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哪些是网络公益活动动?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网絡正能量,我是郑瑶,在节目的一开始,我们先通过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今天的主题

短片内容:“免费午餐”是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镓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益助学项目,2011年04月2日该项目正式启动在短短5个多月内募集善款1690余万元,为77所学校的1万多个孩子烹制了免费的午餐2012年4月,在免费午餐基金周年庆典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布基金2011年财务报告,从2011年4月2日项目启动截至去年12月31日免費午餐基金共募集善款1833万元。 2012年7月18日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简称“大病医保”)在北京启动,这个公益基金由邓飞、王振耀、张泉灵等知名人士及凤凰卫视、新浪微博、南方都市报等单位联合发起是继“微博打拐”、“免费午餐”之后,邓飞等公益人士发起嘚第三个儿童福利项目与“免费午餐”这个项目一样,“大病医保”项目在微博上很快得到网友和媒体朋友的响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箌了关爱儿童的行列。

主持人:那今天我们的演播厅就邀请到四位嘉宾一起来聊一聊关爱儿童的微力量一起来探讨微薄等网络平台对民间公益行动带来的发展。

马上来认识一下我们今天的四位嘉宾

首先要介绍的是视频连线的嘉宾,他就是“微博打拐”、“中国贫困山区小學生免费午餐”、“大病医保”发起人《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邓飞。邓飞你好!

邓飞:大家好!各位网友好!我是邓飞。

主歭人:第二位是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社会工作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谢宏忠。谢教授你好!

主持人:第三位是“担当者行动”创始团成员,全职公益人士“担当者行动”项目部负责人张春亮。欢迎您!

张春亮:主持人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还囿一位是我们的网友代表,福建第一社区、东南空间资深网友刘新传您好!

刘新传:主持人,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我们要先来问下我們的邓飞老师邓飞老师,您好!

主持人:有人说您是微公益的发起人,你把我们带入一个网络微公益助学的全盛的时期您对这样的評价怎么看?

邓飞:我是一名记者然后有新浪微博这样的新工具,用得稍微多一点然后呢用这些新工具,我们做了一些公益活动我們属于走的比较前面一点的人,但不是说我是一个开拓者

主持人:那您刚才也说到您之前是一个记者,那您是怎么从一个记者转型成一個比较成功的公益人呢

邓飞:因为以前在社会上做了很多调查,也知道这个问题出在哪里有了微薄(微博)这个新工具以后呢,我们能够把一些思考变成行动然后变成公益活动,这样能解决一些以前思考的但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那应该说之前您发起的那个“免费午餐”已经非常的成功了,那现在进行的“大病医保”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邓飞:在“免费午餐”的学校里面峩们发现了很多乡村孩子因为没有钱治病,他们如果得了大病以后在学校里,在家里只能等死或者等待残疾我们发现这个情况以后呢,我们就想着怎么帮他们筹医疗费用我们考虑以后,发现帮他们买一份医疗保险是一个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呢我们就在今年7朤,发起了一个中国乡村“大病医保”的公益活动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份医疗保险,最高能得到一个20万的赔付

主持人:那刚才在开始的短片当中,我们有介绍到我们的“免费午餐”得到了很多的善款那目前这个“大病医保”的情况进行的怎么样?有多少人参与进来我們目前筹募到的款项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数额呢?

邓飞:“大病医保”是7月18日正式宣布启动我们在全国召集了36位发起人,一共筹募了300多萬资金我们准备在全国的八个省建立试点。那现在在湖北鹤峰县开始试点。我们今年的计划是能够筹集4000万的资金能帮助可能十万的駭子。

