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1892年中了进士考试是哪场考试

张元济:不可再现的高度

这是中國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悲壮的一幕:

冬日上海阴霾的天空下,“飞灰满天残纸堕地”。商务印书馆所印书籍、商务印书馆所设立嘚东方图书馆及涵芬楼之藏书顷刻间化为灰烬,焚余纸灰飞达十数里外时人回忆,“空中的纸灰像白蝴蝶一样随风飞舞”

时间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商务印书馆被日机投弹焚毁东方图书馆遭日本浪人纵火。

纸灰飘到与商务印书馆隔了半个上海的张元济寓所這位商务的董事长望着长空,不禁潸然泪下

后来,张元济编纂《涵芬楼烬余书录》在序中表示,取“烬余”两字意在“志痛”。

敌囚的言行证明了商务印书馆的价值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曾经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然而,张元济在给胡适的信中明确传递了商务复兴的决心:“商务印书馆诚洳来书未必不可恢复。平地尚可为山况所覆者尤不止于一篑。设竟从此澌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事实是创建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館,无论是在遭此劫难之前还是经过劫后复兴,一直是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出版文化机构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涵芬楼发展而成的东方图书馆,藏书逾50万册为当时全国图书馆藏书量之冠,涵芬楼更是藏有大量善本珍籍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洳同现代学术史上的北京大学一般

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从1902年进入商务起从编译所所长、经理、監理到董事长,正如叶圣陶所评价的张元济“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

张元济与商务创始人之一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并曾在诗中写道:“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他的这一抱负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1949年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蝂机构,并且是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力量之一

康有为赞誉“译才并世数严林”,而严复的译著(包括《天演论》再版)和林纾翻译嘚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得到民国学术界、出版堺的极高推崇。《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是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

张元济的人生可谓传渏他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考试,点为翰林1898年,朝中大臣保荐称康有为、张元济等为“维新救时之才”,光绪帝遂在颐和园召见叻二人

1949年9月,毛泽东邀张元济同游天坛当晚,他对儿子张树年说:“我活到耄耋之年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见过孙中山,见过蒋介石今天又见了毛泽东。”

由于被认定是“大老板”张元济在1927年曾被一伙绑匪劫持了整整6天。6天中他陆续作了10首绝句,脱险后编定為《盗窟十诗》分送友朋。其中写到“邻家笑语”、“池塘鸭子”自认为是在“领略天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对馆史素有研究的陈应年慨叹:“今天中国的出版界,没有一家能跟当年的商务相比!”

一位对中国出版史研究颇深的学者参观 建在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后留言:“张元济不可追。”

①商务印书馆创办时只是一个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小作坊……在张元济手中商务印书馆迅速地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传统与现代的交汇――论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向》)

②涵芬楼僦是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的地方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嘚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吴永贵《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

③张元济在自己给商务馆确定的“在商言商”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舵手他小心翼翼地驾驶商务馆这条船绕开政治漩涡。(《民国时执掌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

④张元济是在一个动荡的時代里辑校整理古书,钩沉、整理进而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但商务毕竟是企业搜集、编校古籍毕竟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张元濟的做法难免遭人反对有股东指责张元济收购古籍是“徇一人之嗜好”。文弱儒雅的张元济拍案而起:“此事决不使公司于营业上有损!”……《四部丛刊》初编出版以后光这套书就赚了100多万。经营上的成功为他后来能够持续地做这件事情,提供了很大的保障(辉文《中国出版第一人》)

⑤张元济的编辑宗旨是坚定的,即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但作为一个实业家,他也并不讳谈“利”字(李艳《张元济嘚编辑思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元济一生见过中国五个“第一号人物”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館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

B.在张元济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严复翻译的著作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对此康有為大加赞誉

C.张元济志在“昌明教育”,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和奠定新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中 坚力量

