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都要参加总知政课?

共美是态度,分享是幸福

经红河州实验学校申请,中央民大附中总校统筹部署,总校于2020年5月19日至24日派金秀丽、彭丽君、吕继红、王晶四位名师到红河分校,对政治、地理、历史、生物四个学科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诊断、评价、示范和指导。

活动圆满结束后,红河分校青年教师收获颇丰,以下便是红河分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四个学科的青年教师的活动心得——

一、高中政治 高瑞老师

1.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需体现并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2. 努力让学生听懂、会说、能做,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3. 注重教学环节的连贯、过渡,贴近学生认知;

4. 教学中注重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

5.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理清知识脉络,并注意知识的串连和整合,贯通融汇、由厚到薄;

6. 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参与的维度,并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在干什么”;

7. 选题要有梯度、有层次,注意基础训练题和提升强化题的精选;

8. 板书设计需注意设计的逻辑性、思路引导性,可进行尝试和创造;

9. 关注时政热点,关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事例,拓宽视野,多方面找资源,注意学生认知提升与课本知识的契合;

10. 多做题,明确考点,把握考查的内容和方向;

11. 多听优质课、公开课,加强组内相互之间的听、评课,汲取经验、优点,改正缺点、弥补不足。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 杨丽老师

一个星期的教学教研指导工作结束,北京总校四位名师团队走进我校对我们的课堂进行诊断、指导,在自己的讲课、听本组内老师的讲课、组内评课,诊断、磨课和听完北京导师的网课一系列的学习之后,我获益良多。

时政热点信息具有重要的助学价值。因此,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筛选时政热点信息,切准投放时机,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途径,促进课堂教学向开放化、社会化、生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塑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李老师讲述的《集体生活邀请我》这一课中,结合了时政热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成功的抗疫措施”以及“美国打压华为”两个例子,讲解了“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经验。”这一知识点,并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升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多向李老师学习,密切关注国内外时政信息,多看新闻联播、时代周刊、学习强国和各类时政公众号等资源,挖掘时政里的切题点,结合时政分析讲解。运用时事热点的分析将知识点内化,让学生了解时政的同时学会知识的运用。

知识的串联。王晶老师在进行评课时说到知识串联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整体的把握,形成知识网,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在课程讲授时将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逻辑串联,这就需要老师对书本的知识点非常熟悉,在以后的备课中需要有课程的全局意识,提前将初中三年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熟悉,将近五年内的道德与法治中考题再重新做一遍,对三年中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重难点以及各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这是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工作。

给学生机会。高老师的《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这一课让我印象深刻。在课程探究与分享这一环节中,学生们根据:“世界多极化给中国的发展带来的是难得的机遇还是挑战?”这一问题展开来探讨。其中有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有自己的思考。一位男同学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对抗疫情得益于自身医疗卫生系统的完善、政府严格有效的措施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找到了有效方法控制疫情,并秉承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许多疫情爆发的国家,例如意大利、法国、菲律宾等国派遣医学专家组和人道主义援助小组。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会更强,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另一位女同学针对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实行孤立主义,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不准中国推进“中国制造2025”,不准中国产业升级,目的是阻滞中国的现代化,遏制中华民族复兴。对中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活动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的“学”在活动中起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在活动中主导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在现实课堂中比较习惯于惯有的教学方式,有时对学生不太有信心,不敢放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高老师这节课让我意识到,应该相信学生,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开展自主学习,这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终生学习作为教师的职业素养之一,一直是学校在各类培训中不断强调的。这里的学习不仅仅包括书本上的学习,还包括品德的学习、教师业务的学习等等。导师王晶老师也说到了这点,作为一名教龄五年的青年教师,她的知识储备量很丰富,是一名博闻强识的教师,是我要学习的榜样。“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如果一直让自己处于舒适圈,很难取得长久的进步。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一直将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多看书,学习时政热点,多看道德与法治学科研究著作及论文、优秀的教学实例,争取把每一堂课上好,做一个不断“更新”自己的老师。

这次培训学习不仅仅在于教学方法的学习,更让我认识到与北京优秀老师间存在的差距,有些差距也许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但我想,只要在不断追求优秀的路上,就会有所进步。永远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在不断学习的路上,相信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高中政治 卫月老师

北京总校专家老师对我的课堂进行了诊断和指导,我发现了自己课堂存在的相关问题,也有很多启示。

1.在课前复习时,告诉了学生第几个知识点,没有明确其名称;让学生通过看和默读的方式进行复习,而不是通过读。以后的课前复习可以明确知识点的名称,并让学生采取出声读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可观测度,防止部分学生走神。

2.在讲本节课内容的时候没有适当拓展,引出一点后面与之相对应的内容,让学生能更好了解知识间的联系。今后备课时要打开视野,深挖知识之间的联系,对课本进行整合,将联系紧密的知识放在同一节课,进行有对比的讲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3.习题处理不够深入,让做对的学生说明了理由,做错的又被做对的同学纠正了,他的问题就有可能被忽略;站起来回答的学生确实参与了,但无法知悉其他学生的参与度。应该在学生选出答案后,多问个为什么,选错的也要问为什么选这个选项,通过他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参与度的问题上可以让选出答案的学生通过伸手指的方式表明自己所选选项,增加教师对学情的把握。

此外,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的视野还不够开阔,以后应该多关注时事新闻、多听课、多看书、多做题,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 李志老师

非常感谢本次北京总部派来王晶老师对我们政治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我收获颇丰。

(一)教书要有自己的理念

从王晶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教学环节的优化,更重要的是要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选择当一名教师。如果为了工资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那教书就仅仅是教书。你不会为了已经解决的问题再去付出更多,当然更不会从这份职业中获得更多满足感、成就感、愉悦感。那用不了多久,就会产生可怕的职业倦怠。所以,一定要去思考,自己为何选择教师;一定要去寻找足以支撑自己不断进步的理念。只有强大的理念才能支撑起伟大的行动,才能有不竭的动力驱使我们前进。对于这个问题,我还在寻找答案。

