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团队团队怎么加入?

阿里员工炒港股年赚1000万?点这里,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TA!

  一年一度的“资本市场奥斯卡盛会”新财富分析师评选刚刚落下帷幕,有成功欣喜者,亦有落榜失落者。

  “全市场的研究员,今年全都在喊着基本面。6124的高山上,到底谁被套在上面?”新财富颁奖典礼上,“麦子店高盛”(600030.SH)的一首描写研究员生活的“入行这一年”刷屏朋友圈。生动调侃的语言反映了研究员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像资深研究员有张波澜不惊的脸。答辩、调研、路演、派点”,也以戏谑的口气反映了资本市场的荒唐,“扇贝又游到了海的那一边”。

  卖方研究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利场。在这里没有永恒的胜者。曾几何时,卖方的龙头是中信证券和申银万国,其后,(601211.SH)又成为了分析师的“黄埔军校”。但在今年,(000776.SH)成了最大赢家。

  与此同时,一些中小券商也正凭借研究所勇追直上。(603928.SH)、天风证券也成为了今年新财富的大亮点。

  一阵喧嚣过后,一切开始恢复往常。“今天在做一个路演。”27日,刚刚参加完新财富评选的上榜分析师告诉记者。毕竟,在这一行业,终究是靠实力说话。

  伴随新财富的结束,随之而来的却是跳槽季。记者获悉,在新财富颁奖典礼当日晚间,本届新财富策略第四名的戴康,就宣布从(601688.SH)转会广发证券。新财富季之后,一些研究员开始等着奖金,忙着跳槽。

  广发证券或成大赢家

  2016年,广发证券创造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的最佳成绩。而这种势头延续到了2017年。在2017年的第十五届新财富评选中,广发证券或成了最大赢家。

  在具有含金量之一的宏观经济评选中,广发证券郭磊拿下行业第一名。尽管郭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对成绩很有信心,并不意外”,但这一结果对市场来说还是有些超预期。

  实际上,在去年新财富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评选中广发证券并没有上榜,今年却一鸣惊人拿下第一名。而其竞争对手包括此前荣获宏观经济分析师第一的任泽平、姜超。去年第一名的(600837.SH)姜超团队今年退至第四名。

  根据公开资料,郭磊在2014年获新财富宏观组第三名、水晶球宏观组第四名。此前,郭磊先后任职(601878.SH)、申银万国、(601901q.SH),2016年7月才正式加盟广发证券。

  在最具含金量的本土最佳研究团队评选中,广发证券勇夺第一名。去年的冠军国泰君安则屈居第二名。此外,广发证券又获得了“新财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第四名和“最佳海外市场研究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本届新财富评选中,广发证券荣获7个行业第一名,共有24个研究领域入围,数量排名行业第一,17个行业上榜,创下广发证券在新财富评选历史上的最佳成绩,成为今年名副其实大赢家。

  目前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共有173人,其中全资研究人员136人。根据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上深举办了二十多场大型主题论坛、活动;尝试四地同步直播的线上会议形式,扩大传播范围并提升服务效率;发送研究报告4900余篇、举办电话会议330场、组织调研近500次,服务频次同比增幅20%。此外,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每周末定期举办品牌活动“广发周日谈”,由策略、宏观及5-8个行业小组参加,解读每周市场热点,从去年一月份至今已连续举办87期,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广发不养闲人,大家都很拼。据我所知基本工资不高,所以大家都希望拿到新财富。”一位新财富分析师告诉记者。

  有些遗憾的是,在今年的新财富评选中,大券商中只有广发证券表现最为亮眼,而曾经的强者(000166.SZ)、国泰君安、(601878.SH)等都表现欠佳。

  申万宏源在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榜单中由第四名下滑至第五名,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的第六名落后至第八名,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由第三名下滑至第六名。在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机构中,申万宏源和国泰君安均被挤出前五榜单。

  国泰君安丧失在传统的宏观经济行业的优势,今年无团队上榜。去年离职的任泽平则代表方正证券位于第三名。此外,国泰君安已连续两年未上榜最佳策略研究榜单。与此同时,国泰君安也丢失了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一名。聊以慰藉的是,在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排名中,蝉联第一名。

  “国君研究所的鼎盛时代已经过去了。研究员拿到首席后很多都走了。”上述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在最佳海外市场研究团队中,除(601788.SH)继续稳居榜首外,申万宏源、招商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均被挤出榜单,取而代之的则是天风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

  “每家券商的新财富氛围不一样,有的券商很支持新财富,给分析师的奖金很高,大家很拼。有的券商重视程度一般,即使不依靠新财富奖金,过的也不错,所以动力不足。”上海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积极者如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海通证券、申万宏源等。

