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孩子 98 致2050年的我自己 也21 了 我自己在做护肤品 现在想拿个5000 元来投资 怎么样说服我爸妈

美国时间9月4日,亚马逊股价一度超过2050.27美元,这让亚马逊市值成功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继苹果之后第二家市值超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国公司。


不久前的8月2日,苹果公司市值率先破万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首家规模达1万亿美元的美国公司。而经济观察网记者了解到,根据亚马逊最近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10-Q报告显示,截至7月18日,该公司发行的普通股共计股,只要股价升至2050.27美元,亚马逊便可突破万亿美元市值关口,如今它用实力和速度实现了这个目标。

2018年3月6日,亚马逊创始人兼CEO贝索斯以1120亿美元的身价登顶32届福布斯(Forbes)富豪榜,比尔·盖茨以900亿美元身价排名第二,这意味着贝索斯正式接过了世界首富的名头,同时,他也成为了该榜单发布以来的首位千亿美元级富豪。

而今伴随亚马逊市值短线破万亿美元,贝索斯个人的资产达1656亿美元,居于亿万富翁排行榜首位,相比之下,排在第二位的比尔盖茨资产达981亿美元。

在西南证券电子首席分析师陈杭看来,亚马逊破万亿规模的发展规划是建立在其20年前,上市之初就做出的亚马逊特有的三重效应模式基础上的。

“翻看1997年‘亚马逊致股东的信’就能看出,亚马逊在后边连续20年的发展策略从未改变过。”陈杭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早在20年前亚马逊的策略布局,就预示着现今要做到万亿美金市值,“看似复杂的巨头企业,它的策略却非常简单。”陈杭将其策略称之为“亚马逊飞轮”。

经济观察网记者从亚马逊1997年公布的公开信中获悉, 亚马逊强调发展的基础是:顾客至上,要为客户提供极具吸引力的价值;二是努力扩展业务基础架构,以增加的流量、销售和服务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关注自身的长期价值”;第三便是团队建设。

在陈杭看来,华尔街的态度并不会左右亚马逊的发展,当其投入到业务模式提升、架构建设、服务体验升级等方面,不仅增加自身价值,同时也吸引客户更信任亚马逊。他强调,即便亚马逊因投入过多出现业绩亏损,但并不影响市场对其发展予以期待,“华尔街对亚马逊的成长发展是看好的。”

“从网上书店起家,到扩充为网上万货店,成为美国最大的B2C企业,这个过程衍生出了一个亚马逊的会员模式——Prime。”陈杭指出,这也是亚马逊加速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陈杭深入分析,亚马逊通过将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化。“用户会因亚马逊提供的物流服务,视频影音阅读等一系列产品服务等加入到亚马逊的会员体系中来。”会员规模不断增加,成本投入就会减少,加之其发展后期有增加第三方卖家,使得供应商体系进一步丰富,使用户选择也更为充沛。

“如此产生了极强的双边网络效应。”陈杭强调,亚马逊从三千多亿美元迅速增长,成为万亿美元规模巨头,除上述原因,还得益它延伸出了全球最具竞争实力的云计算,不仅服务优化本体,还能进一步向外进行技术输出,技术赋能其他企业,更大范围扩充亚马逊的规模效应。

如今亚马逊的市值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但陈杭认为亚马逊的目标远不止如此,从其飞轮效应来看,电商业务占据主导,但其不断创新推出的云服务、人工智能、智慧新零售、智慧医疗等服务,陈杭认为,这将有效推动亚马逊稳稳占据全球科技飞轮巨头的第一梯队,同时亚马逊也会继续通过实践验证自身模式的成功。

一、没有“边界”的亚马逊,万亿美元不是终点

如今已经很难让人记起,亚马逊起步于图书的在线销售。对于现在的这家电商巨头说,几乎没有业务的边界,在许多领域,亚马逊已经无人能敌。随着市值的不断攀升,其创始人杰夫 贝索斯也顺理成章地登上全球富豪榜榜首。

美国时间9月4日早盘,亚马逊股价开盘后上涨突破每股2050.27美元,成功站上1万亿美元市值。

今年以来,亚马逊股价累计上涨超过50%,过去5年,亚马逊股价更是翻了6倍。近年来,亚马逊股价呈加速度上升态势,市值从6000亿美元突破如今的1万亿美元,仅仅用去了165个交易日。

与一个月前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相比,亚马逊的故事如此不同:这是一家并不遵循华尔街游戏规则的公司,相比盈利指标,这家公司不断给外界传达出的抢占未来先机的信号,让它即便是多年连续亏损,仍在市场中获得了高估值。

1万亿美元市值的亚马逊,人们依然看不到它的边界在哪里,近日在Facebook上组织的关于苹果和亚马逊谁能够率先突破2万亿美元市值的投票中,大多数人投给了后者。

亚马逊的崛起与传统零售的没落

在电商领域,亚马逊无疑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主导性市场地位。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报告显示,今年亚马逊平台上美国零售总额为2582.2亿美元,占到美国当年全部电商总额的49.1%,遥遥领先于其他电商平台,位居第二的eBay所占份额仅为6.6%。

