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是指降低财务杠杆通俗解释吗?如果不是,那是指降低什么

从2016年年报数据看上市公司财务杠杆
来源:EBS固收研究
作者:光大证券固收研究
  在的大背景下,相比于2015年,2016年的财务杠杆有了小幅的下降,表明在去杠杆背景下企业债务扩张情况有所收敛,而2017年“去杠杆”仍是重点,尤其是资金密集、产能过剩的行业,去杠杆仍是重中之重。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
  分行业
  目前行业杠杆仍呈现传统行业财务杠杆高,新兴行业财务杠杆低的现象。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负债率普遍偏高如、房地产、建筑装饰、等;(,,)如传媒、计算机、(,,)、通信等,消费服务业如、、、休闲服务等杠杆率较低。
  相比于2015年,2016年资产负债率降幅较大的行业为综合、、国防以及商业贸易,增幅最大的为休闲服务行业。
  公司属性
  国有企业的杠杆高于非国有企业,相比于2015年,中央国企的杠杆小幅下降,地方国企杠杆小幅上升。
  分省份
  绝大部分省市2016年上市公司的杠杆有所下降,少部分省份杠杆有所上升。山西和云南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高于70%,且山西省资产负债率增加较大。
  主动去杠杆还是被动去杠杆
  资产负债率偏高且杠杆下降的公司中,大部分为主动去杠杆,而加杠杆的公司中,主动加杠杆的公司略多于被动加杠杆的公司。
  1、上市公司财务杠杆
  截至目前A股共有24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报。从年报披露的公司资产负债率情况来看,2016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9.87%(剔除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相较于2015年的60.20%,2016年整体杠杆率小幅下降。
  从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数量上来看,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数量减少,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公司数量增加。具体来看,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公司占比由2015年的49%增长至52%,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占比由2015年的21%减少至19%,表明2016年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有了小幅的下降。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偏高的公司数量相较于2015年有了小幅下降,表明在去杠杆背景下企业债务扩张情况有所收敛,而2017年“去杠杆”仍是重点,尤其是资金密集、产能过剩的行业,去杠杆仍是重中之重。
  分行业
  观察26个申万一级行业的上市公司,房地产、建筑装饰、钢铁、公用事业等行业杠杆最高,整体资产负债率超过60%。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高企,自2014年连续上升至77.58%,上升幅度有所减缓。建筑装饰、钢铁和公用事业整体负债率偏高,但相较于2015年有了小幅的下降。
  60%以上的行业资产负债率相较于2015年有所下降,降幅较大的行业为综合、轻工制造、国防军工以及商业贸易,资产负债率分别下降了5.12%、4.81%、4.61%和4.27%。另有10个行业包括休闲服务、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资产负债率相比2015年有所上升,其中休闲服务行业负债率上升幅度最大,增加了3.68%。
  根据2016年年报结果,目前仍呈现传统行业财务杠杆高,新兴行业财务杠杆低的现象。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负债率普遍偏高,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房地产、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等,资产负债率均在60%以上,同个行业不同公司之间差异较大,如房地产行业中资产负债率最低的10.26%,最高的公司则达到了98.70%,其他行业类似。新兴产业和消费服务业杠杆率较低。新兴产业如传媒、计算机、医药生物、通信等杠杆率普遍较低,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在40%以下。消费服务业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农林牧渔、休闲服务等杠杆率也较低,平均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公司之间差异明显。
  从各行业资产负债率情况也可以看出,房地产、钢铁、建筑装饰、采掘、公用事业等周期性行业,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的公司占比偏高。尤其是采掘行业,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46.47%,在所有行业中资产负债率属于偏低的一类,但是采掘行业内部资产负债率超过60%的公司不在少数,资产负债率偏高的采掘绝大多数是开采公司,行业负债率情况分化严重。
