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加盟如适间的“果因子”产品?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2016年度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简介

CIMMYT玉米资源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我国玉米产量提高的首要限制因素,提高品种抗逆性与品质改良是我国玉米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资源扩增玉米种质基础已成为国内外玉米研究的重要方向。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拥有近3万份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玉米种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的重要资源。

本项目建立了高赖氨酸和高维A多基因聚合体系,将玉米中维生素A的合成理论应用于玉米育种中,实现了优质蛋白和高维A两个性状的同时改良,在应用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创新;育成了优质蛋白玉米品种“云优167”和高维A品种“云瑞506”,其中“云瑞506”的维A含量超过国际生物强化(HarvestPlus)项目的目标,在高维A育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在高抗灰斑病热带玉米自交系中定位到两个新的抗灰斑病QTL。结合多种病害的表型鉴定方法,建立了多抗育种技术体系;研发了芯片数据处理软件GEB并用于耐低氮分析,结合耐低氮鉴定指标研究,建立了玉米耐低氮育种体系,为云南玉米育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技术支撑。

明确了NDVI和叶片衰老度等重要耐旱鉴定指标,建立了玉米耐旱育种体系,育成品种“云瑞47”创下低纬高原严重干旱条件下百亩平均905千克的高产记录,在耐旱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研究热带玉米种质在不同生态区导入的比例,建立了玉米种质创新体系,创制了大量新种质,其遗传多样性丰富、抗性强,成为我国玉米种质基础扩增的重要遗传材料;研究成果多次被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生物强化及新闻报道,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Bioinformatics等SCI刊物,出版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植物新品种权4项;获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友谊奖”2项,云南省政府颁发的“彩云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奖1项,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颁发的最佳合作单位奖1项,团队获2015年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奖。

年,项目育成的14个优良杂交玉米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404.0万亩,平均每年为社会增加万元的经济效益,年纯收益为70.12,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了整个云南玉米产业的发展。

经成果鉴定委员会鉴定,项目利用CIMMYT热带亚热带玉米资源,在种质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耐旱、抗病、品质改良等关键育种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果创新性突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项目类别: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项目“玉米抗穗粒腐病基因的分子鉴定与种质创新研究”();亚洲玉米协作网(AMNET)项目“提高东南亚干旱频发地区的玉米产量”;联邦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项目“提高南亚和东非的玉米抗旱精确表型鉴定研究”等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曲靖市农业科学院,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

完成人员:番兴明、李勇成、刘丽、胡明成、陈洪梅、朱汉勇、陈怀军、张晓梅、谭静、张培高、胡美静

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国审“云麦53”的选育及应用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云南占了2/3的山地、旱地以及立体气候限制了小麦生产。项目组针对云南小麦生产长期缺乏抗性强、产量高、大面积推广的突破性品种,利用多年创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优异高代材料与云南生产上丰产性好、抗性强的品种进行杂交,并采用异地穿梭育种及多年多点定向鉴定等技术,历经20余年选育出聚合了高产抗病广适综合性状十分突出的小麦新品种“云麦53”,分别于2008年、2009年通过云南省、国家品种审定,应用以来表现出突出优良特性:

1.产量高。在云南省与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较显著的产量优势;在生产中,无论高海拔的藏区还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平均增产在38~52千克/亩;高产创建中多年多点百亩连片获得500千克/亩以上的产量;2012年经部级验收单产724.5千克/亩创下我国冬播春性小麦品种最高单产记录,2015年再破单产700千克。

2.抗性好。生产上表现出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有较好的抗性;云南省区试苗期与成株期抗条锈鉴定全生育期免疫;国家区试抗性鉴定条锈病高抗、白粉病免疫、慢秆锈病、慢叶锈病;苗期抗条锈基因及抗白粉病基因推导研究表明“云麦53”携带抗病基因;经中科院作物所条锈病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定位研究表明“云麦53”抗条锈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抗病基因。

3.适应性广。是云南省唯一通过国审的小麦新品种,也是云南省三大粮食作物至今通过国审的3个品种之一,是云南省唯一在长江以北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多年入选云南省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为云南省田麦区试对照品种。目前跨省在四川、贵州、重庆、湖北襄樊等区域种植,也走出国门在缅甸、老挝示范种植。云南省内各州(市)均有种植,尤其是边远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石漠化地区与藏区,种植适宜区海拔从900米至3190米。

4.推广应用成效突出。近3年来在云南省内种植面积连续超过100万亩,成为云南单一品种、单年度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的少数粮食品种之一。年在省内外累计推广405.52万亩,新增产粮食1.74亿千克,新增产值4.04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项目组发表相关论文和专著22篇(部)(其中SCI论文1篇,主编专著2部);获植物新品种权1项,授权专利2项,制定地方标准4项,省内多家育种单位作为资源材料在育种中加以创新利用。“云麦53”的选育和应用为云南高原粮仓、贫困地区解决温饱、边疆稳定做出重要贡献。成果专家组鉴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在聚合和穿梭育种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提高了云南小麦的育种水平,大力促进云南小麦的逆境发展”。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95A1-3)、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农村与社会发展)项目“优质高产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开发示范”(2001NG18)、云南省科技厅农村与社会发展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优质专用高产多抗麦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2006NG10)、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优质高产多抗麦类新品种选育”(2010BB05)、云南省科技厅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项目“优质高产多抗麦类新品种选育”()等5项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普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市农业技术综合推广中心、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文山州农业科学院

完成人员:于亚雄、施立安、王志伟、程加省、杨金华、黄锦、和立宣、

杨俊华、杨兆才、吉勇、李明菊

入侵性杂草薇甘菊扩散的应急防控技术

(获2016年度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薇甘菊是全球最具有入侵性和危害性的恶性杂草之一,由于较强生态适应性、表型可塑性和繁殖高效性,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防控其扩散暴发的理想手段。20世纪60年代入侵印尼后,迅速波及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各类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植被生态系统,广泛生长于林地、农田、果园,荒地,以及公路、湖泊、河流、沟渠和池塘边缘等多种生境。云南省的热带、亚热带适生区,包括德宏、临沧、保山、红河、文山、普洱和西双版纳等地均为其适生区和潜在扩散区,如不及时发现和及早防控,其后果不可估量。

