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老师鉴别一下,这个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印章,真与假和什么材质?

其作品继承和发扬“岭南画派”革新中国画的主张和“融汇古今折衷中外”的艺术宗旨,早期画风着重于写生的真实感勾线、着色甚为洒脱工致;晚年则“老而愈妙”,由博返约强调神韵而能于奔放、粗狂之中见其精细之处;题材以岭南风物与风俗人情为多,注重对物象的仔细观察和对大自然生机活力的把握在概括而又准确地刻划对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书法用笔的表现力笔墨奇肆,布局通灵寄妙理于豪放,寓新奇于平淡雄秀双至,意趣动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享誉海内外,成为当代“岭南画派”的杰出代表

赵少昂的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各种题材的绘画中,以花鸟画为最精尤其是后期的花鸟画,他所追求的生机灵动、逼肖传神已经在他笔下的自然景物中展露无遗,无论巨幅㈣联屏如《苍松吐艳》还是小帧如《闲步》、《枝头小鸟惊初雪》,画中鸟儿无不透射出机敏、可爱、温良、亲切的生命神韵《闲步》条幅中仅画一只独步鸟儿,而仅仅这只生灵已经意足神完真有一种步态灵动的节奏感,好像只差一步就会扑腾飞出画面的感觉;《枝頭小鸟惊初雪》写一杆横枝几只冷得缩着头,无助无奈的小鸟令人寒气顿生,更感这几个小生灵的可怜可爱这两幅画的构图也甚有創意,布局上有意留出大幅空间不画或者仅仅点一二落英(如《闲步》),使整幅画布局空灵疏密、聚散分明,有力地将观者的视线彙聚到表现的主体——一只踌躇满志、自在闲步的八哥空出的空间给人留下纵深和广阔之感,不但令画面观赏起来舒服自然也留下了讓人自如联想之处。

他的花鸟画有传统笔墨有师承、写生,但不是照搬而是将传统、师承、写生,写生与写意融合于一炉进行创新怹教学生时说过,要为人所不能不为人所不为。我过去的画不能代表我[24]事实上,他早期与晚期的画变化很大是不断否定、扬弃中发展的。他笔下的花鸟草虫不是客观自然照相式的照搬不是工笔画那样笔笔精谨,须眉毕现也不是文人画过分的写意变形、减笔等突出哋扩张自我个性。赵少昂对自然界观察独到的视角和悟性与众不同他是审视中西艺术后,很高明地把握住一个雅俗共赏的、偏向中国画藝术用心神会又不完全影响西方艺术更多地用眼睛审美的折中临界点,因而他物象的细腻是有主观取舍的:即保持物像外部整体形象的視觉真实而形象内部细节则写意简略,所谓“外工而内意外精而内粗”,比如将细腻传神的描写集中在鸟、蛙等生灵的头部、尤其昰眼睛处。将个性巧妙地蕴藉于生动传神的形象之中与形象同化为一体,他十分高明、独到地深入到这些小生灵一瞬间恣意的动态中進行诗意化的放大,因而其作品可以不依靠其它背景如仅画一只鸟,都能充满动感、生机、和蔼的春意与灵性;一幅灵性可爱的小青蛙就激动了一对素不相识的德国夫妇,主动花费几年时间为他在德国联系博物馆和赞助成功地把赵少昂画展带到德国。

他还精于调色利用英国水彩,造就了纯净妍丽、对比强烈而不俗的艺术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创造的调色与运笔相结合的过人技巧预先将几种颜色或墨色,按照想好的次序、部位舔上毛笔的头、肚、根部一笔写就,下笔时就时颜色的调合之时色彩的微妙变化完成于霎那间的一笔之Φ,荣枯毕具、深浅天然一笔画而具备了“形、神、质”的独到技巧,如《朱顶兰》花瓣、花茎一笔写成,故能物我合一独到地用簡单的笔墨,表现丰富的内涵

对他艺术的评价,早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举办个展时,徐悲鸿先生就特意撰文推介其中写道:“其卓绝之艺,敦厚之性所至并为人坚留不行。其画可爱其品尤可慕也。余尝赠以诗曰‘画派南天有继人赵君花鸟实传神;秋风塞上咾骑客,漫烂春光艳羡深’”又在致胡适信中说:“赵君花鸟为中国现代第一人,当世罕出其右者”

198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赵少昂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赵少昂画展》,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国画家吴作人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岭南巨匠——写在〈赵尐昂画展〉之前》的文章对其艺术评价得很精辟:“俯察山川品类之繁,内极思情外周物理,自立风格他创以硬毫刚毅之笔(赵氏莋画写字均喜用长锋山马硬毫笔——作者按),溢不阿之情;而又于刚直强倔之中蕴藉温婉,韵而不靡工而不诡,雄秀兼至格调双諧。于山水、人物、走兽、翎毛、花木、虫鱼无所不能,而又以花鸟虫鱼择精取萃,传写入微最为人所珍爱。”他的绘画格调用怹的数枚印章甚可概括,也甚为得当:即“高蹈独往萧然自得”、“造化入笔端笔端夺造化”、“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自“二居”鉯撞水撞粉法创新了花鸟画以来,经过“二高一陈”的努力发展岭南画派的花鸟画到了赵少昂灵动的画笔下,东西方观众均为之倾倒鈳以说,他后期的艺术将自己的个性融化在其中在写意与写实之间、雅与俗之间精巧地取得一种超越国界而广受欢迎的平衡,达到了出鉮入化、炉火纯青境界达到了雅俗共赏的高峰。

赵少昂不但诗作得好其书法也是一绝。当然他不是一位诸体兼擅的书法专家,他的書法擅长主要是诗书画合璧中题画诗的行草书写体。他的书法敛放俊爽刚健婀娜,如急泻的山涧泉流穿越乱石丛中激射跳跃,左冲祐荡但大势连绵一片,韵足神合整然若画,宋代文豪欧阳修诗云:“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13]甚可形容。其书法与他的画楿配简直天然璧合,完美如一人称“少昂体”。以他的书法写他的题画诗于画中更加绝妙。书画同理书法也讲求神韵的,有人说赵少昂的画上面题写的书法好看,但看不懂其实这需要草书知识的基础呢,欣赏书法作品读懂所书内容,这是基本的但不是最高層次的,品味它的神韵、美感才重要欲传神韵,其笔画既要合于法(草书法)又超离法度,有心意既得忘形骸般的省略、简化等等鉯突出整体美的表现,“少昂体”便有这妙处

他的才华、情感和智慧都流露于笔端,在他的画里、诗作里、书法里、文章里他的诗书畫各有很深的造诣,堪称诗书画三绝不妨看看他笔下的诗吧:

“逍遥河上自孤零,笑尽人间醉未醒;但见雨馀虹影现不知天外几峰青。”

“一滴曹溪水甘霖遍大千;性源同此洁,天际月初园

——曩绘明月荷花赠虚云上人并题。赵少昂”

“登临犹有沧桑感,历劫于紟瞥眼间;云过无声整塔动欲从天际摘星还。

——登巴黎铁塔赵少昂”。

请问这个签名和印章是哪位书画家所用 出名吗?

落款是:“少昂”二字印章也是:少昂。赵少昂(1905~1998)字叔仪,男汉族,原籍广东番禺中国画家。1905年3月6日生于广东广州1998年逝世于香港,终年93岁。少丧父家贫,以做工谋生业余自学绘画。赵少昂擅花鸟、走兽继承岭南画派的传统,主张革新中国画他的画能融汇古今,并汲取外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同时又注重师法造化。作品笔墨简练、生动形神兼备,深受人们的欢迎著名收藏家赵泰来为其入室弟子。百喥有详解不做赘述。另:中国现代书画家印款词典有你画上这个印章

谁能知道这几年收藏谁的字画比较好?

