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成X都业主信用贷款的政策?

一本书看透信贷:信贷业务全流程深度剖析

◆ 1.1 信贷基本概念

信贷业务包括表内信贷(贷款、贴现、透支等)和表外信贷(票据承兑、保函、信用证),区别在于是否有资金支持还是只是信用支持。

信用风险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流程是尽职调查,信用不足需要增信或风险缓释risk mitigation(保证、质押、抵押、信用保险),愿意承担信用风险是授信,真正承担信用风险是用信,用信方式称为债项facility。

◆ 1.2 信贷机构类型

1. 银行及非银行机构:受银监会监管,包括政策性银行(非营利 利率低)、商业银行(业务全面 同质化)、专业信贷机构(无存款 成本高 专业领域精细)

2. 民间金融:银行体系外,包括小额贷款(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典当、租赁、担保等

3. 商业信用:非金融活动,包括赊销、预付、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目前各行业都有通过商业获客,金融获利的趋势

此外涉及到政府机构(不要依赖政府背书)和市场化中介机构(外包的前提是真正理解风险)

◆ 1.3 银行信贷管理

信贷风险管理早期围绕在每笔业务的控制,后来到集中度管理diversify,现今应更注重金融工具(保险,CDS,证券化)的使用。

信贷管理体系:信贷流程是先授信再用信,经过横向纵向的多部门流转。注重审贷分离避免道德风险。风险条线垂直管理,既保证掌握一线情况又守护独立性。总行分行集中分散交替。信贷流程的优化点在于,用大数据先发现良好目标客户,再精准营销启动信贷流程。

◆ 1.4 信贷产品基础

贷款产品: 1. 流动资金贷款(拿到现金自由支配,通常变为短贷长用)2.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贷款是其中一种,因是重大决策所以风险也很大)

票据融资和贸易融资都是限定贷款用途为一笔交易。

票据融资产品:1. 商业承兑汇票(企业间欠条,但可流通转让;银行只作为托收签票中介,不占用资金也无信用风险;如果银行对商票贴现,则承担发票人的信用风险) 2.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担出票人信用风险,获得对价例如保证金存款,敞口部分增加担保;贴现过程简单便宜因为风险低;银票间可以互换改变面值和期限)

贸易融资产品:相对于票据更注重控制整个贸易流程,但不等于低风险

1. 信用证 letter of credit(买卖双方不信任,银行作为中介;买方在银行存保证金获得信用证,卖方看到证进行备货,货好了给银行货权单据,银行看到后无条件付款,买家补足信用证款项后拿货;注意审查贸易真实性,信用证期限和贸易结算期限匹配)2. 货押融资 pledge financing(保兑仓;借款人质押给银行货物或货权,银行占有并监管,之后授信)3. 保理 factoring(债权人把自己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银行变成新债权人并为其融资)

供应链金融:对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需要整合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数据 1. 银行1+N模式(银行重点在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风险也主要来自核心企业)2. 产融结合(核心企业自己做供应链融资)3. 第三方模式(行业软件商、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参与)

类信贷业务or通道业务: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但经常被滥用后叫停,基本用来规避监管

◆ 2.1 市场与客户

明确客户来源,网点客户可从平时流水分析,主动营销找到实力客户,通过现有客户或政府或同行介绍的,以及主动上门的都要做好审查。在评估客户是否是好客户的时候,要考虑市场竞争因素,好客户往往价格低而有利可图的风险又高,要及时抓住市场机会。

了解客户需求,借款用途要合法合规合理真实,借款原因搞清企业为何缺钱,涉及到是否有能力及时还款。基本不外乎资产增加(存货季节性或长期增长,存货周转效率下降,固定资产重置or扩张,长期股权投资并购),其他负债减少(商业信用应收增长应付减少,债务重构借新还旧),所有者权益减少(股东抽走资本,长期利润率下降)。

