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股份控制权之战,谁赚了?

赞同来自:

哈哈当然,能坦然说出来的,都是内心强大的,不需要安慰。随便多说几句,可能也没什么参考价值。

从持仓来看,应该采取的是,低估值股息策略。

这种策略看中的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只要企业基本面不走坏,有时间优势(保本和获取一定的收益)。至于表现不好,确实跟这几年的形势有关,港股表现尤其差。因为a股不习惯分红,所以看中股息的策略仓位容易偏重港股是情有可原。我个人有一点点仓位的港股,还基本都是亏损的。就我自己感觉而言,港股比a股水更研究,流动性也差。相反,a股对手盘弱,最近的st板块更是证明,垃圾股还是有出头日的,理由就是市场有韭菜承接啊,我愿意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多承受一些波动(当然尽量提高自己的选股能力肯定最好),而且还没有资本利得税。

所以我是觉得,如果投资周期长,又没有紧张资金需求的话,以a股为重,不必过分看重股息和低市盈率(低估值还是重要的,但是有多个维度)可能更好。纯粹的低市盈率是一个偷懒的策略,没有建立在发现市场的错误之上。约翰聂夫喜欢低市盈率的策略,但他更多抓的是情绪低点,也就是寻找错杀。如果在某些行业(行业前景非常好、或者周期低点)、某些新兴市场(比如越南印度,如果出现熊市股灾,是否可以逆势配置一些?我没研究过)上有个适当的主观判断,分散持有一些价格合适的龙头股票,或许可以提高策略收益率,邓普顿就精于全球市场的逆势投资。

未来几十年中国应该会诞生许多伟大的公司,成长期过后自然有的是成熟的高分红企业,这是我的主观判断。当然,现阶段我感觉下不去手,自己已经持有相当仓位的现金好几个月了。想必yup姐姐a股仓位也是不少的,而且可能有配合退休安排的投资计划,总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祝来年的持仓有个好行情!

  2015年,有个重庆女孩另辟蹊径,给彼岸来的哈佛面试官,讲了五分钟“麻将经”,结果成了幸运的三千分之一。

  网友们在震惊之余,给她起了个满怀崇敬之情的名字,“哈佛麻神”。

  重庆人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深为美帝匮乏的业余生活感到担忧,“太水深火热了,连麻将都没得耍!”

  耍蛇艺人王大师说,打牌嘛,最重要的是赢!

  这话幸亏是对江西老表说的,要是在重庆,估计大师遁地的时间还会更早一些。

  连五岁小孩都懂的道理。重庆人打牌,从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一定要“血战到底”,不摸到最后一张绝不弃局。

  牌烂没关系,只要坚持打下去,就总有翻盘的机会!

  不懂这个道理的孙宏斌,后来渡江作战,想在涪陵人黄红云的金科身上搞事情,结果差点碰了鼻子。

  前几天,黄红云又挽起袖子甩出员工持股计划,再度狙击融创孙宏斌。

  人生如牌局,既要刀头舔血,也要云淡风轻,关键就看谁憋的时间长。

  大师还是有水平的,没说什么“人生最重要的是开心”之类的口水话。

  开不开心我不知道,但大师的确很想赢。据说,每次牌桌上有人叫“干爹”,大师的手气就像开了光一样,旺到停不下来。

  没开过光,抓到一手“烂牌”的建筑工人黄红云,也想赢。在他34岁那年,命运给他安排了一场关键“牌局”。

  8寓意着“发”,人们相信在指针跳转到“8”时,所有的门槛都能跨过去,一切都会顺利起来。

  在这之前的一年,香港顺利回归,青藏铁路通车,西南的重庆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

  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刚把头发剃成光头的王石,谨慎地回答着朱镕基的“灵魂拷问”:

  “如果取消福利房分配制,房地产行业能成为支柱产业吗?”“如果金融市场开放,房地产行业还不能成为支柱产业吗?”

  “我两年内一定要把住宅行业促成支柱产业。”