如此规模下,亚马逊电商业务仍在保持良好增长,根据其2017年财报显示,北美电商业务同比增长33%,国际电商业务同比增长43%。

对于亚马逊电商业务近年来的增长贡献最大的无疑是第三方销售,根据亚马逊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年度股东信所称,第三方商家在亚马逊平台上销售商品已经超过全平台的一半,最新数据显示,该比例达到了68%,而亚马逊自营的直销业务占比为32%。

从最初在线售卖书籍开始,亚马逊逐步扩张成为销售一切的网络电商平台,在亚马逊崛起的同时,是传统零售行业的集体没落,外界最经常将亚马逊与零售巨头沃尔玛做比较,2015年年中,亚马逊市值超越沃尔玛,是这一趋势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随后,亚马逊股价继续突飞猛进,而沃尔玛则依然徘徊不前。

市值的差距基本反映了外界对未来零售趋势的判断,那就是电商化,去年亚马逊电商销售总额是沃尔玛、Target、百思买、Nordstrom、Home Depot、梅西百货、Kohl’s 和Costco美国主要零售商的总和的6倍。

在牢牢占据电商领域的霸主地位后,亚马逊又开始觊觎线下的零售渠道,2017年,亚马逊斥资130亿美元收购全美第六大日用品连锁超市全食超市,标志着亚马逊正式全面进入总额7000亿美元的日用品市场。

在将传统书店逼上绝路后,亚马逊又以自己的品牌开设了线下体验式书店,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用户体验。

作为亚马逊业务三大支柱之一的亚马逊Prime会员,随着亚马逊业务的不断扩大,其对于用户的价值也在不断体现,从最初的享受免运费快速送达,到可以获得大量的娱乐、影音资源等,Prime订阅已经成为亚马逊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

今年年度股东信上,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兴奋地宣布,亚马逊Prime会员在正式发布13年后,注册人数目前已经超过1亿人,2017年全年,亚马逊在全球向Prime会员供发送了50亿件商品。

除了电商业务以外,亚马逊最受人瞩目的是云服务(AWS),这一启动于2006年的新业务,目前已经成为亚马逊的另一大支柱,事实上,AWS已经是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

根据亚马逊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AWS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达到54亿美元,尽管占总收入比例仅为10%,但该业务却是亚马逊所有业务部门中盈利能力最强的,运营利润14亿美元,运营利润率在该季度中达到了25.7%,与之相比,亚马逊在北美地区的电商业务运营利润里仅为3.7%,而在全球地区的运营利润率则为-4.2%。

亚马逊云服务作为亚马逊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业务,目前年化收入也超过了200亿美元,2017年,AWS宣布了1400项服务和功能,当年活跃用户增长了250%。

在新兴的云服务市场,目前亚马逊AWS牢牢占据着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根据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亚马逊AWS份额达到49%,微软的Azure以不到3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谷歌的云服务市场份额则在5%以下。

根据Gartner报告预测,全球公有云业务收入总额到2020年将达到4114亿美元,根据这一预测结果,亚马逊的云服务业务依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一万亿美元市值不是终点

以上是所有研究亚马逊的人最津津乐道的一张图:从1997年成立至今,亚马逊的营业收入不断增长,而利润始终保持平缓甚至经常出现亏损,这是亚马逊呈现给外界的独特的“亚马逊模式”,那就是几乎毫无保留地将收入投入于未来长期的业务拓展上,而这一独特模式被华尔街所认可,这也就是为何亚马逊即便是不断出现业绩亏损,市场也愿意给他上百倍的市盈率的原因。

在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以后,亚马逊的增长还远未终结,事实上,这家电商巨头对外展现的,是仍有无限可能性的未来。

从20年前上市到如今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亚马逊用20年时间验证了自身模式的成功。尤其在过去两年,亚马逊迎来了发展的“拐点”,以加速度增长,因为其模式越来越受到外界的认可,赶超沃尔玛,亚马逊用了18年,但在接下来2年时间,亚马逊的市值就达到了沃尔玛的两倍。

亚马逊目前的市盈率高达160倍,反映了外界对其未来增长的看好。除了占据主导地位的电商业务以外,亚马逊的未来在于云服务、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无人超市、内容原创和分发以及医疗健康服务,其中,云服务在目前也处于遥遥领先。

在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来说,便是通过以智能语音助手Alexa为核心打造的亚马逊生态,包括智能门锁、家庭内多设备控制等,作为亚马逊人工智能落地的战略性产品Alexa,去年获得更广泛的用户接受度,目前开发者为Alexa平台开发了超过3万种技能,用户能够使用超过1200个品牌、4000个智能家居设备进行使用。目前,全美智能音箱市场中,亚马逊占据约76%的市场份额。

在2B业务方面,亚马逊则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云计算方面的优势,目前亚马逊AWS已经是亚马逊内部最赚钱的业务,未来凭借其业务的进一步扩张,有望获得更客观的收入和利润。

在传统电商领域,亚马逊计划进一步扩展至线下领域,2017年收购的全食超市便是这一努力的具体动作,此外,亚马逊研发推出的Amazon Go无人超市是其对未来零售购物体验的实验性尝试,而医药市场也是亚马逊正在开拓的另一大电商业务品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的广告业务也在快速发展,在今年第一季度中,亚马逊主要包括广告收入的“其他收入”项目同比增长139%至20.3亿美元。

在业绩继续高歌猛进的同时,亚马逊的投入也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今年的几项重点投资包括内容领域的60亿美元投资,与摩根大通、伯克希尔 哈萨维公司联合发起的致力于降低医疗开支的项目以及在国际市场电商业务的投入等。