项目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长期开展薇甘菊在农田、林地和果园等11种入侵生境的表型可塑性科学观测结果,制定并获得颁布实施《薇甘菊监测及评估技术规程》(DB53/T636- 2014)和《云南省薇甘菊综合防治技术标准》(DB53/T635-2014)。构建出薇甘菊在异质生境的扩散风险与预测分析模型,可以为防控该入侵性在不同生境的发生危害提供决策和资源配置。薇甘菊在不同生境的入侵扩展预测模型,正确预测薇甘菊扩散点占83.8%,正确预测其未扩散点占81.4%。而误诊率(实际未扩散而模拟为扩散点的情况)和漏诊率(实际扩散而模拟为未扩散到的情况)分别为16.2%和18.6%,整体准确度为82.6%,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该技术模型与果内外大尺度生态预测模型相比,能够更加准确预测其在不同生境类型下的入侵与扩散风险,对生态复杂条件下入侵扩散预警具有明显的优势。

项目进根据薇甘菊在不同生境下的入侵危害特点,发明适用于不同生境的物

理防治、替代控制和除草剂应用的应急防治技术。主要申请与获得的知识产权包括:(1)利用薇甘菊的补偿水平差异进行物理防治的技术(出版专著);(2)一种利用替代控制结合除草剂应用防治薇甘菊的方法;(3)一套提高红薯替代控制薇甘菊效果的肥料及其应用;(4)氟草烟与莠灭净混用防治薇甘菊的方法;(5)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含有氟草烟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发明技术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防治效果、选择性和安全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满足了因地制宜、科学防控的生产实际需求。

项目研究所取得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已出版专著《薇甘菊在云南省的入侵危害及其防控制》,颁布薇甘菊监测和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2项云南省地方标准,申报国家技术发明专利4项(获得授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4篇。国际国内联机检索,物理防治、经济作物的替代控制和选择性除草剂等方面均未发现本项目外的同类报道。经过专家组鉴定,总体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在替代控制结合除草剂应用防治薇甘菊技术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入侵性杂草薇甘菊扩散的应急防控技术,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年,通过运用薇甘菊扩散的风险评估和预测预报技术,减少了监测人员1186人次,节省了预警监测的成本达到1.03亿元;预警监测新发现了104个入侵生境;经过应急防控,根除98个薇甘菊发生点;3年应急防治薇甘菊的减灾面积达到32.97万亩次;控制了薇甘菊向周边适生境扩散,防灾面积累计190.26万亩次。经济效益合计15.55亿元人民币。技术成果显著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防控生物入侵的科学技术,对维护我国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项目类别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薇甘菊扩散机制及其预警"、云南省农业财政专项"云南省薇甘菊防治与预警监测云财农[2013]17号"、农业部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有害生物合作监测与防控"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德宏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临沧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西双版纳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完成人员张付斗,申时才,徐高峰,木霖,岳英,张国云,杨明彬

低耗高效植物组培工程化关键技术构建及应用

获2016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花卉园艺业是我省高原特色优势产业,种业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组织培养是无性繁殖植物极为重要的繁殖手段,但传统组培存在环境控制难度大、光能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率高等技术瓶颈,制约了良种繁育和新优种质创制效率。为此,在国家及省5个项目支持下,联合5家单位协同创新,历经7年,获得系列创新成果。

1、构建了以高渗保存为核心的种质离体缓慢生长保存技术体系,建成花卉园艺植物规模化种质离体保存中心,为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提供丰富核心种质。

建立了以培养基高渗保存为核心的种质离体缓慢生长保存技术体系,离体保存17种花卉园艺植物不同基因型1565份,保存种类和数量居全国首位。保种继代周期由传统的60-70天延长到105-125天,解决了种质保存难和种性退化等技术难题。

2、集成创新了低耗高效组培环境智能精准调控技术,解决了组培环境控制复杂技术问题,大幅提升了组培效率,建成年产能达5000万株智能组培工厂。

(1)发明了温、光、水、肥四合一传感器、物联网智能监控装置、自动分段器的远程状态监测方法等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并与FFU循环净化系统和LED模组耦合集成,形成了组培环境智能精准调控技术,使培养室洁净度达20万级,接种室洁净度达1万级,污染率由传统组培室的5-7%降低到1%以下。

(2)研发集成了蓝莓、石斛、非洲菊等花卉园艺植物不同组培发育阶段LED光谱配方并规模化应用。光利用率达90%以上,光源节能60%以上,缩短组培周期15-20天,组培苗一级品率由65%提高到95%以上。

3、创建了单倍体种质组培创制和无性系组培扩繁技术体系,突破了中华桫椤等代表性特色及珍稀植物高效组培繁殖技术,加快了种质创制及资源发掘利用。

(1)创建了单倍体种质组培创制和无性系扩繁技术体系,获得不同基因型单倍体31个,DH系20个,石斛种间杂交组合后代20个,创制高产、复色、耐低温等新种质32个,获非洲菊和卷柏新品种授权6个。

(2)突破了稀有孑遗树种北美红杉瓶外扦插生根、珍稀树种肥荚离体诱导和珍稀濒危蕨中华桫椤绿色球状体组培技术;创新形成高山羊齿、红树莓、苦参等特色植物低耗高效组培专利技术。增殖倍数达3.9~9.3倍,组培苗移栽成活率85%-100%。

获专利授权14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3件;获新品种授权6个,发表论文11篇,重点新产品认定3个,颁布地方标准1项。成果在国内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国家规模化应用,近三年来,新增销售额14.3亿元,新增利润3.17亿元。15家应用单位新增销售额10.2亿元,新增利润2.41亿元。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结论为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类别:云南切花新品种种苗(球)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云发改农经〔2008〕1461号)和花卉低耗高效组培繁育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002)等5个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煜辉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李绅崇,杨春梅,王继华,屈云慧,李宏,单芹丽,阮继伟,吴丽芳,余蓉培

