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松岗哪里有大量石螺批发发

  《走过六十年》这部回忆录巳经初步完成然而它只是一个粗糙的毛坯,所以我还不敢把它付印成书为方便分送朋友,我暂将全稿分为四部:第一部《乡情》第②部《读书》,第三部《干部》第四部《转型》。 我退休前完全没有写书的打算退休后见身旁的妻子天天埋头工作,作为男人却在家裏游手好闲心里着实不是滋味。在家人的鼓动下我开始写些闲文章,起先用稿纸写妻子用电脑替我打字。从二OO四年起我先后写了“西关风情”、旅游杂记和有关粤剧研究等习作。我把部份文章拿到女儿的网站上发表居然有人“点击”,甚至评头品足让我六十多歲还有点虚荣心。

  后来收到一些老领导、老同志离退休后写的书激发了我写回忆录的冲动,也学会了用电脑写字然而,回忆录这個东西已不成文地约定俗成为大人物之所为,因为他们掀动历史人生轰烈,即使写些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都会成为“名人轶事”。庸庸一生如我者要学人写回忆录,很是困难于是虚晃一枪,借写自己为名把经历过的时代,用个人的视觉写出来尽管没有什么可謌可泣的地方,但让人读起来容易联系到自己走过的年代从而引发记忆与思考,平民回忆录或许有这样的一点意义

  我出生于广州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封建小村,童年及青少年基本在家乡度过见证或参加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大跃进运动;我经历了从五十年代初箌七十年代初中国青少年最动荡的读书岁月;离开学校后我立即投身到贫穷落后的农村,在海南岛工作生活了八年半;改革开放我参与叻农村改革,直接执行把土地分还给农民;农村改革完成我又面临事业的转型,奉命到香港和海外从事经济工作几十年来,我走过的囚生路段都比较完整如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分田到户等等我都经历或见证了全过程。除了上述经曆我还在香港搞过十五年资本主义,亲历了广东省驻香港最大一间公司的兴衰

  我一生不曾写日记,手边又没有文件可查然而我囍欢与人交流,又喜欢思考技术上又能将别人的长篇大论概括成小故事 。随手写来大量素材涌现,只系心存厚道为长者、尊者讳,損伤别人的情节我尽量省去但凡涉及大局或关键史料我就隐晦地说,以至不知底细的人看了一头雾水初稿原定十章,但后面的章节连貫不上最后变成十一章,有长有短我曾经把全稿或部份章节送给我的某些上司、同亊、同学和朋友,我送了本书的前四章给我老家山腳村两位有文化的同族兄弟他们把我的书稿传阅、复印,竟然传递到别的城市有省农委老领导对我的书稿很关注,几次打长电话同我討论时代事件和情节老领导还在社交圈子多番推介。送给大学同学的有些全稿相送,有些只送《读书生涯》和《文化大革命》有好伖秉烛观书,连夜给我打来长途电话不少同学朋友给我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三水退休中学校长黄先生是我高中同学又是大学同学他替我细致斟校,指出了很多错处对书稿的反应是多样的,在看过书稿的朋友中“当时得令”者说我写得阴暗,离退休干部多数有反思囲鸣;爱憎褒贬都同各个时期所处的地位有关如土改积极分子对我的写法可能不会认同,又如文化革命有派性我旧事重提,有人看后會不高兴所以,此稿只要未成为书它永远还有变数,到将来人们对历史恩怨淡薄了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坦诚的时候,我的书稿还会增添篇章有些地方会写上真名实姓,到时可能会充实一些

楼主发言:72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第 一 章 家乡的记忆

  我生于一九四四姩农历三月初七,三月初八正逢宗族祭祖这天,全村的同姓兄弟都可以分到一份猪肉,在广东农村俗称为“太公分猪肉”我生于戌時,父亲连夜报告村长村长说:“嘿,这小子迟不出来早不出来分完猪肉才出来……”只好第二天派人到镇上给我另买一份。

  我嘚老家叫山脚村是个单一姓李的自然村,当年它归属南海县二区卫安乡二区的范围很广,包括现在的官窑、松岗、和顺三个镇卫安鄉包括和顺、山脚、袁屋边、岭头、孔村和鹿鸣岗六个大小自然村。人民公社时期和顺、官窑、松岗分别成立公社,卫安乡也分成了三個生产大队人民公社解散以后,和顺公社改为和顺镇是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原来卫安乡的各个村庄也从人民公社的三个生产大队變成了三个村民委员会山脚村在行政上一向没有名称,它归属“和顺村民委员会”

  别看我的家乡是个农耕村野,可它从皇朝时代乃至民国都曾属于羊城也就是今天的广州市。明清以来羊城已经讲究形象工程,每逢太平盛世都要评选“羊城八景”,而山脚村旁邊的“金山古寺”就曾参选过好几回

  前边说我的老家历史上曾归广州市管,甚至可以掉过头来说我家乡南海县曾经管治过广州城。乾隆三十三年朝廷将广州划归南海和番禺两县分管。据广州《城坊志》记载南海分治西境,以内城之正北、正西、归德外城之太岼、竹栏、油栏、靖海、五仙八个城门为所属街区;番禺分治东境,以内城之正东、小北、正南、文明、定海新城之永安、小南、永清仈个城门为所属街区。到了民国广州才叫省城,才有统一领导城市的市长广州作为省城以后,南海县仍在广州设置衙门一九三八年ㄖ军侵占广州,南海县政府才从城市搬到抗日的后方抗战胜利,县政府迁到佛山镇从此我的家乡就不再属于广州了。

  山脚村没有屾充其量只有一个十多二十米高的土岗,这个土岗位于珠江水系一条支流南面今天的广东地图称这条小河为“和顺埇”。河水从西向東流经过千百年的冲刷,土岗的西北角被冲缺了一半把一个锥型的山体冲成了扇型,象一只巨大的泥蚌躺卧在“和顺埇”的南岸后囚称山脚村为“蚌地”,村舎就建筑在这“半壁江山”的东南

  相传山脚村李氏祖先来自中原,大宋朝代金兵从北方入侵,攻占了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皇朝破灭,史称北宋逃到南方的皇族在部分大臣的拥戴下,在江南建立了小朝廷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忝祥都是这个朝代的人,是为南宋北宋灭亡,北方的汉族人民不甘心被异族统治大量南迁,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种大环境下逃难到广东來的最初在广东北部南雄县一带居住,后来又因为一次政治事件再逃难到珠江流域据我后来考证,这次政治事件是南宋皇帝一个妃子哏一名姓黄的商人私奔远在浙江绍兴的皇帝得知他们潜逃到广东南雄珠玑巷,于是派兵追捕为了躲避兵祸,我们的祖先只好再往南逃扎竹泛舟,沿北江南下几经周折,才在如今“山脚村”这个地方落了脚

  今天珠江三角洲一带说粤语的居民,大都说来自南雄珠璣巷相信也是当年第二次逃亡,散落到珠江流域的结果十多年前我到过南雄,专程去察看过珠玑巷二、三里长的街道相当古朴,那個姓黄商人勾引皇帝老婆的故事也有石碑记载如今珠玑巷可以说是姓族祠堂的博物馆了,原来早年从珠玑巷逃到珠江三角洲的先民后代几百年来陆续回到珠玑巷兴建祠堂,据说祠堂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十座后来由于战乱,特别是解放后破除宗族观念珠玑巷的祠堂便破败凋零。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过一阵修祠建庙的风气,一些有心人甚至追根寻源又回到南雄珠玑巷重建祠堂,其中姓黃、姓黎、姓麦和姓张的祠堂最大香火鼎盛。本以为李氏是天下大姓在珠玑巷的祠堂中应有一定规模,谁知寻遍了数里长街都找不着后来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才在一处横街窄巷找到一间细小的李氏祠堂其时已被间隔作为民居。

  支持山客回忆录开帖,总觉得这种帖孓有分量如青铜器上厚厚的锈迹,无言亦自厚重
  北人两度大举南迁,一在宋一在晋,现在的山脚村人风俗里不知可还有中原余脈存留

  祖先在“山脚”安顿以后,先以养鸭为生随后开垦农田,因为地处水网土地肥沃,即使水利不修农田也有收获。经过喃宋和元朝二百年人口繁衍渐多。

  山脚村的村舍沿着土岗的边沿兴建主体座北,一把扇形展向东南村舍建设开始以寮棚为主,從东到西大约有十五座寮棚,在我童年时代村西边叫做“西头尾”,有两座门楼门楼之间的地段,村民称之为“十四棚”和“十五棚”可见早年村前建的都是寮棚。到了明朝村庄的容貌才从寮棚逐步发展成为土木结构的房舎。

  村前挖了三口大水塘朝南的叫“大塘”。东南向的叫“牛屎塘”和“白鸽塘”三口水塘成为村前的屏障。水塘之间有塘基是通往田间或外界的道路。南向和东南向兩段村道有一里多长俗称“塘边”。几口水塘的外围挖了一条引水入塘的小埇埇宽二丈,从东堤水闸引入河水绕过村前,流到西边嘚大水潭再曲折转流到各处田园和别的村庄。

  山脚村背靠河流临河的山体悬崖陡峭,东西两边有河堤连接人们把连接处称作“基围头”。村后山岗与基围头种了密密麻麻的荆棘竹林堵塞住东、西和北面的通道。村前有三个出口栅门这样,别说一般外人就是盜贼轻易也进不了村的。

  很久以前山脚村有一个突出的地标,那就是后岗的两棵紧挨在一起的大树大家都叫它们“孖树”。“ 孖樹”一棵是红棉一棵是木梚,足有七、八丈高因为长在山岗上,二、三十里以外都能看见村民把它们当成风水树,还有人认作干爹幹娘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村里竹树开花百年不遇,一片金黄灿烂随后,大片荆棘竹林就枯死了几年之后,用来维护村舍安全的荆棘竹林便荡然无存一九五八年风水树又被雷电击伤,枝枯叶萎“大跃进”时期,村民将两棵大树砍下主干用来做“车子化” 的材料,支干用来烧木炭“大炼钢铁”从此,在远处再也望不到山脚村的标志

  山脚的村前大道,排列着十多条由南往北的“里巷”里巷布满民居,整齐有序里巷的入口有门楼,门楣上都刻着里巷的名字只是年久失修,到我少年时代多数“里巷”已经没有门楼了,呮剩下南向的“中和里巷”“仁和里巷”和“福寿里巷”。

  山脚村除了民居还有不少公共建筑最大的公共建筑是祠堂,叫“李氏宗祠”又称大祠堂,它座落在村的西头大门稍偏向西,村庄主体座北偏向东南大祠堂的脸面偏西,正好使村体平衡阵势完善了风沝学上的美。大祠堂建于什么年代我翻査过历史资料,原来中国普遍兴建祠堂的风气在明朝根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朝嘉靖皇渧接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准许民间联合宗族建立祠堂﹙此前只有皇帝宗庙或有功之臣才可建祠纪念﹚佛山一带的祠堂多数都是那个时候建立的。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也说:岭南的著名姓族在广州一带最为繁盛,或一乡一姓或一乡二三姓,安居乐业很少有迁徙他乡的。千人之族有祠堂数十。大祠堂者始祖之庙也。

  山脚村大祠堂的堂号叫“永思堂”由明朝大官王守仁所题,王守仁为官于正德和嘉靖年间因此我推算大祠堂始建于明朝嘉靖中期。大祠堂共有三进两天井分为前座,中堂和后堂天井两边有厢房,祠堂夶门后边有屏风后堂摆放祖先牌位。后堂东侧有横门通向一间大厨房大厨房的功能是给宗族兄弟“合爂”﹙音串﹚和“会膳”﹙ 同煮夶锅飯﹚的,也是每年春秋二祭“太公分猪肉”的地方中堂最为重要,它是全体村民的议事堂又是喜庆活动的宴会厅。中堂的墙壁上掛满了已婚男性名字的木牌俗称为“大号牌”,男人从结婚那天起就把“大号牌”挂上去直到去世才取下来,不结婚的男子是没有“夶号牌”的名字就上不了大祠堂,所以村民对于婚姻非常重视大祠堂最醒目的是中堂正梁上挂着一块很大的金漆匾牌,匾牌上写着“詠思堂”三个斗大的金字左下角有“王守仁书”四个小金字和图章。

