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后雷军占小米多少股份多少股份

一直以来,雷军和小米手机的关注度在科技圈和互联网中都是“网红”级别的。不过以往人们的关注主要都在小米的产品上,而近来随着小米公司传出即将上市的消息,人们的关注度转移到了雷军身价和小米上来。许多人说如果小米上市下个中国首富是雷军。雷军身价多少亿?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的最新数据显示,雷剧身价为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7.48亿元。位列中国首富排行榜第38,位列全球首富排行榜第254。虽然雷剧是湖北仙桃人,不过雷军在湖北富豪排行榜内,而是根据公司所在地和居住地算在了北京首富排行榜中。

雷军财富的主要来源是小米的股份,由于小米还未上市,雷剧占小米多少股份还不清楚。但是根据业内知情人士的透露,雷军在小米的股份约为40%。在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排行榜中,给了小米2000亿元的估值。而近来各大媒体传出的消息是小米计划在2018年底赴香港上市,市值将达2000亿美元!

这也就意味着小米如果上市雷军身家将达800亿美元,这还仅仅是雷军手中小米的价值,目前中国首富马化腾身价也才498亿美元。

早在创立小米值钱雷军就是身价10亿美元的富豪了,雷军此前曾任金山董事长,持有金山软件14.89%%的股份,截止2018年1月19日金山市值365.66亿元,雷剧所持有的股票价值约54.75亿元。除此之外,雷军还有众多投资,聚欢时代(YY)、UC、凡客诚品、多看科技等,收益颇丰。

不过相信最令雷军后悔的还是在金山时错过了投资马云和马化腾的机会,当时雷军已经出任金山总裁,是圈内有名的人物。马云和马化腾才刚开始创业,都非常缺钱,也都找过雷军,但是连面都没见着。如果雷军当时给了他们投资,早就坐在中国首富的位置上,想下来都难。

原标题:创办小米时,强强联合,为什么雷军一直可以占绝大多股份?

创办小米时,雷军的联合创始人都有很厉害的背景。为什么雷军一直可以占绝大多股份?

一、小米号称八大创始人

第一个问题:内部持股比例,是雷军占绝大多数么?

第二个问题:如果是,那么在创业伊始,团队成员都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至少不比雷军低很多的情况下,雷军怎么做到让自己占绝大多数股份,并处于绝对领导地位?

这个问题引申到:在创业初期,你需要自己做创业团队的主导(单一独大的股份才是决策比较效率的持股结构。)但是,你又需要很厉害的人做你的合伙人。这两者怎么达到平衡?雷军是怎么做的?

附:联合创始人背景:林斌、周光平、刘德、黎万强、黄江吉、洪峰

林斌: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曾参与微软亚洲工程院创建并任工程总监)

周光平:原摩托罗拉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主持设计“明”系列手机)

刘德: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

黎万强:原金山词霸总经理

黄江吉: 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

洪峰: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

二、雷军创业时,是互联网界创业时最有钱的人之一

因为雷军创业的时候非常有钱,他大概是互联网界创业时最有钱的人之一。

金山软件在2007年上市,他当时是大股东之一,金山上市时市值虽然不高才40亿港币左右,雷军也是亿万富翁了。

后来他离开金山做天使投资人,成功投资了凡客,多玩和UCWeb等,这都是市值10亿美元左右的,他不仅是天使投资人还参与了后续几轮融资,出任董事长,所以是大股东。在他2010年成立小米的时候身家大约有10亿美元左右了。

小米号称八大创始人,问题中提到了七位:雷军(这位都不用写简介)、林斌(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曾参与微软亚洲工程院创建并任工程总监)、周光平(原摩托罗拉中心高级总监,主持设计“明”系列手机)、刘德(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黎万强(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黄江吉(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以及洪峰(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

另外一个人是王川,多看创始人,也是雷军天使的项目,专注于改良Kindle的阅读系统,创立多看之前开发了一套被国内大部分KTV采用的点播系统,所以对于开发Linux系统以及Android很有心得,在多看的时候就着手开发电视盒子——小米盒子的雏形。

小米在2010年创立时,规模是含7位合伙人的14人团队,就是“上梁山喝小米粥”的14个人。王川是后来被小米收购成为合伙人及重要一支。按照小米团队扁平化的思路,团队仅为三层:合伙人、核心管理层及基层员工。

小米成立于2010年,成立之初估值就达到2.5亿美元,创下了当年投资界的奇迹,而且当时公司的方向还是众人都不敢想的手机硬件。这大部分估值都是在赌雷军。

不是另外六位合伙人不牛,而是雷军太牛,太拉升估值。这七位合伙人中(不考虑后来加入的王川,对最初的估值影响因子为零),三位海龟,包括雷军的其余四位是滚地龙;然而除去雷军,其余六位都是高级职业经理。

