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是注册一家新公司流程公司吗?

一个金融掮客的自述:大型企业是如何倒闭的?一个金融掮客的自述:大型企业是如何倒闭的?GPLP百家号文/仙逸
GPLP独家首发本文来源于GPLP
微信公众号gplpcn这位资本中间人,语重心长地对GPLP君说:这才是一个开始!可能炒钱的时代真的结束了!----前言在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小说当中,金钱曾毁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葛朗台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玩、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在现实当中,也同样有人为钱而迷失,在资本掮客老周的故事当中,一个真实的金钱的世界展现在大家面前。老周其人近期,资本掮客的日子不好过,其中包括老周,可谓是倒霉透顶。让我们来看一下老周的故事。老周大名周明,小名“周扒皮”,资本圈的老人,不过性格很独,从来独来独往,他不喜欢那种所谓的小弟以及所谓前呼后拥的感觉。为啥,因为他做的是资本掮客的生意,不需要太多人“我们这个业务,说好听点叫做财务顾问,说不好听点就是拉皮条,或者是资本的寄生虫。不过,我只做债权融资,这一片的企业,上到创始人私生活,下到财务总监的性格癖好,我都门儿清,经营情况就更不要说了。”老周很喜欢这个工作,高度私密,高度信任,然后又利润可观。老周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金融专业毕业,曾在银行工作过,不过,不喜欢银行的工作环境,压抑,老周就开始下海了。“资本圈特别喜欢用浮躁两个字给企业定性,可是我觉得都是偶然。国内很多金融机构,这个集团,那个集团,其实做的无非就是钱的生意,在中国的资本环境,成功了就是英雄,多元化的典型,失败了就是不务正业,拿出去枪毙,所有一切评价的标准都是以成败论英雄,根本不看过程,我特别不喜欢,更不喜欢中国很多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评论家,所谓的评论家。”谈起金融圈,老周自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老周的生意是如何开始的呢?自然,刚入行那会,老周哪里有认识资本圈的这么多人,也不知道钱在哪里。老周记得,2008年,那时候,他不顾父母的反对,硬是辞职下海了。但那时候整个市场冷冷清清,就跟现在有点差不多。老周身边所有人到处都在说,“没钱,钱都去哪里了?”于是,老周只能帮朋友跑跑银行的关系,这个关系老周还是有基础的,然后找一找他身边的土豪朋友借钱。业务开始的并不容易,后来老周才知道,2008年年份不好,美国闹金融危机,波及到了他们这个行业。然而,一年之后,老周的机会来了。“很多人都说金融圈是浮躁的,十年下来,我感觉也是有那么点道理的,哪怕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被冲昏了头脑,因为我的产品就是资金。2009年以后,各路资金突然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冒出来。有土豪炒房赚到钱的,有国企的低价资金流出来的,也有有银行东转西转出来的资金。满大街都是钱!”一年以后,老周发现遍地都是钱,当然,也跟他入行久了,有了人脉有关。老周后来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是道上的兄弟,当然有白道、黑道,也有中间道,有的去做股权、炒股等等,有的做债券,统统都经过各种途径暴晒在阳光之下。当然,有个别的走了黑道,继续放高利贷,这些黑道上的人不太相信所谓的“正人君子”。也有个别犹豫的走了灰道,对,是真正的灰道,比如信托、理财···这些,还有通道业务,资金来源全部都是民间资本,只是为了合法而已。这让老周兴奋不已。甚至有的时候他会惶恐,甚至不知所措,这也来钱太快了吧。在老周的圈子里,原本不起眼的小伙子,一年没见,就开豪车、买豪宅。让人眼红不?你会发现读书所学都被颠覆了。有时候会怀疑,到底是什么错了?常识错了,还是现实错了。那些敢于上杠杆的穷小子,一夜之间,豪宅、豪车,这叫那些从作坊起家的企业家怎么会不眼红?“你说我们做资金的人感觉到了这股风,企业家难道会感觉不到?有说能够抵挡这个诱惑呢?”这是老周多年的心理话。老周身边的故事:那些下海的企业家们做的久了,老周见惯了各式各样的人,他尤其为那些企业家可惜。“我们跟企业家不一样,我们不是企业家,我们永远都在以成败论英雄。面对企业家的惨剧,我们只能表示可惜。“老周表示,他们按照规则行事,对于失败的企业家,他也替他们感动可惜。