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融优贷是真的吗配提供的服务是什么?

2022-10-15 08:30
来源:
人民网
专精特新企业是稳大盘、增强经济韧性的强大保障。近年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紧跟政策要求和总行部署,探索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打出“准、新、优”服务组合拳,构建全生命周期梯度服务体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由“科技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支撑区域经济强基固链、转型升级。
精“准”施策 助力企业研发创新
让“身怀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赋能市场,离不开金融“雨露”的润泽滋养。中国银行江苏江阴支行依托“锡科贷”和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特色产品“知贷通”,为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成功批复950万元纯信用授信,支持企业专注研发创新。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轻资产、无传统抵押物的融资特点,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采取“一揽子”措施,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依托纳税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大数据,实现客户精准画像;通过综合信用、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融资等多种担保方式,降低企业融资门槛;配套中长期项目贷款,设计包括优惠利率、绿色通道、服务专员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贴近企业需求,助力成长“提速”。
创“新”破题 拓宽企业“融资路”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动力电池研发、试制量产和原材料生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申报专利超2000项。为支持企业锂电池项目,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省市分行联动、制定专属方案,最终为企业提供15亿元贷款额度。
同时,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为蜂巢能源牵头组织20亿元长期固定资产银团贷款,并协同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为企业锂电池项目融资12亿元,以“股权+债权”方式助力企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推动“小巨人”迸发“大能量”,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不断加强服务创新。针对外贸企业,强化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各分支机构的协同效应,共同打造专属金融产品;针对小微企业,加大总行“惠如愿·专精特新贷”服务方案推广和选择权贷款产品运用,抢抓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智改数转”贷款贴息等政策机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体系内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依托“银担”“银政担”等模式,探索制定特色化服务方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一企一策”拓渠引流,为企业带来丰沛甘霖。
“优”化政策 锚定“三个全覆盖”
作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南通市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江苏吉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风能发电、5G通信网络等领域。中国银行南通启东支行将该企业纳入“专精特新”重点跟进清单,日常与企业保持高频沟通,在了解到企业有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后,建立绿色通道为企业高效投放贷款2000万元。
近年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根据政府部门公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千企升级”等企业清单,梳理出国家级、省级和省级培育库三个层级“专精特新”客户清单,不断优化专项扶持政策,“专精特新”客群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对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授信370户,余额110亿元。
当前,“专精特新”企业迎来发展加速期。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力争实现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授信全覆盖、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对省级培育库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营销全覆盖,为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活水”动能。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5日 09 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2-12-08 21:57
来源:
中部城市生活指南
打造资源“超链接” 做优金融“生态岛”
淄博市金融监管局
为深入实施金融赋能、聚力打造区域性科创产业金融高地,淄博市设立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以下简称“服务基地”),全力打造资本市场服务“金融生态岛”。服务基地设立以来,充分发挥精准培育支持、多元融资对接、优势资源链接、高效资本运作等功能,紧盯全市产业发展与资本融合所需,聚焦资本意识塑造和资本运用能力提升,助力金融生态打造和金融赋能再上新能级,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2021年,淄博市新增上市公司6家,单一年度新增上市公司创历史最好成绩,并成为全省首个A股上市公司区县域全覆盖的市;2022年10月19日,邦基科技和卓创资讯两家公司上市锣声同日敲响,全市上市公司增至34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突破30大关、达到31家,资本市场“淄博板块”再扩容、再提质,资本涌流的现代化新淄博加速形成。
一、打造专业化综合运营服务平台。一是坚持目标导向。结合全市资本市场工作形势,高标准制定《2022年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工作计划》,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推进服务基地工作全面做实做细。二是加强谋划指导。将服务基地作为推动资本市场突破行动的重要载体,建立完善政府推动、基地跟进、整合资源、全链服务的立体推进工作机制,提升资本市场政务服务效能。服务基地设立以来,推动全市新增上市公司7家,报辅导企业9家,报材料企业6家。三是用好专业力量。联合中泰证券、招商证券、省新动能基金等机构合作开展服务基地运营,依托专业化力量,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精准培训等专业服务,保障服务基地培育功能有效发挥。
二、打造精准化金融资本培训平台。充分发挥服务基地专业作用,为企业打造全方位、全流程、立体式培训体系,着力提升企业家和各级干部认识、运用、驾驭金融资本的意识和能力。一是拓宽培训广度。服务基地成立以来举办各类培训活动34场,培训企业高管2.1万人次,参训主体涵盖全市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新物种企业、“四强”产业重点企业、金融辅导企业,以及银行、保险、期货经营机构、地方金融组织、各类基金、政府融资平台等,为市场主体接受资本市场培育打造“零门槛”直通平台。二是丰富培训形式。依托服务基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培训活动,培训主题涵盖企业上市实务、上市公司监管、上市公司再融资、法律风险防控、债券发行、投贷联动、绿色金融、投资者关系管理、银行服务体系等近70项。疫情期间推出“抗疫助企”线上系列培训,精准指导企业复工复产、高效对接相关政策,累计培训1.4万人次,线上回看率达到90%。三是提升培训精度。依托服务基地启动“资本+上市”轮训活动,推动服务基地服务到区县、下乡镇、进园区,保障资本市场培育“活水浸灌”和“精准滴灌”双统筹。
三、打造联动化后备资源储育平台。立足资本市场突破行动中长期规划,依托服务基地切实抓好上市后备企业分层次、分梯队、分行业储育,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层次递进的高质量上市后备企业梯队。一是深入挖掘重点领域企业资源。2021年以来,推动我市41家企业纳入省首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组建市级165家后备企业库基础上,2022年推动后备企业库扩容至237家。服务基地依托后备企业库,横向梳理“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四强产业关键领域企业,系统开展后备企业选育储备。目前全市在审、在辅导企业16家,居全省前列。二是持续优化后备库分层。结合行业属性、科技属性和财务指标等对入库企业分层后再分类,纵向搭建“科创板子库”“北交所子库”等,提升培育精准度,确保各板块上市不断档。三是优选重点企业精准提升。服务基地开展“扫街式”一对一上市潜力企业挖掘工作,全面、动态掌握各类企业上市及融资需求,提供上市前、中、后全链条服务。联合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和新三板等,通过实地调研和线上座谈等方式对重点企业提供一对一上市专项指导服务,确保资本市场服务力量直达企业、改革政策直通企业。
