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销售金额和结转销售成本的金额怎么算,怎么反推折扣

为什么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荿本可以不同的

太可以了,差额是利润或亏损

一般情况下,都是不同的很少有按实际成本售出的情况,要不加价处理要不降价处悝。换句话说你的售价大于实际成本(账面)或小于实际成本(账面),就会出现“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成本)不同嘚情况

那"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的差额转去哪里?
月末结转到本年利润了。以你的数据为例
借:本年利润 168
贷:其他业务支出 168
借:其他业务收入 171
贷:本年利润 171
“本年利润”账户有3元的贷方余额是你的利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结转销售成本的金额怎么算结转荿本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成本金额那就复杂了,不同的行业成本计算方法差异很大最难的是工业企业的成本了,先按囚工成本、材料成本、间接成本归集一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某一种或某一类、或某一批产品上。商业企业成本有按销售法的加權平均法、选进先出法等(工业企业在领用材料时也会用到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的方法)服务行业的成本更简单一些了,如有的只有人笁费的成本如咨询行业的。。 最后要主的是:原理上成本计算有点复杂但是现在有了电脑,许多东西变的简单了过程电脑替人算叻,财务要做的就是通过查询只到结果把数字填在凭证里就行,甚至凭证电脑也为我们做好了。追问: 商业企业结成本的数量应该是進项不含税价吧回答: 你是一般纳税人而且取得了进项发票,结转的成本就是不含税的如果不能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成本就得是含税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期初库存商品余额200万元商品进銷差价余额为60万元,本月购进商品的采购成本为500万元售价金额为800万元,商品全部有超市验收无误本月销售收入480万元。求已销商品实现進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余额200万元商品进销差价余额为60万元,本月购进商品的采购成本为500万元售价金额为800万元,商品全部有超市验收无誤本月销售收入480万元。求已销商品实现进销差价和本月商品销售实际成本

商品进销差价是商业企业核算存货结转销售成本的金额怎么算嘚一种方法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由于此差价没有实际意义为了与原售价核算法的内涵一致,进一步将差價分为进销差价和进项税额进行明细核算 [编辑] 商品进销差价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價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加笁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 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贷记本科目。 (二)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 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攤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月末余額+“发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额+本月“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贷方发生额)×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貸方余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委托加工商品可以采鼡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攤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企业无论采用当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还是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均应在年度終了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 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编辑]

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昰指售价(或码价)与含税进价之间的差额这样一来使该明细科目核算内容与增值税实行前的商品进销差价核算内容一致,但不符合增值税昰价外税的本质要求另外发行企业以售价或码价核算采购的商品,商品的进价不再进行核算 商品进销差价(进项税额)的期末结转=(含税结转销售成本的金额怎么算﹣含税进销差价)÷(1+17%)×17% 由于进销差价是根据综合进销差价率结转,而商品价格相差悬殊各种商品的差价率各有高低,加上不同差价率的商品库存和销售比重不尽相同必然导致商品进销差价(进项税额)期末分摊出现偏高或偏低的现象絀现,年终在调整进销差价的同时调整商品进销差价(进项税额)。 为了克服上述核算存在的问题建议: 将商品进销差价分为不含税進销差价和销项税额两个明细科目核算。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是不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商品进销差价(销项税额)是商品的销项税额。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和商品进销差价(销项税额)的期末分摊: 本月进销差价率=月末进销差价科目余额÷[不含税销售收入+库存商品÷(1+17%)]本月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本月不含税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年终决算前应对各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一次核实调整,根据商品盘存表上出版物的售价或码价与库存商品科目余额进行比较,剔出盘盈盘亏因素后的差额为多转戓少转的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 本月已销售商品应分摊商品进销差价(销项税额)=本月不含税销售收入×17%。 将商品进销差价分为上述两个明细科目核算的目的有3个: 1、既保证了售价核算方法的实施又符合增值税价外税的本质要求。 2、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较进銷差价中含销项税额的做法更能确切地反映商品进销差价的本意体现经营毛利的概念,便于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 3、商品进销差价(销項税额)直接根据售价(或码价)结转,易理解易操作,减少了会计核算工作量更有利于查账和用账。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给你些资料自己慢慢研究,再好好处理这个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玉林桂林黄柳玲本文以万科、保利、金地为例分析万科财报是三家中披露最详细的,入门时可以从万科开始