  产能过剩行业方面,钢铁和煤炭是首批去杠杆的行业。2016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8.10%,相比于2015年的68.79%,杠杆并未明显减少,而从资产负债率减小的公司数量上看,钢铁行业中有58%的上市公司降低了负债率。根据年报,钢铁行业业绩明显回暖,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多数公司扭亏为盈。由于钢铁行业2016年将重点放在“化解产能”,杠杆并未明显减少。而2016年已去除过剩产能6500万吨超额完成目标,2017年去产能节奏将所有放缓,重点将转至去杠杆,预计2017年钢铁行业的杠杆率将会有较明显的减少,根据积极稳妥的政策取向,降幅不会太大。煤炭行业经营状况近年来陷入持续亏损的困境,产能过剩、需求量下滑以及煤炭价格下跌等,加剧了煤炭行业的债务负担,使得煤炭行业总负债在全行业中处于较高的水平,2016年总体债务水平相比2015年有所减少,但减少幅度并不大,去杠杆也将是煤炭行业接下来的重点。
  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率在75.15%,2016年房地产的火爆也带动了行业杠杆率不断加大,杠杆率相较于2015年小幅度上升,近期出台多项楼市调控政策,政策趋严监管收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加杠杆情况。
  分公司属性
  国有企业的杠杆率高于非国有企业,降低企业整体杠杆率的关键在于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事实上国有企业在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获取贷款数量、贷款成本等方面均优于民企,相对的更容易加杠杆,导致杠杆率明显高于民企。另外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传统行业多数为国企,资产负债率较低的新兴产业多数为非国企。具体来看,中央国有企业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为61.91%,大于地方国有企业的60.26%,相比于2015年,中央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小幅下降,而地方国企的资产负债率相比2015年小幅上升。民营企业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1.62%,小于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且连续两年下降。另外,公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偏高,甚至高于中央国有企业。
  国企去杠杆势在必行,降低国企杠杆率的有效途径有:处理好不良债务、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公司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市场化法治化、以及P项目的推进。
  分省份
  绝大部分省市2016年上市公司的杠杆率有所下降,少部分省份杠杆率有所上升,其中天津市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最大,相比于2015年增加了5.58%,其次是山西、贵州、上海等地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增加了1%以上,陕西和贵州两地资产负债率本身偏低,适当增加负债有利于促进公司的发展。
  山西省上市公司杠杆最高,资产负债率达70.58%,主要是由于山西省产能过剩行业集中,拉高了整体资产负债率水平。云南省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也高达70%以上,云南的如(000960,)、(000807,)、(000878,)、(600497,)等,负债规模较大,总资产增速小于总负债增速。
  2、主动去杠杆还是被动去杠杆
  国家发改委表示,去杠杆不是简单降低所有企业杠杆率,而是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要求,即具体企业具体政策。对于那种财务成本偏高、杠杆率较高的企业,应当降低杠杆率,而对杠杆偏低的高成长性企业,应该适当的加杠杆。去杠杆往往针对杠杆率偏高的公司,因此本节分析时,我们用资产负债率较高(超过60%)的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分析。
  去杠杆可以区分为主动去杠杆和被动去杠杆。主动去杠杆是指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较强,而过高的负债率使得公司承担较高的财务成本,此时主动减少负债规模有利于公司的经营,表现为主动去杠杆。另外一类是被动去杠杆,由于经营状况恶化,营业利润无法覆盖现金流情况,不得不增加负债以维持公司运营,或者是由于经营状况恶化导致难以获得外部资金支持以至于负债减少,这类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增减表现为被动加杠杆和被动去杠杆,在被动去杠杆的情况下,公司的经营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简单起见,我们用净利润同比变化情况来定义公司的去杠杆主动被动性,净利润同比增加,公司的负债率变动定义为主动型,净利润为负或者同比变化减少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的变化定义为被动型。
