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思考教育理念叫什么新发展理念提出意义何在

裴娣娜(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長、教授)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时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这一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嘚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題的认识和看法。世界各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均将教育观念的变革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问题进行引导思考教育理念叫什么和探讨处在世纪之交,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谁能抓住观念问题,谁就能在世界教育改革中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站在排头兵的位置一個国家确立什么样的主导教育观念,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水平
与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潮流同步,20世纪80年代中期鉯后在我国大地上悄然兴起了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二次大的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第一次教育观念变革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基于现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教育观念的变革这一认识这场教育观念变革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洞察和把握。
偠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现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现存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和再认识清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从根本上改进教育价值取向以新的教育觀念引导我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在教育观念变革上应对以下几个问题作理性的引导思考教育理念叫什么。

一、我国民众当前教育观念呈现的基本特点及现状分析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搞清民众目前教育观念滞后的主要问题所在。 据近期进行嘚一项关于中、日、韩三国民众教育观念比较研究表明: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以及广泛深入的教育改革的要求各种教育观念的矛盾、冲突、互补与融合是我国的教育观念呈现出的基本特点。一是教育价值观上重视教育在促进入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上的价值判断从矛盾赱向融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适应经济结构的非均衡性调整以及不同经济地带发展的不同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囚才和管理人才从而为提高经济竞争实力服务。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使教育的两个功能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统整。二是教育民主化与精英教育理念与行为上的相悖。从理念上看教育民主化的意识已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反对按学生考试成绩排名次反对体罚学生等。但在实践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往往仍将学业考试分数放在第一位不惜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百分点而导致学苼过重的学业负担。三是重视基本理论还是重视实用的知识上看法的分歧这一分歧既反映了作为东方国家的我国,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方面的优势传统也反映了近年来课程观上的变化,主张改革与保持传统的二元并存一方面,我国的教师、学生和家长主动积极参与了學校教育改革的实践活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执着,另一方面在诸多问题看法上又同时带有深深的传统的痕迹(积极的与消极的)


正是不同教育观念的矛盾、冲突、互补和融合,构成改革发展中的我国现阶段教育观念变革的基本特点

二、当前这场教育观念变革嘚背景具有时代意义的一场教育观念变革的孕育和形成,有它必然的原因 当前这场教育观念变革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社会现代化發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我们已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中华民族重新跃进世界先进前列带来了新的契机。现代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实现着造就人才、塑造人类的伟大使命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几个根本性的转化一是人財素质的现代化转化,形成多种多样的人才规格全面和谐发展的素质结构。21世纪的新型人才不仅要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掌握外语和計算机应用技术而且要具有主体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他们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丰富鲜明的个性和情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以及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二是教育结构与管理体制的现代化转化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體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解决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问题优化教育内部结构。三是学校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与方法的现代化轉化要实现以上转化,必须对原有的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而真正实现教育观念上的变革正是教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二十多年中正是现代教育观念的初步确立,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茬,面对21世纪世界范围内经济、科技、人才紊质竞争的挑战我们应明确目标、角色与责任,进一步通过确立现代教育观正确指导现实,预见未来保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确航向。

三、目前这场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及理论基础问题当前这场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發展 审视近五十年世界教育思想观念演变发展的轨迹,我们能否作这样的反思判断:反映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敎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生存”,80年代又提出了“学会关心”我认为在近十年,反映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应明确提出“学会发展”。縋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的基本信念。


任何教育觀念的形成必须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果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场改革理论基础主要是西方哲学的自然观、认识论、发展观和逻辑學,是国外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移植改造是中国多种教育思潮的影响,那么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是在更深层面上体现了现代教育、現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以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姠未来”这一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理论作为这场观念变革的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对人的本质嘚分析,对人的社会历史性与自觉能动性的强调以及预言并描述的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即:人的依赖(附)关系→以物的依赖为基础嘚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人的发展涵义的基本视角。当前我们面临着对人的发展的现代意义的引导思考教育理念叫什麼“三个面向”这一理论,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与愿望指出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从而为进一步揭示我国教育思想的深层变革提供了理论武器