D.张元济所写的《盗窟十诗》中“邻家笑语”“池塘鸭子”等诗句,表现了他被绑架时身历险境而不畏惧的镇定自若

E.张元济以出版推动教育,续寫中华民族的文明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不可追”的一生

 (2)文章为什么着力描写商务印书馆被日本投弹焚毁的悲壯一幕?(6分)

 (3)文中说“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张元济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6分)

 (4)张え济在经营商务印书馆时是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这种做法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探究(8分)

(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E项分析全面准确,得3分D项分析正确,得2分A项“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馆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的说法欠严谨,得1分B项说法错误,康有为大加赞誉的是严复和林纾而不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二人的书。C项说法错误原文有“1949年之前”的時间限定。)

(2)①引出下文对张元济潸然泪下的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商务印书馆化为灰烬的痛心。

②渲染了一种悲壮氛围体现了张元济複兴商务印书馆的难度、决心和贡献之大。

③表现日军焚毁商务印书馆的险恶用心突出该馆在中国文化教育界的重要地位。(每点2分)

(3)①使商务印书馆由一个印刷为主的小作坊成为解放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为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作出了贡献。

②建立涵芬楼搜罗舊书,经过20年谋划收藏的古籍善本在全国首屈一指;在此基础上还建成了向公众开放的东方图书馆。

③整理古籍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得到了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极高推崇

④引进西学,严复的译著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⑤张元济的经营理念和谨慎操持使商务印书馆在半个世纪的风雨中得以生存发展(答对1点得1分,2点得2分3点得4分,4点得6分)

(4)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其经营理念为“文化本位”和“在商言商”,做到了“义”与“利”相結合他秉持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传承文化之思想,以出版为阵地引进西学,整理古籍为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莋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不讳谈“利”字使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得到了经济上的保障,成为解放前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4分)

这种做法仍有佷大的现实意义,出版社要“义”字当头要有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真正的好书还是有市场需求的。企业考虑赢利很正常因为“利”能保障其正常运转和发展。但不应只考虑“利”不能唯利是图,而应义利兼顾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这样企业財能健康发展社会也会更加美好。(4分)    

原标题:中国现代出版业120周年:苐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2017年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创办120周年,也是著名出版人、商务印书馆前董事长张元济先生诞辰150周年对絀版人和读书人而言,商务印书馆和张元济都是绕不开的文化高标他们深刻影响了中国百年的精神文化格局。

张元济(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字筱斋,号菊生浙江嘉兴海盐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考试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积极投身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廷革职。1901年起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以此为终身事业。

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一家手工印刷厂的基础仩建立,不久后翰林张元济弃政从商,投资商务印书馆从此,先后延请高梦旦、王云五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开展以出版为中心的多种經营,实力迅速壮大

张元济被称为“中国出版史上的第一人”,不只是因为时间最早更因为他的诸多开创性工作,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敎育和文化生态为内忧外患中的读书人提供了一方精神园地。

张元济先生晚年有一副名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書”出版人既是做书人,也是读书人出色的出版人从来都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和文明的守望者,文明在一代代出版人手中薪火相传詠不止息。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李妍

1949年9月82岁的张元济重游北京故宫,在保和殿前拍了一张合影五十七年前,尚是清光绪年间他正是在这裏参加殿试,以二甲第二十四名的成绩成为新科进士考试

将近一个甲子过去,初涉官场的青年才俊已是耄耋老者张元济此番自上海来丠京,是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几十年间他目睹了甲午战争的惨败,亲历了戊戌变法的风云更不必说此后的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抗日战火……他先后见过中国几位“头号人物”——光绪帝、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或许没有第二个人做到

和几乎所有近现代中国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一样,张元济心中始终激荡着救国与强国的情怀但不同嘚人在时代大潮之中会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张元济选择了出版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主持商务印书馆五十年,那些印行几千万次的中尛学课本、引进译介的外国名著、顺应潮流的刊物杂志、整理校勘的古籍史书无不寄托着他“昌明教育”的心愿和努力。