  目前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共有466家公司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其中相比于2015年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的有211家公司,占比45.27%,资产负债率偏高并且降低杠杆的公司不到半数。去杠杆的公司中,大部分企业降杠杆都是主动去杠杆,被动降杠杆的公司有51家,占24.17%。加杠杆的公司中,主动加杠杆的公司多于被动加杠杆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负债率偏高的行业中,机械设备、汽车等产能过剩行业加杠杆的公司较多,通信、计算机、电子、休闲服务、家用电器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加杠杆的公司较多。
  3、小结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相比于2015年,2016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有了小幅的下降,表明在去杠杆背景下企业债务扩张情况有所收敛,而2017年“去杠杆”仍是重点,尤其是资金密集、产能过剩的行业,去杠杆仍是重中之重。从年报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
  1、目前行业杠杆仍呈现传统行业财务杠杆高,新兴行业财务杠杆低的现象。传统周期性行业的负债率普遍偏高如钢铁、房地产、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等;新兴产业如传媒、计算机、医药生物、通信等,消费服务业如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农林牧渔、休闲服务等杠杆率较低;
  2、相比于2015年,2016年资产负债率降幅较大的行业为综合、轻工制造、国防军工以及商业贸易,增幅最大的为休闲服务行业;
  3、国有企业的杠杆率高于非国有企业,相比于2015年,中央国企的杠杆率小幅下降,地方国企杠杆率小幅上升;
  4、绝大部分省市2016年上市公司的杠杆率有所下降,少部分省份杠杆率有所上升。山西和云南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高于70%,且山西省资产负债率增加较大。
  5、去杠杆针对具体企业实行具体政策,对于那种财务成本偏高、杠杆率较高的企业,应当降低杠杆率,而对杠杆偏低的高成长性企业,应该适当的加杠杆。资产负债率偏高且去杠杆的公司中,大部分为主动去杠杆。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APP客户端重磅来袭更便捷更安全
热门问题分类
后再进行回答
请输入验证码
  在明白去杠杆之前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杠杆。  经济学里的杠杆与物理学里的杠杆不是一回事,但道理都是一样的,经济学里的杠杆简单解释就是:  利用你手里现有的资金撬动更多资金为自己所用。可能这么解释还是比较抽象,举例来说:  炒股的人可能听说过场外配资,2014年那轮股市上涨就是因为有更多场外资金进入股市。比如你有10万块钱,这时候就会有机构找到你,说我可以借给你50万,股市现在这么好,60万挣钱的速度和10万挣钱的速度完全不一样。利益10万借了50万,这就是5倍杠杆。  但机构为了自己资金安全,对你会有一定限制,比如必须得在机构那里开户炒股,这样机构对你股票账户才有监管和操作权。如果股票下跌,只能亏你自己的钱,比如60万亏到10万之前机构就会强行平仓,保证自己的50万不亏。两个跌停亏损就超过10万。  如果股市大涨,你的收益也会有5倍增长。好处是挣钱快,但坏处也显而易见,风险更大了。两个跌停你的10万就没有了。  去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风险。下跌的时候亏的太狠。挣钱的时候资金都进入股市,实体经济怎么办?  所以不管股市好还是不好,高杠杆对政府来说都不是好事。既然不是好事,控制就是情理之中了。  股市如此,债市也一样,金融的事情从来都是环环相扣。
  针对中国经济上的“去杠杆”,目前主要指去除两类杠杆,一是实体杠杆,二是金融杠杆。  以下分别从实体杠杆和金融杠杆的定义、现状及作用、成因、去杠杆方法4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实体杠杆  定义:实体杠杆简单讲就是指债务,包括政府债务、居民债务、企业债务等。国家在宏微观两个层面度量实体杠杆率,分别使用负债率和资产负债率两个指标。简言之就是: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以企业为例,企业一般会借钱进行生产,盈利之后再偿还银行本息,实现以小博大,这样会导致负债增加,杠杆率上升。  现状及作用:实体杠杆整体情况为截至2017年年中,债务已经达到了GDP的256%,整体水平偏高,在政府、居民和企业三个债务贡献者之间,企业杠杆率最高,达到140%。企业通过加杠杆的方法进行生产,如果达到预期收益,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如果企业债务出现大量违约,将影响银行系统的资产质量,甚至可能导致银行挤兑。  成因:可以将宏观经济整体杠杆率 债务/GDP分解成债务/投资*投资/GDP。其中,乘号前面第一项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像银行贷款这样的债务融资所占比重越高,则第一项越大。乘号后面一项可以看作是国民储蓄率储蓄/GDP,这是因为在国民经济账户中,投资大致等于储蓄准确的说,储蓄=投资+净出口。而我国杠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第一项中债务增加导致。说白了就是企业借款生产又无法顺利偿还导致金融风险。  去杠杆方法:由成因分析可知实体经济去杠杆有四种途径即:降低间接融资的比重,改善企业的盈利状况,增加净出口,以及降低储蓄率。目前针对企业杠杆过高问题,我国政府部门主要采取“债转股”的形式去除杠杆,简单讲就是将债权转换为股权,这样可以从账面上减少企业负债,降低杠杆率。  