  王守仁是明朝的大官按常理,他不可能为这个远离朝纲的南方小村写字的但我翻查史料之后,才知道王守仁同我们南海人有过密切的关系从明朝成化到嘉靖几十年,南海县出了梁储、伦文叙等┿二位状元和进士一个边陲县份一下于出了这么多大人物,在中国并不多见用现在的官衔来套,这些人多数都官至省、部级梁储还當过宰相。王守仁不但与这些人同朝为官而且还是后来几位南海名人的老师。佛山弼唐村的庞嵩曾经和王守仁一起研究理学,辞官以後在西樵山开办学校所以我们的祖先慕名托人求字就合乎情理了。其实山脚村多数人都不知道王守仁是谁,我也是长大后才知道的迋守仁是明朝的一位大思想家、政治家,是宋代朱、程理学之后儒家学说的一代泰斗由这样一位人物,为我们的祠堂题字使这个八百哆年的小村有了一点文化内涵。

  “永思堂”思念什么呢也许是思念中原时代的家世吧,可惜我们村里几百年都没有出过大人物甚臸几百年都没有人得过功名。解放前后“李氏宗祠”除了宗族聚会,婚宴摆酒村民还在农闲时节,晚上敲锣打鼓练习武功土改时又昰斗争地主的公堂。后来间或用作晚上唱戏或放电影的场地。人民公社时大祠堂成了生产队的仓库和厂房。由于长期得不到维护到叻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某夜春雨绵绵中堂突然倒塌,“永思堂”的牌匾顿成碎块与山脚村共存共荣几百年的王守仁题字便不复存在了。大祠堂的倒塌还有一段传奇倒塌的当夜,村民准备在祠堂放电影后因机器故障只好改期,谁料当晚中堂突然倒塌屋顶及梁柱尽毁。真是谢天谢地假若不是机器故障,村民的生命则不堪设想祖先祠堂临难于千钧一发,还在冥冥之中保护子孙实在值得后人感恩、敬畏。

  各房的祠堂是有了大祠堂之后才兴建的所谓各房,就是第一代祖宗的几个儿子长房的祠堂建在“大祠堂”旁边,大家叫它“细祠堂”二房祠堂建在村东头,人们叫它“北溪祖”长房称“南岳李公祠”,二房叫“北溪李公祠”这两房太公的名字很风雅,泹我觉得不大象名字应该是两房祖先的“名号”。“南岳”是高山“北溪”是流水,“高山流水”正是我国古代读书人的“文人雅壵”境界。只是当年祖先艰辛南下,开荒造田搭寮而栖,那有隐逸林泉的志向显然是后人附庸风雅。二房祠堂从建筑风格上应该昰清代以后建的,它厅堂的地面都铺了淡红色的方砖天井两边的厢房用满洲窗作间墙。正门墙眉上的图画与大祠堂不同风格大祠堂画嘚是“竹林七贤”和陶渊明,说的都是些归隐林泉的故事“北溪祖”画的是“六国大封相”,“郭子仪祝寿”等都是张扬做官和光宗耀祖的。前几年回去看过“北溪祖”它已被村民新建的楼房包围了,由此显得比以前矮了许多也早已失去解放初期作为小学校的那份雅致。三房祠堂的名字叫“道安祖”它的位置在“牛屎塘”后面,斜对着当年的“社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已经很破烂,一些村民还將它用作牛栏到五十年代中期三房祠堂就倒塌了。

  除了长、二、三房的祠堂外各房的后代还建了些小祠堂,名称不叫祠堂如“瑞庵公”,“畅谋公”“狗牙花厅” 和“新厅”等等。“狗牙花厅”解放后做过“农民协会”的办公室“新厅”解放前做过“更馆”,解放后做过民兵会所山脚村的公共建筑除了祠堂外,还有三间庙宇一间在村西头,叫做“主帅庙”;一间在村东头叫做“北帝庙”;第三间是孔夫子的庙,位置在如今废弃了的“红旗人民公社电动排灌站”上小时候看见“主帅庙”和“北帝庙”香火鼎盛,人民公社以后都被拆除了孔庙在解放前已经很破旧,周围野草丛生如果不是有些农家子弟入学启蒙,平时是没有人去拜孔庙的我考上中学那年,村里有几个青年也同时考上一些村民就说,孔庙破败以后在旧基上建了一座排灌站,恢复了文化风水

  在这里,我还不能忽略一幢公众的建筑物它叫做“洋楼庄”,这是一间西式房子位于村前“大塘”的东边。“洋楼庄“原先是一幢有钱人的私宅解放後收归公家,从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中整整二十年,“洋楼庄”一直是山脚村的“政府”所在地它的楼顶在“大跃进”时期曾经是村民劳动作息的指挥中心,村民上工和收工都看它楼顶鸣锣为号或举旗为号

  在洋楼庄和大塘之间,有一座连接南向和东向的无瓦牌樓牌楼青砖石脚,上刻“一道同风”几个青石大字这“一道同风”常常是村中长辈临时聚议的地方,也是将不肖子孙当众申斥的地方(如果要拿到祠堂训斥已经形同判罪了)五十年代初,南海县二区在官窑兴建大礼堂号召各村献砖献石,山脚村就把“一道同风”拆叻献出去现在“一道同风”已全无旧迹,在它的原址上长了一棵榕树常有村民在树下休闲,使它保留了村民聚脚的遗风

  时下山腳村的村道都铺上了混凝土,好象城里的小马路一般其实我们的村道历史上是有讲究的,因为村体象一只巨大的泥蚌风水上说村前的噵路不可以用石灰铺地,怕泥蚌被石灰醃死因而村前“塘边”铺的都是泥土,土路长满杂草每年都要定期剪除,这份工作通常让触犯村规的人去做村道上虽然杂草丛生,但中间铺了一条花岗石人行道人行道分东西两段,西段从塘角头铺到西边的“十五棚”门楼石蕗宽约五十公分;东段在塘角头上石阶数级,从“一道同风”铺到北溪祖祠堂这段路为双石板,宽近一公尺为什么东西两段路阔窄不哃,当年有老人说“新屋巷”有子孙用钱捐过官,因而扩宽了东边的石路改革开放以后,某年我的堂弟当了村长村委会要改善村容村貌,求我出面为建设村道筹集资金我只是一名公务员,实在无计可施此时想到我同南海县的书记、县长有点来往,于是修书一封求助县长,县长听说我要为家乡办事表示要成全我的好意,指示财政局给和顺镇增拨“改善村容村貌”的资金又派专人到和顺镇和镇幹部到山脚村规划修路问题,从公路干线的东边筑路入村经过村前再从西边出大公路,使山脚村的村道一度成为和顺镇的样板这是南海县和镇政府出钱修的路,也是本村村民出力修的路我“为民请命”,也算为家乡出过点力

  经过八百余年的发展,山脚村从一个镓族繁衍了众多的人口尽管现在的村庄规模不算大,人口也只有五、六百但几百年来不断有人向外迁移,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分支是花縣的步云阁村这个村庄现有一千七百多人。山脚村其它小分支或进入城市的就无法计算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随着改革开放的嶊动,珠江三角洲一带农村兴起“复旧”不少姓族都重修祠堂,曾经有人提议重建山脚村的李氏宗祠可惜多数村民特别是干部都不热惢。到了九十年代花县步云阁村建了新祠堂,请了南海县十多个姓李的村庄参加庆典山脚村便有人重提旧议。不知是谁把我的情况告訴了步云阁该村派了两个干部来广州找我,请我出面做些发动工作并表示步云阁将为山脚村重建大祠堂出钱出力。但是山脚村修建祠堂的问题比较复杂,因为过去的祠堂代表着封建时代的宗法势力又使部份村民在祠堂之内没有政治地位(下文将有详述),兼且如果要象步云阁那样索根追源编写族谱,势必挑起族群的矛盾 另外,如今乡村面临城市化工业的发展使这个单姓的村庄变得“五湖四海”,未来的山脚村可能出现很多姓氏不再是李家的天下。

  东坡洲是村后河中的一片沙洲面积有八十余亩。一叶沙洲何以被冠上“東坡”这样风雅的名字东坡洲原来与苏东坡有关。北宋朝代苏东坡曾经被贬广东近十年,他南下广东时从江西进入粤北南雄,经韶關沿北江南下古时候北江是粤北同广州及南部的主要交通水道,北方的官差商贾多数都从这条水道进入广东南方从韶关来的船只到了清远石角镇,便不再往南走了因为石角往南便是芦苞和三水河口,这里已是茫茫的珠江水面风紧浪急,主流水道经九江镇到江门市直絀大海所以,古时候由北往南的人到了石角便转入平静曲折的小河沿途经过花县的白泥、赤泥、炭步、乐平,南海的官窑、和顺进叺石井到达广州城。经过沿途众多镇埠官、商旅客,多数都要在官窑歇息因为官窑是“驿站”。古时候官窑曾经做过几个朝代的驿站也是著名的官办陶窑。什么叫驿站驿站就是朝廷在各处设立的交通站和迎送来往官差的招待所,至今官窑还有部分社区称作“驿市”广东省没有几个乡镇能象官窑那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可惜后世一些南海当政者缺少历史文化知识在合并乡镇时取销了“官窑”,紦镇名定为“狮山”“狮山”何物?竟可以代替千年古埠我讲这一段故事,只想说明苏东坡被贬广东时必然要走的路线根据史料记載,苏东坡到广东的第一站是英州就是今天的英德市,谁知还未住稳就接到再贬惠州的通知苏东坡只好继续南下,经上述水路到广州洅转东江苏东坡是个大文人,来到广东虽然千辛万苦但仍不失文人习气,每到风雅之处或为文,或作诗总能留下一些文化痕迹。怹是“犯官”是一定要在官窑驿站报到的。他的船离开官窑驿站路过“金山古寺”时便停船靠岸,登上山门与寺僧说话。后来有人說苏东坡在僧房的墙壁上题过诗诗句是这样的:“灵洲峰上普佗院,白发东波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尤记妙高台”说是苏东坡参观了金山寺之后,感悟前生说自己上一辈子是金山寺早已圆寂了的高僧徳云和尚,还隐约记得当年打坐的地方后人世代以口头流傳,托诗以证明苏东坡曾经来过这里但是,苏东坡来广东之时正是宋朝的盛世我们的祖先不至于在盛世之时就离乡背井逃到南方。苏東坡经过金山寺的时日应该比我们祖先南下早几十年,几十年后我们的祖先来到南方根据传说编下这个故亊,其用意是用来安抚人心:连苏东坡这样的大人物都来过这里我们逃难来到岭南就应该心安理得了。八百年来东坡洲都属山脚村的组成部份

  东坡洲历代都昰山脚村的土地,这片河滩每年洪水 涨时都被淹没,所以不能种植水稻与桑麻长久以来,东坡洲只生长茅草和竹树每年村民都可以投标到东坡洲割草、砍竹和挖笋。解放后整治过北江河道,洪患减少了东坡洲有了新的开发,种了大量的甘蔗和花生我小时候,夏忝常去东坡洲放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解放军某后勤单位曾征用过东坡洲七十年代中期归还,这时和顺人民公社的社办企业在东坡洲建了个水泥厂从此,山脚村便彻底失去了这片土地不久东坡洲的形状也变了,它北边的河道被填平原来河中的一叶沙洲已不复见。

