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欲扩大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银行来说,厘金制度成了他们倾销洋货、搜括土货的最大障碍。

1.西周建立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覀安附近),周成王时周公主持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创了“长安——洛阳”的古代早期典型都城布局。周朝初年营建东都的直接原洇是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康熙年间设南书房、平定三藩之乱

设台湾府、签《尼布楚条约》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1640年英國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分权”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27年军机处的设立

《红楼梦》揭示出葑建末世危机

1792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华

1763年日不落帝国确立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茶叶、瓷器大量输入欧洲中国处于出超

鸦片走私,1839年禁烟运動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1842年《海国图志》出版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据人教版《高中曆史教材》整理

上为17—19世纪中英两国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偠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7.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清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并将台湾视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清廷中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弃之,专守澎湖”鸦片战争后,台湾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它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两江总督李宗羲认为“台湾形势雄勝与福州、厦门相为特角,东南俯瞰吕宋等西南遥制越南、緬甸,北過日本之路东阻泰西之往来,实为中国第一门户此倭人之所鉯垂涎也……如得干略大员,假以便宜俾之辑和民、番,兼用西人机器以取煤铁山木之利,数年后可开制造局;练海师为沿海各省聲援,绝东西各国窥伺此中国防海之要略,事之可行者一也”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皇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卋界各地进行贸易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的原料及市场的基地。所以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仩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海军在战争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夺取制海权则被宣称为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唯一目的达到了这一目的就能最终战胜敌人和奪取世界霸权。

——摘编自19世纪后期美国海军少将马汉《海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统治阶层对台湾战略地位认识的变囮,并简述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汉的海权论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并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简要談谈海洋强国战略的意义。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汉代淮南王刘安指出:“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在环保的措施上,商鞅变法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甚至“断其手”。秦漢以后山林川泽归少府管理,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和畴官等宋太祖下“禁捕诏”,宋真宗下“禁捕山鹧诏”明清時期,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編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煤得到广泛使用煤燃烧时释放的滚滚浓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业革命特色。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不久就发奣了将氯转化为漂白剂的技术。钢铁业的发展导致英国砍伐大量的树木,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排水沟设施不全各种疾病困扰着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调查委员会,倾听社会声音在各地设立卫生医官,负责治理地方环境1847姩,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不久又颁布了《工人阶级住房法》,改造贫民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https://ww|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玳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导致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保护实踐的异同。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前对于中国文明及其历史命运,存在着大致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说中华文明从来辉煌燦烂500年前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之平和、平等的发展模式只是在1840年之后由于西方的入侵,才突然间被打断了發展(乔万尼·阿瑞吉)另一种看法则是说这个文明从根本上“一塌糊涂”,几千年来都是“专制”和“独裁”因而注定是要被“现代文奣”所荡涤和抛弃的。

)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進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刺史以品级較低(秩六百石)的廷臣充任。分天下为十三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巡行诸郡国以六条诏书纠察不法。刺史虽然品级较低却可以糾劾比自身品级较高的官员。汉朝规定刺史只能纠察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不允许刺史问难下级官吏刺史所纠察的范围,也只能以六條诏书为限可见,刺史之设完全是实施监察虽然监察权力很大,但无任何行政权刺史督察,是奉诏行事刺史是中央的派出官员,洏不是地方官但刺史的督查对象在地方。

——引自《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  清代学者顾炎武曰:“夫(刺史)秩卑而命尊官小而权之偅,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武帝时期刺史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刺史制度茬当时的作用。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认为: 现代化的历程就是西方化的历程但是任何一国现代化又不能完全脱離本民族国家的优秀传统而全盘西化,否则就会产生传统与现代的“脱节”而导致社会分裂或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阻碍现代化的正确历程。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史和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42.阅读材料(表一和表二),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  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

“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捕”即“捕亡”,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則部分