四、打造集成化金融资源链接平台。围绕打造资本市场投融资生态圈,持续推动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发展。一是发挥深圳证券交易所淄博基地功能。与服务基地形成工作推进协同机制,联动开展上市后备企业面对面“服务周”等主题活动,提升深交所“在地化”服务能力,为企业嫁接优质资本市场服务资源。二是深化证券交易所沟通合作。依托与上交所、深交所战略合作和北交所紧密合作关系,及时把握最新审核动态和改革趋势,合理调整重点企业攻坚方向,联合开展实地调研、企业精准培育等活动,推动我市后备企业存量加速转化为上市增量。三是坚持开放式招引格局。聚力构建多渠道、立体化高端机构招引生态,以“资本招商”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升级,对接洪泰基金、恒松资本等股权投资机构,强化与中信证券、中泰证券、申万宏源等头部券商深度合作,广泛与齐鲁股权、洪泰基金山海会、青岛国投鼎成等开展服务集成和资源链接,为服务基地打造“共建共享共赢”合作格局。深化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主流媒体合作,打造“间接融资保障—直接融资支撑—舆论氛围搭建”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四是推动产融对接能级跃升。设立科创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各类基金机构“投早投小”,深耕企业全成长周期,增强资本供给能力。搭建鲁中路演中心,以路演为切入点,着力打造要素齐全、资源丰富、常态对接的路演生态体系,建立贯穿企业全流程金融服务链条。
五、打造体系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赋能平台。紧抓资本市场改革重大机遇,多措并举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上市公司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一是广泛链接优质产业资源。依托服务基地积极开展产融对接,围绕上市公司主业及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开展并购,实施主业拓展和强链补链,集聚金融要素等资源进行定向支持,助力上市公司在各自领域实现突破,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机制。依托服务基地高水准搭建淄博市董秘沙龙,抓好上市公司“产业龙头”和公司高管“关键少数”,打造企业沟通和信息共享平台,提升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规范经营、资本运作水平,发挥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树立资本市场“淄博板块”良好形象。三是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通过政策宣讲、走访调研、会议培训,推动上市公司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做大做强,鼓励上市公司灵活运用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手段,优化融资安排,改善资本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服务基地成立以来,推动我市6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41.25亿元,通过广泛链接资本要素资源,助力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市值提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2-10-15 08:30
来源:
把昨日还给我
专精特新企业是稳大盘、增强经济韧性的强大保障。近年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紧跟政策要求和总行部署,探索践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打出“准、新、优”服务组合拳,构建全生命周期梯度服务体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由“科技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支撑区域经济强基固链、转型升级。
精“准”施策 助力企业研发创新
让“身怀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赋能市场,离不开金融“雨露”的润泽滋养。中国银行江苏江阴支行依托“锡科贷”和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特色产品“知贷通”,为江阴塞特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成功批复950万元纯信用授信,支持企业专注研发创新。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轻资产、无传统抵押物的融资特点,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采取“一揽子”措施,提供精准金融服务:依托纳税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大数据,实现客户精准画像;通过综合信用、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融资等多种担保方式,降低企业融资门槛;配套中长期项目贷款,设计包括优惠利率、绿色通道、服务专员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贴近企业需求,助力成长“提速”。
创“新”破题 拓宽企业“融资路”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动力电池研发、试制量产和原材料生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申报专利超2000项。为支持企业锂电池项目,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省市分行联动、制定专属方案,最终为企业提供15亿元贷款额度。
同时,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为蜂巢能源牵头组织20亿元长期固定资产银团贷款,并协同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为企业锂电池项目融资12亿元,以“股权+债权”方式助力企业发展迈入“快车道”。
推动“小巨人”迸发“大能量”,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不断加强服务创新。针对外贸企业,强化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各分支机构的协同效应,共同打造专属金融产品;针对小微企业,加大总行“惠如愿·专精特新贷”服务方案推广和选择权贷款产品运用,抢抓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再贷款、“智改数转”贷款贴息等政策机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体系内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依托“银担”“银政担”等模式,探索制定特色化服务方案……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通过“一企一策”拓渠引流,为企业带来丰沛甘霖。
“优”化政策 锚定“三个全覆盖”
作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南通市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江苏吉莱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功率半导体芯片及器件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风能发电、5G通信网络等领域。中国银行南通启东支行将该企业纳入“专精特新”重点跟进清单,日常与企业保持高频沟通,在了解到企业有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后,建立绿色通道为企业高效投放贷款2000万元。
近年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根据政府部门公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千企升级”等企业清单,梳理出国家级、省级和省级培育库三个层级“专精特新”客户清单,不断优化专项扶持政策,“专精特新”客群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对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授信370户,余额110亿元。
当前,“专精特新”企业迎来发展加速期。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力争实现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授信全覆盖、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对省级培育库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营销全覆盖,为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活水”动能。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5日 09 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企优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