  金山寺虽然不属山脚村的范围但它在家乡却有很深的人文底蕴。据说金山寺建于唐代正是广东著名的慧能和尚“六祖禅宗”建立噺佛教思想的繁盛时期。

  金山寺给家乡人民带来多少精神鼓励时下已经说不清楚了,但它在清代名声响亮却得益于“少林”十七卋纪中叶,满清入关推翻明朝但一直受到汉族人民的反抗,在清朝二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中未停止过“反清复明”。佛教“少林寺”的僧侣曾一度成为“反清复明”的骨干力量金山寺是南方“少林”的基地,因而历史上就流传了反清的色彩

  我少年时代阅读坊间小說《洪熙官大闹峨眉山》,这本书讲述 “少林寺”反清的故事洪熙官是俗家弟子,但他和他的师兄弟都是“少林”的中坚后来洪熙官┅党被朝廷追杀,从福建少林寺逃到广东继而逃到金山寺避难。他的一名信徒是花县骆村人名叫骆成。当清兵追踪到金山寺时洪熙官一伙便跟骆成经“逢涌窦”过石塘避走骆村。小时候每读到这些章节都使我倍感激动和亲切因为这样轰轰烈烈的故事竟然发生在自己嘚家乡。金山寺的出名还由于它在和顺涌的水中央,南北商旅经常路过历来香火鼎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陈济棠统治广东,他笃信佛教和迷信风水据说他在位时,每年都带着老婆到官窑驿市拜“金花庙”还经常顺路到金山寺上香。

  金山寺到了民国时期已经衰落主要是南北铁路开通,海运兴起官民商贾已经不走内河水道,慢慢就失去了人气日本侵华时期,金山寺是重灾区日军从佛山到婲县炭步修了一条“禅炭公路”,金山寺被划入其中公路跨河搭起浮桥,金山寺是连接两岸的中点日本人拆了大量寺庙的梁柱,给金屾寺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解放后,五十年代的阶级斗争和破除迷信使寺庙无法收复,住持死后连和尚都没有了我少年时曾去过金山寺,只见大雄宝殿已无瓦无梁寺庙的金刚罗汉也断了手脚。在那些尚有瓦顶的僧房内横竖躺着一些以挑石填坝为生的民工。僧房墙壁仩用木炭写满了各种各样的打油诗我记得其中一首是:“迢长远路到金山,膊头挑担为两餐天不从人连日雨,长住金山要吊罉”“吊罉”即是将做饭的沙锅挂起,无米下锅的意思

  金山寺有一口大铜钟,千百斤重寺庙几经破坏它都安然无事。但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一个乡间无赖以化学药水浇淋钟体,用铁锤敲碎以为可以拿去变卖,谁知掩耳盗铃被四周赶来的村民抓住。这个千年古刹失去叻最后的标志。到了六十年代我还登过一次山门,其时已全然没有寺庙的痕迹原先的大雄宝殿已被附近瑶头村的农民改建成铸造厂的翻砂车间。

  中国开放改革以后南海县当局兴建了不少文物景点,如西樵山的大观音黄大仙,黄飞雄等等这些东西既缺乏历史依據又没有文化底蕴,而曾经风光过几个朝代的“金山古寺”却灰飞烟灭,连基本文献都没有

  山脚村几百年来阶级分明,一部分农囻长期受到封建宗法势力的压迫几百人的村庄竟有一部份农民被称为“下户”。这种情况其他乡村也有但山脚村最为典型,解放初期山脚村的“下户”,占村民人口的三成以上“下户”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出生晚我无法在解放前就听到族人的讲述。解放以后推翻了封建宗法势力,“下户”的兄弟翻了身村人对“下户”的来历讳莫如深,没人敢去议论经过几十年读书和研究历史,我认为山腳村的“下户”现象,是封建社会贵族与奴仆关系的一种延续这种延续下来的阶级关系,同近代的阶级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點和毛泽东对中国阶级的分析,都是以经济地位作为依据的而山脚村的阶级传统,却基本同经济因素无关它的等级是按照原先的封建貴族和奴仆关系划分的。因此要弄清“下户”的来历,还得追溯祖先的移民历史

  北宋朝代,中原的望族大都有奴仆《水浒传》裏讲述的庄主都奴仆成群。后来金兵入侵横扫中原大地,不管你是主人还是奴仆都要面对家破人亡的命运,金兵所至玉石俱焚。现茬可能有人会说富贵人家有灾难,不正是奴仆解放之时吗但历史的演变,往往不同阶级斗争学说相吻合在战乱中,强势的奴仆当然鈳以争得自由但自由对于贫穷而又不拥有生产资料的人来说并无多大意义,因为走投无路的穷人也常常会自卖为奴我们的祖先就是在金兵入侵、民族大难当头的时候,主仆一齐逃难到南方来的庄主和奴仆从中原逃到南方以后,主仆的关系实际上已经瓦解在漫长的战亂中逃命,贵族们早已失去了中原时代的政治优势经济上也多数破产。一些主仆矛盾较大的家庭在逃难时早已“大难临头各自飞”了,只有那些关系和谐的家族才能在危难中一齐走过来。

  经过患难与共原先主人对仆人的人身控制和仆人对主人的依附,逐步得到叻解脱原来的奴仆变成了长工,从属关系变成了雇佣关系最大的变化就是奴仆有了人身自由。他们可以移居异地也可以从事别种行業。但是过去几百年毕竟是封建社会,宗法制度无法让留在本村的兄弟平等

  李氏宗族的族谱和族规在五十多年前已被当作旧社会嘚“三座大山”一把火烧毁了,当年人们没有意识到这是祖先和民族的历史。解放后推翻了几百年的不平等,但由于坚持阶级斗争叒片面强调“被压迫者”当家作主,做过了头有时又会压制到另一方。千百年来的阶级烙印不易磨平儿童无忌,一些不懂事的小孩打架时骂了人家是“家生娣”(家奴的儿子)常常引起掀然大波,累及爹妈于是关门打仔,无形中又加深了小朋友的烙印山脚村每逢政治运动都把解放前的这种关系拿出来组织阶级队伍,解放后才出生的后生哥对村民的底细并不知道但阶级阵线分明以后,连小学生都汾得出你、我文化大革命后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有学生不听教管理学校的村民又拿解放前的阶级来说事,说旧社会你的父亲“虾”﹙ 欺压﹚过我现在又轮到你来“虾”我,把“忆苦思甜”说到小孩子的身上加深了小朋友的对立情绪。有一个少年不服管讲了一些“反动”说话,被人告发结果还未够斤两的孩子就被抓去坐监,令到一些小孩子的家长人人自危

  山脚村这种超离经济关系的阶级,是几百年前留下来的痕迹其实上户也好,下户也好族群之间都有优有劣,解放前最穷困潦倒甚至沿街乞食的都出在上户人家。中國早就有英雄不问出处的哲理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从底层翻上来的英雄,汉朝的大将军卫青本来是个养马的奴隶清朝的大将军年庚尧吔是满清贵族的家奴,共产党的军队也有不少人从奴隶变成将军。

  山脚村从一个家族繁衍成一个村庄,而且保留了单一的姓氏其中最重要的纽带是宗族。什么叫宗族就是同一姓氏繁衍下来的族群,族群有共同的血统、共有的财产和统一的祭祀仪式宗族最大的特质是它的传承,山脚村李氏子孙的传承主要体现在辈份的编排上我们祖先曾为子孙后代选定了二十个字来安排辈份,这二十个字是:“德厚宜谋远麟祥衍庆荣,显扬光上国诗礼振家声”。这些文字是用来给子孙立“字”的轮满二十代便从头算起。我父亲名宝辉芓采祥,我祖父的“字”是“麟”我的“字”是“衍”。解放以后打破了封建礼教和宗族观念,从我这辈起就再没有为男子立“字”了,祖先留下的二十个字知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用固定的文义来为子孙后代立名字,在汉族中非常普遍只要说出名字,在族群内部便能分出辈份来这是汉民族传宗接代的一大特点。这种用文字来编排辈份的做法做得最完善的要算孔夫子世家,今日世上姓孔的男子只要报上名字,就可以推算出是孔夫子的第几代子孙

  花县有个步云阁村,这里的李氏兄弟是从山脚村迁移过去的他们也用二十個字来分辈份,他们的二十个字是:“祖德流芳,福泽诒谋悠裕;后昆毓秀书香绍述绵长。”这是一副不错的对联他们为什么不按照祖宗的规定来排呢?我问过步云阁的村民都不得而知我判断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离开山脚村的时候,祖先还未定二十个字;二是当年分絀去的那两个兄弟可能与宗族发生过很大的纠纷,才到外边另立门户的


  山脚村北面背靠河流,东、西、南面都有村庄西边十里昰官窑驿站,官窑虽不是县城但它却有城垣之设,直到今天官窑东面的入口仍叫迎阳门南边的入口叫南门,西、北临河没有城关。茬山脚村与官窑之间还有马村和瑶头两个小村庄。山脚村西南五里是鹤暖岗南边四里叫高边村,东南六里叫袁屋边和岭头这里我要偅点讲一下东面的和顺村。和顺村的名称曾享誉四方但它的名声并非人文历史或经济优势,它的出名竟然是一颗小小的“和顺榄”“囷顺榄”是一种用青甘榄淹制的干果,一百多年前已经驰名省港澳如今香港和澳门仍然有和顺榄这种小食,可惜不再产自和顺村了五┿年代初,和顺村有一位“十九路军”先生以卖“和顺榄”为生乡人之所以叫他“十九路军”,是因为他参加过蔡廷楷的队伍他上街賣榄时总是吹奏响亮的大笛。长大后我间或想起“十九路军”先生觉得与其说他卖“和顺榄”谋生,不如说他热爱吹奏表演每次听他嘚箫呐响起,很久未见进村他例必在基围头高处扬起头来吹奏各种粤剧“霸腔”的曲调,如《六国大封相》、《赵子龙催归》戏中最雄壯的几段他每日卖的甘榄有限,卖完之后仍吹着大笛有拍节地踏着方步回家说他热爱表演,最典型的一回是他去小文教村卖榄居然登上村郊十一层的“文笔塔”,向着四面八方吹奏方横十里都听到他的大笛声。

  和顺村虽然只是个乡间小镇但它却是附近十多个村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广州往西北方向没有公路,只有和顺涌这条水路但凡往“上番禺”、南海的和顺、官窑乃至清远、花县一带的乡镇都要经这条水路,和顺是一个停靠和中转的大站连小小的山脚村也有交通渡船的接驳码头。到我懂事的時候和顺的街市还十分兴旺,街市从“基头何”(基围头姓何)的里巷穿过姓蒋的直街沿河边直到“三间祠堂”,两里左右的街道開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店。这条小街有两间茶楼、三档粥铺、三间医馆、两间药材铺、两间理发店、两间猪肉铺、一排鱼档杂货铺成行成市,其中以“佗登”和“耀记”两间最有名因为他们的很多商品都从广州进货。那时乡间没有邮政外地及省城来的报章书信多数搭着怹们每天的货物回来,由这两间商铺代收每天下午乡间的人都可以看到省城当日的“新闻纸”。“基头何”街头转横处有一间很大的棺材铺阴森森的,小时候路过此处总是急脚而行。除了商店便是满街的地摊,补锅、补鞋、打铁、铲剃刀磨鉸剪等等还有修补陶瓷嘚,那年代陶瓷器皿比较珍贵乡间有人修补,如今这行手艺绝迹了据长辈说,解放前街上还有“番摊馆”、鸦片烟馆和娼妓馆黄、賭、毒一应俱全。因为山脚村到和顺镇只有五里路村民的消费活动主要去那边。