根据高盛的统计,今年前6个月,亚马逊投入于其云服务和电商业务的资金总额达130亿美元,比谷歌高20%,是Facebook的3倍多。

麦格理银行分析师认为,即便在亚马逊的核心电商零售业务的利润率不增长的情况下,其他业务依然能够在接下来几年获得可观的利润增长,尤其是基于订阅模式的亚马逊云服务AWS和新的广告业务正在不断超出市场的期望。

有分析师认为,尽管亚马逊输掉了率先突破1万亿美元市值的竞赛,但冲击2万亿美元市值的赢家很大可能会是亚马逊。摩根士丹利预测从目前至2025年,亚马逊平均年化增长率约为20%。

二、是什么支撑着亚马逊的万亿美元市值?

是什么支撑着亚马逊的万亿美元市值,亚马逊还会不会再给市场带来超预期的表现。

根据亚马逊发布的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共实现收入1039.28亿美元,其中541.05亿美元来自于网上销售,85.75亿来自于线下销售(主要来自全食超市)。189.6亿美元来自网上商户的佣金和为商户提供的履行服务。65.1亿美元来自于会员付费及订阅服务。来自云服务的收入有115.47亿美元。

从业务构成来看,亚马逊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板块:

(1)零售业务: 通过实体店和零售网站服务消费者,专注于选择性、价格、便捷性。消费者可以通过Amazon的网站,手机APP、Alexa、和实体店进行购买。

(3)第三方服务:公司为第三方提供平台服务, 使其在亚马逊的平台上销售商品。公司还为第三方商家提供订单履行服务,并从交易中收取佣金。公司为第三方商户提供的物流配送服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4)云服务: 通过AWS为各类公司,政府机构和学术组织提供计算、存储、数据库等服务

(5)内容生产: 通过公司的Kindle Direct Publishing(一种线上服务)作家和独立撰稿人可以将其作品发布在Kindle Store,并拥有作品70%的版权。同时该项业务还帮助作家、音乐家、电影制作人、APP开发人以及其他内用生产商在平台销售其内容。

从公司的二季报来看。云服务业务是公司的一个亮点。亚马逊云服务业务第二季度营收为61.05亿美元,同比 增长49%;净利润为16.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25%。

电商这一经营模式对大家来说已经都十分熟悉。中国的两大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与京东已经深入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改变了我么们的生活方式。作为电商领域的巨头京东与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相比表现的如何呢?下面我们从收入与净利润两方面将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Ebay进行一下对比,让大家可以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与亚马逊业务模式最为相近的京东2018上半年的表现。京东2018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为336.12亿美元,其中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为305.25亿美元。广告及物流服务的收入为30.87亿美元。来自商品销售的收入占比达到90.81%

虽然阿里的商业模式和亚马逊及京东有所不同,但是作为电商巨头,我们还是可以粗略的做一下比较。 阿里上半年的收入构成多数还是来自于淘宝、天猫等平台的商户佣金收入。

是什么支撑着亚马逊的万亿美元市值?

上半年阿里实现收入122.29亿美元其中84.34%来自于核心业务淘宝和天猫的佣金收入,6.27%的收入来自于云服务,7.98%来自于娱乐板块。在业务模式方面,如果说阿里巴巴采用的是经纪商运营模式,以撮合交易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亚马逊和京东采用的就是做市商模式,主要通过购入商品并销售获取收益。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亚马逊曾经的强大竞争者ebay的上半年表现。从业务规模上来看,ebay已经被亚马逊远远的甩在了后面,2018年上半年,ebay的销售收入总额为52.2亿美元,其中20.77亿来自平台收取的销售佣金。5.63亿来自平台的广告费用。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从上面的对比可以发现,亚马逊的最明显的优势之一就是其庞大的规模。1039亿美元的收入比其他几家的总和还要多。并且,通过运营公司积累的庞大的数据,可以使其更好的了解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与消费需求,从而更加有效的进行有针对性的销售活动。

亚马逊在零售商品市场起到了做市商的角色,对于做市商亚马逊而言其积累的数据也更加全面。亚马逊作为体量庞大的做市商可以在市场上控制某类商品的流动性,更加深入的参与到整个商业流程当中。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多样的商品种类与巨大的市场规模。一旦市场地位形成就很难撼动。此外,亚马逊广泛接触源头供应商、物流企业、消费者,并且在全球广泛布局。这样积累的数据更全面更有价值。

亚马逊1997年在Nasdaq上市以后也经历了长期亏损的阶段,但是公司从2003年录得盈利3528万美元开始,就连续的盈利。2004年公司的盈利就从3528万美元上涨到5.88亿美元。此后公司一直保持盈利状态。只有在2012年和2014年出现了亏损,亏损额为3900万美元和2.41亿美元。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盈利的。说明前期的资本投入已经使亚马逊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盈利体系,公司已经具备了持续盈利的能力。

亚马逊、阿里、京东净利润对比

上面我们从收入规模的角度对四家公司进行了对比。接下来我们从净利润角度来分析一下亚马逊、京东、阿里三家公司的优劣。从净利润角度来看,阿里巴巴的表现最好,净利润规模一直大幅领先于其他两家电商巨头。这于阿里的运营模式有关。阿里主要是通过平台连接买卖双方,来促成交易,自身并不牵扯平台商品的买卖,无需支出货物成本。自身从平台交易中收取相应的佣金。所以净利润会相对较高。

