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集团的企业使命是怎样的?

壮阔的蓝色疆土,绚丽的滨海生活,奇妙的海洋科学,震撼的大国重器……6月7日,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重磅推出的专题片《走向深蓝》,在深圳卫视、读特客户端等首播,首次全景式呈现深圳波澜壮阔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奋进征程。中海油公司在“南海十号”半潜式平台进行的改造项目首获探井压裂测试商业油流。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以习近平海洋强国思想为指引,深圳,坚决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疆”,勇当海洋强国尖兵,谋划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三步走”战略。面向“十四五”,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在实施《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年)》的基础上,组织编制《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其作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纲领指引。

在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接受专访,畅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美好未来、创新亮点和阶段成果。在招商局孖州岛基地维保的外籍LNG船上,船员们为深圳优质服务点赞。

谋划顶层设计 创新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路径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史,就是一部临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奋斗史。

毗邻港澳,面向南海,深圳坐拥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0.5公里海岸线、51个岛屿,区位优势独一无二,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深圳海洋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7年5月,《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2018年9月,深圳出台《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 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决定》及实施方案。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市委市政府将海洋置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蓝海”,支撑“全球标杆城市”建设。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调集精英团队力量,邀请全球专家参与,以全球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发展定位,精心组织《规划》编制。

《规划》编制工作,设想通过顶层设计,明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近中远期目标指引、指标体系及发展的重点领域、突破方向、实施路径等。深圳创新性提出,城市发展要转变为由陆向海的思维,基于海洋科技、蓝色经济、城海文明、协作治理四大方向,扩大改革开放新格局,探索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路径。尤其在制度、空间、服务三个层面,创新海洋金融、绿色政策标准、航运监管等制度,科学规划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城市文化、生态空间等空间布局,健全海洋立体监测预报体系、海上监管等服务机制,为深圳海洋事务制度设计、空间资源配置、政府管理服务提升、重点项目行动开展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公众视野中渐行渐近。“到2035年,成为我国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标杆城市,以及对外彰显‘中国蓝色实力’的重要代表”,深圳锚定方向,不待扬鞭自奋蹄。深圳西部的大铲湾码头货运繁忙。

突显引擎作用 海洋经济海洋科技自立自强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在深圳设立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引起人大代表们热议。这既是深圳对习近平海洋强国思想的实践探索,也是充分发挥海洋经济、海洋科技优势,突破陆域发展窠臼,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本色彰显。

近年来,深圳不断夯实海洋经济的“四梁八柱”。截至目前,海洋生产总值已占全市GDP值约10%,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之后,成为深圳第五大“支柱产业”。深圳还不断为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已建及在建海洋领域各级创新平台34个,建成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资源开发等一批海洋科技基地,近千名海洋领域高级研究人员聚合起新的生产力。

新时代,深圳对海洋的发展规划将进一步突显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的引擎作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愈加清晰,深圳将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新标杆,主动担当起推进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强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努力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策源地、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新引擎、海洋高端与复合人才聚集地。

深圳或将规划建立“全球蓝色经济综合示范区”,在实现深圳港港口运作智能化、港航管理智慧化方面走在前列,在蓝色金融标准制定和蓝色债券等方面率先突破,在发展海洋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设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方面陆海联动,打造全球智能数字航运枢纽、深港蓝色金融服务中心、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高地。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赓续深圳40年发展的创新基因,蹄疾步稳推进。目前,深圳正在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组建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规划设立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圳海洋研究院、国家南方海洋科学城等。海洋新城、前海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科技集聚区、蛇口国际海洋城、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坝光国际生物谷、深汕海洋智慧港等,在深圳美丽的海岸带上串珠成链,未来将形成数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圳海洋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国际竞赛优选奖、建议实施方案,普利茨克奖得主妹岛和世、西泽立卫团队“海上的云”。

增加海洋福祉 积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碧海银滩也是绿水青山。近年来,深圳推动实施“山海连城”计划,着力推进森林入城、湿地融城、碧水串城,营造蓝绿为底的滨海城市特色风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黑脸琵鹭、海底珊瑚……一次次冲上热搜,成为亮丽的城市生态名片。