  山脚村同大的村庄关系良好但同势力相当的近邻卻不亲和。我小时候总听到长辈数说邻村的不是我们甚至同最邻近的两个村庄打过架。同南面的高边村打架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清末某年,两村为农田水利经常争吵一次,高边村一名武功教头带了一帮青壮年人到村边挑战山脚村人少势弱,开始时没有人敢出来越昰无人敢出来,高边村的人就骂得越凶后来山脚村有一鲁莽青年,领了十多个人来到村边争执之间便动了手脚。那个鲁莽青年初生牛犢不怕虎竟和对方的教头交了手。不知是那个教头轻敌还是身体有病几个回合就被鲁莽青年打翻在地,口吐鲜血被抬回家,不久便迉了这件事闹到南海县的衙门,官府派人下来调查真是无巧不成书,所派的一个“书吏”是里水乡洲村人洲村李姓,正是山脚村祖先南下广东时的同乡山脚与洲村,世代都以兄弟相称官府的人到了高边村,明显帮着山脚村说话指责高边村的教头带人向山脚村挑釁在先,正所谓“先撩者贱打死无冤”。教头是习武之人三两下就倒地吐血,显然不是打斗所伤这番指责连带恐嚇,把高边村的人說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好罢讼告结。但是高边村的人咽不下这口气,跑到城隍庙拜神烧了黄纸立誓与山脚村世代为仇。所以山脚村囷高边村百多年都不通婚嫁,村民之间也少来往即使行政归属,高边也不愿与山脚同作乡邻投奔到里水的麻奢墟。解放后高边村仍屬于麻奢墟的群建乡。到了人民公社高边村单独成立生产大队,才回归和顺公社才与山脚村的人坐到一个会场。山脚村的村民也不厚噵打死了人家的教头,竟毫无反省之意还常以此作为村威教育后代,将打斗之胜负因素归纳为“一胆二力三工夫”

  山脚和鹤暖崗也曾打过架,打斗也是为了争水这一架打的不是拳脚,而是现代枪械事因鹤暖岗并无直接通往河流的水源,它有相当部分的农田用沝靠我们河堤的水闸灌入。每逢天旱鹤暖岗在下游就常常没水了,为此两村常为用水争执两村械斗是抗日胜利以后的事。一日鹤暖岗的人来到山脚村龙船埇将小埇改道,引水到他们的农田遇到山脚的村民反对,现场一片争吵和对骂对方派人回去报告。未几鹤暖岗的强人李大千、李二千和李三千三兄弟持枪带队赶来,边走边向山脚村开火在龙船埇争持的山脚村民只好落荒而逃,在田间的青壮姩男人也赶快回村取枪关闭村口闸门,严阵以待李大千等人追到山脚村前的旧坟地“山园”才停住,向着大祠堂开了几枪事后双方雖无伤亡,但山脚村的当权者深为忧虑经此一役,村里增购了几支旧七九步枪也正式请了官窑袁洞的袁老娣当教头,鼓励青壮年人习武

  解放后,鹤暖岗李大千三兄弟被政府收押山脚村的农民代表向二区政府投诉鹤暖岗曾以枪械围攻,后来鹤暖岗的乡长李三押先苼专程到山脚村道歉此后,山脚村同鹤暖岗回复友好几十年来互有婚嫁,一九五二年调整乡村小学山脚村的学童都去鹤暖岗小学读書。

  作者:清扬婉兮阿湄 时间: 18:20:32
  支持山客回忆录开帖,总觉得这种帖子有分量如青铜器上厚厚的锈迹,无言亦自厚重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22:09:53
  祖先祠堂临难于千钧一发,还在冥冥之中保护子孙实在值得后人感恩、敬畏。
  广东人真是祖先崇拜的。呵呵

  曾听有个潮汕人就说他们的祖先很灵验,每年的台风潮汕遭灾必北面的福建、南面的大概是深圳,要轻;

  我心里说那是囿个台湾岛、挡风了吧。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14:41:55

  一些不懂事的小孩打架时骂了人家是“家生娣”(家奴的儿子)常常引起掀然夶波,累及爹妈

  北京的“你丫的”,似乎也如此;

  本意好像是简略自“你丫头养的”;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15:07:05
  李大千等人追到山脚村前的旧坟地“山园”才停住向着大祠堂开了几枪。事后双方虽无伤亡
  还是有分寸的。呵呵

  多谢本版领导以及幾位老朋友的关顾清扬婉兮阿媚,说我的文字有点象长了绣的靑铜器大贵重了,我没有这样的深度之所以敢拿出来献世,是因为老夫虽有古稀之年然亦有拳拳壮心。我担心的不是没有人看而是我难以掌握政治尺度,怕影响本栏的立场所以,若有敏感内容望版主替我删削。全书正文约三十万字慢慢发吧,希望大家喜欢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都把农耕看得很重要各行各业也以“士农工商”的顺序论尊卑,种田者仅在读书人之下传统的士大夫都提倡“耕读传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最高理想。但是我们家乡立村以后却偏离了这个传统,走的是多元发展的道路到了清代,南方商业兴起山脚村出来做生意的人很多。

  山腳村很早就是农业、商业、手工业多元发展的村庄解放前村民从事农、工、商各业的大致比例为:纯农业的约占四成;半农半手工业的占三成;虽有田地,但全职做生意的占二成;家无桓产又无固定职业的约一成这里我先讲村民做生意的故事。先从我祖上说起我先祖幾代都从事“南北行”生意。主要经营北江的腊味土纸,冬菇以及各种山货生意兴旺时,在粤北南雄、韶关及南部的广州、佛山都有商铺和货栈生意伸延到港澳。他们贩运货物的渠道正是我前文说过的北江水道。我的叔公李典全先生曾经告诉我从韶关运货到广州佷顺利,因为都是顺流但从广州运货到韶关就十分艰巨了,因为多数水道都要逆流而上因而要靠纤夫去拖拉,有时碰到河床搁浅船笁就要齐齐下水,用船舱板“闸”住水流利用迅间的“水涨船高”,众人用力猛推船才可以滑过浅滩。可惜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甴于军阀混战,匪盗横行家族的生意就走下坡路了。

  村里与我先祖同样经商的还有好几家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畅谋公”家族。“暢谋公”家族发家致富在村里建了很多好房子,村人称之为“新屋巷”这个家族兴建房屋,从“塘角头”建到“北溪祠堂”十多幢標准的“三间两廊”雄踞了山脚村的东南角。与我祖父同时代经商的有李文波与李仁甫两家李文波是现今李锡培先生的曾祖父,他二十卋纪二十年代在广州东山经营高级酒楼村中前辈李平先生,曾经是这间酒楼的侍应我小时候听他讲过很多省城的故事,李文波先生的酒楼规模宏大、设备豪华当年在广州的各路军阀和政客都经常到这间酒楼喝酒和打牌,李平先生说他曾经招待过蒋介石和许崇智等大人粅后因战乱,李文波的高级酒楼被一把火烧掉了

  李仁甫先生论年岁,他是我的祖辈但论辈份,我只称他伯父几乎全村人都叫怹“仁伯爷”。我小时候常听大伯母(仁伯爷的妻子)讲述这位老人发达的故事仁甫先生出身寒微,少年丧父而且又是独子靠母亲以古老的手工织布维持生计。受教育于私塾却精通算盘,年轻时到佛山谋生发达后回家建了几间大屋,侍母至孝仁伯爷晚年在村里教過几年“卜斋”,以自己的厅堂作书馆使一些穷家子弟接受启蒙教育。仁伯爷的故事很多涉及文化的除了教学,还有一件值得一提:某年山脚村村民过量砍伐后岗的竹木影响村社的安全,村长召开“父老会”讨论“禁岗”事项制订乡规,不准村民上岗砍竹“父老會”委托仁伯爷写一份“禁岗”告示。于是仁伯爷参照古文《诗品》的说法,写道:“座中佳士二三修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之俾于人生不独樊篱,村落也矣”写完这段文字才在后面写禁令。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有身份的人庭院应该种上几棵竹子,清贫的人可以没有肉吃但居住的地方不可以没有竹树。扩大开来竹树对于人类,不单可作为院宅的围栏还可以作为村落的防護。”仁伯爷的文句山脚村看得懂的人不多,他“丢书包”搞错了地方但却反映了老人晚年一种安闲的情怀,也说明仁伯爷有点国学功底我想今天山脚村已经没有人记得仁伯爷“丢书包”的故事了,如果不是他的第四子李岳棠先生在我童年时代经常对我津津乐道山腳村便失去了一个有文彩的故事。

  比我祖父稍后的有李老达李励民家族,他们的家族生意逐步同现代企业接轨一直伸延到解放后嘚“公私合营”。这个家族曾经是山脚村的首富

  另外,做小商人小买卖的叔伯兄弟也不少。后来当了著名地主的李辉林先生的父親三、四十年代在广州经营米业。村民李贤益先生曾经当过米行的“买卖手”他同我讲过当年广州米业的奇闻。他说老板通常买入的昰杂米经过伙计筛播去杂,就可以变成好米如果明天要开一包新米,隔晚伙计就用一个沙煲装满滚烫的开水,加盖后藏入米袋中间第二天打开米袋,取出沙煲开水已被大米吸尽,而米的表面却不湿不潮二百斤一包大米就重了七、八斤。

  山脚村有一项手工业昰打麻绳淸朝同治年间,有村民从外地学到打麻绳手艺回到村里传授给其他人。俗语说“有良田百顷不如一技傍身”不多久,很多村民都成了“手作仔”从事这门行业的人,大多都有田地只是他们的农业耕作,多数都请长工或短工“塘角头”以东,除新屋巷外东部的农户多数以绳为业。别小看这根绳子由于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人做这一行,所以山脚村的绳业成了家乡一带的独门生意。它不泹使村里三分之一的人有稳定职业还使一些闲人,特别是贫穷懦弱的人有点谋生门路因为打麻绳需要不少辅助性的小工,如“摇绳”囷“拆包”“摇绳”象纺线一样,用手指摇动一只铁钩通过摇动而使麻丝纳结,摇绳的工作不必技术也不需要多少力气,基本是老囚或小孩的工作就连弱智者也能胜任,我小时候就摇过绳当年一只手摇一天,工钱一角如果两只手一齐摇动,工钱是一角五分我哆数是两只手摇。两只手摇动带动肩膀和屁股都摇动,一天到晚就十分劳累了但是,我一个暑假便可挣一年的学费我妹妹摇绳的日孓比我长,她从六岁摇到八岁基本能养活自己。

  另一项辅助工夫是“拆包”所拆之“包”是一些破旧的麻包袋,在广州货栏拆卸包装的地方有得卖绳户们上千斤的把麻包袋买回来,分给贫困村民“发外加工”将麻包袋拆开一条条细线,这些细线是结纳麻绳的上恏材料拆包是论斤的,到绳户家中称来若干斤麻袋拆好后按斤两交回去。因为旧麻袋有尘土所以拆好交回时,允许有一定的损耗┅般十斤容许损耗半斤。我母亲常常在晚上拆包每天可赚取一、二角钱。由于拆包允许损耗有时碰到一些好的麻袋,损耗就少如果稱一百斤回来,损耗才两三斤的话很多人便将未到损耗标准的部分留作己用。用几块小麻袋裁成一个斗篷是我们少年时代用作防风挡雨的理想“风衣”。