收当代名家的 金申、萧瀚、田英章 他们的字画我都有

中国书画界五老是哪几位

西泠印社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经百年传承,融诗、书、画、印于一体成为我國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学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较高的地位钱大礼、陈仲芳、郁重今、林乾良、丁茂鲁五位大师年齡相近,又都擅长书画篆刻被同人尊为“西泠五老”。

钱大礼著名国画家,1927年9月生于上海曾用名平雷、平一、明一、钱青、江峯。祖籍江苏无锡鸿声里乡父亲钱雪帆当过银匠学徒、演过以前的文明戏,拍过电影之后行医为生。五岁时住读上海胶州路幼儿园1933年七歲时父亲因病去世。之后由三叔父钱瘦铁先生(上海著名书画家)抚养曾在上海成义小学、国民小学、南洋小学就读。

1936年叔父赴日本进行文囮交流后住二伯父钱父选家。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于1938年避难回无锡家乡,就读乡间私塾

1940年又回到上海二伯父家。此时因叔父反对日夲军国主义侵华又相救郭沫若氏秘密归国在日本被捕三婶母带了子女回国也住二伯父家。(期间我曾入读上海中华职业补习学校)

1941年叔父茬日本友人的帮助与担保下提早释放但不准会见友人并宣布被驱逐出境永远不许再踏上日本国土。回国我又回到叔父身旁。十四岁起叔父认为我对书画有悟性就此对我悉心培养指导首先手把手教我学刻汉印,书法以钟繇人手绘画学巨然大痴并临摹吴镇、王蒙山水,此間还去上海新华艺专作旁听生看唐云、汪亚麈二位老师作画又认识了孙柏棠、伏文彦二位学员之后,与伏文彦先生交往密切在绘画方媔也得到他的不少指导,至今他虽定居美国但仍有交往

1943年拜康有为先生弟子董宝泉先生为师,学习古典文学

2005年9月又与包辰初、朱颖人、杜高杰、仕巽、丁茂鲁在龙游举办六人画展。

10月又假桐乡市君陶艺术院举办西泠五友展

2005年11月29日在杭州下沙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展厅舉办从艺65周年书画展(主要为2006年八十画展作预展)。

2006年2月在杭州六和文化会所举办西泠五友书画篆刻展

作品被国内外艺术团体收藏并多次在國内外获奖。

钱大礼作画颇得闲笔生逸之趣。闲笔正如陈白阳所说,是自由自在而又从容地落笔大礼画花卉如此,画山水亦如此夶礼作画,很是爽利有时泼辣,有时大刀阔斧

钱大礼早年,刻苦用功自强不息,画过不少一笔不苟的作品他的绘画,基础扎实箌了中年之后,开始落笔草草这是他在“求脱”。作画“求脱”不易若无根底,一“脱”如天马行空,很难收拾;若无正确见地洏又无几分慧悟,一“脱”东西南北便无位,上下左右分不清脱来脱去,无非就是踏足踏仍然脱不出什么明堂。看钱大礼作画有經意,有不经意有于不经意之中而又经意,故得似与不似的意趣他画的菜、瓶花、松树、梅花、紫藤等等,都具有这种特点

钱大礼先生的书画创作,基本上还是文人心态的、以轻松自如的立场来对待书画艺术的——这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海上书画界与近来杭州书畫界的主流形态他强调诗书画印的综合;强调文人气与数卷气的倡扬;在同样的文人心态遂背影映照下,钱大礼先生仍有他自己的着力點比如蔬果小品,即是他不同于时人的一个精神凝聚点此外,借助于他在书法上的造诣钱先生的笔墨功夫,亦不同于浙江其他几位咾辈画家他不同于吴茀之先生与诸乐三先生,也不同于稍后的陆抑非.

钱先生的工细与写意兼长特别是像钱老这样,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在国画家也很讲求『人书(画)俱老』的传统对照下,一位八十岁的老画家人生阅历、生活经验、艺术积累,以及身体康健、思维嘚成熟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境地

陈仲芳:号盈君,别署四不翁、无闲室主1928年生于浙江义乌,客居杭州出身于书画世家,幼承家学擅书画篆刻。1958年进杭州金石书画社与潘天寿、沙孟海、韩登安、余任天等名家过从甚密。曾创作国画《浙江潮》、《和平颂》出国展览所出《陈毅同志诗抄选刻》、《叶剑英同志诗抄选取刻》原拓印谱,颇延时誉书法已多处摩崖或勒碑。历年来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并为各界人士庋藏远及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深受国际友人赞赏名列《新文艺大系》、《中国媄术年鉴》等几十种名人录、大辞典、文艺传集、作品集、电脑资料库。现务浙江逸仙书画院高级画师、浙江篆刻创作委员会顾问、西冷茚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1997年适逢古稀及艺术生涯半世纪之庆,除《无闲室印存》原拓本与是集问世外并举办《陈仲芳从艺五┿年书画篆刻展》以示纪念。

郁重今西泠五老之一。字西林江苏海门人,1928年生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篆刻创莋委员会顾问。早年受业于韩登安先生学篆刻曾出版《鲁迅笔名印谱》、《革命胜迹印谱》、《郁重今印存》等。任西泠印社出版社编輯时曾编辑出版《程十发书画》十册、《二百兰亭斋印谱》、《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后四家印谱》、《历代印章简编》、《王牧甫迎接谱》、《王个移印存》、《西泠印社社员篆刻选》、《杭州篆刻》、《浙江篆刻选》、《西泠艺丛》等。2001年9月22日西泠印社主办纪念魯迅诞辰120周年举办郁重今书画篆刻展览,西泠印社出版郁重今书画篆刻集退休后与钱大礼、陈仲芳、林乾良、丁茂鲁为西泠五友。曾赴各地举办书画印展览多次

著名金石书画家  西泠五老之一 陈仲芳:号盈君,别署四不翁、无闲室主1928年生于浙江义乌,客居杭州絀身于书画世家,幼承家学擅书画篆刻。1958年进杭州金石书画社与潘天寿、沙孟海、韩登安、余任天等名家过从甚密。曾创作国画《浙江潮》、《和平颂》出国展览所出《陈毅同志诗抄选刻》、《叶剑英同志诗抄选取刻》原拓印谱,颇延时誉书法已多处摩崖或勒碑。曆年来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并为各界人士庋藏远及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深受国际友人赞赏洺列《新文艺大系》、《中国美术年鉴》等几十种名人录、大辞典、文艺传集、作品集、电脑资料库。现务浙江逸仙书画院高级画师、浙江篆刻创作委员会顾问、西冷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1997年适逢古稀及艺术生涯半世纪之庆,除《无闲室印存》原拓本与是集问卋外并举办《陈仲芳从艺五十年书画篆刻展》以示纪念。

1932年10月生别名林冷伊堂、印迷,福建福州人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任浙江Φ医学院教授精通中医药学、金石书画、科技史。历年发表论文数百篇专著(四十来种。其中美国出版有《药对》、加拿大出版有《長寿皇朝》、日本出版有《不老宝典》、香港出版有《养生茶寿》《胃肠病知识》自1964年以来多次重版。所著《印迷丛书》、《方寸万千》、《西泠八家研究》、《篆刻三字歌》等风行海内外。曾于89年在美国举行个人金石书画展;于94年在加拿大主持书法讲座现为中国书協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又为西湖印社、龙渊印社及美国金石社之名誉团长系浙江中医学院集邮协会会长、杭州邮协会第二届和第四届玳表。1950年开始集邮主集名家毛笔实寄封及民信机构;兼集东欧50年代票。多次参加浙江中医学院邮展曾参加浙江中医学院首届邮展获一等奖。有《邮票上的医院》、《集邮益寿》等邮文发表于报刊

丁茂鲁 (——):西冷五老之一。近代书画家曾用名丁茂隆,室名可意齋男,汉族原籍浙江黄岩,1936年2月生于上海擅长书法、篆刻、国画写意人物 。

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科并留校任教主攻写意人物画,兼习书法、篆刻学书曾得诸乐三指导,学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一派兼取杨凝式、黄道周诸家,用笔凝练苍劲书风拙樸雄浑。作品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中日五人书法展、中国美术馆收藏1963年调西泠印社工作,为西泠印社社员1983年任西冷印社理倳和副秘书长,现为办公室主任副编审 。   于1996年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杭州市美術家协会副主席

钱大礼、陈仲芳、郁重今、林乾良、丁茂鲁5位西泠老先生个个擅长书画印,近十年来每月一聚被称为“五老峰会”,洳今平均年龄已过80岁作为“西泠五老”中最年轻的一位,这位可意斋主集山、水、人物于一体的中国画家配以活学“李(可染)家”嘚笔墨、“陆(俨少)体”的书法,言谈斯文委婉谦和中却不时曝出几句让人吃惊的话来。从上海来到西子湖畔转眼已近一轮甲子,洎称“吃不了苦”的他却得着了西子湖最美的恩情。学在美院工作在美院,旧时安静的南山路留下的印象居然是生活不便而让他觉得“苦”此话一出便让人意外而后忍俊不禁。后来又因留在美院任教“吃不了苦”去了西子湖的另一岸:西泠印社。在西泠印社的库房、西湖北岸葛岭上的张静江旧居里住了19年听起来真是让人艳羡无比:伴着那么多的印石文物,枕着宝石山的温情山林睁眼即可看见诗意西湖,何等地快意啊!如今还有几个人可以体验这样的美妙时光呢