(二)成为自己喜欢的老师

在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之前,先成为让自己喜欢的老师。我相信在北京总部,王晶老师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因为她爱笑。试问一下,我们都曾经是学生,当时作为学生的我们,喜欢笑着进课堂的老师,还是板着脸进来的老师呢?学生的我们,如今走上了讲台,有时候却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所以,想一想,学生时代,我们打心里喜欢的老师的模样,那现在自己就变成那个模样,成为自己喜欢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你。

我一直追求和努力的方向——成为幽默有趣、有深度、有高度的政治老师。

交流中,作为北师大研究生的王晶老师在经意或者不经意间多次提到阅读。这让我心里很惭愧,我们年龄相仿,太多方面却有着巨大差距。她人是走了,但因这种差距给自己带来的挫败感却没有带走。所以,见贤思齐,我应坚持阅读,让自己强大起来;另外,自己也要多“走出去”,去增长见识,去开阔视野。我想,这对自己教书育人不无裨益。

五、高中历史 董晓航老师

1. 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时空、线索。

2. 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3. 历史知识体系繁杂,教学过程中不能泛化,要详略得当。

4. 材料教学时要利用综合性材料,充分分析挖掘。

5. 史料分析时要注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目的。

6. 注意概念解析,学生浅度理解的话会出现理解偏差。

7. 教学时注意让孩子得到终身能力的提升。

8. 历史组老师要整合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9. 教学注意趣味性,但是在笑完之后还要注意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10. 材料教学时要精简材料,避免教学疲倦。

11. 引用文献时要表明文献出处。

12. 课堂结束时要进行小结。

13. 细化学科素养层级。学科素养到综合素养到理性分析。

1. 参考答案不是标准答案,阅卷老师会进行预判,在参考答案基础上做出调整答案。

2. 阅读材料时关键词+结合材料和题意的主谓宾。其中关键词最重要。注意句子短小精悍。

3. 分析题目时要多花时间审题,理清命题人立意。

4. 答题时,要注意多角度,面广点精。

5. 教学时要按照最高要求要求学生。

6. 注意书写,与人方便与己分数。字迹决定了分数是同一档的最高分还是最低分。

7. 训练学生时要分析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的不同。学生答案不完整时,考虑是不是提取信息不到位,是不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答案多于参考答案,考虑符合材料的话,说明参考答案不完整,不符合材料的话说明是无用信息。让学生在对比中悟道。

(三)关于选修教材教学

1. 在选修教材教学中积累名词术语,获得能力提升(信息提取、知识迁移、理解表达)。

2. 系统整理高考题,找出考点和高频考点。

3. 让学生梳理课时框架,单元框架,专题框架体系,使知识从单线到网络。

4. 复习时专题史和通史交叉。找到高考切入点,如城市、社会生活。

六、高中历史 李春明老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短短4天的总校名师指导教学活动中,金老师从教育教学各方面对我进行了的精心指导,使我受益良多,结合自身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有责任和担当,需要用心投入、踏实研究教学, 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对时间的管理, 全身心投入研究教学。关注高度,努力成长,不断突破,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站位要高,格局要广,追求高效、公平、有质量、有深度的课堂教学。

(二)认真研读2017版历史学科课程标准,理解历史学科5大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有力贯彻实施,把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其终身发展结合起来。

(三)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应注意挖掘,让其动起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获得感。积极开展小组学习、互助学习,有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手来,学会整理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时间轴等,提高综合概括及逻辑推理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分散性,注意横向纵向的比较,注重吸收内化,不强调一味的死记硬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多点多角度、发散思考问题。改变学生的认知,不能背答案,到达问题答案的路不仅仅是一条,而是存在许多条。

(五)一堂历史课的讲授首先要注重课堂立意,不仅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还要善于以小见大,关注历史学研究的前沿,注重联系时政,客观评价时事,并注重引入教学。有效、灵活、多角度的设计教学活动。规范教学设计、学案、课件的制作,课件务求简单明了、准确表达。授课过程中注意语速适中,抑扬顿挫,勿出现口头语。注重课后小结,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习题的选择需严谨,充满逻辑,以高考题为最佳。

(六)注重史料的使用,精简史料,充分挖掘和利用史料, 注重史料的出处,把史料的分类、辨析、综合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辨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史证的学科素养。

(七)授课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详略得当,一定要把重难点讲透。联系学情,不要面面俱到,有的放矢。下达任务时应明确化,直指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教材、学情、课程标准,合理设置串讲课、素养课、习题课、提升课、活动课、复习课等多种课型,进行单元主题设计,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堂上的幽默不应该是浅尝辄止、一笑而过的,而应该是一种深度幽默,笑过之后有思考、有所得。

(八)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学科组内教师应展开合作,进行思维的碰撞与交流,出精品教学设计。研究、整理高考题, 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分析,把握高考考点和趋势。探索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融合,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点亮文科思维。

(九)在高考中,参考答案是专家给出的,仅供参考,后续会有调整答案。做题时应认真审题,寻找题眼,注重把握关键词,“面要广,点要精”,多点、多角度答题。规范化书写、答题。每道题都按最高标准来作答,所写的答案从点和面都要超过参考答案。选修内容应注重对专页名词术语的积累,培养辩证思维。

七、初中历史  龙富润老师

2020年5月18日到23日,这5天是忙碌、辛苦的5天,更是收获成长、感动的5天,来自北京总校政史地生的名师来到我校指导工作,在交流、听课、评课、论坛等活动中,我从历史学科的指导老师金老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很多东西甚至可以受益终身,现在我将我的收获、我的感动分享如下:

(一)要加强团队合作,打造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目前历史组人少,但是还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对于公开课发放给听课教师的资料,最好统一,包括教学设计、学案等。韩老师常常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二)课堂一定要有课堂立意,课堂不是简单的把知识教给学生,我们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只是空口说,而是应该真正的落实在实处。对于七年级下册的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的课堂立意,就是感受传统文化、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的传承人,要有继承与创新的意识。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提高站位,要明白自己这节课或者这个单元想表达什么、核心立意是什么,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不仅仅收获分数,还要有所成长。