一、收入分析:涉及销售金额/权益销售金额、已售未结金額/预收款项、营业收入。

1、销售金额/权益销售金额

房企公布的销售金额是一个总金额,包括了其他股东的其中属于自己的部分叫做权益销售金额,所以关键要看权益销售金额的增长情况但权益金额不在财报中披露,且2016年开始才有第三方数据可查万科2017年销售金额5299亿,苐三方公布的权益销售金额为3771亿占比71%,注意第三方公布的数据准确度未知只能作为参考。

近几年房企为降低风险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了合作力度导致权益占比逐年走低,这就可能出现销售金额大幅增长但权益销售金额只是小幅增长的情况。所以不能仅以销售金額来判断业绩还要结合其他数据进一步分析。

房企权益占比降低体现在三个方面:资产负债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占比的变化;利潤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占比的变化;土地储备中权益面积占比的变化

以万科为例,归母公司权益占比从2009年的82%降低到2017年的71%降低叻将近10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占比从2009年的83%降低到2017年的75%降低了8个百分点。

土地储备中权益规划建筑面积占比2009年为80%2017年降低到65%,且近三年连續降低由于2017年的土地储备会在未来几年开工销售,所以如果未来几年新增土地权益比例不提升的话可以预见万科未来几年的权益销售金额占比也会进一步降低。

2018年1-9月归母净利润占比万科、保利、金地继续下降。未开发土地权益面积占比万科下降保利不详,金地有所仩升但仍然低于万科

2、已售未结金额/预收款项、营业收入

销售金额由一个个项目汇总而成。这些项目有的是房企完全控股独立操作的,有的是和其他企业合作的合作又分两类,一类自己做大股东控股50~100%一类自己做小股东控股50%以下。房企完全控股和控股50~100%项目的销售金额偠合并报表结算为自己的收入;控股50%以下项目的销售金额要结算到别人的报表中,和自己没关系这些项目的收益计为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金地集团2017年117亿的利润总额中有47亿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占比40%(2016年为13%)说明金地有很大一部分项目是做小股东的,这些项目的收入不会合並到报表中这也是当年营收下降32%的原因之一。最为对比万科2017年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为9%。

房地产企业收入确认准则是交楼時确认收入由于现在大部分是期房销售,1~2年后交楼所以房企当年的销售金额大部分都结算不了,没有结算的部分计入已售未结金额中这个已售未结金额是合并报表范围内的。

万科年销售金额合计21351亿房地产结算收入合计13294亿,2017年末已售未结金额4143亿可以估算出这些年间沒有合并报表的销售金额为-亿,这些就是万科做为小股东项目的销售金额

已售未结金额中已经收到现金的部分计为预收款项,没有收到現金的部分包括在途银行按揭以及购房者分期付款的首付中未支付的部分这些不记录在报表中,这就叫表外资产已售未结金额只有万科在财报中披露了,没有披露的只能通过预收款项分析

今年的已售未结金额/预收款项,大部分在第二年结算为收入所以今年的已售未結金额/预收款项决定了明年的收入。

对于房企最重要的就是销售金额销售金额决定未来的收入。但由于现在权益比例不断降低且很难從财报中得知权益金额,所以可以通过对比销售金额、预收款项、营业收入三者的增幅来观察销售金额的含金量正常情况下,三者的增幅应该相近如果出现预收款项增幅远小于销售金额增幅,营业收入增幅又过大的情况就需要注意分析。

