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重大疾病保险哪种好你们的看法是怎样的。又有没有想过给自己和家人增添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哪种好呢?

  我从事这个行业的 如果买大病的话 你父母今年50了 正好在这个年限内 大病险超过50就不能买了 但是 相应的费用很高 我们公司大病保障金额最高50W 以下的 从一万到五十万不等 这个越年轻买越好

  意外的年限是55岁 也就是超过55岁不能买了 不过这个不会因为年纪大 费用就贵 看你自己选择

  不管是意外也好 大病也好 你存多少钱 到最后都会退给你的 一分不少 存10年保障30年

  哈哈,您跟我一样,喜欢吃皮,不喜欢吃馅.

  能不能介绍的再详细点呢?大病险具体怎么买?

  你爸妈买大病险不划算 费用太贵了 你一年收入才6W

  如果买10W的保障金额的话 每个月估计要交一千多,交10年保30年

  还不如买意外 可以自己控制 不限年龄

  我们公司有个住院津贴 也就是不管因为什么病住院 每天给200块钱

  10W的那种,交10年保30年,交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可以开始保么?

  意外险赔偿包不包括疾病这方面的赔偿呢?我看解释是"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或残疾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好像不包括疾病,但是现在最担心的因素,就是疾病.

  又出现新名词了:"住院津贴".这个怎么交费呢?

  科普一下,来自网络:

  意外险就是意外人身伤害保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按严格来说属健康险范围。意外伤害的物征为:1、外来的,即是外来的或外界原因的造成的事故、2、非本意的,必须是不可预料的意外事故,而不是故意制造的事故,3、突发的,即必须是突然发生且在瞬间完成的,而不是日积月累形成的。4、非疾病的。即伤害必须是非疾病的原因造成的。

人活着总有一些羁绊和牵挂!家人、亲人、朋友往往是首当其冲!

如果在人世走一圈,什么牵挂都没有,那真是无敌潇洒了!

之所以说你所牵挂的,这个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身故受益人是谁!

定期寿险,有些人非常推崇,有些人比较排斥,稍微有点两极,我觉得是因为人生观的不同吧。有些人觉得家庭特别重要,自己走后不仅不希望给后人留下负担,还想着如何帮助他们分忧解难。有些人比较厌世,觉得整个世界不应该是这样,活着受了很多痛苦,为啥还要留下一笔财富给别人。

本着独立客观的态度,就不写鸡汤评论后者了。还是说说保险吧!

世界上只有两大类人寿保险产品,第一类就是定期寿险,第二类是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包括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具有各种储蓄或投资功能的分红、万能、投资连结型寿险产品。

第二类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都必须基于或含有某种形式的定期寿险。

所以,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定期寿险,那么就不要说自己在这个行业干了多久有多专业有多牛逼。

定期寿险是在一定期限内提供死亡风险保障的保险产品。如果被保险人在一定期限内身故,保险公司支付人寿保险赔偿金给指定的受益人,退保或保障期届满的时候,定期寿险一般而言都没有或只有极少的现金价值。而在身故的赔偿责任之外,可附加全残的赔偿责任。

说白了,定期寿险就是在被保险人不幸早亡或全残的情况下,由保险公司支付一大笔钱给被保险人的家人或指定的受益人。

一般而言,早亡或全残的大都由疾病或意外事故导致。在内地,由以下情况导致身故或全残的情形,保险公司一般不承担赔付保险金的责任。

1. 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故意伤害;

2.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

3. 被保险人自本合同成立之日起 2 年内自杀,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4. 被保险人主动吸食或注射毒品;

5. 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有效驾驶证驾驶或驾驶无有效行驶证的机动车 ;

6. 以政府宣告或认定为准的战争、军事冲突、暴乱、恐怖活动或武装叛乱;

7. 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

定期寿险最大的好处是:同等保额的情况下,定期寿险相对于其他寿险而言,保费最低最便宜,其最大的 " 缺点 " 是:没有保费返还或储蓄投资功能。

当然,定期寿险并不适合所有人

1、太有钱的人的应该不需要买定期寿险,比如说王 * 林挂了,王 * 聪依然有钱开游艇,所以,定期寿险不买也罢。

2、太自信的人应该不会买定期寿险。太过自信的人认为自己如此青春有活力,怎么会死呢?

