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小知识月入2000元:小白如何理财

  摘要:过了今天,毕业季还远吗,防止大家从毕业狗变成流浪狗,今天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党整理了十条建议

  1、薪资和到手的金额是两回事。薪资要扣掉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才是最后到手的金额。比如月薪5000,按北京现在五险一金政策,个人扣款部分 (养老8%、医疗2%、失业// true report 1762 摘要:过了今天,毕业季还远吗,防止大家从毕业狗变成流浪狗,今天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党整理了十条理财建议1、薪资和到手的金额是两回事。薪资要扣掉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才

上周五我推送了一篇文章,标题叫《这几年,我的理财观念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点击标题查看),主要谈的是,最近两三年我在理财观念上的变化。有用户就留言说:我更感兴趣的是,从2005年到2013年,你是如何从理财小白成长成为理财达人的?

其实关于我的理财成长史,在之前的很多文章和视频当中都有讲到。不过,这位用户的留言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我可以尝试从理财观念的变化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我的理财成长史。也许对理财小白来说会有更多的参考意义。

那么,接下来就跟大家聊一聊我的理财成长史。

在2005年正式开始学习理财之前,我对“财富”的定义就是“金钱”。

20来岁的时候,我运气还不错,在2003年前后,我进入了广州一家高速成长的企业。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收入也水涨船高,月薪从2003年的300元涨到了2005年的3000元。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支出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而且上涨速度要快过收入。在2003年的时候,我能够存下一半的工资,但是到了2005年,却经常要借钱度日。为什么收入上涨了10倍,却比之前更穷了呢?这个疑惑一直在我头脑里盘旋。

幸好我有阅读的好习惯,从《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当中,我找到了答案。

原来财富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财富,是当你完全不工作时,在你现有的生活水平之下你所能生存的天数。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财富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而不是金钱》(点击标题查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同时,在这本书当中,我还了解到了什么是财务自由,什么是资产。我终于明白,原来我内心所追求的并不是财富的绝对数量而是财务自由,而要实现财务自由就必须不断积累能够产生被动收入的“资产”,而远离那些花钱的“负债”。

2股票是最好的投资工具?

那时候,我经过研究发现,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主要是靠房地产和股票来积累资产以及实现财务自由的。

房地产对我来说进入门槛非常高,同时资金流动性也差;但是股票就不同了,门槛很低,很多低价股票几百块就能买一手,而且资金的流动性非常好,容易变现。于是我将股票投资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业余时间。

2005年底正处于中国大牛市的初期,当时因为过于小心谨慎,所以我并没有在牛市当中赚到钱,更多的是以研究为主。同样,也是因为小心谨慎,让我成功躲过了2008年的大熊市。整体来说,也就是打了个平手。但是,我身边的股票高手却在熊市当中几乎全军覆灭。

经过那一轮牛市到熊市的洗礼之后,我发现研究股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市场好的时候,乞丐都是高手;市场不好的时候,高手都变成了乞丐。后来,我就渐渐退出了股票投资领域。

3从基金投资到基金定投

其实让我决心退出股票研究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投资本金不够。这让我无法构建有效的投资组合。从2008年开始,基金就开始逐渐成为我新的研究对象。

基金的进入门槛比股票更低,而且基金本身就是一个股票投资组合,只要挑选相应的主题基金,就能完成在某个行业的投资布局。所以,刚开始我非常迷恋主题基金。后来受到巴菲特的启发,又关注了指数基金。但总的来说,那时候我是把基金当成股票来看待的,投资方式多数是单笔申购和赎回。

但随着对基金投资的不断深入研究,我发现绝大多数的相关书籍都推荐基金定投,所以我慢慢开始尝试在做单笔的同时也做定投。后来,我看到定投账户的收益率竟然还要高于单笔投资的账户收益率。于是,慢慢增加了对定投账户的投入,并且开始研究基金定投的技巧。

同样也是在2008年,我开始逐渐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开源”和“节流”上来。除了因为研究基金确实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的原因之外,投资本金不够也是硬伤。

投资收益率再高又怎样呢?在本金不够的情况下,实际拿到手的收益其实是很少的,对于资产的积累来说是杯水车薪的。

那一年我进了一家日资企业做采购主管,除了收入稳定之外,工作时间也很宽松,这给了我更多学习和成长的空间。

在“开源”方面,主要是提升本职工作的业务技能。我主动考取了国际采购师证,还学会了讲广东话,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利用机会学好日语和英语。此外,我还利用业余时间,掌握了利用阿里妈妈结合信用卡赚取外快的技巧,也增加了一些额外收入。