第二,金融杠杆  定义:金融杠杆指金融机构互相之间所产生的债务,宏微观层面度量金融杠杆率,分别使用广义资产增速及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指标含义自行百度,最初,由于金融监管,导致一些银行通过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放贷业务,合理规避监管,当债务越来越多,市场出现恐慌的时候,金融机构之间出现挤兑,被迫抛售资产,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从而使得金融体系出现崩溃。  现状及作用:目前所指去杠杆更多是说去除金融杠杆,因为2014年到2016年间,由于货币政策的宽松,加上传导渠道的不畅,中国债券市场形成,增加了银行发行同业存单进行债券投资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债券收益率的下跌。金融杠杆和债券牛市相互加强,金融系统内部流动性迅速膨胀。金融杠杆一方面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会导致金融体系崩溃。  成因:因为要绕开监管,所以金融杠杆操作复杂,导致其成因也较为复杂,一般认为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四个问题:监管套利,道德风险,各种不能倒,以及刚性兑付是导致金融机构想尽办法增加杠杆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厘清金融杠杆的本质,对症下药。  去杠杆方法:由成因分析可知金融去杠杆要根据本质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但是金融去杠杆和实体去杠杆是密切相关的,只有真正使实体经济向好发展,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债务过高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杠杆。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所谓杠杆率指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对权益资本的比重,而杠杆率的倒数就是杠杆倍数。  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可以看出,杠杆率是与债务连在一起的。总资产不变时,债务越多,相应的杠杆率就越高。于是,将这个分析框架应用到整个国家、社会或者社会中各经济部门上时,经济杠杆率一般用这样一些主体的债务对GDP的比重来衡量。从而,杠杆率就成了一个衡量经济主体负债风险的有用指标,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经济主体的还款能力。  现在我国要致力解决的去杠杆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杠杆率,可以用M2、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宏观经济杠杆率和全社会新增融资中的债务率等四个指标去衡量;第二个是杠杆结构的问题,主要是大家广为关注的企业部门杠杆率、居民部门杠杆率和政府部门杠杆率。  实际上,宏观经济杠杆率就是用企业部门非金融、居民部门和政府部门的债务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的。从非金融部门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整体不算高,政府部门、家庭部门杠杆率较低,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  中国的杠杆率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点,而结构性去杠杆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这也是去杠杆受到如此重视的原因。
  “杠杆”的真正被大家所熟知,应该追溯到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他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指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讲的就是杠杆。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杠杆也逐渐被运用到金融各细分产业中,现在的金融体系没了“杠杆”可谓是寸步难行。  而所谓的“去杠杆”指的就是去除金融市场的各种“杠杆”,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借贷杠杆等等。  那么,杠杆对于我们的金融行业甚至是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初高中学过“杠杆原理”的想必都知道,杠杆原理讲的就是用较少的力量撬动较重的东西。同样的,运用到金融市场的杠杆也是这个道理,用很少的自有资金撬动巨大的使用资金。  举个简单的例子,银行的住房贷款。  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我们买房是没办法一次性拿出百十万甚至是上千万的自有资金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信用、物品、公积金等进行抵押式贷款,这个时候你就已经在无形中撬动了住房贷款的这根杠杆,如果说你手中有10万元,而你所购房子的房价总额是100万元,这个时候你需要向银行贷款90万元,这90万元的借贷基金就是被撬动的“较重的东西”,而你的公积金、已有房产物品、信用等就是“较少的力”,假如在这个过程中你用了9万的公积金,那也就意味着你用9万块钱翘起了90万的资金,杠杆率就是10倍。  