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拟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双重上市是什么意思?

阿里拟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

阿里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7月26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授权公司管理层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改变上市地位为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目前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将会按照香港上市规则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相关主要上市流程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以美国存托股份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以普通股于香港联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公司于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及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可以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或者以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普通股其中一种形式持有本公司的股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概股上市地多元化成趋势。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09988.HK;BABA.NYSE)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

  “这个决定的目的是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

  同日,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阿里此时把香港列为主要上市地,一是为优化全球布局,分散政策风险;二是为加大对东南亚市场的投入;三是让更多投资者共享阿里的成长和未来,应该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为何香港纽约双重上市?

  事实上,阿里和香港渊源已久。

  早在2007年,阿里的B2B业务就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也是香港联交所,但由于当时相关规定,阿里最终转赴纽交所上市。

  2018年,香港联交所启动上市制度改革,这为包括阿里在内的大量国内互联网公司在港上市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2019年11月,阿里在香港二次上市,纽约依然是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自2019年在港上市以来,阿里大部分流通股已转至香港注册。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于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7亿美元,于美国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32亿美元。

  中国和亚太地区作为阿里业务开展的主要市场,阿里始终受到中资和亚太资金的高度关注。行业分析人士提出,此次阿里新增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在技术层面上水到渠成,也符合市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预期。

  根据公告信息,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实行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国际投资者或将更多配置阿里港股,给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同时,阿里巴巴港股预计也将符合港股通资质,从而或为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阿里创造更多便利。

  中概股上市地多元化成趋势

  放眼整个市场,双重主要上市正在成为中概股回港上市的主流模式。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知乎(02390.HK;ZH.NYSE)、贝壳(02423.HK;BEKE.NYSE)、小鹏汽车(09868.HK;XPEV.NYSE)、理想汽车(02015.HK;LI.NYSE)等9家中概股公司实现在美国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阿里作为流通市值超2万亿港元的龙头公司,此次回港双重上市具有极强的标志性意义。

  “双重上市和二次上市的区别在于,双重上市是两地独立上市,两个市场的股票不能相互流通,而二次上市是以存托凭证的方式,发行的股票可以在两地之间流通变现。”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解释称。

  在盘和林看来,如今阿里等中概股将二次上市转变为双重上市,从而使得港股获得独立的定价权,不再受到美股波动的影响。

  “阿里巴巴选择在港双重上市,有望带来新的资金,激活市场活跃度,毕竟是超级大盘股。”7月26日,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香港联交所而言,包括阿里在内的更多优质交易标的,也将加强其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

  对此,盘和林也表示,随着中概股到港双重上市,港股流动性和定价权增强,进一步提升对跨国资本的吸引力,“正因为如此,这些中概股在港上市并不是消耗港股存量流动性,而是为港股提供增量。”

  据了解,阿里在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后,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依然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股份。

  同日,阿里巴巴集团还对外发布2022财年年报。在致股东信中,张勇表示,过去一年,阿里在组织和文化上做出的一系列改变,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开端。

  “尽管这些变革效果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但是我们相信,我们正行进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张勇说道。

7 月 26 日,阿里发布公告称,将申请于港交所主要上市,完成后将于纽交所、港交所双重主要上市,预期将于 2022 年底前完成申请流程。

双重主要上市后,阿里在美国挂牌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将可以继续互相转换,投资者可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股份。

阿里在公告中表示,预期双重主要上市地位将有助扩大投资者基础及带来新增的流动性,尤其是可触达更多位于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的投资者。

对于阿里的此番操作,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 ZAKER 新闻展开了一番剖析。

盘和林介绍称,双重上市和二次上市的区别在于,双重上市和二次上市都在两地上市,但双重上市是两地独立上市,两个市场的股票不能相互流通,而二次上市是以存托凭证的方式,发行的股票可以在两地之间流通变现。

之前由于美股中概股存在一些退市风险,所以大多数公司选择的是二次上市,目的是万一美股退市,美股投资人可以在港股实现股票流通。

如今退市风险降低,如阿里这样的中概股谋求将二次上市转变为双重上市,从而使得阿里港股获得独立的定价权,不再受到美股波动的影响。

双重上市对于港股来说,带来了更多的投资者和流动性。双重上市之下,港股和美股都是独立上市,并不存在跨市场变现的可能性,有利于维护股票定价主导权,防止跨市场套利。

盘和林进一步表示,阿里从二次上市转变为双重上市,也是出于对港股市场的重视,客观上增强了港股的全球市场地位,也给其他中概股起到了带头作用,从而助推强化港股流动性,提高港股在全球资本市场的权重。

目前有 9 家中概股实现了美股和港股的双重上市,对于港股来说,这些上市公司在港双重上市并不会吸走流动性。相反,这些上市公司给香港股市带来了更多投资者,也强化了港股的流动性和定价权。

盘和林称,当前美股由于种种限制、摩擦,对于中概股的政策稳定性不足,而港股在中概股买卖上限制更少,资本进出更加自由。所以很多中概股投资人从美股转向港股,尤其是其中的中资机构,中概股带动新投资人进入港股,促使港股流动性增强。

基于此,港股的定价能力也进一步增强,过去是美股中概股影响港股中概股定价,如今港股流动性更好,投资者更为集中,港股定价的实际意义要高于美股,所以港股定价权也得以强化,双重上市有利于弱化美股市场动荡对港股表现的影响。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也表示,这个决定的目的是希望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

在发布公告的同时,阿里也公布了 2022 财年财报与年度股东信。

2022 财年,阿里在全球市场中服务了约 13.1 亿年度活跃消费者,完成在中国服务 10 亿年度活跃消费者的既定目标。产生了 8.317 万亿元的 GMV,其中国内业务 GMV 达 7.976 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年报披露称,阿里巴巴近期修订了《合伙协议》,按照最新协议,合伙人应由阿里巴巴集团人士担任。因此,从 2022 年 5 月 31 日起,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方人士不再担任合伙人。

因此年报也显示,阿里巴巴合伙人目前共有 29 名成员,除此前宣布退休的部分成员外,来自蚂蚁集团管理层的相关成员包括井贤栋、倪行军、曾松柏、彭翼捷等也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

" 越是在不确定性陡增的时代,越要积极寻求真正有价值的变化。" 张勇则在股东信中表示,阿里的过去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阿里的未来发展路径,也和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走向高度契合。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创新和创造诞生于阿里,服务于社会。

截至发稿,阿里港股涨 3.41%,报 103 港元 / 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股二次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