三家公司当中,京东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还没有产生盈利。而亚马逊的净利润从2015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除了净利润,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发现亚马逊的毛利率近些年也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趋势。2003年亚马逊的毛利率为23.8%,2004年为23.1%。此后一段时间维持在这一水平波动。从2012年开始公司总的毛利率不断上升。2014年上升到30%左右,到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已经上升到超过40%。这与公司前期进行的大量硬件设施及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投资是紧密相关的。对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的大量软、以及其他硬件投入是公司进行高利润云服务业务及其他数据服务的基础。前期的基础硬件投入已经可以为公司产生可观利润,进入收获期。

在高毛利业务陆续产生盈利的同时,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发现亚马逊在2009年至2016年期间物业与设备规模的增速一直在下降,物业及设备规模增速从2009年最高点的87.13%下降到2015年的28.71%,因为2017年6月收购了全食超市所以物业及设备规模增速又回升至67.84%。年的增速下降说明前期亚马逊投资的物流中心、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已经逐步建立完成。这为亚马逊的转向高利润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6月16日,亚马逊以137亿美元收购线下零售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 Inc)。亚马逊以每股42美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这与阿里的新零售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妙。

亚马逊可以很好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全食超市运行的更有效率。这也是亚马逊的一次线下尝试,可以使亚马逊运用其积累的大量数据更好的为全食超市进行营销、成本控制以及商业决策。亚马逊可以以全食超市为样板全面向线下市场进行扩张。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我们可以将亚马逊的云服务理解为硬件、软件、数据及后台运营管理的外包服务。依靠互联网,网络内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云服务的使用客户。当然开展云业务的前提是公司拥有大规模的硬件基础设施储备和软件开发能力。

亚马逊从2005年开始发展云业务。经过多年的积累,目前已经是云服务市场的绝对霸主。截止2018年上半年,公司云业务基础设施占市场的33%。公司在第二季度电话会议上公布截止第二季度有上千家企业在AWS上运行其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有8万个新增数据库迁移到AWS上。公司提供的云产品主要有:计算、存储、数据库、迁移、人工智能、媒体服务、移动服务、分析、开发人员、游戏开发及内容分发等。

(1)云计算:用户可以进行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科研机构可以运用这种计算能力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气候变化预测和市场趋势预测。此外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2)云存储: 将数据库、物联网、数据备份等数据存储于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

(3)开发人员工具:通过亚马逊提供的组件,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安全的进行软件开发与运营维护。

(4)移动服务:为移动终端设计支持云的应用程序。

公司经过长期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软件开发能力的积累使得公司的云业务在近期出现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云业务的合作伙伴包括:海豚浏览器、360、天狮集团、联合利华、Nasdaq金融云、三星重工等、21世纪福克斯等等。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长期来看亚马逊的市值应该不止万亿美元。贝索斯的真正目标很可能是利用科技手段做世界零售商品的“做市商”。这一垄断地位不仅仅是用金钱能衡量的。

三、亚马逊市值超过了 Google,对它的恐惧也蔓延到各行各业

亚马逊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本周三,亚马逊市值达到 7680 亿美元,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

Google 在第二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大约 4 年。一年前,亚马逊的市值还只是 Google 的七成左右,排全球第五。

也是在前不久。贝索斯成为福布斯世界首富,这个位置如今稳固了下来。

去年的一组照片可以大致概括贝索斯的变化。左边是 1998 年看起来书商气质浓厚的贝索斯,穿着褐色套头毛衣,对着镜头抿着嘴微笑;右边是 2017 年的贝索斯,戴着飞行员墨镜,双臂的肌肉把黑色的短袖 T 恤撑得线条感十足,大步走来,气场全开。

还有人给照片配了段话——1998: “我卖书”,2017: “我想卖什么就 tm 卖什么”

从卖书到卖零售百货,再到硬件设备、云计算、拍电影、做音箱、线下超市、医疗保险、金融……亚马逊进入一个个新领域,获得惊人增长。同时它也让这些领域里原本的公司越来越恐慌。

每当亚马逊进入一个新行业,哪怕只是传闻,相关公司股价都会暴跌

2016 年 9 月,亚马逊宣布在伦敦推出外卖服务。英国外卖公司的 Just Eat 的股价直接下跌,同年 9 月,亚马逊宣布推出照片打印服务 Prints 的时候,照片分享网站 Shutterfly 股价跌了13.6%。一年后,有媒体报道亚马逊开始卖半成品食材,光是亚马逊注册半成品食材商标这个消息,就让这个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股价下跌了 10%,达到上市以来最低点。

大公司进入新行业,小公司被碾压,这是正常的事情。

但最近两年在亚马逊这里,已经变成一次碾压一整个行业,那些在行业里已经取得多年稳固地位的公司,同样也会因为亚马逊的一个消息蒸发数亿市值。

2017 年 6 月,亚马逊说要收购线下的健康超市品牌全食超市。消息宣布后,美国大小超市的股价纷纷下跌,美国商超三巨头沃尔玛、克罗格和塔吉特分别跌了 7.1%、16.7%、12.4%,最惨的是美国自然食品公司(United Natural Foods),跌了 25.7%,市值一天之内蒸发了 5.7 亿美元,整个食品零售行业当日市值至少蒸发了 409 亿美元。

