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金融专业学什么交流这个活动的策划感觉还不错啊,各位感觉呢?

来源标题:央视报道中凯国际“一带一路”学生活动国兴盛世研学基地获点赞

日前,由中凯国际主办的“弘扬丝路精神复兴伟大中国”主题活动在国兴盛世“一带一路”文化博览园成功举办。CCTV-13新闻频道用时近2分钟,报道了活动盛况,褒扬了主办方将学生活动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决策的创举。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茶艺

双节期间,来到文化博览园的近200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沙画、服装秀、国旗辨认、手工制作等13个项目。孩子们亲手用沙子描绘古丝绸之路的风光;穿着各国特色名族服装,体验丝绸之路风情;绘画罗马面具,提高色彩搭配能力,也了解了古代丝绸之路各个国家的人文风情和名族文化知识。二年级学生李松林在活动中说道:“我今天画了沙漠,沙漠是阿拉伯的,沙漠里有骆驼,我还扮了服装扮演,我扮演的是埃及法老,今天学到了很多国外的知识。”

中凯国际国兴盛世“一带一路”文化博览园建有100多亩的日光温室,冬季采用集中供暖,夏季启动中央空调加排风扇,并有大面积的绿植覆盖,场馆按照主题划分为4个大区13项,贯穿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行走路线。馆内装饰具有浓郁的“一带一路”气息,全力为中小学生营造“一带一路”的教育文化氛围。

设计场馆时,中凯国际的工作人员按照古代丝绸之路的行走路线,让孩子们在起点就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茶文化、瓷器文化、国学礼仪等,使他们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对古代文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凯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庆龙说:“让同学们在体验式的活动中,去感受这样的异国文明,去了解‘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文化,拓展孩子们的国际视野。我们的文明,我们的文化,就更能容易让孩子们去理解,也更能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凯国际国兴盛世“一带一路”文化博览园

自2016年7月15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以来,中凯国际就多次举办过以“弘扬丝路精神, 复兴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凯国际希望通过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助力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适应社会的同时,让他们进一步感知国家情怀、开阔国际视野,向中小学生传播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

北京中凯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领先的研学旅行和定制游学专业教育机构。拥有中凯文化、早学、启铭研学等研学旅行品牌,和孔庙国子监国学礼仪研学基地、国科机器人乐园科学创新研学基地、北京陶瓷艺术馆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天地和拓展中心普法教育基地、北京园博园定向拓展研学基地、国兴盛世“一带一路”丝路文化研学基地等一大批经北京市教委认证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

中凯国际主办的学生活动曾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2016年10月3日CCTV-13“体验传统文化欢度独特假期”——中凯国际孔庙国子监“开笔礼”学生活动首次亮相中央电视台;2017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有梦想即日起航”——中凯国际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开学第一课”登陆中央电视台。

千龙网北京10月12日讯 由北京建筑大学发起的“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10日成立。该联盟成员为来自俄罗斯、波兰、法国、美国、英国等19个国家的44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为“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秘书长单位和首任轮值主席单位。校长张爱林为联盟秘书长和首任轮值主席。

据了解,该联盟为按照“自愿平等、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原则自发组织的非赢利性战略合作组织,旨在发挥特色优势、推进资源共享、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人才培养,提升国际科研合作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促进大学间人员、知识、技术等各方面资源的流动,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与水平,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民心相通、跨国界产学研合作,提升大学内涵实力和国际声誉。

联盟将致力于高素质、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培育模式的创新实践,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实现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教育的新突破;致力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以及集成解决社会共性关键技术为目标,以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为牵引,创新合作机制,打造跨国界多校对社会的协同创新平台,促进资金、产品、人才和服务的跨国界流动;致力于推进民心相通、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积极促进大学间跨国界的人员和文化交流,鼓励大学间人员跨国界流动,联合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科技竞赛、文化艺术及体育类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汉语推广活动。

记者了解到,首批加入“一带一路”建筑大学国际联盟的成员既包括安徽建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等国内高校;也包括亚美尼亚国立建筑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服装学院等国外高校。为推动“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可持续发展,联盟秘书长和首任轮值主席、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爱林提出建立“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可持续发展与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开放基金制度。以信息化推动联盟及成员单位的资源开放共享。设立开放基金,推进联盟成员协同创新研究等四点建议。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书记王建中说,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为提高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水平,推动各国间人文交流和区域繁荣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面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及对建筑类人才和科技的迫切需求,成立“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建筑类大学交流合作,创新建筑类人才培养机制,探索跨文化建筑类学科专业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全面投身、积极融入这一伟大实践是我们建筑类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对推动实现“一带一路”教育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沿线建筑类大学的合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建立更多合作交流机制,为推进世界城市和建筑事业繁荣发展,为增进人类和谐宜居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最近两年,北京建筑大学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了广泛合作,发展了一批新的友好伙伴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双方进行师生交流、开展科研合作、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开启了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学校主办了北京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建筑与土木热点问题国际研讨会、亚太城市建设与管理实务论坛、“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一带一路”历史建筑摄影·手绘艺术展等。2017年9月,学校成为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获得专项资金进行国际建筑土木工程师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科技日报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华凌)在2018科博会开幕之际,北京开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科技部门负责人来华交流国际科技政策、科技合作及科普行活动。

  该活动由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为支持单位。旨在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国家科技文化交流合作。参加活动的是分别来自俄罗斯、日本、南非、墨西哥、马来西亚、匈牙利和泰国的科技部门、高校院所及科技园区20位代表。

  据介绍,此次活动历时20天,将以国际科技合作、科普交流、北京科创中心建设为三大主线,通过开展一系列政策讲座、专题案例分析、参观座谈及研讨会等活动,多角度展现和介绍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政策及科技发展经验,着力搭建科技创新管理经验和科普工作的分享交流平台,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助力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届时,主办方特为各国代表搭建来华交流提升平台——举办“2018国际科技政策与科普人才研修班”,围绕“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中国科技战略与政策、中国科普发展历程与科普国际化、科普政策法规及其制定与实施、中国科普场馆建设与科普作品赏析、科普特色活动与市场化运行经验等九大方面展开。

  期间,还向各国代表多角度立体展现北京科创中心建设和科普交流情况。如邀请他们参加科博会、北京科技周等大型科技展会和科普活动,参观中国科技馆、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馆等知名科普场馆,考察阿里巴巴、小米科技等知名科技企业,以及太库孵化器、车库咖啡、英库百特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金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