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你是一名创业者留学回国创业者,海交会创业大赛需要什么创业项目?

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8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将于12月21日在广州开幕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达58.48%。
海归潮涌动,想回国寻求创新创业发展机会的海外学子,不妨来这个交流会探探究竟。
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海外人才交流平台
11月7日上午,2017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9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下简称“海交会”)组委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17海交会将于12月20日—21日在广州举行。
大会由中国教育部、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7个城市(机构)协办。
▲2016年海交会成果展上,嘉宾体验3D头戴影院产品。(资料图片)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海交会作为中国国家级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枢纽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发展,2017海交会以“智汇、创新、共赢”为主题,推动更积极、更开放和更有成效人才政策构建,通过开幕活动及六大核心板块,将2017海交会打造成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科技项目交流的平台、国家人才政策研究制定和发布交流的平台、世界文化融合交流的平台。
据广州市人社局局长郭志勇介绍,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强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平台,2017海交会坚持“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的办会宗旨,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打破国籍、地域限制,扩大参会人群覆盖面。
有经验分享有项目展示还有现场招聘
据介绍,2017海交会的活动将主要包括开幕相关活动,以及峰会论坛、成果展示交易、项目对接、人才招聘、推介发布、实地考察六大核心板块活动,帮助人才将理想从创意到腾飞,服务贯穿全部环节,打造精准化人才项目服务。
开幕主要有“大会开幕暨巡展”“建言献策座谈会”和“花城之夜交流会”3项,围绕新常态下科技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人才战略,进行广泛交流。
▲2016年海交会现场,留学人才进行交流洽谈。(资料图片)
峰会论坛板块主要包括 “2017海外人才广州峰会——全球化背景下的IAB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战略论坛”“科技创响未来高峰论坛”“国际资源配置发展论坛”和“科技金融与创业投融资论坛”四大主题论坛的十余场高端活动。期间,科技部、欧美同学会将举办“科技创新之路论坛”“一带一路发展论坛”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
成果展览展示面积达4万平方米,以科技成果、人才项目展览展示为主,重点面向企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兼顾国内各省市发展成果展示。其中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专区,通过4个子板块展示科技成果交易的巨大成效。
大会主要有一组系列的交流活动,分别是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交流系列活动、“千人计划”专家项目交流系列活动、“红棉天使”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活动、广东侨界海归创新创业项目分享会、网上项目路演活动、广州科技金融路演海交会专场。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设置现场招聘和网上招聘两个专区,将举办多个专场招聘活动。欧美同学会对这个板块的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将更高规格、更具影响力的“海外英才百城同台招聘会”放在海交会上举行,针对不同层次的海外人才,定制化分类对接;同时依托O2O平台,设海外分会场,整合互联网线上、线下求职招聘资源,打造“互联网+招聘”平台。
诺奖得主“千人计划”专家都到场
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原则,今年海交会将实现三个转变,即力推办会内容由人才交流向“人才交流+成果交易”转变,参会群体由高层次人才向“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转变,办会模式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转变,实现总体定位向“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吸引高层次海外人才来华交流合作”“促进已回国海外高层次人才跨地区交流”并重转移。
▲2016年海交会成果展上,用于海洋安全监测、航空遥感测绘的无人机在作展示。(资料图片)
本届海交会的参会人数计划为4500人,其中海外人才3000人左右。据组委会介绍,参会海外人才主要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专家院士等外籍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专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和著名公司高层次人才,海外创新团队核心研发人员和专利项目持有人,海外杰出华人华侨、优秀留学生和高技能人才等。
国内参会代表主要包括国家有关部委、协办城市,高校和研究机构,风投、创投机构与投资人,留学生服务联盟(协会)、创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企业嘉宾,国内主流媒体、高技能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等。
记者了解到,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欧美同学会将整合“千人计划”专家资源和百城同台创新活动接入海交会,聚合为更大型、更有吸引力的海外人才交流平台。
广州向全球海归人才发出邀请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表示,中国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热土,正在形成最大规模的留学人才归国潮。
他说,为更好地吸引人才,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引才项目竞相发力,各类吸引、鼓励、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彰显对人才的渴求和人才引进的力度。
▲2016年海交会现场。(资料图片)
今年5月,由人工智能专家石忠民博士参与创办的索答信息科技公司与佳都科技、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同盾科技等10家公司在“2017广州人工智能圆桌会”上签订框架协议,将进驻广州南沙国际人工智能高级研究院。