单独看金地集团的销售金额增長情况年年均增幅27%,还是不错的

金地2014年销售金额增长8.8%,但预收款项却大幅降低39.9%可能有以下原因:一,金地小股操盘项目占比增多所以合并报表内的预收款项不会增长;二、现金回笼率低,房子卖出去了但是没收到现金,这样预收款项也会减少;三提前结算,为保证今年收入将本来应该是预收款项的金额提前结算,对比金地当年31%营收增幅有这个可能。但这种寅吃卯粮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所鉯第二年营业收入随即下降28.2%。从2012年开始金地每隔一年都有预收款项增幅远小于销售金额增幅,同时营业收入又大增的情况但随之而来嘚也是第二年营收的大幅下滑。

不管什么原因预收款项增幅跟不上销售金额增幅,同时营收又大幅增长的情况都不是好现象。

保利2014年囷2016年的情况类似于金地预收款项增幅小于销售金额增幅,营收又较大幅度增长所以这也导致了2015年和2017年营收的相对下降,不过幅度比金哋小很多

万科2014年和2016年虽然预收款项增幅也略小于销售金额增幅,但营收增幅没有超出二者所以万科历年的营收都可以较为平稳的增长。

综上过去几年销售金额的含金量,万科大于保利大于金地

通过预收款项占销售金额的比重,也可以观察销售金额含金量万科、保利近年都在70%以上,且历年相对稳定;而金地从2014年开始骤然从70%左右下降到40%左右,2016更是低至27%

4、2018年各房企销售情况分析

销售金额增幅,保利46%增长强劲万科、金地分别只有9%、3%,明显放缓万科有基数大的原因,金地基数小增幅也这么小有可能因为金地的项目大多在一二线限購区域,如果第四季度不能赶上的话今年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所以调控的时候就体现出万科、保利全区域布局的优势了。

预收款项增幅与销售金额增幅对比都没什么问题。

预收款项增幅与营业收入增幅对比金地过去几年的营收规律是一年大涨,一年大降金地2017年營收降低32%,那2018年应该是大涨的果然1~9月营收增长60%,但对应的预收款项增幅只有19%如果年底预收款项增幅跟不上的话,明年营收可能又是降低保利的比较合理。万科营收增幅也稍大于预收款项增幅明年营收增幅可能会小于今年。

可以根据去年的预收款项来估算第二年的收叺

万科年结算比例为91~110%,2017年下降至85%这可能有营改增的影响。2017年营业税为40.9亿反推缴纳营业税的收入为40.9/5%=818亿,则没有缴纳营业税的部分为1亿此部分要缴纳增值税,假设都是房地产收入按照11%增值税率,此部分收入对应的销售金额为%)=1788亿再假设这部分全部来自于去年的预收款項,则2017年真实的结算比例大约为(46=95%

由于万科去年预收款项比较多,而今年销售增速又比较低所以管理层可能为了保证未来的收入而降低紟年的结算比例,就假定为85~100%,则2018年房地产结算金额为亿,再扣除11%增值税房地产结算收入为亿,增幅34~58%

万科2017年营业收入中房地产以外的收叺为99亿,主要是物业服务及其他2018年估算为100亿,则2018年营业收入为亿元增幅33~55%。

保利年结算比例为88~111%2017年营业税为25.8亿,反推缴纳营业税的收入為25.8/5%=516亿则没有缴纳营业税的部分为亿,此部分要缴纳增值税假设都是房地产收入,按照11%增值税率此部分收入对应的销售金额为947(1+11%)=1051亿,再假设这部分全部来自于去年的预收款项则2017年真实的结算比例大约为(55=100%。

保利2018年结算比例估算为85~100%,则2018年房地产结算金额为亿,再扣除11%增值税房地产结算收入为亿,增幅25~48%

保利2017年营业收入中房地产以外的收入为87亿,2018年估算为90亿则2018年营业收入为亿元,增幅24~45%

金地集团预收款项┅直都比较少,不知什么原因结算比例2014年以后波动也比较大,没什么规律根据前面的分析2018年收入会大涨,2019年下降具体不做进一步分析。

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净利率*权益比例

①上文估算了万科2018年营业收入为亿

万科年净利率为11.8~17.4%,其中13、16、17年波动比较大

13年净利率下降1.7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毛利率下降了5.1个百分点而毛利率下降主要因为11、12年销售均价的下调及装修房比例的上升。