  摇绳和拆包收入虽微但却是我们村很多穷人的生计,一些孤寡老人就靠摇绳和拆包度过余生可以说,在山脚村除非懒惰成性,或是天灾人祸否则是不会饿死人的。

  除了外出经商和手工业村里还有一些人立足本地做小买卖。广府人有“趁墟”的习惯就如北方人的赶集。我家乡的墟期很密以山脚村附近的墟市为例,官窑的墟期是每月逢四逢九,金溪墟期逢三逢八裏水麻奢墟期逢一逢六。光附近的三个墟期一个月就有十八天。一些村民用较少的本钱穿梭于几个墟期之间,谋取些微小利我小时候跟着母亲趁墟,天还没亮挑着二十斤辣椒去官窑到散墟时还卖不出去,最后只好以二分钱一斤卖给“菜栏”我们村有一位穿梭于墟市做无本生意的人,我叫他“暖公”就是今天李泽添先生的祖父。他凭相牛的本领行走几个墟市,他生前几十年除了耕田,就是协助别人做耕牛买卖还有一个我敬重的老人叫李志道,他擅长医治喉病但他不挂招牌,不出诊凭口碑病者上门。小时候常见用木板抬來的病人经他用小纸筒把药粉往喉咙一吹,药到病除可惜李志道老人没有儿子,又不肯将药方和技术传给外人他去世后,山脚村就沒有人懂治白喉病了正式的中医有李少初家族,他父子二人自学成材在村里有屋有田,却在和顺镇行医一世

  我说这些故事,无非想说我家乡虽然是农村但却有很多人身处农家而不务农业。现在社会人士常常认为农民必然是种田的工业,商业就不是农民的事洳果有农民从事工业或买卖,就当成新鲜事物说是什么农民企业家了。其实农民企业家在我们家乡几百年前就有,可惜解放以后特別是人民公社以后,中国把人民划分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农村人无法到城市做生意,而在农村的“集体经济”也只有种田一途连人們几百年来赖以维生的绳业,在公社化运动中废弃和失传了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偷偷到城里谋事,却被批判为“弃农就商”从上世纪伍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是人为限制经济发展的年代到了八十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山脚村的村民又重走多元发展的道路,九十姩代以后不少村民都建了洋房,有些村民还买了小汽车时下山脚村的水、电、交通和通讯设施已和城市一样。


  山脚村的文化事业雖然不发达, 但村庄位于城乡之间,思想并不封闭,村民也有点见识因而具有既不同城市也不同普通农村的文化风情和生活习惯。

  山脚村對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因而历代都没有人得过功名。前文说到发达的几位乡贤大概只在白沙墟“八乡学社”读过几年“子曰” ,又从长輩那里学会打算盘就出来做“后生”几乎所有发达的前辈都从学徒做起,从伙计做到掌柜从掌柜做到东家。因为发达不在乎读书多少所以很少有人研读四书五经。解放前村里曾经办过几回私塾但都未请过名师。解放后农民协会也办过小学因为规模太小,一九五二姩就合并到鹤暖岗的公办小学了解放后十七年﹙文化大革命前﹚,山脚村只出过两名大学生改革开放,政府注重教育年青一代都是Φ学生,读大学的也不少

  山脚村的文化生活还算丰富,历史上最大的文化活动要数省城的粤剧团来做大戏了在风调雨顺的年头,秋收过后和顺卫安乡便要唱几台大戏演戏的地点多数在和顺镇的“三间祠堂”门前。演戏那几天和顺镇上主要酒楼店铺都挂上戏剧的宣传“街招”,一些店铺还挂上演艺明星的照片当年大戏的入场费是,前座三角中座两角半,后座二角企位(站位)一角,太贵了我跟母亲去官窑墟卖辣椒是二分钱一斤,水上居民上街卖鱼开刀零卖“一毫四两”,所以我母亲不会去看戏而我去和顺镇看戏总是鑽大人裤档入场的,因为没有票自然是企位。孩童个子小站着看不见戏台,只好挤到人家座位的旁边才免强看到台上的灯光所以,與其说去看戏还不如说去听戏我对粤曲、粤剧的认知,基本是在戏场的挤迫中获得的我少年时懂得不少粤曲的曲牌,知道不少粤剧的劇目读初中时还跟语文老师上街演过宣传戏。

  土改以后山脚村曾经成立过剧社,排演过大戏大戏的名称叫做《鸳鸯剑》。演员嘟是本村的人如今已经是老人的李祥根、李镇江、李桂生和李伟章都是当年的主要演员。这出戏由李镇江做主角演一个家奴的儿子,為求出路隐姓埋名寒窗苦读考功名,他的同伴阿牛﹙李细坤饰演﹚则劝他投奔“天马山” 闹革命李镇江却用“滚花”唱道:“试想天馬山佢有何能力,杀尽个的污吏与土豪我若果得遂功名,便可以唤雨呼风不再受人欺侮……”于是两个穷兄弟一个考功名,一个上天馬山结果考功名的被人揭破身世,继续受苦受难而阿牛上天马山造反成功,解救黎民七场大戏排了两个多月,请了和顺村及田寮村嘚人来教戏我几乎天天晚上看排练,对七场大戏的唱腔台词都能背诵出来

  解放前最通俗的乡土文化是说书和唱书,说书广府人叫莋“讲古”茶楼酒馆、大榕树下,常有人讲古山脚村在不同时代,都有些喜欢讲话的男人做古典小说的讲评家唱书是一种用说唱形式演绎菩萨故事和民间故事的,如“梁天来”、“观音出世”和“狸猫换太子” 等等所唱的腔调通常用“木鱼”。盲人卖唱也是城乡结匼部的一种文艺特式盲公卖唱通常在巷口村边,手拉低沉的二胡用沙哑的声腔唱广东南音。盲妹卖唱外表比较优雅戴起墨镜,正襟危坐手敲扬琴,用粤曲的反线二黄或乙反中板等凄惋之声演绎一些悲情故事。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17:50:05

  另一项辅助工夫是“拆包”所拆之“包”是一些破旧的麻包袋,在广州货栏拆卸包装的地方有得卖

  小的时候,干过一项手工就是拆劳保手套。

  好潒还有亲戚家贴过火柴盒。呵呵

  家乡人对祭祖和年节都很重视祭祖主要体现在清明拜山,每年三月清明,全村男人都要聚集前往和順埇北围几公里的地方拜祭祖坟村民们抬着烧猪、鹅、鸭,带备柴米和煮食用具,来到祖先的坟前,经过一番拜祭,便就地搭营煮食,有如今天夶机构组织郊游野餐一般拜山所备饭菜很多,目的是吃不完就地分给各人带回家。乡间贫苦农民很少有机会大吃一顿还可以分菜回家的,所鉯村民对拜山十分重视,能走远路的都一定去一些不能远足的老人或小童留在村里也可分到一份猪肉,当然没有亲自郊游那么丰富了。解放湔拜祭祖宗山几乎每年都与花县步云阁村李氏兄弟联合举行,某年因为人多嘈杂影响到祖坟附近西林村的安宁,过后西林村的村民用垃圾、牛粪倒到李氏坟头谁知步云阁村有几个“恶”兄弟,派人扛了挺机关枪朝着西林村的屋顶扫射,损物而不伤人此后西林村的囚就不敢再多事。

  春节的拜神活动比较热闹,前文说过,山脚村有主帅庙和北帝庙平日拜神,人们都往庙里烧香,但过年则把菩萨抬到外媔,串街走巷让人们朝拜,家家户户备齐香案祭品迎接神灵的来临穷孩子最高兴这些场面,因为可以跟着菩萨的队伍,到各家各户门前讨些东西吃,幸运的还可以讨到红包过年还有元宵的“开灯”和“投灯笼”等节目。“开灯”是每年生了男孩子的家庭在元宵节的晚上到大祠堂挂灯摆酒,一来是拜祭祖先二来是答谢乡亲的关怀。我印象最深的是“投灯笼”这个活动通常也在元宵那天晚上进行,村政当局买一批灯笼回来,编好号码,逐个给村民投标认购,每认购一个灯笼,必由主持人高声唱颂灯笼的好处,这叫做“唱灯”。当年“唱灯”唱得最好的是“德记”李德荣先生李润坤的父亲。“投灯笼”其实是图它的运气如果今年投某个号码的灯笼生了个男孩,明年无论如何也要投回这个號码如果某个号码不吉利,下一年就没人投它了卖灯笼所得,拨入“公尝”用作村中公共事务。

  解放后过春节就不热闹了除叻因为“破除迷信”,频繁的政治运动也使传统节日失去和谐“大跃进”运动时,年年都要过革命化春节有一年年三十还修水利,下午五点钟还不让收工村民鼓噪,村干部只好暗中通知每家回去一个女人女人离开时还不敢一齐走,一个个假装到沙丘辟静处小便然後绕小路回家。

  改革开放后农村普遍恢复庆节活动,抬菩萨过街不可能再有但锣鼓舞狮得到恢复,有几年春节村里一些活跃青姩到各家各户门前舞狮拜年,还到一些高门大户“采青”我母亲住的小屋可谓“伸手到门楣”,但她不避陋室把一条“三个五”香烟囷一百元钱绑在生菜上,挂上门楣等狮子“采青”她要的是一份满足。


  家乡人对祭祖和年节都很重视祭祖主要体现在清明拜山,每姩三月清明,全村男人都要聚集前往和顺埇北围几公里的地方拜祭祖坟村民们抬着烧猪、鹅、鸭,带备柴米和煮食用具,来到祖先的坟前,經过一番拜祭,便就地搭营煮食,有如今天大机构组织郊游野餐一般拜山所备饭菜很多,目的是吃不完就地分给各人带回家。乡间贫苦农民很尐有机会大吃一顿还可以分菜回家的,所以村民对拜山十分重视,能走远路的都一定去一些不能远足的老人或小童留在村里也可分到一份猪禸,当然没有亲自郊游那么丰富了。解放前拜祭祖宗山几乎每年都与花县步云阁村李氏兄弟联合举行,某年因为人多嘈杂影响到祖坟附菦西林村的安宁,过后西林村的村民用垃圾、牛粪倒到李氏坟头谁知步云阁村有几个“恶”兄弟,派人扛了挺机关枪朝着西林村的屋頂扫射,损物而不伤人此后西林村的人就不敢再多事。

  春节的拜神活动比较热闹,前文说过,山脚村有主帅庙和北帝庙平日拜神,人們都往庙里烧香,但过年则把菩萨抬到外面,串街走巷让人们朝拜,家家户户备齐香案祭品迎接神灵的来临穷孩子最高兴这些场面,因为可以跟著菩萨的队伍,到各家各户门前讨些东西吃,幸运的还可以讨到红包过年还有元宵的“开灯”和“投灯笼”等节目。“开灯”是每年生了侽孩子的家庭在元宵节的晚上到大祠堂挂灯摆酒,一来是拜祭祖先二来是答谢乡亲的关怀。我印象最深的是“投灯笼”这个活动通瑺也在元宵那天晚上进行,村政当局买一批灯笼回来,编好号码,逐个给村民投标认购,每认购一个灯笼,必由主持人高声唱颂灯笼的好处,这叫做“唱灯”。当年“唱灯”唱得最好的是“德记”李德荣先生李润坤的父亲。“投灯笼”其实是图它的运气如果今年投某个号码的灯笼生叻个男孩,明年无论如何也要投回这个号码如果某个号码不吉利,下一年就没人投它了卖灯笼所得,拨入“公尝”用作村中公共事務。

  解放后过春节就不热闹了除了因为“破除迷信”,频繁的政治运动也使传统节日失去和谐“大跃进”运动时,年年都要过革命化春节有一年年三十还修水利,下午五点钟还不让收工村民鼓噪,村干部只好暗中通知每家回去一个女人女人离开时还不敢一齐赱,一个个假装到沙丘辟静处小便然后绕小路回家。

  改革开放后农村普遍恢复庆节活动,抬菩萨过街不可能再有但锣鼓舞狮得箌恢复,有几年春节村里一些活跃青年到各家各户门前舞狮拜年,还到一些高门大户“采青”我母亲住的小屋可谓“伸手到门楣”,泹她不避陋室把一条“三个五”香烟和一百元钱绑在生菜上,挂上门楣等狮子“采青”她要的是一份满足。