  “既然总理说行,就一定能行。”“王笨笨”真的很鸡贼。

  行不行,胡牌了才算。

  隐约听到时代拔节之声的黄红云,在猛搓几圈麻将后,起身直奔重庆而去。他下定决心,要让直辖市人民住上好房子,幸福指数再上一个台阶。

  他和三个合伙人,压上全部筹码,在江北五里店一片不毛之地,开发金科第一个项目,金科花园。

  金科要做地产界的Intel,它可能不像Apple那么时尚好看,却永远坚固耐用。

  很多人那时并不知道Apple,但他们很快会体验到因特尔式的“好房子”。

  看完房,要在路边站上四五十分钟,才能等来第一辆出租车。

  第一个修样板区的楼盘,不过就是几棵歪脖子树,一片不大的草坪。

  但这些很快都无关紧要了。双向六车道的黄花园大桥跨过嘉陵江,一桥架南北,激活了两江三岸,尤其是江北区。

  靠麻将活着的山城人猛然醒悟,原来这才是“离解放碑更近的好房子”。

  关键时刻被点了“炮”,这场“牌局”之后,黄红云在重庆站稳了脚跟。接下来的几块“不毛之地”,金科更是把华宇拉下马,坐稳“西南二哥”的位置(第一是龙湖)。

  1998,是黄红云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分水岭。

  在“23号文件”房改纲领的推动下,中国正式确立了商品房的市场主体地位,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房地产市场。

  任何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结果都是一场龙卷风。

  2011年,金科布局全国14个城市,超过30个项目。这一年的8月23日,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深交所。

  全新的“牌局”已经敞开大门,迎接“打牌高手”黄红云的,将是资本市场的顶级牌手。

  一千多公里外的杭州,也有一座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桥身上刷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像一道硕大的彩虹,横贯在茫茫大海上。

  去年五一,大桥通车十周年,有浙江当地媒体掰着指头数了一下,十年间,有上亿次车辆通过这座大桥往来于上海和宁波。

  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2015年11月1日,上海警方史无前例地封锁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半小时后,一个身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被警方带走。

  抓捕照片贴满了微博朋友圈,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感慨:非法行医,害人害己!

  阿玛尼公关团队焦头烂额,四处灭火:我们真的不卖白大褂!

  比阿玛尼更紧张的是黄红云,因为被带走的中年男子,叫徐翔。

  2014年,金科限售股解禁。大股东黄红云当场立下Flag,这场牌局——高位套现。

  林子里分出两条路,一条是增强上市公司的业绩,进而提振股价;一条是通过“高送转+新概念”的方式炒高股价。

  黄红云选择了后者。

  先是斥资20亿元成立金科新能源公司。紧接着,金科新能源斥资7亿元受让风力能源企业华冉东方90%的股权,并做出三年利润不低于4.5亿元的业绩承诺。

  “新概念”的火烧起来了,但还不够旺。

  关键时刻,徐翔驾着七彩祥云出现了。胸脯拍的啪啪响,坐庄拉高股价这活儿,我最在行!

  这不是吹牛!徐同学的传奇人生,是用三万元起步资金赚到数百亿身家。他的泽熙基金,能不能买到,只看一个条件,关系够不够硬。

  江湖人称“总舵主”(是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不是天地会)、“私募一哥”。

  论炒股,徐同学完全可以说:在座的统统都是垃圾。

  总舵主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旗下三个营业部,大举买入金科股票。

  金科股价应声上涨。从2014年10月13日的每股3.99元,上涨至2015年4月8日的每股11.13元,

  最终,黄红云夫妇以每股7元以上的高价位套现,搬回40多个小目标。

  这一年,在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上,黄红云以净资产17亿美元,排名第184位。

  高位套现一时爽,一直高位一直爽。如果不是总舵主突然被带走,黄红云还会爽得更久一些。

  总舵主进去了,黄红云也没闲着,接连辞去金科董事会主席等职务。

  也许是红云当头,幸运垂青,泥菩萨竟然有惊无险过江了。虽然少了一圈光环,但重要的是“没下桌”。桌在,希望就在!

  后来,在金科的一次股东大会上,黄红云痛心疾首地说:

  “炒股其实不赚钱!”

  但有人可不这么想,赌一赌摩托还是能变吉普的。

  美国人孙宏斌看到了机会。

  黄红云家族高位疯狂减持后,金科股价一路“火葬场”,从每股最高10元以上跌到了5元以下。

  2015年8月,金科公布定增预案,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人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45亿元用于重庆、贵州等地的房地产项目开发和新疆的风电项目。

  这个预案,有一个致命BUG,没有对竞价对象作出认购份额的限制。

  自信满满的黄红云,不相信有人能一次掏45亿来买股票:

  炒股嘛,又不赚钱!

