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哈利波特的父母厉害吗有多厉害?

原标题:你和父母有多像?现在国外朋友圈流行『晒基因』,太强大了!

每个小孩子出生的时候,粑粑麻麻还有来看望的叔叔阿姨们都会争论一件事情,就是宝贝长得比较像谁。当然有些人根本不用争论啦,因为根本就是父母其中一方的翻版,等他们长大一些,如果把他们的照片和父母的照片摆在一起,大家会有种时空交错穿越了的感觉。

下面让我们用照片来见证强大的基因吧

妈妈25的时候和我25岁的时候

我三岁半和我儿子三岁半,相隔了37年

爸爸和我,都是四十岁。(叔叔你那么像强尼德普你女儿知道吗?!)

爸爸在我4岁的时候去世了,大家都觉得我像他

我老爸和他好友的合影,我和他好友的儿子也是好朋友

爸爸29岁的时候抱着2周大的我,我29岁时抱着我2周大的儿子

26岁的妈妈和23岁的我

妈妈和我,同样的年纪,在不同的国家

妈妈和我,同样的年纪同样的服装,相隔25年

21岁的老爸和22岁的我,相隔30年

我妈妈生下我大哥和我生下我第一个儿子的时候

我先生和他祖父的对比照

妈妈和女儿 (都如此美艳!)

当兵的老爸抱着我,当兵的我抱着儿子

我和我帅哥老爹在同样年纪的对比照

我可以说我比我老爸帅吗?

老爸抱着七个月大的我,我抱着七个月大的儿子,多么希望他能活着看到这一幕

我和妈妈,都是30岁的年纪

22岁的我和18岁的外祖母

我21岁的儿子,和35年前的我

我和我女儿,都只有9个月大的时候

我和我儿子读小学时的照片,相差30年

我和我儿子9岁时的对比照

我的高中照片和我儿子高中照片拼接在一起毫无违和感呀

你们家的基因够强大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这两天,北大状元王猛(化名)与父母决裂的新闻广泛传播。

在外人看来,王猛是个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某地级市的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王猛的内心却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痛苦:他的整个童年与少年时代,都在父母的紧密控制下生活,这种令人窒息的亲子关系,即使在他逃离父母北上求学、甚至远赴美国继续深造的十余年后,仍是他心里越不过去的梦魇。

2005年,大四的王猛最后一次在家过年,此后12年,他未曾回家过春节;2012年,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至今已6年未再联系。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断绝父母对他无处不在的“关爱”。

近日,王猛写下了一封一万五千多字的长信,控诉父母在养育自己过程中的种种不恰当之处,并把信发给了一些朋友。

在信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外人眼里闪闪发光的北大状元,是如何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痛苦而孤独地长大,也可以从一些事例来尝试理解,他所有的行为:拉黑父母、写决裂信、过年不回家、修读心理学,以及这么多年来内心的苦苦挣扎,都是想从家庭关系的阴影中,寻找一个奔向光明的出口——这是一场悲伤的自我救赎。

王猛举出的例子,我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件,把它们放在这里。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王猛的母亲坚持要求儿子穿长裤,即使王猛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当天演出时,只有王猛一个人没按要求着装。

在穿衣的事情上,这不是孤例。王猛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高中时,王猛曾强烈要求到外面的学校上学,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绝。此后多次争取也均遭到家人拒绝。

后来,王猛考上了北大,本以为终于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王猛的父母拜托同样居住在北京的大姨“照顾”王猛,而这位大姨确实将他“照顾”得无微不至:频繁地给他打电话,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 

王猛说,在他陷入无助时,父母从来没有支持过他。王猛与同学的人际关系紧张,父母没有给他安慰和支持,而是反过来责怪是他自己的问题。

因为不会剥鸡蛋,王猛从小到大受到亲戚的嘲笑;出门旅游,刚高中毕业的王猛被导游开了个“荤段子”,都让王猛感到强烈的不适。虽然讲出这些话的人可能并无恶意,但明明觉察到王猛不喜欢成为取笑的对象,父母也并没有保护他,甚至还是一定程度上的帮凶。

2005年春节时,去他家做客的二姨再次拿出小时候不会剥鸡蛋的“梗”和王猛开玩笑,王猛因此被激怒,与家人大吵——此事也促使这一个春节成为了王猛在家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在此之后,虽然从地理上,王猛远离了父母;但父母长期以来对他心理上的影响,却远未消除。从王猛现在的状态我们也不难看到,这条逃离与救赎之路,他还要花很多很多年来走,或许没有尽头。

说起父母对子女的控制,让我想起电视剧《黑镜》(Black Mirror)中的一个故事。

美剧《黑镜》算是一部科幻剧,它通过一些独立的故事,畅想了在不远的将来,快速发展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

在第四季第二集,它讲述了一对母女的故事。母亲玛丽独自带着女儿萨利生活,在女儿三岁时,母亲因为一时照看不周,险些将女儿弄丢。虽然玛丽很快找到了女儿,但寻找中的撕心裂肺仍让她心有余悸。

于是玛丽决定带萨利去接受一项科学实验——在孩子大脑中植入纳米级芯片,这个芯片不仅可以检测孩子的健康状况、显示孩子的定位,还能够让家长通过自己手里的平板电脑,与孩子的视觉、听觉相连,从而实时看到和听到孩子所看到、听到的内容!