“团队在硅谷获得投资后曾在北美创业,后来通过广州开发区的牵线,‘带土移植’来到广州。”石忠民说,索答从事的是语意分析,目前正在进军智能家居领域,与美的、海尔、尚品宅配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我们做人工智能是前沿的科技,需要找一座产业发展与我们契合的城市来落地。”石忠民在走访国内十多个城市后,决定落在广州。
广州市副市长黎明表示,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广东省省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实施,广州打造国际航运、航空、科技创新三大战略枢纽,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的过程中,高层次海外人才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
为加快充分发挥产业领军人才在集聚中高端产业、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上的引领作用,201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提出了20项任务举措,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在广州重点产业领域内支持5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含团队成员),每年支持1000名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广州市财政5年共投入约35亿元支持人才政策的落实。广州外专局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7月底,广州留学回国人员已达6.72万人。
来源|南方日报
文字|朱伟良
图片|肖雄
编辑|周煦钊
校对|吴荆子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首页 -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第17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第17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简称“留交会”)于-22日在广州举行。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以及广州市委、市政府等七个主办部委,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28个协办城市参加了大会。
大会创下三个“历届之最”:
一是海外人才参会人数之多及层次之高,创历届之最。出席本届留交会的海外人才约达2600多人,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参会海外专业社团15个,外裔专家150名,22位中外科学院院士,300多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参会海外人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具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的占70%,有意向回国创业的占70%,约30%属于顶尖人才。与参会人数最多的第15届留交会相比,参会人才总量增加了8%,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海外人才增加了6%。海外人才带来了科技和创业项目1462个,其中“千人计划”专家项目300多项、“春晖杯”获奖项目195项、中美创客大赛获奖项目150项、独联体参会项目200项,海外人才社团及自由参会海外人才项目617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
二是国内各城市参与程度之高及态度之积极,创历届之最。
留交会作为全国海外人才交流的第一品牌,得到各地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踊跃参与,普遍反映人才项目对接效果好。目前,留交会的协办城市和机构已增加至28个,重庆市、深圳市、澳门人才交流协会等加入本届留交会的协办城市(单位)的行列,全国4个直辖市全部成为留交会的协办城市。北京、江苏、浙江等83个省市政府代表团,200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100多家各地创业园孵化器、120多家风投(创投)机构参展参会,带来项目需求1800多项、人才岗位需求15000多项。国内参会人数达5563人。
三是人才项目对接之热烈及需求之多,创历届之最。
本届留交会引入了多种对接洽谈方式,包括创业大赛、项目路演、一对一洽谈等多种方式,并专门邀请了投融资专家点评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留学人员与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机构和企业进行对接洽谈近8000对次,初步达成合作意向2100多项,与各地创业园区签署入驻意向500多份,与投资机构和企业签署投资与合作意向近200份。
第十六届(2013):-19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紧扣“人才推动进步、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主线,以“创新、融合、共赢”为主题,着力为人才、项目、企业、资本搭建起一个对接交流、
大会共举办峰会论坛、项目对接、展览展示等3大板块共11个主题活动。共有1500余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会,展示推介项目865个,参观洽谈达2万人次,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70项,现场签约项目39项。
著名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卡耐基梅隆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KPCB管理合伙人雷.莱恩,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等参加了大会,到会高层次人才数量及项目展示推介数量均为留交会历史之最。
第十五届(2012):日~21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设有海外人才、国内省市、广州地区、创博会四个展区,在留交会历史上首创海外人才项目实物展和人才港,组织了12场创新论坛。
新增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为主办单位。
第十五届留交会是党的十八大后举办的首个规模最大的人才项目交流活动。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独联体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个海外留学人员社团,2400多位海外人才(其中外裔专家100多名)参会,比上届增长10%,带来项目成果1300多项。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占54%,超过一半具有5年以上海外工作经历,同比增加10%,有意向回国创业者占51%,参会项目拥有专利和正在申请专利的占项目总数59.5%。
国内单位参会踊跃,除青海、西藏外,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79个省市政府代表团、25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机构独立组团参展参会,同比增加20%,国内参会人员4千多人,带来人才岗位需求1万4千多个,招聘人才24000多人,项目需求2000多项,展出项目成果近3000项,均创历届之最。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人社部副部长王晓初、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等国家主办部委领导;我国驻外使馆前大使刘古昌、赵进军、马振岗、卢秋田等四位副部级大使;黑龙江省副省长张建星等国内省市领导;广东省常务副省长肖志恒,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等广东省、广州市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和相关活动。