◆ 2.2 调查的展开

获取客户信息后要对信息进行验证,需要调查。双方要互相配合,找到合理的调查方式。往往传统银行缺少对某行业的认知和相关数据,依赖抵押物。

设计客户提供的资料清单时尽量少直接要资料,多让客户授权去查询公共信息库。面临的问题有客户不专业(需要指导讲解但不能越俎代庖,辨别不专业是否真实还是有难言之隐),客户太专业(辨别是否被其他银行拒过,或被专业机构指点美化过等),客户不配合(提高效率不折腾客户,耐心解释调整预期,保护客户机密,放低姿态),建立理解信任以达到长期配合合作。

利用第三方信息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上下游企业和竞争对手,媒体)。查询工商部门登记信息,第三方软件识别关联企业;征信系统(注意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借款,贷前放款前贷后都需要查询);涉诉信息。日常多自己开发查询工具。

◆ 2.3 信息验证与分析

调查到信息后还要进行验证,越少人知道的信息越有价值。

尽量多进行实地调查,并且在出发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正面调查(客户陪同)和侧面调查(客户不知情),不要大张旗鼓才能看到真实一面,多听多看少说,旁敲侧击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

从不同的信息来源进行交叉检验,看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小贷微贷有不对称偏差分析法,看客户的各方面状况有没有不合理的匹配。

文书审查包括形式审查paperwork看是否有文书造假,另外有实质审查看文件背后的信息是否真实,使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文字背后的含义。

数据分析有一系列办法,包括本福德定律(首几位出现的数更可能是小一点的数),重复性测试,RSF(最大数和次大数的比率),相关性和趋势分析等,测试数字的真实性。

◆ 2.4 形成调查报告

利益冲突:既然写了调查报告上报审批,就证明希望通过,那么内容就不一定是真实反映。往往出现瞒报漏报谎报,形式上该有的程序都有,但是风险点写的很少很隐晦,靠审查人员自己发现。

制度设计:双人调查(两名人员同时调查,主调查+协助调查),回避关系人授信申请。

◆ 3.1 借款主体问题

借贷关系是民事关系,民事主体包括:

- 自然人(个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户);

- 法人(营利法人-企业法人;非营利法人-社团法人,事业单位,捐助法人;特别法人-机关法人,群众自治性组织法人)注意法人资格在成立变更终止过程的有效性;

- 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专业服务机构)无限责任。

要注意合规和内部风险偏好问题,复杂案例包括融资平台,集团统借统还,借冒名贷款。

◆ 3.2 公司深入分析

公司设立与注销:查询工商登记档案,注销和吊销要走清算流程。

工商登记信息包括:营业执照(名称-注意更名原因;住所-公司法定地址和诉讼管辖地;注册资本-注意抽逃出资;经营范围-一般和许可经营项目);章程(注意对信贷的限制性规定,公司治理水平,阴阳章程问题);公司股东(是否可以担任股东;分为实业投资人,战略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法定代表人(负责签字,不等于法人代表,具有唯一性,不一定是真正负责人)

公司法人制度:公司独立有财产和债务,股东仅对认缴出资额承担责任。诉讼需要否定公司法人人格来证明公司和股东并不独立,银行往往需要股东担保。

公司股权结构:纵向通常是两层,自然人-控股公司-实体公司,便于快速决策,减少上市稀释股权,业务选择剥离,便于转让股权。多层级可以让很少的资本控制较多财产,因为只要每层占到51%就获得了100%控制权,可以让底层公司承担高负债,利润向上转移获得更多分红。横向交叉持股会虚增资本量。股权比例不一定是权力比例,需要做政治分析,注意隐名股东。

公司实际控制人:分析股权链,股权转让继承内斗,分析社会资本网络。

借款人和关联方形成集团客户管理。关联交易往往造成虚假交易,识别客户的关联关系。

集团授信方式分为:整体授信统一使用,单独授信集中控制,整体授信分配额度,适合不同客户形态。

◆ 4.1 认识财务报表

拿到财务报表,先要判断报表的质量,根据以下几点:

企业财务管理状况:看财务部门设置,了解企业规模和财务核算水平(会计出纳-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也注意财务内控水平(岗位分离,定期盘点)