  在大券商格局生变之时,一些中小券商则奋力直追。兴业证券、天风证券、华创证券这些中小券商表现出色。

  兴业证券在今年的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排名中获得第二名,最佳策略研究获得第三名。最佳销售团队第一名。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由去年的第五名升至第三名。

  去年榜上无名的天风证券,则一举夺得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五名、最佳销售团队第二名。首次上榜最佳海外市场研究榜单,并居于第二名。在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排名中,由去年的第七名跃居第二名。且与第一名国泰君安的分数仅相差320分,成为了最大的黑马。

  此外,(000783.SZ)、中泰证券分别上榜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团队第三名和第四名。被评为“新财富进步最快的研究机构”。获新财富最具潜力研究机构第一名,而去年则是榜上无名。

  值得注意的是,华创证券也多次榜上有名。例如是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的第十名,新财富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五名。

  但事实上,造成这种格局生变的根本原因在于频繁的人员流动。

  “天风证券完全就是靠挖人,到天风的也都是新财富分析师,与其说是天风证券在进步,还不如说是由于人员流动造成的。”一位上榜新财富分析师表示。根据公开数据,近两年有多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加盟天风证券,而这也是天风证券成为黑马的最大原因。

  实际上,近年来新财富分析师跳槽中小券商成为明显趋势,如原国君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加盟方正证券、李迅雷加盟中泰证券、原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加盟华创证券。而吸引这些首席们的则是灵活的机制和诱人的激励制度。

  目前,研究所人员流动有两种,一种是看重小平台的灵活机制和激励制度,所以上榜的新财富分析师纷纷加盟中小券商;另一种则看重大平台以及研究力度的支持,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新财富颁奖典礼当晚,原华泰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就宣布正式加盟广发证券。而戴康刚刚代表华泰证券获得了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师第四名,创造华泰证券历史最好成绩。

  “与华泰相比,广发的平台更好,而且给予支持的力度更大。所以这种选择也很正常。”上海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

  但是一般情况下,分析师都会在拿到奖金之后才宣布跳槽,而戴康此举意味着放弃百万奖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榜前几名分析师一般会有300万奖金,策略与宏观更多。“戴康之所以会宣布马上就走,肯定是对方给了相应补偿。”一位券商人士向记者分析。

  “刚开始分析师都希望在大平台上上榜新财富。新财富的评选离不开平台的支持。而一旦成为最佳分析师,又都会纷纷加盟中小券商。”上述人士表示,随着每年新财富季的结束,接踵而来的就是跳槽季。(编辑:杨颖桦)

原标题:2017新财富榜单揭晓:兴业斩获24个奖项成最大赢家 广发夺魁宏观最佳

自9月底启动投票后,第十五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终于在11月24日下午迎来放榜,各路券商卖方分析师相聚深圳,煮酒论英雄。

少了几分喧哗,多了几分神秘。在规则趋严、参评门槛提升的背景下,今年的新财富与往年相比,没有了花样百出的拉票奇招和夺人眼球的八卦新闻,但作为中国本土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分析师评选活动,其票选结果依旧备受各方关注。

在当日下午的颁奖现场上,共揭晓了34个研究领域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个人奖项,以及“新财富最具潜力研究机构”、“新财富进步最快研究机构”、“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团队”、“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团队”、“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新财富最佳海外市场研究团队”等团队奖项。

国泰君安蝉联了新财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第一名,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第一则由广发证券获得。国金证券和长江证券则分获最具潜力研究机构和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一名。

在分项奖项方面,备受瞩目的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师第一名归属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继续蝉联。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宏观经济,今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最终的第一名花落广发证券郭磊团队,而市场热捧的方正证券任泽平和海通证券姜超团队则分列第三、四名。今年新增的“最佳港股策略分析师”,则由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拔得头筹。

从各家券商获奖情况来看,兴业证券获奖总数最多,共斩获24个奖项,并包揽了港股最佳策略分析师、交通运输、社会服务、医药生物、基础化工行业五项第一;广发证券和海通证券紧随其后,分别获得了22和21项大奖,其中广发证券更是横扫了宏观、煤炭开采、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电子、环保、房地产七项行业第一。此外获奖数较多的还有国泰君安(17项)、天风证券(16项)、招商证券(14项)、申万宏源和长江证券(13项)。

另外,长江证券刘元瑞和申万宏源证券周海晨斩获“新财富白金分析师”,前者在年钢铁行业一直固守头名的宝座,后者则在年、年轻工造纸行业连续获得第一。

此次评选还特设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15周年行业典范”这一荣誉奖项,旨在向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最佳分析师们表达敬意。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由《新财富》杂志主办,是中国本土第一份市场化分析师排名,自2003年首届评选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五届。虽然近年来因其评选真实性、过度包装的拉票以及奖项排名与收入挂钩的潜规则而渐受市场微词,但其在业内的影响力和标杆作用依然不容忽视。