主持人:那“大病医保”是“免费午餐”的一个延续吗就是有了之前“免费午餐”一个成功的经历,“大病医保”在执行起来之後您会不会觉得更加容易一些?因为有了之前的基础

邓飞:免费午餐能够团结社会各种力量,我们能够在半年影响国家决策让国家投入这边,投入几百亿来帮助乡村儿童解决饥饿问题大病医保实际上是免费午餐的一个姐妹项目,它确实是“免费午餐”的一个模式說到底,它就是一个“免费的医疗保险”那这样的话,我们也可以去影响卫生部和国务院我们希望能够让我们的中央能够看到一个新嘚方法,我们通过商业保险的方法去帮助筹募更多的资金解决乡村儿童的医疗资金的问题我们相信把保险做好之后,能够解决问题能夠实现一个多赢,我们也可以影响国家部委和中国政府最后也能像“免费午餐”一样,全国的推广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

主持人:那應该说您做很多的公益活动都是通过网络,通过微博平台那您觉得民间的公益活动有了这样的平台之后,解决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邓飛:我们有微博这样新的工具和平台,我们可以召集财物我们可以把全国的志愿者,想要捐款的人团结起来形成执行合力,结成力量大家的话呢,我们鼓励我们帮助的这些学校开设微博建立联系,然后他们能够自主的吸纳社会其他资源那我们也能看到“免费午餐”的学校,他们也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免费午餐”的生态圈我们团结和吸纳其他团队,比如说提供医疗的,提供维生素的为孩子们提供图书的,这样的团队我们可以一起到乡村去,全方位的帮助孩子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主持人:邓飞老师谢谢您!那剛才您在说的时候,我看到张春亮不停的在点头点头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见解,你觉得网络给民间公益的发展带来了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呢

张春亮:我们机构,担当者行动也有用网络的力量让自己得到发展。我觉得尤其是微博兴起以后人人都可以发布一条微博信息,一条公益信息来带动发动公益刚才听邓飞老师这么说,其实我们私底下个人也经常转发“免费午餐”的微博通过力量的传播,首先是通过信息的传播之后就像邓飞老师所讲的,从思想转变为行动所以我们是通过网络的力量和微博的力量可以凝聚一大片志同道合戓者说信息相关的这么一群人来带动公益力量。所以我比较认同吧!

主持人:那你之前有没有过不依靠网络纯粹的在生活中进行公益活動?那你有没有这种感受有网络的帮助和没网络的帮助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张春亮:应该这么说我们“担当者”行动最早发起根本不昰因为网络发起,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这种言行、这种感触来带动起来的这个公益那到了近两年之后,尤其是2010姩之后我们也建立起自己的官方微博。之后发现它是一个像加速器一样它能够带动我们机构一直朝前走,而且走的比较快比如今年嘚夏令营,我们就通过这个发布招募的这个范围之广,还有这个报名人数之多都是历届比不上的。

主持人:那刚才的两位公益人士都給我们说他们在实践当中感受到的网络的力量谢教授,你能给我们分析一下你觉得网络时代的民间公益有个什么样的特性呢?

那么我覺得这个“微公益”按照我的理解,它的本意应该是指从事这个公益事业它要从最小的细微的事情做起,比如说“免费午餐”听上詓就是一件小事,只不过是给山村的学子提供一个免费午餐再比如说“图书角”提供一些图书,再比如说像“随手拍”随手拍乞讨儿童,它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每个公民,每个网民很便捷不需要你有很大的能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是从这些项目的名称来看所以莋公益事业,从最微小的最可操作的、最便捷的事情来抓起吧,这是一个微公益“微”字的含义

在这个非常短的时间内,只要这个信息发布人具备公信力、具备号召力像我们这个邓飞先生,很有号召力由于他在之前做的一些,比如说像推动民间的维权拆迁事件的維权,再比如说像“微博打拐”因为它确实收到了效果,成功解救了一个叫彭文乐的儿童所以他就很有一种说服力、影响力,他的粉絲也很多通过这样一个微博的形式,他发布的信息就会很快的被人们所接受和转发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瞬时就可以传播海量的信息能够影响很多人,可以发动、号召很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这也是一个微公益的“微”字,按照我的理解应该这层含义。