3、不懂保险的人想必也不会去买定期寿险,代理人都不知道定期寿险是什么 " 东东又怎么会向你介绍过定期寿险呢?(连最简单和基本的定期寿险都不懂,又怎会有可能搞懂其他更为复杂的寿险产品呢?)

4、那些喜欢纠结万一今年没死保费不是白交了的人,也不太会去买定期寿险。就算买了,她们心里其实是希望在没死没残的情况下把 " 自己的钱 " 拿回来。这类人要么不懂保险,要么就是心疼自己的钱会 " 打水漂 "。

5、孤家寡人或没有财务负担的人有可能不需要买定期寿险,因为,如果没有人指望某人抚养或供养,某人即便不幸挂了,也大可了无牵挂地一死了之,没必要买定期寿险。

哪几类人可能需要考虑购买定期寿险呢?

1、刚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的独生子女们,可考虑购买定期寿险。毕竟年纪轻轻就挂掉的概率很小,万一年纪轻轻就挂掉,给父母可以留一大笔钱,因为定期寿险高杆杆,保费便宜。

2、已经成家的小夫妻可考虑购买定期寿险,有子女的那就更应该买,道理很简单,就是要规避家庭财务巨灾风险,在财务上保护家人。

3、就是像我这样的中年人了,工资马马虎虎,不算高也不算低,但只要钱还没赚够,家庭财务责任很重大,就一定要考虑购买定期寿险,而且是高额度的定期寿险,确保家庭的生活质量能够禁得起任何人身巨灾风险的打击。

4、创业者都应该考虑购买一份定期寿险。,如果你结婚了,无论有没有孩子,都要先购买一份高保额定期寿险,再去为你的理想拼命工作;没有买保险之前,别太拼命,因为有家的人,要为家人着想。

有利益驱动,是会考虑购买定期寿险的必要条件。真会决定去买定期寿险的前提条件是:怕死。

只有怕死的人,才会考虑买定期寿险。如果你不幸因为意外或者疾病去世或者全残了,你的孩子还有书读吗?你家的房子会被银行收走吗?你父母妻子的生活有着落吗?你怕吗?如果你的答案让你感到害怕,那你就会买定期寿险。

" 怕死的人 " 之外,还有一类人会考虑买定期寿险:" 找死的人 ",也就是所谓的 " 骗保的人 ",投保人用自杀以获取保险金赔偿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所以针对自杀的情况,有的市场规定 " 被保险人自本合同成立之日起 2 年内自杀不赔 ",有的规定 " 被保险人自本合同成立之日起 1 年内自杀不赔 "。

绝大多数人都应该考虑购买定期寿险,但前提条件是这个定期寿险产品的定价合理,让人可负担得起。可惜,在当前的中国寿险市场中,这样的产品少到近乎没有。

赚钱不容易,花钱要谨慎,精明买保险。怕死,就买定期寿险。

个人认为定期寿险应该是每个家庭 " 顶梁柱 " 必须配备的保险,但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 " 保险 " 的意识才刚刚萌发,想让大家从内心接受一款 " 只有身故才能赔 " 的 " 消费型 " 保险,比较困难。

不过没关系,既然真的是好东西,我会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它的好处。

为什么我要买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的最大优势,就是便宜。这一点主要是由其 " 消费型 " 的特质所决定的:只有这种便宜的 " 消费型 " 产品,才能用最少的保费 " 撬动 " 最大的保额。

" 站是一台印钞机,倒下一堆人民币 "。

由于定期寿险所保障的责任是 " 身故 ",那么这项责任所对应的保额一定要够高,因为定期寿险的保额是人一生的价值的体现。这个概念就如同对上市公司进行估值一样,公司的估值并不单单取决于公司所持有的资产,而在乎于公司未来可以创造的价值。

那么,定期寿险的保额究竟要买多高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问问自己:" 我究竟值多少钱呢?我还能为我的家庭创造多少财富呢?"得到了这个答案,我想大家自然就清楚该给自己买多少保额了。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千差万别,但是房贷、车贷这种必须要还的负债是一定要考虑的。其他的,比如,家里老人都有退休金和社保,那么可以适当降低赡养费这一块。

定期寿险保额 = 未来 10 年家庭生活必要开支 + 负债余额 - 现有净资产

负债余额:未还完的房贷、车贷、其他借款。

现有净资产:存款、低风险投资品(国债等)

高风险投资品,如股票等,因为有亏损风险,不建议算入净资产。除非数额比较大,需要按照账面价格打折计算。

我们先来看看定寿产品:

对比香港,新加坡,大陆,三地的产品,新加坡的定期寿险最便宜!