优质香米新品种云粳26号、云粳29号的选育及应用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确保粮食安全,满足市场对优质大米的需求,本项目针对高原粳稻区缺乏可大面积生产应用的香米品种、软米品种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了香米、软米新品种选育的相关研究。一是采用杂交、回交和多性状聚合的方式,创制了2100多份优质香米、香软米新种质和骨干亲本应用于育种计划并为同行广泛引用,为提升高原优质稻育种水平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二是在项目组原创的粳稻“四特性”鉴定技术基础上,建立了优质香软米粳稻品种选育“六特性”鉴定育种技术体系,配合异地异季穿梭育种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高原粳稻优香软米育种的效率。三是育成的香米新品种具有里程碑意义。云粳26仅在云南省内年度种植面积近百万亩,是高原稻区面积最大的香米品种、最早熟的粳稻品种和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品种,是首个入选“农业部主导品种”的高原粳稻品种,也是省区试对照品种。云粳29号是高原稻区种植面积最大香软米品种,创造了百亩连片平均亩产958.9千克的香软米品种世界高产纪录,是首个获得全国“优质食味粳米”称号的高原粳稻品种,高原粳稻香软米品种创新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良种良法配套促示范推广。云粳26号、云粳29号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经推广应用501.2万亩,增产稻谷1.5亿千克。其中年仅在云南省内推广323.91万亩,新增稻谷1.2亿千克,新增产值9.4亿元(新增稻谷产值4.2亿元+优质优价5.2亿元)。

发表相关论文8篇,获植物新品种权2个,申报发明专利1项。4名项目组成员获得了国家和省级人才称号;研究团队被授予“云南省常规稻育种创新团队”,是云南省内唯一获得省级认定的稻作创新团队。

项 目 类别: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粳稻优质高产耐寒抗病育种及示范”(项目编号2006NG04)、“云南常规水稻新品种选育”(项目编号2010BB02)和科技部863项目“云南水稻抗旱高产分子聚合育种”(项目编号)。

完 成 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溪市红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曲靖市麒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剑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完 成 人员:戴陆园,苏振喜,赵国珍,朱振华,袁平荣,世荣,邹茜,寇姝燕,滕玉芬

甘蔗种苗传播病害病原检测与分子鉴定

(获2016年度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项目针对甘蔗种苗传播病害诊断检测基础薄弱、主要病害病原种类株系(小种)不等关键问题,以严重为害甘蔗生产的黑穗病、宿根矮化病、病毒病、白叶病等种苗传播病害为研究对象,研究建立基于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鉴定明确监测病害病原种类株系(小种), 历经12年协同攻关,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及重要科学发现:

1、系统建立了甘蔗黑穗病、宿根矮化病(RSD)、白条病、赤条病、花叶病、黄叶病、杆状病毒病、斐济病和白叶病9种种苗传播病害11种病原分子快速检测技术,为甘蔗种苗传播病害精准有效诊断与防控脱毒种苗检测及引种检疫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2、研究探明了甘蔗黑穗病宿根矮化病、病毒病、白叶病等种苗传播病害病原种类及主要株系(小种)及遗传多样性,对甘蔗条纹花叶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不同株系比较分析,明确了重点监测病原目标基因,给抗病育种科学有效防控种苗传播病害奠定了重要基础。3、首次检测报道了条纹花叶病毒、白叶病植原体、高粱坚孢堆黑粉菌,为监测预警和有效防控新危险性种传病害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4、检测报道了SrMV的1个强致病性新分离物HH-1;研究明确了RSD病菌致病性及分布流行特点揭示了不同品种RSD感染状况5、研究形成了甘蔗种传病害(RSD)种苗检测技术,制定颁布了标准化技术规程。6、在《Plant Protection》、《植物病理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2篇(SCI8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制定颁布云南省地方标准1个。

成果获得系列重要科学发现,创新性突出,实用性强为甘蔗种苗传播病害精准有效诊断科学有效防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奠定了重要基础,具有广泛推广应用前景。总体技术水平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类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0-2-2)、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项目(2006NG20)、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2010OP14)等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完成人员:黄应昆、李文凤、王晓燕、卢文洁

甘蔗水肥轻简生产技术创新

(获2016年度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甘蔗是云南的传统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云南甘蔗面积超过450万亩,甘蔗种植面积和甘蔗产量位居全国第二,2015/16年榨季我省食糖产量191.04万吨,产量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22%,云南蔗糖产业对中国的食糖供给安全作用巨大。

蔗糖产业是云南重要的区域性经济支柱产业。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蔗区冬春低温、少雨干旱,致使甘蔗萌发率低,出苗少,严重影响了甘蔗产量和糖分;在甘蔗养分管理上,传统的甘蔗施肥花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施肥效益低,严重影响了甘蔗生产的效益。

2006年以来,在“国家甘蔗产业体系西南区栽培岗位科学家专项”和云南省科技计划“云南甘蔗抗旱新品种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等项目支持下,项目组根据甘蔗轻简高效的科技需要,从水、肥两个关键环节入手,系统研究了低纬高原蔗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和光温条件,甘蔗全生育期营养需求规律及蔗区土壤养分状况,农艺与工艺相结合,发明了甘蔗降解除草地膜及全膜覆盖轻简保水栽培技术,甘蔗缓释肥及一次性施肥轻简养分管理技术,在甘蔗轻简科技的关键领域环节,取得了重大的发明成果,解决了轻简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以降解除草地膜全膜覆盖和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相结合的甘蔗水肥轻简生产技术,引领了我国甘蔗轻简生产技术的发展。

