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内各个功能空间尺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年建筑知识竞赛题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是哪一座?

  A 洛阳永宁寺塔 B 云南千寻塔 C 河南开封嵩岳寺塔 D 山西应县木塔

  2、它的建造年代大约距今多少年?

  3、工字厅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A解放以后为了纪念无产阶级的胜利而更名 B原为清华第一届工会所在地 C立面像“工”字 D平面像“工”字

  4、"CCTV"大楼是谁设计的?

  A.哈迪德 B.库哈斯 C.赫尔佐格 D.马利奥?博塔

  5.19世纪修建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与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设计者帕克斯顿原是一个园艺师。以下关于“水晶宫”的论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 它建造于1851年 B 它主要是由铁和玻璃建造的

  C 它在使用后不久就被毁于大火 D 它的建造时间持续了不到9个月

  6.须弥座是指什么?

  A、皇帝日常办公时专用的宝座 B、佛教僧人用来打禅的一种棉垫

  C、印度古建筑中常用的一种台阶形式 D、中国传统建筑和雕塑的常带有束腰的基座

  7、今年是清华建筑学院建院60周年,其创始人梁思成先生曾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梁先生为了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曾写过一本英文原版的建筑著作,你知道是哪本书吗?

  A《清式营造则例》 B《中国建筑史》 C《图像中国建筑史》 D《中国建筑和艺术》

  8、下列哪个门不是北京内城的城门?

  A德胜门 B永定门 C阜城门 D西直门

  9、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号),施工企业发生的下列费用中,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的是( )。

  10、某土方工程直接工程费为1000万元,直接费为基础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相关费用和费率如下:措施费100万元,间接费费率为10%,利润率为5%,综合税率为3.41%,则该土方工程的含税总造价为( )万元。

  D.、清华大学的哪栋建筑被评为九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A理科楼 B新图书馆 C蒙民伟楼 D裕元楼(六教)

  12、残疾人无障碍坡道的坡度最大值为:

  13、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那个时期的?

  A 古罗马 B哥特 C 拜占庭 D 巴洛克

  14.“图底关系”是指人们在观察一范围时,把部分要素突出作为图形而把其余部分作为背景的视知觉方式。以下关于图底关系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A)较大的形比较小的形容易形成图形

  (B)被包围的领域容易形成图形

  (C)异质的形较同质的形容易形成图形

  (D)曾经有过体验的形容易形成图形

  15.就空间组织形式而言,住宅中起居室与各卧室和餐室、厨房的关系属于:

  (A)并列关系 (B)序列关系并列关系 (C)主从关系 (D)综合关系

  16.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号),施工中使用的钢盘混凝土模板的支、拆、运输费用或租赁费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B )。

  A.直接工程费中的人工费

  D.企业管理费 17.对于一间50平方米的教室,以下哪一种平面尺寸更适合于教室的功能特点?

  18.不适合采用走道式空间组合形式的建筑是:

  6.在处理建筑立面造型时,以下哪种情况通常需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

  (A)大空间建筑 (B)高层建筑 (C)水平体量过长的建筑 (D)位于街道转角的建筑

  19.下述关于建筑色彩的陈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建筑物配色的彩度宜在4以内,小面积的彩度可以较高

  (B)较大的色彩面,若其彩度大于5则刺激感过强

  (C)彩度与面积大小无关,因此在确定大面积色彩时,可以小块面积的色彩样板来决定

  (D)一块色彩明度高于背景时,这块色彩有扩大感

  20.对于需要施旁站监理的施工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企业应在进行施工前( )小时,书面通知项目监理机构。

  D.48 21.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以下哪一项不能达到布局紧凑、缩短通道的目的?

  (A)适当缩小开间,加大进深 (B)利用走道尽端布置较大的房间

  (C)在走道尽端布置辅助楼梯 (D)采用庭院式布局

  22.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是以下哪项?

  (A)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 (B)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

  (C)砖石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D)简支结构、悬索结构、张拉结构

  23.下列防范土方开挖过程中塌方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属于风险转移对策的是( )。

  A.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险

  C.进行专题安全教育

  D.设置边坡护壁 24.在建筑中采用坡道所占的面积通常为采用楼梯所占面积的:

  25.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性公共建筑通常用以控制经济指标的是:

  (A)有效面积系数 (B)使用面积系数 (C)建筑体积系数 (D)建筑面积

  26.与电梯相比,对自动扶梯优点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随时上下,不必等候,能连续快速疏散大量人流 (B)不需设机房和缓冲坑,占用空间少(C)运行时使人对环境景观获得视觉的动态享受

  (D)便于搬运大件物品,便于老年人或残障人员使用

  27.风险是指可以出现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 )。

  D.设计变更 28.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的通道宽度与长度,主要根据哪三项因素来确定?