报表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比利润表更容易验证,现金流量表往往是事后需要报送时才在两表基础上编。逆向查账判断真实性,顺向查账判断完整性。

外账和内账:企业有外账(政府统计报表,税务报表,银行报表,小股东报表)和内账(管理账,用于管理层分析),尽量获取内账。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标准,以免对方改报表以顺应要求。

报表局限性: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估计(会计利润不等于老板眼中的利润),会计成本(区别于经济成本更适用商业决策,历史成本非公允价值)。局限性使会计报表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经营状况。

◆ 4.2 财报分析思路

审核资料:完整性(三年一期报表及附注,包含所有经营项目和债务),审计意见(无保留,注意审计质量),一致性(与外部数据一致,勾稽关系一致)

结合经营分析:把握行业共有财务特征和结构,了解客户自身经营业务和战略(包括关联方),找到切入点详细推敲

偿债能力:测算准确净资产水平,评估还款来源和能力。不同信贷业务和不同信贷客户状况都需要调整关注点。

◆ 4.3 资产负债表

资产:重点是确定资产真实,权属清楚,价值充分。关注是否可以作为担保物,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和债务负担,资产的实际控制人。

(1)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是否有质押)+其他货币资金(通常被占用或质押)

(2)应收款项:与收入,资产,收入增速是否匹配;交易对手集中度,账龄,是否关联方;坏账准备金计提;其他应收款占比不应太大,否则疑似被占用

(3)预付款项:与上游供应商关系,采购难度;核算通常比较乱

(4)存货:了解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账务处理方法;实地盘点时注意真实性

(5)长期股权投资:风险较大,要符合外部环境和自身战略;资金来源是否影响自身经营,是否在用贷款投资非主营业务;投资收益是否存在还是利益输送

(6)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是否符合行业特点,是否匹配生产销售规模;折旧计提随意性很大,是否匹配实物新旧程度;自建资产推迟折旧并将费用资本化

(7)无形资产:研究阶段费用资本化;摊销估计

负债:关注完整性,稳定可持续性,偿还紧迫性。

(1)应付账款:与存货一般正相关,关注商业信用和支付能力变化;其他应付款往往有民间融资

(2)预收账款:体现销售状况好,对下游强势;也可能是延迟收入确认或民间借贷

(3)金融负债:是否匹配经营规模,固定资产;是否用短期借款支持长期投资;是否有同业退出或加强抵押;低融资成本通常风险低

(4)隐性负债:公开信息查询(征信看银行负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看抵押质押);外围排查其他可能债权人;权益推算用资产-股东出资-历年未分配利润;看是否有定期利息支付;预计负债(重大不利事件)或有负债(对外担保)表外负债(租赁,合资,资产证券化等,关注附注);明股实债,抽屉协议回购;抵押质押情况,是否有产权证原件;融资痕迹(公章决议,考察来访,保证金,编制报告)

权益:股东投入,资产增值或利润积累

(1)实收资本:约定出资是否到位;权益虚增,即资产虚增或负债虚减;股东抽逃资本,转移资产或增加负债(分红或担保)

(2)资本公积:通常是重估增值,但要分析资本运作的原因

(3)未分配利润:注意利润真实性;太多未分配利润要对分配设限,否则是股东掏空资金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毛利-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1)营业收入:分析收入构成/分布/集中度/关联度,时间序列与历史相比,横向与同业相比,与企业资产规模相比;重大交易详细查证;造假包括提前确认和虚构收入;重点关注现金收入作为可靠还款来源,可要求一定销售收入归行率

(2)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及成本内部结构,固定和变动成本比例,判断贷款项目是否合理

(3)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金额占比对比同期和同业,企业在成熟期应该控制成本费用

(4)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账面原值-累计折旧-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减值一经确认不能之后转回,除非被处置。减值也影响折旧。

