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河南分行下载安装步骤?

这实际是人民银行的大区行制度改革造成,大区行改革是朱镕基时代央行重大组织机构改革,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行,改革的原因是减少地方政府对央行工作的干预,确保央行独立性。(个人感觉有点学习美国十二储备区的意思)。撤销了源于计划经济时期按行政区域设置的31个省级分行,成立9大跨省区分行。同时,在不设分行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按照“巡回监管、适当集中”的原则,共设立20个金融监管办事处和20个省会城市中心支行。分行有:天津,沈阳,南京,济南,武汉,成都,广州,西安。剩下为营业管理部(北京)、重庆营业管理部,上海总部,上文未提到的20个省会的中支以及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大连厦门青岛宁波)的中支。郑州中支和济南分行是在撤销河南和山东的省级分行后成立,成立之初济南分行有协调郑州中支(河南省)和山东省人行系统的职能,现在基本名存实亡,不过名义上郑州中支的组织人事还是归属济南分行管。

离休后王杰平在家中读书看报

  二、扶贫富民铸就丰碑

  1994年,王杰平光荣离休,这对很多干部来说意味着居家休闲的开始,然而对他来说却是第二个春天的开始。

  离休后不像别的老干部在家赋闲,他说浑身还有没用完的劲儿,老想再干些有意义的事。尤其是离休的最初十年,为家乡建设寻求资金,帮助家乡及老区脱贫致富便成了他的生活主题,在扶贫富民的事业中成就了老有所为的更大人生价值。

  对于家乡的路,王杰平有着特别深刻的感触。平山县的三汲乡是王杰平的出生地,地处平山、灵寿、鹿泉三县交界点,虽离县城直线距离不过十公里,但一条滹沱河、一座黄壁庄水库把这个乡和县城分隔开来,仿佛一道天堑,成了人们出行和交通的阻碍。童年记忆里,王杰平就觉得村南那段路最难走,雨天泥泞过膝,行人都走不出去,更别说百姓的车马;干天泥疙瘩比石头还硬,他曾帮一位老乡推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仍是动也没动一下。在衡水工作期间,王杰平有次回家,赶到石家庄时开往平山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只好等到第二天,然而第二天从石家庄乘班车到平山,步行到滹沱河边时,临时的小木桥拆除了,趟水过有危险,他只好绕行,河滩里哪有路啊,他只能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泥泞中,蹒跚在乱石嶙峋的河滩上,不足20华里的路足足走了七八个钟头,回到家时已经是子夜三更了。祖祖辈辈怎么能永远这样生活呢?当时王杰平就暗下决心,等将来有了条件,一定要帮助家乡老百姓修条像样的道路,让家乡的群众不再出门难、进村难。王杰平知道,自己的家乡并非穷土僻壤,这里是两千多年前中山国的国都所在地,村北的灵山藏有丰富的石英矿、蛭石矿,就连最普通的山岩也是老百姓建房上好的材料,比起黏土砖既经济又结实;家乡盛产优质小麦,人们早就知道访驾庄村的麦子做出的挂面既筋道又好吃;村边还有座千年古寺——万寿寺,连同中山国丰富的出土文物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而只能沉睡、闲置。世居风水宝地,却过着闭塞而贫穷的日子。王杰平在外工作,见多识广,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看到外边群众日子蒸蒸日上,而家乡的群众却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苦熬,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定要修一条可供群众通达四方的康庄大道!王杰平想到做到,他下定了决心,迈开了双腿,开始四处求援,四处游说。有心人天不负,他的举动终于感动了省市县交通部门的领导,1995年,三汲乡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道路建设上马开工了。王杰平四处奔走为群众修路的感人事迹,从家乡百姓自发为他树立的功德碑文上可见一斑:

  中山故地,山丘连亘,沟壑纵横,崎岖不平,道路羊肠,逢雨泥泞,遇风飞尘,车马人等行之难矣。开拓通途,世代宏愿。然民穷物乏,望之空谈。今七旬贤达,王公杰平,思籍爱乡,报父老养育之恩。为乡众致富小康,劳苦奔波于县市省,筹资三佰五拾万元。历时一年,搬迁七十余户,填沟五条,凿梁三道,动土石二十万方,工成三十余里长、宽六米之环乡柏油路一条,取名“灵平路”。西起李家坡,北至灵山寺,路经一十五村庄。祖辈夙愿,终得实现,通达贯畅,往来无阻。实乃惠及今人,造福子孙。为念杰平公之丰功厚德,并育今启后,特树此碑。

  中共平山县三汲乡委员会平山县三汲乡政府

  这条名曰灵平路的路,从通车到现在已经18年了,18年来它给这里的老百姓带来哪些便利和效益呢?