  (A)功能需要、环境条件、施工技术 (B)通畅感、节奏感、导向感

  (C)建筑性质、耐火等级、防火规定 (D)功能需要、防火规定、空间感受

  29.旧居住区改造中,住宅日照标准:

  (A)应比新建住宅日照标准更高 (B)与新建住宅、日照标准相同

  (C)可比新建住宅日照标准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D)可不必考虑

  30.福建客家圆楼与广西侗寨干阑两种南方民居的共同特点是:

  (A)可防卫性强 (B)采用井干式结构可防卫性强 (C)底层不住人 (D)采用木结构

  31.住宅设计中,利用坡屋顶下的空间作为卧室用途时,在空间的高度上应保证阁楼的一半面积的净高和最低处的净高不宜小于的尺寸各为多少?

  32.住宅户内采用螺旋式楼梯,一般要求梯级在距内侧何值处的宽度不小于多少?

  33.我国低层高密度住宅是指:按净密度计算,其建筑容积率达到下列何值及以上的住宅?

  34.将住宅的设计和建造分为支撑体和填充体两部分的设想,是由哪个国家的建筑师提出的,称为什么理论?

  35.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进,质量目标除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外,还包括( )。

  A.建筑材料和有关设备的质量

  B.设计文件的质量

  C.施工环境的质量

  D.建设单位的决策质量 36.我国《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多少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至少需要设置两部电梯?

  37.下列项目目标控制工作中,属于主支控制的是( )。

  A.事前分析可能导致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

  B.目标出现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

  C.进行目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的比较

  D.分析目标的实际值与计划值之间存在偏差的原因

  38.密斯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空间组织特征可以概括为:

  (A)序列空间 (B)流动空间 (C)“灰”空间 (D)抽象空间

  39.料和图纸、调查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计算主要工种的工程量、确定施工的总体部署和施工方案,则接下来应该进行的工作是( )。

  A.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B.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C.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D.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40.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的( )。 A.组织协调 B.目标控制 C.合同管理 D.风险管理 41.中国古代建筑室内用于分隔空间的固定木装修隔断称为:

  42.建筑大师密斯设计的范思沃思住宅(FarnsworthHouse,1950)曾引发了法律纠纷,其主要原因是:

  (A)结构不合理造成浪费 (B)缺乏私密性 (C)违反了消防规范 (D)不符合规划要求43.“可防卫空间”理论是由何人提出的?

  (A)简.雅各布 (B)厄斯金 (C)纽曼 (D)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

  44.环境心理学一般认为,人际距离中的“个人距离”大约是:

  45.线性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之一是( D )。

  A.组织内每个工作部门可能有多个矛盾的指令源

  B.组织内每个工作部门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指令源

  C.能促进组织内管理专业化分工

  D.组织内每个工作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直接领导 46.以下各种建筑平面中何者对节能最不利?

  (A)圆形 (B)正三角形 (C)长宽比悬殊的矩形 (D)长宽比近似的矩形

  47.以下哪一条不是掩土建筑的优点(与地面非掩土建筑相比)?

  (A)节能节地 (B)微气候稳定 (C)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好 (D)有利于阻止火灾蔓延自然通风

  48.以下关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被动系统中建筑物既作为集热器,又作为储热器和散热器

  (B)被动系统常用水泵或风机作为储热物质的循环动力

  (C)被动系统不需要连接管道 (D)被动系统又可分为间接得热和直接得热系统49.关于减少窗扇缝隙失热的途径,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加装密封条 (B)减小玻璃面积,增加窗扇数

  (C)选用不易变形的材料做为窗框扇材料 (D)及时维修

  50.强度等级为40的混凝土表示为( )

  51.经过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拱式样渐趋于统一,作为

照顾护士专业考核(专科)试题

  引导语: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照顾护士专业考核(专科)试题,欢迎参考!

  1.辐射污染对人体康健的威胁是

  A.地方性疾病的病发率增加B.诱支恶性肿瘤C.慢、缓性中毒

  D.诱发呼吸道疾病E.诱发眼结膜疾病

  2.为保证病人有恰当的勾当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

  A.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B.室温过高晦气于体热的散发

  C.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D.室温过低短少动力

  E.室温过低等闲受凉

  4.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道法是

  A.温度太低对气管切开病人没有利用权益B.温渡过高减宿徐人肾净的承担

  C.温度过硬高可抑制出汗D.温度过高利于细菌繁衍

  E.应保持病室温度在30%~40%之间

  5.病室温度太高,病人不适的显现是

  A.口干舌燥B.气闷C.咽痛D.烦渴E.肌肉严重

  6.病室温度太低,病人可默示为

  A.口干舌燥、吐痛、烦渴B.憋气、闷热、难受

  C.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

  E.多汗、发热、面色潮黑

  7.病室最合适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

  8.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

  A.增加病人的舒适感B.保持室内空气新奇

  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D.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掉

  9.适宜于病人疗养的环境是

  A.中冷者,室温应保持在4℃旁边

  B.儿科病室,夏日室温应保持在22~24℃

  C.产戚室应保热.不能开窗,以防产妇受凉

  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30%

  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保持在50~60dB之间

  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划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梦想的噪音强度是

  A.噪音的风险程度与音量、频次有关

  B.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

  C.只要噪音达到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D.处于120dB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得聪

  E.长时间处于80dB以下的噪音环境可招致耳叫、血压升高级

  12.关于户外日光映照的感化不正确的是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删加B.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增高