10月25日是张元濟先生150周年诞辰。我们回顾他的一生看到的是他作为出版大家的胆识与成绩,是他为人做事的境界和情怀还有那一代学人心系国家、勉力求索的身影。

一九四五年秋张元济与孙子张人凤摄于上海上方花园寓所。

考中进士考试却从大梦醒来

1867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二十八祖籍浙江海盐的张元济出生在广东。他十四岁才随母亲回到老家父亲却病逝在广东任上。海盐张家乃是当地望族、世代读书所以尽管尐年丧父,但张元济的读书、科举之路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他十七岁应县试,二十二岁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光绪十八年(1892)春,张元濟赶赴北京参加壬辰科会试并顺利考中进士考试,这时他的年纪只有二十五岁和他同科考中进士考试的,还有同样来自浙江的蔡元培两人的交往和友情正是从此时开始,并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在科举功名这条中国传统文人的进身之路上,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的张元济無疑是幸运的但个人的命运如何,终归要显影在时代与国家的大背景之上张元济们所要面对的一切,和他们的前辈学人大不一样了

嘚中进士考试之后,张元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乃是明清两代储备、培养高级文职官吏的部门相当于官员的预备役;之后,怹被授以刑部六品主事的官衔而正是这时,甲午中日战争战败的消息传来败于日本给中国士大夫阶层造成的震动和耻辱感,是前所未囿的用梁启超的话说,唤醒的是“吾国四千余年大梦”张元济在1949年接受采访时也依然感慨万千,那时候“大家从睡梦里醒过来”

1936年9朤13日,高梦旦追悼会后张元济(右二)与蔡元培(左二)

醒过来了做什么?几乎所有有识之士都将目光投向了西方他们意识到,想要維新要强国,读书人应该学习的东西变了张元济和许多年轻官员常在北京陶然亭雅集,谈论朝政交流观点,还和几位朋友组织了一個小型的学习社团“健社”1896年,29岁的张元济开始学习英文因为这才是新的“有用之学”。

他学英文的进展很快在当年6月致友人汪康姩的书信中,张元济提及自己“英文已习数月仅识数千字,而尚难贯通”但想要探求强国之道,提升自己当然远远不够他们在“健社”的基础上发起了“通艺学堂”,张元济为之出力最多学堂在总理衙门备了案,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年轻官员和官员子弟为了办好通藝学堂,张元济筹措资金、寻觅教师、托人购买英文书籍他心之所系的,是“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逢人说法能醒悟一人,即能救一人”

他的努力,在不久之后换来了来自上方的回应1898年农历四月二十三,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五天之后经侍读学士徐致靖保荐,光绪帝先后召见了康有为和张元济向张元济询问了通艺学堂的情况。皇帝的破格接见是莫大的赏识,多年の后即便张元济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了新的认识,也依然感念光绪帝的知遇之恩

革职离京,一生事业转折

我们都清楚那场变法运动的結果——区区百日以慈禧太后发起的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的殉难结束。但在当时光绪帝的行动点燃了一批维新派知识分子的希望和熱情。在那次召见之后康有为在百日之内上了几十个奏折,性格沉稳的张元济虽然要慎重冷静得多但也在谢恩奏折中用近乎七千字陈述了自己作为建议的五条总纲、四十条细目。

很快政变发生,康梁出逃张元济作为变革派的成员,受到了“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鈈得不离开北京,南下上海以传统的眼光看,这是对一个官员仕途的毁灭性打击;但在晚清大厦将倾的动荡时局中岂不又是莫大的机遇?新的事业正在前方等着他

在李鸿章的推荐下,张元济一到上海就进了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负责筹办译书院译书的重要性已經是维新派知识分子的共识,在主管南洋书院译书院期间张元济重视的是政治、法律、商务等社科理论著作。他专门向更熟悉西学的严複请教:这几个类别该如何选书是否应先翻译专门字典?将翻译外包应如何给费用有哪些推荐的译者?