为什么要说新加坡保险呢?两个字:便宜!

由于定期寿险的责任单一,产品形态简单,不同的产品比较起来非常简单,我们只要选择同样保额、同样缴费期、同样保障期的产品中每年缴费最少的就可以了。当然,不同产品的特性也有少许不同,这点我们后面再慢慢讲。

为了让大家对三地定期寿险的价格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我挑选了各个市场几款热门产品进行对比。为了方便比较,我选择了 3 种投保模式(30 岁投保 / 保障期 20 年与 30 年,以及 40 岁投保 / 保障期 20 年,缴费期与保障期相同,每年所缴保费不变),来比较每种投保模式下,不同产品所对应的 100 万保额的年缴保费(不考虑货币单位):

相信大家看完上表的第一直观感受就是:新加坡的定期寿险确实便宜。但实际上,除了直观上的便宜,新加坡定期寿险还有很多超人性化的设计,下面米宝将结合 AVIVA 的 My Protector Level Plus 详细说一下,保额 100 万美金,保障期 30 年,30 年缴费,费率保证不变,每年 628.75 美金,附加全残责任每年 90 美金。

这个产品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除外责任少:等待期 90 天,等待期内意外身故,可获身故保额赔偿或 50 万新币,两者取小;等待期过后,除了保单生效日后一年内自杀为退还已缴保费外,任何情况身故,皆可获身故保额赔偿,无其他除外责任;

可转换(Convertible):可以在保障期结束之前将此定期计划转换为一份终身寿险,而无需提交健康声明;

终末期疾病提前给付:如果受保人患终末期疾病(被诊断生存时间不超过 12 个月),可提前获得身故保额赔偿,赔偿后合约中止;

保额升级保证:受保人可以在人生的几个重要时刻选择提升保额,无需提交健康声明(几个重要时刻包括结婚或离婚,成为父母或有新生儿诞生等,共可提升两次,最多可提升原保额的 50% 或 25 万新币,两者取小);

夫妻共同投保:只在夫妻中第一个人身故时,将保额赔偿给另一位未身故的,保费较两人分别投保便宜很多(并不是内地保险中常谈到的与保费豁免相关的 " 夫妻共保 ");

全残(Total and Permanent Disability,俗称 TPD)提前给付:如果受保人发生全残,将会获得保额的赔偿(在某些情况下会分若干次赔偿)。全残是指发生下列不可逆的状态:

双目失明 / 失去一只眼及一肢 / 失去两肢

连续六个月以上因残疾失去工作能力

19-65 岁,不能完成 6 项日常生活活动中的 3 项

66-70 岁,不能完成 6 项日常生活活动中的 2 项

6 月 30 日,香港友邦推出了其高端多重赔付重疾产品——多重智倍保(产品评测详见:友邦最新重疾「多重智倍保」产品评测首发)。与多重智倍保同时推出的,还有两款定期寿险产品——挚诚定期寿险(Wisdom Term Life)与尊诚定期寿险(Expert Term Life),不仅是香港友邦首次给内地居民开放购买的定期寿险,同时也是香港大型外资保险公司中首款开放给内地居民购买的定期寿险。

友邦这次产品选用了挚诚、尊诚两个名称,主要是用以区别投保是否需要体检与投保保额的高低。其中:

挚诚的投保保额为 2.5 万美金至 50 万美金之间,投保无需体检;

尊诚(标准体)的投保保额为 50 万美金以上,投保无需体检;

尊诚(优选体)的投保保额为 50 万美金以上,投保需要体检;

此外,两款定期寿险还具有以下特点:

星级人生选项:在被保险人获批楼宇按揭、结婚、生子时,可行使 " 免体检加保 " 权利,加保保额不得超过原保额的一半或 50 万美金(两者取小);