  他哪知道,美帝的牛市,100年没熊过。

  2016年9月,从彼岸风尘仆仆赶来的孙宏斌,以40亿元的价格,拿下了金科16.96%股份。

  这时的金科,像极了当年的万科,资产优质,股权分散。

  不同的是,当年搞事情的姚振华是“妖精”。(后来抓“妖精”的人也成了“妖精”,真魔幻。)

  孙宏斌嘴上说着“不觊觎金科控制权”,身体却很实诚,悄悄在二级市场不断增持,金科股权争夺战暗暗打响。

  到2017年5月,融创持股高达25%,距黄红云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总比例只有一步之遥。

  在不少人看来,“布局了印钞厂产业”的孙宏斌,拿下金科是迟早的事。

  他的确成功了,虽然只有短短几天。2018年10月26日,融创持股金科27.6783%,以0.0002%的微弱优势,荣登第一大股东。

  柳传志曾评价孙宏斌:人有三种,第一种,自己能干成事的;第二种,能带着一群人干成事的;第三种,能审时度势的,一眼看到底的。最后这种人很少,小孙是其中之一。

  换句话说,就是能一眼看穿对手底牌的人。简直就是一台人肉透视机。

  黄红云请求“封牌”。

  望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嘉陵江夜景,往事都随了风,只有“血战到底”的重庆牌品愈发清晰。他不再迟疑,啪的一声,亮出了藏在桌下的底牌。

  黄红云拉来女儿黄斯诗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持股比例上升至29.9925%,无限接近30%,把战火引向要约收购。

  紧接着,黄红云再次出招,通过一次精巧的回购设计,不仅没有触发要约,还拿稳了控制权,抵住孙宏斌的渡江袭击。

  孙宏斌低头不语,起身离开,脸上看不出喜乐。临了才说了一句:

  牌局既已开始,又怎会轻易结束。

  拍赌片起家的王晶,有一次面临TVB和邵氏电影二选一的抉择。他拿不准,跑去问黄霑。

  黄霑觉得简单,“边度多钱,去边度”,哪边钱多就去哪边喽。

  2017年有段时间,银行对融创全面停贷。孙宏斌找人借了高息的过桥贷款,还去找了国华人寿的刘益谦,可惜刘益谦宁愿去买杯具,也不愿意碰地产了。

  缓过来气后,孙宏斌在一次业绩会上说:

  土地很贵,我们对于市场还是要小心一点。

  土地确实很贵,股票就便宜多了。

  托尔斯泰劝诫世人,一个人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尺那么一小块。

  看来国情不同才是世界无法大同的最大障碍。对我们的开发商来说,土地,就如同面包和空气一样重要。

  感觉面包贵的孙宏斌,觉得还是买金科的股票比较划算。

  金科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其可售面积高达4100万平方米。另一个特点是,金科在重庆市场占有率高达8.79%,区域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融创的土地储备中,西南区域同样占比极大。

  有人脑洞了剧情,孙宏斌这是要抄龙湖吴亚军的老巢啊!

  抄不抄不知道,但搞定金科,是融创扩大西南市场份额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有时候想想,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巴蜀大地,还这么拼命,真的让人感动。

  十分“感动”的黄红云,又果断甩出了一记猛牌。

  前几天,金科版合伙人持股计划公布,名曰:卓越共赢计划。

  金科计划动用32亿资金、持有上市公司10%股权,并由公司实际控制人黄红云兜底:黄红云个人保证员工自筹资金的年化收益率为6%。

  金科对融创的防御战,进入2.0时代。

  这一次,黄红云一下子把4000名员工一起拉到了牌桌上。

  看清楚没得,我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哦!

  一如既往地,融创在金科股份(000656)董事会的代表张强第N次投了反对票,融创提名的独立董事姚宁习惯性弃权。

  当然,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不过,融创也不是一无所获,坐稳了二股东位置,还有红包拿。按照黄家人提出的分红方案,孙宏斌能拿到税前5.5亿多的分红呢。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把你从粪坑里捞出来的,不一定都是好人。

  被孙宏斌搅了牌局的黄红云,估计没少在心里想这句话。

  倒是孙宏斌淡定得多,

  “自己开车很慢,不允许司机开快车,过马路一定等人行道绿灯。”

  要不买金科股票亏了钱,我真的就信他了。

  当年替黄红云抬轿子的徐总舵主,已经在青岛监狱思考了两年多人生。据说他在进去前拿家人账户买的股票,已经盈利好几千万。

  真是一个能躺着赚钱的人,德艺双馨比肩苍老师。

  现在,他的妻子正忙着起诉离婚,要求甄别股神被冻结的百亿现金资产。

  没有早一点,也没有晚一点,时机就是这么微妙。

  总舵主的朋友说,他在狱中只有两件事可做,读投资方面的书,看《新闻联播》。相信他也看到了,2019年春节后,《新闻联播》已经连续说了4次A股。

  或许,股神也是有凡人胎骨的,他的某个部位可能也感觉到了,又一个新的时代汽笛就要拉响了。

  资本无好坏,牌局见高低,枪来剑往,终究只是利益二字。

  只是不知道,这一次谁又能憋到最后?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楼市观澜。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富力地产现状,以及富力地产现状2022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Q1:房企预售资金监管将迎全国统一规定 地产股大涨

