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工资跟劳务费如何入账是分开的如何入账

所以他们的工资应该怎样发放?怎样走账?——按劳务费处理。可以和专职员工一样走账吗?——可以。但是最好按劳务费处理。必须要到税务局代开劳务发票。可是去税务局咨询,公司需要给他们缴纳个所税以及营业税等,数目还不少。——开发票的税率是7.65%,或5.65%请问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正常入账? 求高人指点!——开发票,走劳务费。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劳务费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请各位高手帮个忙


布衣 采纳率:0% 回答时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1前要完成社会保险费和第一批非入征管职责划转交接工作,自2019年起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先行划转的非税。

大家知道,目前不缴、少缴社保已经成为好多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潜规则”,因此明年社保入税,对于一直合规据实申报社保的企业并没有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些不规范的私企来讲,确实将会大大加大!

好多人员想法设法来对社保进行“纳税筹划”,在此郑重地提醒各位财务:

以下5种筹划社保的方式不可取!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

有的筹划为通过公司账面发放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过一些收入不入账的私人账户资金来支付。

殊不知对于收入不入账的频繁交易的私人账户早已经纳入了大数据。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

有的员筹划为通过公司账面发放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过让职工到处找票、甚至明示或者帮着员工统一买票来顶抵工资,从而少缴个税与社保。

殊不知对于虚开虚抵、费用变动异常的情况早已经纳入了税局的电子眼。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

有的人员筹划为工资+劳务费,也就是通过公司账面发放工资薪金3000元,另外的5000元通过员工去税局虚开劳务费发票顶抵工资,从而少缴个税与社保。

对于同一个公司的同一员工,劳动和劳务关系不能并存。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

有的会计人员筹划为工资3000元,另外5000元属于不交社保的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免征个税与社保的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是任职单位向员工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即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本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任职单位给该员工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只有符合规定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才可以在计算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时应予剔除。

比如公司发放员工的工资为8000元。

有的会计人员自以为是的筹划为这些人员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属于临时工,不需要缴纳社保,直接做个临时人员工资发放表支付就可以。

只要临时工与企业存在实际雇佣关系签订了劳动,同时参加单位的考勤、服从单位的规章制度,那么临时工与正式员工一样,应享受同等待遇,都需要申报个税与社保。

①在社保入税的大环境下以及目前税收严管的,作为企业主和财务人员,只有做到依法纳税、合规经营,才可以长久安全地经营下去并立于不败之地。

②提醒各位会计人员,切记不要造假、切记不要违背业务真实的面目,必须要合理合法运用政策,通过改变传统用工方式、结合优化员工薪酬体系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既降低费率、又降低财税的目的。

临时的促销业务人员的报酬属于劳务费还是工资

        问:我公司雇用一些临时的促销业务人员,每月工资大约500--3500之间,有的是外地人员,变动比较快,无法成为固定员工,我们每月想按劳务费形式发放报酬,减除800元以后按20%交个税。请问只凭领用表可税前扣除吗?还是需要到税务机关开具发票?

答:(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强调: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如果兼职人员与贵公司存在人事、工资关系,则属于企业与个人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那么属于“工资薪金的 应税范围,按九级累进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7年第512号)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如果仅因某一特定事项临时为贵司工作,你们属于劳务报酬应税范围,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还需到税务局去代开发票可税前列支,不计入工资薪金总额。

       因此,贵单位雇佣的临时促销业务员如为固定工作岗位的人员产生的费用,而不是特定事项的产生费用,应计入工资薪金范畴,不作为劳务费。反之,贵单位雇佣临时人员为促销活动及产品应计入劳务报酬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临时工人员按照工资薪金计入企业成本费用无法缴纳社保,税务机关有权要求企业应为其补缴社会保险费风险。

点击浏览器工具栏的分享

我要留言:会易网欢迎读者留言,留言不对外显示,部分留言会被选进文章,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对被选进文章的留言我们将标注作者姓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务费如何入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