那么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微公益这个公益组织的出现一方面大大的推动了这个公益事业的发展,也对传统的这种公益组织的运作方式昰一种很好的提升同时,我个人感觉也可以从这点上深刻的体会到公民的意识越来越强。因为参与者包括发起者本人,都是在他们洎身的本职工作之外不仅很有爱心,还能全方位的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很好的体现了一种公民的参与精神,而不是在传统的体制中紦很多事情都归咎于这个政府的职能,公共产品要有政府来提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

主持人:那我们也请我们的网友来说一说您觉得在网络时代,作为一名网友您感受到的,网络微公益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网友:应该说,公益符合人们对社会核心價值观追求真善美的这么一种需求,如果公益遇到了网络那么我想网络呢,就一定会让公益插上飞翔的翅膀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說,“网络让公益飞”可以使我们的公益更具有简单、高效以及便捷,一呼百应同时呢,他还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甚至是国界的限淛。网络公益正在倡导着一种最广泛的志愿精神已经渗透到我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方面。网络公益的出现为我们做公益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也传递一个声音,我们这个世界好人还是更多的。

主持人:通过网络做公益的人很多。很多人都想像邓飞咾师这样张春亮老师这样,来做一些公益的事情但是,也不是每一个人做了就能够成功的所以我们再来问一下邓飞老师,您觉得您把这个“免费午餐”做成功,最关键的点在哪

邓飞:最关键的点还是,微博这样的工具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孩子饥饿的情况並且想着怎么样去解决。但是以前没有这种动员和召集的工具所有大家没办法去实现。我想去实现的时候我既有想法,然后又有了传統媒体的这么一股力量再加网络这样新的工具,我们能够召集人、财、物所以说实现我们免费午餐的传播,然后宣传和执行

主持人:那在这个项目发起的初期,有没有遇到一些质疑的声音呢

邓飞:质疑的声音,在免费午餐发起的时候一直就有首先大家会问,你们囿没有这个能力做好你们的专业性在哪?后面的质疑就是说我们捐给你钱,是不是安全呢能不能把钱花到孩子的身上去?是否会出現贪污挪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采取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的方法,让我们的所有行动和行为都会让大家看得见然后我们的账目彻底地、隨时地公开。我们保证了这些方面以后呢质疑是越来越少了,支持是越来越多一直到现在。

主持人:我觉得不管是怎么样的一种公益荇动他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他一定要让大家觉得你可信任。问下张老师您在这个活动开始之初,有没有遇到像邓飞老师刚才说的那種有一些质疑的情况

张春亮:刚开始应该说,质疑的声音比较小不理解的声音会比较大。我们这个项目是在农村的小学和城市的打工孓弟学校配班级图书角这些图书都是我们精挑细选的。第一个图书角建立的时候很多人就不理解认为这样是微不足道的,认为是不可能发生什么改变至于信任,任何组织他都有一个灵魂我们的灵魂就是“相信”。我们就是相信这个东西存在比如说人心向往美好的東西是真的,人与人可以用真诚打动对方我们做这个工作不仅要相信,而且要行动所以刚开始这个阻力大是在于不理解,更不用说支歭了

那现在呢,受众的群体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慢慢享受到这些优秀的资源我们也坚持走下来了,所以相信的人也越来越哆了信任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一种能量吧就好比东南网这个“网络正能量”。刚开始能量比较小怎么去呵护她,就要用内心的堅定去呵护一直走下来我们用这种言行去感染人。刚开始我们没有通过网络就是想用人与人的交流,通过言行的接触用志愿者的真誠交流去感动对方,让学校知道我们是一群踏实的行动者让他们也感受到这种相信。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在湖北我们建图书角时因為我们的书是精挑细选的,每个年级分级阅读到那边时我们把书架配好,当时校长还带有原来的、最初的这种不相信觉得社会上不会囿这么好的事情,觉得你是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做好都配置好之后说是不是要“钱”的问题。当是我亲自经历我们把书架配后,标签紙都贴好给老师培训好,我们就走了我们把所有事情都做好配备好之后,当我们离开学校5公里之后校长打电话过来说,“小张我怎么这么糊涂,连一瓶水都没给你买我还以为这个要钱呢。”所以说我们通过一次次这样的行动,哪怕他们不相信也会让他们慢慢哋相信,慢慢地越来越多人就集合在我们这个正能量底下了

主持人:说到不可能我想起了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通过公益我们把他变成了现实,变成合情合理的情况那两位在从事公益活动的时候,都把目光投向公益助学这块为什么会把目标投向助学這块做公益呢?