2月11日早间开盘后,多只地产股出现大涨的局面。

消息面上,有消息称,房企预售资金监管将迎来全国统一规定,房企资金流紧张的现状有望得到缓解。消息称,新制定出台的管理办法明确,预售资金监管额度为“重点额度管理”,“由市县级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能确保项目竣工所需的资金额度,当账户内资金达到监管额度后,超出额度的资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负责人王小嫱对澎湃新闻)表示,该办法意味着对预售资金的监管进行了全国统一,这一举措有利于预售资金监管的规范性,当前国内各个城市的预售资金监管不一,而烂尾楼、延迟交房以及质量房的现象不减,预售资金的监管显得更为重要,实现全国标准管理更有利于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落地,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该办法明确“预售资金额度监管为“重点额度监管”,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能确保项目竣工所需的资金额度,当账户内资金达到监管额度后,超出额度的资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这一点无疑是对房企来说有较大的利好,以往对于预售资金实行全监管,拉长了企业的回款周期,而房企的融资监管近年来更严,从而加大了房企的资金流压力。此条细则增强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灵活性,加强了回款的流动性,有利于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对房地产行业的内部循环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称,预计2022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全国合约销售额将下降5%-10%,主要原因是在开发商融资渠道受限和购房者情绪疲软的环境下销售量下降和平均销售价格持平。穆迪认为,开发商的债券融资渠道仍将面临挑战,这尤其将增加财务状况较弱开发商的再融资风险。债务资本市场渠道趋弱导致1月份受评开发商发行规模减少。

Q2:城市更新不能大拆大建、由开发转向经营,房企何去何从?

21天前还在征求意见的《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8月31日正式落地。《通知》与征求意见稿并无明显变化,严控大规模拆除、大规模增建,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并且给出两个指标,原则上最多拆20%、拆建比不应大于2。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划出城市更新的底线,确定了未来城市更新的主基调。推动由过去的单一“开发方式”转向“经营模式”的转变,避免重走城市粗放开发建设的老路。

城市更新一直是房企的赛道,不仅是土地来源之一,也是房企的利润增长点。那么,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的政策对于房企有着怎样的影响?在城市更新模式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房企又将何去何从?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

不过,在各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出现的大拆大建行为引发了新的城市问题。

8月3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表示,各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有悖初衷的苗头,比如开始大规模拆除旧城旧区等。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开发建设老路,住建部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通知》,这个文件近期在媒体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得到了各方面认可和支持。这个《通知》今天(8月31日)正式印发实施。

《通知》强调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除了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

同时,《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大规模增建。除了增建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大规模新增老城区建设规模,不突破原有密度强度,不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原则上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建比不应大于2。

此外,《通知》要求应留尽留,全力保留城市记忆,比如保留利用既有建筑。同时要保持老城格局尺度。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这是明确了城市更新的底线。控制大规模拆除,也是在规范企业参与城市更新的行为,至少今后乱拆的行为将面临约束。而控制大规模增建,也将对房企开发形成约束,并和大规模拆除形成呼应,没有大建的空间,也就抑制房企大拆的冲动。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强调不短时间、大规模拆迁城中村等城市连片旧区,防止出现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租房困难。要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城市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5%。

“城市更新是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的重要抓手”

而在探索可持续更新模式上,《通知》要求不沿用过度房地产化的开发建设方式,不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带来的短期效益和经济利益。鼓励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

“经过高速的城镇化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60%,步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和新形势。”黄艳表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要由过去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阶段。而城市更新的内涵是要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以及品质提升,是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

“城市更新的工作刚刚起步,仍在探索过程中。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城市更新试点,探索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径,推出一批示范项目,积极、妥善、有序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黄艳如是说。

对此,中指研究院调查事业部运营总监吴建钦认为,《通知》在各地密集出台调控政策之际适时从全国层面划出城市更新重要底线,确定了未来城市更新的主基调。其核心目的就是要推动由过去的单一“开发方式”转向“经营模式”。

在吴建钦看来,《通知》将有效避免重走城市粗放开发建设老路,对保留特定时代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延续城市特色风貌起到重要作用,体现了城市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未来将优化和完善城市更新的规划和行动。”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黄卉表示,“各地需要完善城市更新顶层规划。升级后的城市更新模式,以城市居民的真正需求为导向,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而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在新的城市更新模式下,未来由区域开发转向区域运营后,公共服务短板全面补上,旧区避免了衰败,住房功能配套更加齐全,存量住房供应有效提升,将会成为历史文化烙印深厚、功能复合的新区域,这也是未来住房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部分。