一般合理的杠杆率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金融市场也能得到更多的资金进行高效的运转,整体经济可以用较少的货币维持较快的发展,整体而言是不错的。但是,凡是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  在经济复苏期,国家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并且防止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通胀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工商企业等都会增加杠杆的使用,并且加大杠杆率。比如说一家公司总估值100个亿,如果放在经济繁荣期,公司能贷款100个亿,资产负债比为1,财务杠杆也为1,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不会给银行造成较大的次贷/坏账负担,而在特殊时期,比如说是复苏初期,国家为刺激发展,原本价值100个亿的公司,贷款的时候就可能能贷到200个亿,这个时候财务杠杆就是2,也就是说杠杆率放大了,而一旦公司出现经营不善,破产倒闭,银行就会产生不低于100个亿的损失,这样一来就会加重银行的坏账风险、次贷危机,从而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而在经济复苏达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国家进行相应的“去杠杆”无疑是为了让这种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扼杀在摇篮中,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这种做法虽说在短期内可能对市场积极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去杠杆”的实施无疑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持金融、地产等市场的健康发展。
热门问题分类
京ICP备号-3
拓天伟业(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谈谈经济学中的杠杆的作用和去杠杆化
我的图书馆
谈谈经济学中的杠杆的作用和去杠杆化
导 读“融资规划师”7月24日登了一篇文章&“去杠杆”三个字,说的人多,真懂的人少。。。。。。终于有篇文章讲明白了》,一些网友对其中的一些名词不太明白,希望我们能够做一个解释,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经济学中的杠杆作用和去杠杆化问题。先来讲个故事,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国,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阿基米德曾发现杠杆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并利用这些定律设计了多种机械。阿基米德经过反复地观察、实验和计算,终于确立了杠杆的平衡定律。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换句话说,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长力臂就应当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长。阿基米德确立了杠杆定律后,就推断说,只要能够取得适当的杠杆长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举起来。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据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在力学里,典型的杠杆(lever)是置放连结在一个支撑点上的硬棒,这硬棒可以绕着支撑点旋转。古希腊人将杠杆归类为简单机械。并且严谨地研究出杠杆的操作原理。某些杠杆能够将输入力放大,给出较大的输出力,这功能称为“杠杆作用”。杠杆的机械利益是输出力与输入力的比率。在经济学里,杠杆是一种金融工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杠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指“财务杠杆”。广义的杠杆其实与物理杠杆的原理相同,即涵盖所有“以小搏大”的经济行为,但核心还是借贷。宏观经济中的杠杆利用的是资金流动倍数产生作用。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 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经济的杠杆作用简单理解就是'自有实物资本所撬动的交易资本总和'。财务杠杆概念: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税后利润而不是息前税前利润。财务杠杆率等于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之比,反映由于固定的债务存在,财务费用(利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负债的程度和企业偿债能力,财务杠杆率越高反映利息费用越高,导致ROE指标越低。在微观层面,可以使用“债务/息税前利润”来衡量企业债务偿付的能力及其安全性。换言之,只要企业仍在创造利润,且其规模大于债务支付,该债务便具有可持续性,不存在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危险。在宏观层面,一般用“债务/可付息收入流”来衡量债务的可持续性。