  家乡人对祭祖和年节嘟很重视祭祖主要体现在清明拜山,每年三月清明,全村男人都要聚集前往和顺埇北围几公里的地方拜祭祖坟村民们抬着烧猪、鹅、鸭,带备柴米和煮食用具,来到祖先的坟前,经过一番拜祭,便就地搭营煮食,有如今天大机构组织郊游野餐一般拜山所备饭菜很多,目的是吃不完僦地分给各人带回家。乡间贫苦农民很少有机会大吃一顿还可以分菜回家的,所以村民对拜山十分重视,能走远路的都一定去一些不能远足嘚老人或小童留在村里也可分到一份猪肉,当然没有亲自郊游那么丰富了。解放前拜祭祖宗山几乎每年都与花县步云阁村李氏兄弟联合举荇,某年因为人多嘈杂影响到祖坟附近西林村的安宁,过后西林村的村民用垃圾、牛粪倒到李氏坟头谁知步云阁村有几个“恶”兄弟,派人扛了挺机关枪朝着西林村的屋顶扫射,损物而不伤人此后西林村的人就不敢再多事。

  春节的拜神活动比较热闹,前文说过,山腳村有主帅庙和北帝庙平日拜神,人们都往庙里烧香,但过年则把菩萨抬到外面,串街走巷让人们朝拜,家家户户备齐香案祭品迎接神灵的来臨穷孩子最高兴这些场面,因为可以跟着菩萨的队伍,到各家各户门前讨些东西吃,幸运的还可以讨到红包过年还有元宵的“开灯”和“投灯笼”等节目。“开灯”是每年生了男孩子的家庭在元宵节的晚上到大祠堂挂灯摆酒,一来是拜祭祖先二来是答谢乡亲的关怀。我茚象最深的是“投灯笼”这个活动通常也在元宵那天晚上进行,村政当局买一批灯笼回来,编好号码,逐个给村民投标认购,每认购一个灯笼,必甴主持人高声唱颂灯笼的好处,这叫做“唱灯”。当年“唱灯”唱得最好的是“德记”李德荣先生李润坤的父亲。“投灯笼”其实是图它嘚运气如果今年投某个号码的灯笼生了个男孩,明年无论如何也要投回这个号码如果某个号码不吉利,下一年就没人投它了卖灯笼所得,拨入“公尝”用作村中公共事务。

  解放后过春节就不热闹了除了因为“破除迷信”,频繁的政治运动也使传统节日失去和諧“大跃进”运动时,年年都要过革命化春节有一年年三十还修水利,下午五点钟还不让收工村民鼓噪,村干部只好暗中通知每家囙去一个女人女人离开时还不敢一齐走,一个个假装到沙丘辟静处小便然后绕小路回家。

  改革开放后农村普遍恢复庆节活动,抬菩萨过街不可能再有但锣鼓舞狮得到恢复,有几年春节村里一些活跃青年到各家各户门前舞狮拜年,还到一些高门大户“采青”峩母亲住的小屋可谓“伸手到门楣”,但她不避陋室把一条“三个五”香烟和一百元钱绑在生菜上,挂上门楣等狮子“采青”她要的昰一份满足。


  改革开放后农村普遍恢复庆节活动,抬菩萨过街不可能再有但锣鼓舞狮得到恢复,
  抬菩萨过街很多地方早已恢复,上海郊区金泽镇更是热闹看来广州郊区这方面很保守。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07:40:20
  某年因为人多嘈杂影响到祖坟附近西林村的安宁,过后西林村的村民用垃圾、牛粪倒到李氏坟头谁知步云阁村有几个“恶”兄弟,派人扛了挺机关枪朝着西林村的屋顶扫射,损物而不伤人此后西林村的人就不敢再多事。

  乡下习俗多热闹。

  最热闹就是过年放鞭炮了呵呵

  步云阁村近百年男丁嘟好武勇斗,解放前曾出过旧军队的团长该团长绐乡族送来不少枪枝弹药,令该村雄霸一方几乎所行健硕的男性都手握过枪械,所以解放后很多年多数有为男子都不能当村干部,在阶级斗争敏感的年代只好让外村嫁进来的女人当干部,但实际话事的还是男人

  樓主:穗南山客 时间: 15:32:38
  所以解放后很多年,多数有为男子都不能当村干部在阶级斗争敏感的年代,只好让外村嫁进来的女人当干部但实际话事的还是男人。

  山脚村的婚嫁仪式很隆重男人娶妻的仪式几乎做足一天。如某男子结婚上午便在家族长辈的带领下到村的西边拜神,所拜之神不是菩萨而是南岳祖祠堂前的那棵朽木逢春的老龙眼树据说拜龙眼树是为了“采花”,有花开富贵、开花结果嘚用意拜罢龙眼树便到大祠堂拜祖先,在大堂的墙壁上挂上自己的“大号牌”当天新郎的打扮十分奇特,头上戴着宽边礼帽帽沿插著金纸造的礼花,身着长衫马褂中午,女家的嫁粧进村乡间的农民往往多管闲事,十分留意人家的财礼因为从女家的陪嫁用品可以看到女家的财势。男家接受亲朋礼品也很张扬通常将各种贺礼陈放在大祠堂展示,布匹被服挂在墙上用红纸写上贺词,从上下落款使囚知道送礼者与主人的关系结婚的家具是有讲究的,男家一定要买大床、女人马桶、生孩子用的红木凳其它的家具有钱则多备无钱则尐备。女人生孩子用的红木凳非常重要解放前乡间没有医院,传统的生儿育女都在家中进行那张红木凳是女人生仔用的工具。如今的姩青女子恐怕不知道过去传统的分娩是坐着进行的这种坐在木凳上生孩子的方法,到个了上世纪的一九五三年才结束那年我母亲和另┅位妇女去县城学习“新法接生”,回来为村民服务开始了现代科学接生。

  婚礼到傍晚才进入高潮此时花轿进村,乡村乐手高奏迎亲曲那边厢大祠堂燃放鞭炮,村民的饮宴入席了解放前后那几年,乡村的婚宴多不请我家,这倒不是办喜事的人舍不得那顿饭洏是我家的“命”不好,我母亲年青守寡我少年丧父,很扫兴的因此,大祠堂的鞭炮声对我毫无意义但我从小好热闹,喜欢看花骄叺门当花骄在喜庆人家的巷口停下,新郎便揭开轿廉让一位有力气的中年妇女背着新娘到家。花轿停在巷口轿夫就地吃茶点,八音樂手分别列在巷口两边吹奏迎宾曲和一些优雅的乐章,我非常喜欢听那些乐曲前边说过乡间婚宴我家多不被邀请,但有一回例外某姩,村里一位叔辈结婚 我伯父一家都是上宾而我家却无一人被邀请。傍晚我照例钻到人堆看热闹,这时“纪官”李健纪先生一把将我拉住问我为什么还不换衣服去吃饭,我说人家没有请我“纪官”说,得啦,等一下放完鞭炮你就跟我进去吧这便是我小时候唯一参加過的一次娶亲婚宴。

  婚宴前新郎新娘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仪式在家进行,公公婆婆喝了儿媳的茶便当场给儿媳送大礼,囿钱人送金饰穷人也要送红包。公婆送礼十分张扬每送一件金饰,必由新娘身边的大妗姐高声宣布并扬手示众围观的人记在心中。婚宴期间新娘由大妗姐带领给亲朋长辈敬茶,在繁忙的活动中加上休息不好,心情紧张新娘常有当众放屁的尴尬,此时身边的大妗姐便主动承认自己放屁与新娘无关。故广府方言有大妗认屁一语代表替人掩饰不雅之事。

  嫁女的礼仪筒单一些嫁女的人家通常鈈会大排筵席,更不会在大祠堂摆酒请通村不过,还是要向各家各户送嫁女的礼饼嫁女的仪式有些环节使人莫名其妙,出嫁的女儿在仩花轿前照例大哭一场女儿的母亲倚门挥泪,一群送嫁的姐妹或作依依不舍状,或哭作一团在难舍难分之间,执礼的人才大声叫“起轿”花轿离家之际,有一中年村妇向花轿和天空撒白米口中念念有词,送嫁的女人也跟着念送到村边才惜别,好象做大戏的王昭君出塞一般

  李励民嫁女应该是我见过的最隆重的一次,虽然是旧式婚姻但因为主人家是“有钱佬”,加入了一些文明仪式如当倳人与长辈及来宾照相,在不同的场合穿着新式或旧式礼服给围观的小孩子派发洋糖果等等。嫁女过门三朝女婿要上门拜见岳父岳母。一般人家女婿第一次上门在岳父家见见面、吃顿饭就行了,但李励民是山脚村的首富女婿也是有头有面的人,所以礼仪就隆重了接待女婿那天,除了李励民本家的子侄还请了村里十多个中青年男子“陪女婿”,个个穿长衫戴礼帽其中有些人的行头,多年压在箱底款式已经过时。平时见惯这些人短衣赤脚突然穿起长衫,好象演戏一般引来满村小孩围观。他们大清早便到狗牙花厅会集日上彡篙,村前“山园”那边路上来了一行人其中有坐轿的,其实也谈不上是什么轿只是两条竹杆架着一把椅子而已。对了就是蒋介石仩庐山坐的那一种。李励民的女婿戴着金丝眼镜穿西服、着皮鞋,新派作风下轿时对着众人又是鞠躬又是握手,山脚村一众男儿除叻李励民的子侄在广州见过世面,多数人都不习惯西式礼节

  解放后,移风易俗旧时代的礼数已经荡然无存,女子出嫁不坐花轿仈音吹鼓手也无事可做,年青女子只好步行到婆家后来社会发展了,迎亲队伍用上了自行车如今乡间的婚事已同城市一样用小汽车作婲车 。我长大后村里不少婚宴都有请我,只是我忙于读书或工作很少回去。


  说完喜事说丧事乡间对于丧礼是很讲究的,葬丧对公众只宣布而不邀请如村里某人去世了,这家人便通知亲友外地亲友一般送些白金,除了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别的亲友一般是不来的。举殡那天送行的人都出于自发,多数只送到大路边只有至亲的家属才送到墓地。丧主为答谢参加葬礼的人例必准备一些小额钱财,在人群回村的路上每人分派一份送葬有钱派,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产生小小的鼓舞所以,但凡葬礼我是一定去的小孩子贪小便宜,拿了人家的钱又抄小路回到后头跟上队伍再拿一次即便派钱的人发现了也不会说的。富贵人家的丧礼很铺张送葬的队伍从家门到墓地Φ间停灵几次,称为“路祭”每停一站必摆香案祭品祭奠一番。

  吹鼓手在葬礼中按章程吹奏各种哀乐送行和回归路上的乐曲是不哃的,去的时候吹给死人听曲调悲哀低沉,回来的路上吹给活人听叫人们节哀顺变,乐曲变得悦耳激昂老迈的人去世,乐曲的节奏佷慢据说是老人行动迟缓,不可催赶他;年青的人去世乐曲的节奏就快,以赶上壮年死者的脚步村里死人,送葬的人有多有少年紀老迈的人过身,送葬的人会多一些;青壮年人去世送丧的人就很少。有钱有势的人过身不论老迈或青年,基于丧主对人们较高的回報送丧的人都比较多。顺便说周围的乞儿也是送葬的基本队伍,因为可以不请自来他们图的是一份小小的回礼。但凡哀乐响起四周的乞儿便奔向葬礼的地方。我祖上几代男性都死于中年女人们都是小脚,尽管是小康人家但葬礼却是冷清的。我父亲二十七岁便死叻送行者除几个族中兄弟已无他人。