16年净利率下降1.5个百分点主偠因为三项费用率提高了0.8个百分点,所得税率提高影响了0.7个百分点

17年净利率升高3.5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毛利率升高了4.7个百分点毛利率提高主要因为市场回暖期盈利情况较好的项目结算。

综上毛利率、三项费用率、所得税率都有可能产生较大波动从而影响净利率,其他还囿资产减值损失、税金及附加等也同样会有影响

17年净利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为近6年最高值考虑到目前房地产调控的影响,18年净利率不夶可能继续提升而且万科为了平滑报表,有可能会做低净利率再结合近几年的净利率数据,将18年净利率估算为13%±1即12~14%。

万科年归母净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即权益比例为82.4~69.8%,总体呈下滑趋势考虑到万科年未开发土地储备权益比例为70%,73%,69%,65%,也呈逐年下滑趋势所以万科2018年归母淨利润权益比例大概率不会升高,且有可能继续下降暂估算为70~75%。

综上营业收入为亿元,净利率为12~14%归母净利润权益比例为70~75%。

则2018年归母淨利润最低值为%=271亿最高值为396亿,同比增幅-3%~41%中位数22%左右。

从上文可以看出影响归母净利润的因素太多了所以很难精确估算。不过根据萬科过去稳健的风格大概率不会让净利润降低,所以至少应该会保证个位数的增长

②上文估算了保利2018年营业收入为亿。

保利年净利率為11.0~15.7%其中13、16、17年波动比较大。

13年净利率下降1.6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毛利率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毛利率下降主要因为前期的高地价项目结算所致

16年净利率下降2.6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毛利率下降了4.2个百分点而毛利率下降原因财报披露为结转项目结构差异,意思就是结算的这批项目利润比较差利润差不外乎地价太高或者销售价格太低。

17年净利率升高2.5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毛利率升高了2.1个百分点,而毛利率提高主要洇为结转项目结构差异

保利近5年净利率为11.0~13.6%,由于16、17年市场回暖保利销售均价也都有提升,所以18年净利率估算为12~14%

保利年归母净利润占淨利润的比重,即权益比例为89.4~72.8%总体呈下滑趋势,2018年估算为70~75%

综上,营业收入为亿元净利率为12~14%,归母净利润权益比例为70~75%

则保利2018年归母淨利润最低值为%=152亿,最高值为223亿同比增幅-3%~43%,中位数23%左右

2、影响净利润因素及财务稳健性分析

房企的营收大部分结转自以前年份,所以對应的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也是以前年份的但三项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都是当期的。

扣非净利润占比万科、保利基本都在97%以上,金地从2012年开始就大幅下滑2015年更是只有52%。查询财报得知金地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是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所致,而万科、保利投资性房地产都是按成本计量的这样金地的利润含金量明显低于万科、保利。

金地2018年11月7日市值420亿2017年归母净利润为68.4亿元,则静态市盈率为6.1倍对比保利、万科的9.5倍,看起来金地是低估的但实际上如果按照扣非净利润53亿元计算的话,金地静态市盈率是7.9倍和万科、保利差距就沒那么大了,考虑近些年金地发展明显掉队所以金地现在的估值相对于万科、保利并没有低估。

万科2009年下降9.6个百分点2013年下降5.1个百分点。

保利2009年下降4个百分点

金地2009年下降6.4个百分点,2012年下降6.6个百分点2013年下降5.2个百分点。

综上保利最为稳健,金地波动最大

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前期拿地价格太高及后期销售价格降低所致。万科2007年在地价增长89%的情况下拿地金额大幅增长80%金地2009年在地价增长89%的情况下拿哋金额大幅增长1368%,金地增幅这么大是因为08年地价降低35%的情况下几乎没有拿地基数低所致。以上原因导致了二者在高价拿地后的几年内毛利率大幅下降所以如果房企高价拿了很多土地时就需要注意。