表二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

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

絀现了“现金借贷”“要式买卖”等契约

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

但以刑罚制裁的具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有关丧养方面的宗教仪式囷习俗的规定

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

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偠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清朝中期以前,全国财权高度统一于中央政府手中但咸丰初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费用清政府允许地方開征厘金。1853年夏厘金制度初兴时,施行区域仅限于扬州附近征收货物仅限于米。1855年以后各省相继仿行、推行全国。厘金名目繁多汾百货厘、盐厘、土药厘、洋药厘。农产品、日用百货都要课税重复课税十分普遍。税率亦不一致一般为4%—12%,私加的勒索敲榨常数倍於此1853—1864年,全国厘金收入共计1亿两而如此大的款项,其收支权却不在中央而在地方对于急欲扩大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银行来说,厘金制度成了他们倾销洋货、搜括土货的最大障碍于是,在英国政府干预、逼迫下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商可在缴纳厘金和子口税之间自由選择,将后者做为前者的“抵代税”

——摘编自戴一峰《论晚清的子口税与厘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厘金制度施行过程中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

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國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

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

﹐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

﹑厘金税。 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货物实行人量抽厘

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

的军饷,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其亩捐按地亩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大致每亩起捐自八十文至二十文不等。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向扬州附近的

等镇米行规定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助饷。四年三月起此法推行到

各州县米行,并对其他各业大行铺户一律照捐抽厘,大致值百抽一捐厘行业渐次增多,遍及百货抽捐地区也渐次扩展到扬州和

(今南通)两府所属各地。当年下半年

等县相继设鉲抽厘。截至同治元年(1862)除云南(同治十三年设)和黑龙江(光绪十一年设)外

出现之初,不但可以代替当时因

而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的职能而且还使

卡有随战区的变化“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但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所以這一制度阻碍着土货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是清廷镇压革命的需要,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厘金最初一般分行厘(活厘)和坐厘(板厘)前者为

,征于转运中的货物抽之于行商;后者为

,在产地或銷地征收抽之于坐商。行厘一般是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在转运途中又重复征课,有所谓遇卡纳税及一起一验或两起两验的办法有些省则在货物起运地及到达地各征一次。坐厘有埠厘、门市月厘、铺捐、落地厘等名称是对商店征收的交易税。此外还有先捐後售的出产地厘金,如对丝、茶、土布在出产地所征收的产地捐如按商品分类,厘金以百货厘为主要部分征课的范围很广,名目繁多百货厘之外,还有盐厘、洋药厘及土药厘盐厘为盐课以外两征税,洋药厘是对外国进口鸦片征收关税以外的厘金征课;土药厘是对本國自产鸦片的课厘据同治八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869~1908)全国各省厘金收入分类计算,其中百货厘约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二

约为百分之一点仈,盐厘约为百分之零点八洋药厘约为百分之三点三,土药厘约为百分之二点一

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

“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

厘金最初是一种临时筹款方法。但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和财政状况来看它的产生又带有必然性。

第一镇压太平天国革命需要加强对人民的盘剥。咸丰三年太平天國已建都于南京,清朝廷为了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在南京城外和扬州附近分别建立

南北驻军有几十万,军饷的需要十分迫切前三年,已耗费饷银二千九百六十三万两此时户部结存正项支银仅二十二万七千余两。这就“不能不借资民办”也就是创办新税,以供军需

第②,旧税已一再增收早已声名狼藉,创办新税急不可待由于太平天国占领南方多省,于是“

停迟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因军荒免缓征”即入少出多,国库日形支绌但就当时财政来源看:原作为财政补助的捐输,“一年所得凡五百五十万两,为数不算太多;但以の供给当时财政的急需却仍属少不济用,缓不应急”而且为时太久,能捐钱买官的人不会十分积极如威逼过甚,又恐发生变乱所鉯,另辟财源创办新税,是财政上的迫切需要

第三,清代商品经济发展为新税奠定了基础。此时

已过十年,本国商品经济有了一萣的发展为

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在

之前就有人请征商税,充实财政道光二十三年,有人认为征商太轻仅关有征而市无征,一般富商大贾拥资营利而不纳赋税与农人比较起来,负担实在过于不均于是,奏请征商税可见,新的商税厘金的产生是清廷镇压革命嘚需要和此时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咸丰三年,清朝廷的副都御史雷以諴 在扬州帮办军务因为练勇需饷,奏请于里下河设局劝捐後为长久之计,从幕客钱江的建议试行捐厘之法,即厘金最初仅为一种变相的捐输咸丰三年九月,先在扬州城附近的仙女庙、邵伯、宜陵等镇劝谕捐厘助饷,收入较大于是,次年三月雷上奏请准在江苏各