(5)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金融资产账面p&l,分析时应该剔除

(6)投资收益:对外投资回报包括股利和利息。判断投资资产盈利能力,结合收益现金流判断真假

(7)营业外收支:包括政府补贴,非流动资产处置gain/loss,非货币性资产互换,债务重组(债权人loss债务人gain)。偶然性,分析应该剔除

分析利润表:净利润(要么增加资产要么减少负债,看增加的资产流动性判断利润质量),息税前利润 EBIT (EBIT/interest=interest coverage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大于1),EBITDA (负债/EBITDA,不计提折旧摊销的最大偿债能力,小于6),要有管理层视角。

◆ 4.5 现金流量表

(1)经营活动现金流:更能反映真实经营成果和营业利润质量。最好是减掉当期非现金损耗成本之后经营现金流仍为0

(2)投资活动现金流:小于零,投资活动挤占经营现金流或需要额外融资或拖延还债;大于零,看是投资收益还是收回投资还是变卖资产

(3)筹资活动现金流:关注筹资动机。

三类现金流组合分析,结合企业发展阶段。现金流往往造假严重。

◆ 4.6 财务指标分析

短期贷款关注流动性,长期关注资产负债率和盈利指标。越高级指标因为包含太多项目,准确性越差。

毛利率:正的毛利代表商业模式可持续,在此基础上加强管理提升效率。毛利率通常由市场决定,但企业可以决定周转率,不能两个都低。分析时从行业到企业,分析行业龙头企业和竞争格局,判断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趋势问题。

资产负债率:debt/asset 判断长期偿债能力,可观察股东抽逃资金状况。但注意隐性债务,清算时需优先清偿的清算费用/抵押/税金,资产价值和变现能力。负债有杠杆效应,提高投资投资回报,但经济下行应该去杠杆。

异常分析:重点是关联交易

◆ 4.7 个人财务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每月支出,应大于3即满足三个月正常开支

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应小于50%

负债收入比=本期到期负债/本期收入,应小于1/3

◆ 第5章 经营管理分析

结合财务报表分析,理解企业产供销流程,所处行业市场环境,驱动财务指标的实体力量。

站在管理者角度,不只是听对方介绍成绩亮点,但不要当面评论。

建立分析框架:行业层面-细分行业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外部因素(PEST),上下游产业链,地位和核心价值(价值链,波特五力),与行业龙头比较分析竞争地位;企业层面-企业业务流程和内部运行效率,组织架构内控考核和管理水平,竞争战略(SWOT);思考用框架但是报告不是罗列框架而没实质性内容。

◆ 5.2 行业层面的分析

银行的行业信贷政策分为:积极介入,适度介入,审慎介入,控制压缩。

行业归类:根据统计局/证监会/GICS的分类标准。跨行业经营通常比较困难,更喜欢主营业务突出的。

行业分析:分析方法有自上而下(宏观-行业),自下而上(身边个性化事件对行业影响),抓行业龙头。

(1)宏观环境:PEST框架,宏观经济政策对行业影响不同,产业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行业协会信息

(2)行业周期性:宏观经济周期影响(强周期/弱周期行业,正相关/负相关行业),行业生命周期(初创成长成熟衰退,关注成长后期和成熟前期,衰退是指出现替代品而行业消失),行业景气周期(供给需求带来短期波动,复苏景气过热衰退)

(3)行业上下游:行业间互相影响,需要价值链分析和行业风险传导分析(重点是=关注上游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降低)

行业信息情报:市面上多为卖方研究比较肤浅和积极,注意数据来源,找到行业资深人士了解推测情报。

◆ 5.3 企业的基本面

企业历史:了解创业初衷即核心优势(技术,社会关系,商机,家族);判断企业生命周期发展阶段;摸清资产积累过程(判断隐性负债)

管理情况:组织架构(管理层级,管理半径--科层制or扁平化);管理团队和员工的稳定性;企业文化,薪酬和考核激励

◆ 5.4 企业的业务循环

采购:采购计划安排(预测市场变化趋势,不合理则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供应商选择(建立科学评估准入制度,不当则物资质量和价格不利,舞弊欺诈);采购合同;采购验收和付款审核

生产:产能(最大生产能力,产能利用率至少70%,关系到规模经济)和外协能力;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注意技术更新产品升级);生产条件(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环保,安全生产)