  先说王杰平的本村访驾庄村。这个古老的村庄相传始建于五代时的后唐时期,更远的可追溯到春秋末期的中山国的国都遗址。其国王的宫殿正坐落在这村庄的中心位置。不过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个村里人们的生活,比不上这些美丽的传说和历史记载。全村300多户人家,1200多口人。住房除了过去地主家的砖瓦房外,全部是土坯房,低矮破旧。许多青壮年连媳妇都很难娶上。道路修通后,这个沉睡的村庄突然一夜醒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像井喷一样迸发出来。上山采石头的人多了起来,所采石头除本村使用外,运往邻村或更远的地方。买拖拉机搞运输的一下多了起来。这是个成本较低,收益不错的致富项目,让他们马上尝到了甜头。一小拖拉机普通山石,运到外面去,一天就可跑个来回,除了20元的成本净赚50元。那时的50元对农民来说是极为可观的一大笔收入。在山坡上起石头的人只要卖把力气,就能把汗珠子变成人民币。后来人们又发现了这里的石英矿和蛭石矿,于是开矿的开矿,运输的运输,人们的钱包很快鼓起来了。全村的小拖拉机猛增到百余辆,占到总户数的三分之一。这部分人首先拆除了土房子,建起了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新房。家居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冬天有暖气,热天装空调;玉米面窝头变成了白面馒头、白米饭。光棍少了,人们乐了。访驾庄这个穷村一跃超过了周围十几个村,银行存款全乡第一。

  因为路通了,三汲乡这个平山县最闭塞的乡镇很快变成了四通八达经济繁荣的乡镇:向东半个钟头可到灵寿县城和鹿泉,向北十几分钟可以到灵寿县界,向西二十分钟的车程可到平山县城,一条环乡路,惠及三县众。过去,老百姓的经济往来多与灵寿联系,人们赶集买卖东西不去或很少去平山,而是常走灵寿;三汲乡的集市也形同虚设,集市上萧条冷落,除了一家供销合作社,没有几家像样的商业户。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三汲乡的集市贸易成了滹沱河北岸最繁华的地方。一到集日,商户云集,几道街全是人流,车水马龙,尽显小镇的富庶和繁荣。在这里,乡亲们几乎可以买到所需的全部商品。这里有新疆产的哈密瓜、优质棉绒,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羊绒和锡盟的羊肉,东北的大米,广东佛山的瓷砖,应有尽有。繁荣的集市贸易首先惠及本地人,因搞商业贸易而家庭资产过百万的多达数十家乃至上百家。

  路通之后的2000年前后,受敬业集团业务的拉动,三汲乡出现了十几家汽车运输专业户。穆家庄的陈彦国一家就有六轴重卡8辆,这样的大汽车全乡就有六七十部。经济腾飞十几年,家家都赚了个盆盈钵满。

  乡亲们明白,如果没有这条路,三汲乡绝不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然而对王杰平来说,路通了,回家乡反倒是越来越少了。交通便利显然更多地惠及了家乡的老百姓。人们给他的回报也仅仅是矗立在灵山脚下、万寿寺前的那座石碑。想当初,王杰平历时数年为这条路而奔波的日日夜夜里,连乡政府的门朝那边开都不知道。他没有吃过一次招待饭,没有得过一分钱的好处。这就是王杰平这位离休老党员、老干部的品格。