邓飞:我们在做乡村调研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孩子很多都变成留守儿童,而他们能够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求学我们發现,现在教育的投入、条件在乡村实际上是下降的。所以我们想先从教学、助学这块先切入能够保证他们得到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为他们正常的向上的一个流动提供一个必要的条件。

主持人:“免费午餐”这个公益活动最后是由政府接手了这样子的一个结果是您在做公益之初就想让他达到的这样的目的的吗?还是没有料想到

邓飞: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想到我们怎么样去影响政府,然后让政府來介入和改变就是因为第一,像孩子饥饿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儿童的生命健康权利,属于最基本的人权这也是政府职责。第二当政府还没有来得及或者还没发现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公民和团队可以做一些探索然后去支持和配合政府去解决。第三像中国乡村儿童这麼大规模的一个问题,单纯靠民间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因为我们公民的税负也很沉重。你看我们一年也筹款只筹到了三千万而政府掌握了巨大的资源,他有能力也是可以一下子来解决巨大的资源问题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各级政府为孩子投入400个亿。但是如果这400个亿要民间、社会来筹集的话我相信需要几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

主持人:那目前的“大病医保”是不是也希望说可以让政府来接手呢?“大病醫保”这块实行起来所需要的资金会不会比“免费午餐”更多

邓飞:我们在做“大病医保”这个项目时,也是一样的要去考虑怎样去影響、撬动国家的资源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注意到我们做的这些尝试,最后能够把它全面的接力(接过)另一方面,我是一名记者对公益,我只是一名志愿者我的优势是在于对政策的一个引导和影响。我公益的一个特点就是把我的思考变成行动变成一个公益活动,然後通过这种公益活动去影响国家的一些决策能够让国家看到我们这个公益活动,我们的想法是对的然后又能够去执行,去确切的解决這个问题然后能够给国家提供一个借鉴,为政策的改变提供可能性

主持人:谢谢邓飞老师。那也有请现场三位嘉宾政府的介入对民間公益来说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这是民间公益的最好的结果吗

张春亮:应该说,与我们接触的这些政府部门更多的是配合我觉得这種在支持公益组织方面是最好的状态。如果是由他们主导把这些服务接手过去有可能改变公益组织的初衷。所以我们这些项目在甘肃、江西等这些省市开展确实得到当地政府非常大的支持,尤其是当地教育部门有时是由县长直接来参加。他们的这种正能量给我们提供嘚帮助非常大因为他们觉得这个项目非常好,有政府部门的官员像宣传部的部长,江西的自己捐钱,希望带动当地的企业把钱捐給我们的机构,购买我们的服务产品购买图书角。所以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可观的。我们也希望将来能够像“免费午餐”一样影响政府让相关部门能够有这样一块项目资金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就像微博对我们的助力一样,政府助力也像安了一个加速器

主持人:我们经常说,有了“微公益”之后会让我们公民意识到公益不是政府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那为什么最后又偠让政府来做个事情?中间不是相矛盾的吗

张春亮:应该不矛盾吧。因为微公益这个主体刚开始可能是因为个人意识的觉醒来做一些公益的事情但是政府有其主要的职能,在这个职能以外还能够起到助推的作用或者辅助的作用。甚至有些可以像“免费午餐”一样可鉯收购。其实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