如果说收购全食影响的还是亚马逊所在的零售行业。

那之后亚马逊组建医疗公司带来的恐慌,则完全是来自于亚马逊这个公司本身。

2018 年 1 月 30 日,亚马逊和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联合宣布成立非营利医疗健康公司,为其在美国的 50 多万员工及家属提供医保服务,没有说具体的计划,也没公布会投入多少资金,消息公布后,30 家以上的医疗保险公司股价齐跌,总计蒸发超过 300 亿美元。其中包括市值 2187 亿美元、全球营业额最大的联合健康保险( United Health

这个新成立的公司只是要为三家公司的员工提供医保服务,并且还没有任何细节。这个消息给医疗行业带来的恐慌,基本上都来自于亚马逊。

到 2017 年,其它公司对于亚马逊的畏惧已经无法隐藏。

数据公司 CB Insights 统计了 2017 年在美国上市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被提及名字的公司,亚马逊被提及 3000 次,大概相当于苹果、Google、Facebook 次数总和的 5 倍。和亚马逊一起被提到的词语还有杂货店、服装、实体店、云计算、物流等,这些都是亚马逊近几年在做的事。

曾经也有微软恐慌,但并不是一个规模

在科技行业,微软曾经也是个人见人怕的公司。从 1985 年推出第一代 Windows 系统开始,微软不到十年就垄断了操作系统市场和办公软件市场。

多家第一代互联网公司,包括最早的门户网站雅虎就是因为担心微软,所以没有做软件,而是从网站起步。

当时对微软的恐惧还包括对于微软竞争方式的恐惧。有一个专门的术语“FUD”——恐惧、不确定、怀疑。

比如 1990 年代末,开源的 Linux 系统威胁到了微软的服务器操作系统生意。微软的一份内部文件就提出要通过营销渠道诋毁 Linux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之后十几年时间微软从 CEO 公开演讲到公司广告和销售人员说辞都在贯彻这样的策略。

但微软涉足的行业基本还是个人电脑与软件相关的那些。即便是娱乐相关,也与 Windows 脱不开联系。

并且这样的恐慌影响力在过去几年逐渐消失。

微软 2012 年 6 月 18 日发布自己的平板电脑 Surface,不少分析师认为惠普、戴尔等电脑厂商所做的新产品无法跟上微软软件更新的节奏,所以后者只好自己做硬件以对抗苹果。产品发布当天,在标普指数上涨的情况下,惠普股价下跌超过 3%。联想的股票当天也跌了 1%。

但一年后微软以 71 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移动部门时,只有三星和 HTC 受影响较大,股价分别下跌 2.2% 和 6.7%。这两家公司是当时为数不多支持 Windows Phone 的厂商。这个消息对于手机行业里真正的大公司苹果和 Google 没什么影响。

苹果也因为发布一项产品而对既有行业造成打击。2014 年 9 月 9 日,苹果正式对外发布 Apple Watch,具体发售时间和价格并没有披露。隔天,拥有 Swatch、Omega、Breguet 等手表品牌的斯沃琪集团股价下跌 1.6%。

恐慌建立在亚马逊几次成功地进入新行业

亚马逊 1995 年靠卖书起家,进入第一个新市场是在上线三年后。

1998 年,亚马逊市场营销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根本不会使用亚马逊网站,因为他们对读书并不感兴趣。这个“坏消息”却让贝索斯感到兴奋:是时候将经营范围扩展到更大的范围了,他们不买书,就将其他的东西卖给他们。

亚马逊扩张品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起步之时,亚马逊建起了遍布全球的运营中心。

仓储体系的建立伴随的是库存和账期的压力,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指责亚马逊冒险进行品类扩张。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一位债券分析师认为,亚马逊很可能撑不到当年年底。但亚马逊比雷曼兄弟活得久。

亚马逊赶在泡沫彻底破掉之前借到一笔救命钱,而后通过裁员和优化公司运作效率缩减亏损,并在 2001 年实现小幅盈利,最终挺过危机。

后来的事情人们都知道了,亚马逊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直营电商,2015 年,亚马逊的市值超过沃尔玛,成为全美最大的零售商,到了今天亚马逊的市值已经是沃尔玛的三倍,远远把这个曾经重塑了美国社会的零售公司甩在了身后。

但这只是零售业,让亚马逊恐慌蔓延到其它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另外两个跨行业的成功。

一个是 2014 年亚马逊发布了自己研发的手机 Fire Phone。这只被大多数媒体评作“无聊”的智能手机,寄托了亚马逊做硬件的野心,Fire Phone 配有裸眼 3D,可以用摄像头识别 1 亿种商品。

亚马逊的手机实验并不成功,发后次年整个 Fire 手机的研发部门都被裁掉。

但后来,亚马逊对于硬件的广泛投资在 Echo 智能音箱上得到回报。今天 Google、苹果都照着亚马逊设定的方向做着自己的智能音箱追赶它。

还有更大的云计算。2015 年那份让亚马逊股价大涨、市值超过沃尔玛的财报,最大的亮点并不是零售业务。

那是亚马逊第一次将云计算业务(AWS)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列在财报里:三年来基本保持 50% 以上的增速,事实上,云计算已经成为支持这家公司持续烧钱的主要业务。