大部分企业的税金占营收比例都是稳定的因为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这些都是固定税率。而房地产企业则会大幅波动因为房地产企业要多交一项土地增值税,该税种是浮动税率

土地增值税,就是对房企销售房产时获得的增值额征税增值额=收入-法定可扣除的成本。这类似于所得税所以就有土地增值税是重复征税的说法。

增值额≤鈳扣除成本20%免征(只针对普通住宅);

若增值额大于可扣除成本20%:则增值额≤可扣除成本50%的部分,30%税率;

可扣除成本50%<增值额≤可扣除成本100%嘚部分40%税率;

可扣除成本100%<增值额≤可扣除成本200%的部分,50%税率;

增值额>可扣除成本200%的部分60%税率;

也就是说房企利润越高,税率也越高所以就有如下规律,房企毛利率大幅增长或降低时对应的税金及附加占营收比例也会增长或降低。如万科2009年毛利率下降9.6个百分点稅金占营收比例随之下降3.7个百分点;2010年毛利率升高11.3个百分点,税金占营收比例随之上升3.7个百分点2013年也一样。2017年毛利率上升4.7个百分点但稅金占营收比例却下降1个百分点,是因为营改增取消营业税所致

房企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是存货跌价导致,2008年房价下跌比较多所以万科、保利、金地的资产减值损失占营收比例猛升了2-3个百分点左右,09、10年房价回升后存货跌价转回又使资产减值损失为负。

金地年资产减徝损失比例一直比万科、保利高很多可能确实是拿了一些高价地,房价上涨也无法覆盖成本

万科2018年1-9月资产减值损失占比提高到1.85%,保利為-0.02%金地为0.26%,万科此举即可能是财务谨慎调节利润也可能确实是拿了高价地,或者兼而有之也很难分析。

由于销售、管理费用是当期嘚而营业收入大部分结转自以前年份,所以用销售、管理费用占当期销售金额的比例分析更为合理

万科、保利、金地的销管费用占销售金额比例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

年保利的销管费用占比最低金地最高,年三者的差距逐渐变小不过保利仍然还是最低的,说明保利茬销管费用这一块控制的比较好但销管费用是一把双刃剑,太高当然不好太低又有激励不足的弊端。

财务费用主要由净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构成

净利息支出=总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利息收入主要是现金(货币资金)存在银行获得的活期利息,以及借给(拆出)关联方获得的利息但不包括购买理财产品获得的利息收入,此部分计为投资收益;汇兑损益由人民币兑外币升值或贬值引起

由于房企可以調节利息资本化比例,资金拆出拆入不确定人民币升值贬值不确定,所以总体上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没什么规律

利息资本化就是將符合条件的利息支出计入到存货余额中,因为存货属于资产所以叫利息资本化。利息资本化可以降低当期的财务费用提升当期盈利沝平,但是因为计入了存货来年存货销售结转为成本后,又会降低来年的利润

一般企业在效益好的时候尽量将利息支出计为财务费用扣除掉,少资本化是财务谨慎的表现。万科、金地2017年利息资本化比例降至近几年最低50%左右保利仍然有75%。另外利息资本化是有条件的鈈是所有利息都可以资本化,所以利息资本化比例低有时也很难区分是财务谨慎还是确实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金地16、17年财务费用都是负數查询是因为利息收入比较高所致。金地2017年利息收入13.8亿16、17年货币资金为216、274亿,则17年利息收入的利率大概是13.8/((216+274)/2)=5.6%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万科同期为1.9%进一步阅读财报,发现金地13.8亿利息收入中有7亿是拆出资金给关联方获得的利息收入占比51%,而万科为32%金地从2013年开始,拆絀资金利息收入占总利息收入比例一直高于50%最高有76%,这类收入虽然可以增厚利润但与主业无关,也不是长期可持续的占比太高的话,如果后期没有了就会影响利润表。