据悉,本届评选共计有44家券商的1400余位分析师和销售服务经理参评,近1000余家机构的4000多位机构投资者参与投票,相较于去年,投票机构的总体数量和参评候选人的数量都有略微下降,但参与投票的机构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合计超70万亿元,与2016年的35万亿相比翻了一番。

此外,会上还公布了2017年新财富《中国证券研究行业报告》,本期报告主题为《15年,中国研究力量崛起,引领资本话语权》。

报告显示,15年来,资本市场经历了两轮牛熊,投资产业在市场的洗礼中走向专业化分工,研究成为投资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研究本身也在不断走向专业化。

报告指出,对比2003年设置的26个行业全部个人参评,2017年34个研究领域报名参评的队伍中,超过70%是团队报名。跟随团队化的发展趋势,在很多券商研究所内部,管理模式也由过去的“研究所长制”逐步变成“首席承包制”。未来,随着产业边界模糊,多行业、多部门、多智库的联合研究组织形式成为可能。

宏观经济:1、广发证券郭磊团队;2、兴业证券王涵团队;3、方正证券任泽平;4、海通证券姜超团队;5、申万宏源证券李慧勇团队。

策略研究:1、海通证券;2、申万宏源证券;3、兴业证券;4、华泰证券;5、天风证券

固定收益:1、中金公司;2、兴业证券;3、天风证券;4、中信建投证券;5、海通证券

金融工程:1、国泰君安证券;2、广发证券;3、申万宏源证券;4、兴业证券;5、海通证券

海外研究机构:1、光大证券;2、天风证券;3、兴业证券;4、中信证券;5、广发证券

港股最佳策略分析师:1、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2、中信证券杨灵修、秦培景团队;3、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

煤炭开采行业:1、广发证券;2、中信建投证券;3、申万宏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行业:1、申万宏源证券;2、天风证券;3、长江证券;4、海通证券;5、方正证券

石油化工行业:1、海通证券;2、中国银河证券;3、申万宏源证券

交通运输仓储行业:1、兴业证券;2、国泰君安证券;3、长江证券;4、天风证券;5、海通证券

家电行业:1、长江证券;2、国泰君安证券;3、中信证券;4、招商证券;5、中信建投证券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1、广发证券;2、海通证券;3、招商证券;4、方正证券;5、国泰君安

纺织品和服装行业:1、中国银河证券;2、光大证券;3、中泰证券

食品饮料行业:1、招商证券;2、方正证券;3、广发证券;4、天风证券;5、申万宏源

社会服务行业:1、兴业证券;2、国泰君安证券;3、国信证券

农林牧渔行业:1、长江证券;2、天风证券;3、中泰证券;4、兴业证券;5、海通证券

医药生物行业:1、兴业证券;2、国泰君安证券;3、海通证券;4、西南证券;5、广发证券

有色金属行业:1、广发证券;2、天风证券;3、海通证券

非金属类建材行业:1.国泰君安证券;2.广发证券;3.长江证券

基础化工行业:1、兴业证券;2、中泰证券;3、华创证券;4、广发证券;5、海通证券

钢铁行业:1、长江证券;2、中泰证券;3、兴业证券

轻工造纸行业:1、申万宏源证券;2、国泰君安证券;3、中信建投证券;4、招商证券;5、中国银河证券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1、长江证券;2、兴业证券;3、东吴证券;4、招商证券;5、广发证券

军工行业:1、中信建投证券;2、方正证券;3、招商证券;4、申万宏源证券;5、广发证券

机械行业:1、天风证券;2、东吴证券;3、广发证券;4、方正证券;5、招商证券

电子行业:1、广发证券;2、天风证券;3、招商证券;4、中国银河证券;5、方正证券

通讯行业:1、中信建投证券;2、方正证券;3、兴业证券;4、招商证券;5、国泰君安证券

计算机行业:1、安信证券;2、兴业证券;3、广发证券;4、海通证券;5、申万宏源证券

中小市值研究:1、国泰君安证券;2、招商证券;3、中信建投

环保行业:1、广发证券;2、东吴证券;3、安信证券;4、招商证券;5、国信证券

非银行金融:1、海通证券;2、国泰君安证券;3、安信证券;4、长江证券;5、广发证券

银行业:1、国泰君安证券;2、招商证券;3、兴业证券

建筑和工程行业:1、中泰证券;2、华泰证券;3、兴业证券

房地产行业:1、广发证券;2、海通证券;3、中信建投证券;4、国泰君安证券;5、兴业证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发团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