最简化的衡量是“利率/经济增长率”,即将利息支付和经济增量相比较,这种分析认为,只要债务支付的利率水平低于经济增长率,使得运用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能够支撑利息偿还,债务便具有可持续性。资金交易杠杆概念;简单的讲就是通过杠杆的原理把你的资金放大,这样的话你的资金成本就很小,同时你的风险和收益就放大了,因为盈亏的百分比不是依据原来的资金,而是根据放大后的资金来衡量的。杠杆是在炒股票,期货交易或外汇交易中,所用的保证金的杠杆比例。期货中的杠杆效应是期货交易的原始机制,即保证金制度。“杠杆效应”使投资者可交易金额被放大的同时,也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加大了很多倍。假设一个交易者一笔5万元的资金用于股票或者现货交易,交易者的风险只是价值5万元的股票或者货物所带来的。如果5万元的资金全部用于股指期货交易,交易者承担的风险就是价值50万左右的股票或货物所带来的,这就使风险放大了十倍左右,当然相应得利润也放大了十倍。应该说,这既是股指期货交易的根本风险来源,也是股指期货交易的魅力所在。外汇交易的杠杆效应在国内也相当普遍,交易者只付出1%至10%的保证金,就可进行10至100倍额度的交易。更甚者保证金低至0.5%,进行高达200倍额度的交易。由于杠杆式外汇交易对投资者的资金要求甚低,可以无限期持有头寸;加上交易方式灵活,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杠杆式外汇交易看似本小利大,实质属于一种高风险的金融杠杆交易工具。由于按金交易的参与者只支付一个很小比例的保证金,外汇价格的正常波动都被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高风险带来的回报和亏损十分惊人。杠杆式外汇交易保证金的金额虽小,但实际动用的资金却十分庞大,而且外汇价每日的波幅又很大,如果投资者在判断外汇走势方面失误,就很容易全军覆没。一旦遇上意料之外的市况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不仅本金全部赔掉,而且还可能要追加差额。各投资者切不能掉以轻心。在决定杠杆倍数时,必须明白其中的风险。 & &由此可见,杠杆越大,风险也越大,当然利润也越大。高杠杆对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短期内能把股指和股价急速炒上去,也能让股指和股价暴跌。国内外资本市场的长期实践表明,大起大伏的股市行情是不可持续的,只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别环境下的短期现象。杠杆的优势在市场经济尤其资本市场发展趋于成熟的过程中,加大资金杠杆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货币乘数实际上就是资金杠杆作用。企业通过融资扩大资金实力,促进企业发展也是杠杆作用。事实上我国证券市场上所进行的多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围绕加杠杆进行的,如2010年以来开展的融资融券,还有质押式回购和约定式购回等,都是对股市投资的加杠杆行为。又如,备受推崇的分级基金,其实也是一种杠杆产品,它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聚集起大量的资金投放到某个板块之中推升行情;股指期货也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它最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可,而且一旦股指期货起来以后,又会对现货产生拉动作用。杠杆的风险资金的高杠杆在短期内快速推高股价和指数的同时,也隐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在高杠杆不能持续的情况下,稍有风吹草动,高杠杆的资金就会迅速从股市撤退,从而引起股价和指数的急剧下跌。因此,股市的火爆行情,有时与股市的暴跌甚至崩盘如影相随。借助于高杠杆来投资股市的交易模式和行情走势很难具有持续性。更何况,各路加杠杆或拆借入市的资金中难免有违规或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存在,一旦强化监管,这类资金将不计代价撤离股市,加剧股市的大起大伏。企业如果融资不当,融资成本过高,资不抵债,利润率低于偿债率,对企业发展是个致命的危险。什么是杠杆率杠杆率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也有把债务对GDP之比称为全社会杠杆率,高杠杆率意味着在经济繁荣阶段,金融机构能够获得较高的权益收益率,但当市场发生逆转时,将会面临收益大幅下降的风险。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都采取杠杆经营模式。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为10-20倍,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通常在30倍左右。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债务对GDP之比)为249%。与美、英、法、日等主要国家相比,这一水平并不算高。杠杆率的优点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银行体系的表内外杠杆率的过度累积。杠杆率累积也是以前金融危机(例如1998年金融危机)的特征。危机最为严重时期,银行业被迫降低杠杆率,放大了资产价值下滑的压力,进一步恶化了损失、银行资本基础减少与信贷收缩之间的正反馈循环。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补充手段,其主要优点为:一是反映股东出资的真金白银对存款人的保护和抵御风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确保银行拥有一定水平的高质量资本(普通股和留存利润)。