A企业及王麻子的故事企业A及企业老板王麻子的故事让老周印象深刻,只是老周记不清楚他的真名了。王麻子的企业A上市那会儿,融了几个亿,这可把王麻子兴奋坏了。于是,他更加激进,拼命的努力扩张,反而比以前更努力的做企业了,有时候老周真觉得王麻子活的真累。”你说上市了,老板也功成名就了,躺在功劳簿上衣食无忧下去多好,然而王麻子几乎相反。不懂,真的不懂。”老周理解不了这些企业家,或许,这就是企业家性格吧。当然,这是一件好事情,勤奋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后来的王麻子失去了自己。刚开始的时候,王麻子是准备按照上市计划进行主业扩张的,只投资与企业相关的主业。然而,此时的他像是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上市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上市前,整天就是怎么把业绩做大,然后IPO,生活及业务都很单调,从没想过并购啊,投资等事情。上市后,感觉自己是世界的王,来拯救行业了!什么都想投、什么都想插一脚,钱有了,投资、并购都可以做了,于是,拼命的想买买买,投投投,今天想举牌上市公司、明天想出海并购行业老大。这或许就是人的欲望吧,老周理解这个心情。他经常见到很多老板说,如果当时下手买了那家公司,现在就净赚多少。然而,这些土豪老板根本不知道资金出海是要经过层层审批,几个亿的资金出海,大概也要1个月左右等等。而且几个亿买盘出现,标的股价也会飙升的。“总之,这些人就是各种不懂金融,各种很容易记住自己错过的机会,忘记自己躲过的坑。心态变了。”最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A在激进并购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标的企业XX上市公司陷入空前的危机,股价暴跌90%,而且还继续腰斩,这让王麻子慌了手脚,赶紧刹车,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原本这家蒸蒸日上的企业,后来因为资金紧张不得已找到了老周。但因为缺口过大,时间紧迫,不得已,老周帮忙牵线了高利贷。辛苦干了这么多年,王麻子的心血就这样白白流失了,企业A就这样走上了不归路。“看得多了,也就习惯了,领导人的心态一旦偏差了,企业自然就偏差了。”老周最近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是对还是错?B企业钱多多的故事企业B在浙江,老板外号“钱多多”,算是一名幸运儿。据B说,浙江省95%的上市公司都是盈利的,然而B公司所在地有11家上市公司,有5家却是亏损的,为啥呢?激进扩张。当然B是例外。“我们小时候如果不激进,如今早就消失了,早期竞争非常激烈,千八百家作坊一拥而上,那个场景真的不敢相信。”钱多多告诉老周,如果不激进,他们早就被消灭在手工作坊里了。然而激进也让B尝到了苦头:B公司从2010年开始在我国北疆进入光伏项目,全国各地大干快上做光伏项目,供过于求,结果2013年无锡尚德破产,整个行业一片哀鸿遍野,到了2017年得益于多晶硅价格回升,才勉强盈利。可是,整个集团据说累计投资70个亿,70个亿变成厂房设备躺在沙漠里,动弹不得,谁去接盘?只能靠借旧换新不停续命了。“当初B公司老板要去投光伏,他们投的理由我是知道的,国家支持、地方鼓励、行业未来大好。地方政府更是开出橄榄枝,拍着胸脯答应扶持!有了这四点,为啥不干呢?”老周回忆说,然而,钱多多看到了长期的机会却没有看到长期的困难,自有资金填了大坑进去,整整7年没有盈利,这个成为B公司最大的坑。甚至,2017年,B公司还要去买一家国有的巨额亏损的企业?花费了5亿元,可是实际买来的资产是-3亿元!资不抵债的。这些钱哪里来?还不是借来的。明明知道是窟窿还需要去借钱往里头跳,为什么?因为停不下来了。停下来,所有凝聚的力量就会消失。政府支持会消失、机构支持会消失。只有在不停地运作中,凝聚这种支持,不然!停下来是多么可怕。“钱不会平白无故消失,如果换气没换好,企业就容易倒掉,有时候看一些企业虽然赚钱,但是如果没换好气,一样倒闭掉。对于亏钱的企业更是如此。企业B就是如此,亏了那么多,如何活下来,只要不停的借旧换新,让利润慢慢填补。”老周反思企业B。当然,钱多多既然叫做钱多多,自然不是浪得虚名。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管理能力也非常强。然而,自从2010年之后,他就开始不停陷入了融资的漩涡,可能员工不知道,然而作为企业创始人,他心里其实季度没有安全感,特别是年底资管新规出来,和几个可能买债的购买人聊了一下,他总是感觉企业的现金流随时出问题,极度悲观。“钱多多的企业做大了,自然追捧的银行及政府比较多,其实用高利贷的钱不多,所以他们还算幸运,没有人敢把他们怎么样。