销售:定义细分市场,估算市场规模(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判断市场份额;产品的生命周期,质量和性能及性价比;定价策略和价格波动(主要是原材料价格和市场竞争,最好价格稳定,还有转移价格波动的能力);销售模式(直销经销代理)和数据,客户群体和分布情况及稳定性

◆ 5.5 商业模式分析

盈利模式:如何将资源变现。往往不会轻易示人,关注非表面的行业和本质赢利点,最好盈利模式清晰。

核心竞争力: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也是潜在风险点。关注股东资源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即商业眼光。

◆ 6.1 项目贷款管理

银行主动权随资金投入而减弱,所以需要严格准入控制,从银行的利益出发制定标准评估项目

◆ 6.2 项目背景分析

分析评估项目的理由和投资意向,包括:所属行业分析,股东企业历史和现发展阶段战略,利益相关者分析(重点是政府政策,避免羊群效应)

◆ 6.3 项目合规性分析

政府对项目立项的三种管理方式:审批(不一定批不批,for政府投资项目),核准(符合条件规章就批,for非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备案(都允许但需让政府知晓情况。for企业其他项目)。政府趋势是简放政权,把责任和风险留给市场。拿到批准也要注意是否违规or越权审批。

举例房地产开发,需五证齐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土部门核定土地用途和用地界线,不是非法用地,需注意规划后期修改),国有土地使用证(国土部门证明土地权属),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部门要求,不是违章建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委允许工程施工,不是违法施工),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房管部门允许销售)

◆ 6.4 项目财务分析

项目风险:主要风险点有合规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风控措施包括(1)最低资本金比例和符合项目实际进度的已投资额,贷款还清前投资人不得撤资或分红(2)按项目实际进度需求放款防止挪用(3)发起人提供资金缺口担保,项目资产或预期收益作为贷款担保,项目发起人公司股权做质押担保(4)完工保证金担保和履约保函保障完工(5)通过结算网络控制还款来源

项目总投资是费用总和,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注意是否合规,费用估算是否准确齐全,投资构成是否合理。流动资金是维持项目日常生产经营的周转资金,可用扩大指标估算(对比同类或以往项目)和分项详细估算(现金+应收+存货-应付-预付)。

资金来源:需要有项目资本金制度,确定投资者认缴的权益类资金,降低债权风险。除银行外其他负债类资金要确认落实和注意限制性条款,尤其是民间借贷。

项目效益评估:预估收入(假设以产定销=生产能力x生产负荷%),成本费用(固定和可变,折旧摊销),利润;计算借款偿还期,利息备付率interest coverage,偿债备付率debt coverage,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收期payback;不确定性分析确认敏感度,检测抗风险能力;

◆ 7.1 担保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主要是担保法(物保人保)和物权法(物保)。

主要担保形式有保证(人保),抵押(所有权不转移的物保)和质押(所有权转移的物保)。人保风险无限,名下所有资产都可被处置,但要在保证责任期间由债权人发起,否则保证人免责。

担保人包括提供抵押物、质押物及保证的人。有些不能成为担保人,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物保也要注意物主信用和对外担保资格。

担保物权(即抵押质押)具有优先性,设立在前的优先。但债券具有平等性,与先来后到无关。担保物分为不动产(土地及建筑物),动产(交通工具,存货和生产设备),权利(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应收账款)。不动产权属看登记,动产权属看交付占有,银行要善意取得需做足调查,无重大过失,尽量避开实际与登记分离的担保物。银行设立担保物权要经过公示程序,不动产要登记,动产要交付,注意善意(即主观不知情抵押)第三人的利益;动产要增强公示力如贴标签,但也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一些权利优于担保物权,包括政府利益、建设工程款、公民居住权、租赁优先权、生命权、破产案件受限。

◆ 7.2 担保设计实务

主动为客户设计担保方案:寻找可担保资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连带责任保证,外部担保最好与借款人经营风险不相关(信贷悖论)。