二是能够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问题,减少资本套利空间。 通过引入杠杆率,能够避免过于复杂的计量问题,控制风险计量的风险。三是有利于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通过引入杠杆率,使得资本扩张的规模控制在银行有形资本的一定倍数之内,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过快增长。巴塞尔银行管理委员会在汲取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完善新资本协议时,提出杠杆率作为监管指标,设置下限为3%。杠杆率=核心资本/表内表外总资产风险暴露。巴塞尔委员会将引入杠杆率要求,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为银行体系杠杆率累积确定底线,有助于缓释不稳定的去杠杆化带来的风险以及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2)采用简单、透明、基于风险总额的指标,作为风险资本比例的补充指标,为防止模型风险和计量错误提供了额外的保护。杠杆率计算在不同经济体之间应具有可比性,并调整会计准则方面的差异。某些表外项目将适用100%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并且将测试杠杆率与风险资本比例之间的相互作用。巴塞尔委员会将杠杆率设定为风险资本要求的可靠的补充措施,基于适当的评估和校准,将杠杆率纳入第一支柱框架。2011年,中国银监会颁布关于中国银行业实行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不得低于4%,比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多一个百分点。杠杆率也有其内在缺陷:一是对不同风险的资产不加以区分,对所有资产都要求同样的资本,难以起到鼓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的目的。二是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将资产表外化等方式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三是杠杆率缺乏国际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同时对会计准则有很强的依赖性。由于杠杆率的相关项目主要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受会计并表和会计确认规则的影响很大,在各国会计准则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该指标难以在不同国家进行比较。由于杠杆率具有以上内在缺陷,不可能简单替代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作为独立的资本监管手段,但其作为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补充手段,可以从另一角度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和资产扩张规模。去杠杆化&(De-leveraging)简单来说,“杠杆化”指的就是借债进行投资运营,以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地方政府,企业和机构所采用,特别是投资银行,杠杆化的程度一般都很高。当经济繁荣,资本市场向好时,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经济下滑,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对债务依赖过大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本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高“杠杆化”的风险开始为更多人所认识,企业和机构纷纷开始考虑“去杠杆化”,通过抛售资产等方式降低负债,逐渐把借债还上。这个过程造成了大多数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的下跌。综合各方的说法,“去杠杆化”就是一个公司或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潮流,减少对债务的过度依赖。单个公司或机构“去杠杆化”并不会对市场和经济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整个市场都进入这个进程,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被迫或主动的把过去采用杠杆方法“借”的钱吐出来,企业减少投资,货币供应量减少,银行放贷谨慎,信用紧缩,那这个影响显然不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期,金融市场充满了大量复杂的、杠杆倍数高的投资工具。如果大部分机构和投资者都加入“去杠杆化”的行列,这些投资工具就会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场也面临着萎缩,相关行业受创,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大幅缩减,将会导致经济衰退。&“去杠杆化”下的抉择那么面对“去杠杆化”,各路投资者的对策是什么呢?部分机构投资者认为,考虑到去杠杆化导致的通货紧缩后果,在去杠杆化集中释放的阶段,应该尽量坚持“现金为王”的态度,如果要选择股票,也要尽量选择那些现金充裕,资产杠杆低的公司,因为,他们可能是未来兼并潮中的食人鲨。还有投资者认为,要关注短期通缩后部分新兴地区的中长期通胀可能。当然,这是较长时期的一个考虑。