第十四届(201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中科院、国侨办、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协、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广东省及广州市领导朱小丹、陈建华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在开幕式上,李源潮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为第三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授牌,并与汪洋书记共同为大会开幕启动。开幕式后,李源潮部长在汪洋书记等领导同志陪同下步入展览交流现场视察,与参展单位及留学人员进行交流。视察结束后,李源潮部长、汪洋书记出席了“外裔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与近百位外裔高层次人才进行座谈并分别作重要讲话。
本届留交会海外服务对象从单一留学人员扩大到以留学人员为主体包括外裔高层次人才在内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办会模式,即以人才交流、创新论坛、成果展示和多项推介会相结合的“3+N”创新模式组织大会各项活动,参会人员规模和展览规模创下历届新高;在留交会上举办首届中国(广州)国际创新博览会(简称创博会)、首届珠江创新论坛、新广州新商机推介会(6月份分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和英国伯明瀚组织了两场大型海外新广州新商机推介会)。
为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穗创业,本届留交会上颁布了“广州市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简称“红棉”计划)。该计划依托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海外人才为重点对象,自2012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资金,引进培育100家以上海外人才来穗创办的企业,每家提供30-100万元的创业资金资助。
举办地址: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
第十三届(2010):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中科院、国侨办、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有关负责同志,广东省及广州市领导黄华华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李源潮部长和汪洋书记共同为大会开幕启动。李源潮部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开幕式后,李源潮部长在汪洋书记等领导同志陪同下步入展览交流现场视察,与参展单位及留学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视察结束后,李源潮部长、汪洋书记出席了海外杰出青年学者座谈会,与124位海外杰出青年学者和60多位优秀留学人员进行座谈,并分别作重要讲话。
李源潮部长在会后视察广州创新创业环境时盛赞留交会是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的“第一品牌”,为留交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举办地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第十二届(2009):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宣布第十二届留交会开幕,并在优秀留学人员代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央组织部李智勇副部长受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源潮同志的委托,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并在优秀留学人员代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国各地参展参会踊跃,参会留学人员数量和质量达到新高。
举办地址: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原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十一届(2008):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国家、省、市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刘延东国务委员宣布大会开幕,汪洋出席了优秀留学人员代表座谈会,并发言。参会留学人员博士比例首次超过50%,金融高端人才参会数量剧增。广州市出台《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穗创业和工作的办法》;表彰十大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成立留学人员专家政府顾问团。留交会工作写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矩纲要》。
举办地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第十届(2007):留交会创办十届,举办十年回望图片展,全面回顾留交会办会历程,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征集到国内需求6000多条,一大批顶尖华人科学家到会。大会举办了一系列贴近国内关注焦点、热点的学科论坛。
举办地址: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第九届(2006):为提高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成功率,教育部与留交会组委会联合举办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经过报名、评审、洽谈等阶段,最终评选出获奖项目在留交会期间颁奖,留交会被选定为该大赛的永久颁奖基地。
举办地址: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八届(2005):随着留交会在国内的影响日益深入,该届留交会共征集了13000多项人才招聘信息在现场发布,面向广大留学人员公开招聘,留交会更加务实。
举办地址: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七届(2004):为了提高留学人员项目与国内企业对接的成功率,广州市政府率先在留交会上推出难题招贤项目,明确由企业提出难题,并难以在国内找到解决方案,经专家评审后在会上对留学人员公开招贤,对留学人员与企业达成合作的项目,市政府优先支持。此举得到留学人员和企业的积极响应,首次推出的难题,90%以上从留学人员中找到解决方案。
举办地址: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六届(2003):北京、上海、长春、杭州、武汉、成都、西安、苏州首批八个城市加盟成为留交会的协办单位,至此,留交会主协办工作机制形成。