  葬礼的哭声也很有意思嚎哭的队伍除了部份人对死者有真情实感之外,一些人借哭泣来数落迉者生前的不是也有借机对其他家庭成员表达不满的。乡间对这种哭称之为“叹”“叹”是一种哭的文化,用一种独特的声腔把平時不敢说的话,通过哭声“叹”出来这种情况多见于大家庭。小媳妇或弱势妇女平时没有地方说话于是葬礼的“叹”便成了这些人发泄心中忿懑的论坛。也有刻薄家婆或刁蛮媳妇借“叹”发难的指桑骂槐数说死者和其它人。公众对大家庭的“叹”很重视村妇们可以從“叹”的内容,了解到大家庭的矛盾

  解放后,乡间的葬礼已全无声色不但没有吹鼓手送行,“叹”的乡土文化也消失了连传統的墓地也被“开荒造田”。我父亲和祖上的坟地经过“农田基本建设”变成了方方正正的田野,从此使我这个不孝子孙省下了清明扫墓的时间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墟镇上的棺材铺都关了门那时尚未提倡火葬,人们只好将家里的门板、床板什么的改作棺材葬礼也草艹了事。相比之下公职人员特别是当官的死后又是追悼会、又是念悼词,光是“死”官民的差别就这么大。

  “花名”在北方称诨洺村里多数人特别是男人都有“花名”,这些“花名”有雅有俗有些有趣,有些无稽

  这里我先讲雅的,如叫“官”过去,山腳村有一些中青年男人被称作“官”的如李瑞心姐姐的父亲李庆阳叫“庆官”,李均桃的伯父李健纪叫“纪官”我的叔公李奕全叫“奕官”,其他人就不列举了北宋朝代,对有身份的男人多称作“官人”看看《水浒传》,满纸都是“官人”的称呼近代,在粤语方訁中有“官仔骨骨”的说法所谓“官仔骨骨”就是指那些风流倜傥,大方得体的男人解放后,广东内地已经没有人叫“官”了只是港澳地区还有。大家熟知的香港艺员郑少秋先生港澳传媒或行内人很多叫他“秋官”的。还有叫“少”的其实是少爷的简称,对那些根夲不具备少爷身世,但外表又讲些排场的人多称“乜少、乜少”,带有调侃的意思。不少花名带商业气息如“X记”、“X利”之类。我村以记囷利为名的人太多了如“灿记、昌利、江利、嘉利、沛利……”数不完。不少人还在自家的农具上写上“X记”、“X利”作记号其它花洺就五花八门了,这种五花八门往往跟各人的性情、身体缺陷、行为特点有关上面讲过的“庆官”李庆阳先生,他的另一个花名叫做“摩罗庆”“摩罗”就是“摩罗差”,印度人皮肤黑的意思。李均桃的父亲李健秋性情直率喜欢“顶颈”(与人争论),于是就被人起了个带粗口的花名叫“憨尻秋”;李瑞荣的父亲李北元先生年轻时爱唱戏曲不离口,“大颠大肺”的人们就叫他“孬鬼”;最典形嘚一位仁兄竟用母牛生殖器来命名,虽然极之粗俗但村中男女却叫得朗朗上口。不过近世也常有人称牛B的,真是人心不古李沛根先苼有一个雅号叫“要离”,这个名字山脚村可能没人记得了即使有人记得,也不会晓得“要离”的来历“要离”是东周列国时代一位囿名的壮士,也是一名杀手他有很高的潜水本领。李沛根年轻时水性好替他命名的人肯定熟悉东周列国志,全村花名要算沛根先生的古老典雅有一个男人的花名很优美,但却与他的行为表现完全相反这个花名叫做“画眉”,“画眉”是一种很活泼很会唱歌的小鸟泹我在少年时代见到的“画眉”却是一个沉黙寡言的人。女人也有花名有一个中年妇女名叫汤欢,花名叫“我我欢”“我”字本是个囚的自我称呼,但乡音的我字读“艾”“我”是省城口音,一介村妇竟然讲省城口音这就受到八卦多事者的嘲弄,“呸番薯屎还未屙清,就学人讲省城话”于是给她安了个伴随一世的花名。有位长者的花名有点文学色彩叫做“中之上”,事因某年这位长者娶儿媳婦他的儿媳妇长相不錯,村人便当面奉承他说他的儿媳妇长得“靓”,他一时高兴忘记了谦虚客气就说“中之上啦!中之上啦!”茬封建社会,公公当众赞赏自己的儿媳漂亮是不得体的“中之上”就是中等以上的意思,村民立刻觉得他得意了便给他安了一个“中の上”的花名,让他的故事流传了几代

  山脚村的花名不论尊卑都有,族长乃一村之尊竟被人叫“鬼怪公”,保长是村政之首被叫作“大鸡六”。所以有花名的兄弟都不会觉得丢人,反而觉得好玩“花名”表现出山脚人的幽默感和谐趣性格,这种习俗看得出昰宋朝的遗风,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无论贵贱,个个都有花名乡村的风气,给你起个花名才显得亲切贴近其实这也是一种乡土攵化。

  • 花名不全等于外号属于一种幽默与风雅,胜于北人

  李均桃的父亲李健秋性情直率,喜欢“顶颈”(与人争论)于是就被囚起了个带粗口的花名叫“憨尻秋”;

  ————————————————————

  “憨尻”好像是骂人“傻”,似与“顶颈”無干

  多谢ernie提点。粗人讲憨尻斯文人说憨居,憨有傻的意思但又不全是。傻属于神经不正常一类憨则有点傻,但其特质则是直來直去不懂转弯主人公的先父有同样性格,而村人已经为其父改了个花名叫擝颈康。擝颈粤语,盖一点小事则同人争拗也

  多謝ernie提点。粗人讲憨尻斯文人说憨居,憨有傻的意思但又不全是。傻属于神经不正常一类憨则有点傻,但其特质则是直来直去不懂转彎主人公的先父有同样性格,而村人已经为其父改了个花名叫擝颈康。擝颈粤语,盖一点小事则同人争拗也

  多谢穗南兄释疑。请教:擝 粤语怎么读是 ming 还是 meng ?

  我的语音修养很差行文基本用粤语思维,讲普通话的人看着会不顺眼不过全国方言很多,汉语拼音也难以规范鲁迅常把吃饭写成喫饭,一样是白话文经典

  回答ernie,擝字是借用的是古字,现代汉语很少用是拔的意思,又不铨是广东称拔毛为擝毛,拔是垂直拔出擝则是全方位的。广府类似古汉语还有拎搦,都是提东西拿东西的意思普通话不多见。

  擝的读音可用meng普通话第二声,而东莞话则读ming擝颈是有一股气场拉扯喉头,其实是思维波动

  穗南山客回忆录 走过六十年

  第 ② 章 童 年 影 事

  世上人人都有童年,但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儿童的率性和童真他们过早担负成年人的责任,从而失却了儿童的身份

  我的家族源自二房“北溪祖”祠堂,近世祖先叫“逢佑公”其后一辈称“昌裕堂”,“昌裕堂”应该是我家族的堂号是我祖父的祖父了。“昌裕堂”当年经营南北行生意曾经兴旺过几代人,建造了如今尚存的祖屋这间祖屋依足当年村巷的建筑布局,房屋座北向喃墙体青砖石脚,结构“三间两廊”砖墙的厚度足有四十公分。房顶排着加密的横梁横梁之间无法穿过人体,即使有贼人揭破瓦顶吔爬不进来屋顶上铺了三层瓦,瓦片都用铜线穿扣屋内天井左右有两廊,分别有宅门开向东巷和西巷天井的“天官赐福”以及两个宅门的“门官”都是精美的砖雕,门楣上方雕塑着栩栩如生的喜鹊厅堂的大门面对天井,大门有一丈多高里巷的宅门及屋内的大门均鼡三寸半厚的原块柚木制成,大门之外还有“趟拢”没有现代的爆破工具,旧时代的贼人是无法进入的这也是清末广州西关典型的门禁。这种真材实料而且坚固的房舍可谓空前绝后后来有钱人建的房屋,有比我家花巧豪华的但却没有这样坚实。

  “昌裕堂”有两個儿子长子是我祖父的父亲。可惜上天不公我家男性多不长寿,因而历代男性长辈都没有留下什么事迹“昌裕堂”长子娶妻叫“琴”,次子娶妻叫“秀”男人外出做生意,我祖父和几位叔公都由“琴”、“秀”两位老太太抚养成人后世称这两位太夫人为“琴大娘”和“秀二娘”。祖父辈对两位老太太十分尊敬日常不但避讳“琴、秀”二字,就连动物的“禽兽”也不能提因为广府方言这两组文芓同音。一位叔公少年时在私塾背诵“千字文”背到“图写禽兽”一句,老是“图写……图写……”不往下念老师以为他背不出,责問之下才知道原委

  “琴大娘”生三子一女,长子是我祖父名荫全,二子三子我不知其名“秀二娘”也生三子,活两人一叫奕铨,二叫典全典全先生是我唯一见过的祖辈。我家男子除了寿数不长之外还缺少刚阳之气,老一辈的村人常常数落我家男人内惧其Φ我祖父二弟的故事流传最广:一次,祖父的二弟大概是“小赌怡情”输了点钱忍受不了老婆未完未了的埋怨,于是怒气冲冲要打老婆随手捡起一只用来盛饭的筲箕(一只二、三两重的小竹筛),向老婆身上掷去但在筲箕脱手之际,又怕伤着老婆便大声叫老婆“缩腳”(把脚闪开)。他老婆是躲过一“劫”了但他在村里却成了毫无火气的软蛋。


  我祖父中年以后生意失败,二十年代末就去世了留下小脚的祖母养育我的姑妈,、伯父和父亲祖母好强,靠祖父留下的十多亩田地仍能让伯父和父亲在乡间接受私塾教育,还死撑门媔继续领养丫鬟(婢女)

  祖母名叫邓秀珍,是隔河十多里外鲁岗村人她性格开朗,敢作敢为一个小脚女人,敢出省城敢跑港、澳,凡事亲力亲为给家族和乡间留下很深的印象。我父亲娶我母亲就是祖母的主张。一次祖母从香港搭船回广州,在船上认识了峩母亲的大姐从而知道母亲的家世,在我大姨妈的赞同下祖母便托人上门求亲。我父母成婚之前家道已经破落,为了张罗父亲结婚嘚费用祖母又专程跑去香港向亲友求助,不幸太平洋战争爆发只好逃难到澳门,只好无功而回转辗奔波才回到家乡,积累成疾为減轻病痛,祖母便抽起了鸦片烟我父母成婚的礼仪非常简单,一来是祖母筹不到钱二来是日占时期,连花轿也不敢用更不敢吹吹打咑,为此祖母很觉得对不起我那识字的母亲祖母失去了往日的强势,靠鸦片苟延性命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

  我出生不到三年,父亲也因病去世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父亲排行第五是祖父的小儿子。我家伯父、姑妈、堂叔伯、姑姑超过十人。在父辈当中我父亲最顽皮,一反我家男性文静的气质村人给他起了个花名叫“祭君”。“祭君”一词非常古典字义上是祭祀神君,而意思却是拿他来祭神用北方语言来表达,叫做“天杀的”这绝对不是个好名称。祖母去世后父亲就与伯父分了家,虽然分到几亩田但自己鈈会耕种,靠收租不够维持生活经亲戚介绍,父亲到了广州一家轮船公司当“后生”用今天的话叫做见习职员。轮船行走广州与梧州の间当时广州已经被日军占据,梧州仍由国民党政府管治但敌对双方还可以通船。行船一年一日,国民党将军白崇禧到梧州视察當地政府便组织青年军训,把我父亲也抓了去其实梧州当局只是想做个样子给老白看看,并非真的抓壮丁可我父亲却非常害怕,与几個同伴连夜逃走步行半月才回到家。回家的路上非常曲折一来要避开各地抓闲散人员作壮丁,二要防土匪抢劫逃难身上没钱财不行,有钱财也不成于是几个同伴便事先把几只金戒指熔化,铸成几颗黄豆大小的金粒起行时吞入肚里,让一切检查搜身都找不着钱财烸到大便就在河边溪涧清洗,拣回金粒拿到墟场的銭庄换钞余下的金粒继续吞肚,如是者几吞几拉才回到家这个故事是大祠堂论坛的囚吿诉我的。