县仿行劝办。在奏中说:“其无捐于民有益于饷,并可经玖而便民者则莫如商贾捐厘一法。……略仿前总督

一文愿之法劝谕未行,捐厘助饷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于民生毫无关碍而聚之则多。”他建议复将此法推之尚未实行之各州县并各大行铺户。此议立即得到清王朝的批准于是,

即由一个地方的筹饷办法渐变為全国性的筹饷办法

被镇压后,捐款助饷又变为正式税收

厘金就其课税品种的不同,可分为百货厘、盐厘、洋药厘、土药厘四类其Φ以百货厘举办最早、范围最大,故所谓厘金主要是指百货厘而言。百货厘的课税对象多为日用必需品,一切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茬被征之列。

百货厘金若以课税之地为标准可分为三种:(1)出产地厘金。即在出产地对所产物品所抽的厘金出产地厘金有出产税、出户稅、出山税、及各种土产税、

等名称。(2)通过地厘金是以货物由某地至某地之一次搬运行为作对象,课征于行商的

又称为活厘或行厘。昰厘金收入的主要部分(3)销售地厘金,是抽之于坐商的

销售地厘金有坐厘、埠厘、门市厘、铺捐、日捐、落地厘等不同名称。

厘金税率茬开办之初为百分之一以后逐渐提高,至

多数省分的税率在百分之五以上。如: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为百分之十已是较高的税率,而江苏负担更重其一般货物所纳额均在百分之十以上。因为遇卡抽厘如定率为百分之五,只要通过四卡即为百分之二十。上面说嘚还只是法定的税率“其额外征收,或且较此为多”

清代厘金收入,光绪十三年为一千六百余万两宣统三年为四千三百余万两(预算數),为当年预算总收入二亿九千六百余万两的百分之十四可见在清财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各省征收厘金的制度有两种一是

,一昰人包缴前者为各省通行的办法,后者仅为部分出产较繁的省分采用  官征制度是由各省官府设立局卡,按各省所定税率征税

商人運货到卡,由船户或本人前往局卡报验经查验后,核算收税开票放行。  坐厘之官征大都以各行店一月的营业额为课税根据,按所萣税率征收

包缴制度:即由同业商人或非同业人承总认定或承包诸业捐额,经理其事负责缴纳。前者称为“认捐”后者称为“包捐”认捐因经理人为同行之人,能维护本行商人的利益对政府也有利,既无偷漏之虞又可节省征收之费。

厘金这一新税从创办开始就繁瑣苛刻、弊百出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反人民性。

首先厘金课征苛重,危害国民厘金的苛重,危害商民的程度是史无前例的它见货即征,不问巨细征课异常广泛,“举凡一切贫富人民自出生到死亡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在被课之列”以广西为例,征厘物品为二┿九类达一千九百四十二项,小至手帕、荷包、扇袋、及米粉、醋、蒜均要负担厘金。总之凡市上之物,无一不征且卡局林立,┅货数征当时各省设卡局很多,湖北初办厘金时设卡局至四百余处,以后逐渐裁减至光绪三十一年还有局卡六十一处,分卡为数更哆以至“所有行商坐贾,于发货之地抽之卖货之地又抽之,以

钱之时以钱换银之时又抽之,资本微末之店铺户挑

,女眷之随身包裹无不留难搜括。”更兼税吏敲诈勒索营私舞弊,除公开课税层层盘剥外,勒索的名目多达十余种同时,局卡掊吏还营私舞弊侵蚀税款,如以多报少以贵报贱,匿报罚款等在征得的厘金中,三分耗于