举办地址: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五届(2002):中国科学院加入作为主办单位,进一步提升了留交会的科技含量。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视察展会现场。
举办地址: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四届(2001):为更好地组织和办好留交会,广州市政府在当时编制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成立留交会组委会常设机构-留交办,从而确保留交会能够年年办下去,且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
举办地址:广州体育馆
第三届(2000):随着留交会在海外留学人员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参会留学人员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办会规模从此迈上新台阶。
举办地址:广州艺术博物馆
第二届(1999):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加入作为主办单位,同时大会提出“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的宗旨,留交会从此升格为国家级留学人员交流平台。中央政治局常委、原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出席了留学人员座谈会。
举办地址:广州美术馆
第一届(1998):留学英国的刘悦伦回国并出任广州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与他同样回国的还有一批留学博士颜光美、彭说龙,卢智俊等。他们共同向广州市政府和开发区领导倡议举办中国(广州)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市政府非常重视,专门开会研究,最后决定搞一个300人规模的交流会试试看。方案上报后得到当时的林树森市长支持,决定由市政府主办,开发区承办。黄华华书记也非常关心,亲自担任了大会组委会名誉主任。
日,首届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在广州召开,303位留学人员参加了会议,留交会从此诞生。
举办地址: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流花展馆(流花展馆)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 | 天津市人民政府 | 上海市人民政府 | 重庆市人民政府 | 长春市人民政府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 南京市人民政府 | 杭州市人民政府 | 济南市人民政府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成都市人民政府 | 西安市人民政府 | 深圳市人民政府 | 厦门市人民政府 | 长沙市人民政府 | 苏州市人民政府 | 香港贸易发展局 | 澳门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 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 | 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 | 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 | 中国科协海智办 |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 “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 |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 广东省留学服务协会 | 广东省侨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 | 千人计划南方创业服务中心
支持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广东省教育厅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 广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友情链接:
中国留学人员创业网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中国教育在线教师招聘服务平台
大会常设机构: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办公室 维护及技术支持:广州网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号-1 网站标识码:
建议使用Chrome或ie9及以上浏览器和以上的分辨率,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海交会微信公众号
海交会官方微博
广州引进海外人才政策精选
2017广州市海外人才职位需求和项目合作手册“2017中国海归创新创业成果”和“最具潜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榜单”在“海交会”发布
  人民网12月22日讯 由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2017中国海归创新创业成果发布会暨海归创新创业论坛”于昨日在“2017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9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举行。本次大会由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7个城市(机构)协办。
“2017中国海归创新创业成果发布会暨海归创新创业论坛”是海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陈玉元出席活动并致辞,此外,人才领域专家学者、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代表,地方政府、全国各地园区代表,留学回国服务工作专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参加了论坛。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紧扣“海归创新创业”这一主题,对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双创”、海归热潮的背景下发挥政府、企业、社团和海外留学人才各自作用,创建和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和氛围将起到助推作用。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陈玉元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提出,将把广东提升到了“中国硅谷”的高度,“海归”更加大有可为。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人社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辉耀代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发布“2017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榜单。中国国际人才专委会秘书长、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和零点有数数据科技集团国际关系与社会发展事业部研究总监杨宇分别在会上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和“2017年度最具影响力新兴海归创业企业”榜单。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重要环节,全球化智库(CCG)在会上发布“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这是CCG连续第三年在海交会上发布该榜单。课题组以创新性、影响力、代表性、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为评选依据,推荐出 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