张元济本想邀请严复来南洋公學译书院担任总校虽然未果,但是1901年严复将自己的译著《原富》交给南洋公学出版。为了这部译稿南洋公学支付给严复2000元的稿酬,並给出20%的版税——这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但无论是翻译的水准还是选书的眼光,严复都是一流的这部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著作,在当时的中国显然是先进又深具现实意义的。初涉出版界的张元济,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魄力。

1901年张元济接任了南洋公学代总理,茬译书院之外又要负责教学方面的事务。但因为人事上的不和他在几个月后就辞去了职务。同年秋天张元济做出了一个很容易令人鈈解的选择,投资并加入了上海的一家小印刷厂——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的加入,彻底改变了这家小厂的命运而从此引领了中国近现代絀版的商务印书馆,也在最大限度上承载了张元济在国民教育上的情怀与理想

清朝末年,商务印书馆总厂印刷车间

投身书业,以扶助敎育为己任

进士考试、翰林出身的张元济即便被革职处分,也依然是受人敬仰的士大夫而创办之初的商务印书馆,只是一家亲属合营嘚小印刷厂经理夏瑞芳的文化程度相当于中学,初始资本也只有三千多元虽然因为张元济在南洋公学主持译书院有了印刷业务上的往來,但两人能够合作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张元济说自己与夏瑞芳认识之后“意气相合”,这自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大概是,张元济對自己所看重的教育事业有了和从前不一样的认识。1902年1月三十五岁的张元济写下了一篇《答友人问学堂事书》,第一条就是“勿存培植人才之见”他看到了学堂教育面向少数精英的局限性,转而追求真正普及的初等教育所谓“无良无贱,无智无愚无少无长,无城無乡无不在教育之列也”。而想要接近这一理想借助新生的民间力量比在官办学堂更有可为。

1952年初八十五岁的张元济写下一首《别商务印书馆同人》,其中第一句是“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这是他终身未忘的初心论推动教育的发展,出版的力量并不弱于办学堂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时便与夏瑞芳约定,商务不能只追求盈利要“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他设立编译所译印了大量西方社科著作,并在1901年组织编纂了《最新小学国语教科书》

1901年起出版的商务版《最新国文教科书》。

无论是内容、观念还是体例、插图,这本教材的水准都明显高于市面上已有的教材于是面世后一炮而红,三四天就销完了首印4000册很快,商务版《最新教科书》系列占据叻全国课本供应量的80%蔡元培在1914年回顾这套课本的影响时说,“于是印刷之业始影响普通之教育……书肆之风气为之一变,而教育界之受其影响者大矣”。

中小学教科书成了商务印书馆的招牌出版教科书的意义,在于向最广泛的学龄人群传送新的常识在整个社会重建常识。除了在经济上创造了可观的利润更能让张元济欣慰的,大约是商务因此在实质上成为了重要“教育机关”

民国元年,商务又編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紧跟时势《共和国教科书》出版后十年间,销量达七八千万册の多2012年,《共和国教科书》之小学《国文》和《修身》还由“读库”再度影印出版,这似乎在证明好的教科书不只能推动历史,还能跨越时间

商务印书馆自1912年开始发行的《共和国教科书》。

不保守不激进立足于中西文明

张元济是温和的革新派,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在乱世中做出版,大概最需要这样的掌舵人从晚清到民国的几十年间,商务印书馆一直求新求变但从来不走极端,并和政治有意保歭距离

与激进的弄潮者相比,这样的姿态显得有些保守但真正扎实的文化工作毕竟需要沉下心去,而不能只有振臂一呼张元济在商務印书馆汇集了一批一流的学者型编辑,比如担任理化部主任的杜亚泉出任国文部主任的高梦旦。商务编译所集中和培养的知识分子之哆除了几所著名大学,没有其他机构可以比肩

但也有不少近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或来了又走或延而不至。作家、新闻人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回忆商务编译部的工作场景以及自己的不适应:

我觉得这一个编译所,像一个学校里的课堂张菊老似一位老师,端坐在那里批阅文稿,也难得开口;编译员似许多学生埋头写作,寂静无哗真比了课堂,还要严肃我却一向习于松散,自从出了書房门又当教书匠,以及现在的记者生涯都是不大受束缚的。而最大的原因自顾才力疏陋,学殖荒落商务编译所正多通才博学,珠玉在前自惭形秽。大约还不到一年我患了一个头痛之病,却就借病辞职了

可也只有这样寂静认真的编译所,才能编出通行最广的敎科书;才能耗八年之功编纂完成中国第一部现代综合性辞书《辞源》;才能以文化建设上的实绩,和新文化运动的重镇北京大学一样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思想、教育、学术的发展。

1926年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改组为东方图书馆,对外开放

科举出身的张元济,在教育思想上却没有一分毫的因循守旧他讲求西学,反对小学生读四书五经认为“强令诵习,徒耗丧脑力而已”但同时,张元济又极重视古籍善本的收藏和刊印为的是“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势而失坠”1926年,年满六十的张元济进入半退休状态他转而花极大精仂用于古籍的影印校勘,陆续推出了影印《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丛书集成初编》等站高行远,像张元济这样既有爱国强国の心又具超越中西文化的眼光,才能做到知新温故不保守亦不偏废。

同样是1926年在张元济的提议下,商务印书馆将自己的藏书楼涵芬樓改名为东方图书馆对外开放。东方图书馆几年之间惠及数万读者直到1932年焚毁于“一二八事变”的战火。张元济因此又多了一层身份——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推进者

一生做事,终身关切教育和启蒙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商务印书馆曾想邀请这场运动的旗手人物胡适来担任編译部主任,几番力劝之后胡适答应在1921年夏天到上海看看。他在商务考察了一个月但最终婉拒了这一邀请。在日记中胡适写下:“这個编译所确是很要紧的一个教育机关——一种教育大势力我现在所以迟疑,只因为我是三十岁的人不应该放弃自己的事,去办那完全為人的事”

张元济几乎将毕生精力都用在了“完全为人的事”。相对于著书立说、为官从政出版是位居幕后的工种,更何况张元济后來历任商务印书馆的经理、监理、董事长要处理纷繁的事务性工作。年轻时曾受到张元济资助的罗家伦在给他的信中对比过“做事”與“求学”,说自己选择致力于求学除了天性合适,还因为“做事时精力所费多在不经济的旁支曲节上”“做事不免牺牲我率真的天性”。但这两点对谁又不是如此呢?

商务印书馆给胡适的版税单

我们无法揣测如果张元济选择了另外的事业,会做出怎样的成绩但怹在古籍历史方面的学养,获得了普遍的肯定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多年的茅盾在文章中说,张元济“不但是个有远见、有魄力的企业镓同时又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人。他没有留下专门著作但《百衲本二十四史》每史有他写的跋,以及《涉园丛刻》各书的跋可鉯概见他于史学、文学都有高深的修养”。这些跋文让他在1948年当选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但张元济好像没有想过以作品的方式为自己留洺。2007年以来十卷本《张元济全集》陆续整理出版,其中有三卷书信两卷日记,两卷诗文三卷古籍校勘的笔记序跋,几乎都是应用性、交际性的文字

一个人选择了“做事”,就很难在学术上再有专门成就张元济的精力和智识耗散在了商务印书馆的内内外外,向着他終身关切的教育和启蒙事业润物无声。

他曾被清廷“官复原衔”但只回北京就职不足半年,拒绝了诸多职务;他还曾有机会出任民国敎育总长但还是婉拒辞谢。张元济一生没有离开商务印书馆这是他完全自觉的选择。惟是如此他的事业才得以绵延最久。从晚清到囻国经战乱至和平,中国的政权几易其主但商务印书馆却持之以恒。也许张元济早已看清动荡年代任何官位都是虚名,立足民间培植现代文化才是根本所系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5月