更厉害的是,这套装置还有过滤功能。只要家长轻轻一点,孩子眼中“儿童不宜”的东西(哪怕是一只比较凶的狗),就会立即变成马赛克。

想想如果你眼里的东西好端端就变成了马赛克有多么可怕。但女儿萨利从小就过着这样的生活,自己也习以为常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萨利“安全”地度过了童年。上小学后,她却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小怪物”,因为她从来没有见过血,也从来感受不到恐惧。

通过同学们的描述,萨利企图用画笔画下一些血腥、暴力的画面,但刚一画好,画面就变成了马赛克。困惑的她用削尖的铅笔扎破了自己的手指,希望感受什么是血——但在她眼里,仍然只有马赛克。

玛丽发现女儿萨利的自残行为后也吓了一跳,赶紧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告诉她,这种芯片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建议她不要再继续使用。为了女儿的健康,虽然有所犹豫,但玛丽还是说服自己,关掉了过滤功能,也不再对女儿实施监控。

虽然芯片仍然在萨利的脑内无法取出,但只要母亲不再监控和干预她,萨利的生活和普通孩子也没什么区别。

15岁时,萨利和一个男生谈恋爱了。一天晚上,萨利和男友在外约会,很晚没有回家。玛丽实在是担心女儿的安全,挣扎许久,她又打开了那个控制端——正看到了萨利和男朋友亲热的一幕。

尽管如此,玛丽并没有说破,谈恋爱是正常的,但作为母亲,玛丽很担心孩子会遇人不淑,所以玛丽虽然没有干涉萨利的恋情,却再次开始了对萨利的监控——而这次,是悄悄的。

可是,作为家长,控制一旦开始,结束就没有那么容易;如果真的能跟踪到孩子的一举一动,谁能做到“我就看看,不说话”呢?

在发现萨利跟着男朋友一起吸毒后,玛丽忍不住出手了。她去威胁男生与萨利分了手,而后又在萨利的早餐中,加入了避孕药,以绝后患。而萨利因为呕吐就医,被医生查出呕吐是服用了避孕药所致。萨利想到,一定是妈妈知道了自己恋爱的事,并偷偷给她吃了避孕药。

愤怒的萨利回到家,果然发现母亲仍然在对她实施监控。

想到自己和男朋友的亲密也被母亲尽收眼底,萨利和妈妈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气急的萨利一下下将平板电脑砸到母亲头上,彻底砸坏了它,母亲也倒在血泊中。

最终,满脸是血的玛丽还是醒了过来,而萨利早已离家出走,损坏的平板电脑被丢在一旁,已经无法再追踪萨利的定位。这个本来为了防止弄丢女儿而装备的东西,让她彻底失去了女儿。

如果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的设备,大家说,使用率会如何呢?虽然看上去这种设备非常可怕,但别忘了,科技是中性的,是人们如何利用它,才让它有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监控系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颗控制别人的心。

看了北大毕业生王猛和《黑镜》的例子,可能很多人也会联想到自己被父母“控制”的实例,提起来就深恶痛绝。网络上也时不时会爆出一些父母极端地控制孩子,或者孩子“反抗”父母的“压迫”而造成的悲剧。前几年,豆瓣上有个热门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聚集的就是一大批觉得父母根本不了解自己、而又处处想要控制自己的人。

其实,“控制”本身只是个中性词,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控制欲。而父母对孩子的适度控制,不仅是父母的权力,还是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所谓适度的控制,是帮孩子的人生把握航向,教会孩子是非黑白,引导孩子走上健康成长的轨道。

过度的控制,则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长成自己规定的样子。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过度的控制呢?可以看以下几个方面。

时刻想要了解孩子的动向,并认为这种行为天经地义。不仅行为要监控,最好思想也能监控,只是做不到罢了。

《黑镜》里妈妈玛丽直接通过电脑把孩子的所见所闻“直播”给自己,就是监控行为的极端演绎。而王猛大姨的频繁电话、甚至背地里通过同学了解他的情况,也是监控行为。

当孩子与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时,不会尊重孩子的意见,而是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惜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