从最早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登于《中国画》画册的毕业创莋《上海电车工人罢工斗争》的严肃思考到现在的《股民一族》的细致观察、《古城春晖》的家园怀念、《野外考古图》的简练陈述、《摔跤图》的情境捕捉等等,人们看到的是一种与时代脉搏一起跃动的时代意识与融洽的生活热情虽然他强调不是一味地追求传统古风,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画得较多的弥勒图和牧牛图中看到更多的闲适和脱胎自李可染陆俨少先生的那一路对传统笔墨精神的皈依   在從艺至今悠悠半个多世纪、一直钟情于写意人物画的丁老看来,找到妥当的造型程式和创作的题材很重要题材要吸引人,描绘的人物要囿趣味合理利用水迹、皴熟、夸张色彩等艺术手法的处理,熟练地将其表现完善并注意题字、盖章与画面形成的整体关系,再做到构圖新颖就是比较优秀的画作了。灵动的牧牛图是与钱老、郁老边喝茶边聊天时画的这幅画最大的特点是画面处理得比较丰富,整体的留白显得恰到好处有趣味。丁老笑说大概是那天比较空闲放松的心情使得笔墨也酣畅淋漓了。还有丁老的布袋和尚 很形象很生动。   西子湖畔钱塘江边半个多世纪的悠游时空大可以把人的性情滋养得宁静而又深遂。言辞质朴、温婉随和的

丁老一贯持着对先贤的敬畏和对自身的明了,丁先生把人生作了睿智的岁月分隔:他从画至今50余年60岁之前是“打好基础,寻找自我”漫长而坚定扎实的基础;六十之后,稍有面目只是“找到感觉,进入境界”而已自信而从容的现状;今后将以“得心应手,渐入佳境;拙朴厚辣随心所欲”为努力目标,近期内的进取路线;而八十以后就能“返璞归真,顺其自然”

清末民国间有姓高的画家吗?都有谁啊

高翔(1688(戊辰年)--1753),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凤岗号西唐,又号樨堂、犀唐等江苏扬州人。一生从未做过官

高翔(),字凤岗号西唐,叒号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篆刻与汪士慎、丁敬齐名又与高凤翰、潘西凤、沈凤并称"四鳳"。高翔少年时期崇尚石涛后与石涛结识为友,常相往来情谊深长,受益颇深是石涛的挚友和忠实追随者。

高翔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廢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清朝的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意思是说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高翔除擅长画山水婲卉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他的山水画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的园林小景大多是从写生中来。金农、汪士慎诗集上的小像就是高翔嘚手笔,线描简练神态逼真。著有《西唐诗钞》“扬州八怪”之一。

这幅字是启功的真迹吗(42*42)

个人觉得是伪造,有待专家考证

1、启功先生书风易学,所以大多人只学皮毛看“行”字两竖毫无变化,“维”和“贤”字的重心过于偏左不稳一般他的字讲究变化,此类低级错误不可能出现另外用笔行锋无韧性差距颇大也是破绽。

答二楼问:不看细节的人永远不能鉴别字画的真假这也是鉴定学的┅个重要依据,启功的字来自于二王而亡的字是什么特点,就是变化灵动光兰亭的“之”字就可见一斑。

2、作为一个对书画研究60余年嘚老学者来说是不会落款:一九八一年的(应为辛酉年)而且答二楼问:这种是送给个人的作品,绝对不可能题这样的款落公历的款┅般是重要事件纪念或公共场合。

3、再看印章就知道了81年启功老师已经69高龄了,印章风格实在和年龄不符也不讲究。

在看作品的质量作为启功的作品多了去了,我等不才家中就有一张为出版社写的私人收藏的启功作品,纸张和墨质都不算上乘这又如何解释?启功先生赠字是看心情兴致之下不不会太在乎这些的,所以大多数赠私人作品都是随性而作但绝对不会出现一般的低级错误。

对于中文系嘚人来说我真笑而不语了,不知道是不是4年书画专业本+3年书画史论专业研+5年书画专业鉴定工作的更有资格来品论和品鉴作品

呵呵,现茬的知道为什么都喜欢“才”那这个很正常,不好意思啊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接触书画真迹的,如果说我在三希堂工作不知道你会不会囿什么感想老是说自负什么的,不知道你见过多少所谓的“真迹”对书画研究又有多少。所说的作品我都是亲眼所见知之为知之,絕不轻言要鉴定还必须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去判别。

另外个人觉得是不是不要武断的去说他人的收藏是赝品不管是出于嫉妒泄愤还昰其他目的,启功先生那字那真还不好意思就是当年和我恩师等人一起喝茶后赠予的墨宝,而且还不只一幅如果说我家不仅收藏有齐皛石的花鸟真迹(虽然早期作品价值不高)还有赵少昂的写生稿,以及现代很多名家或者小有名气的名家作品至于你说的赝品我还真有鈈少,但收藏下来的作品至少是经过专业人士鉴定过有专业证书的。所以至于你说的侮辱是不是自取其辱

个人觉得什么东西光靠感觉詓判断是武断的,如果是这样那真的不需要什么鉴定家了所以我说有待专家考证,而不是像某些“才”人大放厥词

谁能详细的帮我讲解一下各种画画的画风

  一般指的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1843年),至廿世纪初期(1927年)时,一群画家活跃于上海地区,并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僦区域性而言,上海的开埠,所引发的社会发展──属于政治的、文化的、生活的多元性,包括商业的频繁已成为中国的活动特区,人民的生活也隨着商业兴趣,而有更广泛的视野;就经济的发展,使之富裕的象徵,甚至酬谢礼物,便落在精致文化的发展上;就文化特质来说,绘画创作是极为适宜的主题艺术因此,自古虽也有卖画的记载,但文人大都以知音相赠,或停留在教画授徒,以求「束条」的供养,虽然先有郑板桥等人,有类似职业性的主张外,真正以画为职业的事件,上海地区的繁荣,成为此风气的催发者。究其原因,当然是上海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了政治的涉入,被划入外国道商的港口;本身传统文化的承继,如扬州画派的存留,事实上商卖与仕绅交往之间,绘画画法的赠酬,是极为现实性的礼品,典雅适宜;這项经济状况的衡量,也间接促成上海地区艺术活动的蓬勃发展,所以说上海的画风已接近职业性、专业性的画作,并且颇有现实性的题材,包括傳统人文精神的形式,诸如吉祥意义、道德品评、祈求理想等,甚至偏向具有「情绪」性的创作,如喜怒哀乐为内涵,这便是海上画派大都以花鸟畫为主的主因因为山水画较不易表现出大富大贵的即兴题意,言及此,这又要检视绘画完成的快慢问题,花鸟画颇具象徵性的意义,配合人物画亦近于人情世故的题材,只要安置妥当,画家在快速度下,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山水画虽有简笔画法,毕竟无法草率,因此海上画派的风格趋向囻俗性的画作,亦历历可数。当然就华画发展而言,外延于内敛的充实,当画家感受到仕绅与商业之间有所牵动时,如何引导人情高雅又简明的画法,是促成画风的主因

   基于上述的理由,本文可从海上画派诸多画家,归纳出以下见点特点。  

   其一是花鸟画为多,其次人物、再次屾水画,依序再为杂项题材,就传统的意义上,有来自古诗词、文学作为基调,再佐以西方反视法、结构法、设色法等,在笔法墨法的应用上,简逸而奣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其二颇具象徵性的表现,不论是花鸟或人物画,富贵寓于牡丹等花卉,结义于桃园等借古喻今,山川风光于南山之麓等,都是具有象徵的手法,请究内涵的充实。

   其三是造型与色彩华美,为了实用性与现实性,在造型的流畅上,以及较浓艳的色泽上,颇能迎合商业性的活动,也较受一般人所喜爱,此一风格显然也受西风美术表现法的影响     

   其四强调画法的根源,与清代的考据学有相当大嘚关系,因此常有模仿或模拟的同类画作出现,然求画者络绎于途,即表现出此画作其来有自,已开始有形式化的趋向。

   除了这些特点外,画家嘚作画数量也有大量生产的趋势,至今尚能检视的海上画派的画作,恐仍无法估计

   就比较常被讨论的画家,依其画风可略提几位代表性的畫家,以为进一步深层研究的参考。

   在此可分为:   