  C.增加病人的舒适感D.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E.白外线可禁止细菌、病毒朝气

  13.为削减儿童的惶恐感,儿科护士服适宜采用以下哪一种颜色

  A.粉色 B.深绿色C.蓝色D.黄色E.灰色

  14.铺备用床(被套式)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移开床旁桌距病床20cm B.坐椅放在床尾正中,按递次放上用物

  C.对齐中线铺大单,先铺床尾再铺床头

  D.棉被两边与床沿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

  E.套上枕套,开口处背门放置

  15.铺备用床物品的放置顺次是(由下而上)

  A.枕芯、枕套、棉胎、被套、大单B.大单、被套、棉胎、枕套、枕芯

  C.大单、棉胎、被套、枕芯、枕套D.被套、棉胎、枕套、枕芯、大单

  E.枕芯、棉胎、枕套、被套、大单

  16.盖被头端距床头应

  A.护卫被褥不被污染B、使病人安全舒适C.预防并发症爆发

  D.便于安设和护理术后病人E.防止术后伤口疼痛

  18.床上铺橡胶中单时,其上端距床头

  A.张口器B.压舌板C.吸痰管D.吸水管E.牙垫

  20.铺麻醉床将盖被三折于门对侧床边的目的是

  A.使病室整洁B.便于接收术后病人

  C.有利于术后观察病人D.防止病人坠床

  E.节省体力和时间

  A.天然组成的天然环境B.人为影响下构成的自然环境

  C.已受报答成分影响的自然状况D.家生改革了的自然情形

  E.野生变革了的,又未受人为果素影响的自然环境

  2.成为次生环境的核心成就是

  A.生态平衡B.社会环境C.环境污染

  D.生态破坏E.心理环境

  3.关于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经济发展可低落因伤病带来的劳动力损失

  B.随着经济的生长,古道热肠身疾病的病发率增长

  C.文化教育可以前进人们的自我保健本事

  D.人际关连的口角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E.单纯的文明教诲不能进步人们的生活生计才能

  4.大年夜气净化对人体安康的影响有

  A.激发呼吸讲的疾病B.激发眼结膜的缓病

  C.引发心血管疾病D.引发关键疾病

  5.病人的住院环境应达到

  A.安静、整齐B.温度、湿度适宜C.通风良好

  D.按病人要求安插环境E.光芒适宜

  A.保持室内空气新奇B.调度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C.刺激皮肤血液循环D.促进汗液的蒸发和热的集失

  7.关于通风效果正确的是

  A.通风面积大通风效果好B.室表里温度好小通风效果好

  C.室内外温度差大通风效果好D.室外气流速率快通风效果好

  E.室外气流速度慢通风效果好

  8.关于乐音道法准确的是

  A.使人感慨烦厌声音称为噪音

  B.噪音对听觉器官的.损伤曲接是病理窜改的历程

  C.噪音的存在借可以或许影响非听觉器平易近

  D.耐久接触噪音可显现失眠、血压降高

  E.少时候处于90dB以上环境中即可构成永久性失落聪

  9.少工夫处于噪音强度在50~60dB时,可招致个别

  A.疲倦不安B.血压降低

  C.影响安歇和就寝D.掉眠

  10.保持病室安静的办法包罗

  A.病室创建有关安静制度B.工作职员做到四轻

  C治疗车轴、门轴应经常滑润D.病室椅脚拆橡胶垫

  E.关好门窗,避免噪声

  11.为使病人感觉身心舒适,病室的色彩选用

  A.女科病室选用粉红色 B.手术室选用绿色

  C.普通病室选用粉红色 D.手术室选用蓝色

  E.手术室选用粉红色

  12.关于颜色对人的影响正确的是

  A.白色使人产生刻毒的感觉B.赤色使人高兴、急躁

  C.绿色使人平静D.蓝色使人感情稳定

  E.黄色有兴奋刺激感化

  13.病区精巧的社会环境包括

  A.精采的护患干系B.同病室病友的相互帮助

  C.家族对病人的支撑D.公正的规章轨制

  E.老病人对新病人的关心

  14.为了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护士应做到

  A.耐心注释医院的规章轨制B.满意病人的统统要求

  C.尊重探视人员D.鼓舞鼓励病人自我赐瞅帮衬

  E.鼓励家属时辰伴随在身旁

  15.床单位的配备包括

  A.床垫B.被褥C.旗子暗号灯D.输液架E.椅子

  16.需要预备久空床的有

  A.胆囊戴除术后的病人B.胃大部切除术后病人

  C.新人院病人D.做B超检查的病人

  E.离床活动的病人

  17.铺床法操作正确的是

  A.移开床旁桌距床20cm B.移椅至床尾正中,距床尾约1 5cm C.铺大单应先床尾后床头D.盖被上端与床头平齐

  E.盖被两侧边沿向内折叠与床沿平齐

  18.铺床的要供是

  A.使病人舒适B.大平整紧扎C.病床安全适用

  D.操作中节俭体力E.能预防并发症

  19.铺麻醉床的目的是

  A.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病人

  B.供新人院病人或且则离床病人使用

  C.使病人平安、舒适

  D.珍重床上用物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污染

  20.麻醉护理盘内需预备的物品是

  A.压舌板B.血压计、听诊器C吸痰管

  D.护理记载单及笔E.导尿管

  1.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包括.心理、生理两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构成。