今年的榜单体现出了以下突出的特点:留学人员成就全面多样,涌现多位在学术、科技、商业、医学、文艺、慈善等各领域的国际大奖获得者。青年留学人才成绩显著,80、90后新生力量发力明显。多位学术研究、创业投资入选人物同时积极建言献策、贡献社会慈善教育事业。关注广大农村建设,聚焦科技兴农发展。关注社会民生,致力于献身医学健康事业。陈十一、张首晟、赵忠贤、谭盾、沈南鹏、张亚勤,卢迈,徐小平、严歌苓等50位2017年在学术、科研、政界、商界、医药、创业、投资、教育、公益、文艺等领域有着突出表现的杰出留学人员入选榜单。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者就新时代海归的特点、国家在人才发展模式方面的“中国智慧”、粤港澳和杭州湾大湾区可为海归创新创业提供的契机、国际金融人才竞争力的进步空间、“双创”潮流里机遇与挑战、国家的“双创”政策的成果及进一步推进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2017中国海归创新创业成果”和“最具潜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榜单”在“海交会”发布
日17:10&&来源:
人民网12月22日讯& 由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2017中国海归创新创业成果发布会暨海归创新创业论坛”于昨日在“2017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9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上举行。本次大会由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27个城市(机构)协办。
“2017中国海归创新创业成果发布会暨海归创新创业论坛”是海交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Z、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陈玉元出席活动并致辞,此外,人才领域专家学者、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代表,地方政府、全国各地园区代表,留学回国服务工作专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人员参加了论坛。
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Z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紧扣“海归创新创业”这一主题,对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双创”、海归热潮的背景下发挥政府、企业、社团和海外留学人才各自作用,创建和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和氛围将起到助推作用。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陈玉元在致辞中强调,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提出,将把广东提升到了“中国硅谷”的高度,“海归”更加大有可为。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人社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王辉耀代表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发布“2017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榜单。中国国际人才专委会秘书长、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兼秘书长苗绿和零点有数数据科技集团国际关系与社会发展事业部研究总监杨宇分别在会上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和“2017年度最具影响力新兴海归创业企业”榜单。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重要环节,全球化智库(CCG)在会上发布“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这是CCG连续第三年在海交会上发布该榜单。课题组以创新性、影响力、代表性、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为评选依据,推荐出 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
今年的榜单体现出了以下突出的特点:留学人员成就全面多样,涌现多位在学术、科技、商业、医学、文艺、慈善等各领域的国际大奖获得者。青年留学人才成绩显著,80、90后新生力量发力明显。多位学术研究、创业投资入选人物同时积极建言献策、贡献社会慈善教育事业。关注广大农村建设,聚焦科技兴农发展。关注社会民生,致力于献身医学健康事业。陈十一、张首晟、赵忠贤、谭盾、沈南鹏、张亚勤,卢迈,徐小平、严歌苓等50位2017年在学术、科研、政界、商界、医药、创业、投资、教育、公益、文艺等领域有着突出表现的杰出留学人员入选榜单。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者就新时代海归的特点、国家在人才发展模式方面的“中国智慧”、粤港澳和杭州湾大湾区可为海归创新创业提供的契机、国际金融人才竞争力的进步空间、“双创”潮流里机遇与挑战、国家的“双创”政策的成果及进一步推进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责编:饶竹青(实习生)、常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国外媒体和专家学者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中国经济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上的坚实保障。
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
铁路寄托着泰国对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梦想。呵叻府距首都曼谷约250公里,是泰国最大的府,也是通往泰国东北部的门户。中泰铁路选择在这里开工,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896年正式运营的泰国第一条铁路线正是连接曼谷和呵叻;中泰铁路合作项目建成后将是泰国第一条标准轨高速铁路。中泰铁路是两国务实合作的旗舰项目,也是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重要的互联互通项目。这条铁路的建设,不论从本国还是地区层面看,都有利于泰国的长远发展,符合泰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关注人民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你是一名创业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