如今 AWS 的价值远远不止 50 亿美元,亚马逊占有整个云计算市场的 47.1%,在最近一个季度,AWS 的收入就超过了 50 亿美元,增速仍然保持在 45%以上。

云计算可以认为是企业服务器市场的进化。这原本是 IBM、微软、Google 的主场。但今天这三个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还不及亚马逊一个公司。早在 2013 年,AWS 的云计算的市场份额就已经超过 Salesforce、Google、IBM 和微软四个公司的份额总和。

零售和云计算的巨大成功让亚马逊颠覆了沃尔玛和 IBM。这两个公司都在巴菲特重仓持有的 10 支股票之列,从 2016 年 9 月开始,巴菲特陆续清空了手里 9 亿美元沃尔玛的股票;2017 年 2 月,他又卖掉了手里 1/3 的 IBM 股票,并在那一年的股东大会上说自己之前低估了亚马逊。

外界的恐慌和因此产生的敌意直接改变了亚马逊以及贝索斯本人对外沟通的方式。

亚马逊成立二十年,贝索斯除了保持每年下一封信给投资人,一直对外保持着低调的形象。至少部分原因是他认为这样对亚马逊增长业务更好,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交活动。

直到 2015 年 8 月《纽约时报》一篇长文称亚马逊靠榨干员工改变世界。那篇文章引发了美国上下巨大的讨论,贝索斯为之亲自做了回应。

在那之后,亚马逊和贝索斯开始重塑公共形象。

贝索斯从 2015 年 8 月开始发了第一条 Twitter,他还参与金球奖、与妻子共同向非营利组织捐款,还在 recode 大会上接受了长达一个小时的公开访谈。这都是过去二十年贝索斯尽量避开的事。

《纽约时报》最近采访了 30 多位与贝索斯相识的人,他们说贝索斯意识到亚马逊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对,贝索斯也接受了亚马逊面临更严格的政府审查的可能性。

贝索斯的形象从早年那个孱弱的书商,变成了一个需要靠慈善和活跃的社交媒体来稀释的“垄断者”形象,在社交网络上,人们开始呼吁不要去亚马逊购物,将贝索斯的照片与终结者、超人的老对头 Lex Luthor 类比。

阿里巴巴和腾讯也进入了很多新行业,但市场的反应截然不同

阿里巴巴和腾讯市值超过或者曾达到过 5000 亿美元、都做着和消费者直接相关的业务、拥有巨大的流量、都在各行各业买买买。

但和美国投资者 “先抛旧的” 理念不同,中国投资者不但喜欢买入被阿里巴巴、腾讯投资的公司,还喜欢买入同行业的其他公司。

2017 年 2 月 17 日,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超市港股大涨 13.78%;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大涨 6.49%。他们股价上涨是因为资本市场猜测其中一家公司是阿里巴巴发展新零售的合作伙伴。高鑫零售当天就发文否认,但收盘时还是涨了 6.68%。

当阿里巴巴在多个场合宣传其无人超市时,产业链上下游的一些公司也跟着大涨。2017 年 7 月,远望谷、汇纳科技、科蓝软件等股票 5 日涨幅均超过 20%,原因是阿里巴巴要在淘宝造物节开个无人咖啡馆。

如果说美国投资者的逻辑是:亚马逊进入这行业了,这行业的其他公司完了。换做中国投资者则这么想:阿里巴巴、腾讯进入这个行业了,这个行业要起来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行业里的公司有什么好处。

如果非要说这里面有什么道理可言,大概可以用 “赌博” 来解释。

对于短期投机者这来说,在掌握了相对充足信息的情况下,在某公司股价还比较低的时候大笔投入资金,抬高股价,引得大量散户跟投,把股价往高处一推再推,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大笔抽出资金,赚得差价,拍手走人。而公司实际的盈利情况,没太多人关心。

中国股市投资者以散户为主,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披露的周报,截止到 2018 年 3 月,中国当周新增和期末留存投资者中,散户接近 100%,手持股票市值大部分集中在 10 万元以下。他们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方法来分析股票,他们的决策来自对当下股市的走势和周围人的判断,产生的后果就是信息滞后和羊群效应: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可总是要比消息灵通的人慢半拍。

相比之下,美国股市散户只占 4%,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是将股票交给专业机构来操作,这些机构有相对丰富的信息和分析方法,在遭遇风险时也能更沉稳理性地应对。

这里的股票换手率是指一年内市场里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2016 年,中国投资者的股票转手率大概是美国投资者的 3 倍。

中美两国投资者的区别从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时长看得出来。根据投资分析机构 NDR(Ned Davis Search)的统计,在美国,平均每支股票在买入后 8.3 个月后被转手卖掉,而现在已经是美国股市最躁动的时候。

相比之下,这个时间在上交所投资者手上和深交所投资者手上为 1.73 个月 和 1.47 个月。

2016 年年末,纽交所投资人平均持股长达 8.3 个月曾经中美两边互联网巨头有着不一样的扩张路径

说腾讯、阿里巴巴像中国的亚马逊,也是因为中美两国互联网巨头的扩张路径一直有明显差别。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在数十年的发展里,不管做不做得成,什么业务都要尝试一下。苹果、微软、Google、Facebook 对于自己的核心业务都算是专注。