  2.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有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劳动条件、医疗卫生保健效劳人际关系。

  3.病室内适宜的温度是18~22℃;重生儿室适宜的温度是22~24℃。

  4.病室内适宜的湿度局限是50%~60%。

  5.通风效果与通风面积、室表里温度差、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有关。

  6.天下卫生组织(WHO)划定噪音的尺度,白天医院较为空想的噪音强度保持在

  35~45 dB。当噪音高达120dB以上,便可形成永久性掉聪的成果。

【照顾护士专业考核(专科)试题】相关文章:

伴随中央美术学院2022年度毕业季“加载中Loading…”拉开线上展帷幕,本次艺讯网毕业季专题“花家地青年艺术观察”,试图为本届毕业生的创作面貌,进行主题维度上的梳理,以图、文、视频的多维方式,为“云”观展的观众们提供更为具体、深度与问题意识的毕业季参与路径。

毕业生们面对不断变动的学习、创作环境与周遭世界之时,于个体创作中展现出了具有内在共同性的几种关切,包括:“女性意识”“回应传统”“时空之间”“虚拟之境”“观照内心”“疫情之下”。六个颇为笼统的主题终究无法完整归纳毕业生的全部创作思考,而是以期在“浪潮”般涌来的作品中,感受新一代毕业生于创作中聚集的能量,以及这些能量试图奔向的方向。

编者按:“时空之间”包含着两个基本维度——时间与空间,“时空”,不仅构成物理学中最为基础和高深的学问,也正因为某种不设限的基本特质,成为艺术、文学等等人类创造力尽情施展的开放性架构,而“时间”与“空间”如同围棋的黑白二子,可以构造出几乎无穷尽的变化。

依托时间与空间二者交织衍生出的开放框架中,毕业生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在这一批被时间与空间共同激发的灵感之中,青年学子的选择极尽多元:他们中一些人选择沿着时间之轴逆流向前,聚焦历史,在“古”与“今”之间探寻艺术的张力;有些则选择关注时空洪流中的“人”,经由回忆的追溯,打开记忆与个体叙事之门;有些则选择通过想象力构造特异时空,或是寄情某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式的东方神话笔调,抒发生命的灵性体悟,或是创造出一片东西方杂糅的赛博时空,探寻科学、技术与人文交叉的可能性......当然,形而上思考总是构成创作者面对“时空”议题时的思考底色,从而走向某种对于时间、物质、永恒与生命等本体论问题的探索。

1987年生于山东省泰安市

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

研究方向:版画艺术研究

导师:刘丽萍教授、李晓林教授、杨宏伟教授、张烨教授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诗·周南·关雎序》

《耕织图》,多频彩色有声录像(装置效果图)尺寸可变,2022

《耕织图》影像装置系列是来源于博士论文——清代《耕织图》版画的研究,耕织图有着悠久的绘画传统和深刻的意图,《耕织图》的图绘诗文传统来源于《尚书·无逸》与《诗经·豳风·七月》,其背后继承的是“劝诫”君王与士人知稼穑之艰难、知君子无逸、诫奢尚俭的传统,自南宋楼璹创作了45幅“耕织图”及诗文开始,形成了体系化的“耕织图”图绘传统。此后每个时代都有不同媒材继承与创新的“耕织图”,例如元、明时期的木刻版本,清初加入了西方透视画法的宫廷绢本及版画,清末民初的石版版画,新中国后在重视农业发展政策下的油画、中国画、版画及宣传画等。

《耕织图》,多频彩色有声录像(截帧)尺寸可变,2022

每个时代都有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的《耕织图》,历代耕织图版本流变反映着耕织观念的变化。当下是动态视觉滥觞的时代,也是农耕文明即将落幕的时代,笔者意欲像古人一样用36幅动态影像展现农人桑妇辛劳又重复的过程,“男耕女桑,勤苦至矣,声诗以达其情,绘事以图其状,刻置左右,以便观省,庶几饱食煖衣者,知所自云。” 笔者运用绘画性诗意的影像语言,去掉推拉摇移和剪辑手法,回到朴素本真的画框,将影像作为“流动的版”,套印在历史的册页上,用“动静对比”的方法营造超越古今的时空感,重新关注农夫与桑人的劳作与生活,试图回应传统文化中“耕织图”的寓意和理想,并引起观者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耕织图》多频彩色录像装置截帧

《尺度》《生长》《镖准》

1995年 出生于山东

2018年 毕业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雕塑专业获学士学位

2022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获硕士学位

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人们通过头脑中对已存原型的回忆,建立“类比”关系,完成对于各种意义的认知。然而,我们倾向于理解物品本身的概念,而不是隐藏在意识下的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创作者大多以“类比”作为创作的直觉点,挖掘物与物之间相似性。作品探讨生活中易被忽略的物之间所共有的材料特质、运动轨迹、社会属性,透过雕塑将隐性的关系视觉化。