通过技术攻关,获得了一批关键的发明专利,一种农用地表覆盖除草降解地膜生产方法(ZL.3),一种甘蔗专用耐氧化长效地膜(ZL.1),一种可除草的长效覆盖地膜(ZL.0),降解地膜在甘蔗栽培上的田间评价方法(ZL.X);一种甘蔗缓释肥料生产工艺(ZL.9),一利普适性甘蔗缓释肥(ZL.8),甘蔗专用中浓度缓释肥(ZL.4),甘蔗专用低浓度缓释肥(ZL.9),一种甘蔗专用长效缓释肥(ZL.8),一种甘蔗简化施肥方法(ZL.3);并出版了代表性著作《低纬高原甘蔗高产高糖高效理论及实践》。

根据国际糖业协会和中国糖业协会的统计,近3年,世界主要产糖国的甘蔗单产水平为5.01吨/亩,平均比我国单产水平高8.7%。甘蔗水肥轻简生产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平均单产达6.07吨/亩,比世界平均甘蔗单产高21.4%,比我国平均甘蔗单产高32%。同时,蔗糖分比国内甘蔗糖分平均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中国糖业协会评价该成果“在甘蔗轻简科技的关键领域环节,取得了重大的发明成果,解决了轻简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成果在冬春干旱少雨的云南蔗区和广西、广东蔗区的旱地上,均有推广应用价值和需要,可推广应用的蔗区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

项目类别:国家甘蔗产业体系西南区栽培岗位科学家专项(CAARS-20-3-4)”和云南省科技计划“云南甘蔗抗旱新品种和新产品研究与开发()”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中蔗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张跃彬、李如丹、樊仙、代光伟、邓军

云南桑树规模化扦插育苗技术创新与应用

(获2016年度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目前,使用袋接法繁育桑苗是我国桑苗繁育的主要方法,且桑苗的产地主要集中在江浙的五六个县,全国绝大多数蚕区的桑苗均由江浙苗区调入,云南也不例外。又因为桑树属于扦插生根较难的树种,通过常规扦插方法生根率低、桑苗根系数量少,生根部位主要是位于桑芽的两边和下方根原基和切口的愈伤组织,移栽不易成活,故扦插技术一直未能在桑苗繁育上大规模应用。针对上述现状,自200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利用扦插育苗周期短、易操作、硬枝和绿枝都可以育苗的特点,在云南省开展适宜本地区栽植桑品种的绿枝和硬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并于2011年获得云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云南桑树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及推广示范()项目资助。 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与研究,已经研究出一套可以诱导桑树插穗皮部生根的扦插技术,并适用于规模化繁育桑苗。利用该技术可使插穗生根率达90%以上,株平均生根数由5-15条根增加到30条以上,生根形式表现为高效的皮部生根,每平方米每次可育苗500株以上,比普通扦插苗床育苗100-120株,提高3-4倍,正常年份,12月-翌年3月硬枝扦插(桑树休眠期)可育苗2-3次, 6-10月绿枝扦插(旺盛生长期)可育苗2-4次,可以全年开展桑树扦插育苗,每年每亩大棚可育苗70-80万株桑苗。该成果从扦插环境、设施设备、生根诱导剂等方面对扦插生根过程进行全面调控,形成最佳育苗方案,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通过项目实施,发表与该技术及生根机理相关的研究论文9篇(其中SCI 3篇),获得与育苗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授权各1项。

该项技术及其产品先后在云南的巧家县、陆良县、鹤庆县、祥云县、开远市、景东县、楚雄州等蚕桑主产区和广西河池推广应用,年共计推广桑苗5675万株,新植桑园面积50500亩。新植桑园三年蚕茧总量达3999.3吨,产值1.39亿元,利润3480万元,为云南省蚕农节省桑苗开支1072万元,保证了部分适宜云南蚕区栽植的桑树品种苗,对云南省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桑树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及推广示范”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

完成人员:黄平、程嘉翎、杜伟、刘永光、柴建萍

甘蔗高效育种技术研发及早熟高糖新品种筛选和应用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是我国第二大糖料生产基地。成果针对蔗区对早熟、高糖品种的迫切需求以及生产品种宿根年限缩短、病害发生严重等实际,在云南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农业部分)(2006NG11)、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大力开展早熟高糖亲本组合评价、高效育种技术研发以及早熟、高糖新品种选育和应用,历时10年,取得重大进展。

(一)成果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对1021个杂交组合及440个国内外亲本进行了系统评价,筛选出蔗糖分遗传力高的核心亲本98个和组合47个;首次将"接近理想解综合评价法(DTOPSIS)"应用于杂交组合多性状综合评价并应用于育种实践,提高育种效率。

(二)针对蔗区宿根年限缩短、主要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成果改进传统育种方法,在实生苗大田移栽前,通过去除生长点(促进地下芽萌发,宿根性测试),并同时进行主要病害(黑穗病、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接种胁迫,研发形成实生苗大田移栽前集宿根性和抗病性评价筛选为一体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件(获授权3件)。其高效性体现在:一是时期关键,应用于实生苗大田移栽前;二是处理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三是降低育种成本,可处理2-4万苗/亩,传统方法0.18万苗/亩;四是集成性高,宿根性和抗病性同时施加选择压力,淘汰90%以上宿根差、感病的单株,提高选择效率。年,利用筛选出的核心亲本和组合,高效育种技术共计在1089个组合、40.42万实生苗上应用,选育出一批宿根强、抗病、早熟高糖新品系进入国家和省区域化试验,应用效果显著。

(三)成果育成云蔗99-91(国家鉴定)、云蔗98-46(云南审定)、柳城03-182(广西审定)和德蔗03-83(云南审定)4个早熟、高糖新品种;云蔗99-91和云蔗0549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其中云蔗99-91为我国首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甘蔗新品种。

早熟高糖品种云蔗99-91、云蔗98-46、云蔗0549和柳城03-182,11-12月平均蔗糖分(早熟标准为13.50%)达14.96%、15.02%、13.73%和14.35%,较对照(桂糖11和ROC16,早熟品种)高0.68-1.66个百分点。高糖品种德蔗03-83,适榨期含糖量达1.35吨/亩,较对照(ROC22,高糖品种)增糖15.80%。早熟、高糖品种平均较对照增产甘蔗0.75吨/亩。