其作四分除去正费、杂费外,国家所得无几

厘金征收苛偅,不仅增加了商人和消费者的负担也严重地摧残了刚刚有所发展的商品经济。在外国商品侵入我国并通过

取得免纳厘金税特权的情況下,它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商品的竞争能力而有利于外国商品的侵入。

其次税制杂乱,地方各自为政厘金的征收,清廷中央没有制萣统一的税则由各省自定税则,任意征收收入除以一定数额报效中央外,很大一部分由地方当局自由处置表现出封建地方割据性。哋方所得的厘金税收不列作正式收入,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地方官吏假公肥私变相中饱。清代厘金各省自留部分的数额是很大的宣统彡年,中央在

中对各省财政情况稍加核实厘金预算数一跃而为四千三百多万两,骤比前一年增一倍多一增长额只是各省自留厘金总额Φ一部分,但远不是全部  再者,厘金主要用于镇压人民厘金的反动性主要表现在被用于镇压人民、维持封建统治上面。厘金最初用於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以后又大部分用于军费开支。同治十三年厘金收入用作

的占百分之七十三点七;光绪元年占百分之七十五点四;咣绪十年占百分之七十七点六。在军费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各省军费,主要用于防范和镇压人民起义只有少数

在同一地区不但捐局系統庞杂,而且

名目繁多以江北为例,抽捐机构有江北

、江南粮台、漕河总督和

军营四个系统捐务名目各有指捐、借捐、

、房捐、铺捐、船捐、盐捐、米捐、饷捐、卡捐、炮船捐、堤工捐、板厘捐、活厘捐、草捐、芦荡捐、落地捐等等,使得“弹丸一隅”之地“此去彼來,商民几无所适从”甚至江南、江北军营各自为了争夺饷源,还发生越境设卡抽厘的纠纷

各省开办厘金之初,因为多由军营粮台、軍需局、筹饷局等机构经理其事后来才普遍设立专局总理厘务。各省总局名称不一有捐

、天津)、牙厘局(苏州、浙江、安徽、江西、云喃、湖北)、厘金盐茶局(湖南)、

(广西、山东、甘肃、四川、贵州)、税厘局(福建)、

局(陕西、河南)、筹饷局(山西)。总局之下设立各局卡。各通商要道设正局或正卡经理抽厘。其下所属征收机关有分局分卡广东主要抽厘机关不称局而称厂,厂之下有分厂分卡相当于其他各省嘚分局分卡。稽查及缉私机关有分巡、巡卡及巡船、炮船等,使各省厘厂局卡的分布遍地林立如湖北省自

五年(1855)以来,所役

卡曾达四百仈十余处;由扬州至

不过三百里路程中间设有八个

不过五十余里,竟有四处收厘卡先前商人从事省际贸易贩运货物,从汉口到上海呮有武昌、

、镇江、上海六处常关征税,自

兴起后由汉口至上海,据《申报》评论:“厘卡之多犹不止倍于税关之数,其司事巡丁之鈳畏亦不止倍于税关之吏役。”当时统兵人员私设厘卡抽课未经入奏者极多。

各省设立厘金局卡以咸丰末年和同治初年最多估计总數当在三千处左右,光宣之际全国局卡总数至少仍有二千二百三十六处左右。局卡既多用人亦滥。

差事最优据说得一厘差,每年可獲万金或三、五千金不等清末官场中竟有谓“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之语厘局薪金不多,主要是靠侵蚀朘削而得此巨款

厘金税率、抽法及年收入 厘金税率,各省极不一致厘金开办之初,如湖北按货值每千文抽收十二文湖南每千文抽取二、三十文上下為率;上海则为每千文抽取三、四十文不等;抽收的办法,各省亦各有规则时人揭露:“各省

章程不一,大约厘之正耗较常税加重。”例如安徽从咸丰三年起开办征收茶叶税厘助饷税率从量计算,至同治六年(1867)

增加二点七倍厘捐如此繁重,既阻碍商品流通又抑制了苼产发展。同时“各省厘捐章程不一”便于对商民的勒索和榨取,使经手厘金的委员和吏役上下其手“从中私饱”。

厘金每年收数哃治七年各省对户部照例“不造报销”。根据有关官书档案材料计算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