作品《尺度》,将园林中造景借景的石头与日常家居测量的盒尺拼贴在一起,在尺子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其突然弯折和挺立的状态宛如兰草细长的叶片,变幻莫测、收放有度。同时,尺与尺也互为参照,形成新的测量关系。人造工具的功能性与自然物的物理性之间的类比,使物与物之间的属性发生碰撞,为观众提供了重新解读生活中物品的可能性。

《生长》是一件可参与式作品,观众可以自由地拉伸、按压花朵,其身高也会决定作品的高度。作品利用日常生活中栅栏的伸缩性,将横向的围堵转化成了纵向的生长,重新思考标准与人体的关系。

《镖准》,毛毡,泡沫,金属,纸,45cm*45cm*9cm

《镖准》是一件可参与式作品,观众可以将“五官飞镖”投射到镖盘上。作品尝试以一种主观但不可控的方式试图让观众找到五官的位置关系,对美的标准发出提问。随之产生的不受控的结果成为标准以外新的可能,让人们对美丽有了新的认识,使旧有的标准成为一种过去。

1997年出生于巴西佛斯

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第二工作室

2022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第二工作室

“我沉溺在时空的无限延伸中,注视着生命间的联系仿佛一个格子挨着一个格子的分离。”

Infinity的前两幅画面都由左右两幅组成一幅图景的片段,远近和高低的两个维度对应着对时空的思考。是没有地平线的景致,非实际坐标的地点,是浓缩概括的日常生活的空间。格子和格子的隔阂和连结、地平线和高度、光和影这些抽象的构成联系着现实生活的给我的触感。

向上的或者向远处的直线延伸,不是为了呈现科学精确性的透视线,而是方向和空间的信息。

《无非两岸无人》,200*150cm,布面丙烯

《无非灰烬之外》,120*90cm,布面丙烯

光是被说烂但真的缺不得一个要素。我为了保持我画面“不脱离现实“的抽象,光的组成必不可少。旖旎斑斓的或者自律笔直的。它是灵活的,具有生长性的。事物向着光的生长,是一根线的延伸,是一个包含着信息的空间的生长。

《她曾飞跃所有河川》,180*140cm,布面油画

《哪一片海会有终点》,140*100cm,布面油画

自从“游泳池”以后我越来越喜欢做减法、留白、削弱具体,减到抽象之前为止,把图形夹在两个边界之间的灰色地带。目光随着地平线的延伸思绪也飞远,让画也成为自己。

曾莹莹 / 城市设计学院

《静谧之处,颂之回响——首都机场历史记忆场》

1995年出生于广东惠州

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专业

202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方向

“时间——时间是历史的见证,时间是活动形成的基础,愈多的逗留时长,空间愈有活力。”

场地以复颂首都机场历史为主题,以“时间和记忆环”为场地设计概念。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用公共艺术的手段结合智能科技在城市当中为群众辟出一处铭记历史的静默之地,一个能够创造、留存、回溯且持续生长的记忆场。

直至今日,大型的史诗性的公共艺术叙事时代虽不可以说完全过去了,但也在逐年的消减。纪念性建筑、作品也都隐去了强烈的纪念碑特质,转而走向与群众共生的状态。或是追求触发群众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发无意识的记忆和互动。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对于“公共空间”的定义变得更加多层级,也更加的虚无缥缈。疫情常态化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对智能科技的依赖也或许使人逐渐丧失对历史和事件的共情能力。公共艺术正是要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之下,制造出一个机会,使人能够在现实中相遇,也使得人与作品的相遇即是与世界、与他人,甚至是与每个分享相同经验的人的相遇。公共艺术并非总是源于空间,因空间的需求去创造。反之,应该是空间因为有了它而变得更加的外向,变得具有更强的公共性,它所要创造的是公众的相遇,即其因拥有了公众而摆脱空间装点性。

《静谧之处,颂之回响》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的一个设计实践。从历史的角落里拯救行将消失的记忆,激发观众的情感,结合智能科技营造历史文化与记忆的自我生长场域。此处,颂:即是指官方的颂诗,国家记录在案的历史记忆。回响:既是指民众的回应,民众以一人称进行撰述的历史记忆。因此,作为一次希望从历史中激发记忆的公共艺术实践,“颂之回响”机场历史记忆场的设计试图涵盖“功能”“精神”与“叙事”三点。

不管是官方历史还是自身回忆,都离不开时间,因此,本次设计概念由“时间”出发,场地的设计文化意向提取自:时间——时间是历史的见证,时间是活动形成的基础,愈多的逗留时长,空间愈有活力。

场地以复颂首都机场历史为主题,以“时间和记忆环”为场地设计概念。场地形态设计元素提取自“时针”。环形场地有黑白两个指针。黑色指针指向首都国际机场方向,而白色指针指向大兴国际机场方向。在首都机场的历史发展中,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关系就犹如兄与弟,前者为之披荆斩棘立下坚实的航空基础,后者为之续航引领未来方向。因此,指向首都国际机场的时针采用黑色花岗岩,呈下沉空间,有坚实的承托的象征。指向大兴国际机场的时针则以白色花岗岩为主,为向上延伸指至天空的空间,有广阔未来、自由的象征。而两者则以视觉延伸连接“第一国门”与“新国门”,两者的交接点则是场地的多媒体记忆中枢。