年,累计推广38.804万亩,新增甘蔗产量29.10万吨,新增销售额3.25亿元,新增利润1.003亿元。早熟、高糖新品种的选育和应用,对云南蔗区品种结构的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成果制定颁布云南省地方标准1项,发表研究论文12篇(SCI收录1篇);培养博士1人、硕士3人,晋升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4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5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甘蔗育种团队。

该成果经云南省科技奖励办公室组织国内同行专家鉴定:“技术成果总体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甘蔗宿根性抗病性早期选择高效育种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类别:云南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农业部分)(2006NG11);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甘蔗科学研究所、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刘家勇,赵培方,张永港,陈学宽,昝逢刚,杨昆,卢文祥

大麻安全性评估监测技术研发及应用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麻是我国自古以来长期种植利用的一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传统经济作物,其分布广、品种类型多。但由于部分品种含较高的毒品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存在毒品危害风险,严重制约了工业大麻(THC<0.3%)产业健康发展。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安部项目等支持下对全国大麻资源进行THC含量分类鉴定及创新利用,全面评估了我国传统种植大麻的安全性,创建了大麻监管技术及标准体系,达到遏制毒品大麻危害和保障工业大麻产业安全发展的目的。经10年的努力,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发明了新鲜大麻植株THC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及便携式大麻快速检测箱,获发明专利。现场半定量检测仅需20分钟,准确率99%,定性鉴定仅需2分钟,易操作,成本低。现已配装云南各州市及129个县的公安部门,成为公安禁毒实战装备。

对全国有大麻分布的27个省(区)进行了系统调研和品种资源收集鉴定,建立了世界第二、国内最大保存量455份的大麻种质资源库和167份毒品大麻品种数据库,摸清了我国大麻含毒量和种植利用现状。通过对大麻含毒量与生态因子及栽培方式的关系研究,表明大麻含毒量主要由品种遗传决定,生态因子等对含毒量略有影响,得出选用工业大麻品种替代种植是大麻产业发展规避安全风险的首要措施。界定了我国工业大麻THC<0.3%的限量指标与0.05%的预警值,为大麻安全性评价与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据此,向公安部上报了《大麻毒品潜在危害评估报告和政策建议》。

在大麻产业发展安全风险规避和监测监管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一是发掘了一批高麻率、高大麻二酚(CBD)等优异种质资源,并向国内17个单位提供利用238份次,选育出4个工业大麻新品种,用于毒品大麻替代种植。二是研制工业大麻品种、种子质量和种子繁育三项地方标准,DUS测试国家行业标准一项,参与起草了云南和国家的工业大麻种植加工管理办法。三是研发了居于形态特征、化学指纹、适宜种植区域和毒品大麻数据库的大麻毒品地理来源追溯技术体系,并上报公安部,为大麻涉毒案件侦破、高危品种、重点地区监

4. 获发明专利1项,制定标准4项,研发新产品1个,发表论文29篇,专著1部。成果已广泛用于公安禁毒实战和工业大麻安全监管,在云南覆盖率达100%。使云南成为国内外投资工业大麻产业的热点,对遏制毒品大麻危害和保障工业大麻产业安全发展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

上述研究成果,在国内多为首创。大麻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快速检测箱未见国内外报道。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大麻毒危害评估和监测技术研究2006BAK09B03”、公安部公安机关技术交流培训计划“毒品大麻鉴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公科信[2012]88号”、云南省科技计划联合支持国家科技计划“大麻毒危害评估和监测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工业大麻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云南警官学院、云南省公安厅禁毒局禁种禁吸处

完成人员:杨明、郭鸿彦、郭孟璧、许艳萍、张庆滢、陈璇、胡学礼、伍菊仙、赵立宁、张涛、高运弘

粮草双高型优质抗旱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综合利用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啤酒产销量14年连续居世界第一,却难以遏制国产啤酒大麦骤减难题;中国西南粮草缺乏制约畜牧业发展和冬春旱灾影响冬季农业发展。该成果针对国产啤酒大麦骤减、西南粮草缺乏和冬春旱灾突出及人类慢性病爆发难题,在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CARS-05)和云南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支持下,充分发挥云南生态和大麦种质优势,分子标记、高效育种和检测技术结合, 整合九家单位,历时八年,取得突破性研发进展:(1)育成分蘖再生力强、繁茂性好和功能成分含量高的粮草双高型优质抗旱抗病3个大麦新品种,建立了粮草双高型优质抗旱抗病大麦高效育种、技术标准、烟后大麦高产节肥、新型保健功能食品及秸秆饲料综合利用的技术体系。(2)云啤2号和凤大麦6号的综合评分分别居冬啤酒大麦品质全国第1和第2位;2013年S-4在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最高亩产746.6千克,刷新了我国大麦最高单产记录。

成果主要创新点: (1) 云啤2号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大麦1年3代2年6代育成优质抗旱大麦新品种。(2)首次利用云南冬春干旱霜冻特点晒制工艺生产大麦苗粉,每吨霜冻晒制的大麦苗粉比冻干工艺节约成本6.5万元,研制推广云功牌大麦苗粉、大麦苗片、大麦苗粉饵丝及麦绿啤酒4个新型功能食品;首次报道了并初步验证了云功牌大麦苗粉具有改善睡眠、调节血糖和血压、增强免疫力、排毒去痘养颜、防便秘、改善肠胃功能、减轻痛风及高尿酸症、抗癌、补钙、改善心脏病、防衰老、降血脂、消炎和抗溃疡等功效。(3) 首次报道了云功牌大麦苗粉改善睡眠的分子基础在于富含GABA、色氨酸、高K-Ca等具有良好前景的功能成份。该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外观计专利证书2件,获农业部新品种授权1件,省新品种登记证书3件;发表论文17篇。