比如王猛的母亲,尽管老师要求大家都穿短裤进行表演,但王猛的母亲还是必须让王猛穿长裤,没有商量的余地。《黑镜》里的玛丽,干预女儿的恋爱,还偷偷给她吃避孕药,也是一种明显的强制。

这是一种隐性的控制行为,可能很多人意识不到。有这种行为的家长,对于孩子的缺点,会贬低孩子,使其自我怀疑;而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往往坐视不理,任由孩子受伤害

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一种心理:“我就是很差,所以要听爸妈的话”,“我这么差,只有爸妈才爱我”,这样才可以更方便地控制孩子。

王猛所述的“事件三”,他说自己陷入困境时,父母从来不会给他情感支持,别人取笑他,父母也不会去维护他。看似与控制无关,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控制行为。

在孩子不受控制时气急败坏,一旦孩子出现家长意料之外的自主行为,无论对错,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反对和镇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刚谈恋爱,爸妈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就一味地不同意。镇压与强制是同一种思想的两者表现:他们要你做的,你必须做;他们不要你做的,你必须不能做。简而言之就是八个字,“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颇有黑色幽默的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常常伴随着病态的付出感。家里所有的钱都供你上学,所有的好吃的都给你吃,爸妈为了你豁出命也值得——你还能不听话吗?

控制,常常是以爱的名义。而这份沉甸甸的爱,无论你接受与否,都要“领情”。这是一场“付出”与“顺从”的交易,而不必考虑孩子是否自愿参与。用“付出”、“爱”、“孝顺”对孩子进行情感和道德的绑架,孩子不听话,会自己觉得愧疚,可以说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控制手段了。

那些在过度控制下长大的孩子,

王猛的新闻出来后,也有很多人觉得他“小题大做”,觉得都是他自己“看不开”,并说“父母终归是父母”,闹到今天的地步,更多地是王猛自身存在问题。

诚然,我们都不是圣人,如果父母偶尔行为失当,完全可以尝试着去理解与协商。但如果面对的是长期的、多方面的控制与伤害,恐怕不是一句“看开点”、“坚强点”就可以抚平。

通过上述对过度控制行为的一层层解剖分析,我们是否可以更清晰地体会到王猛的痛苦?

王猛有问题吗?有,而且问题很大。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内向、敏感、不善交际,有“创伤性应激障碍”。但这些问题不应怪罪于他。就像一个从小吃不饱的孩子,我们不能责怪他“你怎么不长高点、长壮点”,而对于从小就处于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我们又怎么能责怪他人格不够健全,心态不够阳光?

在父母的过度控制下成长的孩子,会有一些“通病”,只是程度不同:

第一,自卑,自我否定。父母的过度控制,意味着对孩子自主意识的不断否定、打压,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觉得“我都是错的”、“我不够好”,从而陷入自我否定。什么都由父母做主的同时,也失去了上进心,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

第二,敏感,抗压能力差。因为孩子从最亲密的父母那里,也总是得不到肯定,从而缺乏自信,敏感脆弱,这种孩子会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其他人无心的话语也可能给他带来伤害。抗压能力差,一分的困难在他这里可能被放大到十分,遇到挫折时也很容易一蹶不振。

第三,叛逆,情绪暴躁。长期处于父母过度控制之下的孩子,“听爸妈的话”总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因此哪怕父母(或其他人)有些话说得有道理,或者只是对孩子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只要有机会,孩子都会拒不服从,粗暴地拒绝——他不是在拒绝这件事本身,而只是在拒绝“听话”这种行为。

第四,难以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自卑、敏感、暴躁,都会影响孩子与其他人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更加可怕的是,当这种孩子寻求伴侣时,很容易继续去寻求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要么被控制欲极强的人吸引,要么反客为主企图控制其他人,因为在他们心里,爸妈教给他们“控制=爱”。而等到这些孩子为人父母,也很难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类似的悲剧又会在下一代身上重演,代代流传……

所以,那些在过度控制下长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或许学习很好,或许上了北大,或许成为状元。但是,他从未快乐过,他从来都找不到自己。

所以,那些以爱为名控制孩子的家长,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还满意吗?你们的孩子,看似听话乖巧,实则遍体鳞伤。你们的“教育成果”,可能痛恨着你们。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说: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作家龙应台在文章《目送》里,对亲子关系有一段精准的描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们所有人,都是别人的子女,我们中的大部分,也会为人父母;除了父母与子女,我们也身处于很多其他类型的关系中。毫无疑问,我们都多多少少被控制过,也有意或无意地控制过别人。

王猛的故事,即使不去追究更深层次的东西,也足以给我们以教训:合格的父母,是学会放手的父母;成功的教育,是积极的引导,而非强硬的控制;对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温暖的,而不是滚烫的。给他自由,他才能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利波特的父母厉害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