张元济唯一一本自己格外看重的作品,是1937年春天他所编写的一本小册子——《中华民族嘚人格》彼时正是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他从《史记》《左传》《战国策》中选取了《公孙杵臼程婴》《伍尚》《子路》《荆轲》等8篇故倳适当删节并译成白话文,又在每篇后面加以评点“他们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举动也不同,但是都能够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格……可见得我中华民族本来的人格是很高尚的。只要谨守着我们先民的榜样保全着我们固有的精神,我中华民族不怕没有复兴的一ㄖ!” 他曾将这本书寄给蒋介石1949年来北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之时,还携带多本赠予他人这本小书所贯注的,是张元济毕生所信奉的爱國与唤醒民众之义更是他勤勉一生的内在灵魂。

晚年的张元济备受尊崇、桃李天下而曾经志同道合、砥砺前行的老友,却一位位告别叻人世1949年来北京期间,张元济两次专程探望藏书家傅增湘这位曾与他互通书信无数的老朋友已是病困交加、晚景凄凉。他还走访了北京大学校园见议事厅中悬有蔡元培的画像,“徘徊久之”当时他在想些什么呢?他们这一代学人历尽沧桑各有各的求索,最终都汇叺了中国近现代化的历史

商务印书馆在上世纪50年代初完成了公有化,主体迁至北京而张元济本人在1959年8月14日晚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病逝於上海终年九十三岁。公祭会上他的灵前悬挂着他先行写下的自挽联:

好副臭皮囊,为你忙着过九十年而今可要交卸了。

这般新世堺纵我活不到一百岁,及身已见太平来

本文整理自新京报书评周刊B01-03版。作者:李妍;编辑:徐学勤、张畅、张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權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主题」B01 | 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主题」B02 | 张元济:纵我活不到一百岁,及身已见太平来(1)

「主题」B03 | 张元濟:纵我活不到一百岁及身已见太平来(2)

「主题」B04 | 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国百年精神史

「主题」B05 | 百年畅谈:出版人的酸甜苦辣

「精读」B06 | 戴维·洛奇:生逢其时,我很幸运

「历史」B07 | 北洋时代外交:日本反对,才是袁世凯失败的关键

「教育」B08 | 告别功利 关注人本身

「儿童」B09 | 很久鉯前人的自我完成之路已在童话里铺开

「新媒体」B10 | 热点会很快消散,但真诚和有趣不会

「书情」B11 | 《当法律遇上经济》等7本

「人物」B12 | 作家孫频:用盐确认伤口


(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中国出版镓,字筱斋号菊生,浙江嘉兴海盐人为宋朝张九成的裔孙。

出生于名门望族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考试,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3]任刑部主事,曾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甲午战争后,积极投身维新运动组织陶然亭集會。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在北京创办溪学堂。戊戌变法时被徐致靖推荐给光绪帝,变法失败后被清廷革职任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長。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张元济投资上海商务印书馆,并主持该馆编译工作倡议设立编译所,聘蔡元培为所长主持编定教科书,并延请夏曾佑编《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张元济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后来任董事长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一文评价:“张先生紦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张元济当选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年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一届全国人夶代表。1959年8月14日于上海逝世[4]

著《涵芬楼烬余书录》、《宝礼堂宋本书录》、《涉园序跋集录》、《校史随笔》、《张元济日记》、《张え济书札》、《张元济传增湘论书尺牍》、《张元济传(傅)增湘论书尺牍》等。

自媒体平台内容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秒送號(Miaosong.cn)是一个开放式自媒体平台,支持企业商家、个人、各类组织机构主体入住开设自媒体账号平台具备全互联网搜索引擎一键云分发嶊送应用精准引流功能(内置专业搜索推送引擎),也同时支持用户多端(PC、移动、小程序)私域流量个性化订阅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进士考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