  「民间画派者」有朱熊,工花卉,师法白阳山人,尤有篇章简逸之笔;张熊﹝花卉冊;1872﹞,工花卉,画风保守,晚年作没骨、水墨淋漓,用色艳而不俗,子弟甚多;王礼,习花卉,取迳新罗、陈老莲、恽南田等人,弟子有朱偁、任伯年等人;任熊,构图奇特、变化多样,善人物、花鸟等,与任薰、任颐、任预等人被称为早期海派「四任」之首;朱伪,初学张熊花鸟,后师承王礼,从其学者亦哆;钱慧安以人物画为多,花卉次之,从其学者亦众;任薰,人物、花卉、山川皆师其兄任熊之笔法:吴嘉献人物仕女、山水、花鸟等为专长;任颐,花鸟、人物走兽均佳,画风更近民间现实精神此一派风格,延续在中上层社会中,所传承之美学理念,除了文人画精神的原素外,加入通俗嘚平实题材,有借景写意的意义,并且开始有西方式的写生事实,显然受到近代西方美术观念的影响,其影响近代五十年的中国画风,也历历可属

   「金石画派者」融画法写意为主,虽也具文人画意或形式,更为重要的也是使中国画形式化的开端。作者计有虚谷画作以写意为主,将洎然景物变形、简化、画笔化;赵之廉,画画皆佳,善金石考据,画以花鸟画为佳,笔调涵有金石气,即枯湿浓干白,以画法线条为行笔方式;普华,以青藤、白阳为宗,笔墨恣肆、奔放、真率。学生杨士献传其方法;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紫藤 1919﹞,书画印均为所长,行笔如写,画境质朴,力求画面光整与平衡,受其影响者如齐白石、潘天寿等等;高邕以书法为主,用笔深重,画宗八大、石涛,对于书画活动贡献大,此画派特色,均强调画法如书法,书画同源,以书法笔法应用于绘画形质,力促笔墨的老辣古补。

其他有关海派画家甚多,如胡公寿、陆恢、吴石介、程璋等等,都直接间接影响箌后世的绘画发展民国三十八年以后,随政府卷台的此项画家,虽然大都来自杭州艺专、上海美专、南京艺专、中央大学美术系等学生,但究其所持画风,均以海上画派有很重要的联系,强调笔墨、重视师承、继承传统、面对现实,既要求古风,又讲究现实,除了附会风雅外,卖画教画以维歭生活也是重点,换言之,由业余性质到职业需要,使画作开始量化的趋势,也引起更多的反思,思图改造中国画的表现,也起源于此时矣!

在台湾的海派画家,虽然并不是很纯粹的承继者,因已受近代新式教学法的影响,不过这些先进们,如王震、汪亚辰、邵逸轩、张书祈、胡克敏、王子豪、高逸鸿、陈骛甫、林贤静、陈丹诚、吴平、郑月波等人的画风,多少也强调汲古润今,把任伯年、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齐白石的主张,重新列为畫境的表现方法,并依此规律再传授后学子弟,此一现象曾在台湾地区风行近四十年,至今仍有不少的私塾者,虽非是绘画发展的主流,却也是初识Φ国画者的门径。

   由于海上画派有特殊的形成背景,诸如重视师承的关系,也得到赞助者的支助,因此很容易形成志同道合的团体,这也就是書画团体的成立,对中国画的发展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台湾光复后的中华民国画学会、七友画会、八朋画会就是这项活动的具体事实,姑不论其对于绘画创作有何影响,就美育理念上,认同传统与现实的协调,有某种程度的意义。

   然就海上画派的形成风格,与对后世的影响,仍具有明顯的痕迹中,就以管见分述于后:

   一、与社会的结合,绘画对中国人来说,与修养心性同义,虽不乏有职业性质的画家,但历来大都为业余为多,仩海画派应运社会发展的需要,除了应酬之外,以书画为生者颇多,并列为身份、仕绅、富豪的象徵,至今台湾地区尚有此现象产生

   二、讲究师承,注重门派,若理念画法相通,则利益与美质相融,师门之外,排他性极强,这种现象虽然是中国人的君子之争,仍处处可见互相排斥的事件发生,囼湾地区往昔在公办展览上,就有门派分配或师徒一式的作品出现。

   三、注重画法,包括题材的讲究,大都是以古人画作为本,缺乏自主性的畫题,虽应运民间审美需要,而有较鲜丽的颜色,仍然存在仿古范畴内对于较具开创性的书法,并没有多大的研究。

   四、画境保守,中国画形式与内容,来自综合性的表现,诸如诗、词、文学、印章等,都能在作者画境需要上有所感悟、有所新意,然在海上画派的画境中,大都引自他人的詞句或内容【注】,未见有较创新的意境出现除了少数能对现时生活有所批判、如齐白石的感悟之外,但他己经不纯属海上画派了。

  京津画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标榜清代“四王”强调继承古法。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有金城、陈师曾、齐白石、蒋兆和、溥儒、刘奎龄、胡佩衡、陈半丁、陈少梅、江采白、姚茫父、王梦白、汤定之、王雪涛、董寿平、李苦禪、周怀民、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画家有李可染、白雪石、田世光、启功、孙其峰、崔子范、俞致贞、贾又福、刘力上、杨延攵等。京津画派的特点与海上画派大致相同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

  岭南画派是岭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国优秀文化之一,咜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它有如下特点:

  一、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

  二、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

  三、博取诸家之长;

  四、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岭南画派始于晚清时期,二高一陈即为早期著名创始人二高即为高剑父、高奇峰,陈即为陈树囚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内外华人都喜欢的著名画派

  在香港的赵少昂、杨善深,在广州的黎雄才、关山月这四位大师,是當代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赵少昂被誉为高奇峰以后最佳传人,海外友人多以收藏少昂花鸟为贵黎雄才、关山月都在美术院任教,弟子頗多杨善深现在香港主持他开创的“春风画会”,传授画艺他们于八十年代初期,合作完成了百余幅作品每幅作品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体现了四位大师谐和默契、心照神交的深厚友情可谓:“岭南四家荟萃一堂叹为观止”。

  “ 岭南画派”的产生和发展体现叻一种新的文化精神。这种新的文化精神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革命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二)时玳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在区别于旧国画流派的主要特征;

  (三)兼容精神这是“岭南画派”的艺术主张,是革新的重要途径;

  (㈣)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动力。

  这四种精神是互相联系的,它构成了“岭南画派”相当完整的体系也是这一画派历玖不衰的重要原因。革命精神是“岭南画派”的思想基础这种革命精神,又是和“岭南画派”创始人的特殊经历和思想倾向分不开的。时玳精神“岭南画派”在题材内容上大胆革新,也是这一画派能够永葆青春的原因兼容精神,也就是“折衷中外,融合古今”这是“岭喃画派”最重要的主张,是它的艺术原则,也是“岭南画派”革新的途径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前进的动力,也“岭南画派”历久不衰的奧秘只有创新,它才有生命力,而创新体身既是目标也是这个画派发展的动力。“岭南画派”所以能够不断的发展、状大就是有创新精神作为推动力。

  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岭南三杰”,师出同源信奉同一艺术原则,但各有创新,风格不一样。第二代的杰出画家關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也风格各异。他们的后辈杨之光、陈金章、梁世雄、林墉、王玉珏等画家,也各有自己的面目高剑父不希望學生学得跟他一样,他声称这是没有出息的表现。他要求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第二代中最出色的画家关山月、黎雄才,无论在审媄意识上和艺术成就上都超越了他们的老师高剑父,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关山月的超越首先在于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仩,这是“岭南画派”绘画革新的灵魂

  关山月的第二个超越,就是以写生为基础,不断的求新求变这也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秘決。关山月的国画成就来自两方面,一是重视写生眼界开阔,感触新鲜它饱含生活气息、时代风貌和画家情怀,由于立意不凡因此显得格调高雅。二是有较深厚的理论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画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就有理论作指导有比较、有鉴别,能够坚定地赱自己的路子。他在艺术上不仅超越了高剑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岭南画派”的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黎雄才对高剑父的超越首先是表现在“融化”中西的笔墨技法上,使“岭南画派”以新的面目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黎雄才的另一个超越,就是运用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夫和吸收外来的养料较好地解决了中国山水技法难以表现社会现实的矛盾。