  1994年,王杰平回老家探望老母亲,在平山县城的街道上,有几个人拦住了他的汽车。这几个人是平山县驻川坊村扶贫工作队的,想找他寻求帮助,给川坊村打一眼机井。这个村太困难了,人畜的饮水都成了问题,靠县里派汽车送水才能勉强维持生活。王杰平心慈面软,特别是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几句好话,立刻就会激起他的责任心。虽是偶遇,王杰平却满口答应愿意帮忙。没过几天,工作队的同志领着川坊村的老支书王四秋再次登门拜访。这位1938年入党,在村里当了30多年支书的老党员一席话让王杰平陷入了深思。原来,1958年国家决定修建黄壁庄水库,川坊村地处淹没线以下,必须离开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鱼米之乡。上级要求川坊村支部成员立军令状,限期搬迁。老支书王四秋和另外两名党员竖起大旗,承诺让搬迁群众过上和老家一样的殷实日子。挑选搬迁去向过程中,好的地方谁都愿意去,为支持组织工作,川坊村挑选了条件最差的地方——三汲乡寺沟村。这里是东西灵山的山峡地段,留给他们的是地势最高、最缺水的沙坡地。乡亲们来到这里,原本的希望全化为泡影,连一分水浇地也没有,完全靠天吃饭。为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村支部绞尽脑汁,想出许多办法,但是老天还是不给力。养羊,羊死了,打井,井塌了,还砸死了人,集体财产赔了个精光,这一穷就穷了三四十年。因为村里穷,姑娘都不愿意嫁来,年轻人也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打工谋生。多年的土坯房多数摇摇欲坠,有的漏雨倒塌了也无力修建,就连村支书也无人愿当。老书记王四秋就这样下不了台、歇不了心、卸不了任。村里多次找县政府,县里财力有限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才硬着头皮求王杰平带他们找市长,期待问题得到解决。看着年逾古稀的老人流着泪诉说着他们的困境和遭遇,王杰平听的鼻子发酸,眼泪直淌。

  “衙前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王杰平感到坐卧难安,他带领一行人直奔市政府。当时找到一位副市长,说了半天,因人家不管这一块工作,白跑了一趟。王杰平认为还是要找到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此,他只身多次进市府大院,多方打听人家的住处,上门反映问题。因为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王杰平心急如焚,不知跑了多少趟,主管的市长总算找到了。当时,王杰平带了几分情绪,把话说的十分靠前:“一个村子的这点儿事,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吗?你们哪一个不是从农村出来的?你们不是为老百姓办事吗?你们对老百姓就没有一点感情吗?你们还要让人家等到什么时候?”这次,王杰平没有白发火,市长很客气,“老同志别着急,这次不会让您再等了,我们马上就办”。王杰平告别后,在楼道里就听到那位市长对秘书说:“马上给人家解决。老同志也不容易,这事跟人家无关,人家还这么热心,这个村是移民村符合政策规定,马上解决!”不久,川坊村里就收到10万元的扶贫款,还了债、打了井。如今又过去了20多年了,当年打的机井仍在,村里老百姓把这眼井叫做救命井、感恩井。井旁的小碑记载着王杰平和老支书这两位老党员为解民困所做的努力。再看看川坊村的面貌,路通了,水有了,土坯房一家也没有了,清一色的砖混结构新房,鲜亮宽敞的大门口,街道全部硬化,家家都能把小汽车开到院子里。四十多户的小村,家家户户太阳能、电磁炉,光小汽车就有13辆。老支书已谢世了,新支书谈起当年经历同样感慨:自从王行长帮我们村修了路,打了井,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机井能保150亩水浇地,人均一亩,一年两季,小麦平均亩产700多斤,玉米平均亩产800多斤,家家有余粮。有了粮食,养殖、加工业都能发展了。老支书的儿媳妇拿出了公爹去世前写的遗言,其中有一段这样写到:“希望我的接班人和全村老百姓,记住咱村的命运是党和政府的支援,是王杰平那个和咱们不沾亲不带故的人热情帮助改变的。我见过不少当官的,王杰平和别人不一样,他就是咱农民的朋友。”

  1994年夏天,王杰平家里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他们是平山县深山区一个叫张家川村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通过本村在安徽任职的离休老干部介绍,他们曾辗转到北京找到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葆华,李葆华让他们到石家庄找王杰平,并说这个人办事认真负责,比我办得好。两人这样才找到王杰平。因为未曾谋面,两人很拘束,见到王杰平话也说不出来,坐也不敢坐。王杰平得知来意,赶紧递烟、倒茶,硬把他们按在沙发上,主动询问后,明白了原来客人还有顾虑:平山县文革时有派性,他们担心王杰平这个下半县的人不管他们上半县的事。王杰平听了哈哈一笑:什么上半县下半县,咱们都是平山人。

  两位同志向王杰平介绍:全村80户人家,320多口人,人均耕地只有六分,而且靠天吃饭。雨季山洪暴发,拔树毁田;旱了,河沟里干干的,连人吃的水都没有。他们一直想在任期内为村民们办点好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经过走访和考察,想利用文都河的主流与村庄近70米的落差,把水引过来,再筑一道拦水坝储水,这样既可浇下游整个一道川的地,还可装机发电。之前,已经请县里的技术人员给勘察计算过,完全可行,但需要100万元的资金才能办成,今天就是为这事来的。