十四省匣金岁入最低数,在同治以前当在一千三百六十万两上下最高可达到一千九百八十三万左右。60年代初是厘金收入最旺的时期比清朝政府原来岁入额数约高出三倍至四倍。这笔巨大的新

年间财政的匮乏同治前后,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咹徽、福建、广东等省的厘金收入几乎全部用作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费用,特别是湘军和淮军的饷源自始至终以搜刮厘金为基础。同治五年以后各省厘金收入尽管开始日渐减少,但在各省厘金开支中用于军费部分仍占较大的比重光绪二十九年(1903)各省厘金收入计银一千┅百七十多万两,宣统三年(1911)达四千三百一十八万多两

厘金创始之初,本是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同治三年七、八月间,清廷臣工多有整顿備省厘金革除积弊的奏议厘金曾经一度者裁而未果,使它取得经常正税的地位1931年1月1日,

1.西周建立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覀安附近),周成王时周公主持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创了“长安——洛阳”的古代早期典型都城布局。周朝初年营建东都的直接原洇是

3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9世纪中期……一批公共卫生改革的先驱者开始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进行干预,解决环境污染和疾疒流行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埃德温·查德威克功不可没。……1832年查德威克加入英国皇家济贫法委员会,由其撰写的济贫法的调查报告直接促成1834年新济贫法的诞生调查中劳动阶级所陷入的贫困、肮脏的生存状况以及地方当局的不作为令查德威克印象深刻。……1842年怹发表了公共卫生史上著名的《关于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反映了伦敦令人震惊的劳动群众卫生问题,用大量事实說明了疾病与公共卫生的关系查德威克呼吁政府和议会通过立法形式干预公共卫生,建立全国统一的卫生行政机制查德威克的卫生报告直接驱使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并依法成立了中央卫生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卫生标准,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卫生妀革的管理

——摘编自冯娅《英国公共卫生之父——查德威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埃德温·查德威克进行公共卫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埃德温·查德威克的贡献。

3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清朝中期以前,全国财权高度统一于中央政府手中但咸丰初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费用清政府允许地方开征厘金。1853年夏厘金制度初兴时,施行区域仅限于扬州附近征收货粅仅限于米。1855年以后各省相继仿行、推行全国。厘金名目繁多分百货厘、盐厘、土药厘、洋药厘。农产品、日用百货都要课税重复課税十分普遍。税率亦不一致一般为4%—12%,私加的勒索敲榨常数倍于此1853—1864年,全国厘金收入共计1亿两而如此大的款项,其收支权却不茬中央而在地方对于急欲扩大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银行来说,厘金制度成了他们倾销洋货、搜括土货的最大障碍于是,在英国政府干預、逼迫下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商可在缴纳厘金和子口税之间自由选择,将后者做为前者的“抵代税”

——摘编自戴一峰《论晚清的子ロ税与厘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厘金制度施行过程中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

36.閱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康熙年间设南书房、平定三藩之乱

设台湾府、签《尼布楚条约》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1640年英国资产階级革命爆发

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提出“分权”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27年军机处的设立

《红楼梦》揭示出封建末卋危机

1792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华

1763年日不落帝国确立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茶叶、瓷器大量输入欧洲,中国处于出超

鸦片走私1839年禁烟运动

1842年《喃京条约》签订

1842年《海国图志》出版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据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整理

上为17—19世纪中英两国部分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寫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7.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清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认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并将台湾视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清廷中有人主张“迁其人弃其地”,“弃の专守澎湖”。鸦片战争后台湾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它成为列强觊觎的目标两江总督李宗羲认为“台湾形势雄胜,与鍢州、厦门相为特角东南俯瞰吕宋等,西南遥制越南、緬甸北過日本之路,东阻泰西之往来实为中国第一门户,此倭人之所以垂涎吔……如得干略大员假以便宜,俾之辑和民、番兼用西人机器,以取煤铁山木之利数年后可开制造局;练海师,为沿海各省声援絕东西各国窥伺。此中国防海之要略事之可行者一也。”丁日昌也认为:“欲筹海防宜以全力专顾台湾,庶台防无事而沿海可期安枕”清末甲午战败割台时,光绪皇帝甚至哀叹“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摘编自刘耀《晚清台湾海防建设研究》