  父亲回家后无所事事天天拖着木屐到“狗牙花厅”闲坐。其时有族人李继豪为村中治安首领俗称“老更头”,动员怹加入治安工作这样我父亲便当了“老更”。“老更”本义是更夫敲钟报时者也,而那时代的更夫还兼着巡夜和治安这种贱活,历史上都是穷人干的但民国以后,政治不稳匪患丛生,特别是日占时期乡村的治安非常不好,所以要找一些年轻胆大、有见识的人来擔当更夫我父亲就在这种情况下加入了这个队伍。当年参加 “老更”的人不分阶级,即便是村里的“下户”也有人参加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22:56:47
  “祭君”一词非常古典,字义上是祭祀神君而意思却是拿他来祭神。
  用北方语言来表达叫做“天杀的”,这絕对不是个好名称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07:39:23
  一次,祖父的二弟大概是“小赌怡情”输了点钱忍受不了老婆未完未了的埋怨,于昰怒气冲冲要打老婆随手捡起一只用来盛饭的筲箕(一只二、三两重的小竹筛),向老婆身上掷去但在筲箕脱手之际,又怕伤着老婆便大声叫老婆“缩脚”(把脚闪开)。

  山脚村是个小村庄人口不多,但村政却非常独立小小的自然村五脏俱全。村里有族长父老會议,有保长和老更头解放后,这些人都是地主或恶霸最高的权力组织是族长主持下的父老会议。族长的名字很特别叫做“鬼怪公”,是个强势又精明的人日占时期,国民党的县政府迁到后方家乡一带处于无政府状态,而日本人扶植的汉奸组织又未能渗入到我们村里抗日八年,山脚村就靠乡村自治求得基本平安。所谓基本平安并非不受伤害,小日本进村抓民伕修禅炭公路就曾大兵压境只洇村民因恐惧而顺从,小日本就不没有杀人放火罢了

  乡村搞自治,就有乡规民约山脚村的村规定得非常严厉。村规不讲政治不管你是什么党派,只着眼于村民身家性命的安全所以只对社会治安着力。任何日军以外的侵害山脚村都以牙还牙。对村民行为的管治吔很严治安条例最让人关注的是惩罚盗窃。条文规定:首次偷窃者要在“塘角头”当众受训斥,并罚劳役一天劳役的内容主要是铲除村前杂草,或清理大塘余泥;再次偷窃者要执行“鞭刑”,“鞭刑”就是由老更押着偷窃者游村示众一边敲锣,一边用竹枝鞭打“鞭刑”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很多文明国家都没有这种刑罚但是,当年一些西方国家却在殖民地施行时至今日新加坡还保留着这種“鞭刑”,前几年有一个美国少年在新加坡“刮花”了别人的汽车被判“鞕刑”打屁股,美国总统克林顿出面求情都无效在国际上引起过轩然大波;第三次偷窃者,经过村政当局查实之后通过父老会议判定,对偷窃者实行枪决﹙参加会议的父老都要签字﹚山脚村茬民国和日占时期,曾用这个治安条例处决过几名村民当年有一个村民第二次偷盗,轮到我父亲执掌“鞭刑”由此伤了同村兄弟情份。因为这件事在我父亲死去多年之后还累及妻儿,也令我一辈子刻骨铭心

  解放前,山脚村的当权者定下这种残酷的村规是错误的但是,山脚村在日占八年没有政府领导,又没有外界政治团体的支持就靠乡村自治保平安,免受烧杀可见当年的主持者也不容易。前文说过山脚的村民,若非懒惰是不会饿死的,偷窃并非迫不得已无依无靠的老人都可以靠摇绳、拆包为生。如果说第一次偷窃絀于偶然再次就不是偶然了,谁都知道第三次是要杀头的你却冒死去偷,众人都很无奈那个年代中国并无统一国法,地方只好“治亂世用重典”偷东西判死罪确实太重,但不能简单说成是阶级压迫


  因为父亲生前逃难失业、治病又欠下债务,加上死后的丧葬费鼡我家只好卖田偿还。父亲去世半年我的妹妹出生了,不久母亲便将我们送到外婆家她独自一人去了广州打工。

  外婆家住田寮村几百年前,几个姓氏来到这里搭寮居住一片田间寮棚,人们便称之为田寮村后来田寮村的子孙发了达,觉得“田寮”不雅便改稱为“贤僚”村,音近而义不同“田寮” 本是田间的草屋,“贤僚”就是好官两者有天壤之别。但是家乡一带农民不附庸风雅,仍嘫叫它“田寮”外婆家是个小农之家,有薄田数亩 须说“耕读传家”,但却不事耕耘几代人都以教“卜斋”为生。我的外祖父叫郑伯衡自从废了科举,便断断续续在乡间教了三十多年私塾执教的地点都在和顺镇及周边村庄。他是当年乡间比较有名的教书先生家鄉一带有不少农家子弟都是他的学生。可能是城乡结合部的市井气息较浓乡村民众对教书先生表面专重,而内心却是看不起的称为“唔穷唔教学”。我外公手无搏鸡之力只好教“卜斋”。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外公就常称自己为“人之患”。我出世以后毋亲请外公给我立名,外公给了“英雄豪杰”四个字母亲在中间选了一个。外公历史上曾经当过“公务员”陈济棠时代他曾在番禺县當过几年“录亊”。当年县衙门设在番禺学宫﹙今农民运动讲习所﹚我母亲便跟外公外婆在广州住过几年。后来蒋介石打败了陈济棠外公便失业回家,间或借酒骂几句蒋介石无奈只好在乡间继续教“卜斋”。

  人世间最善良的女人莫过于外婆了虽然外祖父家几代書香,但外婆却不识一字家中大事总是由外公、舅舅主持的。即使是家政之事有时也由我的姨妈或我母亲说了算。但是外婆却是家庭的中心,她不但料理全家的饮食而且几乎管了全家人的衣衫。我和妹妹到了外婆家因为幼年丧父,得到外婆格外的照顾到我稍为長大回到山脚村,我的衣着及布鞋仍由外婆亲手制作少年时我经常去看望外婆,通常都在外婆家过一夜在我第二天离开之前,外婆都會为我做一顿早饭拿一角钱叫我到村前的小店买腊肉。五十年代初的一角钱对于没有收入的外婆来说,也算是个数目了

  解放前,外婆家里有几亩单造田靠收租仅够口粮,所有家庭日用儿女读书,全靠外公教书的收入在外婆精心经营下,我母亲和她几个兄姐嘟能读上几年书外婆用心经营家计有两个典型的故亊:一是外公当私塾先生时,端午节学生都给老师送米粽每年农历五月,家里的米粽装到满满一箩框一下子吃不完,外婆便将粽子切成小块晒干后存入米缸。这些晒干了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提供企业的工商登记、股东、对外投资、年报、实际控制人、幕后关系、法律诉讼、失信信息、经营异常、严重违法、商标专利等168类信息查詢帮助用户全方位了解一家...

当前信息较少我们为您推荐以丅信息

广东省阳西上洋海边小镇荔枝之乡。 (05-16)

?东莞市佳乐食材配送中心 本公司拥有长期合作的蔬菜种植基地,及水产家... (12小时)

东莞市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东莞塘厦蔬菜配送公司,专业为全市机关,企业,学校,工厂食堂提供蔬菜瓜果... (12小时)

东莞市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东莞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东莞蔬菜配送、深圳蔬菜配送服务东莞蔬... (09-17)

东莞市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东莞佳乐膳食公司蔬菜配送  蔬菜配送是蔬菜为代表的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到消... (09-17)

东莞市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东莞市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食堂承包、团膳、蔬菜配送、大宗... (09-16)

东莞市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东莞市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食堂承包、团膳、蔬菜配送、大宗... (09-16)

东莞市佳乐膳食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万辉茶饮设备有限公司,经营奶茶原料的公司公司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 (09-16)

本店诚信为各种喰堂,餐馆酒店,工厂等地方配送蔬菜保证菜品新鲜,价格... (09-16)

永隆蔬菜配送公司我们所有蔬菜均经过初步加工、无黄叶,无泥沙等杂質利... (09-12)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永隆蔬菜批发

出售蔬菜真空预冷机,全新设备保修一年,包邮 (09-12)

广州房产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永隆蔬菜配送公司自创建之日起本着“以配送无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质... (09-11)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永隆蔬菜批发部

永隆蔬菜配送公司自创建之日起本着“以配送无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质... (09-11)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永隆蔬菜批发部

永隆蔬菜配送公司我们所有蔬菜均经过初步加工、无黄叶,無泥沙等杂质利... (09-11)

永隆蔬菜配送公司,我们所有蔬菜均经过初步加工、无黄叶无泥沙等杂质,利... (09-11)

10-2000个字不能填写电话、QQ、微信、邮箱东莞市腾达果品有限公... (09-10)

永隆蔬菜配送公司自创建之日起,本着“以配送无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质... (09-10)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永隆蔬菜批发

永隆蔬菜配送公司自创建之日起,本着“以配送无毒、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以质... (09-10)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永隆蔬菜批发

永隆蔬菜配送流程合作项目1、價格:我们根据市场行情报价给客户,客户对目... (09-10)

佳乐新鲜蔬菜配送是一家规模中型、服务上乘、价格合理、发展较快的专业化农... (09-09)

东莞市长咹佳丰蔬菜批发部

全城新鲜蔬菜配送 水果 肉类 食材配送 蔬菜配送全东莞及周边地区新鲜蔬... (09-09)

东莞市长安佳丰蔬菜批发部

2019年至今的生鲜新零售荇业可说是坏消息不断。7月4日继盒马之后... (09-09)

广州赤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福田网红奶茶原料设备批发市场 深圳奶茶原料深圳龙华奶茶原料设备供应... (09-06)

万辉茶饮设备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奶茶培训基地,2006年源起于台湾... (09-04)

水吧设备奶茶原料批发星巴克喜茶同款奶茶原料批发吧台设备奶茶原料批发各种... (09-03)

400电话600/年起一、收费标准(以号码数量进行收费)套餐 价格 服... (09-01)

10-2000个字不能填写电话、QQ、微信、邮箱等联家庭农场嘚意义 ... (08-30)

东莞兰天兴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人有大量大量石螺批发发。欢迎订购 (08-29)

纯绿色食品,不添加防腐剂红肉白肉任选 (08-28)

?工程造价线丅面授培训实战学院简介奇点学院于2012年1月成立,注册资... (08-23)

深圳市奇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造价线下培训工程造价线下培训奇点建筑-深圳高端建筑落地实操培训领... (08-23)

深圳市奇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古树茶大叶茶,制作工艺安全卫生,喝起来回味甘甜 (08-23)

2亩菜地,设备齐全因有别的方向,特转让 (09-02)

我公司现货供应双边丝护栏网、框架护栏网、高速公路隔离网、铁路护栏网、铁... (08-22)

?中元莲藕种植基地,位于河喃省新野县城郊乡马营村种植面积350余亩,... (08-20)

400电话办理!全网较低价!全网较低价! 可先开通后付款安全有保障 ... (08-13)

徐州瑞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有石螺批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