  100万元,对一个深山里的小村庄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听到他们村里很困难,连出差找人的旅差费都是卖掉自家的猪,拿了孩子们盖房、娶媳妇的钱才凑够的,王杰平被两个人的为民之心和不辞劳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当场便答应帮忙。从此,他又多了这两位深山里的农民朋友。两位村干部隔三差五的就来一趟。王杰平想尽一切办法,把该找的、能找到的人都找遍了,但是资金还是没希望。两位看老人这样辛苦,请吃饭也不去,很不落意,感到为难,主动说不行就等等再说吧。王杰平听后马上打住他们,鼓励他们,其实也在鼓励自己说:“好事多磨,别怕麻烦。我已经不上班了,有的是时间,咱们继续找,总有一天会解决的。”

  从这年夏天开始到1998年夏天,整整四年时间,王杰平不知跑了多少路,不知进过多少机关的门,不知见过多少阴阳脸,光电话费就用了几千元。老伴给他记着:为办这件事,出门次数有400多次。王杰平的个性就是这样重诺!他常说,别人有困难找你,不能胡乱答应,明显违反原则与纪律的要拒绝,但老百姓的事答应了就一定兑现!不能说了不做,决不能收人家钱财!好在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最后,省农行按政策分三批划拨给张家川共105万元的专项贷款。贷款下来后,王杰平还多次找到县农行,请他们一定要和乡里多沟通,多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别花了钱办不成事!

  为支持张家川建水坝,乡党委和乡政府组织动员了全乡13个村千余人的施工大军,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先是在村的下游筑起一道高30余米,长70余米的巨石大坝,建成一座储水110万立方米的水库。为不破坏原始生态,大坝建成了那种过水坝,即水储备至设计程度,会自然流水给下游。然后在村的上方凿穿了三座山头,凿出675米长的山洞,在悬崖上开凿出长4000米的漕河,把文都河主流搬到了70米高的山腰。最后在大坝的下面和漕河的下方各装一组60万千瓦的发动机组。

  工程建成了,这是一个集引水、储水、浇地、发电、揽洪、防旱等多种功能的系统工程。看看十几年以来它所发挥的效益,就更能凸显王杰平所做的这件好事的价值。工程改善了这里世代的能源消耗结构。水电站不仅供给了张家川一个村的用电,还供给了下游十几个村的农用电,用低价电能做饭、烧水、取暖,替代了木柴、煤炭等传统燃料,保护了森林植被,保护了环境,使这里的山更绿了。植被的保护和大坝的拦洪作用又使张家川的水土保持得到了改善,即使在雨季,山涧水也是清彻透底。充足的“电源”和水源结合,给下游的沿河各村带来造田热潮,张家川所在乡的耕地面积由过去的1760亩增加到现在的1991亩,粮食产量由过去的亩产不到800斤增加到现在的1300斤,而且林地面积也增加了4600余亩。水库下游一个叫西白面红村的村支书也说,过去他们就有扩大耕地的想法,但苦于没有水源,造了田也没有用,只能守着几分薄田过苦日子。如今有了水,他们想法就能实现了。而且,以往这地方只能种土豆,现在有水了,光果木栽培就多出了核桃、苹果、板栗、猕猴桃等多个品种。过去果树用水不是人抬就是用电抽水,如今全部用自流水,每亩增产100多斤,增收2-3万元。下游的元方村也是很好的受益者,他们种的苹果还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昔日的荒山沟,变成如今的米粮川、果子沟,城里人到这里观光采摘的络绎不绝。有了水库,张家川本村通过用凿山埋管子的办法,又埋了2000多米的压力管,现在,不但家家户户用上了生活自来水,浇地也全部实现管道化,不用明渠,地头就装有水龙头,多会儿想浇地一拧阀门就可以,方便极了。老支书郭六锁每次介绍这些年村里发展变化,情绪都很激动,说话都有些哽咽:“没有王老的帮助,我们一定还在受穷!”十几年来这个系统水利工程一直运转正常,给下游两岸八千多群众带了无尽的福祉和收益。

  “仕途一叶荣,伟业千古事”。王杰平离休了,但他不全在城里享清福,而是时常关心着深山沟里的老百姓,为群众脱贫致富殚精竭虑、想尽办法,办了一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事好事。2004年,王杰平荣获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十佳卓越贡献奖,当时和他一起受表彰还有很多优秀人物,其中包括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孚凌等亲自为他们颁奖。2005年,王杰平又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先进离退休干部”。谈及这些,王杰平也觉得很自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银行怎么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