他背着的债都是正常利率的,债主都是大机构不会拿刀上门砍你。这时候还可以谈,政府还能出来保你,一旦惹上了政府管不到的民间资金,那就完蛋了。“老周表示,他还曾找钱多多谈业务,上门去兜售资金,但被钱多多老板拒绝了。因此,有的时候,老周挺佩服钱多多的,能够把钱这个事情想明白,禁得起诱惑。C公司的故事:高利贷这个毒品C公司老板与B公司钱多多完全相反。老外外号“江湖雷”。既然号称江湖人士,自然老板的性格是江湖义气多一些,非常好面子,因此,他觉得公开融资非常麻烦而且会打自己的脸,所以在公司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他选择了高利贷。“他对未来预估不足,以为熬一熬就过去了,然而没想到后来一切没有那么容易。”老周表示。都是江湖人士,老周自然明白,高利贷是毒品,刚开始是成本12%一年,接着就是15%,接着24%····利滚利。于是,江湖雷总是处于偿付利息的怪圈当中。“明天就要付款了,哪怕是1%一天的资金成本,他们也要借呀,不然明天资金链就断了!压垮企业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不断累计的资金成本啊。”老周叹气说。江湖雷最可惜,最终不堪重负,从高楼一跃,一了百了。“我觉得他们是运气不大好,同样的事情,年其实有一段时间比现在要更严重,有一次我就在大街边上谈成了一个亿的优先级资金,金主实业收手,借给人炒股约定12%的利息,到了平仓线金主可以平仓。就在路边说了一个小时就搞定了,很不可思议吧?但是这样的场景企业都能熬过来,然后通过购买地产小赚一笔,收手!解套!或许现在比去年还要更严重吧——所有的机构都不放款,钱都消失了!”老周的业务如今也开始惨淡,于是,老周干脆歇业放假了,“反正干了那么多年,也真的是累了。”只是,回顾过去多年的经历,老周很多事情没有想明白:比如,这个世界怎么如此奇怪,你看着这些企业借钱、还钱、借钱,不停循环,我们中间人就是蚂蚁,不停把钱搬过来、搬过去。偶尔会想想为什么?意义是什么?有时候自己会想,如果我是金主,我会原意借钱么?不会!危险很大,可是就是看着这些企业熬过来,负债、上市、融资、逃离升天,这真的是颠覆自己认知。有一些,明明很老实的企业家,当然不知道的是因为失败了才老实还是因为老实才会失败,就那么一口气没有缓过来,一辈子倾家荡产。比如,钱到底从哪个环节开始消失的?“钱只要在滚动,虽然只有一张100块,但是如果他能一天内滚动10次,经过10个人的手,实际产生的效益就是1000块,可是一旦某个环节卡住了,某个人想,算了,我存起来放在床底下吧,这100元实际从流通市场消失了。”老周简单介绍说。到底是哪个环节呢?老周一直想不明白。然而,资本始终是资本,不带有任何感情。犹如欧也妮·葛朗台被钱迷惑的父亲,作为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在他眼里,女儿妻子还不如他的一枚零币。这就是资本的魅力…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GPLP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理性投资成熟创业LP乐园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NGS肿瘤试剂盒”审批你排了多久?这家公司1年就进入特别审批了
“NGS肿瘤试剂盒”审批你排了多久?这家公司1年就进入特别审批了
拿到CFD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时候,飞朔生物正式运营还不到两年。
飞朔生物是位于厦门的一家生物技术企业,致力于为肿瘤精准医学检测提供产品和服务。公司的“基因测序用文库试剂盒”为国内首个获得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产品。另外,公司有5个产品获得国际欧盟CE-IVD认证,多个产品正在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CFDA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向NGS肿瘤临床检测行业释放利好消息,一时间,行业内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这么大一个市场,尚未有一家企业NGS肿瘤产品获得CFDA的批准认证。
无疑,谁率先拿到通行证,谁就能够占据先发优势。网站、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动脉网。
几乎所有企业都争先恐后的开始进行、或着手准备肿瘤诊断试剂盒产品的申报。而这家行业内知名度并不高,2016年才成立的企业,却成为第五家拿到特别审批的企业。