分析担保人动机:互相担保(注意筛查庞大担保圈),关联担保(最好集团统一授信),为上下游担保(注意风险的行业集中度),自担自用(担保人可能就是实际用款人),资产转移(侵害小股东利益),其他关系(胁迫欺诈担保可以撤销)

担保选择:担保人最好是尽量熟悉的存量的本地的稳定的客户,担保物会由贷款创造。人保短暂过渡,最终转为物保。担保物尽量易变现,抵质押率LTV正是反映担保物处置的损耗,也要计算处置过程耗费的人力精力。

担保的意义:风险控制在于找到借款人忌惮什么,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不要加重企业负担。有优先权的担保(经登记)>无优先权的担保(未登记)>无效担保(对银行价值不高但是占上这个防止过度融资)>信用放款>有害担保

◆ 7.3 主要担保类型

专业担保公司保证:融资担保公司,受人民银行、经信委、金融办监管。倾向政府部门或大型国企出资的担保公司+担保保证金,并且仍要进行贷后管理。注意担保公司风险集中度,代偿资金资本实力,风险管理水平。

一般公司保证:类似借款人调查但能获取资料更少,需要确定授信额度。关注持续保持保证的能力,失信成本,保证人对借款人了解程度和对贷款的态度。公司的担保最好取得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通过董事会or股东会的担保决议,注意保存证据。

自然人保证:同时争取自然人资产作为物保,用道德约束,防止法人制度滥用。

房地产抵押:住房要权属清晰,无隐性债务,无瑕疵暗伤,要查阅房产全部档案,现场调查,价值评估(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商业房地产考察地段和配套,估值(市场法、收益法);工业房地产关注企业拖欠工程款,估值(成本法),三种房地产抵押率依次降低;土地抵押考虑住宅、商业、商住用地,其次工业用地,其他都慎重;在建工程通常权属纷争大,估值用假设开发法

汽车等动产抵质押:权属调查(交付占有和登记),同一动产可以有多个抵押权一个质押权还有留置权;汽车贬值快过房地产,且有移动性不好把控,风险高。

共同担保:多个担保方式,人保+物保是混合共同担保。一般保证有先诉抗辩权(要求处置别人的保证),连带保证没有。保证和自物保并存,先处置自物保,如果银行放弃则保证人免责。最好同时起诉债务人和所有担保人,免于不公平。

◆ 8.1 信贷风险评价

还款能力:分析还款来源 - 第一来源是企业活动现金流(经营+筹资+投资),第二还款来源是处置抵质押物和担保方代偿;控制还款来源,如要求设立结算账户来回收贷款等手段。

还款意愿:注意借款人欠债还钱概念,避免被亲密拉拢;寻找违约成本高的借款人(社会关系,经营商誉),增加违约成本包括增加担保措施和违约后惩戒措施;主要还是贷前评估。

信用评级: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违约概率PD x 违约损失率LGD x 风险敞口。一个客户有一个主体评级和多个债项评级,低主体评级客户只能做高债项评级业务。多掌握历史违约数据和客户多维度(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同时关注外部评级。

◆ 8.2 授信方案制订

授信额度:敞口额度=总额度-保证金和银行存单&国债质押金额;循环额度(还款后可以再使用已释放的额度)和非循环额度。根据资产负债比例,经营风险(息税前利润波动性),客户真实信贷需求和资金缺口,客户偿还能力和担保措施,银行内部授信组合政策和监管法规政策。每个债项具体确定,固定资产贷款看项目评估,流动资金贷款测算营运资本和周转率,对不同科目分项估算。

授信期限:授信期限看企业基本面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时限,用信期限匹配企业实际用款需求。期限越长风险越大,要与经营周期(固定资产贷款期限短于周转期,流动资金贷款约等于现金周期),客户信用等级(信用好的放中长期),担保物周转期相匹配。

选择信贷产品:选择风控成熟,收益稳定的产品(低风险的是票据贴现和贸易融资),选择风险调整后收益高的产品(国内信用证资本消耗低于银行承兑汇票)。考虑企业业务循环特点,行业特征,与上下游结算方式,客户关系,产业链。