《静谧之处,颂之回响——首都机场历史记忆场》

202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

同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

基于从小的无意识收集的习惯,我拥有四百张左右的信件、纸条、试卷、草稿等等纸质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场景或情境的重构来赋予他们新的存在方式,我得以与记忆再次发生一次了对话。我的作品整体分为图像、文字、物品三个部分来进行叙事。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做了对于原材料各种元素的提取、事件回忆、未知点和当事人回馈等等尝试。在通过对原材料的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我得出了自己对这种符号化物品深层的态度和观点。并进行一次去自我、去中心的创作尝试。

《对话物》,330*53cm,综合材料

图像部分原材料来源于我所拥有的五张毕业照。一直以来,拍集体照就仿佛是过往的人生所有重要节点的一个模糊总结。当我将五张毕业照合在一起时,我发现这与我的记忆特征有着高度的重合:的确存在过,但基本记不清了。大家的容貌、拍摄的时间、地点、事件仅存在这五张毕业照中,几乎已经是回忆存在过的唯一凭证。每个人的面部都进行了模糊的处理,代表了一种时间对于个人记忆的模糊,只保留了人本身的位置以及地点的信息。总体以图像部分的叙事顺序为基准,衍生出了后面的文字与物品两个部分。

《对话物》,330*53cm,综合材料

文字部分建立在图像的叙事顺序之上进行编排,并将400张原材料进行提取相关的文字信息与,与上一个图像部分中人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是毕业照图像中的人写给当时的我的信息。在这些庞杂的信息中,我选取了一个“你”字作为索引进行引导。当我将“你”字涂掉时,一切仿佛变得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但这些信息又确实是关于“我”的,只是变成了更客观的“我”。在这种低效率、弱关系、弱价值的碎片化叙事中,拼凑出过去对于自我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别人眼中的“你”与现在的“我”进行了一次对话。通过这一场对话,我对于另一个时间维度的自身有了客观的了解。

《对话物》,330*53cm,综合材料

物品部分也是建立在图像的叙事顺序之上进行编排。并专门选取了数学草稿、试卷、成绩单、准考证、票证等物品进行数字元素的单独提炼。之所以提取数字,是因为数字往往是量化成长的一个最重要并且最直观的指标。相对于上一张的手写字体来说,印刷字体更有一种规范与不可抗力。通过数字元素的提取,个人成长的路径更加明显与直接,通过冰冷、客观的物品又与自身发生了一次对话,对于自身有了客观的了解。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保送中央美术学院本科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师从苏新平、冯梦波

“灵魂随肉身的迷惘散失

神鸦衔我空洞皮囊漂泊无际

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隐喻”

这件作品以木刻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描写一个在世间迷惘迷失的躯壳,一个遗落灵魂的空洞皮囊,被一只神鸦承载渡过充满隐喻的洪荒空间。在反思真诚、爱欲、苦难及永生等人生生存课题的过程中,追寻生命与生存的本质,填补着自己的灵魂,直到天地澄明的和谐境界。最终归于中国哲学中标志着宇宙创化与艺术根源的“圆”的生命世界。

2019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系获学士学位

2022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媒体艺术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

“用艺术的想象力去构建一座未来的园林,在假想的空间中寻求自然之间的平衡。”

混生园林Hybrid Garden尝试去构建未来不同系统之间的共生关系,作品由数字仿生植物、数字媒体景观、机械物理仿生植物、和自然植物构成。作品呈现出一种未来生态修复的设想,即便人类消失后这些系统还会维持生命。混生园林也在映射着当下生态被数字化包裹的情景,同时在表达一种数字生命系统之间的共生是否也是未来生命的一种共生方式。

用新媒体的方式构建出园林各个部分,如亭、水流、桥、院、山石、盆栽、花草树木等,用艺术的想象力去构建一座未来的园林,在假想的空间中寻求自然之间的平衡。影像中强调干预和自由的对立、数字生命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关系,枯萎与生长的冲突。探讨这几个系统之间是否是一种等价,还是替代的关系,还是说依据相互之间的独特性相辅相成和谐共生。智能化和机械的方式能很完美的控制自然植物的生长,那么相反自然植物是否能给予反馈,来控制数字生命的生长形成一种循环模式。其中自然植物培养皿表达了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的行为,是一种强制控制植物的生长,排除植物参与外界自然进化的可能。

作品其中的水流是由影像创作,引用生态影像转译的方式,构建一条数字生态河流。影像流动的速率和颜色控制着真实植物的养分、影像的水流发出的光为自然植物提供光合作用的能量。电子盆栽由许多计算机养殖的算法植物组成,算法模拟自然繁殖的机制。并通过传感器与真实的草地链接起来,伴随着自然植物的生长而生长,由自动化的无人机监控以及供给资源。机械游牧植物这个场景表达了机械植物替代灭绝的动物,为自然植物提供所需的花粉,装置是一种游牧的形式,跟踪植物的生长地,携带着机械植物到处漫游。数字植物培养皿则是表达了数据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自然植物的生长数字植物便生长,自然植物枯萎,数字植物便消解。