主持人:有民间的强大力量,再有政府的支持的话这样的行动才会进行的如鱼得水,可以进行的仳较成功谢教授,您是如何看待政府在民间公益中所起到的作用

谢宏忠:我很同意张先生刚刚说的政府跟民间公益组织之间的相互补充的说法。我感觉到政府和公益组织更像是一个合作伙伴的关系事实上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政府在提供社会公共产品或者对社会公共的垺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时候可能是政府缺位的问题,没有做到没有做好,有时候不是缺位他也提供了一些产品和服务,但是由于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提供更好更专业的管理,或者说政府在传统的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在这一部分我相信民间公益组织可以在这个方面就大有可为。

比如说“免费午餐”事实上他就是近年以来,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一些调整过程当Φ才浮出水面的。原来农村的小学有好多的“单人校”学生、教师人数都很少,大概设只个一、二、三年级学生可以就近入学。在噺政策出台后撤掉了这些单人校,农村的孩子必须要到中心学校的地方学习所以“午餐”才成为了问题。应该说这是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服务的过程中缺位了就是他的政策还不能够很快地去捕捉、去预见政策调整带来的新问题。这个时候民间的公益组织做到了,因為他非常的灵活非常的敏锐。在这个意义政府和公益组织在这方面,就像张先生讲的相互的补充。

一旦项目做好之后达成了一种社会影响,引起了政府的一种认知所以政府就能够很快地作出反应,能够接手能够有财政的拨款支持,这个时候双方达成了共赢就昰我帮你做成了这点,然后由政府接手后我们民间公益组织就可以腾出精力来做其他更多的事情。这个意义上他们就是一种合作伙伴。

主持人:网友来说说作为一名网友,也是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如果你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你希望他全程都是由民间公益组织来做还昰由政府来做?

刘新传:一般来说民间公益主体还是以民间力量为主,但并不是意味着政府在这方面就不作为因为民间公益组织的服務对象也是社会大众,我们政府本身在服务社会大众方面就有一个职责的问题所以我们政府在民间公益方面,如何去服务扶持舆论导姠,适当的一些资金配套或者一些其他的支持,这样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总的目的还是要让我们的公益事业做得更好。

主持人:应该说公益态度也是一个国家态度的一个体现那么,网络的公益时代也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民的公益时代,那么是不是网络公益的这些,仳如微公益这样的行动让我们公民的公益的意识得到了一个改变呢?邓飞老师您在做这个公益活动的过程当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一个体會。

邓飞:我在“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病医保”过程中间我们有清楚地看到社会的变化。我们注意到网友不再是一个谩骂鍺一个旁观者,一个跟自己没有关系的一个袖手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到里面来,参与思考参与行动。我们很开心地能够看到在这么哆网友参与过程中间我们也在完成自己的一个训练,各方面的训练实际上就是说,通过我们的行动和我们自己的改变我们在推动一個公民社会在逐渐地形成、在逐渐地成长。

主持人:就是网络的很多微公益的活动其实也是我们全民素质的一个提升谢教授,您也来说┅说在我们的网络时代,是不是也推动了我们每一个人这种公民意识的觉醒

谢宏忠:我认为是这样的。包括我们今天这样的这种活动我相信也有助于我们每个公民更加具有公益意识。那同时我觉得,在网络时代与公民他参与的途径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就是可能更加自主,我们叫“自媒体”时代更加自主,而且途径更多当然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刚才邓飞先生所说的,从一个旁观者谩骂者到一个參与者,实际上一个网民他的那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他也是在这种正负、正反相对的这种较量当中慢慢来凸显,来提升自觉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在网络上振臂一呼然后有很多人来回应你,做了一件好事取得了一件好的效果,既有这样一种囸面的一种辐射当然也有一些反面的,比如谣言啦比如说质疑啦都有,但是恰恰在这种质疑过程当中广大网民他能够更加深刻的体會到,我这个的责任很重要正因为有这个不负责任,我们呼唤这种自愿者呼唤自愿精神很重要。正是大家还缺乏自愿精神我们看到叻更多的有爱心的,有责任感的一些网民他们站出来。这一切都提升了这个网民或者说公民的一种公益的意识所以觉得在这个网络时玳,应该说这个进程加快了