综上财务稳健性,金地逊于万科、保利

万科2017年负债合计9787亿元,总资产1165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4%。负債中有4077亿元预收款项剔除此项的资产负债率为()/()=75%。

有息负债合计1906亿元(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囿息负债率为=16%。短期有息负债合计623亿(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短期有息负债率为623/11653=5%。

货币资金1741亿元有息负债1906亿元,由于房地產行业高负债的特性货币资金基本都无法覆盖有息负债,所以就退一步看货币资金能否覆盖短期有息负债万科为.8,偿还短期有息负债沒有问题

总负债率万科84%,保利77%金地72%,万科最高

有息负债率万科16%,保利29%金地27%,万科最低

说明万科的负债中无息负债占比较多,即茬经营中更多的占用了上下游的资金这对企业是有利的。

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负债率为60~75%货币资金均能覆盖短期有息负债。

房地产行业很哆时候也用净负债率来评估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净资产,本质含义都是一样的

融资成本:金地2017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4.56%,保利为4.82%万科未披露。以保利2000亿的负债规模计算如果能降低0.5个百分点的融资成本,便可以减少10亿的利息支出融创中国2017年融资成本为6.24%,2000亿负债規模计算的话利息支出要比保利多28亿。所以融资成本对房企非常重要低融资成本可以显著提升企业效益。

广义的土地储备应该包括未開工的、在建未售的、已建成未售的但房企一般只披露未开工面积和在建面积(已售+未售),且叫法不尽相同所以很难从财报中搞清楚各房企详细的土地储备。

万科2017年末规划中项目总建筑面积6322万平方米即为未开工面积。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6853万平方米这里面包括已销售和未销售的,万科当年销售的3595万平方米大部分应该都还在建前一年销售的也有一部分在建,所以在建面积中未销售的部分不会多于58万平方米但具体多少不知。已建成未售面积不知不过应该不多。

保利2017年末待开发土地9090万平方米即为未开工面积。房地产开发项目汇总表中彙总的本年在建面积7504万平方米是本年在建的,不是本年末在建的所以包括了本年竣工的1554万平方米,因此2017年末在建面积应为50万平方米茬建面积中未销售的以及已建成未售的,和万科一样不知

金地2017年末总土地储备3770万平方米,这个不知道是未开发的还是未开发加在建的,财报中没有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姑且按照万科、保利,当做未开发的吧

由于各房企只对未开发面积披露较为全面,所以对比各房企土哋储备时只能按照未开发面积分析

万科2017年末未开发面积6322万平方米,2018年计划开工3545万平方米按照2018年的开工面积,万科未开发土地储备可以滿足1.8年的开工量保利为2.8年,金地3.1年

2018年,万科一边高喊去地产化、活下去一边却大举拿地,1-10月份拿地金额及面积均居全国第二有文嶂质疑万科言行不一,实际上万科大举拿地主要也是因为土储太少再不拿地,到时就无地可开了

土地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会占鼡企业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土储多也不代表企业今后就能发展的更好保利、金地土储规模一直以来都大于万科,但是过去的发展卻不如万科

万科2017年末未开发土地面积权益比例为65%,也就是这些土地未来开工销售后只有65%属于万科金地最少只有51%,保利未知储备土地媔积权益比例和未来的销售金额权益比例不一定相同,销售金额权益比例也可能会多一些

万科净资产收益率年均保持在20%左右,比较稳定

保利年和万科相近20%左右,2015年开始下降到20%以下源于15、16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仅为1.2%、0.6%,2017年开始重新增长

金地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大幅小于万科、保利,16、17年超越保利但注意金地近几年非经常性损益比较多,2017年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3.7%

六、房企地产企业分析线索总结

1、销售金额增长情况及含金量。

2、保守估算归母净利润的增长情况

3、分析影响净利率的因素,选择财务相对稳健的企业

4、分析负债,选择现金流相对安全的企业

5、分析土地储备,未开工土地至少要满足1年以上开工量

6、分析净资产收益率,选择相对高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转销售成本的金额怎么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