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大厦烂尾楼盘活实施方案如何复盘

(作者:七大妈,本文转载自“独立评房”,凤凰网房产已获授权)

“停贷”这个词一直是银行占主导,银行不贷款给购房者,比如三套停贷。

在我了解了这次事情的起因后,我觉得这个用法不太妥,因为主语不成立。

强制的意思是业主想还贷,银行不让业主还贷,是一种被动的行为。现在情况不是这样,是业主主动停贷。

当然这种主动行为中,被逼无奈的成分重了些。因为这些停贷的主角是:“烂尾楼”的业主。

停贷的原因似乎辛酸了些,所以我很赞成我一个朋友的建议:“强制停贷应该改成含泪停贷,吐血停贷”。

不过,现在又有新名词了,叫:动态还贷,意思是:楼盘复工就恢复还贷。

就像我们和小朋友讲条件:“如果你不写作业,就不给你看动画片。”这种语气哪里称得上是威胁,根本就是苦口婆心、语重心长。

今年6月以来,全国超100个烂尾楼盘业主集体发布“强制停贷告知书”,诉求大体一致,“如果楼盘不在x月x日前复工,业主将不再向银行偿还住房贷款。”

看到这封告知函:诉求不是不想还钱,是希望能开工能交房。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7月14日,共有19个省55个市牵涉其中,涉及的房企有恒大、绿地、泰禾等50余家,业主发布的强制停贷楼盘个数已达106个。

随着事件的继续发酵,停贷风波只会愈演愈烈,有多少烂尾楼就会有多少业主停贷。这场“停贷潮”,根本的原因在于“烂尾”。

虽然逻辑上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房子都不动工,为什么还让业主继续还贷呢?

但是法律上是不合法的,因为如果断供,那么银行对你的失信行为采取措施。不仅征信会受影响,还可能被诉到法院。

业主会不知道停贷带来的影响吗?大概是没办法的办法。

开发商烂尾有责任吗?有是有,但是直接破产这些问题就解决了。

业主不行,业主要为烂尾楼埋单,意思是:你自己买的楼,烂尾就是投资失败,要承担购房风险。

这件事,大家都围绕开发商和业主展开,奇怪了不是?怎么可以把银行这个环节忽略掉呢?银行在整个购房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贷钱给开发商开发项目,另一方面借钱给购房者。

六大行及多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对相关风险业务进行排查,认为总体风险可控

农业银行7月14日公告称,截至2022年6月末,全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34万亿元。其中一手楼合作楼盘5.7万个,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3.97万亿元。已初步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6.6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2%,占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的0.017%。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工商银行回应称,经排查,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

几乎目前回应的银行都是一个意思:当前部分地区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涉及本行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当然全国这么多在售楼盘,100多个好像确实占比不大。但占比不大就不处理了?让业主自认倒霉,这显然也不是办法。

房子为什么烂尾?归根结底还是预售制度过程中的监管环节出了问题。

会出问题的一般又是全国性房企,越是全国各地到处拿地的房企越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简单一点,你可以理解成:拆东墙补西墙。

开发商为什么到处拿地呢?为了利润率,所以追赶高周转。但再往深了想,如果市场不波动,高周转能转得起来,像恒大这种都做到了市场第一的房企又怎么会垮呢?

我还是那个观点:高周转本身没有错,错的是盲目估计市场的容错率。

6635人围观,上海市银桥路99号东1012室房地产#之江大厦#小区房子,以低于评估价78.5万元的价格起拍,仅一人参与,捡漏成功!

该房产面积87.76m,有1人报名参与,最终J8034以最高价胜出11378元一平方

1、拍卖对象:位于上海市银桥路99号东1012室房地产,建筑面积:87.76m,不动产权证号:浦号,10层

2、房产状态:商业性质,无钥匙,已腾空,无租赁

1、25年的房龄,基础设施会存在老化,甚至都会有安全隐患

2、无钥匙,接收房子麻烦

3、商业性质,过户手续费高,产权年限低(土地使用年限至2042年8月18日止)

4、该房产为烂尾楼,无法进入房屋内,暂不能正常使用,不具备使用功能

这套房产位于之江大厦小区,于1996年建成 评估均价:20318元/m,成交均价:11378元/m,这个价格是贵还是便宜,如果你参与竞拍,这个价格你会考虑吗?

欢迎朋友们留言说说您的观点,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烂尾楼盘活实施方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