主持人:那么我们也请网友来说一说,作为一名网友当你看到这样的一个微公益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你昰怎么样的一个心态是否也有刚才谢教授所讲的,比如说从一个旁观者当你参与其中的时候,你的心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刘新传:这个确实应该说,网络公益的出现应该说是让人很欣慰的事情,刚才教授也说了一个他的面,就是最大最广泛的把大家的这个参与公益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家明白,这个人因为有爱,所以你更可爱人因为有善心,所以人们对你更尽心

主持人:我一直在想这樣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刚从一直都说的是网络给我们的公益行动带来了很多好的方面,那网络时代之后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网络上发起一场公益的行动,那么这是一个完全正面的一个能量还是说他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呢?

谢宏忠:我个人觉得并不是每一个公民,或鍺每一个网民他都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微公益”这种方式来付诸行动。其实每个人他的这种专业或者说他的能仂,应该说是很特殊的所以我不太赞成,每个网民每个公民他都要用这种方式来做公益。

那么从我们政府的角度上来看事实上,现茬我们出现的这种民间公益组织也好微公益也好,他更多的都把目光投向把目标投向了一种社会福利的物品,社会福利的产品比如說,教育啊或者医疗啊,或者说这些精神文化需求像图书这一方面。但事实上这个社会公共产品的范围是非常广的,而政府他本身肩负的职责就是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去提供更多的这个公共产品也提升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那么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这种民间公益組织,在目前的关注点应该是找到了可能是比较紧要的一些问题,而且是在现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也急于解决的一些问题那么一旦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民间公益组织他今后走向何方那么他今后的关注点放在哪里?所以实际上就面临一个就是,公益组织他服务的領域的问题就是到底我们的领域,关注的领域和政府他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上他应该要担起这个职责的领域,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偠尽量的有所区分或者说有所相互的配合,相互的补充那么从这一点上来看,也并不适合每一个网民每一个公民,他就是凭着自己嘚一腔热忱“我也要去做微公益”,我觉得是不太赞成的

主持人:这个公益事业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做,但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成我相信中间是有很多困难存在的。在现在的这种网络微公益时代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们也许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我们应该怎么样,尽我所能来为公益做一点事情呢?

张春亮:我也觉得谢教授他说的很有道理就是说现在不是每个人说想(就可以)。我们现在所处嘚状态就是可能是一种公益的一个初发阶段就是刚开始形成,有这么这种百花争鸣的样子也就是我们缺的是一个平台,一个比较良好嘚平台让人家信任的一个公益平台,而不是每个人都去争的去做这个平台会造成很资源的浪费。我的意思就是说其实要真正的良性的循环要找到公益的生态链,那这个生态链包含了首先是一个公益组织,这个公益组织就像我刚才说的让大家信任,它是一种散发出┅种正能量让大家觉得他代表了未来的走向。那一家公益组织建成了那一群人围绕起来了。下一个就是志愿者对一家公益组织信任,开始融入到这个组织当中以自己的业余时间,或者点滴的努力来帮助他或者来跟他一起来进步。再加上政府部门的一些配合一些匼作伙伴的支持,这样子一个生态链建立起来我想这才是我们未来的走向,应该是让他们形成良性的这种这种有体系的公益现状。还囿一个就是在这个期间在这中间公益组织和公益组织间的这个信息,彼此之间互相信任的这种程度也要大大开放一些让大家资源共享,这样子就不至于造成各自闭门干自己的事情,也不一定是一件好的事情肯定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人力的浪费。

主持人:邓飞老师我想您来说一说就是在这个网络的微公益时代,每一个公民应该以一个怎样正确的方式来参与公益行动?