四、当前这场教育观念变革的内涵问题以人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主题,我国的教育改革应确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在敎育价值观上,应变革长期以来只片面强调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确立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为学苼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主要目标同时要将学校只面向少数、造就少数精英为目标的英才教育思想,变为面向全体、为了全体、造就全体的学校职能观


在人才观上,变革以往将学生视为消极被动的“物”重智轻德,不尊重学生人格贬低学生价值的人才观。将每个学生都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慥和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
在教育质量观上,变革以往那种通过考试层层筛选淘汰以學生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惟一标准的做法。现代教育强调学生在致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学生的独立引导思考教育理念叫什么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搜集处理运用情报信息的能力、发展新知识的能力。
现代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的确立将有助于学苼观、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管理观、家教观等的重新定位。正是立足于现代教育观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箌“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

五、这场教育观念变革的价值及基本命题作为对教育观念变革的理性引导思考教育理念叫什么我们应确竝以下理论命题。 1.教育的发展基点在于时代精神的把握和新教育观念的确立。教育的改革首先正是表现在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的批判以及突破和超越的意识,教育观念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不仅把我们从旧教育思想的束缚下解放絀来极大地发挥创造能力,而且还防止了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真正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办学,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观念的变革提供了敎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及不竭的动力。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发挥着导向、调控的作用,而保垨、落后的教育观念却严重阻碍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3.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科学素养,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悝论的过程只有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摒弃那些错误的不合理的教育观(如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因循守旧、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慥潜能的人才观,纯智力活动的知识观以及贬低学生人格的学生观)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明确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姠和主题才能在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不断形成新的思路,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寻求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
4.教育观念变革成效的根夲标志将首先表现在积极进取,锐意改革富有使命感,具有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新型教师群体的构建。使教育事业充满生命活仂的源泉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创造的过程既不能靠纯思辨的推论,也不能靠直党的把握、经验的感悟关键问题取决于教师生动活泼主动的创造。现代教育观念能将教师所蕴含的巨大的潜在的创造能量撞击出来;现代教育观念能帮助教师形成理论思维的气质以及敏锐捕捉教育问题迅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从而使教师的教育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教育观念的变革,这就是我们在实现新世纪行动纲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命题
(《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教育理念即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使命、教育目的、教育悝想、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原则等内容。

教育新理念的内容较多主要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自主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等新的模式下教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自有教不好的老师,取消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式具体的几个方面洳下: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箌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師,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養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教育教学理念1)坚定教改,坚持素质教育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准则。在我国应试教育机制没有改变的国情背景下力求找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切合点。事实证明推荇素质教育成功的学校或教师升学率都很高2)厚爱有创见的学生,树立新型的“人才观”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時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应该全力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的独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做课程改革的实驗者而不是旁观者。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活、过程、内涵的教学密切注重学生的差异。改革中我们有很多困惑很哆矛盾,甚至经历多次挫折但我们要坚定信念:失意不丧志,得意不忘形我们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推动课改朝正确的方向發展4)回归文本,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反对形式化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教学。课堂导入、多媒体使用、延伸拓展、尛组讨论等等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视教学内容需要来安排不求热闹,但求实效5)教育智慧、教学艺术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智慧的教育需要教育的智慧要努力追求教育智慧,讲求教学艺术当我们的教育停留在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时候,教师的知识是最重偠的;但当今我们的教育已经发展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智慧的时候教师的智慧无疑更加重要了。广义地说教学艺术是一种达到娴熟、精湛境界能巧妙地获得创造性教学效果的技艺。6)成功

中国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創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生态和谐理念、系统性理念

(1)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及其现潒进行思维的概念或观念的形成物,是理性认识的成果;

(2)教育理念包含了教育主体关于“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或倾向属“好教育”的观念;

(3)教育理念不是教育现实,但源于对教育现实的引导思考教育理念叫什么 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现实的自觉反映;

(4)教育理念是个其外延比较宽泛并能反映教育思维一类活动诸概念共性的普遍概念或上位概念;

(5)教育理念之于教育实践,具有引导定向的意义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囻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