(三)感谢学生,对于金老师说的“感谢学生”这个内容,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对于这个内容,金老师有三连问,“你感谢学生了吗”、“你真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了吗”、“你的学科到底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什么”。说实话,面对这三个问题,我一时间根本无法回答,这三个问题算是直击我的心灵了,在此之前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性,给学生带去的知识、直观感受、情感价值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不禁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能给学生带去什么呢?这三个问题我将会一直思考,也许没有正确的答案,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会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增加,而会有不同的答案。

(四)历史知识框架的建构,现在的课堂,我们是要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听懂了”、“说出来”、“做出来”是一回事吗?明显不是。那么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按照以往的模式,老师一直讲,学生是否跟得上教师的思维呢?就算跟上教师的思维(听懂了),那学生能根据学习的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整合之后能说出来吗、能做题吗?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传统的“听课”方式来学习,在24个小时以后,知识的留存率只有5%,简直低得可怕,而实际演练的知识留存率有75%,所以教师一直讲讲讲,还不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建立知识结构框架、知识图解等,让学生自己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把课堂中学习到散装知识点,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画出知识框架,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才更为重要;而且这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逻辑思维等。金老师还提到今天的课堂不再是几十年前的课堂,教师讲得精彩只是教师的基本功,学生讲得好、学得好、成为课堂的主体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当然学生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这将会是长期课改的目标,是我们新时代、新教师的任务。

(五)关于课堂活动的构建,在我的第二次公开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课中,我本节课尝试了自己从未尝试的活动来进行课堂教学,即教师发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论文,帮助学生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一份介绍词,写好后在全班进行分享;通过写作和分享,学生会更加认真的了解学习内容,同时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之后再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发展的原因,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进行史料阅读与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论文阅读能力、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可是在实际的课程中,对于学生书写介绍词还是有没有处理好的地方,金老师指出问题在于,首先是学生在写好介绍词没有注重在组内进行分享;其次是没有对学生写作提要求,这导致部分同学贪多,内容不够精炼、还写不完,浪费课堂时间,再次是没有意识到教师自己也可以写一份介绍词给学生们看一看,师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最后是本节课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时间分配的问题,对于没有做好预习工作的同学,课堂难度会很大,以教师要更加合理的分配时间,把握课堂进度,完成教学内容。

对于课堂活动的构建:要确定活动的意义,千万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要把握学情,不要过分拔高,也不要过于简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从个人到小组再到全班,做到分享有层次,结果有意义,是个人与集体智慧的结晶。

(六)细节、细节、还是细节,金老师在听完我的第一次公开课《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后,指出了课堂的几个亮点,同时也指出,历史课堂要注意细节,史料一定要注意出处,自己在备课时忘记在史料中增加史料出处,这对于经过历史学科专业训练的人来说真的是不可以原谅的地方,自己顿时感到无地自容。自己翻看了之前做的课件,对于史料的出处都有标明,可偏偏这次疏忽了,真的是不应该。这一次就当警戒了,以后一定注意,因为这个事情往小了说就是粗心大意,往大了说就是历史学基本素养的缺失,不要因为小的失误影响全局。

成长的路,往往充满荆棘,一个年轻教师要迅速的成长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金老师说,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熬的夜,今天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台阶,都会为将来的收获起到奠基的作用,所以不要怕辛苦。一名教师从年轻教师到成为一名成熟教师、到一名骨干教师、再到有自己教学理念和思想的名师,并不是简单,是靠着一步一步的努力、不断摸索、学习而来。

总之“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的路还很长……

八、初中历史  马浩老师

很幸运,在骄阳似火的五月,北京总校的金秀丽老师越过千山万水,来到红河分校,为我们年轻的历史教师进行课堂诊断、指导,在为期紧张的三天交流中,我从金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对我教学终身受益的东西,现就分享如下:

(一)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树立教学为第一要务的理念,学校工作也许会纷繁复杂,但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是教学工作,这是教师的本分,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时间规划管理,合理安排自己的各项工作。

(二)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打破教学上的一些固定模式,加强学习。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的教学就是要看能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很大程度上也在拷问我们教师是否自己能做到终身学习。随着考古学不断发现、历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一些新理念、新观点,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更新旧知,与时俱进。

(三)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已经不是一桶水就可以灌满一桶水,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让自己变为清冽的源泉活水,让我们的教学活化,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立意,教学立意往往会体现我们的教学是否按照课程标准、学生的身心接受水平在设计;教学立意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能否通过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五)在平常的备课中要注意发挥学科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要结合每个老师大的优势,加强集体备课,完善学科教学的规范化、发挥集体团队的力量,实现教研相长。

(六)课堂并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历史教学的特点,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日常的课堂中来,利用多样的活动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能力。

(七)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研读新教材、新课标,对标对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在教学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必备的关键品格、能力和价值观。

(八)要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的教学要能够帮助学生自己知识体系的构建,要帮助学生从“听懂”“学会”到“会做”,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发展自己的知识话语体系、生成自己的学科知识网。

(九)教学工作中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我们的工作、敬畏我们的职业、敬畏我们的称呼、更要敬畏我们的学生。做到敬畏就要经常反思,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成长。

(十)教师所做的工作是为教育,“教”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形式把教师自己的所学知识传播给学生,这个时候的知识传播是教师已经把知识经过加工整理具有一定的个人思维、逻辑,这个默默存在的思维、逻辑很大程度上学生并不一定能够接受;这时,授人予鱼还需要授人予渔,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思维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育”则化而育之,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变化,是否能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者才是最根本的。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塑造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合格公民。

教的路上,我们一路在输出,如果自己本身不加强学习,总有一天我们会“油尽灯枯”,所以我们必须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前行,时刻学习,在信息爆炸、知识更新速率不断加快的时代,唯有终身学习才能促进我们个人的成长、通过我们的成长,才能激活我们学生的成长。

九、高中地理 郎涛老师

1. 解读课标,落实课标。紧扣课标,明确重点,落实到每一个字,考什么教什么。我过去只是把课标要求当做教案设计中的一部分,只做到要教什么知识点,但没有明确思考教到什么程度,对学生具体要求到什么程度,是了解还是理解。

2. 相信团队,协作碰撞。不要孤军奋战,相信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发挥群体优势。碰撞出精彩,碰撞出智慧。