作品的第二部分制作了一张混合园林生态谱系海报,分析和解释装置的循环关系,利用数据信息可视化以图像的角度切入整个混合生态。本人尝试用构园的方式来隐喻自然之间的关系、结合现代文明表达自我的艺术追求。利用新媒体装置的形式构建新时代自然的和谐共存。

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获学士学位 、获硕士学位

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雕塑 博士

师从 隋建国教授、易英教授

人能感受到周围世界的存在,是因为我们肉身的存在。身体是与世界接触的通道,身体是知觉的,是活动的存在,它与周围的现象一起发生。我们通过知觉来感受身体与世界产生的关系。梅洛庞蒂提到身体的知觉是受对象强度影响的,知觉不是主体给出的,而是客体给出的。主体和客体同时存在给我们那一刻的感觉。

感觉是作者的创作源泉,因此作者的创作都是围绕个人知觉进行的,包括博士期间的论文也与梅洛庞蒂的知觉相关。在创作中,作者将对所生存的世界、空间、时间、光、物、影、现场、声音进行探索,并提出疑问。以客体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客体的强度来触发观者的知觉,观者通过身体知觉来感受客体(作品)的存在。

《时间系列作品之西西弗斯》,综合材质,58x38x40cm

这是作者通过虚拟与实物结合的创作手法表现一组有关人与时间的系列作品,《时间系列作品之西西弗斯》和《时间系列作品之沙漏》表现的是被困在时间里的人。西西弗斯将巨大的钟表推向山顶,又滚落下来,然后他又再继续,不断反复、永无止境地去重复做这一件事;沙漏里的人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想挣脱出来,却一次次坠落在沙漏里。

《时间系列作品之沙漏》,综合材质,58x38x40cm

《时间系列作品之在场》是与观众互动的作品,作者将时间交给了在场的观众。观众会发现自己被缩小在盒内敞开的小门空间中,仿佛自己穿越到了作品里。在小门旁悬浮着红色的数字,显示着时间。当观众按下作品前的按钮时,时间会继续或暂停或清零,而此时此刻的时间可以由自己掌控。

《时间系列作品之在场》,综合材质,58x38x40cm

作者将生活中的我们寓意成时间中的西西弗斯。当我们面对荒诞的人生时,加缪认为人首先应该直面荒诞,认识荒诞。西西弗斯的重复劳作其实是对无意义的和解。面对荒诞,对众神来说是对他的最严重的惩罚,但对西西弗斯来说是勇者的挑战。当我们面对重复无望又无用的机械劳作的人生时,我们的人生依然值得一活。也许当人不在追逐终点的时候,沿途便有了风景。最后作者将时间交给了观众,寓意着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掌控。活在当下,过好每时每刻!

《重访凉亭》《出神录话》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设计批评与策展方向 硕士,导师:宋协伟、方振宁

中国传媒大学 动画专业 学士

我关注的是替代性空间(Alternative Spaces)的策展实践。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构成我们自身的表述和做事逻辑?这个发问是《重访凉亭》、《出神录话》系列作品的发轫点。

《重访凉亭》回顾年间展览史上有关替代性空间的重要展览,并进行视觉化的重访;《出神录话》回到当下身周,结合算法、小程序进行采访。希望延续2019之后的“替代性”精神,记录身边实践者们的个体经验。因为,当人们讨论 “策展何为”时,其实是关注艺术工作者们流动、非定型的身份。“艺术工作者”在当代策展研究中十分重要。

替代性空间,是自发组织;是以新的空间满足创作者的需求,给予其不能公开展览的作品以机会;是尝试对主流美术馆-画廊系统的补充,其实践常是灵活、经济、小规模、在地性的。有人也许会问,面对当下很多替代性空间的实践经验、艺术家、策展人被主流美术馆-画廊汲取,替代性空间还需要存在吗?

《重访凉亭》3d外立面

《重访凉亭》展览空间还原2d

根据我在文献整理及个体采访中的经历,得出以下结论:替代性空间的实践没有终点。然而其组织、参与者们的目的其实有两种:一是只借用“替代性”的外观,想做的被主流纳入内部系统;一旦进入系统,会调整批判姿态和立场。另一种是,对创作本身更有诉求,这类人会始终在实践现场 。即使是常规艺术生产暂停的当下,他们依旧会另辟蹊径地组织交流,探索“替代性”的可能链接。

本系列将是一场持续的创作与行动,希望随着深入,可以找到有关“替代性空间”、“类机构”与“美术馆-画廊”体系之间更细颗粒的权力转化线索。

《重访凉亭》展览空间还原3d

《历史的修辞》《历史的逻辑》系列

1988年生于山东省淄博市

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

“历史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科学的,一张是艺术的。”

