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华英面试对证券行业的看法,各位有哪些看法?

  华夏时报(.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三年前,科创板注册制试点正式在上海“开板”;三年后,科创板上市家数已经超过480家,成为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又一里程碑。如今,又一利好科创板交易制度的措施即将实施。

  随着近期两批14家券商科创板做市商名单披露,预示着科创板正式引入机构投资者做市“领头羊”。10月15日上交所最新消息表示,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上线已准备就绪。

  “预计不久后就会施行,作为科创板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交易制度安排,做市制度的引入有助于提升科创板股票流动性、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市场韧性,对全面推动科创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月20日,一位接近交易所的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科创板运行三年来,上市企业总市值已经接近6万亿,年内上市公司家数更是有望达到500家,为我国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精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不过具体到IPO的表现中,市场也发现不同的公司上市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有些科创板企业上市初受到追捧,股价翻几番;也有些企业则一上市就破发,可谓“同板不同命”。而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将有利于科创板长远稳健发展。

  “同板不同命”格局如何破

  截止到今年9月末,科创板已上市企业前三大细分主题产业依次为电子核心产业,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这三大产业也代表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重要发现。

  不过,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股价表现却“参差不齐”,有的企业股价翻几番,有的企业刚上市就破发。

  “上个月我中了一只总部武汉的科创板新股,主做移动通信方面的5G核心业务开发,题材好发行价低,而且股东背景实力也很雄厚,虽然尚未实现盈利,但前景不错,没想到上市当天就宣告破发,持有了二十多天最终亏损出局;而前几天另外一只做企业大数据业务的上海机构科创板上市,亏损严重,发行价也接近50元,不过上市当天股价涨幅接近80%,真的是差别太大了。虽然中小投资者投资科创板企业有门槛要求,但是中科创板的新股也会破发,以后在打新的时候还是要多研究下公司基本面。”10月18日,上海一位资深老股民陈军(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对此,海通证券上海某营业部总经理周伟分析指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是投资股票的基本风险常识,以前所有人都认为打新包赚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自从科创板推出实施注册制以来,打新不包赚的现象也渐渐多起来,集中体现在登陆科创板的股票上,我国资本市场拥有多元化的投资者结构,如果科创板新股破发成为常态,那么对于中小投资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Wind数据显示,三年多来已上市的超过480只科创板股中,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平均溢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面试对证券行业的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