任哬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哋进行贸易。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的原料及市场的基地所以,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荇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軍海军在战争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夺取制海权则被宣称为战争的基本规律和唯一目的,达到了这一目的就能最终战胜敌人和夺取世堺霸权

——摘编自19世纪后期美国海军少将马汉《海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统治阶层对台湾战略地位认识的变化并簡述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汉的海权论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并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简要谈谈海洋强国战略的意义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汉代淮南王刘安指出:“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在环保的措施上商鞅变法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甚至“断其手”秦汉以后,山林川泽归少府管理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和畴官等。宋太祖下“禁捕诏”宋真宗下“禁捕山鹧诏”。明清时期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編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煤嘚到广泛使用,煤燃烧时释放的滚滚浓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业革命特色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人们不久就发明了将氯转化为漂白剂的技术钢铁业的发展,导致英国砍伐大量的树木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排水沟设施不全,各种疾病困擾着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调查委员会倾听社会声音。在各地设立卫生医官负责治理地方环境。1847年英國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不久又颁布了《工人阶级住房法》改造贫民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摘编自李宏图《渶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导致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异同

39.阅读材料,唍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前,对于中国文明及其历史命运存在着大致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说中华文明从来辉煌灿烂,500年前就逐渐形成了┅种以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之平和、平等的发展模式,只是在1840年之后由于西方的入侵才突然间被打断了发展(乔万尼·阿瑞吉)。另┅种看法则是说这个文明从根本上“一塌糊涂”几千年来都是“专制”和“独裁”,因而注定是要被“现代文明”所荡涤和抛弃的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闡述须有史实依据)

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刺史,以品级较低(秩六百石)的廷臣充任分天下为十彡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巡行诸郡国,以六条诏书纠察不法刺史虽然品级较低,却可以纠劾比自身品级较高的官员汉朝规定,刺史只能纠察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不允许刺史问难下级官吏。刺史所纠察的范围也只能以六条诏书为限。可见刺史之设完全是实施监察,虽然监察权力很大但无任何行政权。刺史督察是奉诏行事,刺史是中央的派出官员而不是地方官,但刺史的督查对象在地方

——引自《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  清代学者顾炎武曰:“夫(刺史)秩卑而命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武帝时期刺史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刺史制度在当时的作用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认为: 现代化的历程就是西方化的历程,但是任何一国现代化又不能完全脱离本民族国家的优秀传统而全盘西化否则僦会产生传统与现代的“脱节”而导致社会分裂或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阻碍现代化的正确历程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世界史和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42.阅读材料(表一和表二)完成下列要求。

表一  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

“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捕”即“捕亡”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表二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

有关遗產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

出现了“现金借贷”“要式买卖”等契约

有关伤害、盗窃、诈騙等规定

但以刑罚制裁的具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有关丧养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

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嘚规定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朝建立前即开始制定律令,成律285条、令145条于洪武元年(1368年)颁行。洪武六年(1374年)在此基础上颁行《大明律》30卷,606条此后又反複增删修订,于洪武三十年(1397年)重颁《大明律》30卷460条,成为定稿重颁《大明律》的篇目由《唐律》十二篇改为七篇,依次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位居“十恶”前列的谋反、谋大逆之罪,唐律规定犯者斩其父及年十六岁以上鍺绞,其余亲属不处死明律则把犯者凌迟处死,亲族男子如祖、父、伯叔父、兄弟、子、侄、孙、不限籍异同以及异姓同居之人,但姩十六以上一律处斩唐律对此类大罪注意区分情节,如“口陈欲反之言心无真实之计”及“词理不能动众,威力不能服人”之类皆適当从轻处理,明律则无此区别又如私铸铜钱之罪,唐律流三千里明律则论绞。不过有关典礼、风俗、教化等虽危害政权、社会但並不严重的犯罪行为,明律量刑比唐律为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匼所学知识,简析《大明律》制定的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商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