保证续保:不会因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发生变化而拒保或额外加费,续保时按被保险人的年龄调整费率;

保证转换权益:在 70 岁之前可不提交任何健康声明将定期计划转换为终身;

末期疾病利益:被保险人患末期疾病时可预支计划 100% 保额;

Vitality 健康程式优惠:加入 AIA Vitality 健康程式会员可享受保费 9 折(限尊诚定期寿险)。

香港目前开放给内地居民购买的定期寿险产品主要包括(如果产品不全,欢迎大家在留言中补充):全美人寿定期寿险;大都会简选定期寿险;忠利至尊之选 G-Pro 定期寿险;友邦挚诚、尊诚定期寿险。

内地目前比较主流的定期寿险产品包括:瑞泰瑞和定期寿险;弘康大白定期寿险;华贵擎天柱定期寿险;人保精心优选定期寿险;同方挚爱定期寿险。

大致介绍一下上面提到的几款香港产品:

全美人寿定期寿险:全美人寿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专业经营寿险的保险公司(包括定寿、终身寿、万用寿等),在香港的规模不大,但专业性较强。定期寿险会根据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分为 5 个等级:超优体、优选体、标准体、吸烟优选体、吸烟标准体,最高级别的超优体(需体检)无疑是香港定寿中费率最低的。产品的主要限制就是最低投保额也要 100 万美金,可能超出了中国部分年轻家庭目前的需求。

大都会简选定期寿险:大都会是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在香港排名第十位左右,近几年开始主攻内地市场。产品根据投保额与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虽然免体检,但是 " 全面核保 " 对于健康状况的要求更高)分为两档,费率适中,可购买保额弹性较大,内地居民可直接作为主险购买,是我目前见到的对内地居民最有诚意的一款定期寿险产品。

忠利至尊之选定期寿险:意大利忠利保险(Generali)在香港市场的份额很小,属于前十名以外的公司。这款定期寿险中规中矩,免体检保额 10 万 -25 万美金,可以满足有小额定寿需求的家庭,但听说核保颇为严格。

友邦挚诚、尊诚定期寿险:友邦的产品分档与大都会简选类似,根据投保保额与核保要求的不同分为挚诚与尊诚(标准体)两档,都是免体检。友邦这款定期寿险最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内地居民投保友邦重疾险时,可方便地将此定期寿险作为附加险一同投保(强烈建议投保友邦重疾的朋友人手一份)。虽然目前此定期寿险的投保保额不得超过主险保额,但也方便灵活地满足投保人的一部分寿险保障需求(目前内地居民投保内地定期寿险保额也同样买不高)。

好了,既然新加坡的定期寿险也成为了一个选择,那么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在这三者之中做出选择。简单总结一下三地的定期寿险(具体细节可能因产品而异):

新加坡:价格最便宜;保额上限高(可达年收入 30 倍);除外条款少,仅在投保后一年内自杀不赔;有可转换权,可免体检将定期计划转为终身;有全残赔偿及人性化的全残定义。

香港:价格中等,约为新加坡的两倍;保额上限高(符合财务核保即可);除外条款少,仅在投保后一年内自杀不赔;有可转换权,可免体检将定期计划转为终身;一般不附带全残赔偿。

中国内地:价格最贵,约为新加坡的三倍;保额上限很低,一般网销产品不超过 100 万 RMB,线下核保产品不超过 200 万 RMB;除外条款极多(目前除外条款较少的仅有瑞泰瑞和);无可转换权;部分产品带全残赔偿,但全残赔偿的定义较苛刻。

总体来看,新加坡的定期寿险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性能优良,一定是大家的首选;中国内地的定期寿险,米宝认为除了贵,最大的问题就是保额不足,最高 200 万人民币,绝对绝对满足不了当今中产阶级的需求,而且除外责任太多,大白居然连恐怖活动都给除外;香港的定期寿险虽然价格比新加坡的贵出不少,但保额上限与除外条款尚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作者:高杨,微信:banzhurenshihaoren,关注 1000+ 公众号,每天花 4h+ 读文章,智商一般情商堪忧,理性思考不偏激。互联网产品经理混迹于金融圈,每天做着逆袭梦!资产配置是反人性的,保险尤其是。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大疾病保险哪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