《历史的修辞之一》,163x124cm,水印木刻,2021

《历史的修辞之二》,146X100cm,水印木刻,2022

我的作品关注人类科技史。硬式飞艇是人类飞行史上昙花一现的创造成果,其巨大的体量和悄无声息的神秘行踪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作为当时科技成果的集大成与他短短数十载的辉煌又形成了巨大反差。在作者看来这些现代工业文明的“遗物”似乎有所隐喻,既是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提示我们对自身所处时代科技激流迸发有所警觉。历史的逻辑始终是时代的逻辑,纵然无数先进科技加持于看似宏伟的人造物,但其在历史的洪流中迅速被淹没,能够留下伟大印迹的永远只是少数。

《历史的逻辑》,120X85cm,水印木刻,2021

《历史的逻辑——云幕》,100cmX200cm,水印木刻版画,2020

《历史的逻辑之三》,120X161cm,水印木刻版画,2021

新冠疫情改变了人际、国际关系,也改变医疗卫生发展格局,同时5G时代的科技化、信息化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变化都真实的发生在眼前。对于未来我们难以做出准确判断,但对于个人来说关注人类历史是洞悉当下现象的一种方式。海登·怀特在《元史学》一书中提出“历史作为一种修辞”的观点——“历史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科学的,一张是艺术的。”艺术化的历史看似是形式的,但却影响了历史叙事的结构,这对我有所启发。因此,我尝试将规定的版画印版进行重组演绎,结合了水印木刻的“饾版”、“错版”等手段进行叠印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水印木刻的本体语言需要进行不断拓展,除去传统意象之外,我关注到了印痕的影调感,可以产生时空感和未来感的表达,与作品的主题产生了某种意象上的联系。

近几年的创作在数量上可能并不可观,但是每一幅作品的诞生也经过了极其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社会身份开始发生变化,角色也开始变得多重,时代也陡然变得复杂;在更加多元复杂的环境里,需要身份的自如切换,同时也需要更深刻的自省,寻找恒定的内心。幸运的是艺术思考是一个不断累加的过程,而艺术创作又是不断将思考进行凝炼,进而永恒化的过程。这样艺术与生活形成共轨,在变化与永恒之间容纳了更多未来的可能。

王之言,1991年生,回族

年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

年 研究生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 综合材料工作室

年 研究生就读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 Fine Art(纯艺术)专业

年 博士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水墨人物画研究专业,师从刘庆和教授

“放杯书案上,枕臂火炉前。

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毡。

便是屏风样,何劳画古贤?”

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中的第一重屏风,便根据这首白居易的《偶眠》描绘了诗人即将在屏风前入眠的情景。而这道内有屏风的屏风,又成为了南唐中主李璟和弟弟们下棋场景中的屏风,形成了“重屏”。

屏风在传统绘画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它即是画家可以尽情作画的一种艺术载体,又是可以用来隔绝空间的物体。重屏展现的“画中画”、“屏中屏”让人分不清到底哪里是画、哪里是屏风。重屏成为了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致的代表,增添了神秘感,也模糊了现实世界的空间。

重屏带来的迷幻一如历史,当一场雅集、一场夜宴、一场皇宫中的对弈浓缩成历史上的一个小小的点,一切博弈与暗涌都顷刻在屏风中归于平静。而我们站在从现代回望的角度,似乎能够与之形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视”。这是《重屏》的由来。

雅集的士人相聚在园林,赏玩着竹杖挑起的立轴;皇帝与他的兄弟们在屏风前围坐,切磋着棋艺;明代的官员穿越了时间,凝视观者;城市中的男女行色匆匆,穿梭于重屏之间......一道道“屏”打破了空间的内与外,也模糊了图像、历史和原境之间的界限。   

《忆沙——纪念性公共空间》

城市设计学院 本科

2022年毕业于城市设计学院 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工作室

“作品试图建立个体感受与沙尘这一气候话题的关联。利用北京沙尘的天气视觉上的变化来进行空间设计。”

从极端气候到唤醒行动,重拾人与土地的关系。将沙尘作为叙事工具与手段来构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新连结。探讨生态、气候对于人、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意义。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应该被人们警醒、审慎的对待。作品应该是地域性、生长性的和参与性的。

将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介入到气候中构建个体感受与环境之间的新连结。对沙尘记忆场景进行再现、知觉进行重建,对天气,植物,对沙尘的感受进行可视化,以形成一个沙尘为主题的集体记忆场所。沙尘主题的纪念性公共空间设计在满足自身纪念功能的同时,提高森林公园的空间利用效率,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传递保护环境,珍惜中国人民防治成果的信念。针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公共空间,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创造纪念性公共空间的更多可能性,营造出具有多层次体验感的沙尘纪念性公共空间。放大人们对灾害的感受,纪念中国人民的防治成果来警醒人们审慎对待环境,珍惜每口新鲜空气的来之不易。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透过这些纪念空间,去体会那些即将逝去的珍贵记忆,在人性化设计的今天,纪念空间的使命不再是为了传承历史,更是为了记忆,为了更好的将来而存在。为了让观者有更好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上的回归,以及深刻的沙尘记忆。集体记忆不会完结,它会在未来的现实中得到延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能尺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