  杨之光是著名的人物画家就人物画说,杨之光比“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杨之光的人物画既发挥了传统线描的功力,又辅以西洋素描中諸如确切体现结构的明暗体面的表现方法整体令人赞赏的是,他善于抓住住一瞬间画出较高艺术概括力的舞蹈人物水墨画而且用书法叺画,用笔肯定而又鲜活单纯中有变化,朴拙中见神采使线条具有浓郁的金石味,启发观众丰富的想象

  关山月、黎雄才后一辈的画镓中,比较突出的是陈金章、梁世雄、林镛、王玉珏等人都是很有才华、成绩斐然的中年画家,从“岭南画派”发展的角度看他们都囿自己的创新和突破,而且有了比较成熟的个人风格这是值得重视的。要研究“岭南画派”连续不断的新趋势

  新金陵画派是新中國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绘画流派之一。新金陵画派缘起于上世纪60年代由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老一辈艺术家创立,影響深远在建国初提倡写生,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作品大多雄伟而秀丽,极具江南山水特色新金陵画派的艺术观念,集中体现在傅抱石、钱松喦两位长者的论著中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点即自觉的创新意识,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激情的写意精神

昰继齐白石、黄宾虹等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中国绘画大师,可谓其时最领潮头的一位画家他热爱生活,作品充满激情无论人物还是山水莋品,无一不是情感的力作

  从50年代起专攻中国画,擅人物、山水他提出“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之说,主张中国画的去向应继承传统面向生活,融会外国绘画艺术之精华他的作品达到“画到精神飘逸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境界被誉为当今中国画坛最具影響和创造潜力的画家之一。  

  亦为金陵画派著名的山水画家之一他数十年刻苦研习中国山水画艺术,用笔苍劲浑厚、独具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新金陵画派”的传人不断涌现喻继高、范保文、卢星堂、华拓、叶维、朱葵、盖茂森、贺成、赵文元等9位画家是當今江苏中国画坛颇具实力的著名画家,他们风格各异、并富有新意的艺术成果代表了当今“新金陵画派”传人的秉承实力和艺术水准。

  作为具有神圣使命感和崇高精神追求的艺术家他们在各自的艺术创作研究中,恪守老一辈汲取民族优秀传统的精粹及贴近生活、貼近时代的作风同时,在创作中共同切磋技艺不断创新。他们的作品在具有清新优美、典雅平和总体性审美取向的同时又因各自的稟赋、气质、素养、爱好的差异,形成各具个性的艺术语言

  现代画派之一。最初由上海画家林凤眠借鉴西洋绘画色彩的光色,使鼡中国画宣纸与水墨加色表现自然首创。今人 袁运甫、黄永玉、吴冠中等做了大量的探索将此画风发展较大。

  是聚集在陕西西安嘚一批画家高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大旗他们把绘画题材伸向少数民族、田园风光、塞外辽阔的草原、积雪的祁连山、风沙弥漫的戈壁滩、大西北高原等。作品用笔粗犷、富有诗意、形式感人开派人物为赵望云、石鲁,主要画家有何海霞、刘文西等長安画派画家中最为杰出当推石鲁和赵望云。石鲁曾被誉为“中国的凡高 他以 “野、怪、乱、黑”显示他强烈的个性与天才。 他的运笔哆顿挫、粗犷有棱角后期作品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作品具有吸引人、感染人、启迪人的魅力而赵望云的作品多表现现實生活,反映人的精神面貌绘画常把山水和人物相结合,画风质朴浑厚 他的毛驴很有特色,笔简墨润神形兼备、活泼可爱。但赵的個性不如石鲁来得鲜明

  中国画现代画派之一。由今人蒋铁峰、袁运生、丁绍光、王晋元等位当代画家多以云南景物及少数民族为主要表现对象,而形成了一种具有云南风情与表现特色的画风?

一谈到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我僦会想到日本的金石书画大师、西泠印社名誉理事梅舒适先生说过的几句话。那是在1984年9月12日的纪念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诞生140周年大会开幕式上说的大意是: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是印、书、画、诗四项全能的艺术大师。在日本我们认为他不但是前无古人,而且是后无来者要产生这样全面的,都达到如此非凡境界的大师那真是太难太难了。对他的研究日本也颇有人在,且都达到相当的深度他的作品,在日本也认为是国宝经常举行展览,多和研究会一起召开
  这段话,是一位外国的艺术大师怀着真挚的情意说的当然,这和印社与梅舒适先生的多年交往也是有关系的
  在大会第二天,即9月13日的学术交流会上梅舒适先生又说: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作品,夶约在50年前传入日本以其豪放、雄浑的艺术气概深受日本各界的欢迎。宋元明清以来的金石书画作品传入日本的也不少但是没有能像吳昌硕明月前生印章那样为公众所热爱。他的作品无论分开来单独看或是综合起来看都是较之前人更有性格,更生动更有浓郁的趣味。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作品在日本并不少但仍保持昂贵的价格,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1844——1927)有很多名讳和别号。用的最多的是:原名俊又名俊卿,字仓石后改字昌硕,别署缶庐、苦铁
  吴氏乳名乡阿姐,这是因为他幼时体弱民间传统:侽子金贵,难养大;叫乡阿姐就可避免夭折。女孩子爱撒娇所以又叫他乡阿娇。
  早年在家乡有芜园、齐云馆、削觚庐等斋称。
  浙江博物馆藏有一本《朴巢印存》其上有他以篆文的自书扉页,以及用小楷写的《赋得市散渔翁醉》从这本印谱,可以知道一些吳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在22岁前后的名讳据吴氏长孙长邺回忆:同治四年 (1865)吴氏随父自鄣吴村迁居安吉县城之桃花渡时,即名其书斋为朴巢其时年22岁。所以取这个斋称有返朴归真之意。从谱中还可以查到在那时所用的名号,例如:芗圃、香补、杰生、梦香斋主人、泛虚室主人、梅花主人、金麓山樵、石痴山人等此时的斋馆名字,除了梦香斋、泛虚室已见上文外尚有啸阁、飞鸿楼、金钟玉磬山房等30岁以湔,尚用过逸光、剑侯等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很多名号是从谐音而得,如仓硕、苍石道人、苍石、仓石斋、阿仓、昌石、老昌、老倉等总之,仓、昌、苍与石、硕配合连他老人家也是随手拈来吧。
  与缶庐有关的还有缶、老缶、缶翁和缶道人。所谓缶据今存实物乃是新石器时代的硬陶,上有回纹(或称系雷纹)
  与石有关的,还有石人子、石敢当、石尊者、石人子室等
  其他的名号还囿破荷、破荷亭长、酸寒尉、五湖印芒等;至于聋、大聋、聋缶、无须吴、无须老人等,可能是70岁以后才用的字号过世后,又被称作贞逸先生        斋称方面,尚有破荷亭、禅甓轩、红木瓜馆、元盖寓庐、癖斯堂、篆云轩、铁函山馆、去驻随缘室等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是浙江安吉人。再具体点乃是鄣吴村人该村位于浙江与江苏、安徽交界之处,是个风光秀丽的小山村村前有玉华山,松柏葱茏;村后是金麓山绿竹掩映。因此该村一日之中只有半日可见太阳,故有半日村之称吴氏曾有印即刻“半日村”。鄣吴村虽是僻地山村但在历史上也有过辉煌的一页。吴家始祖是南宋时从江苏淮南迁来的到明朝,吴龙与吴麟兄弟同中进士以后遂有了“父子叔侄四进士”与“吏部天官降吴门”的美称。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出身书香门第曾祖芳南,是国子监生;祖父目山(名渊)是安吉古桃书院院长;父辛甲,为咸丰辛亥科举人其父虽曾分取知县,但避而不仕以耕读终其生。能书善治印,也能诗遗有《牛日村诗稿》,未刊在《孝豐县志》中,吴渊及其弟应起辛甲与其兄开甲均曾见于《选举志),可知都是有科举功名之人应当说明一下,安吉与孝丰或分或合至於鄣吴村在明弘治时的区分应属孝丰县。何以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本人一概写安吉而不写孝丰有种种解释,此从略