3. 精通教材,站位反思。对教材精通,吃透教材,反问教材,到底为什么这么设计,安排的目的是什么,这节课想要告诉学生什么。如果我自己都回答不出来这节课要教会什么,那我的学生收获是大打折扣的。

4. 更新教材,与时俱进。今年已经2020年了,我们用的教材是2003年版,很多数据、图表信息、案例更是在2003年之前,所以要对案例实时更新,但要把握内在知识灵魂。

5. 精挑好题,用好例题。精挑典型题,同一个知识点进行变式练习,题不在多,在精,注意内在逻辑与科学性。

6. 教学魄力,放手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该放手要放手,放给学生表达,放给学生进行总结概括,把框架图放给学生来画,50个学生有50种思维,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我今后教学一定要有魄力。

7. 学习生活,生活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教学中增加学生体验感。

8. 问道课堂,有的放矢。教师课堂注重效率,将零碎知识系统化、思维链条延伸化、重点突出化。

9. 落实学科素养,切莫空喊口号。增加空间思维尺度的培养,地理有个最生活化的目标,就是认识方向,看懂地图导航。

10. 让提问有深度,让课堂有深度,让思考有深度。教育不止传递知识,更要达到育人目的。

11. 注重细节,培养习惯。教师的每一个细节,学生都会进行模仿,不管是阅读思维、读题思维、做题思维、分析思维,每一个细节都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一定传递最佳习惯。细节会决定学生上限。

12. 考试测评,量化管理。莫要只找问题,还要给学生收获的信心与阶段成就感。

(二)课堂之外的思考:

1. 踏实实干,这是任何工作做好以第一步。从名师上最要学到的是匠心精神。

2. 从钻研模仿少走弯路,到深化思考自主创新。

3. 教学一定要有新思路和新方法,备课的精彩在于琢磨,有“琢”有“磨”。

4. 对学生一定要进行阶段性评价,重视评价体系的力量。

5. 观察教学、观察学生、观察生活,观察世界,观察人生。收集令人兴奋的瞬间、收集令人感动的细节、收集生活中的灵感、书写对世界的感悟、积累人生的阅历。

6. 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不仅仅只是陪伴,还要满腔热血,热爱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

十、高中地理 王婷老师

此次北京总校安排资深教师到我校对年轻教师进行教学指导,负责地理组的指导教师彭老师是一位具有几十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名师,通过此次学习,我的收获良多。

对于地理教师而言,熟读教材是必须的,彭老师建议我们必须要做到熟知初高中所有内容,这样对于初中教师而言知道讲到哪里就可以适可而止,对于高中老师而言知道遇到什么可以简单复习,这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深度上的把控,同时也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在地理教学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学科素养的体现,而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学科素养是一个比较难以掌握的一个内容。针对这一方面彭老师建议在应对高考时,先研读高考说明,科学解读课标,明确教学方向,比如在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的区别体现了回答内容的差别,例如行为动词“说出”,就指“只摆结果”;而行为动词“分析”,就指“有因有果”。通过对课程标准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解读,逐步加深对学科素养的理解。

对于地理知识学习来说,这是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个学科,所以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彭老师在做讲座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首先,在课堂知识教学中,彭老师直接在课件首页标题下,呈现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让学生清楚考试出题的方向和标准,据此明确自学、听课、复习的重点所在。在这之中重视概念原理的培养,概念最不起眼,但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彭老师用“农业”这一概念将其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行深入阐释令人印象深刻,将“农业”包含的所有知识几乎都纳入这一小点中,一个概念直接引出所有影响农业的要素关系链。通过剖析概念,清晰原理,做到知识迁移,从而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建议我们在课件尾页,呈现本节课知识结构图,体现知识间内在联系,使零碎知识系统化,思维链条延伸化,重点突出化,形成前后呼应,加深学生印象,当然,知识结构图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在课后,彭老师建议我们可以设置小活动,辅助学生理解,比如说太阳高度角这一知识,就可以设置课后小实验,组织学生测算一天的太阳高度,方位、日影长短等的变化,加深他们的地理原理的实地体验。

因为人类思维的差异性,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不可能是一样的想法,所以总有一部分学生课上不能完全听懂。需要一对一沟通,才能真实了解学生思维障碍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帮扶。也正是因此这种差异,我们在学科作业的选择中避免题海战术,要做到习题必选,选题必做,做题必评,评题必研,研题必记,记题必迁,做到精选巧评。针对帮扶生而言,更应如此。

地理作为一门“副科”,学生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在学科管理上更具效率。因此彭老师建议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考试成绩管理,更要对学生薄弱章节进行追踪,最好将学生每章节的测验成绩做成电子版,计算出年级排名,能够看出每一位学生哪一章节掌握得好,哪一章节属于薄弱环节,便于有针对性进行弥补和强化。

地理是一门实地科学,所以对于地理教师而言,“走出去”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一个地理老师没有亲身体验,那么他永远只是一个“理论”老师,这对老师的发展是一大局限,所以丰富自身眼界也是地理教师的一大修炼。

十一、初中地理 郑蕊老师

2020年5月19日至24日,来自北京总校政史地生的四位名师到我校指导教学工作,指导老师地理彭老师对我们的课堂进行了诊断与指导,引导我们集体评课交流,从彭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反思与收获如下:

2020年5月20日星期三上午与导师见面后,加入彭老师钉钉视频会议网课进行学习,课堂以“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主题,课前由学生自由分组准备,搜集资料,制作PPT;课上派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得到以下收获与启示:

1. 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出来、做出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放手让学生积极地尝试与合作。

2. 肯定小组合作的智慧,点评具有指向性,对优点亮点肯定与表扬,针对缺点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授课时间:2020年5月21日第二节

授课班级:初一(4)班

教学课题: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五节 极地地区

1. 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不足,落的不够实。

学生对“携带哪些物资装备去进行科考”的思考,拘泥于课本,未密切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己放置在情境中,调动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去思考问题,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足,导致原本的“学生讨论,学生讲,教师总结”的设计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对物资准备的思考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的预习工作不到位(仅有26人,50%的同学进行了预习);学生的情境体验感差(教师对情境的营造不足);学生的抓手不足(缺乏学案的支撑);教师的引导不到位。