对许多人而言,他们好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从赛默飞世尔到飞朔生物
2012年,在艾德生物做了6年多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工作后,陈琰进入赛默飞世尔(Lifetech)开始接触NGS产品的临床转化工作。当时他负责的是一代测序、二代测序产品、实时荧光PCR和数字PCR产品的临床应用市场。
肿瘤领域是他当时工作的重心,美国总部也很重视。
在艾德生物的几年,让他积累了许多分子病理医生资源。在与这些临床专家的交流中,得到反馈:1.多基因联合检测成为临床应用的新需求;2.需要更加操作简单、快捷的方法。而此时,NGS正在往肿瘤领域扩展。
他隐约觉得这项技术有可能为临床肿瘤检测带来新的变革:“现有荧光PCR技术对实行多基因检测时时间太长了,肿瘤病人不一定等得起。”
之前做过研发工作,带着这样的思路,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琰有了新的想法,这便是飞朔生物的核心专利环介链接扩增技术(RingCap)。
当时NGS在IVD行业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临床监管也到了临界点。2015年下半年,陈琰开始有了创业的想法。
一个人的公司
日,陈琰正式离开赛默飞世尔;日,飞朔生物正式运营。
2015年的十月份,跟一位企业家沟通时,当下便同意天使轮投资该项目,厂房和办公区也租下来了。直到一月份正式运营,公司从上到下也就陈琰一个人。装电话线、装宽带、买电脑,这些全都是陈琰自己去搞定。直到2月份自己的太太加入,公司才算有了第一个核心成员。
“我太太在艾德生物负责了8年的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怎么建质量管理体系、怎么管理、怎么报证,这些她都非常专业。”陈琰告诉动脉网。
成立到发展,唯快不破
成立之后,飞朔生物如同它的名字一样,飞速发展。
2016年2月拿到乔景资本千万级A轮融资;4月完成质量管理体系建立;5月便拿到了基因测序用文库试剂盒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他们是全国国内第一家。2016年10月,公司完成5个产品的欧盟CE-IVD认证,这些产品具备了在欧盟成员国地区的销售资质。
肿瘤临床检测未来市场可能达到200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也是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这个市场大约能够允许容纳十几家企业,而目前这个市场的企业有数百家。”陈琰表示。
飞朔生物成立的时候,整个基因检测领域已经爆发过一次融资潮。竞争对手已经多,他们成立的不算早。要在数百家企业中脱颖而出,唯快不破。
聚焦研发和申报,抢占先机
目前团队规模超过50人,研发团队成员占据1/3,而销售团队还不到10个人。
相比大范围的去医院收样做第三方检测,陈琰更倾向在这个阶段把精力放到产品申报和开发上。
首先,目前试剂盒产品的申报本就已经进入一个微妙的阶段。谁能够率先拿到CFDA的通行证,谁就能掌握先机。
但这个优势持续时间并不会太长。进入市场后,一号选手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与医院建立紧密的关系。如果一号选手把市场内所有医院都拿下来的话,第二家、第三家企业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肿瘤市场足够大,第二家、第三家企业还可能在第一家的手中分到一定市场。但越后进入市场的企业一定会走的越困难,先发优势尤为重要。
因此,作为一家成立并不算早的企业,与其在现阶段大规模扩张市场团队,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开发和研发上,尽可能成为进入市场的第一批企业。
“我们是试剂盒的生产供应商,目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上,所以现阶段一个销售人员需要覆盖多家医院甚至一个省。”陈琰这样告诉记者。公司在2016年一整年都没有销售活动,全部尽力都集中在产品研发、生产、性能验证和资质申报上。在他看来,IVD行业中,资质和技术才是第一位。
到目前为止,飞朔生物的试剂盒产品已超过30个。
