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逢低加仓的技巧经常听到抄底逃顶,是什么意思?

这两天的市场,无论是行情,还是消息面,都相对比较平淡。比较受大家关注的点,一是市场继续周期股涨,医药、消费、科技跌;二是今天又有一批白马股跌得比较惨。前者豆妹已经聊过了。后者可能是因为公募基金结账导致,毕竟年底了嘛,又有考核,又有排名的,基金经理压力也大。市场每天涨涨跌跌,都很正常,不用非要找个什么理由。拉长周期去看,才能避免“身在此山中”的局限,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走向。今天,豆妹就来跟大家聊一个长周期的事情——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1、基金经理有择时能力吗?择时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市场上涨前,能够提前加仓;市场下跌前,能够提前减仓。 所以,要看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怎么样,看基金仓位变化和市场表现的关系,大概就能知道。*数据来源:Wind,基金豆研究院从上图可以看出:在2015年之前,市场整体是上涨的,公募基金的仓位整体是下跌的,似乎是有择时的能力。但细看每个季度的表现,实际上是对少错多。2015年的大涨大跌,公募基金做得比较好。涨上去的时候,仓位降下来了;跌下来的时候,仓位又开始往回加。2018年以来,仓位和股市的节奏很一致。市场涨了,我就加仓;市场跌了,我就减仓。就很散户。更加量化一些,我们将当季度仓位的加减和下季度市场的涨跌,视为0、1的二元变量,计算其相关系数,为-0.16。如果将2015年的结果拿掉,相关系数为-0.23。相关系数为1,说明加仓就涨,减仓就跌;相关系数为-1,说明是相反的。所以,-0.16(或-0.23)意味着,在更多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加仓后,市场下跌;公募基金减仓后,市场上涨。考虑到普通股票型基金对股票仓位有限制,我们使用灵活配置型基金来检验,结论是一致的。只不过,灵活配置型基金做对和做错的次数基本五五开,比普通股票型基金要好一些。所以,基金经理有择时能力吗?除了泡沫期之外,至少从表现出来的结果来看,基金经理是没有什么择时能力的。2、基金经理为什么没有择时能力?说基金经理没有择时能力,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大多数基金经理,其实不愿意去做择时。所以,咱们也说不好基金经理到底有没有择时能力,或许只是人家没有展示出来而已。之所以不愿意去做择时,一方面是因为基金合同的限制,一方面是因为流动性的限制,一方面是因为择时太难了。 基金合同的限制,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有些基金是限制了基金持有股票的最小仓位的,留给基金经理操作的空间不大。流动性的限制,是指,基金经理在换仓时,对市场造成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百亿规模的基金,变动1%的仓位,就是几亿元的交易额,直接会造成相关个股价格的巨大变动。今天那些跌得比较惨的白马股,如果真的是基金结账造成的,大家就能够理解流动性限制这一点了。 择时难,这不是豆妹的一家之言,是整个市场的共识。那些提前预知到市场某个高点或低点的人,很容易被大家捧上云端;但很难有人飘在云上不下来,一般能飘一两次就不错了。但不乏有“一直看,一直错;一直错,一直看”的专业人士,比如那无数个“婴儿底”。所以,基金经理有没有择时能力,我们不知道。但基金经理确实懒得花精力去做择时的事情,成本高,限制多,还不一定能够有正向贡献。何必呢?当然,如果再碰到如2015年那样的行情,我想大部分基金经理还是有能力去做择时的。或许无法精准逃顶和抄底,但高点减仓、低点加仓还是能做到的。3、散户总喜欢挑战自己当我们了解了基金的择时之后,我们也就能更坦然地面对基金的涨跌了。不会因为市场跌,基金也跌,而责怪基金经理为什么不减仓了。 与基金经理不同,散户更喜欢挑战自己,去做这些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很难的事情。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创业板,涨了45%;表现最差的上证综指,也涨了近10%。但股民今年以来亏损的,仍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因为一直持有四大惨(银行、地产等)而亏损的,不多;因为天天想着抄底、逃顶而把自己套进去的,是大多数。投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简简单单赚钱不香吗?非要为难自己干嘛?买个小目标就挺好的。别的不说,至少大家都是赚钱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金逢低加仓的技巧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