用款方式:一次性支用,分批支用,循环支用。主要匹配借款用途。

信贷产品定价:包括利率和费率,成本导向定价(资金成本+经营成本+信用风险成本+资本成本)确定底线,再参考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综合定价。信用风险成本除了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还有非预期损失即uncertainty还有偶然损失。资本成本包括经济资本(for非预期损失)和监管资本(for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资本是用资本充足率x权重(交易对手和业务)x风险敞口,表外业务多乘一个转换系数转为表内资产。

综合收益:利息收入+负债业务效益(吸收到存款,关注存贷比和贷款归行率)+中间业务收益(提倡)+关联效益+社会效益

◆ 8.3 信贷审查审批

审查人员在权限内再审查授信用信,持续监测分析行业,对个别项目回访调研,对下级行答疑培训。主要是书面审查,尽量减少实地核查与客户接触。贷前调查合规性审查内容包括:前期调查程序符合规定,贷前调查资料完整真实有效,调查报告完整、一致、全面揭示风险、调查意见结论明确,不过关的要求补充调查或补充资料。对客户实质性审查更精炼,侧重风险点和风控措施。形成审查报告和审查意见(同意或不同意),对于不明确的要求补充调查,设定限制性条款和贷后管理要求,提请贷审会审议。

贷审会是信贷业务最高决策机构,主管信贷的副行长是主任委员。通常决策时间短,而且其他因素影响独立性,保存会议记录为了责任追究。

最终审批更多是权限的体现,行长有一票否决权,上级行审批下级行。审批结论分为同意,否决(做好后续沟通)和续议(补充材料后续议一次)。最好是风险前置,进行预审控制市场准入客户准入。

信贷合同包括授信协议,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银行通常会设置大量保护条款(加速到期、交叉违约)而且大部分是格式条款(只能选择签或不签),需要提请借款人注意免责条款。非格式合同要经过多部门共同拟定(for大客户或高风险客户)。

合同要有效力,要满足条件:合同当事人是民事主体,和行为能力相适应,意思表示真实。重大误解和欺诈胁迫情况下合同可撤销,违法违反公序良俗和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合同无效。有效的合同出现违约则要承担责任,但如果银行也有过错则要承担部分损失,注意保留有力证据。

合同签订既要合法合规也要注意客户体验,尽量一次性办完不要折腾客户。注意签订的对象,签署(签名)签章(签名+盖公章or按手印),留下签署过程影像资料。

需要办理登记公证(强制执行公证),交接抵质押物和权利凭证,对押品办理保险。

放款是最后一道关口,原则是独立审核,完全满足条件才能放款,有例外可以额外申请。关注客户最新情况,和抵押物实时情况。

审核内容包括法律文书(基础资料+借款合同+担保手续资料)和佐证材料(贸易采购合同和发票,资本金同比例到位)

放款影响性因素包括流动性管理(存贷比,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例,央行宏观审慎监管MPA),资本充足率,民生金融(小微 涉农)考核,银行内部考核。

需要实贷实付,按照项目进度和有效贷款需求逐渐放款;提倡受托支付,即不通过借款人账户,银行直接打给借款人交易对手,加强贷款用途控制。

◆ 10.1 贷后管理概论

贷后管理要相对独立,随机检查;需要差异化和有侧重点,有可操作性;用监测信息提升日后贷前风险判断的能力。

◆ 10.2 风险识别与应对

贷后检查:包括贷款用途检查(发放后15日内),企业资产检查,账户监测(销售收入归行率,资金流向等),财务报表分析。

监测预警:通常运用预警模型持续监测,分为系统性/个案,紧急/普通,注意风险预警信号的准确度。

借款人风险 - 调整授信方案,即授信总量、信贷产品种类、用信期限、定价(利率,罚息,结算存款量等);调整贷后管理方式,即调整检查重点,对客户资金封闭式管理,派驻信贷人员;必要时考虑信贷退出,最好在企业成熟期和衰退期临界点退出或在其他投资人进入时退出。