在“节流”方面,主要是研究和实践健康知识。每天早上我都是六点起床锻炼和阅读,即使公司饭堂的伙食很好,我也尽量控制自己不吃得太饱。最终我总结出了“合理的饮食、规律的睡觉、适当的运动”这样的健康理念。

提升自我能力,并保持健康

在持续学习理财知识的时候,因为其他内容都学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就开始研究平时最不重视的“保险”知识,我还跟一位正在做保险的朋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也就是因为这一次的沟通,让我了解到,原来保险公司的进入门槛并不高,而且还可以在销售保险的同时向客户传播理财观念。(当然,这只是我当时一厢情愿的想法,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的,这个已经是后话了。)

于是,在2012年,我毅然决然的放弃高薪的外企工作,进入到了保险行业,成为了一名保险代理人。这段经历让我对保险产品以及保险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到了2013年,我参加了理财规划师培训,并且拿到了理财规划师证。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我将之前所有的理财观念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并且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财思维。它包括了开源、节流、风控、投资这四大模块,也就是所谓的“理财四大金刚”。在同一年的9月份,我创办了理财巴士自媒体,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理财达人。

这就是我从一名理财小白成长成为理财达人的成长史。在这当中,几乎没有人指导,都是我自己看书、查资料,慢慢摸索着来,所以也走了不少弯路。现在我之所以要坚持跟大家分享每天的所思所想,就是希望大家从一开始就用最正确的观念来理解和学习理财,从而少走弯路。

去年股市特别红火的时候,身边的朋友懂的不懂的都投身其中,有的扔了一两万,有的砸了十几万,一下涨一下跌,每天上演悲喜剧。对于感性的我来说,估计亏个几百都会睡不着觉了,所有一直当个旁观者,不去染指。

作为一个理财小白,说真的要不是因为工作上碰到一个同事对互联网金融很有研究,除了余额宝,对其他的我是一个不识。每个月拿着不咸不淡的工资,逛个街吃个饭交个房租,不当个月光族就谢天谢地了,理财对我而言就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好像大学毕业后,一个人在外生活,不伸手问家里要钱,过年回家还能给父母点零花钱,给他们买点吃用的,就是我最大的极限了。所以我的银行卡每年过年基本清零,几年下来也没有什么存款。同事是个80后的年轻妈妈,所以比较会过日子,中午一起吃饭除了八卦,还喜欢跟我说些理财的东西,像陆金所、一起理财什么的都是从她口中得知的。

闲来无事,回家上网研究了一下这几个互金平台,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旗下的,所以知名度比较高,但是很多都是固定封闭期,收益好一点的都是万元起投,对于我这种散户小钱来说不是很合适。相比较之下,一起理财100元起投,年化收益在8%左右,门槛低,收益也可观。而且官网上显示,一起理财是“国有股东、国有项目、国有担保、国有保障”,能够得到国字号当招牌的,看来平台实力还是不错的。抱着尝试的心态,我从工资卡里转了五百多块钱当做试水。第一次注册绑卡投资,还送2万体验金,相当于免费得到2元的收益,而且我投的当天就开始计息。没几天,累计收益就有9块多了。想想一年下来工资卡流动性那么大,在银行卡上最多也就加个几毛几块钱。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要是活期理财,把钱存在银行卡上是真的不划算。

而且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一起理财除了活期,还有加油卡加息项目,把活期转为定期,投资期限可以自主选择,收益会在当前收益基准上相应增加。平台上就有直观的计算方式,像我这种理财小白,不懂换算,讨厌数字公式,这种简单明了的告诉我存多少涨多少,真的是想得周到,为我量身打造哈哈。

我同事推荐我用一起理财的缘由之一,除了她觉得投资收益不错,平台稳健之外,还有个很人性化特别的7+3邀请模式,好比微信朋友圈里的转发多少好友即可抽奖获得奖品这种一样。我扫了她的推广二维码,我的收益的7%将作为报酬给她,如果我再邀请我的朋友,那我朋友收益7%将属于我,3%也将归功于她。这种可以赚钱的分享,既让我们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又可以赚点零花钱,真的是两全其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一个典型的白领理财小白,遇上一起理财,让我跟理财擦出灿烂的火花。一起理财不仅仅是让我的卡里多了几块几十块钱,而是让我开始有了理财的意识,每个月不管多少,我都准备存几百块钱到一起理财,钱数目虽小,但也可以当作紧急备用金,急用的时候可以拿来救急,不用的时候就放着生利息,想想就挺美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财小知识月入2000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