年在所制定的技术标准和综合利用技术体系指导下示范推广云啤2号、凤大麦6号和S-4共453.49万亩,其中烟后大麦高产节肥技术应用294.1万亩使烟草增值和大麦节肥实现社会效益5.84亿元。年云啤2号、凤大麦6号和S-4共示范推广284.7万亩,新增粮食1.11亿千克和新增秸秆1.33亿千克,新增总产值3.62亿元;2015年云啤2号、凤大麦6号和S-4示范推广113.14万亩,分别占云南和全国二棱型啤酒大麦64.6%和15.9%。该成果创新性突出、技术先进和实用性强,综合利用效益极为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及综合利用达国际先进水平。这3个新品种示范推广使2015年云南啤酒大麦面积比2008年增加45.9%,相反除云南外中国其他啤麦主产区2015年面积(535.2万亩)比2008年平均下降51.5%。因此,该成果对啤酒工业、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及烟农增收和功能食品开发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较高实用价值。

项目类别: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区育种岗位(CARS-05)、云南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预防慢性病功能稻麦新品种选育及其新产品研制与中试(,部分)”。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

完成人员:曾亚文,普晓英,张京,李国强,谷方红,曹立英,杜娟等

云南主要粮经作物抗旱资源收集评价及发掘利用研究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云南干湿季节分明,冬春干季,夏秋多雨。冬春作物小麦、油菜、马铃薯每年都受到春旱严重影响。加之云南94%的土地面积为山坡地和雷响田,全年性的大面积旱灾三年一遇。2009年大旱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五分之一(约350万亩)。年3年间,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因旱灾损失多达60亿元。战胜干旱威胁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培育和推广抗旱作物品种。

云南农作物种质资源类型和数量在全国各省区中居于首位,其中作物抗旱资源极为丰富,但作物资源抗旱鉴定评价和发掘利用研究相对滞后。

在科技部及省市科技部门的项目支持下主要针对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马铃薯五类云南主要粮经作物,从种质资源收集、引进;资源抗旱评价技术体系和研发平台建立;优异抗旱资源精准鉴定和筛选;优异资源发掘利用,四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提升我省主要粮经作物抗旱育种和抗旱生产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1)新收集保存主要粮经作物资源13619多份。其中,从上海等引进水稻抗旱资源以及抗旱不育系共377份;从周边国家引进稻种重要资源260份。极大地丰富了主要粮经作物资源尤其是抗逆资源。(2)针对高原气候生态和作物特点,在不同生态区(元江、昆明、宣威)建立了温、湿、土壤水分等实时监控和人工调控;“给水-排水”自动控制;土壤湿度可以在水平面和纵深向形成梯度控制的抗旱鉴定温室、大棚3座,分别满足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地表植物(块茎类)干旱胁迫,精准鉴定需要。搭建了我省首个规模化作物需水和抗旱鉴定的重要科学实验平台。(3)分别建立了适合云南气候生态条件的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等作物种质资源抗旱鉴定评价技术体系。提出了多时期、多指标综合鉴定作物抗旱性的方法,申报技术标准4个,已获批颁布3个。同时,建立了国内外首个抗旱资源数据库,集中了主要农艺性状、生理生化指标、抗逆(抗旱、抗病、抗虫)等数据信息,为深入发掘利用相关优良性状基因和促进作物资源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4)筛选鉴定出了一批重要的粮经作物优良抗旱资源。其中,水稻26份、小麦31份、玉米15份、马铃薯11份、油菜11份;通过种质创新获得水稻抗旱新组合23份、油菜抗旱材料15份。这些材料,具有产量潜力大,抗逆、抗病虫能力强等特点,部分材料可直接利用,是开展高原气候生态条件下抗旱机制机理研究和培育高产抗旱作物新品种的重要基础材料,利用价值巨大。同时,项目还有针对性地在各个作物上开展了抗旱机制研究和分子标记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5)鉴定、筛选和创制的抗旱水稻、马铃薯、油菜等新材料、新品种(品系)在云南试验示范应用,三年累计推广种植418.5万亩,新增产值6.1402亿元;抗旱水稻品种在云南周边国家缅甸、老挝、越南等多地推广应用,“替代种植”,三年累积推广种植295万亩,新增产值4.4107亿元(RMB)。同时,对外提供重要抗旱作物资源357份。其中,水稻133份,玉米47份,小麦 177份,促进了相关单位的抗旱育种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6)已申请专利6项,获授权4项。并在国家一级学报或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刊物2篇。经鉴定“成果总体达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类别: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引项目“主要粮经作物资源抗旱评价及发掘利用研究”(编号, 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列项目 “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日常更新繁种保存研究”。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元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陆良县种子管理站

完成人员:程在全,罗利军,杨久,张敦宇,蔡青,孙茂林,原小燕

典型高原湖泊(洱海)农田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创新及应用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污染源。化肥农药减施,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已上升为基本国策。农田面源污染不仅威胁粮食质量和粮食安全,还将对农田土地造成更严重的生态性破坏,进一步形成更严重的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等水环境生态灾难。洱海作为我国富营养化初期高原湖泊的典型代表,为了系统解决洱海流域作物种植过程中农田面源污染对洱海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项目组集成创新了农田分区限量施肥技术、土壤氮养分库增容技术、环境友好型种植关键技术和生态农田构建技术等农田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通过多年的试验和示范证明,农田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不仅能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农田氮磷污染负荷,维护江河湖泊水环境安全。效益分析结果也表明,农田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近3年的累计新增销售额 38960万元,新增粮食产量88800吨,耗资节本6205万元,累计削减农田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322.81吨和87.58吨,累计取得环境效益3902.4万元。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1. 项目优化了洱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和核算方法,摸清了洱海流域农田的氮磷流失规律,量化了洱海流域农田氮磷流失负荷。

针对洱海流域农田面源污染问题,研发了基于环境安全与经济保障的农田分区限量施肥技术、土壤以碳控氮增容技术、环境友好型种植技术、生态农田构建技术等4项关键技术,集成了一套农田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通过技术的示范和应用,降低氮磷化肥投入比例达26%和32%,农田氮磷流失分别减少27.7%和32.3%。3项相关技术入选环保部、住建部首批发布的《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