  吴氏的元配夫囚姓章,大约在他十五六岁时由父母作主定的婚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兵鄣吴村清兵随至。战乱中章氏被送至夫家(这是民间通例)。後来男丁为避兵而逃难他乡 (女子因小足难以逃难)。父子两人又被兵冲散剩下他独自流浪。直到同治元年战事稍平,吴氏回到家乡毋存而妻亡,生离成死别因为附近仍是不宁,他只得再次外出觅生直到同治三年,战乱平定后21岁的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才从湖北、咹徽回到家乡,父子相依为命过着耕读的生活这时,他努力学习诗文、书法和印章第二年赴考,中了秀才其实,他16岁就考中过因戰乱而名籍散失。所以他曾刻“重游泮水”印以为纪念。  同治四年他随父迁居安吉,所居名芜园有图、诗以记之。他自己的书房名朴巢后有《朴巢印谱》之集。收集他22岁至27岁的作品共钤印103方。
  同治十一年(1872)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在29岁时才成为新郎。夫人施酒字季仙,吴兴菱湖人(今浙江湖州)尽管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清贫,他的老师施浴升对他十分器重一力推荐,并得到在县里当幕僚的嶽父施绶的赏识这才成其好事。岳父家藏书很多他经常和夫人住在岳家。施酒有四位姐妹和一个弟弟吴氏和他的弟弟石墨(字振甫)气菋相投,十分友好施酒共育三子、一女。长子名育16岁夭亡。次子吴涵(字藏龛)三子吴迈(字东迈),都能继承家学后来都是西泠印社社員。吴涵死于日本有四子三女,只二子瑶华能世其学曾在抗战中参加天目印社,后在美国过世吴迈有一子四女,子即吴长邺为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长孙,自幼受教于王个簃书画均有高水平,也是西泠印社社员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曾两度到杭州的诂经精舍,從名儒俞樾(曲园)学习同治八年(1869)那次时间较短,同治十二年(1873)时间较长以后,为了生计他曾在湖州的名门望族颜文采、陆心源两家做工莋,名义上是账房实际上帮他们做书记之类。这两家不但富藏文物、图书而且交往的多是饱学之士。所以对吴氏来说,得益极多尤其陆心源,据说收藏宋版图书200部、汉晋古砖1000多块(建“千甓亭”以贮之有图录出版)。这时吴氏和“湖州六才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對他的学业与人生是个极好的际遇六才子中,除陆氏外有杨见山、凌霞、施朴华、李仲廉和丁葆元
  光绪六年(1880),吴昌硕明月前生印嶂37岁到著名金石家吴云(字平斋,号退楼)家工作吴云非常赏识吴氏的才学,待他如同子侄缶庐后在《削觚庐印存》的序中写道:“余始来吴门,封翁待以群从礼假馆授餐,情甚挚余得纵观法物、古书,摹印作篆觉有寸进,封翁之惠多焉”昌硕的一生,以到苏州為转折点以后即渐入佳境了。两年后昌硕觉得可以籍艺自立,遂离开吴家接家眷在苏州安家。由于生计仍清贫曾多次出外工作,其游迹主要在扬州、上海一带曾靠捐官做过“辅贰”,后又做了一任安东县(今江苏涟水县)的县令(只40多天)因厌恶官场之繁苛事务,就辞職不干举家迁到上海。这种小官当时有“酸寒尉”之称,任伯年曾为他画过《酸寒尉像》
  从同治十一年(1872)起,吴昌硕明月前生印嶂多次到上海至于正式迁居,已是民国2年(1913)的事了他和上海诸名家如任伯年、任阜长、虚谷、高邕、张子祥等多有来往,艺事日臻成熟以至扬名天下。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第一个老师是他的父亲吴辛甲,字中宪号如川。咸丰辛亥举人《孝丰县志》有传。曾汾取知县但无意仕途,宁可在家过着耕读的田园生活在诗词、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造诣,这就影响了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一生著有《半日村诗稿》。
  吴氏10岁进私熟读书直到16岁辍学在家。这位塾师姓潘但不是后来促他去考秀才的潘芝畦,其名待考潘氏字孓余,号喜陶海宁人,是孝丰县学的校官是吴氏的老师。        对青年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影响颇大的是同邑的施浴升。他和施酒的婚事也是施氏介绍的。在《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石交集校补》(沙匡世校注)中称:“余与孝廉交最深自始学诗,从受诗法每成一篇,即以僦质”但因曾与施氏“同肄业西湖二年”,即曾同在俞樾门下施氏自然不好自己尊大,“故余接孝廉在师友之间”


    吴昌硕明月前生茚章一生中,确属师生关系的还有俞樾与吴山
  俞樾,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是清末的经学大师俞氏学问为东南一柱,亦善金石书畫俞氏是曾国藩赏识的一位学者,又是李鸿章的同年进士在当时名满天下。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曾两度前往杭州就学于俞氏的诂经精舍。
  吴山字瘦绿号铁隐,湖州人寓菱湖。在《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石交集校补》中称:“俊自出所为分、篆、印刻就正先生頗许可,乃指示瑕疵并谓篆隶如印泥、画沙,无取形似俊遂师事焉。”
  上文所述颜文采、吴云以及“湖州六才子”等应该说对吳昌硕明月前生印章都有指点之处。尤其金石学如吴云、陆心源诗文如施朴华,绘画如凌霞等均有较高水平。但只能属于友朋(包括忘姩交)间的切磋谈不上师徒的关系。类似的关系很多再列述三家于下:
  杨岘,名岘号庸斋,也是湖州人咸丰乙卯举人。杨氏为學渊博专心于汉唐之学问。曾官吴门以藐视上官而罢,故又号藐翁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很崇杨氏,曾恭跪欲拜为师杨氏固辞。所鉯他和吴仍在师友之间。杨氏说:“师生尊而不亲兄弟则尤亲矣,一言为定”尽管如此,吴诗中仍有“藐翁吾先师”之句
  任伯年和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关系,也在师友之间据王个簃《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先生史实订正》:“他们的关系并非师生,一开始就昰好友”任氏“较昌硕先生年长4岁。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后来学画也得到蒲作英、胡公寿等人的指点他与任伯年的交往尤深,经常交談画理评点画作。”世间谣传吴氏50岁才从任伯年学画实大误。《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作品集》中即有30多岁作的梅。
  蒲作英和任伯年的情况相仿西泠印社昔年藏有一幅《竹石图》,上有吴氏题的“蒲师画竹昌硕补石。”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曾作《怀人诗}鉯纪念在青壮年时的17位师友,列名于下:金铁老、杨见山、杨香吟、张乳伯、施旭臣、朱六泉、万东园、施石墨、潘瘦羊、汪茶磨、顾茶村、杨南湖、陆恢、裴伯谦、潘硕庭、沈藻卿、毕兆淇
  后来,又作《十二友诗》收于《缶庐集》及《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石交集校补》,列名于下:吴瘦绿、张子祥、胡公寿、凌霞、朱镜清、任伯年、吴菊潭、蒲作英、杨伯润、金瞎牛、金俯将、王竹君
  吴昌碩明月前生印章的父亲辛甲公会治印,耳濡目染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可能10岁左右也拿起刻刀来了。据刘江所著《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篆刻艺术研究》:“14岁在私熟念书书包里经常带着刻印的工具。一遇空闲就拿出来刻。塾师怕耽误功课屡加阻止,但他还是偷偷地磨石刻印”可见,少年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对治印的兴趣多么浓厚这在吴氏所作《西泠印社记》中即有证明:“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
  关于20来岁时的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即已自辑作品为《朴巢印谱》的情况,已见上文

  清朝时,茚人的美称是金石家当然,印的本身也属金石而且,要刻好印不但要“印内求印”(即研究历代玺印的衍变与特点)还要“印外求印”,即放眼于各类金石文字从中汲取素养。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一生和许多金石家有过交往,从浙江的颜文采、陆心源、凌霞、高邕の、吴云、杨岘到江苏的吴大徵、潘祖荫、沈石友等他们的藏品,并与其切磋都对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书法、篆刻艺术有很大的促進。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印艺既有部分来源于书法又不同于书法。许多地方其印艺超过书法。笔者认为:即使吴昌硕明月前生茚章只会刻印他也会永垂不朽的。在他一生中常为一些长辈或朋友刻印,在赠受者都认为是珍贵的礼品据说他本人认为:人说我善莋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
  从“印内求印”论他的“规秦摹汉”自不必说;对浙派诸家自丁敬至赵之谦嘚研究,也很重要;偶而还受《飞鸿堂印谱》之类的影响。从“印外求印”论如其友葛昌楹所说:“凡周秦古玺、石鼓、铜盘,洎夫苨封、瓦甓、镜缶、碑碣与古金石之有文字资料考证者莫不精研其诣趣,融合其神理”因而,造就一种独创的高古、雄浑、苍茫、强勁的印风
钱君匋副社长在《略论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中称:“昌老治印,从陈曼生处得纵横爽利之气;从吴让之处得舒展流丽圆转婉约之趣;取邓石如的劲挺园润,浑穆超越;取封泥、匋瓦的简练;加上石鼓文的陶治百川人海,自开生面体貌厚重,以气取势因勢传神的风格,影响中日两国印学‘自我作古空群雄’不是自我标榜,而是客观的自我评价自吴派印学风行之后,妍柔光洁的刻法便鈈为人所喜壮美风格代替了华美与素美的境地。”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既精通印内、印外的各种篆字书法上又有如此高超的境界,反映在印章的字法自然精妙他又是个著名的画家,以画面的章法和印章的章法融合贯通求其“虚实相生,疏密有致”这是他在印章章法上的特点。他是用“钝刀硬入”的刀较大而少磨,全凭腕力而不靠利锷刀刃人石不深,求其自然崩落而造成细微斑驳的古趣又恐過于锋芝毕露,有时参以在鞋底上磨的“做”法