2017年9月,公司核心产品肿瘤诊断试剂盒产品进入国家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公司是第五家拿到肿瘤试剂盒特别审批的企业,而最先获批的几家企业,早在2015年就提交了申请。CFDA今年8月初才明确了二代测序技术肿瘤伴随诊断试剂盒申报的指导评价原则,目前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在注册申报上,我们的投资方达瑞生物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陈琰表示。
做上游企业,资质和技术是第一位
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上游的试剂耗材生产供应商。陈琰认为,如果单单只是做一个第三方检验所,那企业密度非常大,竞争也比较激烈。而如果作为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能够促进企业发展。
而作为上游企业,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产品的技术,是否能够在业内保持优势、是否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另外则是合法合规,拿到监管部门的审批。
飞朔生物在2017年4月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核心技术专利。而在产品的开发上,飞朔生物选择与临床专家合作,开发出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产品。
活跃的智库
除了向市场提供治疗体系标准的产品以外,飞朔生物还面向医院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临床专家可能针对不同的癌症有新的研究,这些研究如果要发表文献需要试验数据的支持,我们就可以与他们合作,把想法做成产品。”陈琰介绍到。在公司的支持下,医生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和产品进行专利申报,飞朔则又可以通过专利授权的方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转化。
“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一批活跃的智库,产品也能够源源不断的输出。”陈琰表示。
合作国药基因,渠道竞争的伏笔
随着第一个肿瘤试剂盒产品进入特别审批,几乎市场上所有企业都开始着手或者准备试剂盒产品的申报工作。在第一个产品获批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陆续拿到审批。也就是说,在第一个产品进入市场后,市场竞争将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那个时候,市场竞争已经不单单是技术或者渠道竞争,而是综合实力的较量。除了在产品开发上投入大量精力外,飞朔生物在渠道竞争上也早有布局。
2016年6月,飞朔生物与国药基因签署了战略合作。国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辖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物流分销一体化、配送网络是国药集团正在全力推经的平台之一,覆盖医院超过3万多家。
双方将合作加速飞朔生物肿瘤基因突变检测系列产品的产业化,未来也将为产品的渠道和配送提供支持。
公司在2017年9月获得了由景旭创投、景圆蓝海和东方翌睿共同参与的B轮融资,不到两年时间,公司已陆续完成了四轮融资。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把精力放在产品上,保持每年3-5个产品拿到审批认证。肿瘤试剂盒的审批流程是重中之重,他们希望能够成为进入市场的第一批企业。
同时公司将尝试把更多的新技术向临床转化,紧跟海外市场,做出更符合临床需求的产品。又一大批创业公司死亡,它们都被新零售坑了?又一大批创业公司死亡,它们都被新零售坑了?营销官百家号风口是一浪接着一浪,2018年刚过去一半,年初热闹的新零售,现在已切换成微信小程序。回看这半年的新零售战场,新物种频出,但倒下的是一个又一个,而那些有巨头在撑的明星项目,也在苦难中熬着。1、GOGO小超关键词:全国首个倒闭的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GOGO无人超市”隶属同一家公司,开业之初,与福柜、果小美一起成为了成都本地的明星创业产品。从开业运营到倒闭,“GOGO小超”只用了4个月时间,并且项目下的多个员工都还没发工资。在“停止营业”的通知单上,我们看到落款日是日。可戏剧性的一幕就在隔天发生——成都市对无人零售的扶持政策于23日正式下发。