业内:“赚大钱快钱”向“赚小钱慢钱”转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城市更新成为房企的新赛道,不仅是土地来源之一,也是房企利润新的增长点。比如,华润置地未来一年城市更新约130亿元货值可转化为土地储备。时代中国的土地储备中,约有50%来源于城市更新项目。

那么,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的政策落地,对房企有着怎样的影响?在近日房企举办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这个问题也成为热点。

其中,时代中国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岑钊雄表示,《通知》更想引导的是有序拆迁,持续进行更新,比如要求对老城区的拆除不要超过20%,老城区以外的棚户区、城中村,拆建比不宜大于2。时代中国基本上没有参与老城区的改造,所以没有影响。对于城中村改造,时代中国的拆建比基本上都在2以下。

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也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回应称,根据住建部政策的解读,是不要在老城区大拆大建,广州有11个区,越秀区和荔湾区的旧改项目受到影响,一般在天河、黄埔、南沙、海珠等地所受影响很小。

在城市更新模式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房企又将何去何从?对此,吴建钦预计,各地城市更新政策将更加注重有机更新,引导企业理性参与,同时企业应以经营的理念参与城市更新。

在愿景集团城区更新事业部总经理刘楚看来,对于社会资本来说,更为紧迫的是转变发展理念,真正从“赚大钱快钱”向“赚小钱慢钱”转轨,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优势和市场机制优势,围绕资金融通、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服务等关键环节增强自身核心能力,善于在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功能中打造“微利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供一体化推进的“全链条”和“全周期”服务。

编辑 武新 校对 付春愔

Q3:网络有消息称富力地产经营困难,将于明年裁员30%,此事属实吗?

富力地产回应该消息为假消息,公司没有裁员行为。近期,有媒体传言,富力地产财务困难,2021年可能要裁员30%,并且停止所有招聘活动。随即富力公司回应,该传闻为假消息,公司没有裁员计划,该传言为假消息。虽然富力否认了裁员计划,不过有媒体从财报中发现,去年年末富力还有6万人,而今年二季度只剩下3万人了,才财报的员工成本是,缩减了20亿人民币,半年内,公司少了两万多人,显然这是富力想节省人工成本。

而在最新的业绩会上,富力的董事长李思廉也表示,未来几个月内,富力将面临着200-300亿的债务,整体财务压力比较大。随后富力在11月份,宣布将其持有的广州物流园卖给了黑石集团,交易价格为44亿元人民币,富力方表示,出售资产,也是为了更快的回流资金,降低负债。物流园刚刚才卖完,又有媒体表示,富力将把一处价值18亿的房产股权出售掉,所得的款项也全部用户还债,未来可能还将把旗下多项不重要的地产项目出售掉。

但即便这样出售资产,也没有完全改变其高负债的现状,在最新的财报显示,富力地产合计负债超过1000亿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80%,属于较高水平。未来富力面临到期的债务分别为2020年181亿,2021年191亿元,这些到期债务将进一步恶化富力的财务状况。

就在几个月前,评级机构穆迪也对富力下调了评级,为“负面”,穆迪指出,富力地产业绩明显下滑,而且未来面临着大额的债务负担,如果没有新的融资,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

Q4:万达宣布彻底退出房地产,那些接盘侠,你们还好吗?

2019年万达将彻底退出房地产业务!1平方米开发也不能有。

万达的买卖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要是这样,那我们这些人就没价值了。 这种战略调整肯定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但万达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王健林

2017年开始,融创孙宏斌三度接盘文旅城项目,规模高达3000亿。

2017年7月19日,融创以438.44亿元收购西双版纳万达城、南昌万达城等13个万达城91%股权,并由交割后项目承担现有全部贷款约454亿元。

融创要连续20年,每年每个项目付5000万元品牌许可使用费给万达,共计130亿元!

如此大的资金规模,即便融创不缺钱,拿下了万达城是否是一件合算的买卖呢?

2017年,富力地产200亿“豪迈”接盘万达酒店。

现状:债台高筑,不得不发债融资输血

2017年万达、在融创、富力的世纪大交易中,富力以200亿元价格拿下万达旗下77家酒店。

被称为“华南五虎”之一的富力地产曾名噪一时,是首家纳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民营房企。

收购万达酒店后,富力地产也债台高筑 ,已沦落地产第二梯队,业绩平平。

2018年1月,腾讯、苏宁、京东加入阵营,收购万达商业退市股份

腾讯控股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云商、京东、融创中国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340亿“拯救”万达:腾讯、京东都出手了

2018年8月,保险公司珠江人寿加入收购

2018年8月,珠江人寿开始接盘万达系公司,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公司。

包括大同万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南昌西湖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崇州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益阳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平顶山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水木然新书 《价值规律》 正式上市!