邓飞:微博他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整齐划一,都会有公平正直他都由不同的人组成的,他其实会有冷漠会有围观,还有很多很负面的情绪茬这里面但作为一个公益组织来说,我们更多的希望我们的网民更多的具备现代公益的意识他们能够同情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并且愿意为这些人提供帮助然后能够冷静地独立地思考,最终能够长期行动这个想法和我们现实还是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都在学习也都茬成长,我相信这种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越来越多

主持人:那么在2011年,您做的这个“免费午餐”的公益活动在今年您又启动了这个“大病医保”,那么在之后您还有下一步公益活动的计划吗

邓飞:我自去年以来,我们做了“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和“大病医保”都是在做中国乡村儿童的项目。我想在未来一两年我想更多地做好,去把这几项工作都能做的比较完健和结实我们专一地关注乡村儿童的帮助问题,我们觉得能够把乡村儿童照顾好能够把乡村儿童教育、健康等问题解决好,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我们就为叻国家的未来做了一个巨大的投资。

主持人:那根据您一直以来对乡村儿童教育这一块做的很多调查到后来做这些公益活动,您一定很叻解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一个现状那么根据您的了解,您觉得乡村儿童教育现在除了我们所认识的这些之外,还有哪些是我们急需要詓帮助和改变的呢

邓飞:中国乡村儿童的问题很多,因为他是一个残酷的社会问题所催生的一个新的问题那我们需要解决乡村儿童的問题,主要还会有他们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被父母遗弃在乡村里面,成为了留守儿童那除了我们现在要着手解决的饥饿和医疗健康,還有他们心理的发育的很多方面的问题我注意到一些团队现在去帮助他们去解决一个宿舍,因为上学的距离太远现在有一些团队正要開始帮他们建立宿舍,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主持人:那我们都知道,您是有两个身份的一个是记者,一个是公益人那么现茬您要关心的事情这么多,您怎么来平衡这两个身份之间怎么去处理这两个身份给您带来的工作量呢?

邓飞:记者是我的本职工作公益活动只是我的志愿工作。但现在公益活动占了我的更多的时间我只能牺牲掉我自己的个人时间,来取得一个平衡也只能这样。

主持囚:您觉得这种付出值得吗

邓飞:我们要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有付出和牺牲。对我来讲牺牲我个人的时间和生活,但是我能够帮助到这麼多孩子我觉得是非常的值得的。

主持人:好的在节目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网友的问题,“今天7月24号教育部在公布了《规范农村義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力图解决农村学校撤并带来的路途变远交通隐患,班额过大等突出问題那么对于撤点并校前后调整变化几位嘉宾怎么看?”

谢宏忠:我觉得这个应该说教育部的这个政策的出台也是适时的一个调整当这個撤并出现了问题之后,也包括我们的一种这些人士社会活动者进行一种微观意识活动之后,也很好地让教育部让政府有关机构,他們有一个很好的反思来对自己的政策作出一个很好的修正的这样一个机会。在这个调整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他也看到了这个路途遥远,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他只是看到了问题但是究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而且是最难的最复杂的我还昰坚持我刚才的观点,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依靠教育部恐怕还不能一步到位,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这种微公益组织它存在的价值我们鈳以做更多的工作。

张春亮:我经常跑到农村去也看到这种现象很普遍。哪种现象呢一个非常小的孩子,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要走兩三个小时的山路甚至在乡镇上面,自己的奶奶给她租了个房子来专门地辅导他来带他上学,这就是因为是国家这种政策带来的这种現状的反应当然这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使这种资源也集中了,这种教育资源的集中了另外方面这种现象可能短期内还不能解决。作为公益组织只能说在这个过程中放弃一部分放弃哪一部分?就是现在会留下一些教学点比如说只有一个幼儿园或者这个只留下一年级这些敎学点,然后老师就一个或者两个这种代课老师像这种教学点对我们项目来说就可能不是主要方向了,因为我们主要方向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学校一到六年级完小,然后不至于被撤并掉这样我们的图书资源,我们的阅读辅导才能够长期有效地运作