让人感叹好政策终究抵不过资本的残酷。“死亡”诊断:根据媒体调研,“GOGO无人超市”、“GOGO小超”两家无人超市的平均客单价为33至37元,平均单日流水元,不算后台研发成本已实现盈利。然而,GOGO小超2个月就扩张到500多个点位,步子迈得太大是加速倒闭的原因之一,运营失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相比部分无人货架公司对布点的严苛要求,GOGO小超将大部分点位,投放在保险、贷款、销售、客服等避开朝九晚五上班时间且流动性强的行业,导致货损率严重。2、领蛙关键词:公司被卖,创始人不知情领蛙成立于2015年7月,是较早进入无人货架领域的玩家之一。1月12日,便利蜂宣布以数千万的价格收购领蛙。而这事发生后,创始人蒋海炳还被蒙在鼓里。按照他的原话:我一下子就懵了,我说我昨天还在联系新的投资人,怎么可能今天就卖掉,更何况我是股东,也是董事,怎么会不知道。被称为无人货架发明者的他甚至扼腕叹息:“原创者被抄袭者收购,是一种耻辱!”“死亡诊断”:与其他因货损、资金断链而倒闭、被收购的无人货架项目不同,领蛙走的是精细化运营路线,在其他大规模无人货架货损率高达40%的情况下,领蛙的货损率只有13%,客户留存率95%、毛利润35%。蒋海炳的说法,公司本走精细化运营路线,投资人则认为需要继续扩张以配合融资,因此发生了“孩子被卖家长不知情”的闹剧。所以,领蛙是在尚有千万资金、近4000优质网点的情况下被卖的,实属该“死亡名单”中一个独特的存在。3、七只考拉关键词:明星创业团队成立于2017年2月的七只考拉也曾经是无人货架的明星玩家。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曾经任职于京东和阿里,其他主要员工也都来自颇有名气的零售企业。成立2个月后,七只考拉就得到经纬创投数百万的天使轮。根据创始人文朝辉的说法,资本不用靠说服,是他们主动送上门的。可见七只考拉在资本圈混得不错。根据1月份的数据,七只考拉共进驻了3000多家公司、设有5000个货架。图片来源:商业邦但在去年9月份得到5000万的A轮融资后,裁员、撤架消息开始传开早在今年1月,七只考拉的员工就爆料公司解散了大批市场拓展人员;5月份,有消息称位于北京的货架冷柜“90%的网点都已撤柜”。七只考拉联合创始人单长江对“倒闭”传闻的回应是,“没有倒闭,但方向有变化,货架业务是停了”。“死亡诊断”:创始人对停止货架业务解读为战略调整,无人货架是七只考拉第一代产品,第二代产品将在年内推出,并强调了机器成本将会骤降。即便作为不以城市扩张为目的无人货架项目,居高不下的成本终将扛不过烧钱速度,无人货架终究不是能长期以单点撑起利润的运营项目。4、哈米科技关键词:股票抵发工资以业务调整为统一口径的,还有今年6月份被传出“倒闭”的哈米科技。根据网传消息显示,哈米科技创始人赵文强发布了一封内部信,提到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是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盈利困难。同时,哈米科技给出了相应的人力方案:用等估值的股票抵发部分工资,不接受抵发方案的,可以办理离职手续。哈米科技成立于2016年10月,其产品 “哈米魔方”为办公室客户免费搭建mini茶水间,提供零食、饮品、代餐等产品。官网显示,美团、ofo、京东、爱奇艺等都是它的客户。“死亡诊断”:行业融资速度远远赶不上烧钱补贴的速度,一个连员工的工资都难以支付的企业,怎能收拢人心陪它一起打江山?5、豹便利关键词:猎豹移动追风口的一次新品尝鲜“今年底将冲击 1 万个办公室点位。”去年,猎豹移动官方消息发布了这样一则消息。“豹便利”的扩张速度和野心,正应了母公司的名字——“猎豹”的调性。但在今年3月底,就有媒体曝出“豹便利”疑似全面停止了铺货,项目所涉及的货架、设备等等,全部折现出售;相关人员也在3月份被相继遣散。这个情况得到了猎豹员工的证实。“豹便利”无人货架在去年11月份正式营业,有零食货架和无人柜两种产品。直到今年1月份,已入驻1000家企业。“死亡诊断”:投资周期长,货损太大,亏损严重,搁在无人货架头上的三把刀“豹便利”同样逃脱不了。比较可悲的是,“豹便利”更像是猎豹移动在新风口的一次新品尝鲜。All in AI的移动猎豹旗下产品众多, 接待机器人、零售机器人等等,且落地应用布局清晰。无人货架被寄予线下流量入口、推广支付业务的厚望,但在现实过程中却满足不了猎豹移动的野心,挥挥衣袖及时砍断算不上心疼,原“豹便利”的负责人继续回归猎豹的AI项目埋头苦干。一切又回到风平浪静的日子小蜜说:50多个玩家入场,席卷了30多亿资本。因为门槛较低,无人货架迎来了最猛烈的风口。但这一年多来,随着媒体不断地跟踪报道,无人货架在商业模式上的缺陷被无情揭露,并逐渐放大。