3.关于“南极地区为什么比北极地区更冷?”的课堂探讨活动,发现仅有个别平时思维较活跃的同学举手回答问题,此课堂活动未面向全体学生,仅面向部分学生。设置的问题过难,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足。

在彭老师的指导与集体评课交流下,启发新思路,明确以下改进措施:

1. 花时间、讲方法,落实学生的读图。强调读图析图的规范性,把读图、圈图、析图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位。按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用心关注学生的状态,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大胆表达,热烈讨论,不拘泥于课本,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3.加强学生的预习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预习的形式丰富多样,检查落实在实处,记录并把握学生预习的情况。

4.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用丰富生动的语言架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虚拟体验”。

5.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面向全体学生,按梯级难度设置问题,搭建好脚手架,引导孩子们解决问题。在矛盾、冲突、反驳、思索中解决问题。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小学科学课的基础,不仅关注孩子地理知识的起点,也要关注孩子物理、化学等未学学科的知识的起点,把超过学生接受范围的理论简单化,拆分化,层次化,利用实验、视频、类比等方式外显化。

6.注重学生的课后提问,认真记录每一个孩子提出的问题,从中获得启发,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7.改变用地理专业术语去解释地理事实、地理概念的习惯,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直白浅显、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清楚。

8.加强生生交流,当某一位同学在发言时,其他同学要做到用心聆听。采用要求其他同学准确复述,补充完善等方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9.完善板书,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1.摸索研透高中地理教材,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工作,打通初高中地理通道,团队协作,加强集体备课,打造教学共同体,发挥群力优势。

2.一节课的成功与否看课标落实的程度。以课标为抓手,以课标明确教学方向,深度详细的解读课标,厘清行为动词的含义,把握课堂的重难点。回归课标,以课标检验课堂。

3.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强调笔记的书写、文本的勾画与地图的添注,充分利用好教材、地图册等教学资源,做到读、勾、添步骤齐全,读图能力培养到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十二、初中地理  方虹老师

1.每节课都要落实课程标准“从课标入手,以课标结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每一堂课的重难点,并且传达给学生,方便学生在复习时有侧重,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2.及时纠错:不管是在课堂中的发言还是课下作业,教师要做到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做到及时纠错(最好能做到每一位学生的单独纠错)。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简单的传递知识并不利于学生将来学习上的发展,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旨。

4.难点可从生活入手:对于一些较难的地理概念,当学生不能理解时,教师要能做到从生活里的实例做知识迁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1.有讲有练:满堂的讲解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进度,但是学生到底能听进去多少?能吸收多少?所以在教学时,精练讲解内容,做到讲练结合,尽量让学生当堂吸收所学内容。

2.读完课本之后尽量给学生自己预习的时间,带着问题听课,增强听课的效率。

3.课堂的问题做到有梯度变化,从浅入深,方便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

4.适当的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寻找做题的突破口,减轻做题难度。

1.活动是活跃课堂的调味剂,但是活动能否真的保证学生对当堂知识的理解?能否保证学生的成绩?需要我们做轻重考虑。

2.必须做到学情的把握,不是简单的将名师的课堂搬到我们的课上就是好课。一堂好课是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做到对症下药,不胡乱用药。

3.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管是在教材内容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多阅读,多行走,在这过程中将教材内容生活化,讲解的时候运用教师经历过的实例,会让学生更感兴趣,教学效果会更加好。

4.教学中做到信任学生,教师不要大包大揽。

十三、高中生物 晏廷波老师

19日,民附北京名师团队到我校指导教学,生物组专家吕继红老师为我校生物组教学做了诊断,并开放了总校的生物空中课堂,在向吕老师的请教和自我反思中,收获了许多关于教法、学法、问法方面的知识,记录如下内容和各位老师一起分享。

听了吕老师有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节的线上课堂,收获如下:一是看到了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13:55发出课堂邀请,14:00学生到齐。二是吕老师利用图片进行情境的创设,勾起学生的对信息的检索,同时照顾到了天南海北的学生,教学中,跨学科知识的渗透无声胜有声,准确把握视频插入时机,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取视频信息选择切口精准有效,实验安全处处提醒。三是用问题紧抓学生,问题层次分明,对学生的赞许和肯定提升了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吕老师的试题讲评课别出心裁,课堂容量巨大,学生课前找出了问题,试题讲评时,老师通过手机终端,问题解决措施、答案通过语音送达,问题解决不再被设备问题限制。

吕老师对我的课堂诊断(要求)如下:

1.1整合教材。2007人教版教材只是教师使用的备课素材之一,同时配备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提前介入新教材。

1.2师资整合和集体备课。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强项,组建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最佳阵容。

2.完善情境创设的指向性

2.1进行《舌尖上的中国》《创新中国》等各种记录短片的收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整合不同的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2.2利用模型,开设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利用科学研究方法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2.3为课堂反馈做足准备,视频、模型、实验蕴含有丰富的信息,找准切口开展主题教学是教师的目标,当学生关注的点和教师目标点位不一致时,教师要给以及时的指导,同时给学生机会进行反馈。 

通过学习和请教,发现自己的教学有许多的不足,要让自己的课堂高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扩充自己的知识,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口头禅),革新自己的教学习惯。树立自己的长期教学目标,有信心,有决心,达成教学目标——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十四、高中生物 宋淑敏老师

非常感谢本次北京总部派来吕老师对我们生物学科教学工作的指导,通过此次学习我收获颇丰。

1.多关注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自己做堂堂的主人,这就需要老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其次老师在课堂设计中要有独特性,设计的每一环节都要想好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课堂上学生提出有关学科问题时,老师不要去阻止学生说话,学生有疑问,证明他在课堂上就有思考,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问;

3.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分析好教材,理解透课标,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想到让学生主动说话的办法;

4.多关注生物前沿知识(多读前沿论文),多联系生活,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文章中整合出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

5.生物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当然生物还是一门以实验科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兴趣,增强创新能力;

6.加强团队合作,不要孤军奋战,相信团队的力量;多向本学科老师请教;

7.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生物这一学科首先要做学生喜欢的生物老师,这就要先从提升自己的专业是水平入手,学生只有信任你才能对这个课堂感兴趣,对这个学科感兴趣。

