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金融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工资体制改革重点是什么?


昨日,财政部发布8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对于该通知的出台背景,财政部回答记者问的时候提到:
(这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严肃财经纪律的会议精神,按照问题导向原则,聚焦规范收支管理、维护资产安全、落实主体责任等重点环节领域,着力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我们研究起草了《通知》,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
《通知》针对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中发现的收支管理不规范、资产风险分类不实、核销后管理不到位、境外资产管理薄弱、会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从四方面进一步规范金融企业财务行为,强化金融企业财务管理:
一是规范金融企业收支管理,夯实财务基础,促进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金融资产管理,维护金融债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三是压实金融企业主体责任,准确实施会计核算,真实完整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四是财政部门要积极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有效维护所有者权益。
《通知》涵盖的内容较多,其中涉及薪酬相关的内容引起了金融行业人员的高度关注。这些步及薪酬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积极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合理控制岗位分配级差。金融企业要主动优化内部收入分配结构,充分发挥工资薪酬的正向激励作用,有效落实“两个不高于”的政策要求,即总部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应低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中高级管理岗位人员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不高于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幅。
金融企业要有效履行对各级分支机构、子机构、直管企业以及其他实际控制企业的薪酬管理主体责任,有效平衡好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基层员工的收入分配关系,加大向一线员工、基层员工倾斜力度。
这部分的内容,简单而言,就是要减少金融企业内部收入差距。
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制度和追责追薪机制。金融企业要落实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直接或重要影响岗位的员工绩效薪酬延期支付机制,确保绩效薪酬支付期限与风险持续期限相匹配;建立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对于员工在自身职责内未能勤勉尽责,使得金融企业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风险损失的,金融企业应当追责追薪
这部分的内容,简单而言,就是让金融从业人员承担企业的风险,防止出现收入被员工带走风险企业留下的局面。据传,《通知》昨天出台,今天就已经有金融企业响应政策,要求员工退还之前发放的奖金了。
这个通知引发了金融人员的关注,主要的原因是涉及到切身利益。金融行业关于这个事情,也是争论激烈,当是非问题遇到利益问题,问题就变得复杂了。关于这个事情的讨论包括: 金融行业是不是应该有这么高的薪酬,财政部等政府部门有没有权力约束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高薪酬。严格来说,财政部的发文,并不是针对所有金融企业,而是针对国有的金融企业。
政府约束国企薪酬的合法合理性问题,从政府作为国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来讲,这是不存在争议。我们也没有多少人会质疑马化腾有限制腾迅员工薪酬的权力。 但是此次限薪的文件是由财政部出文,这一点还是有些人有看法。毕竟一直以来,金融企业都是由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来监管的。财政部及体系下的财政厅局虽然是很多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东,对于财政体系控股的国有企业,行使股东权力,名正言顺。但是毕竟还是有很多金融国企并不是财政体系的部门来控股的,而是由国资委或其他政府部门控股的。类似的讨论,之前在财政部出文限制金融企业为地方融资平台提供融资的时候,也出现过。
由财政部还是由其他部委出文,这可以看作是 政府内部的权力结构问题,财政部也在回答记者问的时候,提到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严肃财经纪律的会议精神”,因此讨论财政部有没有权力来出这类文件的,这个事情的意义不大。但是从近些年财政部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一系列举动来看,可以隐约感觉到财政集权的意味。再往大往深展开,这可能意味着, 中国的政府治理进程当中,权力在块状(地方政府)与条线(中央部委及央企)之间的再分配,将会更加倾向条线。这个对于中国经济及金融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在从权力方面来讲,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股东,显然有权力限制国有金融企业的高薪酬。至于国有企业的薪酬被限之后,是否还能吸引优秀人才,以及是否还能有在行业里的竞争力,那是作为股东的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结果。
其实,很久以来,金融行业的高薪酬就吸引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在当前经济下行,大部分人感觉到危机的当下,金融行业的优越,自然难免引发质疑、不满甚至是反对的声音。
当前,金融行业的高薪酬是一个受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另外一个相似的热点话题就是国有企业的高薪酬。这段时间,两个炫富炫能的年轻人,则通过自身的不当的张扬行为,成功的聚焦了社会的关注,可谓引火上身。
一个事情就是某中字头金融企业的普通员工被其新婚不久的爱妻在网络上晒出收入证明。经过网络传播之后,大众发现,一个才毕业的年薪百万的年青小伙居然百万年收入,而这种收入在其他行业,通常都是努力工作几十年且晋升高居企业高管职位才可能达到的收入水平。这种对比,自然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并且质疑这种高薪酬的原因及合理性。