3. 该成果的核心技术在洱源县建立了3.1万亩的水稻绿色生产基地,并获得水稻绿色食品认证;年累计推广应用152.1万亩,新增粮食产量8.88万吨,新增销售额 3.90亿元,削减农田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322.81吨和87.58吨,节约环境污染处理成本3902.4万元。

4.该研究成果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环境友好型农药登记证2个,出版专著3部,发表期刊论文13篇,其中SCI/EI检索4篇。

综上所述,该成果技术资料完备,数据详实可靠,创新性突出,整体技术达到国内研究领先水平。

项目类别:国家十一五水污染治理专项“农田氮磷控源减排技术体系”-002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推广科学研究院

洱源县玉食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雷宝坤、刘宏斌、翟丽梅、陈安强、毛妍婷、胡万里、罗兴华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与建设模式及产业化示范

(获2016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该成果在以前二十多年生态修复工作积淀的基础上,构建了干热河谷生态建设与优化提升的复合技术体系,将冲沟退化系统的银合欢人工林提升改造为灌草混交林和填沟种果、沟壑劣地系统的印楝人工林提升改造为小枣密植人工林、旱坡地的雨养罗望子人工林提升改造为罗望子+牧草+山羊、罗望子+蔬菜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研发了热带牧草的颗粒饲料加工技术,圈舍优化设计等生态畜牧业技术。通过技术提炼、示范及规模化推广,突破了该区域生态建设经济效益和产业效能低下的短板,为长江中上游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治理、扶贫工程、生态示范区建设等提供了示范和技术支撑。在干热河谷的典型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面积703.40 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达87%-95%;土壤侵蚀模数减少15.42%-99.41%;新增经济效益达4.22亿元,新增利润2.51亿元。参与出版英文论著1部,发表论文30篇,获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完成技术规范草案9件,培养硕、博士研究生6名,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60人次。

该成果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化示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揭示了干热河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该区域研发生态建设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创新点突出,示范作用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经鉴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类别: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元谋干热河谷生态衍生产业技术(2011BAC09B05)”、省攻关“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完成单位: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昌润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纪中华、岳学文、闫帮国、潘志贤、史亮涛、何光熊、李纪潮

热带抗病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推广

(获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项目创新性提出“三角形”杂种优势模式,建立了玉米灰斑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发表SCI论文5篇。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了抗灰斑病、优质、高产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云瑞88和红单6号,解决了热带亚热带地区缺乏抗玉米灰斑病品种的重大技术难题,引导了玉米种植密度的提高。其中云瑞88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连续2年被农业部遴选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并创下石漠化地区最高亩产1088.9千克和全国海拔1900米以上百亩平均亩产1134.4千克的高产纪录。项目创新了叶龄发育模式施肥、宽窄行规范种植、地膜覆盖灯盏塘和“W”型集雨抗旱栽培等关键技术,形成了4个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规程,颁布了1项地方标准,获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4项。创建了“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区域推广站+企业或科技示范户”的推广模式,建立了品种推广与云南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相结合的新机制。近三年,推广应用云瑞88和红单6号1114.5万亩,平均亩增产76.3千克,总经济效益10.6亿元。

项目类别: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田瑞种业有限公司、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完成人员:番兴明、李勇成、陈洪梅、钱成明、黄云霄、张运锋、蔡世昆、刘金菊、高连彰、肖卫华、冯绍卫、程金朋、王燕林、王进、王宝书、卢天王、陆顺生、吕学菊、梁桂英、李朝华、滕松、赵祥云、姜成、黄廷祥、王雪文

早熟高产油菜品种选育及集成技术推广应用

(获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针对云南油菜产业对品种早熟性、高产稳产、耐旱性要求及轻简高效配套技术需求,在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项目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单位,组织实施早熟高产油菜品种选育及集成技术推广应用,通过与油菜产区农技部门联合,筛选了早熟、耐旱、高稳产油菜新品种,进行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1针对不同油菜产区对早熟、抗旱、高稳产、轻简化作业的需求,培育了生育期180天以内的花油8号、云油杂10号等5个早熟、高产品种,其中云油双2号获得国家品种权,云油杂10号等4个品种入选云南省主导品种,云油杂10号两年连创早熟油菜最高单产、百亩连片、千亩连片三项全国高产纪录。

2研制并集成“一耕两套三熟”和“旱地油菜轻简高效”等6项核心技术,其中稻后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稻后油菜免耕移栽高效栽培技术、旱地油菜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作为云南省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并以省农业厅文件下发全省推广应用;制订了“油菜蚜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旱地双低油菜生产技术规程”等4项地方标准;“利用地膜玉米残膜种植旱地油菜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3创建了“体系支撑、政府推动、多级联动”的推广模式,依托国家、云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发挥云南高原特色冬季农业开发优势,省、市、县、乡联合开展品种、栽培、土肥、植保和机械等全生产链的多项重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编写技术手册3本,录制DVD光盘1个,专家技术指导2000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

4年,成果累计应用面积498.11万亩,平均亩增产油菜籽24.88千克,增收油菜籽原料1.24亿千克,新增产值5.71亿元,每亩节约成本投入66.16元,油农新增纯收益9.01亿元,推广投资收益比1:1.81。同时,早熟、高产油菜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应用,一是扩大了我省“双低”、早熟油菜的种植区域,为多个地区开展油菜花旅游节提供了品种保障,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应用,显著提高了应用地区油菜产量水平和优质化水平;二是提高了我省食用菜籽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三是对缓减低纬高原地区大春、小春茬口矛盾及三熟制地区茬口矛盾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油菜种植户种植早熟杂交油菜的积极性。