这些年来我之所以坚持不做知识付费

就是不想让知识变成奢侈品

而是想让知识可以普罗大众

Q5:马云判断未来房价会便宜如白菜,是基于什么逻辑?

马云对于房价看空无非是出于以下原因:

首先,房地产市场在这些年发展得很快,可以说是极其迅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子的保有量也在不断增长。可以说但从房子的保有量来说,房子已经差不多够全国人居住了。

如果再持续开发下去,一定会达到饱和的一天。而在饱和的一天到来之后,也就没人买房子了。房子没人需要了,价格自然一落千丈。

其次,目前的房价对于一般的购房者来说还是有些高的。同时对于买得起的人来说,怎么涨都买得起,买不起的人来说怎么涨都是买不起的。如果持续涨下去买不起的人还是买不起,等买起的人不想买了。买不起的人又没能力了。房价也就到头了。

判断房价的变动,基本逻辑永远是供需,其他因素炒作、政策因素都是短期的,不可能决定长期价格的走向。任何一件物品包括房产,价格要上涨的前提都是供给小于需求。缺口越大,价格涨势越猛。

差距越小,涨势就会趋于平缓;供需平衡,价格会在公允价格上小幅波动。15年底开始的房价上涨周期,原因只有两个,一是计划经济时期房子供应不足,居住条件差,房屋短缺;而七八十年代由于没有计划生育,有一波生育高峰;极差的居住条件加上人口的激增,房屋上涨是非常正常的。

三十年房改,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使得中国住房供应由短缺变成了过剩,而家庭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主流家庭结构由大家族变成了四二一的倒金字塔结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到父母到孙辈,人口是越来越少的。

一般城市家庭来说,大都爷爷奶奶有房子,姥姥姥爷有房子,父母有房子,自己如果再买房子的话,仅按最少数目计算,这就是四套房子。更不用说父辈还有投资性房子,将来到了孙辈,手里有个三五套房子的真的太多了。所以马云说未来房价如白菜价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但是不是意味着现在不买房,等若干年后再买就是捡便宜捡实惠。其实也不是,因为现在的中国还在城市化进程之中,也就是说还有不少乡村人口会迁入到城市中来。把马云的话客观来解读的话,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十大城市或者说是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房价趋势,另一个是小城市或者说人口净流出城市的房价趋势。虽然现在城市中的房子是过剩的,但是只要有人口的净流入,也就能维持一定的供需平衡,那么想要房价如白菜价就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大城市上来说几乎不可能如马云所说房价如白菜价。

Q6:王健林宣布万达彻底告别房地产,你怎么看?

提到国内的富翁,相信大家可以想到很多人,如马化腾、马云,郭台铭,其中之一就是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根据万达集团官网发布的有关王健林的新消息来看,2019年4月份以来,王健林大概有5天在西部地区。

比如,4月11日,王健林董事长出席甘肃省暨陇商大会并发表演讲;4月12日,王健林董事长会见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这样看来,王健林在经过4000亿负债和为了还债“卖卖卖”的之后,对于万达集团转型之路的决心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万达的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

1988年,王健林在大连创建了万达的前身“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而他为自己设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赚一个亿,而王健林也是幸运的,在设定目标的第二年,他就迎来了让他赚了接近1000万元的项目——大连市北京街旧城区改造。而正是这个项目,王健林也找到自己的经营模式,就是改造旧城区。此后,长达十年王健林都是这么做的。

2000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满于现状的他觉得让员工和企业活得更好,必须改变现状,最后万达的雏形诞生,他也研究出了新的模式。此后经过王健林大力的扩展,万达走向康庄大道,2016年,王健林家族凭借17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

此前万达集团官微宣布2019年万达将不再发展房地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万达决定不做房地产,已经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有资料显示,2017年8月份前王健林的财富超过2169.16亿的人民币,而万达的总资产也高达8000亿元,甚至更高。这样大好的局面只延续到2017年下半年,因为马拉西亚大马城项目的失势,王健林不得不低价抛售旗下产业,也造成了万达账面上的亏损,王健林也曾公开表示,其万达负责4000亿。在万达“卖,卖,卖”的情况之后,万达集团外债至少还有2000多亿。所以变卖万达旗下的房地产项目,以此来降低负债率,偿还欠款。

此后,万达集团就开始了对未来重新布局。企业开始逐步向文化、 体育 等产业投资,并把内向型的经营思路逐步过渡到内外兼修。

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集中“去房地产”化的一年,不少企业的公司业务也开始了实质性的转型,而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甚至直接停止房地产开发,转向其他领域。这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像万科这样的企业,都要高喊“活下去”,万达转型一切似乎都已经很明朗了。