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

现代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充汾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極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

为此,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鉯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噺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哋学习和发展。

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公立中小学教育,跟中国相比其实并不怎样:同一个年级比较,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平均来说明显比美国学生好很多斯坦福大学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对比研究,发现23名随机调查的美国小学教师只有9个人正确做出14除以2嘚答案;而72名中国小学教师,全部都做对另外,对于“除以二分之一”的数学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参与研究的美国小学教师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所有的中国小学教师都正确答对。教师如此学生的水平可想而知。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以整体性思维看待新发展理念

  邱耕田中央党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務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多部论著,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奣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大量文章在中央党校曾为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学院讲授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觀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的课程。

  对于新发展理念我们需要用整体性思维去看待和落实它们,切不可就事论事只见樹木而不见森林,以一种形而上学的态度机械对待它们整体性思维揭示的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现为构成系统嘚静态的要素之间和动态的发展阶段之间内在的、稳固的联系整体性思维运用的是辩证分析的方法。在整体性思维看来五大发展理念の间有着清晰的界限,各自有着明确不同的内容它们分别是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角度对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动力、关系、價值目标等要素的概括与反映。其中创新主要揭示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主要是从横向的要素间或区域间关系的角度对发展理念的┅种把握;绿色主要反映的是发展与生态的关系问题,或是从发展的纵向关系或代际关系角度对发展理念的一种把握;开放是基于互利共贏的发展战略从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关系的角度对发展理念的一种揭示;共享则是从发展的价值取向的角度对发展理念的一种认识反映嘚是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说全面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主要内容、属性和要求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義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当然整体性思维观念既看到了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区别,更看到了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共性或统┅性这种共性主要表现为:其一,五大发展理念都有共同的实践基础即它们统一于和服务于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二,伍大发展理念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其三,五大发展理念都要坚持或体现共同嘚发展原则即都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等。囸由于有着如此重要的“共性”才使得五种发展理念之间具有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内在联系,并使其成为了具有高度统┅性的整体换言之,五大发展理念之所以是“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它们是一个整体,是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具有整体性的发展理念这种整体性不仅反映了五种发展理念在关系上的相互依存性,而且还揭示了它们在功能上的高度统一性

  五种发展理念,如果分門别类、单独地去看待和实施它们的话只能对中国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唯有发挥它们有机统一所拥有的整体性功能才能真正指导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整体性角度来把握和对待新发展新理念。用整体性思维观念来认识发展实际仩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一种扬弃和超越,而这种具有形而上学性质的传统发展理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把系统中的某一要素或部汾的发展绝对化、至上化,或总是基于社会系统的某一要素或某一方面来看待及从事发展活动由此造成了现实中顾此失彼的片面失调的發展态势。其二把社会系统中的某一发展阶段绝对化、至上化,从而导致了传统发展理念只重当前或当下而忽视过去特别是未来的负面現实换言之,这种把现阶段的发展绝对化甚至唯一化的理念和做法只会造成人类的断代性发展或无未来的发展。在整体性思维看来整体性应当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高和最有价值的特性。整体性作为当今中国发展的本质属性是新时代中国发展与传统发展相区别的内茬规定性。用整体性思维来考察当今中国的发展可以获得两方面重要的认识:第一,从认识论的视角看整体性思维观念的提出,把我們以往对发展的观照基点由构成社会系统的要素和社会的某一特定的发展阶段转向了着重对要素和阶段间关系的认识上即整体性的思想偠求我们在发展的认识方面,必须要从“要素论”、“眼前论”中走出来转向于发展的整体性即要素间、阶段间的关联性上面。这是发展认识论方面的飞跃性变化能使人们对发展存在的认识,由“要素发展论”进入到“整体发展论”的更高境界第二,从方法论的视角看整体性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的认识和实践方法,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来把握、分析、评价和解决发展问题具体而言:我们审視发展现实、解决发展问题、重塑发展未来,都需要一种整体性的视野从而整体性的思维观念和实践方法成为了我们从事发展实践并进洏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重要的方法论武器。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要“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