苹果最近一个季度净赚 200 亿美元,账上有 2000 多亿美元现金,但它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投资只有 30 亿美元,之前买来的公司基本都是和它的硬件生意直接相关。Facebook 最大的一笔是用 160 亿美元买了 Whatsapp,直接原因是后者和它自己的业务形成了直接竞争。

Google 的母公司 Alphabet 的业务更多样,但基本都是孵化新技术,即便是进入一个汽车交通、教育、医疗之类的新领域也是从一个具体的独特技术开始。

但亚马逊这两年间进入新市场的频率更像一个中国巨头,它做 AWS 和微软竞争、做人工智能 Alexa 和 Google 竞争,成立视频部门和 Netflix 竞争,在内衣、服装、家具这些已经有大量成熟品牌的领域,亚马逊也都成立了自有品牌。与此同时,它还在组建医疗公司、投资外卖公司、开线下零售店,此外,还有隔三差五的消息,说亚马逊正考虑进入玩具、药房等行业。

它们都在提早为主营业务增长到头的情况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早在 2016 年,每月经常使用微信的人数已经达到 8.89 亿人,全中国当时只有 7.31 亿互联网用户,中国市场人人都用上了微信,这意味着在中国这个主要的市场,腾讯在用户数量上的增长已经到头。

腾讯最近发布的 2017 年财报则显示,作为主营业务的游戏与社交收入增速已经开始下滑,在这个时候新的增长点就尤为重要:在过去几个月里,腾讯连着入股永辉超市、家乐福、万达、海澜之家和步步高。

腾讯以前不是零售公司,但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有可能成为腾讯在游戏、社交广告、会员服务之后一个新的故事。

同样的故事亚马逊也在讲。

电子和杂货商品是亚马逊的主要收入来源,2016 年占了其总收入的 81.3%。但根据消费者产品研究公司 TABS Analytics 的调查,2017 年频繁网购杂货的顾客还是只有 4.5%,仅仅比四年前的 4.2% 略微上涨。

AWS 和智能语音助手都算是亚马逊在电商之外的新增长点,但是这还不够。

现在亚马逊收购全食去做线下的生意,和阿里巴巴、腾讯去线下入股实体超市的逻辑也差不多。

四、亚马逊不盈利为什么市值那么高?主动不盈利的亚马逊有多恐怖?

亚马逊想成为电商圈的高通,

每一个想和电商发生关联的企业,

要做的头件事是给亚马逊交各种专利费!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利润相差这么大?

流水的首富,铁打的盖茨。

最近,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以1120亿美元的净资产超越盖茨和巴菲特,登上福布斯富豪榜首位。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112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那是230万美国人一年的总收入——或者说,近2000万中国人辛勤工作一年才能创造出的财富!

如果将亚马逊和阿里巴巴近两年的主要数据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一个很反智的现象:市值和总营收远超阿里的亚马逊,净利润却被阿里巴巴一年年拉大。

是亚马逊的盈利能力太差吗?

其一,从营收上看,高速发展的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差距还是越来越大,足以证明亚马逊的增长有多恐怖!

其二,亚马逊多年来一直不主动盈利,而是把赚来的钱全部用来扩张业务。

最后,这并不妨碍资本市值长期看好亚马逊。这也从亚马逊的股价上升、贝索斯的个人资产不断上涨可以看出来。

通常,资本追捧一家公司有一个基本认知:它不会在短期利润上作过多纠缠,而是更看好公司的战略布局和走向。

那么,亚马逊布下的棋局到底有多大?先来了解一下其业务构成。

1995年,贝索斯创立亚马逊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只是当互联网的风口吹来时,他本能地抓住了,并且有一个基本的认定:亚马逊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书店。

2年后,亚马逊上市了,如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店——现在看来,实现这个目标的门槛很低,只需要做到1.48亿美元的营收就可以了。

但是上市之初,贝索斯要面对的是每年几千万美元的亏损。

这也让他意识到,单纯的卖书可能并不能支撑起整个公司的未来,亚马逊必须走品类扩张之路。

从这以后,音乐制品、服装、家电等,都成为亚马逊的销售产品,亚马逊也成为最早一批电商。

神奇女侠遭围观,只因亚马逊的面料少?

如今,亚马逊的业务版块基本由以下类别组成:

第一块:类似京东商城的网上商城业务。

这是亚马逊最传统的业务,包括书籍等各类商品的销售。2017年亚马逊网上商城的销售额为1083.54亿美元,占比接近61%。

第二块:类似淘宝的第三方服务,即通过提供交易平台和技术支持抽取交易佣金。

2017年亚马逊在这方面的净销售额为318.81亿美元,占比21.4%。

第三块:AWS(即云计算)业务。

这一块正在成为亚马逊的王牌业务,目前,Netflix、Quora、Intergram等大公司都是其重要用户。2017年,亚马逊的AWS实现 174.59亿美元的销售,比阿里巴巴一年的总营收还多,而且该项业务还在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着。

第四块:用户订阅收入,即Prime会员缴纳的会员费。

就连阿里和京东都不敢想象,光是收会员费,亚马逊每年就可以实现近100亿美元的销售,占整个公司收入的5.5%。

第五块:线下实体店业务,即新零售。

亚马逊2017年才进军新零售,目前的主要动作是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这笔交易为它带来 57.98亿美元的销售,占比3.3%。

2017年亚马逊的广告收入为46.53亿美元,而在2016年,它的广告收入还只有29.5亿美元。

从亚马逊的业务构成可以看出,亚马逊的业务类型非常丰富,结构也很完备,而且在每项细分业务中都具有绝对统治力。

就拿AWS业务来说,在亚马逊的云计算方面,阿里巴巴只能算刚学步的小孩,因为亚马逊云计算的多个指标,相当于所有云计算对手的总和!