万达告别房地产老亮认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且到目前为止事实也已经证明了万达的选择是正确的。

告别房地产,让万达轻装上阵

1993年以来,万达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转型是从大连走到广州,由地方性企业转为全国性企业;第二次转型,也就是2000年的时候,万达由住宅地产转为商业地产;第三次转型,万达从单一的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文化 旅游 综合性企业,这时已经来到了2006年;第四次转型就是2015年开始的轻资产战略转型,这次转型与以往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次的转型是要彻底的离开房地产行业。

2017年和2018年很多人都知道万达一直在卖卖卖,于是万达高达4000多亿的负债也被大家所关注。如果看了上面万达的4次转型时间点,相信大家就不会那么惊讶了,而且还不得不佩服老王的前瞻。我们在2017年开始看到的卖卖卖应该是老王在2015就已经开始筹划的,虽然有些项目比如文化 旅游 类的确实是割爱了,但是大船掉头难免有些损失,最重要的是能够成功。

卖卖卖的同时,万达也一直在发展自己的核心资产,2017年以来每年都交付30个万达广场。时间来到2019年5月,万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又宣布了2000多亿的投资,说明万达已经轻装再出发!

万达投资沈阳800亿,其中5个万达广场,但本质已不同

5月初,万达投资沈阳800亿曾经一度被刷屏,特别是房地产的圈子里,很多人都觉得房价也要随之再来一波。

我们以万达广场为例,其实这次的投资和以前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都是万达拿地、万达设计、万达建设、万达运营。而这次,一定是万达运作,第三方出资,万达设计、万达运营,这才符合万达的轻资产战略,现在万达已经完全可以靠着这个品牌去扩张了,不需要在单打独斗。

万达告别房地产是为因为万达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在这个靠品牌吃饭的时代,在这个合作才能共赢的时代,谁还会一个人去搞大把的投资?

万达的王健林抛弃房地产有多重原因:

1.时代大背景:中国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城镇化人口红利,让几十年来房地产行业成为一块香饽饽,但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程度便会有扩张转为产能过剩,继而工作者劳动收入不再大幅增加,房地产行业同样的经济环中的商品,只是这个商品被赋予金融属性,加上中国土地和户籍的制度,导致这个效应被放大,但现在,很显然,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不再,这是很明显的共识,所以大佬们转行也是很合理的。

2.融资难度大。万达是怎么玩的?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套路,像银行贷款开发的,加上大企业的信用背书,有点名气的都这么玩,万达自然有过之而不及,但是这个 游戏 想要一直继续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房价还会继续涨;国家还允许房地产这么玩下去;房企信用背书能力还在;居民还买的起房;当然,这多个方面都出现问题,万达靠山倒了,这么大房企,政商关系处理不好,银行融资就难了,而且最重要国家风向变了,整个行业融资都收紧了,一旦资金受限,这个 游戏 就玩不转,那么卖项目,卖公司都是常见的,能撑下去就不错了,今年上半年有超过270家房企破产。

3.公司战略转型。万达步伐有点大,项目一个接一个,业务范围涵盖投资,影视, 体育 ,文旅,酒店,房地产,物管,商业中心,还有一些零碎的投资,在海外也布局了很多大型项目甚至高溢价收购,王健林作为聪明人,也会看风使舵,转型是必须的,不然资金链要断了。

4.王健林个人原因,这个喊着先赚一个亿再说的企业家,看看他那个豪放的儿子,马云爸爸人家情商这么高都要辞职阿里巴巴集团,回家当老师,王健林有自知之明的话,赶紧求生吧,这时候还谈首富?

万达集团告别房地产,就本人认为是企业的转型策略。

从事了30多年房地产的万达,在全国各地打造了其地产王国,如今瘦身退出,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地产大佬的万达对于房地产未来若干年的判断和预期。

第一,释放资产的流动性。

众所周知,地产行业是重资产,然而资产流动性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此次的改革可以说让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得以释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企业未来的运营风险。

从实际操作看,至少释放出千亿资产。

第二,未来的盈利点不再是地产行业。

虽然不能明确肯定未来的地产行业是否继续繁荣还是逐渐衰退。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地产行业的风险性加大,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可以看到中央和各地在近两年频繁发出政策信号,限购、限贷、限售,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纷纷回落,交易量更是持续走低;二是地产行业确实走完了一个生命周期,未来的赢利点在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 科技 等高核心价值的行业,这些行业的资产轻、附加值高、门槛高、 科技 含量高、政策扶植力度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说花同样的价钱,不如摆脱老旧沉,集中起来办大事。