你说投资人看到这个局面怎么估值,把赌注放在谁身上。

三、雷军拿几十亿身家兜底小米,还有雷军系的资源支持

因为没有任何公开资料,只能根据坊间传闻及行业惯例得到一些信息。最初雷军的股份在40%左右,其余的合伙人在5%左右,留给员工的期权池在10-20%。

所以看到雷军的股份是其余任何一位合伙人的5-10倍之间,甚至超过其余合伙人的总和,这就是问题的由来“为什么雷军能占绝大多数股份”。

再谈划分逻辑和估值基础。

创立小米时,雷军的身家在几十亿人民币左右,远超其余所有人的总和,是其余任何一个合伙人的10-100倍甚至更多。因为雷军在当时已经名满天下,不仅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半创业人(做过金山的CEO),还是成功的创业人(和陈年一起倒腾了卓越并成功在2004年卖给Amazon,估价为7500万美元),还是成功的天使投资人(投资估值曾高达30亿美元的凡客,后来上市的YY和猎豹等等,以及若干没上市的明星项目)。

其他人真的很出色,然而只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已。虽说创业只是有限公司和有限兜底,不是拿自己的身家做抵押。但在投资人的眼中,间接或者直接就是和创业者的身家有关系,身家越高,投资人愿意赌你。在凡客最艰难的2014年,雷军领投1亿美元,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除了拿几十亿身家兜底,还有雷军系的资源支持:小米的产品上市每次都是一票大佬站台;小米手机甚至一度成为凡客和乐淘的前几大畅销品(不知道这两家公司的投资人会不会哭);凡客强大的快递团队如风达完美保证小米手机的物流体验等等。这些无形的支持是其他合伙人没法提供的,也是没

三、1000万的盘子给你50%也才500万,100亿的盘子给你1%也是一亿

其次,小米的初次估值就在2.5亿美金,而如果没有雷军,其余任何一位合伙人领头去组局融资,在当年的市场环境下,天使轮的估值肯定在2千万美元之下,也就是至少有10倍以上的差距。

总结,所以回到问题,雷军的股份是其余合伙人的5-10倍之间,这个真心合理,甚至可以说雷老板厚道。

小米作为互联网初创企业是没有天使投资人的,因为雷军本人就是,他也参与了后续融资。

在小米创业时,其它合伙人的资产加一起可能只有雷军的百分之几。雷军既出钱又亲自出任创始人CEO当然股份占比很高。

1000万的盘子就算给你50%也才500万,100亿的盘子给你1%也是一亿了。事实上在前期与其在股份上扯皮,还不如大家一起想想怎么把盘子做大。

另外创业初期应该有主事人,有一个股份占多的创始人并不是坏事,平均或者相差不大才是坏事。如果有人能带领我们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给你股份超过我,我也是愿意的。

当然不是,即使小米真的成功上市,真正身家过千万甚至上亿的还是少数,一般来说,高管或者最早加入公司的这一批人有这个可能,而且最终还是要看老板够不够大方。不过根据目前爆出的有关小米上市的一些信息和他的估值来看,小米内部前一千名员工还是很有希望可以在上市之后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财富自由的。但是对于后来加入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根据已经传出的消息,小米的估值应该在7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这个估值已经很高了,所以未来的增长空间也非常有限。所以除非那些手里有原始股的人或者股份比例特别高的那部分人,可能会在上市之初可以大赚一笔,其他人的机会很少。即使是小米员工也不例外。而且有消息称,小米给员工的薪水并不是行业里最高的。

就小米公司的经营状况来说,在过去的几年里,亏损还是很大的,这也就决定了小米不可能会为员工开出特别高的工资,即使现在上市,除了一少部分人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回报之外,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普通员工都不会获益太多。至于在上市之后小米会不会给自己的员工做一些薪资待遇上的调整,这个还要看他们管理层的态度了。

客观来看,尽管说小米是近几年以来的现象级企业,而且目前来看,小米上市之后的估值不会太低,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的是,小米目前还是遇到了很多发展的瓶颈,盈利仍然是他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急着去上市原因。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可能手里有原始股分的那部分人在上市之初凭借着资本市场给的高估值而大赚一笔,如果手里的股份比较少,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惊喜。

毕竟以小米目前的情况来看700亿到1000亿的估值有点高了。未来的上升空间很有限啊。想要成为苹果,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米上市成功,雷军身价暴涨,顺带着又进一步推进了小米这个品牌的发展。身为小米的员工,工资上涨是肯定的了。但是,现在虽然有员工平均工资千万的说法,但是就因为这样就以为小米员工各个都是富翁了,那未免太片面了。

首先,需要理解“平均”这个词。它是以小米的总盈利除以小米员工得出来的数。但事实上,小米要想在市场中运转,要想激发员工们的动力,怎么可能用这种方式来计算发放工资呢!且不说在小米,在任何一个地方,论及发工资,遵循的原则都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比如在小米这种需要科技支撑的公司里,技术类员工的工资收入与行政管理的员工的工资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即便如此,要说平均值的话,依旧是很高的。不知道这一说法是不是小米公司内部故意传出来的,用以提升小米公司的形象。小米对待员工比较好的说法虽然一直有,但传出这样的说法还是有点过了。我们从这一说法中最多了解到小米营利很不错就已经很好了。完全没必要信以为真。最多,我们可以认为小米的员工的收入比同行业的要高一些罢了!