而目前达成共识的是,资产价格将结束浩浩荡荡的上涨波段,转而进入下跌。去杠杆有很多方面。其一,从资本金要求率上来说,假如要投资一个项目,在对项目看好的前提下,融资分股权和债权。如果我出5元钱,然后借95元,就是用5元撬动了100元的投资,杠杆20倍。这种情况下如果出风险的话,杠杆越大风险越高,波及面越广。于是贷款方开始不愿意给这么高比例的杠杆出资,要求借款方多出资本金。国家也对杠杆率上限作规定,比如规定给做保障房的项目做直接融资,最少资本金要是40%,就是最多2.5倍的杠杆。这样一来,从市场风险偏好和监管层面都在降低杠杆比率防范风险。& 保证金制度也与这个类似:2013年6月的钱荒引起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这是指某些企业用100万的权益借入300万甚至500万的负债进行经营,放大了自身经营风险。遇到流动性危机或者经营有问题的时候就很难应对,由于杠杆率高,影响也会很大。为了促使这些企业稳定的经营,不要太激进,一场钱荒,让他们开始收缩杠杆,也叫做去杠杆化,比如我只有100万,我就只借200万,别借多了,借多了危险。其二,从社会融资结构上来说,我国目前间接融资比重大。间接融资将通过银行体系进一步放大货币量,这是货币乘数效应。举例:银行只有100元,你从银行贷款100元,然后存在银行。然后银行又多了100元可以贷给别人…… 这就是创造了广义货币供应M2。银行有一个准备金率,20%的准备金率,就是说 你存到银行100元,银行最多只能贷出去80元,这样就不能无限创造货币。然后这时候,在准备金率是20%的情况下,如果你自己有100元,存在银行,通过反复的借贷,最多可以创造100/20%=500元的货币。这就是间接融资的一个杠杆效应。如果是直接融资,你直接把100元借给企业。这并没有增加货币供应。目前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正在从间接融资以往直接间接融资并重的情况发展,而且直接融资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增大,货币乘数效应将降低,从而是一个减少M2的方法。近两年国务院出台的多项政策中都提出,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这也是去杠杆化的一种解释。去杠杆化,当前最常见的风险名词就是“债务”,就本质而言,债务其实就是对信用的一种过度透支,滥用信用就会造成债务风险,并最终导致债务危机。目前,虽然中国债务危机的风险不大,但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增长非常之快,主要就是因为利率太高,也就是说,融资成本太高。融资成本太高,确实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我国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增加、企业困难加剧的风险将因此凸显。与之对应,我国主要的金融风险,集中体现为杠杆率攀升、债务负担加重和不良资产增加,(今年以来,国内债券违约状况频出,目前已有38只债券兑付违约,涉及18家发行主体,违约金额高达247.61亿元。不管是从违约债券数量还是违约金额,均已达到去年全年的2倍)。如果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继续膨胀下去,总有难以支撑的一天。尽管目前来看不存在债务危机,不过债务问题也是必须要警惕的,如果任其蔓延会使得经济活力受到约束,对经济发展长期肯定不利。债务问题必须放在重要位置解决,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某部门可以解决的,需要从整体上着眼。我们对问题已经有意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国债务问题和高杠杆问题。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杠杆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的含义就是要解决和处置债务问题。在5月初《人民日报》对“权威人士”的采访中,权威人士明确指出,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处理“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与世界六大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共同举行“1 6”圆桌对话会上表示,“中国将多措并举积极稳妥降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引发市场关注。 7月26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要采取正确方略和有效办法推进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因此,密切结合实体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和处理“僵尸企业”的步伐,以处理不良资产为抓手,稳步“去杠杆”,防止债务问题触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应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国目前的债务问题,属于“成长的烦恼”。如果,中国能有章法地专业地解决债务问题,解决国企问题,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稳定房地产,培育新的支柱行业和经济增长点等等,中国就能避免金融风险,防止债务危机的出现。&&&&&&&&&&&&&&&&&&&&&&&&&&&&&&&&&【来源:中国企业金融研究院】
推一荐:&&|&&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 的文章

 

随机推荐