十五、初中生物  余晓飞老师

为期四天的交流学习,让我收获颇多总结如下:

生物学科具有广泛的分支,每一个分支都有丰富而又专业的研究领域,因此更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让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才能实现共美。团队是我们生存和成长的沃土。吕老师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团队要有有志气、朝气、学术气和底气 ”。

(二)注重平时积累,收集有用信息

在讨论中曾咨询了一个一直困扰我的教学难题,生物的微观部分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怎样才能改善教学效果?吕老师告诉我,首先借助视频、模型的展现,让知识具体化。然后再从学生的角度,给出他们和要学的东西有关的、又能吸引他们的新闻、视频。让他们从思想上愿意去学习,去深入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多积累,收集好有用的信息,在关键时刻才能吸引住学生。

(三)要有前瞻性,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吕老师介绍了北京的高考生物模式。生物的教学和核心素养的结合都得到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的新试下,对生物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多读书,获取最新的科研论文,并且生物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多读书,多学习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为以后的新高考最好准备。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努力学习。多读书,了解科研的前沿知识。

(四)从细节出发,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语言精炼准确,板书设计完美,任何一个字,一个图,都要在该出现的地方出现,不能随意擦黑板。不能过分的依靠电子设备,脱离电子辅助设备依然能独立教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

(五)关注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不是强行灌输知识。具体应用中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比你给他一个问题去思考更好。在教学中,教学的顺序可以按照学生的顺序来讲,根据学生的思路来疏导,效果会更加理想。此外要吕老师还强调重视学生说,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思维的深加工,正确、清晰、有条理的表达出来的方法、结论、注意事项,才能够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应用。

在吕老师的讲座中,我对备课也有了新的认识,备课要先有自己的,再学别人的,经过实践检验。上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导入活动、主体活动、总结与建议。教学是要有设计的,每一个活动,你要达成的目标都要一一兑现。注重课堂的反思,把反思收获应于新的课堂中,学会用课。

最后借吕老师推荐的刚刚过世的陶西平先生的一本书结束我的分享:“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希望自己能像吕老师那样,多读书,多思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发布日期: 来源:学员处组稿浏览次数:

攻坚克难 不忘初心 接续奋斗

听“百年大党与中国的巨变”主题党课所感

3月3日上午,常务副校院长桑学成教授给主体班学员上了一堂深动的党史教育课。桑校院长从光辉的历程、伟大的奇迹、历史的启示三个方面给我们解读的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与中国的巨变,解码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桑校院长的解读,深入浅出,内容详实,例证清晰,让我们收获颇丰,受益非浅,更深切的感受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攻坚克难、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更加坚定了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勇气。

难:纵观我党百年发展历史,从上海的石库门、嘉兴南湖的红船到天安门广场飘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深圳蛇口工业区响起第一声开山炮到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一直经受着困难甚至磨难的考验,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条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道路,但正是在在千难万险中,我们的党发挥了特有的优势,敢想敢干,攻坚克难,战胜了发展和成长道路上的千辛万苦,党的自身得到了发展壮大,并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就。

情: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奋斗实践中。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带着浓厚的民族情谊,和人民群众有着鱼水般深厚的感情。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自由、为了国家的发展,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直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饱含着民族复兴的大义,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幸福。

续:回看百年光辉历程,是一个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辈接着一辈搏的过程。不管在哪个关键时刻,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提高。恪守着与时俱进的品格,前赴后继的品德、刮骨疗毒的品质,接续奋斗,让我们创造了经济发展最快、社会长期稳定、民生大幅改善的发展奇迹。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将倍加珍惜党校学习的机会,增强学习的自觉,做到学史明理;强化思考的主动,做到学史增信;提高学悟的境界,做到学史崇德;深化实践的主动,做到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 赵亮)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3月8日晚上,省委党校春季学期主体班的第一次“周一晚讲堂”就以“学党史”为主题正式开讲。张加华教授给全体学员作了题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的专题报告。报告主要从把握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认识党的光辉历程及伟大贡献、弘扬革命精神、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新表述、科学评价党的领袖人物、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该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视角独特,亮点纷呈,听了报告我很受启发,简要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进一步理解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2021年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还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正确方向,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进一步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取得的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扬帆起航,到承载14亿人民梦想的“复兴号”巨轮破浪前行,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破除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力量源自于亿万人民,来自于人民的信任、支持和拥护。因此,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我们回顾了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作出的伟大贡献,总结的宝贵经验,从而更加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更加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更好战胜前进征程上的困难和挑战。

三、进一步感受到学习党史正当其时

“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汲取养分,并时刻保持清醒,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学习党史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努力在学习党史中砥砺初心、践行使命,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 鲍莨)

3月8日,张加华教授为全体学员上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一课。张教授从深刻把握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与宝贵经验等六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听后,对党的波澜壮阔发展历程有了新的认识,更加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打硬仗、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更加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感受益良多。结合全党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笔者认为,学党史,应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两个必须”。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党的历史,尤为如此。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正确看待历史进程中的挫折与曲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学习党史过程中,准确把握切入点,理清历史脉络,认识历史事件中的重大事件,认清重要的历史人物,滋养正气,坚定信念,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尤其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正确评价和看待历史。我们党经历了如此多的风风雨雨,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要通过学习党史来汲取营养、拓识增智,把自己摆进去,真学深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保持追求远大理想的定力,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二是坚定必胜信心。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给人以提醒与启迪。以历史意识、历史眼光、历史思维来看待党的光辉历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人民的利益所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坚持改革开放是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的重要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从而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党,更加热爱党,更加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党在复杂环境中的工作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实践中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遵循,我们有信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取得新的胜利。

三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清楚我们从哪里来,才能知道我们要往哪里去。我们要坚持全面系统学、客观辩证学、联系实际学,学出坚定信念,学出对党忠诚,学出使命担当,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年轻干部,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不仅要在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上作表率,更要带头宣讲、带头践行,紧密联系实际工作,注重从党史中汲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新问题、新矛盾,学以致用、以学促用,加强修养与能力建设,以只争朝夕的钉子精神,把工作一项一项落到实处。