人海和谐,民生福祉。深圳的海洋发展规划,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始终,努力争当全球绿色海洋文明引领者:做好绿色海洋价值示范,积极参与绿色标准制定,通过绿色产业发展、绿色港口建设等打造绿色典范城市形象;做好“蓝碳”生态技术示范,前沿探索海洋碳汇与海洋负排放技术,助力率先实现“碳达峰”;做好城海和谐文明示范,建立国际海洋文明交往门户,构建海洋中心城市总体空间格局。

同一片海洋,同一个家园。深圳或将规划打造“海丝蓝色伙伴关系主平台”,做全球海洋协作治理参与者,建立南海战略协作服务先行区。

为此,深圳将探索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快建成海洋合作治理先锋城市,通过国际合作,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规则参与及制定能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服务国家战略,深圳将聚焦“一带一路”,拓展国际海洋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全球“蓝色伙伴关系”。

6月8日,深圳承办的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正式启动。深圳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2019海博会开幕、2020海博会期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好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地、海洋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海洋国际交流合作的先锋地。

大国发展,规划先行。从1953年至今,从中央到地方,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引领新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与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深圳无疑是中国最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以海为疆,挺进深蓝。深圳将抓住“双区叠加”“双区驱动”的黄金发展机遇期,乘势而上,高效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先行示范科学制定实施好《规划》,聚焦国家所需、深圳所能、攻坚突破,为海洋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多“深圳方案”“深圳力量”。

近年来,围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邀请全球专家参与,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开门编制高水平规划。众多具有全球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创新性的建议,为推动深圳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相关策略梳理如下。

1.研以促产,打造国际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中心。

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形成源头创新持久竞争力。强化成果转化驱动,打通产学研用创新链条。在深圳建立国家级海洋科技转化中心,加速产业化转化。突出科技创新的重点体系建设,引入顶级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提供产权保障和技术攻关的政策扶持等等。

2.统筹联动,建立高层次海洋人才培育体系。

依托国际海洋行业联盟,推行“人才+项目”的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引导更多跨领域的人才下海。建海洋跨学科研究中心,加强复合型海洋人才培育,构建“海洋大学+特色学院+蓝色职校”(1+X+N)的海洋高等院校体系。

3.提质增效,建设全球蓝色经济综合示范区。

打造大湾区智慧港平台,实现港口运作智能化、港航管理智慧化。加强与香港在国际航运、海洋金融、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方面的合作,打造世界一流的枢纽港。提升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推动航天卫星通信、北斗导航、光纤通信、无人机等陆域电子信息产业“下海”,培育一批海洋电子信息装备技术龙头企业。

4.绿色发展,树立“碳中和”的海洋发展典范。

瞄准“碳中和”发展目标,率先探索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新能源核心技术,参与制定清洁能源利用的相关标准。开展红树林、珊瑚礁等海洋生境的保护、修复和技术攻关。严管严查海上排污倾废,改善海洋环境质量。推动海洋“零碳、负碳”技术应用,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研究,搭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打造生态环境的智慧化系统。

5.文化引领,建设全球城海文明和谐典范。

引领滨海旅游再升级,打造全球海洋文化IP,强化全球海洋链接,强化深港同源、湾区互联的文化价值认同。依托“海丝”、面向南海,搭建海洋国际交流传播舞台。打造国际海洋文化交往门户、全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塑造海洋文化高地。

6.集聚资源,积极推动城市间协同合作。

引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一批国家级涉海战略资源,打造国内城市海洋科技的市场转化平台。推动湾区协作,广深双城联动,建立海洋产业联盟。加强深港合作,重点发展涉海金融交易、法律仲裁、船舶管理等海洋高端服务领域。

7.服务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以“海丝之路”为支点,服务南海战略,深耕前沿领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引进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深度参与海洋治理协作事务,组织参与国际性海洋学术会议,构建全球“蓝色伙伴关系”。

8.城海交融,全方位为海洋事业提供空间支撑。

将陆海协调发展融入城市空间规划和发展建设,整合科技、经济、生态等各方需求,形成湾区对接、差异化发展、陆海一体的空间布局。

9.深化创新,构建海洋城市开放新格局。

创新航运制度,提升航运发展能级,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创新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市场、保险租赁服务支撑体系、海事仲裁法律保障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营商环境。

10.健全机制,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进一步健全海洋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立体监测预报体系和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完善海上安全监管和救援体系。