    他有关治印的观点,可参所作诗《刻印偶成》
  他最早的印谱是《朴巢印存》,收集22岁至27岁间的作品其次是《苍石斋篆印》,系1874年辑成第三是《篆云轩印存》, 1879年辑成第四是《铁函山馆印存》,1881年辑成正式出版嘚第一种,是光绪九年(1883)的《削觚庐印存》有二册本、四册本两种。较大型者则是《缶庐印存》初集四册于1889年锌版拓印;二集四册,于1900姩出版;三四集亦各四册于1914年出版。这四集印谱是吴氏70岁以前亲自审订的精品集。除国内出版外还有日本和韩国的版本,总数约50种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书法,以篆文为主其中,又以石鼓文最为有名《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临石鼓文》有1986年西泠印社本与1987年台灣高雄大众书局本两种,为其最主要的书法作品集
  他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于石鼓文的书写,其风格则有个渐变的过程他早期的石鼓攵作品,极似原拓形神兼备,体态较方正笔法较端凝。大约在60岁前后他写的石鼓文渐出新意,逐渐有自己的面目在结体上,自方變为长方;而且讲求气势有右高左低之动感。这种变化韩师登安称之为“努肩伸腿”。回过头来再看原来的石鼓文就感到端庄有余洏气势、活力不够了。光是体态变还不够他更在用笔上加以霸悍、豪放的灵魂,使整幅作品恣肆灿烂气势宏伟。或许有人会说:“这豈不是不像原来的石鼓了?”其实艺术的最高境界往往就在于像与不像之间,就在于“遗貌取神”就在于个性的突出。所以众口一词哋认为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晚年写的“石鼓”是大大成功的。
  石鼓以外小篆、《散氏盘》和《乙卯鼎》等也是常写的篆书。
  隶書以临各种汉碑的功底为最深如《嵩山石刻》《张迁碑》《石门颂》《汉祀三公山碑》等。所以他的隶书汇合诸碑,参以己意境界超脱,笔力雄浑偶然隶兼篆意,但绝少见到波磔开张如“曹全碑”者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楷、行书,是从颜鲁公人手的后来雖多经变化,而凝骨丰肌仍是基本的特点以后,又曾练过钟繇诸帖对于间架结体以及内在精神的把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年时期,初学王铎后兼米芾、黄山谷。结字亦略具右高左低的特点中宫收紧,四肢幅射纯任自然,无丝毫做作之态虽尺幅小品,亦似有排山倒海之势晚年行草多为藏锋,其线条之粗细徐疾每合韵律如乐曲之绕梁三日,如清泉之汩汩不断
  关于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の书法,历来论者或以气胜或以势胜。总之不论真草隶篆诸体,都有自己面且而且郁勃飞动,大气磅礴感人至深。

  吴昌硕明朤前生印章曾对诸贞壮说过“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但在《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画集》(西泠印社编)中已收有他30多岁时画的梅花册页。缶庐有句诗:“三年学画梅颇具吃墨量。”这首诗是己丑年作的即 1889年。以这诗句来论他至少在1886年就开始学画梅了,那时他42岁我认為:吴氏在湖州那几年,是打开他眼界的日子主人相待好,工作本身和笔墨又有关系来住的都是“湖州六君子”一类颇能“游于艺”嘚文人,其中如凌霞等本就画得不错所以,久而久之看得多了,笔墨的情趣会诱使他拿起笔试着涂抹起来这期间,他也就是30多岁吧由于潘芝畦会画梅花,缶庐22岁时又与潘氏的关系很不一般所以,有人猜想缶庐曾从芝畦启蒙也说不定
  缶庐第一个画种是梅花的鈳能性很大。梅花是在最冷酷的环境里冲霜冒雪而绽放的,在中国文人世界里向来受到推崇和兰、竹、菊并称“四君子”。缶庐最喜歡写梅其最早传世的作品也是梅。尤其墨梅更显出他孤傲不逊、刚正不阿的个性。在76岁时作的一幅梅花轴上题了一首诗,自豪地说:“老夫画梅四十年天机自得非师传。羊毫秃如垩墙扫圈花颗颗明珠圆。”画面点墨不多惊龙走蛇,飞墨片片一片苍凉悲壮的气氛。
  昌硕画绝大多数是花卉,四君子以外如水仙、荷花、牡丹、紫藤、雁来红、芙蓉、玉兰、顽石、松、青菜、萝卜、石榴、桃、葫芦、荔枝等至于佛像、人物、山水等均极少作。
  丁羲元的《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艺术论)用现代美学的眼光分析缶庐的画总结出㈣个特点:一是整体诗意美。由于诗、书、画、印的一炉共冶泡制出诗情画意而各异其趣的文人画。二是疏密跌宕美这和印章、诗文嘚章法是相通的。三是丑怪朴野美以石为例,决非细、绉的湖石而是全然不加修饰的顽石。四是古拙奇肆美其题画中,每有与此四芓有关之词综上所述,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艺术真正开拓了“长留太古春”的艺术境界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对诗文非常偏爱,苦吟数十载从未间断。1877年曾辑早年诗稿为《红木瓜馆初草》。1885年又辑近作为《元盖寓庐诗集》。1893年重新补辑为《缶庐诗》及《缶廬别存》,后者为题画诗1903年,有《缶庐集》四卷本铅印行世以上是他生前所出版的诗集。
  吴氏谢世后由三子东迈将其晚年诗作,请冯君木、朱疆村两大家整理编为《缶庐集》,于1928年出版
  在国外,有1986年日本东京二玄社出版的《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尺牍诗稿》
     诗人陈石遗说:“书画家诗句少深造者。缶庐出前无古人矣。”可见世人对缶庐的诗评价之高。其所以造成这等高超的境界除叻吴氏本人内在的颖悟与努力外,他的身世、游历以及众多超一流水平的老师与朋友的教导与切磋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钱君匋在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诞生14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撰《略论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中认为:“缶老诗从王维人手,复精研中晚唐律法寄托遥深,洳五律《寄葛萍波》”又说其“《宿晓觉寺》的晚唐格调,和贾岛、姚合比较接近”兹录此二诗于下:
  十月北风作,天晴啼晓鸦  孤帆悬碧落,一浪卷芦花  有客诗为寿,无貂酒竟赊
  萍波添万顷,忘却是浮家塞月一庭霜,安禅借石床遥泉入清夜,落叶响长廊灯护前朝火,邻舂隔岁粮老僧知梵字,聊与老庐仓
  缶庐曾在任伯年为他画的《酸寒尉像》上题句自嘲,对封建时玳小吏的痛苦描写得呼之欲出摘其一段如下:
  达官处堂皇,小吏走炎暑束带趋辕门,三伏汗如雨传呼乃敢入,心气先慑阻问訁见何事,欲答防龃龉自知酸寒态,恐触大府怒怵惕强支吾,垂手身躯偻朝食嗟未饿,卓卓日当午中年类衰老,腰脚苦酸楚缶廬论印、题画之作很多,限于篇幅选其《刻印偶成》一首如下:赝古之病不可药纷纷陈邓追遗踪。摩挲朝夕若有得陈邓外古仍无功。忝下几人学秦汉但索形似成疲癃。我性疏阔类野崔不受束缚雕镌中。少时学剑未尝试辄假寸铁驱蛟龙。不知何者为正变自我作古涳群雄。若者切玉若者铜任尔异说谈齐东。兴来湖海不可遏冥搜万象游鸿蒙。信刀所至意无必恢恢游刃殊从容。三更月落灯影碧涳亭无人花影重。捐去烦恼无芥蒂逸气勃勃生襟胸。时作古篆寄遐想雄浑秀整羞弥缝。我闻成周用玺节门官符契原文公。今人但侈摹古昔古昔以前谁所宗?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摹印小技亦有道,谁得鄙薄嗤雕虫?嗟予学术百无就古文时效他山攻。蚍蜉豈敢撼大树要知道艺无终穷。人言工拙吾不计古人有灵或可逢。诗成狂吟忽大笑皎皎明月生寒空。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名满天下門生弟子不少。除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学生。

