这些大公司的服务,绝对会更好,不用争论。但是,重疾险最重要的服务是理赔。保险赔不赔,只会与合同条款有关!不管你的三姑六姨是业务员,还是保险公司高管,都开不了后门给你。别拿小公司理赔不靠谱说事,这没有事实支撑。在国内,成立一家保险公司很难,每一家保险公司都很靠谱。至于其他什么售后服务,过年过节给你问候,送几本挂历等,大公司当然会做到更加好。但是值不值得为此付出这么多保费,就自己掂量吧。五、重疾险推荐榜单我一直都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你看完我上面写的所有内容,基本上你对重疾险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如果想了解目前高性价比的重疾险,可以点击查看:最后,文章写到这基本就结束了,这是我花了半个月的心思整理的内容,大家只要把这篇内容点赞收藏好,以后如果有关于重疾险的任何疑问,就直接去我的框架中去找就可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保险是正规保险公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