比如,无法单独盈利、激进的点位铺设、经不起考验的人性、货损率严重、融资速度赶不上烧钱速度等等弊端……在这场资本争夺战中,失去“奶水供给”的创业公司在“死亡”路上前仆后继,而留存下来的,无非都是那些有巨头背景、资金加持的明星项目,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头部玩家果小美、便利蜂、猩便利,接连被曝裁员、多个城市撤柜。在资本泡沫被捅破后,无人货架项目已经来到了转角处,它们尝试从产品类型、产业的形态和场景上做延伸,尽量脱离嗷嗷待哺的形象。以下为一批危险名单:6、魔急便关键词:朱啸虎投资的第一个“新零售”项目根据“高科技赋能传统零售”的投资逻辑,无人货架进不了朱啸虎的法眼,还被吐槽不能赚钱。而车载便利店,能够以“极其轻的模式迅速触达至少数十万级别的零售网点”魔急便是朱啸虎力挺的新零售项目,也是他投资的第一个新零售项目——车载便利店。乘客上了网约车,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购买车座椅背和座位间的一切商品,类似一个车上的移动便利店。魔急便成立于去年8月份,目前已经获得两轮共计7250万元融资,金沙江创投、IDG资本、高瓴资本和滴滴出行都是投资方。相比其他的车载便利店,滴滴的加入成为魔急便的绝对优势。再来,两者也颇有渊源。创始人兼CEO韩振威曾经是滴滴快车事业部的运营总监,而且魔急便在宣传中也特别强调,申请车载便利店的前提必须是“滴滴平台合规司机”。7、gogo家关键词:低调谨慎的扩张者“gogo家”是一家来自深圳的公司,创立于2016年,这时间称得上“出租车卖零食”生意的先行者。根据媒体爆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gogo家”已经产生了数十万人次的购买,部分司机单月最高销售额达到数万元。相比魔急便,“gogo家”在全国的扩张显得低调谨慎。在扩大城市试点的同时,“gogo家”将每个城市的司机限制在50个左右,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司机进行培训;而在车内陈列和降低货损率方面,他们也下足了功夫。8、汪汪合伙人关键词:合伙人——聚美优品陈欧汪汪合伙人成立于2018年1月,直到5月份底上海业务被叫停,期间不过运营了短短的5个月。天眼查显示,汪汪合伙人的大股东是“天津顺事通达科技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聚美优品CEO陈欧。“死亡诊断”:因为“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上海地区汪汪合伙人的“车载便利店”业务被紧急叫停。根据现行的监管,魔急便、gogo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小蜜说:根据36氪的分析如果是一个零售的生意,车载场景下能够放置的SKU有限(40+SKU),且线下大部分销售利润是分给司机的(85%-90%);按照10%-15%的分成比例来计算,一台车平均净利润1000元。司机能赚钱,乘客得到便利,这其实是打中了市场痛点。但解决这个痛点之外,车载便利店是否又会带来新的痛点?在“车载便利店”模式被广泛报道后,不少网友有了普遍关注的问题:1、乘车空间被挤压,坐车体验不就变差了吗?2、在车上还吃零食,车里的环境还会好吗?3、把食物放在没人监控的货架,万一被不怀好意的乘客做了手脚,不就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当一辆车与零售结合起来,“车载便利店”便升级为交通运输、食品零售等多个公共服务的交叉问题。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整理,gogo家、魔急便、汪汪合伙人都在现行监管法规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规。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我们知道,在时间上,市场往往会跑赢监管。但只要于社会有益、多方共赢的局面,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在时间上给予宽容,不论是对新物种,亦或是监管当局。创新不易,且行且珍惜。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营销官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原创互联网营销第一媒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装修公司倒闭一大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