四是必须坚持面向未来。依依回首,是为了璀璨的梦想;深深铭记,是为了铿锵的远行。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不比建党前、改革开放前轻松。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立场坚定,政治坚定,自觉地以党的中心任务作为自已的工作任务,从党的光辉历史和厚重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激发前行动力,为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有益启示和历史借鉴,用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 戴奇鸣)

3月8日“周一晚讲堂”,有幸聆听了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张加华教授《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的讲座,张教授从深刻把握学习党史的重大意义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上了一场全面生动的开班课,为我们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进行了精准深入的辅导。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年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3月7日两会记者会上说,中国外交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外交事业,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最大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外交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外事战线要全面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将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对外工作史相贯通,用党的光荣传统砥砺风骨,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智慧,为新阶段我省外事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要在铭记党的光辉历程中,深刻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局大势,把握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新内涵,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思考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外事工作。

二要在认识党的伟大贡献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更加自觉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定贯彻落实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对外战略部署,更加有力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三要在重温党的初心宗旨中,深刻感受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情怀,在对外工作中深入践行“外事为民”理念,牢记主动服务的职责使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要在学习党的理论成果中,深刻感悟真理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自觉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走深走实,立足“前沿阵地”的方向定位,多做系统性规划、前瞻性研究和创新性探索。

五要在传承党的伟大精神中,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伟大精神,积极用好外事红色资源,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切实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六要在总结党的宝贵经验中,深刻领会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斗争意识,提高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的能力水平。

(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 季苏颖)

以学习党史为契机 锤炼优良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聆听了桑学成校长的《百年大党与中国巨变》、张加华教授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我更加认识到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先行军、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而担当作为、不懈奋斗。

要切实做到铭记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更讲政治”学党史。要更好地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感悟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强化理论思维、历史思维,不断增强继往开来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自觉性坚定性。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精神永不过时,从伟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不断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

要全力以赴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坚持“更高标准”学党史。要更好地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体悟人民的力量,把工作着力点放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上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为群众办多少实事、解决多少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标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想方设法、全力以赴,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群众和企业排忧解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推。

要着力推动“十四五”发展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坚持“更高站位”学党史。要更好地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奋进智慧,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确保“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快速度起步、大格局开局。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全融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同时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硬实举措,转化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硬实举措,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把现代化建设更加有力推向前进。(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 刘英)

党史,是营养剂,是教科书,是清醒剂。本次培训,我有幸聆听了省委党校张加华老师讲授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提升,一次精神上的鼓励,更是一种行动上的指引。细细品味老师课堂上的内容,我感到,从修好党史这堂“必修课”之中,我们叩问了初心使命,汲取了奋进之力。主要感悟有三个方面:

第一,追根溯源问初心,在党史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我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辛奋斗、矢志前行的壮丽史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之中。我感到,学习党史,就是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积淀的丰富精神宝藏。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应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尤其应坚决做到三个“坚定不移”,即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不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维护党的核心坚定不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党的政策坚定不移,始终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

第二,拼搏奋斗守初心,在党史学习中砥砺担当之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回首党的历史,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全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从改革开放的探索试水到缔造“中国梦”的壮丽征程,我们党以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就了三个历史贡献,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成就了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学习党史是为了更好地接续奋斗。当前,江苏正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着力深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省属国企应该当仁不让,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以及带动拉动作用,为江苏新一轮发展贡献力量。我们每一名国企党员干部和员工,更应该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之力,立足实际,守正创新,把学习成果转换为工作动力和干事成效。

第三,心系群众践初心,在党史学习中强化为民之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在江苏全面铺开党史学习教育的当前,我们应从学习党史汲取为民之情,永葆初心本色。具体来说,应思考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我是谁?”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为着人民“大我”而不惜牺牲“小我”,涌现出了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人物。共产党员就应该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当群众的“自家人”“贴心人”。二是“为了谁?”学习党史要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卫生、医疗、居住、养老、交通等领域,大力推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依靠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干好各项工作应该依靠老百姓,通过赢得民意来扎牢执政根基。我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从学习党史中汲取不竭动力,真正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第11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 蒋海英)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实干作风、坚持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深刻阐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和重点工作要求,对新时代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传统、开启新的征程、创造新的伟业作出重要部署。现结合学习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以史为鉴知兴替,铭记苦难,坚定理想信念。习总书记指出,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劈波斩浪奋力前行的拼搏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百年奋斗征程,百年为民之路,涌现出如方志敏、刘胡兰、江姐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时,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忠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就要在学习党史中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向革命先烈看齐,才能善谋善为、善作善成、行稳致远。

二、以史为鉴话担当,牢记使命,坚守实干作风。习总书记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扛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依然面临诸多重大困难考验、重大风险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实干筑梦想、以担当助作为的初心使命,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方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以史为鉴谋发展,砥砺前行,坚持知行合一。习总书记指出,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便是最好的营养剂。建党至今,党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当前,全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目标,加压奋进、砥砺前行。因此作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我们要做到学思统一、知行统一,从新思想中找方向、找方法、找路子,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拥抱新时代、实现新作为的动力和热情,转化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作为,做到学以致用、学以力行,努力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排头兵。

在以后的党校学习中,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提升,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为落脚点,特别要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第23期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 刘斌)

  关键词:哥哥得了癌症,哥哥该停下来吗?

  该提问来自《第十二场使命心理学网络课》

  问:我今年30岁,管理学研究生,我哥去年确诊胰腺癌,现在病情基本上控制住了。

  我原本在一线城市,现在因为怀二胎,我老公希望我回老家带着老大,而且我哥也在、他自己创业,所以我回老家了。

  目前,我还是替我哥比较担忧,他一直都是坚持自己上班,有些体力不支,还是希望有人能够帮他一把。

  我因为怀孕全职在家,9月底预产期,我就打算年底的时候去他公司那边上班。

  我嫂子和他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他们都希望我哥把公司关掉、安心养病,但我哥觉得家里开支比较大,关了之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也不想把他这么多年创业的心血白费了。

  所以,我主要是想替我哥问:他接下来应该怎样规划人生以及怎样做一些重大的选择?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给他一个比较好的建议,他现在挺顽固的。

  公司现在的规模大概有二三十人,他还想后期扩招。

  如果他不生病,一年收入100多万,利润一两百万。他现在生病,上班就是半天左右,我也不太清楚具体盈利多少,反正应该是有的。

  他做办公耗材的,客户就是厂家、商家或者公司。

  我去不去上班都无所谓,去也行,不去也行。主要是想替他问问人生的走向,就感觉不知道他是该停下的,还是继续往下走?