一个事情就是江西一个自自诩为严世藩的周公子在朋友圈高调显露自己的家庭背景,并且提到自身当前在国企的这种待遇得益家庭背景。并且周公子还提到,那些家里没有背景的即使是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高才生,也很难到电力、交通等体系的省有国企谋得职位,而只能留在北上广深,做一个“打工人”。
从事同等强度与复杂度的工作,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员工在待遇方面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同时,还有很多国有企业从事的是垄断性的业务,不存在可比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的相对高收入,或多或少都在分享一定的“租值”,即管理层和编制内员工分享了原本属于应该股东也就是国家的利益。
这一点,在很多采取外包模式的央企体现的更加明显。 一个有正式员工身份,一个没有正式员工身份,同工不同薪,甚至工作都是后者干的,后者的工资远远不如前者。
这个现像,表明有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薪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属于股东利润。正因为此,当前国有企业的就业机会被视为是一种公共资源。众多名校学生为获得国企职位或者有编制的工作,高度竞争。
正如周公子事件所揭露的,国有企业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现像。没有家庭背景的人员,即使自身条件更加优厚,也很难在竞争当中获得胜利。毕竟,招聘的权力掌握在国有企业内部人手中。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可能会引起争议观点,既然国有企业的就业机会已经被大众视为是公共资源, 国有企业的招聘权力应该上收到政府手中。具体操作上可以让政府通过考试确定国企任职的身份。然后,国有企业再自主在有国企任职身份的人当中招聘。这样显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用工的效率,但是会大大提高社会的公平性。而在实践当中,在招聘被内部人所掌控之后,效率也未必高,因为难以坚持唯才是举。至少在周公子的事件当中,国企在高材生与“子弟兵”之间,向“子弟兵”倾斜。
据说明代有个很有名的吏部尚书,掌管官员升调之权。他采取了一个很简单可以说是渎职的任命官员的方式,就是抽签,由随机性来决定。这样做竟然得到官场很多人的认可。原因是这种方法虽然无法达到理论上的为岗位选择最合适的官员的最优解,但是可以避免诸如太监、太师之类的关系托请或是权势施压,可以达到不错的次优。
一直以来,中国就有科举的传统。科举之下,无论出身高低,都可以通过读书等努力改变命运,几乎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原始信仰。这是维持中国阶层流动,提高社会活力的有效手段。原先的高考及之后的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科举的作用。八十年当代,很多寒门子弟都是通过高考才得以获得优质发展资源,实现人生成功的。在高校扩招之后,高考的这种类似科举的作用已经失去。大众在惯性驱动之下,仍然对于高等教育充满过高的且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旦希望落空,甚至可能会造成社会信仰即读书改变命运的信仰倒塌。
显然,政策对于国有企业及金融国企的薪酬限制,既可以看作是对这段时间社会关注热点的回应。也体现出来政策对于社会阶层固化及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重视及动作。任何国家,社会阶层固化是个麻烦问题,贫富差距过大也是一个麻烦问题,如果两个问题叠加,则会变成一个大麻烦问题。
国有金融企业的高薪酬兼具两重关注,即对国企高薪酬合理性的关注与对金融企业高薪酬合理性。国有金融企业的高薪酬,如果说存在不合理的话,与其说是因为金融行业的属性而不合理,更不如说是因为国有企业的国有属性而不合理。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的金融行业已经高度竞争了,薪酬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金融从业人员的边际贡献。
金融行业的高薪酬的原因很多。
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金融行业是经营钱的生意,近水楼台先得月。正如大饥荒年代也很难饿死公共食堂的厨师一样。金融行业收入高,有其先天因素。国外的金融行业的薪酬也普遍高于其他行业,以至于美国名校的MBA,大部分都往金融行业跑。
另一个原因就是金融行业近些年来普遍经营状况良好,帮股东也赚了不少钱。A股上市公司这么多,利润排在前面的很多都是金融企业。在收入高的情况下,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普遍较高,长期加班加点工作生活不分的比比皆是。 有一种说法是金融行业喜欢用三倍的工资招人来干五倍的话,从用人单位招人的性价比来讲,这种高薪酬并没有吃亏。
当然,这并不是说金融企业的高工资就完全具备合理正当性。金融企业还是有牌照准入限制,并且在相互竞争方面受到政策的限制,比如说存款利率或者是承销佣金率等等,这些也在一一定要程度上让金融企业获得了政策红利,成为高利润的重要来源。
因此,大众从自身利益角度而言, 更应该关注的是国有企业的高薪酬及招聘的公正性问题,而不是金融行业的企业。对于非国有的金融企业而言,员工多拿点,占点资本家老板的便宜,让资本家股东少赚点,不也是一件有助于缩减贫富差距的事情吗?
对于金融从业人员,限薪也有个好处。原先大家在高收入的激励之下,加班加点做牛做马,相互竞争高度内卷,看在钱的份上,也都忍了。收入下降之后,大家终于都可以恢复平常心了。以前拿着百万年薪,对甲方和公司或部门领导曲意逢迎,如果变成拿着普遍可得的三五千的月薪,以后也可以展现一下咱们金融人士的个性,分分钟教甲方和领导怎么做人!
来源文/宋光辉【结构化金融】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欢迎加入报告研究所知识星球,入圈后您可以享受以下服务:
每日报告更新,分享最新、最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投行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公司研报、统计报告等。公众号发布的报告也可同步下载;
海量研究报告均可下载PDF高清版,无限制;
以提问方式获取具体报告需求;
温馨提示
应广大粉丝要求,「报告研究所」成立了报告交流群,欢迎各位 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及金融资本圈朋友加入!
这里能且不限于:“行业交流、报告交流、信息交流、寻求合作等......”
免责声明:文章报告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或未标注来源,部分文章报告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及作品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及时予以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的实施方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