担保风险 - 抵押物及时行使权利,妥善保管,关注价值波动;保证人及时评估担保能力变动,可减少保证额度或更换保证人

◆ 10.3 贷款风险分类

贷款至少分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合称不良贷款。

分类方法:(1)逾期期限:本金或利息逾期,至少是关注类,超过90天通常变次级,实务中用脱期法(逾期天数x担保方式);(2)合规因素:改变贷款用途,借款人其他债务已经不良,财务困难下的债务重组(借新还旧,减免本金利息罚息,展期等);(3)还款可能性: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关注借款人态度及转变)

分类结果:分类准确性用分类偏离度判断,不要仅依赖逾期与否、客户信用评级、第二还款来源,或忽略货币时间价值。不良贷款会移交专门部门管理,所以有掩盖的动机。不良贷款余额只是某时间点,需要看一定时期内不良累计发生额,有的银行不良出现得快核销也快;不良率也是和总贷款余额相比,贷款放得够快,不良率可能走低。不良处置包括用利润核销,现金清收和重组转让,作假手段多样。贷款迁徙率可以衡量贷款一定期间内风险变化程度,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低风险低收益,但迁徙率波动大说明风控有问题;正常贷款迁徙率(正常变不良)可作为PD

◆ 10.4 拨备计提与核销

拨备provision=贷款损失准备金+利润中计提的一般准备金

各监管文件存在不一致,例如银监会希望多计提拨备降低风险,税务部门希望少计提确保税源,需各方博弈,准备金计提有顺周期效应,现在考虑采取动态计提,在经济好时多计提。

核销write off,同时消掉不良贷款和贷款损失准备,但其实账销案存,不能对外泄露。

正常回收程序:通知客户,账务处理,退还抵质押物,结清信息录入和出具证明。

但其实贷款收回后还会再投放给优质客户,更重要的是如何经营客户。

客户提前还款:虽然降低信用风险但是转嫁了利率风险,并且失去利息收入赔了前期调查费用,还可能改变信贷组合现金流,需要在合同中约定提前还款条件。优质客户终结信贷关系要提供更完整的金融服务。

银行提前收贷:客户出现风险后加速到期,容易干扰企业经营,给其他债权人带来恐慌,个别清偿可撤销。

◆ 11.3 展期与借新还旧

展期:期限有规定(短期不超过原期限,中期不超过原来一半,长期不超过3年)。借款人有能力还的不给展期,经营不可逆恶化的也不该展期,只有暂时流动性问题可考虑展期。需要有担保,且重新评估原担保人能力资格,物保考虑好重新办手续会不会影响优先顺位。

借新还旧:原因包括期限不匹配,产品置换,保全资产,掩盖不良。人保写明借款目的是偿还旧贷款,物保考虑重新办手续的问题。

常规催收:先非现场手段再现场,联系人按社会资本圈由近及远,判断还款能力和意愿,没能力的不浪费经历,有钱不还的找到弱点。催收行为可以中断诉讼时效(3年),所以要积极催收。

清收调查:风险管理部门专业处理高难度逾期贷款。重点是找到财产线索,构建借款人新的资产负债表,找到资产保全(查封扣押冻结)和行使代位权(对债务人的债务人直接追偿);排除虚构负债(撤销不合理低价转移资产),找到和银行争夺资产的利益主体;找股东抽逃资金和可疑关联交易等。找其他相关责任人有财产的进行针对性诉讼。

清收方案:(1)贷款重组(包括展期和借新还旧),目的是降低风险,不是掩盖不良;(2)担保代偿,申请对保证人采取财产保全,处置抵质押物(折价拍卖变卖);(3)以物抵债,由于资产难以变卖,但银行接手会带来很多麻烦;(4)委托转让,把催收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存在道德风险,把好清收的利益还拿走一块,或把不良贷款打包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但可能用资产管理公司逃废债;(5)司法清收,普通民事诉讼先立案,然后财产保全,再法院审判,最后强制执行。但最终还是要找到财产控制财产,诉讼才有意义,主要还是通过诉讼来促使借款人谈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办理临时贷款要求借款人信用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