如今,因为影响到美国政府其他部门的云计算招标采购,美国政府可能会认定亚马逊的AWS涉嫌垄断!

再比如说,会员付费业务。目前,亚马逊的付费会员人数高达1.2亿,也就是说,有一半注册过亚马逊用户都购买了其会员服务,这让调整运费后饱受指责的京东PLUS会员体系黯然失色。

购买Prime会员就可以免费听音乐会?京东有这个规定,电商君也购买会员! 

我们再把阿里巴巴的业务作简单的分类:

这是阿里的核心业务,2017年第二季度,阿里占据了电商B2C约51%的市场份额,行业地位稳固。

2016年,阿里巴巴在云计算LaaS层占到了国内约40%的市场份额,排名榜首。但是与亚马逊相比则微不足道——2016年,亚马逊AWS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6.1%,而阿里巴巴仅为3.2%。

目前,阿里巴巴入股了三江购物、新华都、联华超市、高鑫零售、居然之家等实体商城,布局新零售的决心很大。

菜鸟联盟的三通一达,目前占据了国内很大一部分快递份额,但是在使用体验上还有待提高。

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支付宝占了54.5%,财付通占39.8%。

包括阿里影业、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在内。

2010年,阿里的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上线,买家人数超过1亿人。

目前,阿里巴巴并购了多个海外电商或支付公司,例如:东南亚最大的电商Lazada,大力发展海外市场。

从阿里的业务组成可以看出,通过天猫B2C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和技术支持,商家缴纳一定的入驻费、佣金,加上广告费、店铺装修等,成为阿里收入的重要来源。

而在亚马逊的业务组成里,这一块的收入正在有意弱化,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中国人觉得亚马逊是 “另类电商”的主要原因。

和亚马逊想比,阿里的这种模式不需要开发自己的品牌或采购物品,不需要自营物流,主要是人力资源和技术的投入,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轻资产的模式。

但阿里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可以整合平台优势,建立起网罗了几十万商家的商业生态圈,同时通过支付宝加深渗透,让大家觉得离开了阿里根本活不下去。

亚马逊明明可以按阿里的这个套路玩下去,但是它没有这样做,因为它的对标对象根本不是阿里,它的野心也不仅于此。

亚马逊要做电商圈的高通!

多年来,亚马逊一直主动不去盈利,而且几乎将赚到了每一分钱都花在业务扩张上,这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实际上,从亚马逊的业务组成可以清楚地看出,亚马逊未来业务增长越来越倚重AWS,在AWS方面,放眼全世界,加上谷歌和IBM这样的超级科技公司,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和亚马逊直接对抗。

而国内一些公司在云服务和大数据方面玩虚的成分更多一些,真正将云服务和商业应用结合在一起的,目前也只有亚马逊了——可以说,亚马逊的战略转型比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成功。

在未来的对决上,亚马逊目前抢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因为它几乎花光了赚到的每一分钱,随时准备投资与扩张。

它可以根本就不care当前的利润问题,因为它在每个细分业务中都没有对手,可以毫无顾忌地加大研发和创新的投入而不用担心有任何风险。

就拿自营商品来说,不管是京东还是淘宝,至今都没有像kindle系列这样能衍生出这么有影响力的产品。

当淘宝和京东沉迷于心选和京造这样名为自营的项目时,亚马逊正在将每一个集装箱子设计都申请相应专利!

这种做法和高通没有什么区别——多年以后,每一个想和电商发生联系的企业或个人,他们几乎不可能绕过亚马逊,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给电商的规则制作人——亚马逊——交各种专利费!

放长线,钓大鱼,让同行只能走亚马逊规定的路线,这才是真正的亚马逊!

最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电商,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目前主宰着全球不同的区域,看上去双方相安无事,但是,随着两大巨头在世界范围的扩张,二者之间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到时候,结果只有两种:或者是阿里巴巴模式在全世界开花结果,或者是亚马逊让阿里巴巴无路可走!

1、因为忘记密码,台风一时无法登录。。。

2、我奶奶一直以为,搜狗是一个专门找丢失宠物的一个网站。。。

3、女子非法囚禁心仪男子半年之久被人发现,审讯室内痛哭流涕质问Pol.ice,喜欢一个人为什么却藏不祝

4、现在有的小学生啊,一上车就开始聊一个叫王者荣耀的游戏,能聊一路。不禁让人感慨现在的孩子零花钱真多啊,放学可以坐出租车回家。

5、你知道吗?只要你买到机票,即使不发朋友圈,你也能乘坐飞机,顺利到达目的地。

6、如果丢硬币的老太太许的愿是今儿不想坐飞机,这么一想硬币许愿还是挺灵的。

7、一个老外说要在1年内吃遍中国,结果五年了,还在四川。。。

8、微信里:我通过了你的好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对话啦。

“你好,这里是大连解放军403医院,我是男科王医生,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朋友圈里帮我点下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致2050年的我自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