  看完上述案例,我有一个直接的观感和反馈。

  首先,恭喜女主的哥哥。因为胰腺癌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癌症。我看过很多关于胰腺癌的故事,知道患上胰腺癌能够活下来并且得到好转,是非常了不起的。

  接下来,我想给出三条建议:

  第一,永远不要替别人做决定。

  上述故事女主在提问的最后,问了一个问题“我不知道他要不要停下来”,但这是她哥哥自己的事。这个时候不用去管哥哥要不要停下来,因为核心逻辑是:他自己会决定要不要停下来。

  一个人永远都不要替别人做决定,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哥哥。

  第二,手忙脚乱状态下的「显化」。

  在使命心理学网络课与这位女主互动了解问题的时候,在她旁边的女儿忽然跳出来说:“你不要跟那个人说话了。”

  听到这句话时,我收到了一个信号:我马上就感知到她在生活中是手忙脚乱的,这个家庭中现在有一种非常混乱的秩序,有非常多的人需要她的照顾。比如她身边有个孩子、她正怀着一个孩子,她还有个哥哥她想要去照顾。

  试问,女主自己现在都手忙脚乱,还怎么再去哥哥公司上班呢?

  有些小伙伴可能不了解什么叫做「显化」。

  「显化」是指这个世界已经向她显现出一条道路:她需要先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的孩子照顾好。

  同样,这也是一种相应。相应是什么意思?是一种共时性。

  因为在得知显化的道路是先把自己、把自己的孩子照顾好,那么“她还能不能去上班”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那么,为什么她观察不到这个现象?

  可能是因为她没有办法站在更高的维度上观察到一种更高的秩序。

  生命当中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选择,其实都有答案,只是它在一个高维度的秩序当中。

  我们需要在一个定静的状态中、一个极度专注甚至比心流还要更专注的状态中,才能够看到秩序。而在秩序里,自然就可以看到答案。

  第三,在世俗意义上: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决?

  注意,上述说的都是「胜义谛」,即在合一智慧层面上回答问题。但中国人最好的生存哲学是「外儒内道」,也就是外在适合用儒家的方式。

  所以接下来,我会在「世俗谛」上给出第三条建议,即怎样做这个选择:

  女主的哥哥不是做To C( Consumer)生意的,即卖给个人客户,而是做To B( Business)生意的,即以企业、单位或组织作为自己的客户。

  举个例子,开个淘宝店卖一支笔给消费者叫To C,女主哥哥这种卖给企业、单位的叫做To B。

  但作为To B企业,规模大概一二十个人,一年利润100多万,说明是高度依赖企业创始人的。

  也就是说,这就是个小生意,跟在学校门口卖炸油条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油条炸得又大又粗又亮,可能效率高一点。

  因为能在学校门口摆摊,也许是因为跟保安的关系好,也许是因为跟学校领导有亲戚关系,所以能在门口摆个摊挣点小钱。

  在这一点上,也说明女主的哥哥过去挺能喝的、挺能跟各个领导搞好关系的。但不管怎样,他一定是靠人际关系获得的生意,挣的是辛苦钱。

  从这一层面上,女主就需要知道一件事:你去了也没有用,且不说你有两个孩子,就算肚里没有、旁边也没有孩子,以你的性格和状态,这个生意你也是应付不来的。

  试着想想,如果你应付得来,都不用他来找你,你就已经是你哥公司的二把手了。但从你的身体类型来看,你没有这种能力项。

  身体类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也可以显示出谁能干得了这件事。

  To B生意是高度依赖于人际关系的。说难听点,如果你的客户是某些客户,还得送礼等等,这不是一个容易干的生意。

  就算真的不送礼,搞耗材也是很辛苦的。除非你是一个大品牌,你的品牌本身能建立一个渠道,但也需要维护大品牌的小渠道等等。

  我就不一一说了。任何一个公司的采购,都会知道这里面的有很多。

  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选择,可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这是世界上所有的生意都要回答的问题:

  1)生意赚的是个什么钱?——关键词:“什么钱”。

  从上述女主的描述,可以看出她根本搞不清楚她哥哥的生意赚的是什么钱。我现在就可以明说:赚的是一个搞关系的钱。

  当然,也许她哥特别光明正大,但至少也是个搞关系的钱。

  试想,凭什么买你家的、不买他家的?办公耗材难道是你哥在一个小仓库里自己发明的?不可能!

  既然办公室耗材全世界都差不多,为什么买你家的不买别人家的呢?无非就是跟你哥关系好。

  所以,想要做出选择,就一定要搞清楚第一个逻辑:赚的是什么钱?赚的是关系的钱。

  2)凭什么是你赚这个钱?——关键词:“凭什么”。

  因为她哥会处关系、会搞关系,她哥才是这个生意的关键。

  3)怎样可以持续性地赚钱?——关键词:“持续性”。

  答案是一塌糊涂,不可能持续。

  因为她哥哥的能力上有缺陷,虽然她哥哥会搞关系,但他从来没有培养出一个二把手,这就说明他没有组织力。

  一个创业者没有组织力,就培养不出人,生意就不可能持续。

  以我自己举例,方便大家理解什么叫做组织力。

  为什么我经常不在公司,公司还能运转?

  答案是我能组织他人,我能培养别人来运转公司。比如我的视频号天天播、每天播两三次,是因为我能组织别人来做这件事情,这就叫组织力。

  试想,你哥都没有能力让别人来干这件事情、没有组织力,怎么持续?不可能持续,只会一塌糊涂。

  所以,这件事情其实就不适合干了。

  但叫他不要干、他不会听的,他非得最后把身体搞垮。搞垮之后,就自然干不了了。

  劝他没有用,因为很多人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撞南墙不回头。

  以上,是我的分享与建议,希望对女主有用。也深深地祝福女主和女主哥哥。

  本文的插画,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政课八个统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