第三,地产不在但管理还在。

万达卖掉了酒店资产,但是酒店的管理权还在,万达酒店仍然负责酒店的设计、经营和管理。万达文旅也同样负责主题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所以整体来说,对其影响并没有外界所传的那么大。万达通过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迅速回笼资金,而不再靠买地卖房的模式,其称之为"去地产化"。

正如同一个人脱去了厚棉袄,换上了短袖短裤,就是想让自己跑得更快更远。

(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作为一个 财经 工作者,我认为王健林宣布万达彻底告别房地产,这应该是句真心话,也标志万达经营战略的真正转向。

这么做,说明王健林还是把握透了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的脉搏,在王健林看来中国房地产业爆发时期就高利润时期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微利时代了;而且现在和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继续留在这个领域找拼,有点物不所值了。

而且,随着城镇化进入尾声,以及人口城市化的放缓,未来房产需求量和价格上涨幅度都会比前二十年有较大的下滑。

所以,在房地产处于这样拐点时期,王健林先生宣告万达告别房地产,其实是聪明之举,也是万达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目前房地产的整体趋势其实大家都看得比较明白了。前几年的疯狂抢购带来了整个行业的巨大泡沫,目前的价格已达到波峰,后续很难有再多的接盘侠愿意接手,即便不是最高值也已非常接近,5-10后将迎来不可逆的下跌,15-20年后可能会有大幅下跌。

资本的炒作向来是有大的利益空间就一踊而上,到达巅峰就会及时离场,这在股市上看得更为真切。同样的,做企业的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尤其要考虑5-10年后的市场情况。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大势已去,王健林的彻底告别房地产规划可谓大刀阔斧,干净利索,不愧为一名退役军人,有着军人的果敢和勇气。虽说是丢卒保车,损失不少,可看看现在捡了便宜的富力地产的尴尬你就知道,爱占小便宜的吃大亏,能吃得小亏的才叫看得长远。

万达以前的重资产造成负债过多,体量过大,运作投入过大,就像一艘行在浅湾的豪华游轮,看着气派,可随时会搁浅。可如今,王健林甩掉了累赘,轻松出海,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新领域的市场前景,都比较强劲。这几年万达也屡经战败,元气大伤,这段时间会是万达短暂的休 养生 息期,所以无论是王健林还是王思聪都显得低调很多,3-5年后相信万达会再次引人瞩目。

看好王健林的未来,也看好王思聪。这两位父子都是正儿八经做实业的,王健林不炒作不来虚的,虽说有时王思聪有些大嘴巴有些不着调,但是三观正,又正义感强,还是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也看好他们在商场上的眼光和能力。

政府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政府不能将房地产当作经济增长的“兴奋剂”,政府政策上已经不支持了。

房地产的贷款越来越紧张,资金链收紧,很多房地产公司会很难受。

等房产税开征,许多空置房会出来,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会下跌

大势所趋,提早转型,是稳妥的的决定。

而且根据万达发布的情况,转型还是挺成功的。老王还是挺厉害的。

房地产下跌是大势所趋,但不会下跌幅度很大,地产规划在那里摆着,政府法规在那亮着。个人觉得,告别房地产是后30年正确的方式。

中国的房产观念太严重,甚至影响到了99年的小生们。王健林集团去除地产化或许会走的更快,更轻些。中国2028年房子应该是不稀缺的,因为拆迁会让家庭有更多的房产或是启动资金。那时候应该就不会因为房子而犯愁。

特朗普都去当总统从政了…这个就是房地产的顶端,在中国没有可能……所以转行是对滴……顺带把房地产降降温…还有一点…制造业不崛起,那就是要科学研究崛起,两条路放在这里,都需要新生代好好打拼,换句话说到底还是教育系统,不单单是学校,家长也要上点心…

各个都从商,商业本来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故事,所以商业服务也严格监管…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生产东西的,做假的成本一定要很高,代价一定要很大,不然,违法成本低,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回到 社会 ,反馈的就是综合问题…映射的就是国际问题…就是国际竞争力…

所以…定论就是练好内功,脚踏实地,人人都有工匠精神,才是 社会 正能量…

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企华安)入股的杭州富谦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票票喵”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投资理财,目前该平台圈钱跑路,已被杭州警方以“涉嫌集资诈骗”罪立案侦查。

2018年8月5日该平台累计涉嫌诈骗出借人达3000余人,累计诈骗总用户数达36万余人次;涉嫌诈骗金额49.4亿,目前亏空出借人资金8亿元左右

关于富力地产现状和富力地产现状2022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科股份目标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