不过,既然小米越来越好,公司员工的福利和收入必然是越来越好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所以,从某方面来说,变富了还是可信的。公司盈利了,最终员工的收入的确会有所提升。如果他们的收入能高于同行业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严格来说,不是所有的小米员工都变富了,而是拥有小米原始股份的老员工们都富了。

前两天,看到网上有一个报导,介绍了小米的成功之道。应该说,小米的产业之路走得还是相当高效的,营业额破千亿只用了苹果一半的时间。在2017年,小米走出了困境,收入再次回到高速增长跑道中来,当年收入达到了1146.25亿元,同比增长67.5%。这个收入增速,在全球收入超过1000亿元且赢利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中,超过了阿里巴巴、腾讯和Facebook,排名全球第一。

在这样高速发展的公司里,工作压力和强度之大完全可以想见。但是,小米却鲜有离职的员工,原因就在于大家手里或多或少都握着公司的原始股份,盼望通过上市一夜暴富。

根据网上可查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有5500名员工持有以股份为基础的奖励。按保守估计,小米除雷军外,其他5499名员工平均每位能得到32831股激励,如果按照千亿美元的市值计算,相当于价值156.77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95.4万元)。但是,分析人士也指出,这部分财富估计较多聚集在林斌等高管身上,普通员工能分享到的财富远没有那么多。

小米上市,这是值得高兴地一件事,至少说明小米发展到现在是呈上升趋势的。雷军冲首富,员工人均千万,但是小米的上市却不代表小米所有的员工都变富了。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小米现在是上市之初,一般公司在上市初期,股票会持续走高,股价上涨,这意味着小米的股份持有者手中的股票水涨船高,手里股值多了,变得比以前富有了。后期股票是否一直涨,那要看小米后续的运营情况和发展情况。

二是,小米员工那么多,并非每个小米员工都变富了。只有那些小米股份的持有者暂时变富了而已。而其余的小米员工有没有变富,要看小米有没有因为上市给这些员工涨工资,增加福利待遇。如果小米给他们都发了红包,小米员工的待遇增加了一点也是好事。

三是,变富是有一个量的要求。有多少股票才算是富有呢,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说自己手里有多少钱才是富人。所以这里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现在的小米员工因为小米上市,情况变的比以前好那是真的。也相信小米不会让员工失望的。如果上市了,还不给员工一些福利,那么小米太对不起自己员工了吧。

我们都知道小米手机一直贯彻饥饿营销,把饥饿营销玩的神乎其神。而现在小米做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希望小米后续的发展越来越好,只有企业发展好了,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才会更好。

小米成功上市后,原来虚无缥缈的“估值”,变成了真金白银的“市值”。小米的上市无疑能够造就很多千万级富豪,但至于员工是否都变富了,还得具体看员工个人是否持有小米的股份或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等。

1、持有小米公司原始股份的员工,会变富

在小米上市前,一部分元老级员工、核心技术员工、高级管理人员等,通过技术入股、出资入股、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获得小米公司的原始股份,小米公司通过工商登记变更后,直接将相应的股票份额变更至这些员工名下。那么,这些员工在小米成功上市后,直接拥有股份对应的市值,身价也随着市值的上涨而上涨,是名副其实的变富。

2、持有小米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员工,会变富

除了直接将股份转让给员工外,公司还可以通过成立员工持股平台的方式,让符合条件的员工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的渠道享受公司股票带来的系列红利,但这些持有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员工,并不直接持有小米公司的股份,而是持有员工持股平台的股份,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小米公司的股份。小米公司上市后,这些持有员工持股计划份额的员工,也能相应地享受到小米公司的股票市值,身价自然随之上涨,也是名副其实的变富。

3、未持有任何与小米公司股票有关份额的员工,能享受精神变富

虽然有部分员工并未通过任何渠道获得公司股票,但一旦小米公司上市后,公司获得丰厚的资金、优质的战略投资者、卓越的品牌形象等,对公司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作为一个平台,大河有水小河满,公司发展好了,员工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因此,小米上市雷军冲首富,持有小米公司股票的员工会变富,未持有小米公司股票的员工在精神上也将变得更富有。

这都是人民的钱,用假冒伪劣的产品,采用饥饿营销,无售后,无法投诉!现在都知道雷军的嘴脸了!谁还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军占小米多少股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