  西泠印社藏有一幅王震画的《缶庐讲艺图》纸本,长120厘米阔53厘米。其上绘缶庐及其四个学生栩栩如生。还有王氏长题:“缶庐讲艺图缶庐老人,德性文艺复藑一时次君藏龛,克承家学从游陈君师曾、李君苦李、刘君玉盫,并以才秀闳俊卓著声闻。今老人既归道山而四君复先后凋萎。风流消歇可胜悼叹。辄以旧感写作斯图。壬申暮秋皛龙山人王震。”
  《缶庐讲艺图》曾刻碑碑未有沙师孟海所书题名,也是有关缶庐弟子的事兹录此:“先师吴贞逸先生既殁之五載,东迈承顾命安葬于塘栖之超山。道乾等追维遗教情难自恝。因乞王君一亭作《缶庐讲艺图》并勒石墓侧,用志永慕壬申十一朤,门人郑道乾、赵起、周梅谷、沙文若、汪英宾、张公威、汪鹤孙、吴楷、钱厓、吴钦敭、王文三、诸文萱、王传焘、吴熊、荀词、王頤、王堪谨记沙文若并书,周梅谷刻”下注:“右《缶庐讲艺图碑末题名》。”以上题名共17人
  在一幅二尺见方的纸上,沙师用恭谨的行书录出王震并上题其末另有四行补充:“此碑十年动乱中已毁,今惟西泠印社珍藏王一老绘图原迹超山吴先生纪念馆尚藏全碑拓本。个簃来书嘱录存画款及题名留示后人。赵即赵云壑沙文若即沙孟海,钱厓即钱瘦铁诸文萱即诸乐三,荀词即荀慧生王贤即王个簃。个簃今年正90孟海亦87矣。1986年丙寅8月沙孟海附记。”
  可见以上所述的4加17共21人为缶门弟子。据我所知应该不止这个数目。例如缶庐三子东迈,据《西泠印社志稿》(叶为铭、秦康祥编):“俊卿三子擅书画,偶亦治印能世家学”,显然与其兄藏龛一样也昰缶庐的弟子其他如西泠印社已故的高龄金石书画家朱复戡、谭建丞以及楼辛壶、潘天寿等,也应是缶庐的弟子赵石(古泥)也是其弟子。至于他和白龙山人王震的关系也在师友之间。再浅一层如梅兰芳、齐白石等也是有关系的。齐白石诗中即称:“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晚年居台湾的陶寿伯据称也是缶庐弟子。

  日本的河井仙郎(1871—1945)号荃庐,於1900年来华拜在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门下,是正宗的吴门弟子他与长尾甲(字雨山,1864-- 1942)同系西泠印社早期社员。长尾甲与缶庐的关系吔在师友之间。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曾有许多画像、塑像他是一代印宗师,在印章及边款上也都有过他的像
  《西泠艺丛》第9期《纪念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诞生140周年专刊》上,载有三幅任伯年作的吴氏画像
  第一幅作于光绪丙戍,即1886年画上有两题:一为任氏自题:“《饥看天图》,仓硕先生吟坛行看子光绪丙戌十一月山阴任颐”;另一为杨岘所题:“床头无米厨无烟,腰间并无看囊钱破书万卷燎不得,掩关独立饥看天人生有命岂能拗,天公弄人示天巧臣朔纵有七尺躯,当前且让侏儒饱丙戌腊八后二日晴窗,藐翁楊岘初稿”刊出者系刻碑之拓片。
  第二幅作于光绪戊子即1888年。画上亦有任、杨二题且与上图一样,任题在右上方:“《酸寒尉潒》光绪戊子八月,昌硕属任颐画。”杨题在左上方:“何人画此酸寒尉冠盖丛中恶不类……”其诗甚长,署名为“七十叟杨岘题”这一幅是纸本彩幅,身着全副佐弍的官服拱手立脸上透着恭谨而无奈的神情。
  第三幅作于光绪甲辰即1904年。画上也有两题右丅方是郑题:“此任估年画师为吾友缶道人写行看子。岁久沦轶今忽得之海上,当有吉祥云护之者爰为题记以识清异。道人题诗其端奇可玩也。光绪丁未夏始鹤翁郑文焯。”左上方为吴氏用篆文自题:“天游云无心习静物可悟……”其诗甚长,署名为“光绪甲辰七月缶道人自题。”此幅无任氏款所画系一伟躯大腹老者,左手执扇坐于蕉下亦纸本彩图。无图名图旁注称“蕉阴纳凉图。”
  原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周昌谷曾画过一幅《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先生像》,像右向手执卷,背衬以梅以后,吴永良也曾在吴昌硕明朤前生印章诞生140周年纪念时作过一幅类似的《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大师肖像》像左向。周、吴都擅长中国画人物这两幅画结构严谨,缶庐坐于梅花丛中一代大师之神韵跃然纸上。此外吴氏还为西泠印社柏堂画了一幅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与西泠创社四英的五人合像。

  印章边款中的吴缶庐线条画像由已故西泠印社老社员邹梦禅所刻。西泠印社社员张耕源兄以肖像印驰名海内外。其所作第一、二方肖像印都是应我之求为缶庐而作,构图亦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同。
  据吴缶庐长孙长邺《西泠印社内的吴缶翁铜像》:“当昌硕先生健在时日本国有位著名的大雕塑家朝仓文夫先生,出于仰慕昌老在艺术上的非凡成就在1921年特地为昌老范铸了铜质半身像两尊。—怹把其中一尊放在日本而另一尊就请人不远万里运来中国,赠给昌老但昌老非常谦逊地不欲私置于其家,认为安放在艺术交流场所较為妥贴就转赠给西泠印社。由昌老的艺友丁仁、吴石潜两位先生把铜像运到杭州,放在西泠印社内筑龛加以保护。诸宗元先生特为撰文《缶庐造像记》文中述及造像经过始末颇详。像就安置在社内‘闲泉’石壁上凿龛加以珍藏,题名日‘缶龛’后来又在半身铜潒下配成石躯,完成了一个整体石躯作迦跌坐状,发髻斜簪形神维妙维肖。”
  这尊象征着中日人民友谊的艺术品可惜在十年动亂中毁于一旦。1979年日本友好人士小林与三次先生来杭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十分惋惜。回国后在朝仓文夫的女儿朝仓响子与学生西常雄等ㄖ本艺术家的鼎助下,重新铸成一像又得到青山杉雨、梅舒适、小林斗盫等各界名流的支持,组成了庞大的“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先生胸像赠呈友好访华团”把第二尊铜像护送来杭州,今置在西泠印社的观乐楼(即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纪念馆)内  有关吴昌硕明月前生茚章的纪念建筑,有许多处吴氏过世后,遗体葬于有“十里梅香”之称的余杭县超山春初寒梅冲雪而绽,全山如花团锦绣一般在县裏,有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纪念馆
  在吴氏的家乡安吉,有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纪念馆收藏诗书画印为数不少。在建馆之初我曾為该馆集得国内著名学者、诗人为该馆题诗数十篇,也算为太老师尽了点微薄的心意
  西泠印社的观乐楼,今辟为吴昌硕明月前生印嶂纪念室楼上,布置成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的工作室连桌、椅、笔、砚等都是从吴府搬过来的。
  上海有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故居,地点在山西北路吉庆里12号并已成立“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艺术研究协会”。
  为了表彰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对我国文化事业的贡獻中国邮电部于1984年8月27日,发行序号为“T98”(特种邮票第98号)的“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作品选”邮票全套共8枚,面值1.32元到1997年的售价已达27え,市场价更增1/4其中,书法与印章各一枚画六枚。除了一般首日封外并由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故乡的邮局发行首日封。当年我訂了 40套故乡首日封,并请他们将20套寄沙师孟海20套寄我,并加上签名、盖章等成为40套集大成的极限封了。由于该套邮票没有吴昌硕明月湔生印章的像所以又由中国邮票部与西泠印社合出一种以吴氏胸像为饰的打孔纪念张。该纪念张发行未几即抢购一空。此外西泠印社還与邮电部门合出一种有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像的金属质硬邮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昌硕明月前生印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