项目类别:国家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计划(省连续支持项目)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临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罗平县种子管理站、腾冲市农业技术推广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完成人员:李根泽、符明联、蔡云川、贺斌、李庆刚、罗延青、余绍伟、杨进成、陈志雄、字德华、奚俊玉、赵严林、杨玉珠、储庆龙、王炳剑、杨正富、刘庆荣、杨家明、刘思虎、唐亚梅、王定石、王志万、李文胜、李坤孟、黄体孝

咖啡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获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云南省是我国主要的咖啡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99%。2008 年全省咖啡面积达36.45 万亩,咖啡豆产量32888.00 吨,总产值57207.60 万元,出口创汇达7047.16万美元,成为云南省排名第二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在云南省热带农业、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云南咖啡加工业起步晚,加工技术和设备研究相对滞后,加工技术较为落后,咖啡产品主要以原料的形式出口,约占总产量的70%以上,但由于加工环节的落后,致使种植的高品质的咖啡因加工环节导致品质降低,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如何提升我国咖啡国际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已迫在眉睫。

“咖啡加工关键技术引进、创新及推广(2009-Z25)”项目的支持下,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整合四家单位,历时三年,在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将原来需要8-72小时的发酵过程改为可以即时脱胶,极大了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二是每加工一吨鲜果节约用水量约5.26m3,劳动力节约79.2%,极大地节约了加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产品批次间质量均一致,咖啡豆色泽明显改观,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每加工一吨鲜果,减少5.6吨污水排放,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发表论文2篇,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专利6项,制定标准4项,技术规范2项。

项目通过举行科技培训、技术指导等形式促进了新技术和新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年,在云南咖啡产区示范推广129台套,培训人员2251人次,咖啡机械脱胶技术辐射52.812万亩,加工处理咖啡鲜果16.3198万吨,咖啡豆产量达2.72万吨,实现产值达6.8亿元。经鉴定,“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项目类别: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咖啡加工关键技术引进、创新及推广(2009-Z25)”

完成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云南省包装食品机械厂、云南景兰热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黄家雄、文志华、孙有祥、庄春海、杨俊敏、李荣福、程金焕、罗心平、毕晓菲、何红艳、徐兴才、周亚辉、胡发广、吕玉兰、李贵平、韩跃东、黄健、张晓芳、李亚男、杨阳、武瑞瑞、杨旸

筛选过程中发现,MJ5对癌细胞表面PD-L1的结合效果最好,且对PD-L1阴性细胞无明显的结合。MJ5适配体经进一步优化得到由33个核苷酸组成的、发夹结构的MJ5C。

结合亲和力是指单个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或DNA)与其配体(如药物)之间相互结合的强度,通常通过平衡解离常数 (Kd) 来衡量。Kd值越小代表配体与蛋白质的亲和力越大。结合亲和力分析显示:PD-L1阳性细胞MJ5C核酸适配体与对照核酸适配体的荧光强度比不仅远高于已报道的真核细胞选择PD-L1蛋白的PD-L1适配体,而且比对照抗体的荧光强度比高约3倍(图7C)。这些结果表明,MJ5C适配体不仅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而且相比于PD-L1抗体组,它与PD-L1的结合效率更高。这种结合效率的提高可能是因为PD-L1的空间位阻效应,而MJ5C核酸适配体比PD-L1抗体小,因此较容易地避免了糖基化所产生的空间位阻效应。

为了证明这一假设,首先用肽-N-糖苷酶F (PNGase F)处理细胞,以在被适配体或PD-L1抗体染色前削减总N-连接糖基化水平。适配体染色的2组(糖基化/去糖基化组)之间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而与未处理相比,PNGase F处理后PD-L1阳性(HCT116)细胞的抗体染色荧光强度增强(图7D-E)。这些结果表明PD-L1的糖基化阻碍了PD-L1抗体对其的识别,而PD-L1适配体MJ5C受空间位阻的影响较小,很可能是由于其体积减小了10倍。因此,与PD-L1抗体相比,MJ5C适配体具有更高的分子识别能力,可以显著提高外泌体PD-L1检测的敏感性。

图7. MJ5C适配体与PD-L1抗体的结合性能比较

首先,确定目的蛋白是位于外泌体囊泡内还是囊泡表面。

如果目的蛋白位于囊泡表面,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即可,不需要透膜剂处理。具体方法为通过磁珠包被的IgA或者IgG进行捕获,采用CD81/CD63/CD9等作为一抗进行检测。

如果目的蛋白位于囊泡内部,则需要将分离得到的外泌体囊泡做破膜处理,类似于细胞破膜处理。即用含SDS的RIPA裂解液提取蛋白,然后进行ELISA检测。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希望大家在实验过程中多思考,抓住细节,多发高分文章!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癌症已远不如过去那么可怕。越来越多特效抗癌药的出现,将许多癌症变成了风险可控的慢性病。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无药可用?因为好药实在太不便宜!每年十几万、几十万的治疗费用,可以轻易毁掉一个平凡家庭几十年的奋斗成果,更可能让家人背上难以偿还的债务。为了避免这样的悲惨未来,无数癌症患者只能含泪止步。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经济的窘迫,不应该成为患者求生路上的绊脚石。

今天,为大家收集了21类癌症的45个赠药项目,包括O药、K药、9291、乐伐替尼、格列卫、曲妥珠单抗。吡咯替尼等等。只要申请成功,患者可获得低价、甚至免费用药的机会!

乐卫玛(乐伐替尼)患者援助项目

赠送药物:乐卫玛(甲磺酸仑伐替尼)

赠送药物:利普卓(奥拉帕利片)

赠送药物:爱优特(呋喹替尼胶囊)

赠送药物:必赛吉(治疗用卡介苗)

泰欣生特殊患者援助项目_青岛专项

赠送药物:泰欣生(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捷恪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

赠送药物:捷恪卫(磷酸芦可替尼片)

赠送药物:责滨(注射用地西他滨)

赠送药物:力比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您,可以花几秒钟,将本文转发出去,让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看到生命的希望!不要放弃,我们共渡难关!感谢您的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御研缘郑州总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