寄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一、赵劲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智能海洋工程研究院教授):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是深圳未来30年发展的“纲”,要以“制度创新,科技支撑,金融赋能,深港合作”为核心,构建世界一流的海洋营商环境,为国家争取全球海洋话语权、定价权和发展主导权,助力民族复兴宏伟大业。

二、盛朝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战略室主任):

希望深圳以《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契机,凝聚共识力量,改革体制机制,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深圳力量。

三、王福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

向海图强、逐梦深蓝是国家重大战略转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责无旁贷,要在支撑国家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承担起率先开发蓝色国土空间的使命,既有硬核实力特别是海洋科创能力的提升,也要有软性实力特别是引领海洋规则拟订的能力。

四、曲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祝愿深圳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尽快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全面拓展深圳的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五、方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

编制海洋规划,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要走一条“科技+制度”协同创新发展的“蓝海”道路。在都市圈层面,统筹陆海空间与创新资源,形成具有全球影响的新兴海洋产业竞争力,构建全球治理新格局下的新海洋文明中的深圳价值。

六、叶有华(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理事):

促进海域海岛中蕴含的生态产品向“金山银山”转化,形成科技引领型的深圳海洋产业,实现陆海空应用场景互融互通,助力有魅力有内涵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七、张春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深圳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道路上重要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承载着新时期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深圳要不负时代使命,充分发挥科创、金融、区位等优势,实现海洋科技、海洋服务、全球海洋治理等领域的高速发展,早日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全球海洋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八、尹昌龙(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让海住在心中,让海洋环绕生活,让海的蓝像天的蓝一样,成为我们这座城市永恒的色调。

九、周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海洋智能无人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海洋哺育了这颗星球上的生命,我们只有呵护好海洋,才能尽享她的馈赠。

十、李文华(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作者:秦绮蔚/文 周红声/图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发布厅推荐

原标题:《“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一座什么“城”?》

青岛西海岸新区最新招聘信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中心

公司地址:青岛西海岸东区红柳河路69号(公交车30路/5路大窑西站)

青岛东泰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应聘时请说明:在公共就业服务协会微信平台看到的信息吆

青岛东方明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合则约见!!

以上人员一经聘用待遇优厚。

以上招聘类别:影视/演艺/赛事/广告

得恒建筑科技专注于装配式绿色节能建筑构件产品,集设计、研发、制造和安装于一体,现有员工100余人。公司秉承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现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

青岛万和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敦化路328号1号楼1503户

青岛全能节能环保锅炉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隐珠山路1000号

青岛罗德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东葛工业园园区一路3号

公司地址:青岛市东海西路

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青岛市黄岛区隐珠山路1817号,其前身青岛海容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2012年7月改制为股份公司。2018年11月29日,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 及时、准确维护库存管理系统,确保仓库物品的帐、卡、物三者一致,仓库区域划分明确,物料标识清楚,存卡记录连续、字迹清晰;   

2.做好仓库物料的收发存管理,严格按流程要求收发物料,确保收发物料数量及型号准确无误;   

3. 对入库产品要确保品管检验合格后方可签字入库,如有特殊要求的产品要入库也必需有总经理的特批或者品管部经理的特许方可入库,否则拒收;   

4. 每天及时填写仓库日报表发送给相关部门以便查询即时库存;   

5. 每日将当天单据输入系统、登记手工帐本;   

6. 对产品管理的有序性、安全性、完整性及有效性负责, 对产品实行分区存放管理,确保库容库貌;   

7. 做好仓库各种原始单证的传递、保管、归档工作;   

8.对成品仓库退货产品严格按照退货流程进行及时处理;  

9. 月底作出当月各部门出入库月汇总表上报部门主管;  

工作时间:应公司生产性质分淡季旺季,基本工资+计件工资。包两餐,入职当月交五险,休假按照法定节假日执行。

1.编制各产品系列作业指导书

2.负责对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

3.负责关键工序/特殊工序以及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日常监控并记录

4.负责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工艺、技术问题,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5.推行工艺改进,引进先进新工艺,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效率,减少用工等,最终达到减低成本的目的

本科以上学历,制造型企业工艺岗位2年以上工作经验,吃苦耐劳。

福利待遇:定期体检餐饮补贴节日福利加班补贴高温补贴免费班车包住宿包三餐

应聘时请说明:在公共就业服务协会微信平台看到的信息吆

地址:青岛市黄岛区隐珠山路1817号

更多招聘信息请看历史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使命和愿景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