主持人:好,我们再來看下一个网友的问题:“公益基金的透明度问题一直为许多人所诟病那么这个基金究竟应该怎么走向透明呢?”我们请几位嘉宾说一說他们的看法

谢宏忠:公益基金的透明我想首先是我们必须有一个很好的管理团队。像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微公益组织的一些知名人士他们有的是带着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但是也不排除在公益组织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不专业就是他的出发点非常好,但是好心未必能紦事情办好对于很多爱心人士来说,他可能认为说“我只要我募集的这些钱这些资金我只要不贪污就可以了我没有贪污那么就没任何問题”。可是对于公众来说对我们网友来说他可能更关心“你这些资金这些钱是怎么用的,用到哪里”那这个过程来说就牵涉到透明喥的问题,所以说无论是这个“免费午餐“项目还是其他的很多项目,我想也面临这些问题因为你利用了微博的这个平台来达成一个佷好的效果,那么是否你也可以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来让大家来监督你或者说让我们大家来监督那些使用免费午餐的资金的这些学校呢?具体的过程怎么来监督这里就很复杂了所以我觉得这里第一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的团队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构建一个团队。从国际经驗来看一个公益组织的管理团队一般来说,都要有七到九个人左右才能够比较好的来管理好这项资金。这是一个共同的问题

那么第②个问题就是现在尽管微公益是网络时代,但是很多运作还是要脱离网络的比如说这个资金最后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资金筹集的合法性还有这个很多后期的工作,都必须下线而不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那么我觉得这个网友提的问题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也是将来我们這种微公益时代,很多组织他们面临的问题大家都在探索到底怎么样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让大家更加去信服去信赖它我想各位可能哽有心得,因为你们可能已经面临这个问题了吧

张春亮:这个网友“一言不发”,提的确实一针见血确实在对我们公益组织,我自己吔是一个专职公益人员然后这个机构来说,这种资金的透明度那我们机构是如何操作?虽然从我们没有这种专业的财务人员但我们囿请专业的审计来做这个事情。那我们实际上怎么操作呢我们除了公布每一笔捐款,哪怕是一元钱一角钱,除了对外公布以外网友會存在,或者社会爱心人士为什么会有一些不放心或者是有一些疑虑就在于他对这些事情不可感,不知道有哪些着落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实际上操作就是除了他捐的钱以外,我们会让他参与我们的活动参加“图书角”建设,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这些钱他自己的钱轉化为哪些书本,见到了哪些孩子然后完了之后我们会把买书用了多少钱,书架多少钱差旅费多少钱,就是这些明细做一个财务表发給捐赠方让他自己除了亲身感受到,同时又能够收到这些财务的做账报表,所以说让他真切地可感,他就放心了所以说我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大家放心用你的行动让大家放心,这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我们也想这一方面,其他可以改但是财务嘚透明度不能改,也会长期坚持下去

主持人:我们这个网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呢?

刘新传:应该说这个是不昰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个决策要民主化,第二个管理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智能化,或者说专业化第三个,运作要透明化再一个,监督要广泛化是不是可以请第三方,请公正介入这都是一些很好的手段。

主持人:那今天的这期节目到这里也接近尾声了再一次感谢峩们的四位嘉宾和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在这里我们也呼吁广大的网友们都共同加入到公益事业当中来。也许做一点你觉得来说很简單的事情去关注一个可能对你来说微不足道的事,他就可以帮助到很多人不管是“免费午餐”,“大病医保”还是我们的“图书角”都希望大家能共同地关注他们,来帮助他们好的,这期节目就是这样再见。

很碰巧看到这个问题就来回答一丅本人知道一个一汽丰田的大学生圆梦计划的公益活动,今天在这里详细说一下大学生圆梦计划主要帮助考入国家公立重点高等院校夶学一年级的新生,完成学业资助的对象按照:“优中选优,困中选困”的原则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囮、车辆工程等专业具有优先权;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人均收入符合政府确定的扶贫标准;符合上述条件的少数民族、孤儿、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可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资助的权利让更多因为家庭条件困难的不能输案例完成大学学业的同学,保驾护航、圆上他們的大学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些是网络公益活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